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家纺行业趋势研究论文

家纺行业趋势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家纺行业趋势研究论文

到网上花钱买 !也可以再网上东拼西凑些文字就可以 。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家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家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788家,共实现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预计,2013年全年行业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平稳增长幅度。 我国家纺业目前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年均增速基本保持在20%-30%的范围。从行业经营情况来看,我国家纺行业是目前整个纺织品行业中发展前景最好、成长速度最快的子行业。目前我国家纺、服装及产业用纺织品的比例仅为12:80:8,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参照国际市场发展规律,未来我国家纺产品超越服装消费应该是可能的方向,这也预示着我国家纺市场较大的发展潜力。潜力和市场容量都有,但目前我国家纺业却呈现消费规模较小、集中度低、品牌培育和行业整合处于相对较低的发展阶段。行业整体向好,前景也是光明的。但部分家纺企业却持续亏损,在家纺协会重点监测的193家企业中,今年三季度亏损企业数量23家,亏损总额同比大幅度增长了。行业两极化趋势加剧,未来,随着外部消费环境的变化和行业内部竞争态势的变动,我国家纺业将进入第一个结构性调整阶段。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床上用品行业,是一个大众化消费品行业。也是生活必需品。所以,从行业的属性看,是一个传统消费品行业,不存在时间的淘汰性。并且,就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看,市场有着广阔的销售前景,行业整体销售量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其次,床上用品行业的产品的更新速度较以往快了不少,在过去,人们生活水平不高,对床品的要求也只是局限在保暖的要求上,不过,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对床品的要求也自然提高了不少,特别是使用舒适性上。更是苛刻啦很多。所以,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床上用品行业的发展。最后,床上用品的品牌集中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品牌高档化趋势。目前,我国床上用品市场中低档产品基本以国产为主,高档产品以进口为主。消费者对名牌产品日益青睐,床上用品高档市场潜力大于中低档市场的现状,国内一些着名企业纷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以发展高附加值的名牌产品抢占市场渠道模式趋势,特许经营模式将逐步成熟。国内床上用品行业大踏步发展的10年,可以说是特许经营模式逐步推行并成为众多床上用品企业模仿学习的10年。品牌演变趋势:品牌集中化趋势。创新是未来床上用品品牌发展的原动力;细分是床上用品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而整合则是床上用品行业发展的最终趋势。

2000年以来我国家纺行业以年增长2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2007年我国家用纺织品行业的产值已达7,900亿元。2008年家纺行业发展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仍比2007年增长了,产值已达8,800亿元。2009年全国家纺行业产值达到9780亿元,市场总额在5000亿元左右。2010年产值达11500亿元。促进我国家纺市场需求扩大的主要因素有:大众消费观念的改变、婚庆和节庆消费的增长、儿童用品需求的持续增长、居民住房改善、宾馆酒店扩建、公共卫生设施完善和旅游交通业的兴盛等。在上述因素中,除居民住房改善和宾馆酒店扩建受到本轮经济危机的一定影响外,其他因素基本未受影响。因此,我国家纺市场在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总体来看,当前的经济形势对家纺行业中的内销企业影响有限,对内销企业中的优势品牌企业而言,机遇大于挑战。2009年2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规划的出台,对于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优势企业、重点产业发展和调整行业结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规划明确了未来几年调整振兴的目标和重要任务,将有力的推动家纺行业加快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竞争力。按发达国家的消费习惯,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3类消费(按照纤维消费量计)应各占市场消费总量的1/3。但我国服装类纺织品消费约占总量的65%,家用纺织品消费仅占23%,且家用纺织品的人均消费所占消费性支出还不足1%。从国内外家纺用品消费的现实差距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家纺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国人对家纺产品的消费观念也正在逐步变化,随着我国企业的设计和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家纺市场巨大的消费潜能将被释放出来。

纺织服装流行趋势毕业论文

下面学术堂来给大家讲述一下,关于服装的毕业论文怎么写:题目,论文的选题是论文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论文的选题有很多的奥妙,比如说选择的论文查重的题目是从小处着手的为最好.这样在论文查重的时候就不容易重复.毕业论文怎样写,从准备开始写论文到论文完成要有期限,有一个时间范围在这个时间范围内要合理安排论文的各个环节工作,比如说论文题目的准备,论题的评审.在什么时间点做预答辩,关于时间节点的提交材料以外,还要自己提前做好功课.清清楚楚知道什么时间点,应该提交哪些材料.在论文细节方面要按照学院要求的论文格式进行编写.否则格式如果过于随意.没有达到要求反倒舍本逐末.这样查重的时候很可能会影响论文查重的最后的结果.但是在写论文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不能抄袭别人的论文,目前知网的查重能力想必大家都听过,如果重复率过高的话,对自己写论文的时间也有很大影响的.这些就是针对服装毕业论文怎样写的说明了

