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纺织服装流行趋势毕业论文

纺织服装流行趋势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纺织服装流行趋势毕业论文

下面学术堂来给大家讲述一下,关于服装的毕业论文怎么写:题目,论文的选题是论文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论文的选题有很多的奥妙,比如说选择的论文查重的题目是从小处着手的为最好.这样在论文查重的时候就不容易重复.毕业论文怎样写,从准备开始写论文到论文完成要有期限,有一个时间范围在这个时间范围内要合理安排论文的各个环节工作,比如说论文题目的准备,论题的评审.在什么时间点做预答辩,关于时间节点的提交材料以外,还要自己提前做好功课.清清楚楚知道什么时间点,应该提交哪些材料.在论文细节方面要按照学院要求的论文格式进行编写.否则格式如果过于随意.没有达到要求反倒舍本逐末.这样查重的时候很可能会影响论文查重的最后的结果.但是在写论文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不能抄袭别人的论文,目前知网的查重能力想必大家都听过,如果重复率过高的话,对自己写论文的时间也有很大影响的.这些就是针对服装毕业论文怎样写的说明了

(网络收集,只为帮忙,非广告)中国纺织行业发展趋势中国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 许坤元大家都很关心国际国内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下面我谈点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一、国际纺织行业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一) 世界对各种纤维的需求将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全球纺织纤维需求在过去的20年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2000年全球纤维消费量为5310万吨(加上聚丙烯共6300万吨),2001年为5340万吨。2000年世界人口60亿人均纤维消费量为公斤,其中北美公斤/人/年,非洲公斤、中国公斤。可以预见未来,世界纤维消费年增长率为3%,这就意味着每年还要增加200万吨,相当于要建15到20个世界规模的新厂。预计到2005年,发展中国家纤维消费量将超过发达国家10%(二)世界主要纺织纤维消费的组成2000年,化学纤维3190万吨,占纤维总消费的60%;化学纤维中涤纶1910万吨,占纤维总量 ;2000年,棉花1980万吨,占纤维总消费的;2000年,羊毛140万吨,占纤维总消费的。 预测:未来10年的世界纺织纤维,化纤年增长率为,其中涤纶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6%,由2000年的1910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3410万吨,化纤在纺织纤维中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预测:未来的10年棉花消费,年增长,将由2000年的1980万吨增长至2330万吨。 (三)全球产业用纤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调查和预测,全球纺织市场贸易额的规模是:年度 整个纤维产业贸易额 其中;产业用纺织产品贸易额 1997年 3901亿美元 1661亿美元 2000年 4593亿美元 1965亿美元 2003年 5196亿美元 2407亿美元 2008年 6383亿美元 3537亿美元自97年后的10年间,全球产业用纺织品及纤维的贸易额在整个纤维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将由1997年的1/3上升到2998年的50%以上,将使市场的需求急速扩大,并促使各国的企业加大产业用纺织品及纤维开发力度,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产业用纤维未来将成为制造业重要的原材料。目前产业用纤维已广泛地用作金属、塑料、纸张和石棉的替代品。随着工业用材料的轻量化、高性能化、多样化以及美观化的发展趋势,产业用纤维的用途日益广泛,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国的产业用纤维在其整个纤维的生产部门所占的比重有的已达2/3。中国未来10年产业用纤维使用量及市场贸易每年将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 (四)全球纺织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将进一步调整,北美、西欧、日本、非洲、中东、澳大利亚市场需求和本地生产之间的差距继续在扩大。以北美为例,市场对纤维量最终将以每年速度递增,而工厂对纤维的加工量将以每年的速度递减,市场空间在增大。其特点是,劳动密集型相对成本高的企业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大力发展高科技纺织产品,以高科技、高附加值和经营垄断进行竞争和占领市场; (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步伐加快,全球纺织品服装的贸易格局将会引发深刻的变化。其特点是: 1、美国、欧盟、日本仍然是全球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市场,占全球纺织品服装总进口额的70%,2000年美国进口纺织品服装821亿美元,其中纺织品57亿美元,服装664亿美元;欧盟亿美元,其中纺织品539亿美元,服装197亿美元;日本209亿美元,其中仿制品45亿美元,服装197亿美元;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三个国家和地区,仍然是国际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战场。 2、随着纺织品服装配额的减少和取消,北美、欧盟区域内贸易将会出现逐步的调整,对我国扩大欧、美两大市场提供了有利的商机。如:2002年欧盟区域内进口贸易为824亿美元,占全部进口的58%,北美区域内贸易也很大,如2001年美国服装消费2720亿美元而进口664亿美元。取消配额后,由于中国纺织品服装物美价廉,纺织加工配套能力强,信誉比较好,因此使欧盟、北美采购商和零售商能得到实惠,陆续由本地区半成品及成品采购转向中国这个最具成本竞争力的供应地采购产品。 3、第三个特点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全球纺织品服装的现代化采购流通模式逐步形成,并迅速替代传统落后的高成本、慢节奏的采购流通方式。大型采购商利用自身快速灵敏的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实行集中式采购,产品标准及检测手段直接与生产企业对接,建立靠近产地的物流配送系统,实现无库存、快递、高效的采购物流系统,日本、美洲及欧洲的大采购上均取得了明显的业绩。 (六)纺织高新技术的竞争今后将是纺织强国的竞争。人类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纺织科技进步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谁掌握了纺织高新技术,谁就获得了市场,谁的产品就可以得到高的附加值。特别反映在: 1、高性能纤维的开发和应用,高性能特种纤维、超高强、耐高温、耐磨的纤维已成为军工及其他工业、农业、交通、水利、医疗等部门的重要材料,特种功能性纤维成为纺织品服装高附加值的基础;绿色环保纤维成为新世纪的发展方向等; 2、新型纺纱、织造、染整和服装设备快速发展,替代原有的设备,大大提高了纺织生产力和纺织产品的水平。3、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可起到以下作用:①及时掌握国内国际市场变化趋势,预测市场;②低成本获取公共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信息,提升企业生产力和降低成本;③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质量实现企业快速反应;④实现电子商务。二、我国国内纺织发展趋势有以下几方面 (一)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 1980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为341万吨 1990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为630万吨 2000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为1210万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保持了每10年翻一番的快速增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年均增长率;在十五规划中,2005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为1420万吨,实际上这是一个十分保守的数字。2001年我国生产化纤828万吨,进口141万吨,生产纱760万吨,用棉超过500万吨,加上羊毛等原料,2001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十五"规划指标。中国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总量的,预计今年超过1500万吨,预计到2005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将超过1800万吨,到2010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可能在200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 这个翻一番是在1200万吨的基础上翻一番,也是在前50年发展基础上的翻一番。也充分反映了我国正进入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的发展时期,人民群众纺织品服装的需求不仅反映在衣着类消费的增长,而且对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有更大需求的增长,加上出口的稳步增长。同时更要清醒的注意到,这个翻一番不是简单地理解为原有数量基础上的延伸,而是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体制和高效的快速增长,包括原有许多落后产品、落后工艺技术、设备的淘汰,因此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但又十分的艰巨。下面以纱和化纤两大产品的生产情况来分析年份 纱产量(万吨) 化纤产量(万吨) 1990年 164 1991年 l91 1992年 211 1993年 226 1994年 280 1995年 350 1996年 375 1997年 460 1998年 年 年 694 2001年 年 850(预测) 950(预测)从上表可以看出:纱的产量前12年的年增长率为,年平均增长万吨,95年后,年平均增长31万吨,99年后,每年以近100万吨的速度增长。纺纱技术突飞猛进,单台产量成倍甚至几倍的提高,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用工大幅减少,纱的质量越来越高。同时要求现代化的管理水平,这就是我国棉纺行业的发展趋势。 从九十年代以来,化纤生产量的统计也反映了这些特点。98年前,化纤年增长近40万吨,98年以后,年增加在1000万吨左右。同时化纤技术设备也有了飞速发展,现在的一条聚酯生产线相当于90年代3个小聚酯厂的产量。产品质量、品种都有了很大变化,化纤在我国纺织纤维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增长到目前的60%,而且这个比重还在提高。 (二)纺织产品的全球竞争,将是我国纺织行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动力。 我国纺织行业是较早进入国际市场的行业,我国纺织产品也是较早进人国际市场的产品。我国加人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进一步开放,与世界经济接轨。 我国1/3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并且这一趋势在不断扩大,同时国外名牌产品纷纷涌人中国市场,发展中国家纺织中低档产品低成本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这会深刻影响中国纺织品服装市场和中国纺织产业结构的调整。具体体现在:①纺织服装产品及品牌的竞争;②高新技术的竞争,体现在高附加值产品和优质产品的竞争;③成本的竞争。 中国纺织产品和服装,可以简单用三个1/3来划分,即:1/3出口产品,1/3国内城市中高档产品,1/3农村产品。我们所有纺织服装企业都要有正确的市场定位,有市场就有商机。1/3出口产品和1/3国内城市中高档产品,则粗制滥造低水平延伸就没有市场,没有技术进步就没有市场,我们不仅要扩大出口也要牢牢占领国内中高档市场。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农村产品棉纱CV值5%以下,广大农民需要的是物美价廉,关键要做好物美和价廉的统一,让7亿多农民衣着水平在未来年代也有一个明显的改善,物美、价廉,除产品开发降低成本外,技术进步仍然是基础,高速、高效、低成本的技术设备是很好的出路。在开发三个1/3的纺织产品市场中,纺织企业和经销商要注意我国二大类纺织产品比重的变化,在未来10年中,我国衣着类增长速度为3-4%,而家用纺织品增长6-7%,产业用纺织品增长速度将在10%左右。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衣着类、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只要我们做好工作,就有发展的希望。一是市场定位要正确;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三是市场营销网络的形成。这就是我国纺织产品全球竞争力的要点。 (三)开发绿色纺织品工程,推动我国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提出了"绿色运动"。绿色运动初生于60-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进人二十一世纪,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遵循的规则。绿色纺织品是绿色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1、关贸总协定中的贸易与环境决议 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除了增列了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以及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等三个新议题外,还涉及和探讨了有关环境保护问题,并做出了(贸易与环境的决议),以解决一再发生的与环境有关的贸易争端。环境保护己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国际贸易是跨越国界、遍及全球的行为,因而对整个地球的环境保护负有责任,对各国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产业发展和产品贸易都应受到限制。 2、我国纺织生产、贸易、产品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1)纺织行业是我国排放工业废水量较大的部门之一,每年排放废水量达9亿多吨,是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第六位,其中印染废水排放量占纺织工业废水排放量的80%,是我国排放废水和污染物量较大的行业之一。