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一些政治权谋斗争,这本书非常的好看,而且这本书很有名。
和多数读者一样,我是在美剧《权力的游戏》刺激下读了《冰与火之歌》前五卷。看完第五卷,就像美餐吃到一半时没了一样(全书计划七卷,国内好像发行到第五卷)。《冰与火之歌》描写了中世纪一个虚构世界里发生的一系列宫斗、战争、冒险和魔幻历史故事,属于那种一经捧起就放不下的小说。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够火爆,我觉得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所致:情节引人入胜。这部小说的作者、美国作家乔治·R·R·马丁,是好莱坞资深编剧,善于设计曲折吸睛、引人入胜的情节,善于利用和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小说的每一季乃至每一节都有自己带入、高潮、平复等节奏,悬念相连,环环相扣,互为呼应。每个故事点都展开在情理之中,结果于意料之外。内容画面感强。小说描写明显选取视觉角度,使人看书的感觉如同看画面,给人以极强的带入感,是典型的剧本式、摄影体小说。
主题鲜明突出。小说叙述的虽然是历史,但映射的是现实生活,直击人性,用善与恶、美与丑的强烈反差,反复刺痛读者心里底线。这是美式叙事的一大特点,尽管老套,但很管用,读者永远买账。题材敏感吸睛。支撑内容的题材涉及历史、奇幻、宫斗、暴力、畸恋、色情,让整部小说到处狗血、满眼期待、步步惊心。这部小说1996年就已面世,但这种题材历久弥新,永不过时。《权游》推波助澜。小说出版后貌似一段时间不温不火,直到《权游》横空出世才开始大卖。同时,小说和电视剧互相借势、彼此推动、良性共赢。特别是《权游》剧的精良制作为其涨粉无数,成为小说重要的群众基础。《权游》第一季每集制作经费高达600万美元,而到第八季单集已达1500万美元,每一集都相当于一部电影。下如此血本,岂有不火之理?
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人类的欲望永无止境,对权力的追求也是没有尽头的,而想要获得自己想要的,就要不择手段,也展现出了黑暗的森林法则,让人们明白人性的真实一面。
冰与火之歌的背景架构是以英国历史为基础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到底他们之间的契合程度有多高?今天大家一块来讨论下,也未尝不是乐事。 我读过的魔幻小说本来就少,所以倾向于认为冰火与英国历史契合程度过高,不过也不必魔戒系列夸张太多。欢迎喷喷口水。安达尔人持铁器入侵,驱赶了先民和森林之子,并构建了威斯特洛的七国时代。这一段故事是对英国历史最明显的模仿: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朱特人在罗马衰落之后入侵英格兰,并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的七国时代。安达尔人身材高大,满头金发的描述也与日耳曼系民族相吻合(盎格鲁萨克森等都是日耳曼民族)。 那么征服者伊贡呢?我不认为他是征服者威廉的翻版。在七国时代末期,丹麦人开始入侵。我觉得瓦雷利安人是维京人(或者说丹麦人、挪威人)的写照。瓦雷利安人冶铁技术先进,并且善于航海,人数少却精锐无比,如同当时入侵英国的挪威人和丹麦人(在历史上很多时候这两个国家是一体的)。喷火的龙这种东西也是源自北欧神话,更是一个佐证。与历史上英国统一起来抵抗丹麦不同的是,冰与火之歌中的七国只是组成了联盟,最终被瓦雷利安人打败。瓦雷利安人建立了王朝,相比于丹麦人在英国建立的短暂王朝,时间上要长得多。
可以说这个就是可以留下来作为很好的应用佳作,是比较值得后人观望的。所以评价应该是不低的。
这本书是一部奇幻小说,里边有很多虚幻的年代,而且在这个世界里也有一些不是人类的种族,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主要是围绕着一些历史悠久的国家来写的。
在一本快餐式爽文里寻找文学价值,这脑子得是被驴踢了三百下吧。
这本书的文学价值是非常高的;很多文学家在评价这部著作的时候,认为,这部著作里面所描述的情感以及优美的语句,都让这本书在情感表达方面是非常优秀的,而且男女主之间的爱情故事,也让更多人选择为爱情所动容。
1、Winter is coming.凛冬将至。2、宣判死刑之人理应亲自动手。——奈德·史塔克The man who passes the sentence should swing the Eddard Stark3、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怎么样的人,因为这个世界不会忘记。用它来武装自己,那样就没有人可以用它伤害你了。Never forget what you are,for the rest of the world will not,wear it like armor,and it can never be used to hurt 、死亡过于绝对了,而活着,则充满无限可能。——提利昂·兰尼斯特Death is so final,while life is full of possibilities .-Tyrion Lannister 5、一个人在"但是”之前说的话都不算数。Nothing someone says before "but " really counts. 6、——你知道吗?我不会有什么进步的。——但也不会更差了。I am not going to get any better, you know. You can't get any worse. 7、世上只有一个神,他的名字是死亡,我们要对死神说的,也只有一句话:死也不是今天。There is only one God ,and his name is Death. And there is one thing we say to Death:Not 、在权利的游戏之中,成王败寇,没有中间地带。When you play the game of thrones, you win or you die, there is no middle ground9、守夜人的宣誓词Night gathers, and now my watch begins. It shall not end until my death. I shall take no wife, hold no lands, father no children. I shall wear no crowns and win no glory. I shall live and die at my post. I am the sword in the darkness. I am the watcher on the walls. I am the fire that burns against the cold, the light that brings the dawn, the horn that wakes the sleepers, the shield that guards the realms of men. I pledge my life and honor to the Night's Watch, for this night and all the nights to come。 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将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我将不戴宝冠,不争荣宠。我将尽忠职守,生死于斯。我是黑暗中的利剑,长城上的守卫,抵御寒冷的烈焰,破晓时分的光线,唤醒眠者的号角,守护王国的坚盾。我将生命与荣耀献于守夜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10、权力在于民心。Power resides where man believe it resides.