(网络收集,只为帮忙,非广告)中国纺织行业发展趋势中国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 许坤元大家都很关心国际国内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下面我谈点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一、国际纺织行业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一) 世界对各种纤维的需求将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全球纺织纤维需求在过去的20年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2000年全球纤维消费量为5310万吨(加上聚丙烯共6300万吨),2001年为5340万吨。2000年世界人口60亿人均纤维消费量为公斤,其中北美公斤/人/年,非洲公斤、中国公斤。可以预见未来,世界纤维消费年增长率为3%,这就意味着每年还要增加200万吨,相当于要建15到20个世界规模的新厂。预计到2005年,发展中国家纤维消费量将超过发达国家10%(二)世界主要纺织纤维消费的组成2000年,化学纤维3190万吨,占纤维总消费的60%;化学纤维中涤纶1910万吨,占纤维总量 ;2000年,棉花1980万吨,占纤维总消费的;2000年,羊毛140万吨,占纤维总消费的。 预测:未来10年的世界纺织纤维,化纤年增长率为,其中涤纶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6%,由2000年的1910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3410万吨,化纤在纺织纤维中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预测:未来的10年棉花消费,年增长,将由2000年的1980万吨增长至2330万吨。 (三)全球产业用纤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调查和预测,全球纺织市场贸易额的规模是:年度 整个纤维产业贸易额 其中;产业用纺织产品贸易额 1997年 3901亿美元 1661亿美元 2000年 4593亿美元 1965亿美元 2003年 5196亿美元 2407亿美元 2008年 6383亿美元 3537亿美元自97年后的10年间,全球产业用纺织品及纤维的贸易额在整个纤维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将由1997年的1/3上升到2998年的50%以上,将使市场的需求急速扩大,并促使各国的企业加大产业用纺织品及纤维开发力度,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产业用纤维未来将成为制造业重要的原材料。目前产业用纤维已广泛地用作金属、塑料、纸张和石棉的替代品。随着工业用材料的轻量化、高性能化、多样化以及美观化的发展趋势,产业用纤维的用途日益广泛,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国的产业用纤维在其整个纤维的生产部门所占的比重有的已达2/3。中国未来10年产业用纤维使用量及市场贸易每年将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 (四)全球纺织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将进一步调整,北美、西欧、日本、非洲、中东、澳大利亚市场需求和本地生产之间的差距继续在扩大。以北美为例,市场对纤维量最终将以每年速度递增,而工厂对纤维的加工量将以每年的速度递减,市场空间在增大。其特点是,劳动密集型相对成本高的企业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大力发展高科技纺织产品,以高科技、高附加值和经营垄断进行竞争和占领市场; (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步伐加快,全球纺织品服装的贸易格局将会引发深刻的变化。其特点是: 1、美国、欧盟、日本仍然是全球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市场,占全球纺织品服装总进口额的70%,2000年美国进口纺织品服装821亿美元,其中纺织品57亿美元,服装664亿美元;欧盟亿美元,其中纺织品539亿美元,服装197亿美元;日本209亿美元,其中仿制品45亿美元,服装197亿美元;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三个国家和地区,仍然是国际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战场。 2、随着纺织品服装配额的减少和取消,北美、欧盟区域内贸易将会出现逐步的调整,对我国扩大欧、美两大市场提供了有利的商机。如:2002年欧盟区域内进口贸易为824亿美元,占全部进口的58%,北美区域内贸易也很大,如2001年美国服装消费2720亿美元而进口664亿美元。取消配额后,由于中国纺织品服装物美价廉,纺织加工配套能力强,信誉比较好,因此使欧盟、北美采购商和零售商能得到实惠,陆续由本地区半成品及成品采购转向中国这个最具成本竞争力的供应地采购产品。 3、第三个特点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全球纺织品服装的现代化采购流通模式逐步形成,并迅速替代传统落后的高成本、慢节奏的采购流通方式。大型采购商利用自身快速灵敏的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实行集中式采购,产品标准及检测手段直接与生产企业对接,建立靠近产地的物流配送系统,实现无库存、快递、高效的采购物流系统,日本、美洲及欧洲的大采购上均取得了明显的业绩。 (六)纺织高新技术的竞争今后将是纺织强国的竞争。人类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纺织科技进步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谁掌握了纺织高新技术,谁就获得了市场,谁的产品就可以得到高的附加值。特别反映在: 1、高性能纤维的开发和应用,高性能特种纤维、超高强、耐高温、耐磨的纤维已成为军工及其他工业、农业、交通、水利、医疗等部门的重要材料,特种功能性纤维成为纺织品服装高附加值的基础;绿色环保纤维成为新世纪的发展方向等; 2、新型纺纱、织造、染整和服装设备快速发展,替代原有的设备,大大提高了纺织生产力和纺织产品的水平。3、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可起到以下作用:①及时掌握国内国际市场变化趋势,预测市场;②低成本获取公共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信息,提升企业生产力和降低成本;③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质量实现企业快速反应;④实现电子商务。二、我国国内纺织发展趋势有以下几方面 (一)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 1980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为341万吨 1990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为630万吨 2000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为1210万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保持了每10年翻一番的快速增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年均增长率;在十五规划中,2005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为1420万吨,实际上这是一个十分保守的数字。2001年我国生产化纤828万吨,进口141万吨,生产纱760万吨,用棉超过500万吨,加上羊毛等原料,2001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十五"规划指标。中国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总量的,预计今年超过1500万吨,预计到2005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将超过1800万吨,到2010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可能在200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 这个翻一番是在1200万吨的基础上翻一番,也是在前50年发展基础上的翻一番。也充分反映了我国正进入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的发展时期,人民群众纺织品服装的需求不仅反映在衣着类消费的增长,而且对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有更大需求的增长,加上出口的稳步增长。同时更要清醒的注意到,这个翻一番不是简单地理解为原有数量基础上的延伸,而是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体制和高效的快速增长,包括原有许多落后产品、落后工艺技术、设备的淘汰,因此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但又十分的艰巨。下面以纱和化纤两大产品的生产情况来分析年份 纱产量(万吨) 化纤产量(万吨) 1990年 164 1991年 l91 1992年 211 1993年 226 1994年 280 1995年 350 1996年 375 1997年 460 1998年 年 年 694 2001年 年 850(预测) 950(预测)从上表可以看出:纱的产量前12年的年增长率为,年平均增长万吨,95年后,年平均增长31万吨,99年后,每年以近100万吨的速度增长。纺纱技术突飞猛进,单台产量成倍甚至几倍的提高,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用工大幅减少,纱的质量越来越高。同时要求现代化的管理水平,这就是我国棉纺行业的发展趋势。 从九十年代以来,化纤生产量的统计也反映了这些特点。98年前,化纤年增长近40万吨,98年以后,年增加在1000万吨左右。同时化纤技术设备也有了飞速发展,现在的一条聚酯生产线相当于90年代3个小聚酯厂的产量。产品质量、品种都有了很大变化,化纤在我国纺织纤维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增长到目前的60%,而且这个比重还在提高。 (二)纺织产品的全球竞争,将是我国纺织行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动力。 我国纺织行业是较早进入国际市场的行业,我国纺织产品也是较早进人国际市场的产品。我国加人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进一步开放,与世界经济接轨。 我国1/3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并且这一趋势在不断扩大,同时国外名牌产品纷纷涌人中国市场,发展中国家纺织中低档产品低成本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这会深刻影响中国纺织品服装市场和中国纺织产业结构的调整。具体体现在:①纺织服装产品及品牌的竞争;②高新技术的竞争,体现在高附加值产品和优质产品的竞争;③成本的竞争。 中国纺织产品和服装,可以简单用三个1/3来划分,即:1/3出口产品,1/3国内城市中高档产品,1/3农村产品。我们所有纺织服装企业都要有正确的市场定位,有市场就有商机。1/3出口产品和1/3国内城市中高档产品,则粗制滥造低水平延伸就没有市场,没有技术进步就没有市场,我们不仅要扩大出口也要牢牢占领国内中高档市场。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农村产品棉纱CV值5%以下,广大农民需要的是物美价廉,关键要做好物美和价廉的统一,让7亿多农民衣着水平在未来年代也有一个明显的改善,物美、价廉,除产品开发降低成本外,技术进步仍然是基础,高速、高效、低成本的技术设备是很好的出路。在开发三个1/3的纺织产品市场中,纺织企业和经销商要注意我国二大类纺织产品比重的变化,在未来10年中,我国衣着类增长速度为3-4%,而家用纺织品增长6-7%,产业用纺织品增长速度将在10%左右。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衣着类、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只要我们做好工作,就有发展的希望。一是市场定位要正确;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三是市场营销网络的形成。这就是我国纺织产品全球竞争力的要点。 (三)开发绿色纺织品工程,推动我国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提出了"绿色运动"。绿色运动初生于60-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进人二十一世纪,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遵循的规则。绿色纺织品是绿色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1、关贸总协定中的贸易与环境决议 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除了增列了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以及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等三个新议题外,还涉及和探讨了有关环境保护问题,并做出了(贸易与环境的决议),以解决一再发生的与环境有关的贸易争端。环境保护己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国际贸易是跨越国界、遍及全球的行为,因而对整个地球的环境保护负有责任,对各国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产业发展和产品贸易都应受到限制。 2、我国纺织生产、贸易、产品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1)纺织行业是我国排放工业废水量较大的部门之一,每年排放废水量达9亿多吨,是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第六位,其中印染废水排放量占纺织工业废水排放量的80%,是我国排放废水和污染物量较大的行业之一。一座印染厂污染一条河已是不争的事实。 (2)有害的染化科与助剂 如:织物免烫抗皱整理后,织物上的游离甲醛,会导致人体呼吸道发炎、头痛,产生皮炎及过敏等症状。 再如:阻燃整理中广泛使用的有机磷化合物,在毛织物防蛀处理中采用狄氏剂,对人体危害极大,会引起神经衰弱、急性中毒等病症;对纺织品进行防静电,阻燃整理时所用的整理剂中,常含有多氯联苯胺等有害物质,容易致癌;一些荧光增白剂也被怀疑有致癌性。 又如:漂白剂、染料、浆料、水洗不干净都会引起不良后果,在服装海绵垫肩的生产过程中以氟里昂做发泡剂,服装千洗,干洗剂中会有氯氟烃等。 (3)重金属。重金属一旦被人体呼吸,会对人体造成巨大损害。