一座印染厂污染一条河已是不争的事实。 (2)有害的染化科与助剂 如:织物免烫抗皱整理后,织物上的游离甲醛,会导致人体呼吸道发炎、头痛,产生皮炎及过敏等症状。 再如:阻燃整理中广泛使用的有机磷化合物,在毛织物防蛀处理中采用狄氏剂,对人体危害极大,会引起神经衰弱、急性中毒等病症;对纺织品进行防静电,阻燃整理时所用的整理剂中,常含有多氯联苯胺等有害物质,容易致癌;一些荧光增白剂也被怀疑有致癌性。 又如:漂白剂、染料、浆料、水洗不干净都会引起不良后果,在服装海绵垫肩的生产过程中以氟里昂做发泡剂,服装千洗,干洗剂中会有氯氟烃等。 (3)重金属。重金属一旦被人体呼吸,会对人体造成巨大损害。如果人们长期接触有金属镍的装饰物、钮扣、拉链、窝钉,也会引起皮肤病。 (4)大气、土壤的污染。 棉花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了土壤和水的污染。合成纤维上的残留单体,如尼龙上的己内酰胺,腈纶纤维上的丙烯腈,对人体健康亦有威胁。近几年来,欧美国家中设置了一道"环境壁垒"也称绿色贸易壁垒。所谓绿色壁垒就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每个国家制定的环境贸易措施。从1996年至1999年因我国企业末获"环境标志",致使出口受阻的商品高达200多亿美元;2000年,中国生产的30余万件夹克衫因夹克拉锁金属含镍量不合格而退回。中国加入了WTO,绿色环保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品将会产生更为明显的影响,将对我国的纺织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及使用等各个环节带来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加快我国纺织工业绿色环保工程是我国纺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保护我国公民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扩大出口、进军国际市场的需要。什么是绿色纺织品呢?有三点:①生产过程中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②在日常穿着和使用纺织品的时候,不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其有害物质的含量,要降低到最低限度,符合有关的国际标准;③纺织产品可分解处理,可以循环,回收使用,不能释放有害物质,可以焚毁而不污染空气,就是说,纺织品在废弃后,不能对环境造成再污染。 我国政府对"生态标签"产品及环境保护工作也十分重视,在联合国工发组织和环境署的支持下,己于1994年建立了国家清洁中心,并于1997年4月,将我国持有的ISO14000系列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 我们的应对措施: ①对绿色纺织品进行广泛的宣传,从纤维生产到消费者都要熟悉绿色环保纺织品的含义及意义; ②贯彻我国绿色环保纺织品的标准及实施方案,道道把关; ③做到清洁生产纺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少地产生废弃物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印染企业和化纤企业要自身重视环保问题,改进工艺技术、小浴比、污水染色; ④大力开发绿色纺织品,如:美国玉米纤维、聚乳酸纤维; ⑤顺应潮流,创造商机。 (1)绿色环保标志。如:欧州生态纺织品标准100(Oko-Tex Standard 100),可以提高卖价,还受到消费者欢迎,因此要做好申请及审批工作。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国际标准在目前的国际贸易上应对"绿色壁垒"是最有效和使用最广的。经与欧盟ECO标签委员会联系得到了在我国建立欧盟承认的ECO标签颁证的机构,据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有关人士介绍,纺织服装申请环境标志要注意几个问题:①生产稳定、产品批量优质;②符合生产环境、环保要求;③1年内没有受到环保处罚等。 (2)开发可回收的纺织品; (3)有绿色标签和包装的产品; (4)绿色营销战略。 总之,世界和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充满商机。2000年国际纺织品服装3560亿美元,国内市场4000多亿人民币,我们的企业和管理部门要不断研究市场,紧贴市场,从而再去占领市场。因此要适应市场的八个变化: ①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 ②单个企业竞争转向企业群体之间的竞争: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一个物流配送系统与另一个物流配送系统,一个企业参与的群体规模越强大,运行效率越高,运行成本越低,企业竞争力越强。 ③由生产能力竞争变成生产能力乘上流通能力的竞争。企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能生产多少适销产品,而取决于能将多少商品顺利地销售出去,取决于流通能力。流通已成为经济运行的先导力量,争夺销售终端,创造客户价值的竞争,将成为十分激烈的竞争。 ④由产品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企业从创造有型资产到创造无形资产,并对无形资产---品牌进行销售、许可、特许经营等商业性开发投资为目的商业运作,最大限度地挖掘品牌的价值,推动竞争从低级形态转向高级形态。 ⑤由单纯追求市场份额的竞争转向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的竞争。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全球市场经济体制的趋同,世界贸易组织统一的"游戏规则",使技术转移周期越来越短,商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决。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其消费偏好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和层次化,企业生命周期越来越取决于市场要求的敏感度,取决于对市场需求有无快速的应变能力。 ⑥由价格战、广告战,单一形势之争转向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高层次竞争。如:产品的个性化为优质和良好的服务创造价值链。 ⑦由对货币投资的竞争转向人力资本获取的竞争。⑧企业效率的竞争转向政府行政效率的竞争等。只要适应这些竞争规律,我们纺织工业一定能快速有效、健康发展。(原载浙江印染信息与技术2003/1-2/p6-10)2006年中国纺织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完成日期:11月6日 页数108页 图:24个 表:23个文本版:6800元 电子版:7300元 文本+电子7800元咨询/订购电话:;24小时热线:,更详细信息欢迎来电垂询!--------------------------------------------------------------------------------报告简介: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已成为全球纺织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入世后的强势产业。在未来几年我国纺织工业总产值增长将保持在~10%左右,预计2005年纺织业的工业总产值将达到了1100亿元,服装成衣的总产值也将达到1000亿元左右。其中,床上用品的出口一向是我国纺织业中的重要一环,我国目前床上用品生产企业近千家,产值已超过600亿元人民币,出口量达8亿多美元。2005年上半年,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我国纺织工业依据充足的、具有成本优势的劳动力资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原料资源充足等竞争优势,在纺织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原配额设限国家和地区市场的竞争,具有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市场份额的潜力。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纺织品将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据有关专家预测,在配额取消后,我国纺织产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到2005年时会达到44%,2006年将达到71%。到200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占全球的份额将比2002年提高6%~7%,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估计可达1000亿~1200亿美元,约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30%左右。本报告依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海关总署以及部分纺织业专业研究机构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权威资料撰写而成。报告在对国内纺织业运行现状和竞争格局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我国纺织业的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的对纺织业的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进行了分析。报告内容翔实、分析全面,是纺织企业和相关投资及研究机构准确把握纺织业发展趋势,正确制定经营和投资战略的可靠参考资料。目 录第一章 纺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第一节 纺织业概述一、 纺织行业界定二、纺织行业的基本特点三、纺织行业上下游产业第二节 国外纺织行业发展状况一、美国纺织业发展状况分析二、欧盟纺织业发展状况分析三、印度纺织业发展状况分析四、非洲纺织业发展状况分析第三节 2001-2004年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状况一、中国纺织工业现状二、中国纺织工业存在的问题第二章 2004-2005年纺织行业运行分析第一节 纺织行业总体运行状况第二节 2004-2005年我国纺织子行业发展状况一、化纤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二、棉纺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三、毛纺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四、丝绸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五、麻纺织业发展状况分析六、服装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七、家用纺织品业发展状况分析第三节 2004-2005年我国纺织工业重要区域发展状况一、 广东省纺织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二、浙江省纺织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三、江苏省纺织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四、山东省纺织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五、上海市纺织行业发展状况分析第三章 纺织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第一节 现有企业竞争状况一、市场集中度二、规模分布情况三、行业竞争行为分析第二节 进入和替代威胁一、进入壁垒分析二、纺织行业进入情况及对竞争的影响三、供货商与购买商的议价能力第四章 2004-2005年我国纺织产品进出口状况分析第一节 2004-2005年我国纺织行业进出口状况分析一、进口二、出口三、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分析第二节 进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分布情况第三节 纺织品贸易争端研究一、2005年以来纺织品贸易争端情况回顾三、纺织品贸易争端发展趋势展望第五章 纺织业发展前景分析第一节 纺织行业SWOT分析一、行业内在优势与劣势二、行业外部机会与威胁第二节 纺织行业成长性分析一、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纺织业生命周期分析三、纺织业景气周期分析第六章 2006-2010年纺织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 国际纺织行业发展环境分析一、2005年全球纺织业的基本情况二、入世后中国纺织出口情况分析三、纺织行业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第二节 宏观经济环境第三节 相关产业政策与规划一、产业集群政策二、产业转移趋势第四节 法律法规一、环保要求二、环保压力对纺织企业经营的影响三、纺织企业应对环保要求的策略分析第五节 相关产业和技术发展对纺织业的影响第七章 2006-2010年纺织行业发展趋势预测第一节 纺织行业供求趋势预测一、 市场需求规模预测二、纺织品流行趋势分析三、供给预测第二节 纺织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第三节 纺织行业竞争趋势预测第四节 纺织行业产品进出口趋势预测第八章 中国纺织行业投资机会分析第一节 投资现状及趋势第二节 财务分析一、盈利能力分析二、偿债能力分析三、运营状况分析第三节 投资风险与机会第四节 投资策略分析第九章 国内部分纺织企业竞争战略分析第一节 鄂尔多斯集团第二节 杉杉集团第三节 华孚集团第四节 万杰集团第五节 美特斯邦威第六节 海兰丝公司第七节 浙江金鹰集团有限公第八节 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表格目录表 1纺织行业总体状况表 2 2005上半年主要毛纺产品出口目的地表 3规模以上毛纺织行业经济指标对比表表 4规模以上毛针织行业经济指标对比表表 5规模以上毛纺制品行业经济指标对比表表 6麻纺织业发展状况表 7服装制造业总体财务状况表 8 服装制造业出口情况表 9功能家纺产品表 10家纺织业优劣势分析表 11淄博市纺织服装骨干企业情况表 12 2004-2005年度中国纺织全行业销售收入百强企业名单表 13 纺织行业月企业数变化表 14纺织行业企业亏损变动数表 15 进出口状况表表 16 行业内在优势与劣势分析表 17 行业外部机会与威胁分析表 18 纺织业近年状况表 19我国纺织环保标准表 20 棉纺织装备生产水平对比情况表表 21纺织业盈利能力分析表 22 纺织行业偿债能力分析表 23 纺织行业运营状况分析插图目录图 1纺织业产业链图 3毛纱线生产增长幅度对比情况图 4面料生产增长幅度对比情况图 5家纺织品分类图 6纺织原料类购进价格指数图 7棉花价格指数图 8纺织品价格指数图 9纺织品出口国分布图 10纺织行业景气指数图 11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图 12 纺织产业技术流线图图 13纺织工业废水排放量图 14纺织工业废气排放量图 15纺织业工业固体废物产量图 16纺织业中的“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图 17出口走势图 18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图 19纺织品价格走势图 20纺织原料与之品进出口走势图 21纺织用合成纤维进口及机械出口走势图 22纺织业投资状况图图 23纺织投资总额增速图 24纺织行业投资走势图