1、试论《失乐园》中Satan的形象OntheImageofSataninParadiseLost
《失乐园》是日本小说家渡边淳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对中年男女因婚外恋而双双殉情的故事。女主人公松原凛子是医学教授之妻,男主人公久木祥一郎是出版社的主编。
2、Fielding小说的现实主义意义TheRealisticSignificanceofHenryFielding’sFiction
菲尔丁(Fielding)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1707年4月22日生于萨默塞特郡格拉斯顿伯里的一个贵族家庭。早期的创作活动以编剧为主,先后写有二十五部喜剧、笑剧和小歌剧,讽刺社会政治的黑暗。后期致力写作长篇小说
3、《傲慢与偏见》中经济对婚姻的影响TheEconomicInfluenceonMarriageinPrideand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是根据简·奥斯汀同名小说改编,由焦点电影公司发行的一部爱情片,由乔·怀特执导,凯拉·奈特利、马修·麦克费登、唐纳德·萨瑟兰等联合主演。该片于2005年9月16日在英国上映。该片讲述了19世纪初期英国的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五姐妹的爱情与择偶的故事。
4、桑提亚哥——海明威笔下的硬汉Santiago:AtypicalHemingway’sHero
《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老汉桑提亚哥更是集中体现了海明威心中的硬汉形象,从而成为海明威作品中众多硬汉形象最突出而独特的代表。桑提亚哥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即是这种“硬汉”形象的精神境界。
5、论RobertFrost的诗歌创作OnRobertFrost’sPoetry
《火与冰》是一首诗歌,作者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母亲把他带到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毕业论文也不算是一个小工程,要是都不是自己感兴趣的,那么在这么长的写作时间里,想必是会很痛苦的。
2,题目过大也不能过小,毕竟是本科论文,专业的内容还是要有的,尽量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是那种可以小角度看大问题的题目。比如要写断背山这部电影,一定要从电影中体现中美文化差异,其中分别有婚姻观,家庭教育观等等。但是如果以一部电影为出发点,其实角度就比较小了。如果是以中西方文化差异这个题目由太大,只从断背山这部电影的角度出发,内容范围就缩小很多。
3,选题一定要选择资料丰富的,本科论文相对研究生论文,要求的写作水平还是没有这么高的,毕竟相对知识水平也是有限的,几千字的论文比平常写的几百字的作文难度还是要大一些的,可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的。所以最好是找参考资料较多的题目,可以多多参考下。
毕业生一北大的夏天,只有记忆是潮湿的。我们不是植物,不能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青春在窗边的风中飘逝了。玻璃做的风铃摔下来,发出最后短暂的呼救声。谁来救我们呢?水瓶躺在床脚,布满灰尘。大四了,没有人象以前那样勤劳,跑到水房去打水。宁可渴着,要么喝凉水。床头女明星的笑容已经苍白,象一朵枯萎的忘忧草。录音机里还是那首令人心恼意乱的老歌,劣质的磁带,快要转不动了。毕业论文上的字,象蚂蚁,各自回自己的家。我们或留下或离开,这座城市,我们呆了四年,尚未熟悉。某某人出国了,某某人上研了,某某人找到了一个肥得流油的工作,某某人被遣返到偏远的家乡。一切都以平静的口气诉说,一切都不能引发一点激动。大四的最后几个月是一潭死水。一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考上研的朋友诚恳地对我说:"没意思。"他拿到那张梦寐以求的通知书后,静静地端着一盆衣服,到水房中冲洗去了。水房中哗哗的流水,总有好心的同学去关上。而时间是关不上的,虽然我们谁也不说。蝉还没有鸣,我们的心便开始鸣了。毕竟我们还年轻。那支烟一直燃到尽头也没有吸一口,那根琴弦寂寞了一个星期也没有弹一下。许多老房子消失了,校园里正在大兴土木。老房子留在照片里,我们呢?我们也能留在照片里吗?包括那些做作的微笑和夸张的"V"形手势?深夜,一长排自行车哗啦啦地倒了,是个丧尽天良的家伙干的。楼上传来几声遥遥的咒骂,却象是上帝在说话。翻个身,又迷迷糊糊地睡去。把愤怒留给新生们,把倦怠留给自己。快毕业了,粉刺一点也不理会这个变化,依然肆无忌惮地生长,在我们胡须还未茂盛的脸上。随身携带的小镜子摔了好几个缺口,还是舍不得扔进垃圾堆里。照来照去,这个脸庞怎么也不能让女孩喜欢。月光都是伤人的,在一个接一个的不开心的夜晚。昆德拉说,聚会都是为了告别。还在想江南吗?还在写那些关于江南的诗吗?还在为那个江南的女孩子牵肠挂肚吗?"没有"--说没有的时候,有气无力。大讲堂拆除了,没地方看电影了。而那最后一场电影,恰恰又是看过的。爱和被爱,似乎都没有发生。自行车骑得太快了,蓦然发觉该停下来的时候,才发现停在没有方向的十字路口。同窗们比陌生人还陌生,既是是那位睡在上铺的兄弟。一直都搞不清楚他的发型是怎么梳出来的。好多次想问,却没有问。大家都躺在床上看书,不再去教室了,不再去听课,尽管讲课的是妙语连珠的教授。也不去图书馆,尽管图书馆里有460万册藏书。躺在床上是自由的,看不下去的时候,便随手把武侠和爱情扔到床下。宿舍的墙也会写诗,受诗人们的熏陶,墙上爬满甲骨文,等待下一届的古文字学家们来解读。他们想象得出,自己所住的铁架上曾住过怎样的一位前辈吗?女生楼前的白杨树,听惯了那五花八门的呼喊,或悠长,或短促,或如巨钟,或如电子琴,或深情,或绝望。那些呼喊的男生站在树下,日复一日地呼喊一个个女生的名字和名字后面的如花似玉。以后,还是同样的场景,同样的呼喊,只是换了不同的名字。白杨树拱卫着女生楼,一言不发,一对恋人靠着它接吻。另一边,是另一对恋人。这座宽敞而狭小的校园。男生都在打扑克,女生都在织毛衣。打扑克不是为了打扑克,织毛衣不是为了织毛衣。毕业前的日子,必须找一种办法来"打发"。前途是否如意,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对于离开,多少有点恐惧,虽然毫言努力地掩饰着恐惧。毕业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彼此的不同,水底的鱼浮到了水面,水面的鱼沉到了水底。校园是不能缩到鞋底带走的。被单已经洗得发白。系领带的时候依然觉得别扭。教授的批评和表扬都忘记了,因为我们将生活在彼处。蝉鸣的时候,行李都打点好了。上路吧,毕业生。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唱到一半,就已泪流满面。仅仅是为了这座圆明园废墟上的校园,为了我们未曾燃烧的青春?毕业前夕的小饭馆里挤满了毕业生,大声嚷嚷着劝酒的,默默地一杯杯喝光的。酒是青春的象征。那些最撕心裂肺的话,是刚刚喝醉的时候从心里流出来的。第一次喝醉酒。原来醉酒的滋味这么难受,睡又睡不着,站又站不稳,大脑是停止转动的风车。老板娘说,每年6月,都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她已习以为常。而对这一茬毕业生来说,这是最后的狂欢。剩下的钱刚够点一盘花生米,那就来一盘花生米吧。有人提议焚烧教科书,可没有多少人响应。走道里真的有焚烧的痕迹,纸灰在风中飞舞,像是香港鬼片里的镜头。尘埃落定。把多余的自荐材料揉成一团,扔到屋脚里。那些美丽的字句痛苦地呻吟着,它们的主人又爬到床上去了。世界上有这么小的床吗,书占去了一半的空间,剩下的不到一尺。简陋的床上往往会做出美丽的梦来,因此我们将永远怀念它们。毕业生是最早光顾食堂的一群。学弟学妹们都还乖乖地坐在教室里听课,他们汲着拖鞋走进食堂,一边皱眉头,一边挑选能够下咽的菜。从凉拌海带里吃出一只壁虎的尸体来的经历,以后将成为一个流传不衰的典故。