如果人们长期接触有金属镍的装饰物、钮扣、拉链、窝钉,也会引起皮肤病。 (4)大气、土壤的污染。 棉花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了土壤和水的污染。合成纤维上的残留单体,如尼龙上的己内酰胺,腈纶纤维上的丙烯腈,对人体健康亦有威胁。近几年来,欧美国家中设置了一道"环境壁垒"也称绿色贸易壁垒。所谓绿色壁垒就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每个国家制定的环境贸易措施。从1996年至1999年因我国企业末获"环境标志",致使出口受阻的商品高达200多亿美元;2000年,中国生产的30余万件夹克衫因夹克拉锁金属含镍量不合格而退回。中国加入了WTO,绿色环保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品将会产生更为明显的影响,将对我国的纺织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及使用等各个环节带来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加快我国纺织工业绿色环保工程是我国纺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保护我国公民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扩大出口、进军国际市场的需要。什么是绿色纺织品呢?有三点:①生产过程中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②在日常穿着和使用纺织品的时候,不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其有害物质的含量,要降低到最低限度,符合有关的国际标准;③纺织产品可分解处理,可以循环,回收使用,不能释放有害物质,可以焚毁而不污染空气,就是说,纺织品在废弃后,不能对环境造成再污染。 我国政府对"生态标签"产品及环境保护工作也十分重视,在联合国工发组织和环境署的支持下,己于1994年建立了国家清洁中心,并于1997年4月,将我国持有的ISO14000系列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 我们的应对措施: ①对绿色纺织品进行广泛的宣传,从纤维生产到消费者都要熟悉绿色环保纺织品的含义及意义; ②贯彻我国绿色环保纺织品的标准及实施方案,道道把关; ③做到清洁生产纺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少地产生废弃物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印染企业和化纤企业要自身重视环保问题,改进工艺技术、小浴比、污水染色; ④大力开发绿色纺织品,如:美国玉米纤维、聚乳酸纤维; ⑤顺应潮流,创造商机。 (1)绿色环保标志。如:欧州生态纺织品标准100(Oko-Tex Standard 100),可以提高卖价,还受到消费者欢迎,因此要做好申请及审批工作。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国际标准在目前的国际贸易上应对"绿色壁垒"是最有效和使用最广的。经与欧盟ECO标签委员会联系得到了在我国建立欧盟承认的ECO标签颁证的机构,据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有关人士介绍,纺织服装申请环境标志要注意几个问题:①生产稳定、产品批量优质;②符合生产环境、环保要求;③1年内没有受到环保处罚等。 (2)开发可回收的纺织品; (3)有绿色标签和包装的产品; (4)绿色营销战略。 总之,世界和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充满商机。2000年国际纺织品服装3560亿美元,国内市场4000多亿人民币,我们的企业和管理部门要不断研究市场,紧贴市场,从而再去占领市场。因此要适应市场的八个变化: ①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 ②单个企业竞争转向企业群体之间的竞争: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一个物流配送系统与另一个物流配送系统,一个企业参与的群体规模越强大,运行效率越高,运行成本越低,企业竞争力越强。 ③由生产能力竞争变成生产能力乘上流通能力的竞争。企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能生产多少适销产品,而取决于能将多少商品顺利地销售出去,取决于流通能力。流通已成为经济运行的先导力量,争夺销售终端,创造客户价值的竞争,将成为十分激烈的竞争。 ④由产品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企业从创造有型资产到创造无形资产,并对无形资产---品牌进行销售、许可、特许经营等商业性开发投资为目的商业运作,最大限度地挖掘品牌的价值,推动竞争从低级形态转向高级形态。 ⑤由单纯追求市场份额的竞争转向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的竞争。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全球市场经济体制的趋同,世界贸易组织统一的"游戏规则",使技术转移周期越来越短,商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决。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其消费偏好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和层次化,企业生命周期越来越取决于市场要求的敏感度,取决于对市场需求有无快速的应变能力。 ⑥由价格战、广告战,单一形势之争转向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高层次竞争。如:产品的个性化为优质和良好的服务创造价值链。 ⑦由对货币投资的竞争转向人力资本获取的竞争。⑧企业效率的竞争转向政府行政效率的竞争等。只要适应这些竞争规律,我们纺织工业一定能快速有效、健康发展。(原载浙江印染信息与技术2003/1-2/p6-10)2006年中国纺织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完成日期:11月6日 页数108页 图:24个 表:23个文本版:6800元 电子版:7300元 文本+电子7800元咨询/订购电话:;24小时热线:,更详细信息欢迎来电垂询!--------------------------------------------------------------------------------报告简介: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已成为全球纺织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入世后的强势产业。在未来几年我国纺织工业总产值增长将保持在~10%左右,预计2005年纺织业的工业总产值将达到了1100亿元,服装成衣的总产值也将达到1000亿元左右。其中,床上用品的出口一向是我国纺织业中的重要一环,我国目前床上用品生产企业近千家,产值已超过600亿元人民币,出口量达8亿多美元。2005年上半年,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我国纺织工业依据充足的、具有成本优势的劳动力资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原料资源充足等竞争优势,在纺织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原配额设限国家和地区市场的竞争,具有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市场份额的潜力。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纺织品将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据有关专家预测,在配额取消后,我国纺织产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到2005年时会达到44%,2006年将达到71%。到200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占全球的份额将比2002年提高6%~7%,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估计可达1000亿~1200亿美元,约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30%左右。本报告依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海关总署以及部分纺织业专业研究机构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权威资料撰写而成。报告在对国内纺织业运行现状和竞争格局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我国纺织业的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的对纺织业的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进行了分析。报告内容翔实、分析全面,是纺织企业和相关投资及研究机构准确把握纺织业发展趋势,正确制定经营和投资战略的可靠参考资料。目 录第一章 纺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第一节 纺织业概述一、 纺织行业界定二、纺织行业的基本特点三、纺织行业上下游产业第二节 国外纺织行业发展状况一、美国纺织业发展状况分析二、欧盟纺织业发展状况分析三、印度纺织业发展状况分析四、非洲纺织业发展状况分析第三节 2001-2004年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状况一、中国纺织工业现状二、中国纺织工业存在的问题第二章 2004-2005年纺织行业运行分析第一节 纺织行业总体运行状况第二节 2004-2005年我国纺织子行业发展状况一、化纤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二、棉纺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三、毛纺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四、丝绸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五、麻纺织业发展状况分析六、服装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七、家用纺织品业发展状况分析第三节 2004-2005年我国纺织工业重要区域发展状况一、 广东省纺织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二、浙江省纺织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三、江苏省纺织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四、山东省纺织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五、上海市纺织行业发展状况分析第三章 纺织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第一节 现有企业竞争状况一、市场集中度二、规模分布情况三、行业竞争行为分析第二节 进入和替代威胁一、进入壁垒分析二、纺织行业进入情况及对竞争的影响三、供货商与购买商的议价能力第四章 2004-2005年我国纺织产品进出口状况分析第一节 2004-2005年我国纺织行业进出口状况分析一、进口二、出口三、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分析第二节 进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分布情况第三节 纺织品贸易争端研究一、2005年以来纺织品贸易争端情况回顾三、纺织品贸易争端发展趋势展望第五章 纺织业发展前景分析第一节 纺织行业SWOT分析一、行业内在优势与劣势二、行业外部机会与威胁第二节 纺织行业成长性分析一、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纺织业生命周期分析三、纺织业景气周期分析第六章 2006-2010年纺织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 国际纺织行业发展环境分析一、2005年全球纺织业的基本情况二、入世后中国纺织出口情况分析三、纺织行业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第二节 宏观经济环境第三节 相关产业政策与规划一、产业集群政策二、产业转移趋势第四节 法律法规一、环保要求二、环保压力对纺织企业经营的影响三、纺织企业应对环保要求的策略分析第五节 相关产业和技术发展对纺织业的影响第七章 2006-2010年纺织行业发展趋势预测第一节 纺织行业供求趋势预测一、 市场需求规模预测二、纺织品流行趋势分析三、供给预测第二节 纺织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第三节 纺织行业竞争趋势预测第四节 纺织行业产品进出口趋势预测第八章 中国纺织行业投资机会分析第一节 投资现状及趋势第二节 财务分析一、盈利能力分析二、偿债能力分析三、运营状况分析第三节 投资风险与机会第四节 投资策略分析第九章 国内部分纺织企业竞争战略分析第一节 鄂尔多斯集团第二节 杉杉集团第三节 华孚集团第四节 万杰集团第五节 美特斯邦威第六节 海兰丝公司第七节 浙江金鹰集团有限公第八节 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表格目录表 1纺织行业总体状况表 2 2005上半年主要毛纺产品出口目的地表 3规模以上毛纺织行业经济指标对比表表 4规模以上毛针织行业经济指标对比表表 5规模以上毛纺制品行业经济指标对比表表 6麻纺织业发展状况表 7服装制造业总体财务状况表 8 服装制造业出口情况表 9功能家纺产品表 10家纺织业优劣势分析表 11淄博市纺织服装骨干企业情况表 12 2004-2005年度中国纺织全行业销售收入百强企业名单表 13 纺织行业月企业数变化表 14纺织行业企业亏损变动数表 15 进出口状况表表 16 行业内在优势与劣势分析表 17 行业外部机会与威胁分析表 18 纺织业近年状况表 19我国纺织环保标准表 20 棉纺织装备生产水平对比情况表表 21纺织业盈利能力分析表 22 纺织行业偿债能力分析表 23 纺织行业运营状况分析插图目录图 1纺织业产业链图 3毛纱线生产增长幅度对比情况图 4面料生产增长幅度对比情况图 5家纺织品分类图 6纺织原料类购进价格指数图 7棉花价格指数图 8纺织品价格指数图 9纺织品出口国分布图 10纺织行业景气指数图 11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图 12 纺织产业技术流线图图 13纺织工业废水排放量图 14纺织工业废气排放量图 15纺织业工业固体废物产量图 16纺织业中的“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图 17出口走势图 18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图 19纺织品价格走势图 20纺织原料与之品进出口走势图 21纺织用合成纤维进口及机械出口走势图 22纺织业投资状况图图 23纺织投资总额增速图 24纺织行业投资走势图