据《中国棉纺织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战略分析报告》显示,纺织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 生产和出口 急剧增加,为国家出口创汇、资本积累及创造就业等诸多方面作过巨大的贡献。但是从上世 纪九十年代中期后, 我国纺织业就步入异常严峻的困难时期, 这种现象与我国纺织业的国际 竞争力相关。我国纺织产业和出口贸易由于种种原因,发展受到一定阻碍,但是,它仍是 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其发展仍然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趋势:产业用纺织品未来出口竞争力将迅猛提升 目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仍以国内市场为主,出口只占 10%左右。但随着我国产业用纺织 品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不仅能力在增强,产品质量及性能也在提高。我国产业用纺 织品国际竞争力正不断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时机已经成熟。

纺织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一、纺织工程专业的技术特色,不断顺应现代纺织的发展趋势,同时强调纺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结合,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纺织专业技术基础和较宽广的交叉学科知识面,既能从事纺织制品及工艺设计、质量控制及性能检测等方面的工作,又能从事生产管理、经营贸易等方面工作。纺织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二、纺织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可在纺织企业、科研机构从事纺织品设计开发、纺织工艺设计、纺织生产质量控制、生产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工作,也能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纺织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三、纺织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纺织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纺织品设计、纺织工艺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纺织品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纺织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纺织品生产技术;3.具有纺织品设计和纺织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4.熟悉与纺织工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纺织科技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纺织服装系毕业论文

我国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我国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应是内外兼修,即加强自身建设与利用外部力量。 (一)加强自身建设 1.转变观念,理性认识。大多数国家施行贸易标准及其相关制度,仍然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健康的良好愿望。利用这些国际规范条件派生出来的不合理的国别环境标准以及以此为依据设置的贸易障碍才构成绿色贸易壁垒。当国际绿色贸易大潮滚滚而来时,任何国家都很难置身其外。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要冲破绿色壁垒,首先必须顺应这股绿色潮流。我们反对的是滥用绿色贸易壁垒的不正当行为。我国农产品因有害物质超标而被对方国家拒绝入境之类的事件,不能认为是对方故意设置绿色壁垒。相反,应当及时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制定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加速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2.顺应潮流,绿色营销。广大企业应抓住机遇,顺应环保时代发展绿色化的潮流,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实施产品绿色化战略,在产品开发、制造、包装、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切实地把环保要求纳入企业的决策要素中,做到在研发环节上开发绿色产品,在广告上突出绿色效应,在公共关系上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在营销渠道上选择绿色企业,在供应链上选择绿色伙伴,在市场上寻找绿色消费者。实现满足企业利益、消费者需要和环境利益的营销方略,在环保时代求得生存和发展。 3.国际认证,通行世界。特别要积极争取通过ISO14000 国际标准认证,获取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同时,要争取获得贸易对象国及所属行业的绿色认证例如美国电器产品的 UL 认证、加拿大的CSA 认证、英国的BSI认证、德国的 G认证、欧盟的 CE 认证水产品的 H ACP 认证等。截止 2000 年 4 月底,我国通过ISO14000 认证的组织只有 263 家。因此必须进一步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参与国际合作;向国际靠拢,让中国的环境标志产品走向世界。过渐进地提升自己的环境标准要求,动资源合理使用,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实力。 4.绿色会计,定量分析。所谓绿色会计制度,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特别是在成本控制中,不仅要对人工、本、原料等进行成本核算,而且还必须计算资源和环境的占有和消耗成本,这样就能够恰当地估价自然环境成本和污染的环境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对环境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揭示其经济价值为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正确的决策基础。 5.技术转移,海外投资。单纯通过技术贸易难以获得较为先进复杂的技术,可利用合资经营与合作经营的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走引进与自主研发并重的道路,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一旦我们产品的环境技术是领先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制约作用必将不攻自破。海外投资不仅可以利用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而且可享有与东道国相同的自由流通便利,避免发达国家的环境壁垒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 6.熟悉规则,积累经验。一是加强学习W TO 文献资料,了解 W TO 的有关规则和国际贸易形势与特点,重视绿色技术壁垒对相关产品出口的冲击和危害,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企业应对技术壁垒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二是善于学习国内外出口贸易经验,面对形形色色技术壁垒的阻障,提高企业辩识和应变的能力。 (二)利用外部力量 1.企业合作,绿色基地。尤其是农副土特产品的加工企业和传统工艺产品生产企业,相关企业联手合作,建立绿色产业基地,更能树立自己的国际形象。比如,中国是陶瓷制品大国,曾享誉全球。要达此目的,必须挑选好原料供应基地。绿色基地建立以后会形成规模收益和对当地经济的辐射效应。类似地,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 “绿色花生基地”、“绿色茶叶基地”、“绿色果品基地”等等。 2.借助政府,寻求支持。首先,企业在绿色产品的重大技术创新和出口经营活动中出现资金困难时,应向政府提出资金和技术支持。争取获得政府的税收优惠和环保补贴,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按照W TO 新的 《补贴与反补贴协议》规则,环保产品的这类补贴属于不可申诉的补贴范围。企业和政府完全可以利用这一规则,提高产品的绿色竞争力。其次,应根据供应链理论,要求政府制定较为严格的原材料、半成品进口技术和环境标准,从而提升企业产品的整体环境技术水平。最后,如果我们在承担有关协议的某些环保义务出现困难时,可以及时向政府提出,政府可及时向W TO 提出申请,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免除应承担的义务。 3.利用世贸,维护权益。要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系的谈判机制、合理对抗机制、报复措施、非歧视性原则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特殊照顾的规定,维护自身合理的经济利益。根据W TO《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谅解书》 来解决争端。特别是巴西和委内瑞拉申诉美国汽油管制案胜诉且美国接受 W TO 的裁决,增强了发展中国家对 W TO 的信心。 企业对策:行业对策 面对入世后国际贸易规则和贸易环境的新变化,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应转变思维!调整战略!积极应对既要关注国际市场的机遇,也要眼睛向内,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 从企业层面来说:首先,提高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纺织服装企业要真正因取消配额而受益,就必须着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不是靠数量扩张的方式来增加出口。反之,如果继续沿用以往的低价竟销的策略,则无异于自相残杀,其结果必然是既损害企业自身及国内同行的利益,也给国外贸易保护主义以把柄"因此,明智的选择是从技术和设计等方面加大开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纤维!面料!花色!品种!健康!环保!功能和科技含量等方面提升产品档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其次,充分论证,科学决策,制定正确的投资战略,避免低水平扩张"由于对配额取消后市场前景的盲目乐观,近年来纺织服装行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导致投资增速过快"应当看到,我国入世时承诺的有关条款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制约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增长"具体地说,一直到2016年底,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都将受到三个条款的制约:一是2008年底到期的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条款;二是2013年底到期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条款;三是2016年底到期的“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条款中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规定。企业在投资时应充分考虑上述条款的制约因素,认真研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及走向,慎重选择投资方向,力避低水平重复建设"第三,打造自主品牌,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目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中自主品牌的占有率还不到10%,与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更为重要的是,在产品销售利润中占大部分份额的品牌利润几乎被国外企业拿走,而我们赚取的只是制造加工环节的微薄利润"因此,大力开发和推广自主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是我国服装纺织企业角逐国际市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第四,全方位地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一些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大企业,应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可在国外投资设厂,建立全球供应链,并积极介入国外营销网络,以规避国外对我纺织品出口的贸易壁垒"第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虽然美国和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进口市场,但同时也是贸易争端和摩擦的高发区"我国出口企业应在巩固和进一步拓展欧美市场的基础上,在更广阔的国际领域积极开辟多元化市场,以有效分散市场风险。 从行业层面来说,中国加入后,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分阶段取消,纺织服装出口行业内外部竞争环境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原有的贸易格局和贸易模式正在改变"这对进出口商会的工作提出了挑战"纺织商会作为行业代表,应在行业协调!维护出口秩序!对外交往!维护企业利益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建立纺织品出口预警和监测机制;制定纺织品进出口市场准入标准和认证体系,促进规范经营;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协调出口价格和市场,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等。