大学食堂里,好吃的就只有典故了。毕业生不再给家里写信。每次在电话里,懒洋洋地应付几句。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不爱父亲和母亲了,他们只是找不到更好的表达方式。毕业生比新生更爱母亲。新生最爱的是女朋友,而经历过酸甜苦辣的毕业生们明白,最可爱的还是母亲。毕业生们更多地谈论起故乡,无论回乡还是不回乡的,无论语气是炫耀还是鄙薄。谈故乡好像在谈校园,谈校园又好像在谈故乡,谈着谈着就谈混了。校园,即将成为另一座岛屿,另一个故乡。故乡的小屋和校园的宿舍,两张照片重叠在一起。哪里才是真正的家?哪里才有家的感觉?围墙外,车水马龙。"332路,开往颐和园。"这是我们出门必坐的公共汽车。以后还会坐么?一生何求,这是陈百强的歌。一生何求,这是毕业生的歌。那么多的哲学著作,还是没有解答这个问题。两点一线间匆忙的日子里,也没有时间思考这个问题。考试分数、名次、奖学金,这是一部分人的生活。及格、无所谓、糊弄过关,这是另一部分人的生活。两种生活都是一样的。嘲讽对方不如嘲讽自己。试卷就像枯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回想起绞尽脑汁向老师套题时的情形来,每个毕业生都想笑。怎么就到大四了?能够标识大四的,是蚊帐上的洞洞眼眼,是饭盒上坑坑洼洼的摔掉瓷的地方。而我们自己,失去了什么呢?可惜我们不是蚊帐,也不是饭盒,镜子里还是那张不英俊的脸。领到毕业证书之后,再看一眼校园,才发现校园陌生得像大观园。照不照一张穿学士袍、戴学士帽的照片?分辨是庄重多一些还是滑稽多一些?翻开那些读过的书,密密麻麻的批语是自己写的吗?怎么自己也读不懂了?每本书都代表着某些时间某些场合某些心情。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两个像"书"和"学生"一样亲近的名词了,大学里,我们做过的事情中,相同的只有读书。6点钟,等待在图书馆的门口。门卫一开门,便像一群疯狂的股民冲了进去,其实里面不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只有书和看书的座位。有一次,哗啦一声,门上的玻璃被挤得粉碎。在图书馆的电脑前查自己的名字,查自己所借过的书的名字,像跟遥远的老朋友打电话。第一本书是冰心的《致小读者》。那一瞬间,泪眼朦胧。毕业了,没有挥手,那太矫情。驼着背,背上背着沉重的行囊。记得来的时候,行囊没有这么重。三那辆骑了四年的自行车该传给师弟们了,师弟们还看得上伤痕累累的自行车吗?曾经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女孩在天涯,天涯真的很远,不是心灵所能包孕的距离。自行车的轮轴发出悠长的声音,像江南水乡的桨声。江南,江南,诗里梦里的江南,在北国凛冽的风中凝结成一块透明的琥珀。冬天,校园的小路上多冰雪,骑车摔交是常事。有时,一长串赶去上课的学生摔成一堆。大家笑笑,爬起来拍拍雪花,又疾驰而去。只是因为年轻。那些垂垂老矣的高官,在带有恒温装置的高级轿车里,真的比我们舒服吗?他们浑浊的眸子注视着这群在雪地上滚爬的青春的躯体,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呢?是否也忆起了当年的青葱岁月,书生意气?燕园里,"老人"只有西校门的银杏树,它的年龄肯定比这座学校还要大。从什么时候起,它就在天空与大地之间抖出一片灿烂的辉煌?银杏叶的那种舒展流畅的生命本色,比黄金不知要动人多少倍。毕业生们都要到银杏树下拍照。人是名,树是影。人的名是虚幻的,花名册一年一换;树的影是真实的,这是天空对大地的给予。什么叫做"成熟",到银杏树下去找答案。银杏树还会灿烂下去,因为还会有夏天;毕业生们还会灿烂下去,因为他们的心里装着这个校园。那么,回首的人,自己站在什么地方?我们拥有的只有青春,但这足够了。青春意味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那是李大钊的青春。鲁迅却说,青年中也有混蛋,有懦夫,有叛徒。看来,青春也值得怀疑。他们的青春在昏睡着,他们自称"九三学社"--上午9点起床,下午3点起床。宿舍里各自为政,找不到"公共空间"。唯有睡觉能够达成默契。在痛苦的哲学家与快乐的猪之间往往选择后者,鼾声组成一曲澎湃的大合唱。我短暂的睡梦,时常被鼾声所惊醒。毕业生们睡眼朦胧地坐在楼前。负暄琐话,只谈旧闻,不谈新闻,大家只对旧闻有兴趣,即使只是一些平淡得像白开水的往事。毕业前夕的日子宛如在梦中。毕业生不属于校园,也不属于他方,两处茫茫皆不见,脚下踏的是一块浮冰,浮冰正在融化。坚持或背叛,认同或否定,这不是一个问题,到了哪个村子,便入乡随俗。电影院和录像厅里,有一半以上是毕业生,无所事事的毕业生。坐在电影院里和录像厅里,并不意味着喜欢看电影,只是氛围投合心情罢了。在黑暗中,软弱的部分都被精细地包裹起来,屏幕上有一个玫瑰色的世界。故事本身编造得很拙劣,但毕业生们已不在像大一时那样挑剔地批评。他们能体味出导演的无奈。他们是导演,他们也会这么拍。在黑暗的、封闭的空间里,时间不存在了。凝视着活动的画面,心里却在想着自己。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转眼零落成泥?电影里的主人公在笑,在哭,在爱,在杀戮,而毕业生们静静地观看,坐成古代英雄的石像,脸上没有什么表情。那些表情,留给告别的那一天。弘一大师坐化之前,挥笔写下"悲辛交集"四个字,毕业生们离开之前,脸上的神情也可以用这四个字来形容。有位年轻的博士调侃说,中文系的学生与其老老实实地听四年课,不如痛痛快快地看四年电影。听课听不出才气和灵感,看电影或许能够看出才气与灵感。每一个毕业生想说的心里话也就是这一句。然而,校园生活毕竟不是一部类似于《爱情故事》的电影。当图书馆前面的大草坪被抹掉后,歌者们移师到静园里。我不喜欢静园的草坪,在周围院落的包围下,丧失了草坪应有的从容。但毕业生们顾不上这么多了,在那些没有繁星的夜晚,围成一圈,在角落里自弹自唱。记得刚到北京时,还能看到满天繁星。后来,日渐稀少,到了毕业的时候,居然一颗也没有了。不是繁星消失了,是心灵蒙上了尘埃。怎么擦也擦不去。今夜,有月皎然,他们在唱卡彭特的歌。我坐在另一个角落,歌声从草尖上传来,这首歌从大一听到大四,从进校听到毕业。也许只有逝者能如此准确地把握生命的本质,也许只有毕业生才会真正眷恋这座已经不可爱的校园。《旧约·传道书》说:"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风往南刮,又往北转,不住的旋落,而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转,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何处。"这是毕业生们唯一的信念。
冰与火之歌的背景架构是以英国历史为基础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到底他们之间的契合程度有多高?今天大家一块来讨论下,也未尝不是乐事。 我读过的魔幻小说本来就少,所以倾向于认为冰火与英国历史契合程度过高,不过也不必魔戒系列夸张太多。欢迎喷喷口水。安达尔人持铁器入侵,驱赶了先民和森林之子,并构建了威斯特洛的七国时代。这一段故事是对英国历史最明显的模仿: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朱特人在罗马衰落之后入侵英格兰,并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的七国时代。安达尔人身材高大,满头金发的描述也与日耳曼系民族相吻合(盎格鲁萨克森等都是日耳曼民族)。 那么征服者伊贡呢?我不认为他是征服者威廉的翻版。在七国时代末期,丹麦人开始入侵。我觉得瓦雷利安人是维京人(或者说丹麦人、挪威人)的写照。瓦雷利安人冶铁技术先进,并且善于航海,人数少却精锐无比,如同当时入侵英国的挪威人和丹麦人(在历史上很多时候这两个国家是一体的)。喷火的龙这种东西也是源自北欧神话,更是一个佐证。与历史上英国统一起来抵抗丹麦不同的是,冰与火之歌中的七国只是组成了联盟,最终被瓦雷利安人打败。瓦雷利安人建立了王朝,相比于丹麦人在英国建立的短暂王朝,时间上要长得多。
有前3季的英文字幕,srt格式,用记事本打开,就是带有时间码的台词。