据《中国棉纺织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战略分析报告》显示,纺织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 生产和出口 急剧增加,为国家出口创汇、资本积累及创造就业等诸多方面作过巨大的贡献。但是从上世 纪九十年代中期后, 我国纺织业就步入异常严峻的困难时期, 这种现象与我国纺织业的国际 竞争力相关。我国纺织产业和出口贸易由于种种原因,发展受到一定阻碍,但是,它仍是 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其发展仍然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趋势:产业用纺织品未来出口竞争力将迅猛提升 目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仍以国内市场为主,出口只占 10%左右。但随着我国产业用纺织 品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不仅能力在增强,产品质量及性能也在提高。我国产业用纺 织品国际竞争力正不断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时机已经成熟。

纺织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一、纺织工程专业的技术特色,不断顺应现代纺织的发展趋势,同时强调纺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结合,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纺织专业技术基础和较宽广的交叉学科知识面,既能从事纺织制品及工艺设计、质量控制及性能检测等方面的工作,又能从事生产管理、经营贸易等方面工作。纺织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二、纺织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可在纺织企业、科研机构从事纺织品设计开发、纺织工艺设计、纺织生产质量控制、生产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工作,也能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纺织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三、纺织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纺织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纺织品设计、纺织工艺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纺织品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纺织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纺织品生产技术;3.具有纺织品设计和纺织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4.熟悉与纺织工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纺织科技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人造草行业趋势研究论文

近几年不太好做了,人造草坪不外乎用在几个地方,用量比较大的就是足球场,还有一些休闲运动场所。现在想做一些大项目,总要有点关系才行,而且人造草坪寿命很长。

1、草坪行业发展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标准的提升及城市面积的大幅度增长,引发了对草坪的巨大需求,草坪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商机。在保障公路、铁路、机场、水库、河岸、湖堤等基础设施坚固、美观方面,草坪是重要的辅助设施;在城市建设、园林绿化方面,公园、学校、体育场、小区、宾馆、花园都需要草地的绿化来显示美观。草坪可以大大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减少太阳辐射、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降低噪音、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18-2025年中国草坪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竞争态势格局分析报告》草坪绿地的面积、质量反映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文明程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凸显领导层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已上升到空前高度。随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推进,全国各省市加大园林绿化投资力度。草坪行业迎来以生态建设为主导的新一轮高速发展时机,从 2013 年开始全国草坪市场持续旺盛,但草坪生产具有周期性,供应量的减少导致从 2014 年初始价格节节攀升,高峰期出现一天一个价格。2、 草坪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和新农村环境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促使草坪需求旺盛。许多省市将绿化产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城镇绿化面积不断增加,产值持续上升。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全国各省市县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与生态园林县,以及十八大报告要求建设美好乡村与美丽中国梦,这为草坪种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1)市政绿化工程用草坪需求持续增长草坪作为城市绿化自然景观的基本要素,对城市的市容市貌和微气候调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中指出“全国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 35%,绿化覆盖率达到 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0 平方米。”要实现上述目标,全国城市公共绿地平均每年需增加约 2 万公顷。虽然近年来各地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国城市绿地总量仍然不足、发展不平衡,较《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中提出的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未来随着各城市对市政绿化投入的增加,草坪行业也必然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2)运动场馆为草坪业的发展提供了第二大发展空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全民健身的需要,我国运动场草坪业势必会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1990 年我国成功的完成了第十一届亚洲奥运会奥林匹克中心田径场草坪的建植,使我国对草坪的运用水平进入到运动场草坪的高级阶段,并以此为契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2008 年的奥运会和 2010 年的世博会带动的不仅仅是场馆的建设,无疑还促进草坪业的发展。2009 年 8 月 19 日国务院第 77 次常务会议通过《全民健身条例》,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全国兴建各种体育场馆,高尔夫球场、练习场、足球场、网球场、射击场、垒球场等,这些场馆的建设均有容量巨大的草坪市场。(3)房地产景观用草坪需求增长迅速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美的环境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体现。草坪作为整体环境绿化的底色,其对环境绿化美化的重要功效已被人们普遍认可。房地产的蓬勃发展,带动草坪行业。3、制约行业发展因素(1)行业市场不规范我国草坪产业 90%的种子靠国外进口,国外商家也在价格上不断调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据估计,仅此一项,就造成草坪业经费总额的三分之一资金外流。由于这些草种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引种试验、驯化和评价,国外草种的选育首先是针对当地具体情况而定,未必适应我国各地的生态环境条件。近几年北方地区大量引进的冷季型草坪,耐旱性差,在北方春旱冬寒,风多雨少,许多原本就是严重缺水的城市,却还要耗费大量的水去浇灌草坪,加剧了城市的水资源短缺。经营者充分利用消费者“月亮总是外国的圆”的崇洋心理,不管草种是否适合我国国情,一哄而上,盲目引进。另外,近年来草坪公司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2)草坪的育种与草坪业的蓬勃发展不相称从高起点、快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发展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草坪业的观点来看,在草坪业起点之初,引进国外优良草种,吸收国外先进草坪建植管理技术是正确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纬度跨度大,各地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由于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在草坪育种上的投入非常低,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草坪草种子资源的开发和育种研究明显滞后于草坪业的发展速度。(3)草坪养护管理技术滞后由于我国草坪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许多单位“重建植、轻管理”,草坪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杂草防除等措施跟不上或使用不当,造成草坪出现秃斑、枯死、质量下降。国务院虽然先后制定了一些与城市绿化有关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不能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绿化和草坪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且执行不严格、不到位。这就造成我国绿化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较小,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无法适应我国绿化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4)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草坪业的行政管理归属未确定,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体育总局和建设部都管,虽然先后制定了一些与城市绿化有关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城市绿化和草坪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且执行不严格、不到位。出现了市场竞争无序的现象。到目前为止,有关草坪业的相关独立法律法规还未制定和出台。(5)科学倡导力度不够草坪作为园林中的新成员,被普遍接受需要较长一段时间,需要科学地加以引导。中国草坪费水现象是由于片面追求景观效果而采用了不当的草种,浇水方式落后和管理不科学等原因造成的,半干旱地区分布草原而不分布森林便是明证。因此加强草坪的正确宣传十分必要。