摘要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在2005年全球配额取消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激增,进一步凸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优势,但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从内外环境两个层面、有利与不利两个角度,利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出口竞争力进行系统的分析,旨在指导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趋利避害,继续向良性方向发展。关键词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SWOT对策措施我国是纺织服装制品生产出口第一大国。2005年1月1日,全球性配额管制全面取消,标志着纺织服装制品贸易全面进入自由化阶段,我国纺织服装制品出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井喷”现象,增长相当迅速,部分地反映出我国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在长期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亦暴露出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客观、系统地分析与思考。SWOT分析法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其涵义是在既定内外条件下通过对本单位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进行结构化的平衡系统比较分析,找出并发扬内外部有利因素,规避不利因素,为单位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指导本单位向良性方向发展。SWOT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成为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本文通过引入SWOT分析法,从战略管理角度对我国纺织服装制品出口竞争力进行分析。1我国纺织服装制品出口贸易内部环境S-W分析—内部优势分析(1)制度环境方面: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对纺织产业予以扶植,特别是为推动纺织集群经济发展,各地政府不仅在税收政策和简化办事程序上予以支持,更以民间协调人的身份,积极促动企业间的合作与协调,引导企业共同发展。外贸管理制度方面,目前已由原来的经营权审批制调整为上报备案制,扫清了我国外向型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制度障碍,使得原来只能依赖外贸经营单位出口的相当部分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有了更大的外部发展空间。出口退税方面,从2004年开始,政府开始着手清理退税拖欠工作,目前各地退税清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大大减轻了外贸出口企业的资金负担,激发了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对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来说,影响尤为明显。(2)企业网络方面:为推动纺织品集群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投入大量人财物,极力打造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增加配套协调项目。目前已初步形成几个以专业市场为核心,以广大生产加工企业为依托的,集原材料生产、纺织、染整、后处理、成衣成品制造、仓储、货运、展销、零售于一体的纺织品产业集群经济带,其中以长三角、珠三角、闽南地区发展尤为成功。纺织品集群经济的建立,为企业编织经营网络,加强彼此间合作协调能力,进行柔性生产和转包活动提供了较为完备的物质保障。(3)资金技术方面:在政府和商业银行的努力与协调下,各地纷纷推出对于中小纺织企业的优惠金融安排,对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利率优惠,鼓励其进行技术和生产投资。在技术层面上,通过企业间技术合作、引进外来技术、技术人员专业培训等,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技术水平已有很大的提升,面料生产方面一直以来是我国纺织服装生产的薄弱环节,以前用于出口高档服饰的工艺面料绝大部分只能依赖进口,目前这种情况已有很大改观,多数面料已能够由国内自行提供。(4)人力资源与劳动力供给方面:我国劳动力资源充沛,同时,我国又是传统的纺织服装生产大国,在长期的发展中培养了相当大部分的经营管理人员,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另外,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往不断加深,人员的国际化流动加剧,亦有相当多的外国技术、经营管理人员进入我国的纺织服装领域,为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持与管理经验。—内部劣势分析(1)制度环境方面:自入世以来,我国在政策调整上,虽然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管理体制仍然僵化,国家为促进中小纺织企业发展,给予各种优惠税收政策和金融扶植,但未能及时有效地落实。有些地方政府在职能转变上一时不能适应角色任务的调整,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水平低下。法律方面,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从实际执行来看,并没有真正做到对纺织品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产品设计非法抄袭、模仿、商标盗用现象相当普遍。(2)企业间的相互联系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都是处于一种分散经营,各自为政的状态下发展,企业过分片面看中市场的占有率和企业间竞争,往往忽略合作的可能性。这直接导致资源过度用于“内耗”,产业整体竞争力下降。尽管各地政府为改变现状,极力推行产业集群经济,但远未达到预期效果,有些地区仅仅是把各个企业人为地在地域上予以集中,远未真正发挥集群经济的巨大优势。(3)资金技术方面:近几年我国各个行业的资金需求很大,对纺织服装企业在资金投入上造成挤压,特别是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正处于技术升级的关键时期,资金需求较以往有更大的要求,目前仍有很大缺口急需填补。技术方面,我国虽然在投入方面较以往有所增加,技术进步也很快,但与美欧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经济增长贡献率是评价一个产业技术水平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纺织产业的贡献率仅为20%,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后续发展。(4)人力资源与劳动力资本方面:我国在劳动力的专门教育方面相对比较匮乏,使得我国的劳动力生产率低,适应性差。另外,纺织服装制品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成本直接影响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我国的出口竞争能力。劳动力的供给上,从2004年起,城市生活成本不断上升,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吸引力已大幅下降,这导致原来主要依靠外来务工人员的部分企业面临很大的劳动力缺口压力。(5)国内竞争环境方面: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根植于广大分散式经营的手工作坊式企业,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客观上造成企业竞争性强、规范性差的特点,无序竞争现象严重,低价竞争仍然是企业的主要竞争方式。据资料显示,2005年1~10月,我国出口美国纺织服装数量同比增长,而出口总值同比增长仅有,大大低于数量的增长幅度。2我国纺织服装制品出口贸易外部环境O-T分析——外部机会分析(1)贸易自由化方面。《多种纤维协定》的有效执行和纺织品配额的全面取消,使得我国“长期受配额影响最大的国家”地位有了实质性改变。据WTO预测,中国纺织品和成衣在美市场份额将增加到50%,欧洲29%。事实上,2005年我国出口美国总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占美国进口该类产品亿美元的22%,虽未达到WTO的乐观预测值,但总体已有很大增长。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高达亿美元,同比增幅更达到了,可以预见,贸易自由化的总体态势必将给我国出口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2)国际合作方面。①外商直接投资:在劳动力资本负担不断上升的压力下,从20世纪90年代始,国外纺织服装企业纷纷到我国投资设厂,如日本富士纺织公司在我国就设有四家合作服装企业,其中三家是从织布开始的一条龙式生产企业,其他还有日清纺、伊藤忠、佐丹奴、意大利马佐度等国际知名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合作投资,加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国外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客观上推动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05年1~7月,我国纺织服装制品出口总额为615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所占份额高达35%,客观上反映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②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较大的劳动力成本压力,加之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再有美欧在经历我国出口高速增长后,对我部分产品重新设限。为避开以上种种不利因素,很多企业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投资环境相对较好的国家,如柬埔寨、越南、土耳其等进行直接投资设厂。2004年7月,商务部和外交部联合制定了《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为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对国别、产业进行方向性的指导,其中鼓励投资纺织服装业的国家数量超过1/3。这预示着我国在这方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外部威胁分析(1)《伊斯坦布尔宣言》。配额虽已取消,但纺织品贸易的自由化之路并不平坦,早在2003年3月,以土耳其、墨西哥、美国为首的纺织行业组织,为阻止我国纺织品出口增长,即提出了《伊斯坦布尔宣言》,要求对我国继续实行配额限制,截止到配额取消,已有52个国家的90多个行业组织签署,尽管该宣言由于违背WTO自由贸易原则未被认可,但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我出口纺织服装制品的态度,必将成为我纺织服装出口的一大障碍。(2)“特保措施”的滥用。“特保措施”是WTO框架下认可的对于来自国外特定产品的剧烈冲击进行本国市场过渡性保护的一种特别保障措施。其初衷是避免进口国同类产业免于遭受国外产品的威胁性打击,但以美欧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我国2005年出口增加的情况下,未就对其国内造成实质性影响进行合理评估,即启动了“特保”措施,对我国出口纺织服装制品实行单方面限制,进而升级为贸易摩擦,严重影响了我国被“设限”产品的出口。(3)“反倾销”问题。反倾销措施是WTO规则认可的有效保护本国市场免遭非正常竞争的合法措施,但长期以来,该措施却充当了进口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保护伞”。而纺织服装制品作为我国出口的传统优势产品,由于其相对的敏感性,加之价格低廉,更成为国外“反倾销”调查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目前配额已经取消,国外在无法使用原有限制措施实施贸易保护的情况下,“反倾销”措施的滥用对我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其潜在不利影响将更大。3SWOT分析结论与对策措施通过以上SW内部、OT外部两种环境、SO利与WT不利两个方面的交叉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理论上其优势仍是明显的,这在配额取消后我对外出口迅速增长的客观情况中已有很好的体现。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层面采取配套措施来实现上述目的:优势增强层面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制度和法律建设,满足产业发展的政府支持和法律保障需要;加大技术资金投入,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融资便利和技术支持;充分发挥集群经济的强大优势,促进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改善国内就业环境,加大劳动力技能教育投入,提升劳动生产率;广泛参与双边、多边贸易协调,推动我国出口贸易和国际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继续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借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技术、管理的优化升级。劣势弱化层面进一步改善政府工作效率,加大扰乱市场的违法打击力度;减少企业间的无序、恶性价格竞争,增强企业间的合作与利益协调;规范企业出口经营市场安排,减少外部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和贸易摩擦;通过政府层面参与贸易争端协调,维护我国出口企业利益。通过以上两个层面多个角度措施的协调配套,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出口贸易竞争力予以培植和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在相当长时期内必将具有较以往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参考文献1杨亚沙.中美纺织服装贸易争端浅析[N].中国经济时报,2006-05-252郭先登.论纺织服装品牌发展的策略问题[J].山东纺织经济,2006(2)3亚琼.2006年中国纺织工业运行趋势与对策[N].中国贸易报,2006-01-054刘苏.后配额时代中美纺织贸易对策[J].纺织导报,2005(3)5张宏性.中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统计研究,2005(1)6龚进礼.2005年度纺织经济形势回顾与分析[J].纺织导报,2006(3)7潘慧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06(1)这里还有一篇字数较多,你自己去看一下,是2008年的新数据