下载附件,解压后是第1-3季的字幕包,再次解压,是srt格式的字幕文件。
《冰与火之歌》( A Song of Ice and Fire)是美国著名科幻奇幻小说家乔治·R·R·马丁( George . Martin)一部当代奇幻史诗巨著。本书主要描述了在一片虚构的中世纪大陆上所发生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宫廷斗争、疆场厮杀、游历冒险和魔法抗衡的故事,全书七卷(包括未出的各卷。1996发表第一卷,迄今共出版五卷)浑然一体,共同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经典台词:1)Bran:“Can a man still be brave if he’s afraid?”Ned: “That is the only time a man can be brave.”“一个人如果害怕,还能勇敢么?”“人只有在害怕的时候才会变勇敢啊。”——Bran和父亲Ned的对话2)A ruler who hides behind paid executioners soon forgets what death Eddard Stark一个统治者如果让其他人替自己执行死刑,他很快就会忘记死亡的涵义是什么。——临冬城城主Eddard Stark(向儿子们解释“判人死刑的人必须自己执行”的原因)3)Never forget what you are, for surely the world will not. Make it your strength. Then it can never be your weakness. Armor yourself in it, and it will never be used to hurt Lannister永远不要忘了你是谁,因为这个世界不会忘记。把你的特点变成你的力量,它就永远不会成为你的弱点。用它武装自己,它就永远不能伤害你。——Tyrion说起Jon是私生子,给他的建议。4)He was always clever, even as a boy, but it is one thing to be clever and another to be Stark从小时候起,他就是一个聪明人。但聪明和明智是有区别的。—— 临冬城夫人 Catelyn Stark (说小指头)5)I swear to you, I was never so alive as when I was winning this throne, or so dead as now that I've won Robert Baratheon跟你发誓,赢得王位的时候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活力,可坐上王位之后是从未想过的死气沉沉。—— 国王Robert Baratheon6)A true man does what he will, not what he must.一个真诚的人会做他想做的事,不是他必须做的事。When you play the game of thrones, you win or you die. There is no middle ground.你玩权利的游戏,结局要么赢、要么死。没有折中的选择。—— Cersei Lannister (王后)7)Chaos isn't a pit. Chaos is a ladder. Many who try to climb it fail, and never get to try again. The fall breaks them. And some are given a chance to climb, but they refuse. They cling to the realm, or the gods, or love: illusions. Only the ladder is real; the climb is all there is.混乱不是深渊。混乱是阶梯。很多人想往上爬,却失败了,且永无机会再试。他们坠落而亡。有些人本有机会攀爬,但他们拒绝了。他们守着王国,守着诸神,守着爱情——尽皆幻象。唯有阶梯真实存在,攀爬才是生活的全部。——Petyr Baelish (小指头)8)There is no creature on earth half so terrifying as a truly just Varys世界上,没有比人本身更可怕的生物了。—— Varys(太监议员)
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这是冰心的“春水”诗歌里的一句话~!起出我不是很明白这句话的寓意~~~ 可是偶尔你会发现这句话正映照着你的生活! 它映照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人的性格, 一方面,是说“墙角的花”如井中之蛙,困囿于狭小的视野, 而看不到广阔的天地;另一方面,也表明它自己生活的空间, 也只能是偏狭的一隅,只能是那缺少阳光雨露的“墙角”,可谓一语双关,发人深省。 这首诗通过对墙角小花孤芳自赏的委婉嘲讽,意在告诫人们做人处世应当谦虚,切勿骄傲。 生命之花,总是在谦逊的心境中绚烂开放。一旦陷入孤芳自赏之中,就会枯萎凋谢。
较之古代文学的源远流长,中国现当代文学走过的历史时域实在屈指可数。但伴随其逐步的历史化,对之进行研究的学者方家却堪称拥挤。正是因为它同研究者、同当下文学之间距离的并不长久,很多的研究对象在探讨的过程中总能迸出激烈的思想火花,彰显着这个特定文学范畴不一样的魅力。不过,相关论文与论著的频出并不意味着研究足够的广度与深度,在这段狭窄的历史区间当中,纵横驰骋的文学现象总是如幽灵一般诱引着研究者积年累月、前赴后继的“执迷不悟”。许多有趣或是吊诡的问题不时地搅动着研究者跃跃欲试的探秘之心。1980年的中国,告别旧时代的逆流,改革开放的春风骚动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仁人志士。本着“对于出现在我们国土之内、绵延了半个世纪以上的报告文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尽可能完整的介绍”的“艰巨职责”,19卷本《中国报告文学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在广大文艺界与新闻界同志的大力支持下有条不紊地展开了。在这套丛书的第3辑第六分册,完整收录了冰心建国之后创作的《印度之行》、《日本归来》、《湛江十日》、《咱们的五个孩子》等四篇“引人瞩目”的报告文学作品。单单从这点上来看,冰心与中国报告文学之间还是有着必要的关联,这也是促发我对二者之间关系进行更深入研究的肇始。 时至今日,查阅中国现代文学相关的研究资料,在对五四一代作家的研究当中,冰心研究的受关注度较之于鲁迅、沈雁冰、郭沫若等仍不可同日而语,这就像在文体范畴的研究当中,现代报告文学研究的理论深度远远不及现代小说、诗歌,甚至是其脱胎的母体散文。这样的双重冷落必然直接影响到了对冰心与报告文学之间关系的研究。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只有李炳银写于1999年9月的《冰心与报告文学创作》采用线性考察的方式对冰心与报告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并从真实性、社会性的角度确证了冰心这类作品的报告文学属性。在他看来“冰心和报告文学的联系,更多的是她同社会生活的联系”。在这篇论文的第三部分,文章全文收录了冰心于1987年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我请求》一文,这是她对报告文学《神圣忧思录——中小学教育危机纪实》的声援文章,而并非自己的报告文学作品。从这个部分在文章中所占的比例来看,似乎作家冰心自己的报告文学创作实在捉襟见肘,甚至无法支撑起一个篇幅短小的研究文章?是否真实的境况也是这样的呢?抑或又是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料搜集实为匮乏的一个例证呢? 