挺好的,现在好多地方都用的着,装饰 绿化 运动场等等。

新事物的产生都是时代潮流的必然产物,人造草的产生也是因为自然草的一些缺点和限制不能满足现代人需求而产生的!所以人造草是一种发展趋势,前景是明朗的;但是现在市场竞争也很激烈!

体育行业创投趋势研究论文

您好,请问您是想知道2015年的“互联网+体育”领域,都有哪些影响力较大的投融资案例吗?

用几组数据来分析一下健身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收入增长推动健身需求扩大

收入提升是健身需求发展的首要前提。

目前我国健身行业仍以年卡、季卡以及私教模式为主,健身会员每年的平均花费较高,其中一线城市健身年卡价格通常在3000元以上。健身消费需要有较高的收入作为支撑。

数据显示,当人均GDP高于7000美元时,民众的动态精神需求会不断丰富;以美元计价,2017年中国全年人均GDP为8836美元,同时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974元。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升,更多居民有望迈过“收入门槛”从而有实力进行健身消费。

图表1: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单位:元)

随着消费升级,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将持续升温,体育人口不断扩张;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城乡居民更加重视健康,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也在提高。2016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超过4亿人。

图表2:近年来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单位:万人)

商业健身发展较晚,区域特征明显

作为高层次消费,较高的生活水平是居民系统性从事健身运动的物质基础,一方面消费者能够负担健身器械、鞋服、俱乐部会员等支出,另一方面消费者有足够的闲暇时间以及塑形的意识锻炼身体。中国商业健身发展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健身运动才逐渐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追捧。商业健身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图表3:我国商业健身产业发展历程简况

据统计,杭州、广州、天津等地的健身俱乐部数量在近年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小型健身工作室的占比较高。而在其他地区,健身行业发展远未成熟,仍存较大市场空间。

健身需求尚需普及和提升,健身俱乐部传统预售模式还有较大市场开发空间。即使考虑到人口差异,大多城市健身房数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且难以吸引经验丰富的教练人才,因此健身工作室作为高端需求的代表,数量占比也较低。

图表4:健身俱乐部地区数量增幅(%)

图表5:小型健身工作室地区数量占比(%)

政策、资本加持,我国健身俱乐部产业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

据统计,从2017年7月起开始投放的10几家健身仓项目中,数量并不多,但项目获得融资的比例却很高,占到了80%。“超级猩猩”和“觅跑”为健身仓项目中融资总额最高的两家,其中“超级猩猩”在去年12月获得数亿元C轮投资;

近日,刚刚面世两年的24小时智能健身品牌Liking Fit公布了B、C两轮融资,其B轮领投方为方和资本,同创伟业、中路资本、光速创投等跟投,金额为5000万人民币;C轮由光控众盈领投,方和资本、光速资本跟投,共计3亿人民币。

图表6:2014-2020年体育产业规模(单位:万亿元)

目前,我国健身会员的渗透率仅,但在体育产业大发展背景下,健身行业空间将打开。2016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2014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规划提出到2020年体育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并推动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场馆服务业、体育中介业等八大重点行业发展。

未来,居民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济型用户和健身爱好群体的规模将持续扩大,对健身服务及设备的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体育产业这么火,关于体育+互联网你必须要知道的在经历了2015年的“前热后冷”之后,进入阶段性谷底的体育创业在2016年回温,大量新玩家涌入这个行业,新的机会慢慢浮现,资本的关注度又在持续走高,很多“新面孔”基金也在扎堆进入,为什么体育产业这么火?除了国民素质的提升,体育产业似乎也被政策驱使着前进,逢体育必谈的“46号文件”是绝佳的鸡血,5万亿市场诱惑着众多创业者,当然,还有众多投资人。在经历了2015年的“前热后冷”之后,进入阶段性谷底的体育创业在2016年回温,大量新玩家涌入这个行业,新的机会慢慢浮现,资本的关注度又在持续走高,很多“新面孔”基金也在扎堆进入。体育行业为何受到关注?1.政策引导自2014年国务院出台意见将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提出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2025亿。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去年全国31省份均出台体育发展规划。到2025年,提出具体目标的27省份规划的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政策上的明确指引无疑引爆了资本的热情。按照国际水准,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体育产业会出现“井喷”态势。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达8000美元水平,人均体育消费额却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未来前景将更大程度地释放。来自销售终端的数据为该判断提供了依据。京东体育总经理王学松曾表示,体育品类是京东快速增长的重要品类之一,2013年至2015年销售增速均超100%。今年“6·18”当日,销售件数达到去年同期的倍。2.消费升级引导与很多领域一样,消费升级让体育产业也获益颇丰。报告显示,满足特定人群的“小众”运动逐渐成为最热潮流,如徒步旅行、骑自行车、露营、攀岩以及皮划艇等。这些运动比传统体育项目更“贵”。从2013年至2015年的消费轨迹来看,基础性体育用品的消费比重明显下降,但骑行、游泳、垂钓用品的消费比重一路上行,尤以垂钓用品和骑行运动的消费增速最快,今年上半年,上述运动消费增速超过75%。2015年,国内有近200场较具规模的自行车赛事。其中,业余赛事和群众活动占比8成以上,自行车已从“代步”演变为“健康运动”,带动骑行市场不断扩大。钓鱼的吸引力已经可以与马术、高尔夫和网球相媲美。其中,有7成垂钓消费集中在26岁至35岁的80后群体,消费占比达。垂钓入门消费集中在千元以上,且复购率很高。报告还显示,登山、远足、滑雪等户外消费也处在“风口”上。中国夺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后,据估算,此次冬奥会所涉及的冰雪运动带动其他关联产业收入将达3000亿元以上。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专家认为行业值得关注的细分领域有以下几点:1.体育IP投资热,如何落子布局不同于影视行业,除去国内外屈指可数的几个顶级赛事之外,体育行业似乎很难再有影响力的IP出现。顶级赛事已经成为大公司和资本巨头绞杀博弈的重点,显然绝非最优的投资方向,寻找、选择并培育新兴有成长性的IP是产业和资本应该思考的问题。从体育本身特质来看,构成IP应该有两个属性:要么可以聚合足够多的观看人群;要么可以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这个维度上,我们试着将产业分解,在体育IP领域寻找有投资价值的方向。顶级IP的联动效应:国内头部赛事中,最具影响力的一定是足篮球。去年中超版权卖出80亿元之后,相信CBA不久将来也会完成和资本的嫁接。巨大的资金会拉动整个核心赛事链条的估值抬升,同时资金的下沉和渗透,也让除去版权外的各个环节拥有创业和投资的机会。比如,联赛俱乐部的运营管理和商务开发、整个联赛的信号转播、节目包装制作、球队场馆票务以及周边商业地产的运营管理、再有,就是和联赛、俱乐部、球员在游戏、电竞领域的结合和延伸等等。体育娱乐结合的电视真人秀:其实,体育运动综艺IP的打造,已经今年各大卫视主打的方向。目前市面上已经零星有一些关于跳水、足球的体育综艺节目,但总体反响并不尽如人意,根本原因或许是体育元素过重,缺乏专业和纯粹的娱乐化的制作团队。体育+娱乐结合的方向毋庸置疑,它首先应该具备娱乐和真人秀的一切属性,而不是简单的将体育概念生搬硬套。某种程度上,尽管没有体育明星,《跑男》就是一档标准的体育娱乐真人秀。小众运动的IP化:和头部赛事相比,小众运动或者偏门运动并不起眼。但这些从国外引进或者起源于民间的体育概念,在大众消费领域迅速引起关注,是投资者未来值得关注的方向。比如,Crossfit,一种新兴的健身理念和方式,起源于美国,以连锁健身品牌加盟的模式迅速在全世界推广,2015年在国内崭露头角。社交化、团队化,并有别于传统健身行业的新属性,让Crossfit在细分的重度健身人群领域迅速蔓延。再有的例子,比如马拉松跑步升级后的赛事,类似障碍跑的斯巴达、泥泞跑,甚至此前引起全民热潮的冰桶挑战赛,都有具备成为体育IP的影子。业余或校园草根赛事IP:这是国内资本和创业早已开始关注的领域。足篮高网等主要运动领域,都已有不少围绕业余或校园联赛开始做。但略显遗憾的是,截至目前,并未出现太多名头响亮或者有较强公共效应的赛事。而现有的赛事中,简单的赞助模式之外,也少有其它的商业模式显现。不管是赛事IP本身和资本方,都还需要耐心培育和等待市场的成熟。2.精品化、标准化、便携化的新型健身房传统健身房或许是整个目前体育产业链里,除去鞋服之外现金流最好和蛋糕最大的部分。更重要的,健身房是各种运动发生在线下绕不开的场景,伴随对健康需求的提升和健身人群的普及,对各类健身房的投资应该是资本方长期跟踪关注的重点。对健身房的投资,可以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有线下基础的大型连锁健身房,本身升级改造之后,和资本市场结合的投资机会,比如并购、IPO。二是,未来精品化、社区化、管理标准化,低门槛高服务、可嫁接互联网渠道入口的新型的健身房,可持续关注。比如,国内现在已有创业项目,用集装箱制成的迷你健身房,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让用户可以24小时随时打卡健身,它们是消费升级后的典型产品,也是未来大的趋势。3.装备升级、多样化和科技化是大趋势装备可能是体育行业里最直接的刚性需求。过去几年里,国内鞋服装备一直给人产能过剩的印象。但实际上,过去产品的概念更多停留在运动休闲大众的服饰,消费升级后,会向专业和分层级的装备过渡,具有科技感和时尚理念的新型装备,将会成为运动人群主动选择的品类。跑步健身领域已经巨头盘踞,而类似冰雪、户外、女性等细分小众领域的装备供给,不论国内国外,可能都蕴藏新品牌进入的机会。4.优质技术源科技一直是改变多个行业的原动力,体育也不例外。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和运动相关的科技:手环、跑步鞋垫、心率贴、体征检测、耳机、VR、人脸识别和动作捕捉技术以及移动直播等等均值得持续跟踪;除此之外,国外新的科技产品技术源、运动器材的科技产品也可关注。5.关注女性运动、健康与社交产品不论是体育观赛还是运动消费,女性群体正扮演越来越多的比重。公开的数据是,欧美市场女性体育用品消费已经连续10年保持增长,年均的复合增长率约17%。可以看见,耐克和阿迪等运动巨头,近年在女性市场的发力,比如在国内一线二线城市开设女性专营店面,提供女性专门的运动裤和内衣选购体验等等。其实,除去专业女性运动装备之外,女性的健身房、训练方法和课程、专门的赛事IP,以及运动健康的线上社交产品,都应当是投资关注的领域。6.运动营养、康复和保险运动营养,不可不关注的领域。这个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一个线上的健康管理平台,目前很多运动类的APP似乎都试图切入;另外一个是优质的营养品、保健品,这部分更多是产品,国内较少,但需求旺盛,往往来自海外。所以,优质的品牌和供应链较为缺失。康复和保险,前者目前看到的更多是作坊式的门店,难以形成上规模的连锁品牌,后者目前国内的创业也开始起步,看到的标的并不多,对投资角度而言,可以提早深入布局。7.先进的训练方法运动消费升级,优质先进的训练方法自然不可获取。目前国内的体育创投领域,基本有两种方式,2B和2C,前者更多是训练的教材和课程,后者类似训练学校和训练营。体量和人群基数较大,又拥有极强需求的领域,比如足球、健身,相关的训练方法或可重点关注。8.新消费人群,95后、二次元与体育的结合相比太多看得见,看得懂的体育创业赛道,关注二次元、95后等新兴消费人群,是体育创业未来可拓展和延伸的方向。了解新人群关注的运动、娱乐和时尚领域,构建他们运动消费的场景,建立新兴的商业模式。比如,篮球就可以是个切入口,篮球较多受到年轻群体的关注,和嘻哈街头文化以及粉丝经济极度相关,围绕这些年轻球迷的社区、平台等等创业项目,都值得关注。9.电竞,体育和游戏的结合电竞,是体育和游戏的结合体,本身巨大的聚合效应,被各类机构和投资人看好,他们普遍认为这是装备、IP之外,又一个可能诞生巨头公司的领域。投资价值已经不必赘述,从游戏的研发、赛事的组织、到新兴媒介播出平台,再到下游庞大的参与受众,每个领域都有爆发的可能和投资的机遇。市场的企业健康和体育服务最后一个领域,大型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或许是国内特有的创业方向。八项规定之后,三公消费持续下滑,企业自身的经费用于员工的运动健康更加“名正言顺”。面向2B企业市场的,运动健康管理系统、赛事组织、健康餐饮和健身管理等,都拥有一定的需求。只不过投资者的选择,需要视不同标的不同团队的情况而定。给创业公司的建议即使创业公司选对了赛道,但实际操作仍不容易。这要求创业公司:一个踏实的模式,无论是你想做一个特别优秀的健身房和线下设施,还是做一些真正的智能设备,或者是其它业余联赛。你要保证它是真的有价值,而不是只为搏眼球,不要总是对标国外用一个中国的XXX麻痹自己。更加重要的是你的活动有人参加和付费,这才是创业。互联网+体育的核心其实仍旧在线下,线上能做的事儿相对比较少,类似于资讯直播,大公司在做,创业公司买不起版权。而创业者可以做的事其实是线上和线下结合的部分,比如说线上引流,线下活动的组织,健身等等,决定用户去留的还是落地到线下的服务。这也是体育创业公司不好拿融资的原因之一,因为它不像互联网公司,只要产品用的好,用户多就可以获取到大量的用户和VC的投资。在体育行业你既需要有体育相关的专业能力,又要有营销推广腾空,又要找到VC拿到钱的能力,这三个能力对一个团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虽然体育创业比想象中的难,但这个产业的向上趋势非常明确,一个方面是大家开始有点钱了,第二个是经济不是特别景气,大家用钱的效率不如花在体育锻炼高,时间和精力花在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会越来越盛行。金牌顾问认为,每个领域都有机会,选择好的话快一点,选的差的话耐心等等。如果站在未来5年往回看,现在是体育创业最好的早期进入的机会,现在进入要比今后进入成功概率大得多。