服装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转眼间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毕业论文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服装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 要】本文针对现代服装工程类人才的社会需求,在探索服装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规律基础上,分析其能力培养需求,以知识结构为核心,构建并实施该体系。体现教学中知识结构的相对独立性与整体协调的关系。

【关键词】服装工程专业;教学微体系法;多元化

为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现代服装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服装行业发展中对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体现教育“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实践大学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和建设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办学理念,围绕都市型工业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坚持加强基础理论、突出学科交叉、重视新兴技术的专业特色,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重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满足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产学合作、工学交替,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特色培养方式,如何合理架构专业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与质量,是当前服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服装工程专业的研究主要是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如何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等,对于服装工程专业教育的理论系统处于摸索阶段。

本文针对现代服装工程类人才的'社会需求,在探索服装工程类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基础上,分析其服装工程专业能力培养需求,课程培养需求、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及增进校企合作,缩短学校和企业的距离的目的。

1.服装工程专业培养方向及专业培养体系

服装工程专业主要事实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针对我国未来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对工程类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依据纺织服装行业标准,按照“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指导思想、“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服装工程专业培养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知识、工程领域基本知识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

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姿势主要是让学生具备从事工程技术工程所需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法、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工程领域知识主要建立工程学的系统化概念和工程研究的思路,初步掌握理论分析和综合运用的基本方法。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主要了解服装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生产方式,服装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服装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服装工程与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工程实践知识。掌握现代服装制造装备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工程应用以及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服装工程专业培养体系需掌握的能力素质主要是熟悉服装产品的生产流程,具有较强的在服装产品生产一线从事工艺设计、产品检验和解决服装产品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服装面料的开发技术,具有较强的新型服装面料的设计、分析和开发的能力;熟悉服装设计与加工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过程,局部综合运用经济、工程管理等知识和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的能力。

2.服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应用型服装工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素质要求,构建包括公共基础教育体系、学科基础教育体系、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体系主要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实践与训练为主线,涵盖了工程基础课程群、工程技能课程群、服装设计与工程课程群和企业工程实践教育内容,使学生有兴趣、有研究、有实践地学习领域的知识,逐步地、系统地增长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实践教育环节,实践教育主要包含课程实践和企业实践两个层次,课程实践主要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培养初步的工程能力,企业实践是为了对能力素质进行全面的锻炼,培养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工程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3.以教学体系为单元,动态调整和培训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学生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在发挥原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培养方式的同时,积极结合学科的教学微体系、职业技能认证和创新科研能力结合,把师资队伍培养成为思想稳定、知识丰富、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理论、技能、科研”三维一体的教学力量。

教学师资队伍需要熟悉实践工作的操作流程,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增强师资队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教师在定位微体系的课程有计划、有目的建设成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品牌课程,实现一个专业教师一个特色,以特色求发展。本专业力求创建“理论、技能、科研”三维一体的师资力量,但鉴于每个体系对于这三项的要求侧重不同及教师个性化知识特色,建立具有特色的个性化师资体系。服装结构与工艺教学体系的课程主要侧重于技能,鼓励定位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和考取职业认证资格,相反服装舒适性与功能教学体系的课程侧重于理论和科研,需要鼓励定位教师进行科学研究。

4.结语

随着服装院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我国服装高校呈现国际化的大好形势的推动下,服装工程专业的教育重点是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服装工程专业多元化教学微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达到将理论教学转为技能培养、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及增进校企合作,缩短学校和企业的距离的目的,为服装培养工程人才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余寿文,王孙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师的培养[J].清华大学研究, 2004,25(3): 1-6.

[2]张国玲等.从工科毕业生现状及企业需求看工程教育改革的必要性[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24(8): 112-114.

[3]季晓芬,李艳梅,朱伟明.我国纺织服装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纺织学报, 2004,25(3): 120-122.

[4]姜嘉乐,张海英.中国工程教育问题探源―朱高峰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6):7-14.

纺织服装毕业论文范文

创新能力是当今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创新设计作为产品设计中的核心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服装创新论文,供大家参考。

服装创新论文 范文 一:小议针织服装的创新设计

一、针织服装发展现状

(1)个性化。正如范思哲所说,“如果不能穿出自我,我宁可不穿衣服”。在现今社会当中,自由民主的政治体系加强了消费者自我意识,大学生则是鲜明代表。“破洞”、“铆钉”、“色彩的碰撞”、“拼接”等一系列的设计手段,也将进一步运用到针织服装设计领域,打造别样的个性化服装。

(2)休闲化。相较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现代服饰最大的特点便是舒适,便于日常生活。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服装人体工程学”被推上一个新的高度,舒适度成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要素之一,就此针织服装备受青睐。

二、大学生针织服装喜好

为了迎合大学生消费者的不同喜好,市面上的针织服装主要分为“欧美简约风”、“日系甜美风”、“创意另类风”,三种风格在款式、色彩上都具有其鲜明的设计特点。“欧美简约风”主张大气,款式简约,“镂空”、“拼接”等设计手法强调其强烈设计感。“日系甜美风”崇尚自然而反对虚假的华丽、烦琐的装饰和雕琢的美。款式可爱俏皮,圆润的领形、条纹或是可爱图案是日韩风针织服装主要设计点。“创意另类风”多数运用了另类的图案或是朋克摇滚风的设计元素,如“铆钉”、“皮革”、“金属”等,色彩为深色系,黑红色偏多。就“欧美简约风”、“日系甜美风”、“创意另类风”,我们利用眼动仪对一千多名志愿者进行测试,分析测试所得十组有效数据(如下表所示)。以上数据足以说明在所分的三类针织衫风格中,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是“日系甜美风”,其次为“欧美简约风”,而“创意另类风”的针织服饰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特定元素以及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接受等因素,并不是非常被关注。基于“日系甜美风”是最受大学生关注的服装风格,我们同样运用眼动仪针对此类款式进行了研究,数据如图1、图2所示。我们不难发现,在针织服装中,现阶段带图案的针织服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在“日系甜美风”中尤为明显。再者,其消费者所关注图案设计的比重占整件服装的各局部细节设计的比重的50%以上。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对于针织衫而言,图案、色彩是很重要的设计元素,在设计针织衫时,应该突破大多数针织衫黑白灰等浊色调的桎梏,使针织面料的色彩尽可能地丰富多彩。

三、趋势下的创新设计

经过上述调查及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针织服装设计尚不成熟,其主要表现为针织服装款式不够新颖脱俗。但事实上,由于其特有的弹性与针织肌理,针织面料的可塑性极强。时代在发展,针织服装设计也将被赋予新的使命———打破穿同款式限制,寻求创新设计。

1面料设计新思路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服装面料是设计的第一要素,往往一个好的设计师的设计工作从面料就已经开始。而对于针织面料而言,纱线的设计、特殊的 编织 方式赋予它更多变化的可能。在针织服装设计中,选择有表现力的纱线是一件针织服装设计成功的一半。设计师必须对纱线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以及针织机的性能都有足够的认识,才能把他们的创意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常规纱线入手,利用不同数量比例的不同品种纱线进行混合编织,从而展示针织面料的节奏与韵律,这早已算不上是创新之法。而通过纱线色彩和外形上的变化,结合相应其他材料(如梭织面料、串珠、亮片、蕾丝、金银线等),运用多种多样的编织方式(即钩织、棒织等)有机结合可打破常规针织服装设计局限性,创造出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

2造型设计新突破

由于传统针织服装的造型款式太过单一,现代针织衫必须在原有造型基础上加以改变,赋予其时尚年轻化的造型感。例如:袖形,可以采用宽松的蝙蝠袖;领形,设计为荷叶领、自由领等。甚至,在造型廓形上可以有更为大胆的设计,力求通过结构和服装组合形式打造针织服装立体造型,并且利用针织面料本身的弹性,在服装穿着上进行适当调整,呈现不同的形态,实现针织服装“一衣多穿”的功能。从而让“朴素、平板”针织服装,从轮廓上逐步接近梭织服装的多样化设计。

3图案运用新主张

色彩与图案非常讨巧,且具有鲜明视觉冲击力,是服装设计中的两大重要元素,也是设计师在针织服装设计过程中的常用手法,“条纹、菱形格、图案”则是其钟爱的。随着工业化生产及此类针织服装的普及,仅仅是这样的图案似乎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在原有的图案上进行创新则是针织服装图案设计的必然选择。使用梭织服装的图案设计手法,如印花、染色等二次设计;平面与立体相结合,运用钉珠、绣花、烫钻等手法使服装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同时,丰富服装平面设计感,使服装整体更显趣味性。