事实上,在谈到包括冰心在内的许多作家的报告文学创作时,很多研究者都提到了一个缠绕中国报告文学研究已久的问题——散文与报告文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报告文学的文体认定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报告文学的研究都被狭窄化,将其视为现代散文的一个部类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研究惯性。富于特殊性的理论建构方面的缺乏让中国报告文学的研究甚至一度难以为继,这和短暂时域中丰硕的创作成果相比显然是极不相称的。自然,在当下的语境中,相比于《超人》、《冬儿姑娘》等更具文学性的小说文本和《繁星》、《春水》等这类产生过极大轰动的诗歌作品,冰心的报告文学显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至于二者之间的互动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状,只有回到历史的缝隙中,真实才会浮出历史地表。任何简单的忽略或是含糊的一笔带过都将是对作家、对历史的不尊重。事实上,冰心与报告文学何时结缘,她的相关创作又在哪些方面彰显了报告文学的叙事特征,我们又该怎样去认定她在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一 在我看来,今天讨论的报告文学作品,指的应该是以现实中具体的人物、事件、问题等为主要的表现对象,以纪实性的叙述为主要的表现手段,展示一段真实的历史场域并体现出作家明确的思想主题与情感态度的文学作品。这其中的四个关键词是时代性、纪实性、叙述性和文学作品。作家在叙述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报告的及时性与文学的沉淀性之间的平衡,同时应当权衡好“报告”与“文学”之间的距离,只有做到这一些,才能够真正践行报告文学的文体品格。 基于这样的文体特征的认定,我们可以将中国报告文学的文体发生往前溯源到晚清以降的近代阶段,“随着社会生活变迁的加剧和报刊的诞生与发展,我国古已有之的纪实散文、传记文学和游记中的一部分,逐渐演变而成为我国最早的报告文学作品。”包括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戊戌政变记》、《欧游心影录》、黄远生的《记者眼中之孙中山》、《外交部之厨子》等是萌生期报告文学的典型范本。而五四运动之后,知识分子争取民主自由的要求依然选择了报告文学作为载体。除了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周恩来的《旅欧通信》等纪游体的报告文学之外,对时事及时有效的报道也是当时报告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潮七日记》、《一周中北京公民大活动》等便是直接反映五四爱国运动的振聋发聩之作。这其中,还有一篇冰心的《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同样值得关注。 “作品虽名为‘感想’,实际上记事成分很重。”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在五四运动失败之后,伺机打击报复学生运动,在终于抓到口实逮捕了一名学生运动的首领之后,由北京审判厅于21日进行公审宣判。冰心有机会旁听了这次庭审,并用文字予以了如实的生动记录,并且在庭审之后的第四天便见诸报端。作品围绕法官与被收买学生之间串演“双簧戏”的表演情形展开,揭露了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本质。在叙述的时代性与纪实性上,冰心的这篇文章很好地做到了报告文学的文体要求。同时,在叙述与描写的同时,冰心还及时地站出来发表主观的议论,表达了自己对这个事件的感想。“刘律师辩护的时候,到那沉痛精采的地方,有一位被告,痛哭失声,全堂坠泪,我也很为感动。同时又注意到四位原告,大有‘踧踖不安’的样子,以及退庭的时候,他们勉强做作的笑容。我又不禁想到古人一句话,‘哀莫大于心死。’唉!可怜的青年!良心被私欲支配的青年!”叙议结构本来就是中国报告文学叙事结构类型在对小说线型叙述模仿基础上的一种突破。客观叙述基础上的主观议论确证了《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的报告文学属性。赵遐秋在其《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当中更是将冰心的这一篇文章连同《一周中北京的公民大活动》、《唐山煤矿葬送工人大惨剧》一起视为中国报告文学发生的标志,“作为我国最早的短篇报告文学作品,报告了这种新的文学样式在中国的诞生”,其之于中国报告文学文体发展的意义自然不容小觑。 1994年12月,由冰心故乡的海峡文艺出版社编辑的《冰心全集》出版问世。“本全集收入作者1919年至1994年的各类作品(含译文和部分书信、题词),按写作、翻译、发表的时间先后编排。”整个全集收入的第一篇文字便是冰心发表于1919年8月25日《晨报》第八版上的《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发现,冰心同报告文学的结缘事实上是要早于她颇受赞誉的问题小说、小诗以及随后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虽然此时包括她在内的所有报告文学作家都尚未具备明确的文体意识,而且冰心的整篇文章在创作的结构、语言、立场等方面也显得稚嫩、温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因此将其置于整个中国报告文学话语场域之外。二 以《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这篇报告文学作品作为自己文学生涯的开端之后,冰心的创作重心迅速转向了问题小说,《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去国》等相继问世,《超人》的出现更是将其虚构艺术的叙事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既是创作个体对于时代潮流的一种迎合,更体现出了发生期报告文学的鲜人问津。时代性的文学趋向对于单个作家的吸附与引导作用由此可见一斑。但这并不意味着冰心完全忘却了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存在,至少在她的创作中,我们依然可以零星发现其创作的实绩。1921年发表于《燕大青年会赈灾专刊》的《旱灾纪念日募捐记事》、1935年由平绥铁路管理局出版的《平绥沿线旅行纪》体现着冰心对报告文学创作断断续续的兴趣。 1920年,北方五省遭受严重的旱灾,爱国爱民的广大学生纷纷投入到了赈灾济民的工作当中,冰心同样积极地参与到了募捐等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并写作了《旱灾纪念日募捐记事》将事件的全貌予以真实地还原。这篇报告文学作品以时间线型的方式进行结构,限制聚焦与零聚焦相结合,张弛有度地将募捐活动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客观的叙述。“走在东长安街,风推着我们走,对面说话都听不见,抱罐的手也僵了。‘风呵,再大一点,我要请你试一试青年的精神;风呵,再大一点,我们要藉着你,预备和万恶的社会奋斗!’”在《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当中存在的温和语调在这里被这种宣泄式的昂扬激情所替代,面对着外在环境的苦涩与艰难,冰心借自己的口喊出了当时所有募捐青年学生共同的心声,也彰显了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与抗争精神。 在冰心所有的报告文学作品中,篇幅最长的莫过于《平绥沿线旅行纪》。1934年7月,冰心和吴文藻夫妇应平绥铁路局长沈昌先生之约,同时代邀了文国鼐、雷洁琼、顾颉刚、郑振铎、陈其田、赵澄等其余六人,组成“平绥沿线旅行团”。“我们旅行的目的,大约是注意平绥沿线的风景,古迹,美建,风俗,宗教以及经济,物产种种的状况,作几篇简单的报告。”