发电行业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2008年中国电力环保行业研究咨询报告》简介:2008-2010年,国内将陆续有2亿千瓦以上燃煤机组需要安装脱硫设施,平均每年可提供130亿元以上的脱硫市场空间。国内脱硫市场的竞争,将主要在200余家环保企业中展开。今后几年,虽然需要安装脱硫设施的装机容量巨大,但由于多为大型机组,脱硫工程数量将有所减少,脱硫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根据《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共安排约亿千瓦现有燃煤机组实施烟气脱硫(221个重点项目)全部安排在前四年,其中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别安排开工建设脱硫装置万千瓦、万千瓦、万千瓦,按200元/千瓦计算,可为脱硫企业分别提供亿元、亿元、亿元的市场空间。《“十一五”规划纲要》为电力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十一五”期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投产规模为亿千瓦,平均每年投产接近6000万千瓦,到“十一五”期末装机容量达到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达到亿千瓦,占全国总容量的。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到201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比“十五”期末减少10%左右,即年排放量控制在1200万~1300万吨,平均排放绩效指标比“十五”末下降20%以上。“十一五”时期,国家还将进一步推进脱硫产业化发展步伐。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环保技术及装备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健全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化市场监管体系,完善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标准体系和主流工艺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后评估等技术标准、规范;主流烟气脱硫设备的本地化率达到95%以上,烟气脱硫设备的可用率达到95%以上;建立有效的中介服务体系和行业自律体系。按照“十一五”规划的目标,预计到2010年我国的二氧化硫产生量大约在2600万吨。据此计算,2010年国内必须有亿千瓦火电机组安装脱硫设施,占全部火电装机容量的38%。另外,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很小,核电和风电的发电设备容量分别仅有685万千瓦和100万千瓦。但是,核电与风电以及垃圾发电始终受到国家政策支持,未来前景十分光明,其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相关上市公司具有中长线的投资机会。本研究咨询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中国电力环保协会、中国电力环保、国内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提供的大量的内容翔实、统计精确的资料和数据,立足于世界电力环保市场,从中国电力环保行业发展情况、细分行业以及环保行业未来发展战略等多方面深度剖析。全文列示了大量图表,图文并茂。报告还对国家相关政策进行了介绍和趋向研判,全面展示电力环保行业现状,揭示电力环保行业的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2008年中国电力环保行业研究咨询报告》目录:第一部分 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第一章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概况 1第一节 电力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一、环境税开征将淘汰电力钢铁落后产能 1二、十一五电力产业规划 3三、十一五时期电力建设重点解析 7四、“十一五”电力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12第二节 全国电力市场分析及预测 18一、2007年形势分析 18二、2008年形势展望 22第三节 我国电力行业预测 24一、2010年电力行业供需趋势展望 24二、2010年全国电力工业煤炭需求预测 27三、2020年前电力设备市场走俏 29第二章 中国电力环保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0第一节 中国电力环保行业现状分析 30一、电力环保是一个最具魅力的电力边际产业 30二、节 能环保市场需求带动发展 30三、电力环保推进节 能降耗 31四、电力环保潜力无穷 33第二节 中国电力环保市场发展状况 36一、电力环保存在协调发展的难题 36二、环保风暴加速电力公司的优胜劣汰 38三、加快实施节 能环保发电调度制度 40第三节 电力环保的特点 41一、电力行业环保与资源节 约工作的意义 41二、电力行业环保与资源节 约工作的特点 42第四节 电力环保和资源节 约明显加强 46一、火力发电厂的污染物排放与控制 46二、资源节 约 48第五节 中国电力环保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49一、电力结构不尽合理 49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增长幅度较大 49三、依法行政还有较大差距 50四、基础工作、管理工作、相关政策亟待完善 50五、环保治理技术的创新能力不强 51六、行业自律和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52第三章 全球电力环保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53第一节 主要国家电力环保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53一、欧洲电力环保 53二、加拿大电力环保 54三、美国电力环保 56四、法国电力环保 59第二节 国外电力环保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61一、应高度重视能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61二、电力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应统筹考虑能源与环境问题 62三、加快在电力行业推行二氧化硫的排污交易制度 62四、我国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有待改革 62五、依法管理环境是我国电力环境保护的根本出路 63六、抓紧研究和汞排放控制问题 63七、对火电厂全面安装在线监测装置的可行性论证 63八、抓紧研究CO2排放控制对策 63九、发挥行业组织在环保和资源节 约工作中的作用 64第四章 电力环保设备的发展 65第一节 电力环保设备的发展背景 65一、电力污染减排形势严峻 65二、发展生态经济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68第二节 电力环保设备行业现状 72一、国内电力环保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72二、国产脱硫脱硝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减排需求 74第三节 节 能环保电力设备行业景气分析 75一、电源建设装机快速增长供电能力明显增强 76二、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景气将长期上升 77三、原材料价格居高低端产品成本压力大 78四、产业技术借助外力核心制造技术获突破 79五、节 能减排形势严峻节 能环保成发展重点 80第四节 环保设备产业发展现状及技术水平分析 81一、产业现状 81二、市场价值 81三、国际前沿 83四、技术差距 84五、制约因素 86六、技术路径 86七、优势企业 87第五节 电力环保设备发展趋势分析 88一、我国电力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88二、2008年我国发电设备行业前景分析 92三、电力环保设备行业前景广阔 93第五章 中国电力环保行业市场分析 95第一节 烟气脱硫市场分析 95一、我国烟气脱硫技术和市场分析 95二、烟气脱硫设备的需求分析 101三、烟气脱硫设备的供给分析 103四、烟气脱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05五、脱硫产业的发展方向 112六、加快烟气脱硫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115七、2008-2010年脱硫市场预测 121第二节 烟气脱硝市场分析 124一、我国烟气脱硝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124二、烟气脱硝催化剂实现国产化 126第三节 水、煤、炭市场分析 127一、水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 127二、水力发电是清洁廉价的能源 132三、我国水力发电设备标准化工作平稳推进 136四、国家发改委急推“清洁煤发电” 138五、高油价与环保标准掀起洁净煤发电热潮 138六、节 能环保新技术助力煤炭发电 140第二部分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第六章 中国电力环保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143第一节 烟气脱硫市场竞争分析 143一、烟气脱硫市场竞争激烈 145二、我国烟气脱硫部分技术与装备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148三、脱硫设备核心技术成为竞争成败的关键 148四、推广脱硫监控管理“江苏模式” 150第二节 烟气脱硝市场竞争分析 152一、我国火力发电烟气脱硝市场竞争激烈 152二、脱硝市场竞争加剧 153第七章 中国电力环保行业主要企业分析 154第一节 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154一、公司概况 154二、2007年公司经营状况 155三、公司动态 158第二节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163一、公司概况 163二、2007年公司经营状况 164三、公司动态 168第三节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77一、公司概况 177二、2007年公司经营状况 180三、公司动态 186第四节 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8一、公司概况 208二、2007年公司经营状况 209三、公司动态 213第五节 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215一、公司概况 215二、2007年公司经营状况 216三、公司动态 219第六节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22一、公司概况 222二、公司动态 223第七节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24一、公司概况 224二、公司动态 226第八节 大唐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227一、公司概况 227二、公司动态 229第九节 苏源环保 230一、公司概况 230二、公司动态 231第三部分 行业影响因素分析第八章 影响电力环保市场的关键因素分析 233第一节 电力环保相关产业政策 233一、中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和对策建议 233二、《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原则通过 235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 236四、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 243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51第二节 环保全球化分析 257一、正确认识我国环境保护和工业化的关系 258二、全球化对接产业大转移 260三、减轻负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62第三节 “十一五”电力环保与资源节 约规划探讨 264一、“十—五”面临的环境与资源节 约形势任务和目标 264二、思路和“十一五”目标建议 265三、主要措施及政策建议 266第四节 “十一五”电力环保目标及政策建议 269一、调整电源结构加快技术改造 269二、夯实工作基础加强科学决策 270三、推进科技创新强化污染控制 270四、落实经济政策发挥市场机制 271五、配套法规标准发展循环经济 272六、依法严格管理强化行业自律 272第四部分 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分析第九章 中国电力环保行业发展趋势 273第一节 中国电力环保行业总体发展趋势 273一、“十一五”期间的电力发展规划 273二、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电网规划 274三、南方电网“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276四、华能“十一五”期间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278五、大唐集团公司“十一五”发展计划 280六、中电联“十一五”电力行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282第二节 中国电力环保产业前景预测 282一、2010年中国环境保护投资需求及其重点领域 282二、电力环保产业市场规模预测 287三、“十一五”电力环保公司需求预测 288四、“十一五”电力环保业将获取巨额订单 290五、“十一五”期间电力环保业将有良好市场前景 291六、2010年电力行业的环保机会预测 293七、未来20年环保行业发展预测 294第十章 行业投资分析 297第一节 投资背景 297一、电力环保产业环境政策向好 297二、电力环保的形势与机遇 299三、电力工业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和优势 303四、“十一五”电价改革政策有利于电力环保 306第二节 投资机会分析 315一、环保节 能产业商机无限 315二、中国电力环保设备行业市场及投资分析 318三、烟气脱硫产业投资价值预测 319四、火电脱硫产业环保投资热点分析 321图表目录图表:电力行业价值网 4图表:2006年发电小时变动趋势 19图表:2006年发电小时数变动幅度 19图表:2004-2006年各月电力生产业累计利润总额及增长趋势 20图表:2004-2006年各月电力生产业资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增长趋势 20图表:2004-2006年各月电力供应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及增长趋势 20图表:2004-2006年各月电力供应业累计利润总额及增长趋势 21图表:1977-2010年年发电利用小时表 28图表:1990-2010年电力发电利用率 28图表:不同能源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5图表:2002-2006年火电厂烟尘排放情况 46图表:2002-2006年全国及电力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47图表:2002-2006年全国火电厂废水排放绩效指标 48图表:2002-2006年火电机组燃煤量及粉煤灰产生量与综合利用 48图表:2002-2006年全国发电企业供电煤耗 49图表:2002-2006年全国电网输电线损率 49图表:全球最成功电力市场结构图 54图表:2005年合同容量超过4000MW且投运容量超过200MW的脱硫公司 108图表:中国可开发水能资源按地区分布示意图 133图表:2006年世界各地区水力发电量一览表 134图表:2007年二季度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表 155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每股指标 155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表 155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表 156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表 156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表 156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表 156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表 157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利润分配表 157图表:2004-2008年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及盈利预测 159图表:2003-2006年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毛利率 160图表:2003-2006年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成长性指标状况 160图表:2003-2006年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状况 161图表:2007年二季度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表 164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每股指标 165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表 165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表 165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表 166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表 166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表 166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表 166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利润分配表 167图表:2007年上半年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财务指标 169图表:2005-2007年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电除尘器和烟气脱硫业务收入增长 169图表:2005-2007年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毛利率变化 170图表:2005-2010年我国火电厂脱硫市场容量 171图表:2006-2008年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盈利预测表 172图表:2006年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表 173图表: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用途介绍 173图表: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除尘脱硫设备行业驱动因素 174图表: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174图表:国家对列入《目录》的环保产业设备的部分鼓励政策 174图表:“十一五”期间除尘脱硫设备年平均市场需求 175图表:我国烟气脱硫行业四大阵营 175图表: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 175图表:2003-2006年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预收帐款及占负债比例 176图表:2006-2009年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盈利预测假设 176图表: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盈利预测结果 177图表: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网点 180图表:2006-2007年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产品收入增长情况 180图表:2007年上半年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构成 181图表:2004-2007年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走势 181图表:2004-2007年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项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 181图表:2007年二季度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表 182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每股指标 182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表 183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表 183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表 183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表 183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表 184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表 184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润分配表 184图表:线形增长模式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88图表:二十世纪日本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188图表:“十五”计划中的环境目标与执行情况 190图表:中国地下水枯竭与水源受污染程度 191图表:“十一五”各行业的淘汰内容 194图表:电力环保设备占比分析 197图表:各行业的排污费治理的成本 200图表:2003-2006年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业占比 203图表:环保设备处理领域 205图表:2007年二季度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表 209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每股指标 209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表 210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表 210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表 210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表 211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表 211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表 211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润分配表 211图表:2007年二季度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表 216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每股指标 216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表 216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表 217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表 217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表 217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表 217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表 218图表:2007年一、二、三季度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利润分配表 218图表:2005-2010年电厂脱硫市场预测 294其他相关报:2007年第2季度河北省电力行业跟踪分析报告2007年中国热电联产市场运行及投资咨询报告2006-2007年中国五大发电集团投资分析报告 追问: 看过了都 没用谢谢 回答: 哭了 追问: 这个我从网上看过 这也不能用啊 关于热电厂环境污染调查论文 这个不是论文、、、