四、结论

在不知不觉中,针织服装已变成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服装门类,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穿着的舒适性吸引着大学生消费者。然而,国内针织服装尚且存在设计朴素、死板等问题。针织服装创新设计是立足于市场现状、消费者喜好的一次思考,只有打破常规,从根本上提高针织服装设计水平,才能使针织服装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跟上时代的步伐。

服装创新论文范文二:审美法则与服装创新设计研究

所谓的绘画和表现,其实是一种后天可以弥补的表达工具而已。唯有这种对思想的训练,是非自己不能修炼的。因此,我们把它称之为设计的天赋。当你有了这种习惯思考的天赋,那么整个人都变成了易燃体,只等着灵感的火花把你引爆。但是,对于把设计当成常态如一日三餐一样的设计工作者,相比与等待灵感,更需要学会储存灵感,或者寻找、制造灵感。

灵感可能只是一个物象,也可能直接是一段技术上的想法。以服装设计为例,灵感分为直接灵感和间接灵感。直接灵感看似好用,但其实比较忌讳直接的使用,因为直接使用在无形中就会限制你的发挥空间,例如面对一块面料,第一眼见它的印象,会引导你做出常规式设计,这源于人们约定俗成的 经验 ,能获得习惯性认可,但是很有可能新意不足,没有惊喜。而间接灵感的运用,则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打散重构,在设计过程中不可控的因素较多,略有难度,但是却可能创造出感染力非常强的作品。二者各有利弊,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目的而进行权衡选择。市场化的服装设计以运用直接灵感来源为主,间接灵感参考为辅,可以很好的在规矩之内尽显方圆;而创意服装设计则尽量避免运用直接灵感,如以某大师的风格甚至是某款服装成为设计的灵感来源,在接下来的设计创作中,就会很难摆脱人们对此作品固有的印象。但是如果尝试将经典高雅的可可•香奈儿套装,解构成薇薇安•韦斯特伍德的叛逆摇滚,这种反常规的嫁接,通过联想能力,将灵感理念和服装元素联系到一起,通过颠覆性的思维舞蹈过程,如果做得巧妙,就很可能有如新星爆炸一样的效果。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真正的强者,不会惧怕规则,而是会让规矩成就自己。首先,所有视觉设计艺术工作者共同的规则就是:形式美法则。早在人们思想蒙昧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就有敏感的艺术家们观察到了自然界中不可言说的美妙规律,例如松果,凤梨上螺旋交叉的分割,花瓣的排列,游鱼的形状等,并从实物中提取出共同的特点,用点、线、面这几种基本的符号表达在了自己的泥瓦灌上。直到人类文明高度发达后,一些智者找到了这些触动人类天生敏感的审美触觉的规律,是斐波那契数列,也是著名的黄金分割比。

黄金分割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是一个数字的比例关系,它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为什么人们对这样的比例,会本能地感到美的存在?其实这与人类的演化和人体正常发育密切相关。据研究,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人体中有许多比例关系接近,从而使人体美在几十万年的历史积淀中固定下来。人类最熟悉自己,势必将人体美作为最高的审美标准;于是黄金分割律作为一种重要形式美法则,成为世代相传的审美经典规律,至今不衰。而这就成为了艺术设计界的黄金法则,更是服装设计中需要遵循的视觉准则。

除了单纯视觉上的审美需求,人们对服装同样有着最基本的审美原则要求,通过审美法则,从而实现人与服装、人与环境之间以及“形式美”与“功效性”在服装设计中的和谐与统一,使服装介质的各个指标与人体各种要求相适应,让服装的艺术成分与穿着效果达到最佳匹配。因此,仅仅从造型上论,无论多么惊世骇俗的作品,哪怕前卫设计作品中常见的将服装的材质替换成塑胶或者金属,哪怕比基尼只有几寸的面料相连接,这些作品还想被称之为“服装”,就必须在人体上有支撑挂靠的点,就一定能够穿戴到人体上。常用人体支撑点有很多,例如肩颈,后背,上胸围,腰跨等处,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力学设计开发其他支撑点。创意服装的创新造型天马行空,但是最终需要如同寄生植物一样与人体穿插交缠,才能够展现服装的魅力。

创意服装设计作品除了造型上需要考虑与人体之间的关系,人自身内心的桎梏也会影响对作品的判断。大千世界千人千面,人们被各种不同的 方法 分成很多的群种。国籍,民族,地域,阅历,身份,学识,性格,性别等等,每个群种又相互交叠,不同的群种对服装的审美都有大致相同的选择,也有微小的区别。服装设计有着一套成熟的审美法则,例如从风格对应到品类、搭配、面料、色彩、图案的表现形式,都有着相对固定的程式化色彩。但是成功的服装创新设计作品中,小心机无处不在,给予人惊喜又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成功的服装设计者,能够玩转规则,使之为自己服务,成就自己。这种 逆向思维 需要在保证上述所说的符合审美法则的同时,发挥神奇的作用,将服装设计这门传统艺术点石成金,成就视觉盛宴。

服装创新论文的范文相关 文章 :