“旅行归来,小病数月,迟至今日,方追记月前所得,并收集同行诸君子的作品,汇成一集,以献路局,并致感谢之忱!”仅从这一段话来看,文章给人的感觉更像是简单的旅行日志的罗列。但是,通篇浏览全文,对报告文学略有熟络的研究者一定会觉得眼熟。这种熟悉在于其结构方式上与20年代中国报告文学的代表之作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的类同。甚至在如上所列出的序言部分,也基本上采用了类似的体例。纪游体的框架之下,文章采用时间先后作为结构的线索,旅行的经历是其外在的架构,实际上作者专注的是边防的重要性、民族自信心、民族间的融合等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社会历史问题。战乱的语境之下,冰心的这一报告文学创作会同萧乾的《流民图》、夏衍的《包身工》、宋之的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等共同担当起了启蒙与救亡的时代重任。三 冰心相对集中的报告文学创作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获得了一次丰收。除了《中国报告文学丛书》第3辑第六分册收录的《印度之行》、《日本归来》、《湛江十日》、《咱们的五个孩子》这些作品之外,还有像《伟大的友谊》、《朝阳和夕照》等。在这些作品当中,除了1964年发表于《人民文学》第6期上的《咱们的五个孩子》关注的是孩子们因为不幸而备受关爱的感人事迹之外,以上例举的其他几个报告文学作品无一例外都是纪游体的风格。这些报告文学文本也都延续了她在三十年代创作《平绥沿线旅行纪》时采用的单线型的时间结构方式,在对事件进行客观叙述之后,作者总会在最末摆明自己的情感态度。“在重聚的欢乐之中,我们高兴地坚信,人民的意志是不可违抗的!中日人民的热切的友好愿望,冲过了种种人为的障碍,隔着海洋互伸出来的团结之手,把我们越拉越近!作为亚非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的互助合作,可以说是刚刚开始。”事实上,在建国之后创作的这一类型的报告文学中,主观议论与客观叙述之间的结合程度已经明显地超过了《平绥沿线旅行纪》,叙议结构的一体化也表明了冰心报告文学创作在叙事上的进步。 《咱们的五个孩子》在冰心的报告文学创作当中应当算是第一次“为报告文学而报告文学”,体现出了作者鲜明的文体意识。这是她应《人民文学》编辑部之邀、经过认真细致的采访之后,几经酝酿沉淀写作出来的报道周同山、周同庆、周同来、周同贺、周同义五个孤苦伶仃的孩子事迹的作品。真实客观的事件还原以及真情流动的情感线索无疑更加方便了报告文学叙事功能的发挥。随后写作的《颂“一团火”》在对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进行褒奖的过程中,冰心采纳的是相近的叙事态度。 十七年的报告文学呈现出两个很重要的题材趋向:一个是抗美援朝,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包括巴金、靳以、老舍等老作家纷纷奔赴朝鲜前线,写出了像《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祖国——我的母亲》、《无名高地有了名》等报告文学。未能前往的冰心自然不会有这类题材的报告文学写作。不过,她把目光聚焦在了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一个最高尚的人》、《大东流乡的四员健将和女尖兵》、《十三陵水库工地散记》、《记幸福沟》、《奇迹的三门峡市》、《再到青龙桥去》等报告文学作品相继见于《新港》、《收获》、《人民日报》等当时重要的报告文学发表阵地上。如火如荼的社会工程建设及其涌现出的榜样性的典型人物成了这些报告文学文本关注的重点所在。虽然这类作品体现出了明显的颂歌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报告文学的批判性品格,但在政治制导的时代里,这种稍显异化的报告文学作品虽烙上了政治的印记,却依然有着它独特的现实意义。1959年7月26日,在发表于《文艺报》的《关于散文》一文当中,冰心将散文定位为“我所最喜爱的文学形式”。在这篇文章的末尾,她说:“我认为我们近代的散文不是没有成绩的,特别是解放后,全国遍地的新人新事,影响鼓舞了许多作者。不但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在写散文,报刊上还有许多特写、通讯式的文章,以崭新的面貌与气息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而且有风格的散文作者,也不算太少,我自己所爱看的(以写作篇幅的长短为序),就有刘白羽、魏巍与郭风。”[]虽然只是简短的三言两语,却也道出了冰心在散文概念认知上的模糊,以及她对报告文学与散文之间关系认识上的重叠。她将报告文学作为了散文的一个部类进行看待。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她的报告文学作品最终被她选编收入在了散文集子当中予以发表。虽然缺乏足够清晰的文体意识,也不是一个专门性的报告文学作家,但冰心的报告文学创作研究不管是就报告文学文体本身而言,还是作家自身研究的深入都是必要的。
本文以下分为创作思想研究、艺术成就研究、创作心理研究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一、 创作思想研究
新时期最初的冰心思想研究,是从政治上的平反开始的。冰心一生前后思想有不断的发展、升华,但人道主义是其基本内核,她的“爱的哲学”在新时期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定性为“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人性论在文学创作上的反映”、“和时代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6,被置于受审判、受践踏的地位。新时期的研究首先即是以蹒跚的步履开始在政治上给“爱的哲学”平反。平反的前提是政治观念的变化。即根据历史事实,把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重新列为反帝反封建统一战线内的力量,这样,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也就不再完全被斥为反动的东西。在此前提下,评论者们陆续提出“爱的哲学”、“母爱文学”,虽“并不代表革命的主流”、有“唯心主义倾向”,但它作为“人道主义思潮在新文学领域内的反映”,“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流不是相悖而是一致的”7。这种政治上的平反洗刷了泼在冰心创作上的极“左”的污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价值体系仍然是文学附属于政治,用政治革命的价值标准来衡量文学的价值,这就必然无法给冰心这种“爱的哲学”以更高的评价。因为冰心的“爱”毕竟还不属无产阶级独有的先锋的阶级意识。这样,有的论者为了在政治上给“爱的哲学”以更高的评价,就牵强地去论证在冰心早期“博爱思想的体系里,对祖国的爱是放在第一位的”8。这显然并不符合作品实际。冰心无疑是一个爱国者,但在她博爱的思想体系中,她是以自然之爱、儿童之爱、母爱来作为人生的解答和慰安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品格素质自然地常从她的文字中流溢出来,但在多数时候这并不是她特意去倡导、思考的。
当文学在狭窄的政治藩篱中兜转多年之后,必然要冲突出来去寻找更广阔的天地。80年代中后期,人们逐渐由过去对文学只做社会、政治的把握转向做审美的、心理的把握,转向用文化的广阔视野来重新审视现代文学史。这种文学观念的开拓,也给冰心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转机。人们发现:
冰心关于爱和美的描写,在当时的文坛上与批判现实文学实际是起了一定的互补作用的;没有批判现实大潮的猛烈冲击,不足以摇醒昏睡中的人们,给现存社会以毁灭性的打击,没有爱与美的涓涓细流注入人们心田,也不足以慰藉、感化黑暗中的灵魂,提高人类自身的有序化程度。尽管说后者对现存社会的打击,远不及暴露文学来得直接、有力。但在文化的层次上,对现实作了深层的干预。因此,那种以与现实关系为由,否定或轻视这类表现主题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9
经过几十年的风雨之后,冰心这位“爱”的歌者终于得到了应有的肯定。从文化的视角看冰心的创作,也使研究者更多地注意到冰心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以及这种继承在“五四”新文学建设中的意义。有的论者提出“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得来的老庄哲学精华”,“使冰心面对激烈的爱憎矛盾,始终保持超脱、达观的认识。”10有的文章则着力论证冰心早期作品中“爱父母、爱人”的思想与孔子“仁爱”思想、与孟子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11
30年代,郁达夫曾注意到冰心创作的女性特质。80年代中期,女性主义这股世界性的进步思潮涌进国内。它也引发了人们对冰心创作女性特质和冰心妇女观、家庭观较为集中的关注。刘思谦在《冰心:迷离的东方女性之真》一文中认为:
冰心的家庭问题小说里的家庭观念,深层的心理便是由这没有断裂的母爱的纽带为核心的健全的女性角色心理。其观念的显在的层次,……是传统的男性中心的,然而内在的、心理的层次则是自然的、女性的。12
女性作为一种性别,不仅是自然的,也是历史的和社会的。因而女性主义研究往往总和文化的研究交融在一起。许多论者都在冰心与现代其他女作家的比较研究中,考察女作家创作的共性和冰心创作的特性。对冰心创作女性特质,对冰心家庭观、妇女观的探索拓展了冰心思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但我国的女性主义研究尚处于初创阶段,借鉴西方理论还有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还要考虑到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同异点。有的论者就不免存在着将东方特点、女性特质混同于封建性、奴性的误会,将冰心笔下的女性形象归结为“喜欢把自己的灵魂依附于外物或他人的‘淑女型’女性”。这里显然对冰心的早期小说有所误解,没有看到冰心小说中的“五四”时代精神。事实恰恰相反,冰心小说中的女性正面形象都是自觉、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的现代女性。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处理好男女平等与男女有别的关系,如何塑造好现代女性形象的问题,冰心都作了先行的探索。这方面的研究显然还是不够的,正等待深入的拓展。
“爱的哲学”的概念是阿英在30年代初提出的。他从“母亲的爱”、“伟大的海”、“童年的回忆”三方面界定其内容。13此后“爱的哲学”的提法受到冰心本人和学术界的肯定。“爱的哲学”的具体内涵一般也被理解为“母爱”、“自然之爱”、“儿童之爱”,研究的重心则一直落在对其思想价值的评价上,而较少去探究“爱的哲学”的内部组成,较少去仔细辨析“母爱”、“自然之爱”、“儿童之爱”的丰富内涵。这显然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放弃了对“爱的哲学”内涵的深入思辩,实际上也就从根本上模糊了对某些重要问题的认识,诸如,冰心“爱的哲学”的东方特色、五四特点,冰心人道主义思想与西方人道主义思想的关系,冰心人道主义思想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人道主义思想中的位置等。新时期这方面仍无根本的改观。实际上,冰心的“母爱”、“自然之爱”、“儿童之爱”均有感性和哲理两个层面的意味。冰心在现实中起了烦闷,就躲进母亲的怀里寻求解脱。她的“母爱”首先是一种世俗的人间亲情,源于冰心自身情感的体验,她进而把这种情感体验升华到哲学层面,认为它构成世界和谐、友爱的本质,用它来对抗令人失望的现实。其“儿童之爱”亦有两个层面的意味。感性层面上从儿童的天真、儿童间的亲情中体会人性的美。哲理层面的意味则是它更主要的内涵,是用儿童无知无识的真纯状态与有知识即有挥之不去的烦闷的成人世界相对,赞美其“无”即大“有”的内涵。将它理解为哲学中的最高境界,与之相通的审美趣味、哲理思索是对“沉默”、“宁静”以及“死亡”的充满诗意的赞颂。冰心对自然的热爱则更多的是出自爱美的天性、出自对“宇宙”、“生命”的诗意感悟。人一方面既膜拜大自然的神秘美,另一方面又与自然和谐、感应、共同构成宇宙的大调和。这里,自然并不像母亲的怀抱、儿童的世界那样与现实社会直接对立,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在自然怀抱中获得的安宁感间接地与人在现实中的失望感构成对比,给人以慰藉与安抚。冰心在她的创作中歌唱母爱、歌唱儿童、歌唱自然、歌唱宇宙的和谐,以此来抵御现实的虚无。她的“爱的哲学”显然不同于哲学家构筑的逻辑严密的哲学体系,刘思谦称之为“艺术的宗教”,她说:
她就不像有的哲学家那样把自己的体验敲碎纳入概念范畴的框架归结为抽象的本 质,而是始终固守自己这份鲜活的体验,通过逻辑驳论上升为关于人类宇宙的普遍信念,从而在普遍的哲学意义上维护了爱的价值。14
但总的来说,在新时期的研究中,人们注重的仍是对“爱的哲学”的是非正确与否的评价,而较为忽略对“爱的哲学”具体内涵的探究。这显然是舍本逐末的。
在新时期的冰心创作思想研究中,显然还存在着另一个被忽略的重要问题,即冰心新时期创作本身的思想研究。学术界关注的仍只是冰心早期的创作思想。新时期,冰心和许多富有良知的优秀知识分子一样,经历了“文革”的煎熬之后,不仅没有沉溺于个人的恩怨得失,没有陷于颓废、失望,反而更加强了对祖国、人民命运的忧患意识,她从深切的爱国之心出发,以清明的理性反思历史之后,一方面既乐观、通达地相信党的领导、相信国家会有美好的前途;另一方面,对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的许多丑恶现象也有了更清醒和真切的认识。这样,她对祖国、人民的爱,往往就以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深切痛恨、对国家命运的强烈忧患来表达。这特别体现在她对知识分子问题、教育问题的热忱关注上,体现在《我请求》、《无士则如何》、《我呜咽着看完国殇》等大声疾呼的杂文中。新时期冰心“爱的思想”较前几个时期有明显的发展,熔铸了更为现实的内容和力量,范伯群、曾华鹏称之为“烈火之后的凤凰再生”15。但就总体而言,对冰心新时期创作思想的研究却始终未形成深入讨论的局面。
二、 艺术成就研究
对冰心创作方法的研究是新时期出现的一个新课题。以前的评论虽没有正面论及冰心的创作方法,但学术界历来都是以现实主义文艺标准来衡量冰心的作品。把丰富多姿的文学创作纳入一种创作方法的框架中,就难免要削足适履,把冰心创作的浪漫主义特质视为短处。新时期的研究者,则注意从作品实际出发来分析冰心的创作方法,注意到了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作家创作互相渗透的事实。刘岸汀的《论冰心前期创作的浪漫主义倾向》16用浪漫主义艺术标准作对照,从歌颂自然的题材与主题、艺术表现的主观色彩、自然率真的美学风格三方面,论证了冰心前期创作的浪漫主义倾向,并且比较了冰心与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现代作家的创作风格,指出冰心前期的创作方法属于“东方古典式的自我型浪漫主义”类型。
艺术风格研究方面,二三十年代的评论就已强调了冰心创作“温柔”、“典雅”的调子。60年代,范伯群、曾华鹏对之作了全面、详细的考察,以冰心诗中“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的诗的女神形象来概括其建国前的创作风格特征,并指出其建国后趋于明朗的变化17。这种概括既包含了冰心创作情感上的特点,还包含了艺术上的追求,为后来的研究者所共认。新时期的研究在继承这些成果的同时,则体现出多角度深入的特点。有的文章着重强调“冰心早期的创作风格不是单一的”,认为“它既有婉约、含蓄和秀逸的一面,也有激昂悲愤的一面”,前者主要体现于《繁星》、《春水》、《寄小读者》中,后者主要体现于“问题小说”18。