发电企业控制库存成本的背景发电企业的迅猛扩张,市场的变化,竞争的加剧,原电力企业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现如今电力行业的竞争更具有激烈性和对抗性。发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经营管理应更加深入和细致,在不断开发外部市场资源的前提下,努力挖掘发电企业的内部资源,打造低成本的相对竞争优势将成为必然选择。据不完全统计,发电企业70%的成本在煤炭,25%在贷款,3%在管理,2%在工资。库存资产在企业总资产额中所占比率相当可观,所以优化库存管理,提高库存成本的利用率和周转率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降低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实质上是减少企业流动资金需求的最快方式之一。库存周转率越快,收益率越好,所需流动资金越少。2 发电企业控制库存成本的必要性库存是物理上和逻辑上库房库位的所有有形和无形物料及其价值的总和,具体包括成品、原材料、在制品、在途品、生产前物料、备品配件等。虽然持有一定量的库存是必要的,但过量的库存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势必造成大量浪费,同时占用了大量资金。据不完全统计,投产10年以上的老厂,轮换性备品配件的库存中60%已经超过了5年的帐龄,超过3年帐龄的占了80%;投产5年以上的电厂,存货帐龄在5年以上的占了45% , 帐龄在3年以上的也占了40%左右。这就是说,库存中的轮换性备品配件绝大部分是在电厂的生产运营过程中2-3年都用不上的。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深入地剖析形成这些库存的根本原因以及库存的管理方式,对目前的库存定额制定的合理性、科学性需要提出大胆的质疑。另外,库存占用的资金对于企业发展、新产品开发等都是非常需要的,减少资金占用还可以大大减少来自银行贷款的利息和风险。对那些采购量特别大、采购件市场价格有较大波动的物料库存,加强库存管理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控制库存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就成为实施低成本战略的关键控制点。3 发电企业库存控制和库存管理的目标库存控制分狭义和广义两种方式。狭义观点认为,库存控制主要是针对仓库的物料进行盘点、数据处理、保管、发放等,通过执行防腐、温湿度控制等手段,达到使保管的实物库存保持最佳状态的目的。这只是库存控制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可以定义为实物库存控制。广义的库存控制认为:库存控制应该是为了达到企业的财务运营目标,特别是现金流运作,通过优化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流程,合理设置ERP控制策略,并辅之以相应的信息处理手段、工具,从而实现在保证及时交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减少库存积压与报废、贬值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物库存控制仅仅是整个库存控制的一个必要的环节;而广义的库存控制是整个需求供应链的整体控制。发电企业库存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对仓库所有入出库活动的管理和控制及对库存数据有效的统计和分析,以保证企业生产中畅通的物流,使决策人员及早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库存结构,缩短储备周期,加速资金周转,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占用。同时,通过周期性的仓库盘点,及时补救管理中的漏洞,使库存管理系统实时地反映企业中各个仓库的现时情况,为各类管理人员从不同侧面提供所需信息,以便协调企业经营,收到更大效益。库存管理流程图如图 1 所示。有效的库存控制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4 发电企业控制库存成本的有效措施。 树立正确的成本控制理念在发电企业中要提倡成本文化理念,要让每一位员工都当家作主,充分认识到成本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这样库存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永远是第一位的,在保障生产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进行库存控制工作。库存控制并非只是对物资采购数量或金额的绝对管制,而是对库存成本进行结构优化和重组。其中采购成本应总体考虑使用成本、管理成本和其它无形成本,不能以单次购买价格为采购决策依据,应综合考虑后续的运输、维护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应对采购成本的关键环节和潜在的成本进行评估。主动从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是被动地从满足其它部门需要的角度来思考采购,要树立总体成本的理念。 抓基础控制库存成本应从抓基础工作入手,通过与使用部门的协调合作,提高服务的品质和个人的素质。通过规范采购行动,实施科学决策和有效控制,以符合要求的质量、合理的价格、优质的服务为依据,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数量采购需要的物资,同时杜绝采购中的高价格和一切浪费。对采购的每一环节、每一过程的成本进行精益化控制,实现精益采购成本管理。以最低总成本建立服务供给渠道,以降低整体成本为宗旨,实现从需求描述直至付款的全流程管理。要具体抓好以下四项工作。文章链接:中国仪表网