1. 广东服装行业“互联网+”模式创新探讨论文

2. 浅谈中国服装产业的现状及创新发展

3. 关于创新的议论文5篇

4. 创新论文散文

5. 关于写创新的议论文5篇

6. 成功源于创新论文3篇

服装设计毕业论文(范文)做一名成功的服装设计师是我长久以来的理想。在香港服装学院的专业进修让我对服装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坚定了我要做一设计师的信念。因为我坚信人只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会做得更好,从事一个自己热爱的事业是一种人生的享受及价值的体现。深圳的服装行业是一种品牌竞争的行业,有人说深圳最多的是女人,与之并存的是深圳的女装品牌,她也是最多的。服装品牌她显示着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经济、科学、艺术的发展水平,也是服装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现象。因而要做1名成功的设计师,最基本也要对服装品牌有比较成熟的了解和认识。我想这点对于整个中国的品牌市场,也是应该具备的。未来的中国市场也是要走自己的品牌路线,要让中国本土的服装品牌走向世界。众所周知,服装行业是最具竞争性和挑战性的行业之一,无论是大众服装名牌还是高品位的服装名牌,其产品的内在质量是基础和前提,要使产品不断地有新的面貌出来,顺应瞬息万变的服装市场,关键在于设计师对产品的整体把握:立足于民族的优秀服装文化基础之上,把握国际服装发展的脉搏,具有活跃的设计思维和超前的创新意识。由此可见,设计师在开发服装名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服装名牌的设计开发是以国际流行趋势为宏观背景的,同时也是以拓展国内市场为主要目的的,因此设计师在开发名牌时要在了解国际服装市场整体流行趋向的基础上,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国内服装市场的具体现状,找准国际流行趋势与国内服装市场之间的融会点,善于有选择,有取舍地借鉴和运用其相关的设计要素,使服装名牌的设计开发即与国际服装同步又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市场运作机制。虽然服装名牌有其国际性的一面,但更多地带有较强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这种特色的形成不仅是由服装企业和设计师的设计风格决定的,也是由消费者的审美倾向决定的。无论是大众服装名牌还是高品位服装名牌都是由产品与消费者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的,都需要有其明确的设计定位和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设计定位的确定是建立在深入细致地了解消费群体的实际需求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之上的。有了明确的设计定位,才可设定与产品设计开发本适应的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策略,找准产品针对市场的切入点,并且在实施经营策略的过程中根据消费群体对产品的新的需求而进行不断地修订和完善。CIS是包括企业经营理念MI(Mind Identity)企业行为规范BI(BehaviorIdentity)企业视觉传达VI(VisualIdentity)在内的企业整体形象识别系统,一般称为CI。CI设计是现代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概念,对企业的振兴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CI设计通过对企业内部、外部和全方位的统筹策化,使企业内外、上下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强化其规范化、科学化、统一化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使社会和消费者对于企业的整体形象产生更加清新的认识,密切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来赢得更广大的消费市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从而扩大企业的声誉和提升企业整体形象。CI的设计筹划,其理论根据是建立在对企业的全方位调研分析的基础之上的。CI设计是提升企业形象的科学而有效的手段,也是服装文化和服装市场发展之必须。我们应善于借鉴和吸收国外CI设计和提高企业整体形象的成功经验,立足于国际服装市场,面向世界而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CI设计体系。创建服装品牌规划方案设计定位消费对象1、年龄:25—35岁的都市成熟女性2、职业特征:商务精英、自由职业者、文艺工作者等文化型的都市白领女性。3、经济状况:高级管理人员、文艺界的成功人士、高收入的自由职业者。4、文化程度:她们受过高等教育,有良好的艺术素养。5、生活状态:她们的生活一般生活节奏快,办事效率高,工作能力强,个性明显,判断力强,并有一定的购物经验。特别是对着装打扮有着独特的见解,讲究服饰造型,追求服饰风格,虽不盲目崇拜名牌,但看重面料、色彩、工艺及服装的实用价值,服饰是她们彰显个性,体现品味的道具。产品特征1、产品类型:是以套装、自由套装、与配件整体配套的形式出现。2、产品档次:中高档。3、产品批量:小批量、多品种的投放市场。4、价格设定:根据各都市经济发展水平而定在400-2000元(0售价)不等。营销策略1、营销方式:直营店、地区代理、加盟。2、销售区域:中国内陆、中国沿海大中城市。3、销售地点:大型中高档的商场专卖店(店中店)、商业中心区的临街专卖店。4、店面格局:店面别具一格的装修,在红色与黑色的搭配下以欧式的家具为衬托,用一些充满灵性的造型做点缀营造出1种个性、时尚的购物环境给人一种视觉享受的购物心理。5、消费群体的心理状况:.。消费群体重视消费的感受,更重视自我。。她们生活中各种竞争的压力,使她们极力争取一种身心的自由和解压。。她们关注时尚与文化的交流,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金钱与时间。。她们重视外表、注重身份与着装场合。产品形象1、面料:以梭织面料为主,辅以针织面料。2、产品工艺:做工考究,精致。3、产品装饰:以花边、褶皱、绣花、蝴蝶结、分割等手法。4、版型:紧身但不束缚的H型、A型、S型,修身流畅的线条,极具女性味的优雅、时尚、柔美的款式,对应了都市女性工作与生活两相宜的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方式。5、色彩:以红色为主色调搭配褐色、湖色、土黄色及中性色体现出成熟女性的沉稳、优雅、妩媚。6、服饰的概念:服饰品是服装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得体的服饰搭配能增强服装的整体感,同样款式搭配不同的服饰品出来的效果也是千变万化的可以随着不同场合应变不同的需求,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百变女郎。其种类有帽子、围巾、手袋、项链、腰带、首饰等。CI设计筹划品牌形象制定1、品牌名称:知性。2、品牌理念:以彰显自我、追求时尚个性、引导潮流为理念。3、品牌风格:典雅、成熟、时尚、优美。4、CI战略:以生活在各个行业的知性女子为线索,用时尚来释放自由的品牌发展战略。品牌实施战略要点1、深刻挖掘品牌名称的标识的文化内涵,不仅使社会和消费者易于识别,而且体现企业的整体风貌和内在精神。使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最为独特、正面和清晰。2、产品和服务是品牌的核心。产品质量既涉及到产品设计,研发阶段的工作又包含生产加工阶段同时又是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侧面反映。因此,建立品牌是企业从上至下、从内部到外部达成共识而通力合作的成果。处理消费者投诉和售后服务质量,在品牌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占据较大比重,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是企业的一大要点。服装的促销方式有着自身的特点,除了拥有一个能够体现企业产品内涵的、温馨的购物环境之外,其售货的展柜、货架等从造型到色彩也应统一于整体的购物环境设计,加之亲切而自然的服务方式和导购方法,使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得到企业文化的陶冶。服装的售后服务一般包括:对于已售出的服装作相应的局部修整;在限定的时间内妥善解决服装所出现的质量问题;在所销售的服装中备有易丢失的小配件等。正如有关人士所说:“售后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现代企业整体形象和文化内涵。”3、包装是品牌的外在形象和第一印象,产品的包装起着保护和利于搬运、促销的作用。精美的包装设计能够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程度,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这无疑是传播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的一种重要途径。4、广告宣传是成功品牌建立所不可欠缺的。服装的价值之一就是使人们能够宣扬和突出自我,而不同的人在这方面又有不同的表现,将广告重点放在塑造品牌形象上,演绎消费者价值欲求的独特卖点、强化个性,与消费者拉近距离使之产生吸引力信心令人耳目一新、心悦诚服。品牌实施发展规划在“知性”服装全面进入市场之前,必须要为“知性”品牌设计一条符合其自身发展的路,以利于更全面、更合理地参与市场竞争。同时也利于公司统一思想,掌握工作动态全面开展工作。“知性”品牌具体分为3个时期制定其经营策略。“知性”服饰的整体上市既是产品自投放市场后达到盈利及市场的基本占有,是一个品牌市场进入到另一个平台的过程,也称为创业阶段。其后是发展阶段也称为守业阶段。前两个阶段只是企业和品牌的急速发展时期,最后是扩张时期。这样3个时期组成一个企业和品牌的全部过程。第一创业时期:初步在深圳市场站稳以后,以深圳市场为样板和销售示范窗口向周边市场进行辐射,建立区域市场营销网络。其次在上海、北京、成都3地建立3家网点,以发展有实力、有潜力的区域代理为主要思路向外扩张。既以上海为中心向华东市场进行渗透;以北京为中心向华北市场进行发展;以成都为中心向西南市场拓展。这3点的组合可以在全国市场积聚力量,蚕食周边市场逐步进入全国的市场。第2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以市场渗透和市场开拓为主。品牌从量变到质变,这一时期是重点。以下几个方面要着重处理:1、下设代理商、加盟商政策的规范化,形成统一。2、对代理商、加盟商的全面扶持做到共赢,以保障代理商、加盟商的赢利,逐渐提高代理商的实力和经营方法,扶持在其区域市场的主导效应。3、物流,信息的反馈形成一整套流程,让市场的动作灵活,及时了解动态,做到货物周转,配送有序地转移。4、售点建设和终端渠道的管理做到程序化,从店员培训到商品陈列形成规范,做到一致,为市场以统一形象出现提供保障。让每个地区在赢利的同时每个地区的形象,网络、价格、陈列都是规范标准化的。第3扩张时期:此时期既在全国初步形成3大战略市场区域:华东、华北、西南3大市场,这3大市场的占领为“知性”品牌在全国市场上创建了模式,其步伐与步骤可按现行标准实施,在某一市场只存在微调的过程,这时期的主要工作以市场扩张为主,同时,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服装名牌,应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根据社会的发展而为产品的多元化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并善于用国际化运作机制来规范和系统决策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确保“知性”这个服装品牌的长盛不衰。

范文题目:《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应用》将服装款式的设想变成服装成品的整个思维过程就是服装设计的全部内容,即从开始构思、画设计图,到选择面料、裁剪、样衣试制,直到制作出美观、实用的服装成品为止,这一过程的全部思维活动被称为服装设计。美学思维作为服装设计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可以融入到服装构图、设计图绘制、面料选择和裁剪、样衣试制中,有助于完善服装设计的色彩使用,继而提高服装设计的审美和艺术感,同时也为设计师们设计服装时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史林编著的《服装设计基础与创意》(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年9月版)一书在回顾现代服装设计历史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服装设计的内涵、外延、创造性思维、要素、程序、形态等内容,对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创新以及如何让设计者赋予自己作品创造性等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指导作用。通读全书,该书主要呈现以下几大特色:1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服装设计基础与创意》一书结构清晰明了,章节安排逻辑性强,便于读者获取所需知识。全书共由12章节构成,其中,第一章“现代服装设计历史”理清了服装设计的由来,分析了影响服装设计的发展背景,且从个体设计师主宰流行阶段、设计师群体主宰流行阶段、大众设计师共同创造流行阶段探讨了服装设计师与流行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服装设计的内涵与外延”界定设计的类型、范畴和服装设计的概念、属性;第三章“服装的美学特征与服装设计师的素养”具体讲述了服装的静态美、和谐美、自由美及服装设计师的道德素养、艺术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知识素养、心理素养;第四章“服装的分类”从礼服、日常休闲服、职业服、运动服等4个方面探析了服装的种类;第五章“服装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诠释了逻辑思维、发散思维、象形思维、辐合思维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第六章“服装设计的要素”主要概述了面料、色彩、款式的基本知识;第七章“服装设计的程序”明确了“准备→构思→提供设计概念→结构设计→缝制工艺设计”这一完整的服装设计流程;第八章“服装设计形式美法则的运用”指明了服装美的最高形式和服装美的终极目标;第九章“服装设计中的点、线、面、体形态”解释了纽扣、面料纹样等要素给服装带来的效应;第十章“服装的系列设计”表明了系列设计的概念、原则和表现形式;第十一章“服装的款式与流行”主要阐释了流行的概念、发展和特征,回顾了20世纪服装的流行趋势;第十二章结合中国设计师的代表作品展示了服装设计的魅力。2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该书的编著目的在于告诉年轻人,服装设计是一项辛苦的工作,需要学习很多的知识,而且还要有参与合作的精神。对此,该书的内容不仅涉及了服装、服装设计的发展史,还阐述了服装设计师的素养、服装设计遵循的法则以及服装设计的含义与步骤,内容全面丰富,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此外,在讲述内容时,注重详略安排、重点突出,其中第五章“服装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为全书重点,从3个方面回答了“如何让设计师赋予自己作品创造性”的问题:其一,要拥有服装设计的逻辑思维,在进行设计时要考虑人的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实用因素和生产因素;其二,注重服装设计的形象思维,锻造自己的设计观、创造力和想象力;其三,学会用发散思维提出问题,用辐合思维解决问题,懂得在服装设计中运用加减法、极限法、组合法、逆向法、变更法和联合法。三者相结合,从本质上说明服装设计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其艺术创造既需要形象思维,又需要抽象思维;既需要想象力,又不能脱离包装人体、制作工艺这些现实条件的制约,以及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3图文丰富,指导性强该书围绕“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创意”展开论述,对服装设计的历史、要素、流行因素、程序、创意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并结合国内设计师的代表作品,详细地讲述了从灵感到设计以及最后怎样完成作品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在书中不吝笔墨、旁征博引,为读者准备了大量图表,这也有力地支撑了书中提出的观点与建议。就图画而言,其种类相对丰富,包括知识结构图、人体图、流程图等,如第三章第2节“图3-4”运用思维导图阐明了服装设计师的知识结构,第八章第1节“8-11”和“8-12”采用人物画说明服装美的最高形式之一在于重点突出。作者:顾晓晴 单位: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文创学院(以上内容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纺织服装论文范文