“冰心体”概念的提出和发展,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冰心艺术成就研究方面的成果。阿英30年代初即提出“冰心体”的概念。从“诗似的散文的文字”和“从旧式的文字方面所引申出来的中国式的句法”两方面简要说明冰心创作的散文诗特质和句法特点,以此肯定冰心在中国现代文学文体建设上的独特贡献19。此后,“冰心体”这个名称一直被研究界沿用下来。80年代,方锡德将阿英提出的这两方面的内容推进了一步,从体裁、语汇、篇章结构三个角度作了详细、切实的探究,丰富了“冰心体”的内涵。他认为“冰心在小说的描写内容、结构方式、意蕴核心等方面,都已经改变了传统小说文体常规的叙事功能,为小说引进了大量的抒情写意功能,从而创造了“抒情小说”这一新体式。这主要是冰心“在强大抒情文学传统下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结果。”“主观情绪具象化的抒情方式,诗情与哲理的融合,对山水自然的远景审美观照和间色的运用”,使冰心散文“具备了散文诗的特点”。他断定“冰心是现代一位优秀的抒情文体家”20,方锡德显然是把阿英“冰心体”的粗略概括推进了一步。这种探究虽极为可贵,但也还没有完全揭示出“冰心体”风姿绰约的丰富内涵。“冰心体”中的“体”即文体,在这里是指作家的创作风格,即指作家在其一系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冰心在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其创作风格既有固定不变的特质,又有不断发展的特点,在作品的主题、题材、体裁、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多方面均有自己独特的追求。钱理群等人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在论及“冰心体”时,既包含了冰心散文富有诗意美和画面美的特点,强调了语言上的贡献,还扩大并包含了“爱的哲学”的思想内容,但限于文学史篇幅,未能展开详细、深入的探讨21。与冰心创作的实际状况相比。目前的研究对“冰心体”内涵的揭示相对显得粗陋。“冰心体”作为一种独特的风格,在中国现代散文文体建设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所存在的局限、所应有的地位都是值得探究的课题。
与忽视冰心新时期创作思想研究相对应,目前,对冰心艺术成就、艺术风格方面的探索主要也还只限于新时期以前的创作。新时期,冰心随着思想的转变、升华,创作风格也有明显的转变。她的“爱”的思想常常由对社会丑恶现象的强烈痛恨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患来表达,她对人生境界也有更旷达、透彻的领会,这样,她歌唱爱和美的抒情文体也就必然要逐渐为以社会批评、文明批评为特征的杂文所渗透或替代,她的笔墨也必然要由原来温柔的调子而渐趋向硬朗,由原来的反复吟唱而趋向简洁洗炼。这种艺术上的转变在老作家中富有普遍意义,巴金、孙犁、郭风的创作也都表现出共同的特征,但新时期的研究对此却缺少应有的关注。
三、创作心理研究
对冰心创作心理的关注主要围绕着冰心的思维宜不宜于诗歌创作,如何解释冰心散文、小说诗化特点这两个相关的问题展开。20年代,梁实秋认为“冰心女士是一个散文作者、小说作者,不适宜于诗”。他分析其创作心理方面的原因是“表现力强而想象力弱”、“理智富而情感分子薄”22。这一时期的研究者就冰心情感特质是冷还是热展开了一场颇为热烈的讨论,虽未形成定评,但深化了认识,开启了思路。而后,冰心也说自己“没有喷溢的情感”23 60年代,范伯群、曾华鹏则将冰心的情感特征归为“涌溢的潜流”24 。至80年代,孙歌重提这个话题。她分析冰心小诗的基本情绪是“糅合着悲哀的静穆”,并就个人气质、与现实的关系两方面分析“静穆”与“悲哀”的具体特质。结合诗歌艺术规范,孙歌认为“冰心的弱点在于她缺乏诗的想象力与表现力,而不在于她缺少感情”。因为“静穆不等于冰冷”。“冰心缺少变形的能力”,“却能够驯服不可融合的情感”,“她的诗情过于和谐了,容不得任何极端的情感”,因而“冰心小诗无可替代的独特之处,恰恰在于它们暗示了“五四”时期人本主义精神之外的另一个层次,即在批判封建制度的同时所表现的对于传统文化的眷恋。”“冰心虽有诗情,却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诗歌这个轻骑。”25
方锡德也将冰心创作冲动的心理情绪特征和她的诗歌观念结合起来,考察何以冰心散文的抒情方式是“主观情绪的具象化”。他认为“冰心散文创作的契机,往往就是诗情的触发”,冰心之所以坚持把这种诗的灵感融化进散文的艺术形式,主要由于她认为诗总是有格律的、“诗人的才情决定冰心的诗情只能洒脱自然地挥写,可是又时常担心流畅的诗情被格律所疑涩”,于是“就转向了能够更加自由挥写的散文创作”。“因此,冰心的散文就其本质来说,乃是诗情的散文化”26这些评论的主要特点是将冰心思维情感等心理特征与不同的艺术形式的规范结合起来考察,从而深化了这两方面的研究。
在冰心的文化心理、艺术气质研究方面,茅盾先生30年代即提出“‘极端派’的思想,她是不喜欢的”27,新时期,刘思谦进一步确认她的文化态度是“健全、稳重的”,她的艺术气质是“融合吸收了东方和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古典主义。”28
冰心创作心理其他方面的研究却还有待开拓。冰心自己曾说她早期之所以偏重于歌唱“爱”与“美”,并非是没有察觉到社会的阴暗面,而是觉得社会给人的失望太多、打击太多,她要发掘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给人以鼓励、安慰。这种自觉的选择是出于济世的愿望,而无论是歌唱美好还是揭露黑暗,均于世有益,自觉选择对“爱”与“美”的歌唱,必然有作家自身的心理因素在起诱导作用。这或许可以作家童年的家庭生活经验以及后来的生活经历来解释。冰心曾说过:
我觉得我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开朗的,首先是健康的。该得到的爱,我都得到了,该爱的人,我也都爱了。29
结语
新时期,以政治上拨乱反正为起点,冰心研究在创作思想研究、艺术成就研究、创作心理研究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思想研究由政治上的平反走向文化价值上的探讨,并且开拓了冰心创作的女性意识、冰心的妇女观、家庭观等研究新领域,从而出现了多维视野的立体研究格局;艺术成就研究方面注意到了冰心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多样性统一的特征,并且对“冰心体”的内涵作了具体化的深入探究。创作心理研究方面,沿着将冰心的思维、情感等心理特点与不同艺术形式规范结合考察的传统,作了进一步的仔细辨析,得出了新的结论。与此同时,在研究的各方面又都还存着许多被忽略的地方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总体状况而言,冰心受到评论界充分关注的仍只是她的早期创作,即20年代的创作,以后的创作研究相对就显得冷寂得多。就具体的各个研究侧面而言,在创作思想研究方面,则存在着对“爱的哲学”内涵缺乏深入辨析、运用新的研究方法牵强比附的缺点;在艺术成就研究方面、“冰心体”的丰富内涵、“冰心体”在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中的地位等问题都亟待深入揭示;在创作心理研究方面,则存在着面太窄的问题,冰心偏重于歌唱“爱”与“美”的心理基础,冰心在创作各个时期的心理变化等都是尚待开拓的课题;冰心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活动、冰心创作在新文学中的影响在新时期也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