毕业论文 名中QQ来索取 信誉绝对保证 !!

坚强智能电网:促进我国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碳排量放最大的国家之一。过去的30年,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能源消费大幅攀升。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约31亿吨标准煤,2001~2009年年均增速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70%左右。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使碳排放不断增加。据国际能源署报告,2005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51亿吨,占全球排放的18%,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2007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国,占全球排放的21%。我国发电装机以煤电为主,燃煤发电容量约占总装机容量的81%,因此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来自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火电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50%,而且在未来一段时期还将继续呈上升态势。因此,电力行业的碳减排工作对我国实现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电力系统主要包括电源、电网和电力用户,其中电网是联系电源和电力用户的纽带。当前,电力行业实现碳减排的工作重点是:提高发电、输电、用电的效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电力行业用能效率。2010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提出“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对节能减排的作用当前,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到2020年,将建成“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实现从传统电网向高效、经济、清洁、互动的现代电网的升级和跨越。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包含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六大环节。清洁能源机组的大规模并网技术,灵活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智能变电站技术、配电自动化技术、双向互动关键技术、智能化调度技术等是各个环节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坚强智能电网建成后,将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支持清洁能源机组大规模入网,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引导电力用户将高峰时段用电转移到低谷时段,提高用电负荷率,稳定火电机组出力,降低发电煤耗;促进先进输配电技术在电力系统的推广和应用,降低输电损失率;为电网与用户有效互动提供技术支撑,有利于用户智能用电,提高用电效率;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坚强智能电网的碳减排效益从支撑清洁能源发电的接入、提高火电发电效率、提升电网输送效率、支持用户智能用电、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等五个方面分析,到2020年,若在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约亿吨。(2020年坚强智能电网碳减排效益如表1所示。)支撑清洁能源接入。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对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消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坚强智能电网集成了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储能技术、运行控制和调度技术,为清洁能源的集约化、规模化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坚强智能电网能够解决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大规模接入带来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问题,提高电网接纳清洁能源的能力。坚强的跨区网架结构,可以为远离负荷中心的清洁能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提供输出条件。根据规划,到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的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装机容量比2005年分别增加约15660万、5018万、9725万和1820万千瓦。按照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年利用小时数分别为3500小时、7500小时、2000小时和1400小时测算,与2005年相比,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清洁能源发电量增加万亿千瓦时,可减少煤炭消费亿吨标准煤,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亿吨。提高火电发电效率,降低发电煤耗。在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带动下,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加;同时由于调峰电源增加,使得火电运行效率提高,单位发电煤耗下降,因此系统发电燃料消耗减少。通过“需求侧响应”,引导用户将高峰时段的用电负荷转移到低谷时段,降低高峰负荷,减少电网负荷峰谷差,减少火电发电机组出力调节次数和幅度,提高火电机组效率,降低火电机组发电煤耗,减少温室气体和环境污染物排放。根据电力系统整体优化规划和系统生产模拟软件测算,在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影响下,2020年全国平均火电单位发电煤耗下降克/千瓦时。据规划,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火电装机容量可达亿千瓦,按照火电利用小时数为5300小时来计算,发电煤耗降低可节约亿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为亿吨。提升电网输送效率,减少线路损失。未来,我国的特高压技术和坚强智能电网,将大大降低电能输送过程中的损失电量。此外,电网灵活输电技术对智能站点的智能控制以及与电力用户的实时双向交互,都可以优化系统的潮流分布,提高输配电网络的输送效率。坚强智能电网的高级电压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常规电网的节能电压调节和控制水平,提高电能传输效率,减少输配电损耗。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简称PNNL,以下同)研究表明:高级电压控制系统可使得电网本身实现的节电潜力为上网电量的1%~4%。考虑我国线损的实际情况,未来下降空间相对较小。假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可使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的平均线损率至2020年由2005年的%下降到%,即可减少线损电量502亿千瓦时,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45万吨。支持用户智能用电,提高用电效率。智能电网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可以通过创新营销策略实现电网与电力用户的双向互动,引导用户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实现有效的“需求侧响应”。一方面,智能电网可以为用户提供用电信息储存和反馈功能。通过智能表计收集用户的用电信息并及时向用户反馈不同时段的电价、用电量、电费等信息,引导和改变用户的用电行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用电习惯、电价水平以及用电环境,给各种用电设备设定参数。如空调和照明等智能用电设备可以根据相关参数,自动优化其用电方式,以期达到最佳的用电效果,进而提高设备的电能利用效率,实现节电,并通过选择用电时间达到减少电费支出的目的。PNNL研究表明,信息干预和反馈系统可以使得用户用电效率提高3%。另一方面,智能电网可以为用户提供故障自动诊断服务。实时采集用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故障并反馈给用户,用户及时调整和优化设备运行方式,减少电能消耗及运行维护费用。研究表明,通过提供此服务,可以使用户用电效率提高3%。我国目前电价机制不甚合理,电力用户与电力系统的互动性较差,电力用户还存在较大节电潜力。随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推进,电网与用户的互动将不断深入,电力用户将更加主动地节电。参考PNNL研究成果和我国的用电实际情况,假定坚强智能电网可使用户用电效率提高4%,按照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全社会用电量为60000亿千瓦时和厂用电率为5%来计算,则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电力用户可实现节电量约215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亿吨。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减少石油消耗。汽车是我国耗能的重要领域,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耗油量还将不断攀升,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汽车尾气排放也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电动汽车是指以电能为动力的汽车。从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来讲,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比燃油汽车提高1~2倍以上。从运行的经济性来看,电动汽车百千米只消耗10千瓦时电,运行费用远低于普通汽车。预计2020年,在智能电网相关技术的带动下,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2020年比2005年新增电动汽车约2500万辆,按照每辆电动汽车每年行驶20000千米计算,每年可替代汽油3550万吨,实现减排二氧化碳约为7940万吨。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对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的贡献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将加速推进,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带动能源需求的大幅增长。据有关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将达45亿吨标准煤,全国GDP将达62万亿元(2005年可比价格)。如果按照2005年的碳排放强度测算,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超过173亿吨。这已远远超过我国资源和环境所承载的极限。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为积极应对气候变暖问题、实现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碳减排目标。如果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则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应控制在95~104亿吨以下,需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9亿~78亿吨。根据上述测算,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约亿吨,可使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对实现我国2020年碳减排目标的贡献率可达19%~22%。若国家加大有关政策执行力度,这一贡献率还可能提高 “十二五”特高压建设——五千亿畅想电气设备行业下游涉及发电、输配电和用电,包括了电力、电网、冶金、煤炭等行业,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由于其特殊地位,国家对下游电力、电网等行业监管严格,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和规范约束企业经营行为。 自上而下看,“十二五”规划是目前国家层面最具指导性政策,将影响未来至少五年内的发展和变革,通过解读“‘十二五’规划建议”和“新兴产业规划”,可确立电气设备行业未来五年内将集中发展智能电网(含特高压)、工业节能产品和配电网改造。 自下而上看,成熟技术将首先得到推广(如柔性输变电、变频技术、智能用电系统);综合分析市场空间及开拓进度,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输变电、高性能高压和低压变频器、智能变电站和智能用电系统、农配网改造将成为“十二五”发展重点。 从“十二五”规划出发,未来五年电气设备行业投资将呈现“两极化”趋势:特高压骨干网和配网改造将成为电网投资主题,“智能化”拉动二次设备占比提升,同时工业领域变频器将得到进一步普及。具体来看,特高压方面,直流建设基本符合进度,交流受示范线路验收推迟的影响有所延后,目前呈现提速趋势。“十二五”特高压直流将建设9条线路,预计总投资达2170亿元;特高压交流完成“三横三纵一环网”的建设,乐观估计投资达2989亿元,若考虑项目推迟的影响预测约2092亿元。预计特高压直流换流站投资1014亿元,其中换流变压器、换流阀和直流保护系统占65%;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投资1225亿元,主要是变压器、电抗器和GIS开关,占比分别为18%、16%和24%。 发展智能电网和特高压是内生需求 我国电力供应长期面临远距离、高负荷、大容量的现状,这是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同的发展问题,内生性需求决定了中国的电网必须在强度、广度和稳定性上超越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 能源和用电负荷分布差异使特高压成为必然之选 我国的能源分布主要在北部和西部,以火电为例,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近80%都集中在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而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用电需求量大,过去通过铁路运输的方式输送煤既不经济也不环保,未来通过电网直接输电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 根据新能源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应该达到15%左右。风能、水能也存在资源分布远离负荷中心的问题。 在我国,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kV及以上和直流±800kV以上的电压等级,据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一回路特高压直流可以送600万千瓦电量,相当于现有500kV直流电网的5~6倍,送电距离也是后者的2~3倍,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输送同样功率的电量,如果采用特高压线路输电可以比采用500kV超高压线路节省60%的土地。正是因为这些优势,特高压才成为未来我国电网建设的必然方向。 电网规模化和区域网络互联对安全稳定提出新要求 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已突破9亿千瓦,这个数字到了2015年将增加至亿千瓦,到2020年达到亿千瓦。 截至2009年底,全国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万公里,我国电网规模已超过美国,列世界首位。 电网规模增大、结构日趋复杂和区域电网互联对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采用更安全环保的设备,整体集成并实现设备和控制的双向通信,就是电网“智能化”的体现。 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利好配电网络发展 我国的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按照这样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城市化率应为55%~60%,而2009年我国城市化率只有。未来的5~10年,城市化进程将推动电网尤其是配网建设,集中在城网扩张和改造上。 我国城乡发展差异大,未来无论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还是从刺激内需,鼓励农民消费的角度,都要求建设和升级农村电网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正是因为我国电网发展必须与工业生产和居民用电水平相匹配,才萌生出对特高压、智能电网和配网建设的需要。而内生性增长符合产业和经济运行规律,这是可持续和稳定的趋势。 未来电网发展呈现“两极三重点” “十二五”我国电网发展三大方向是:特高压、智能化改造和配网建设。 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在规划建议中提到大力发展包括水电、核电在内的清洁能源,同时“加强电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 配网建设:规划建议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 过去十年我国电网建设集中在220~500kV(西北750kV)输电网络,未来将向着“特高压”和配网两端发展,而智能化顺应对复杂网络稳定和控制的要求,电网“三大重点”明确。 考虑电网对安全、稳定性的要求,相对成熟的技术当首先得到推广,尚处于挂网阶段的设备或试运行线路的建设脚步可能延后,在细分行业投资上应当有所甄别。总体来说: 第一,特高压直流建设进度基本符合预期,未来高端一次设备厂商和柔性输变电企业受益明显。 第二,“智能化”发展对应二次设备新建改造,配网和用电端智能化相对成熟,看好具有技术和渠道优势的龙头企业。 第三,配网改造,尤其是农网强调设备升级和电气化,上游的设备商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区域化特点显著。 预计特高压直流尤其是柔性输变电技术将得到最快推广,直流高端一次设备生产商获益居次,智能变电站投资和农网改造分列其后。 特高压直流——发展先行高端一次设备发力 “特高压电网”指交流1000kV、直流±8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网络,能够适应东西2000~3000公里、南北800~2000公里远距离大容量电力输送需求。国家电网在“十一五”建设初年曾提出“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核心的坚强国家电网”。经过五年的发展,目前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的交流示范工程完成验收,直流±800kV示范工程向家坝—上海线路投运,初步形成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同步电网,基本建成西北750kV主网并实现与新疆750kV互联。 规模投资启动直流输电将成“十二五”发展亮点 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目前在我国主要是±800kV,从技术上看线路中间无需落点,可点对点、大功率、远距离直接将电力输送至负荷中心,线路走廊窄,适合大功率、远距离输电,同时还能保持电网之间的相对独立性。 南方电网±800kV云广特高压直流2010年6月投产;国家电网±800kV向上特高压直流也于年内通过验收,预示着“十一五”直流工程进展顺利,直流输电技术发展进度基本符合预期。 根据国家电网发展规划,有9条±800kV直流线路计划“十二五”期间投运,同时有2条将在“十二五”开工,目前锦屏—苏南线路招标正有序进行。 投资总量方面,2016年建成的2条线路按照70%投资在“十二五”期间确认,国家电网±800kV特高压直流投资总规模预计达2170亿元(见表1)。南网规划的直流800kV工程为糯扎渡送广东线路,投资总额约187亿元,计划于2012年投产。 “十二五”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预计±800kV直流特高压输电投资达2357亿元,特高压直流全面建设启动。 同时考虑到国网±660kV和±400kV直流建设,南网±500kV直流,“十二五”期间两网的直流总投资规模达到3312亿元。 设备供应商——高端一次设备的盛宴 特高压直流包括线路和换流站建设,其中换流站对上游设备供应商的投资增量效果更明显。换流站主设备包括:换流变压器、电抗器、避雷器、换流阀和无功补偿装置等,其中投资大项为换流变和换流阀。 云广线换流站设备投资超过规划总量的一半,考虑到示范线路设备价格较高,预计未来规模建设后占比约为43%。 “十二五”特高压直流±800kV设备投资总额约1014亿元,其中换流变395亿元,换流阀203亿元,直流保护系统61亿元。若考虑两网±660kV、500kV和400kV后主站换流设备投资为1424亿元,其中换流变555亿元,换流阀285亿元,直流保护85亿元。 普遍看好一次设备龙头 特高压直流是坚强的输电网络,规模建设启动后将普遍利好一次设备生产企业。考虑特高压对设备稳定性和技术要求高,前期研发投入大,细分行业龙头将继续领先优势。 变压器:已完成建设招标的线路,设备供应商主要为特变电工、中国西电等行业龙头。换流变压器招标特变电工份额接近45%,中国西电约35%,天威保变20%。考虑到示范线路招标量小,份额相对集中,全面建设启动后龙头企业相对份额会略有下降,但绝对中标金额提升明显。 换流阀:国内换流阀生产企业包括中国西电、许继集团和电科院,考虑到换流阀技术门槛高,未来将继续是三家三分天下的局面。 直流保护系统:许继电气、南瑞继保和四方继保三分天下,占比分别为38%、60%和2%。 无功补偿技术———“特高压”拉动发展 无功补偿技术旨在调节电网中的无功功率,减少电源由线路输送的无功,最终降低线路和变压器因输送无功造成的电能损耗,提高电源和线路的利用效率并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特高压输电由于线路距离长、电压高,在变电站配电端和输电网络中需安装无功补偿装置。 无功补偿主要分为并联型和串联型,目前电科院是行业龙头,占比超过80%。荣信股份并联无功补偿SVC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年内取得国网订单显示开拓电网脚步加快;串补TCSC中标南网大单,与西门子成立合资公司后预计将在电网市场取得不错的成绩。 预计“十二五”期间并联无功补偿(SVC+SVG)市场容量在51亿元,可控串补(TCSC)配合500kV以上线路建设,需求在60亿元,无功补偿总需求在111亿元,年均亿元。 结合上述分析,提出如下核心观点:第一,“十二五”特高压直流进度符合预期,交流建设延迟是大概率事件,目前国网正加速推进项目审批和招标,未来工程获批将整体利好行业。 第二,特高压建设主要是高端一次设备,由于技术难度大,需要前期投入多,行业龙头优势明显,未来将占领主要份额。 第三,2011年是全面建设初年,投资启动对行业相关公司的业绩贡献将在今年下半年逐步体现。 特高压交流——进度落后期待项目审批提速 示范线路验收推迟交流建设提速在即 国家电网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线路直至2010年8月才通过国家验收,目前特高压交流建设进度落后于市场预期。 国网公司去年9月开始示范工程扩建工程施工招标,据悉另一条特高压交流线路锡盟—南京前期工作正有序开展,都预示着国网正努力推进特高压交流项目,未来建设提速可以期待。 按照国家电网的规划,到2015年将基本建成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特高压交流工程方面,锡盟、蒙西、张北、陕北能源基地通过三个纵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三华”送电,北部煤电、西南水电通过三个横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华北、华中和长三角特高压环网送电。 从前期准备和招标情况看,“三纵”线路进度较快,未来有望先于其他线路提前开工。 预计国家电网特高压交流规划对应总投资2989亿元,其中特高压变电站投资1225亿元,线路投资1764亿元。设备利好——变压器、GIS、电抗器 特高压交流设备包括变压器、电抗器、组合电器开关GIS、隔离开关、避雷器和无功补偿设备等,其中变压器、电抗器和GIS占比较大,根据示范线路投资组成粗略计算比例分别为18%、16%、24%。 乐观估计:“十二五”期间特高压交流7条线路全部完成投资;悲观估计:“十二五”完成预计投资量的70%。 变压器:主要设备供应商包括特变电工、天威保变和中国西电,示范线路招标占比分别为60%、40%、0%。预计中国西电技术实力雄厚,未来将享有一定份额,同时其他变压器企业有望在全面建设后取得订单。 电抗器:从示范线路招标看,中国西电和特变电工占比分别为58%和42%。考虑全面建设后预计其他企业能分得10%~15%的市场份额。 GIS:示范线路招标平高电气、中国西电和新东北电气均分天下,组合电器开关技术难度高,预计全面建设后将继续是三家领先行业。 特高压交流建设进度低于预期,目前晋东南—荆门扩建线路正有序招标,锡盟—南京线路年内有望获批,未来投资和建设有望提速,高端一次设备龙头仍是受益主体。

  • 索引序列
  • 家纺行业趋势研究论文
  • 纺织服装流行趋势毕业论文
  • 人造草行业趋势研究论文
  • 体育行业创投趋势研究论文
  • 发电行业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