我国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我国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应是内外兼修,即加强自身建设与利用外部力量。 (一)加强自身建设 1.转变观念,理性认识。大多数国家施行贸易标准及其相关制度,仍然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健康的良好愿望。利用这些国际规范条件派生出来的不合理的国别环境标准以及以此为依据设置的贸易障碍才构成绿色贸易壁垒。当国际绿色贸易大潮滚滚而来时,任何国家都很难置身其外。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要冲破绿色壁垒,首先必须顺应这股绿色潮流。我们反对的是滥用绿色贸易壁垒的不正当行为。我国农产品因有害物质超标而被对方国家拒绝入境之类的事件,不能认为是对方故意设置绿色壁垒。相反,应当及时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制定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加速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2.顺应潮流,绿色营销。广大企业应抓住机遇,顺应环保时代发展绿色化的潮流,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实施产品绿色化战略,在产品开发、制造、包装、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切实地把环保要求纳入企业的决策要素中,做到在研发环节上开发绿色产品,在广告上突出绿色效应,在公共关系上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在营销渠道上选择绿色企业,在供应链上选择绿色伙伴,在市场上寻找绿色消费者。实现满足企业利益、消费者需要和环境利益的营销方略,在环保时代求得生存和发展。 3.国际认证,通行世界。特别要积极争取通过ISO14000 国际标准认证,获取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同时,要争取获得贸易对象国及所属行业的绿色认证例如美国电器产品的 UL 认证、加拿大的CSA 认证、英国的BSI认证、德国的 G认证、欧盟的 CE 认证水产品的 H ACP 认证等。截止 2000 年 4 月底,我国通过ISO14000 认证的组织只有 263 家。因此必须进一步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参与国际合作;向国际靠拢,让中国的环境标志产品走向世界。过渐进地提升自己的环境标准要求,动资源合理使用,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实力。 4.绿色会计,定量分析。所谓绿色会计制度,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特别是在成本控制中,不仅要对人工、本、原料等进行成本核算,而且还必须计算资源和环境的占有和消耗成本,这样就能够恰当地估价自然环境成本和污染的环境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对环境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揭示其经济价值为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正确的决策基础。 5.技术转移,海外投资。单纯通过技术贸易难以获得较为先进复杂的技术,可利用合资经营与合作经营的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走引进与自主研发并重的道路,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一旦我们产品的环境技术是领先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制约作用必将不攻自破。海外投资不仅可以利用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而且可享有与东道国相同的自由流通便利,避免发达国家的环境壁垒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 6.熟悉规则,积累经验。一是加强学习W TO 文献资料,了解 W TO 的有关规则和国际贸易形势与特点,重视绿色技术壁垒对相关产品出口的冲击和危害,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企业应对技术壁垒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二是善于学习国内外出口贸易经验,面对形形色色技术壁垒的阻障,提高企业辩识和应变的能力。 (二)利用外部力量 1.企业合作,绿色基地。尤其是农副土特产品的加工企业和传统工艺产品生产企业,相关企业联手合作,建立绿色产业基地,更能树立自己的国际形象。比如,中国是陶瓷制品大国,曾享誉全球。要达此目的,必须挑选好原料供应基地。绿色基地建立以后会形成规模收益和对当地经济的辐射效应。类似地,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 “绿色花生基地”、“绿色茶叶基地”、“绿色果品基地”等等。 2.借助政府,寻求支持。首先,企业在绿色产品的重大技术创新和出口经营活动中出现资金困难时,应向政府提出资金和技术支持。争取获得政府的税收优惠和环保补贴,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按照W TO 新的 《补贴与反补贴协议》规则,环保产品的这类补贴属于不可申诉的补贴范围。企业和政府完全可以利用这一规则,提高产品的绿色竞争力。其次,应根据供应链理论,要求政府制定较为严格的原材料、半成品进口技术和环境标准,从而提升企业产品的整体环境技术水平。最后,如果我们在承担有关协议的某些环保义务出现困难时,可以及时向政府提出,政府可及时向W TO 提出申请,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免除应承担的义务。 3.利用世贸,维护权益。要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系的谈判机制、合理对抗机制、报复措施、非歧视性原则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特殊照顾的规定,维护自身合理的经济利益。根据W TO《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谅解书》 来解决争端。特别是巴西和委内瑞拉申诉美国汽油管制案胜诉且美国接受 W TO 的裁决,增强了发展中国家对 W TO 的信心。 企业对策:行业对策 面对入世后国际贸易规则和贸易环境的新变化,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应转变思维!调整战略!积极应对既要关注国际市场的机遇,也要眼睛向内,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 从企业层面来说:首先,提高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纺织服装企业要真正因取消配额而受益,就必须着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不是靠数量扩张的方式来增加出口。反之,如果继续沿用以往的低价竟销的策略,则无异于自相残杀,其结果必然是既损害企业自身及国内同行的利益,也给国外贸易保护主义以把柄"因此,明智的选择是从技术和设计等方面加大开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纤维!面料!花色!品种!健康!环保!功能和科技含量等方面提升产品档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其次,充分论证,科学决策,制定正确的投资战略,避免低水平扩张"由于对配额取消后市场前景的盲目乐观,近年来纺织服装行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导致投资增速过快"应当看到,我国入世时承诺的有关条款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制约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增长"具体地说,一直到2016年底,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都将受到三个条款的制约:一是2008年底到期的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条款;二是2013年底到期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条款;三是2016年底到期的“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条款中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规定。企业在投资时应充分考虑上述条款的制约因素,认真研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及走向,慎重选择投资方向,力避低水平重复建设"第三,打造自主品牌,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目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中自主品牌的占有率还不到10%,与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更为重要的是,在产品销售利润中占大部分份额的品牌利润几乎被国外企业拿走,而我们赚取的只是制造加工环节的微薄利润"因此,大力开发和推广自主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是我国服装纺织企业角逐国际市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第四,全方位地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一些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大企业,应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可在国外投资设厂,建立全球供应链,并积极介入国外营销网络,以规避国外对我纺织品出口的贸易壁垒"第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虽然美国和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进口市场,但同时也是贸易争端和摩擦的高发区"我国出口企业应在巩固和进一步拓展欧美市场的基础上,在更广阔的国际领域积极开辟多元化市场,以有效分散市场风险。 从行业层面来说,中国加入后,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分阶段取消,纺织服装出口行业内外部竞争环境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原有的贸易格局和贸易模式正在改变"这对进出口商会的工作提出了挑战"纺织商会作为行业代表,应在行业协调!维护出口秩序!对外交往!维护企业利益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建立纺织品出口预警和监测机制;制定纺织品进出口市场准入标准和认证体系,促进规范经营;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协调出口价格和市场,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等。

摘要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在2005年全球配额取消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激增,进一步凸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优势,但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从内外环境两个层面、有利与不利两个角度,利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出口竞争力进行系统的分析,旨在指导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趋利避害,继续向良性方向发展。关键词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SWOT对策措施我国是纺织服装制品生产出口第一大国。2005年1月1日,全球性配额管制全面取消,标志着纺织服装制品贸易全面进入自由化阶段,我国纺织服装制品出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井喷”现象,增长相当迅速,部分地反映出我国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在长期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亦暴露出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客观、系统地分析与思考。SWOT分析法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其涵义是在既定内外条件下通过对本单位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进行结构化的平衡系统比较分析,找出并发扬内外部有利因素,规避不利因素,为单位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指导本单位向良性方向发展。SWOT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成为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本文通过引入SWOT分析法,从战略管理角度对我国纺织服装制品出口竞争力进行分析。1我国纺织服装制品出口贸易内部环境S-W分析—内部优势分析(1)制度环境方面: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对纺织产业予以扶植,特别是为推动纺织集群经济发展,各地政府不仅在税收政策和简化办事程序上予以支持,更以民间协调人的身份,积极促动企业间的合作与协调,引导企业共同发展。外贸管理制度方面,目前已由原来的经营权审批制调整为上报备案制,扫清了我国外向型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制度障碍,使得原来只能依赖外贸经营单位出口的相当部分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有了更大的外部发展空间。出口退税方面,从2004年开始,政府开始着手清理退税拖欠工作,目前各地退税清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大大减轻了外贸出口企业的资金负担,激发了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对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来说,影响尤为明显。(2)企业网络方面:为推动纺织品集群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投入大量人财物,极力打造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增加配套协调项目。目前已初步形成几个以专业市场为核心,以广大生产加工企业为依托的,集原材料生产、纺织、染整、后处理、成衣成品制造、仓储、货运、展销、零售于一体的纺织品产业集群经济带,其中以长三角、珠三角、闽南地区发展尤为成功。纺织品集群经济的建立,为企业编织经营网络,加强彼此间合作协调能力,进行柔性生产和转包活动提供了较为完备的物质保障。(3)资金技术方面:在政府和商业银行的努力与协调下,各地纷纷推出对于中小纺织企业的优惠金融安排,对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利率优惠,鼓励其进行技术和生产投资。在技术层面上,通过企业间技术合作、引进外来技术、技术人员专业培训等,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技术水平已有很大的提升,面料生产方面一直以来是我国纺织服装生产的薄弱环节,以前用于出口高档服饰的工艺面料绝大部分只能依赖进口,目前这种情况已有很大改观,多数面料已能够由国内自行提供。(4)人力资源与劳动力供给方面:我国劳动力资源充沛,同时,我国又是传统的纺织服装生产大国,在长期的发展中培养了相当大部分的经营管理人员,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另外,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往不断加深,人员的国际化流动加剧,亦有相当多的外国技术、经营管理人员进入我国的纺织服装领域,为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持与管理经验。—内部劣势分析(1)制度环境方面:自入世以来,我国在政策调整上,虽然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管理体制仍然僵化,国家为促进中小纺织企业发展,给予各种优惠税收政策和金融扶植,但未能及时有效地落实。有些地方政府在职能转变上一时不能适应角色任务的调整,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水平低下。法律方面,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从实际执行来看,并没有真正做到对纺织品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产品设计非法抄袭、模仿、商标盗用现象相当普遍。(2)企业间的相互联系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都是处于一种分散经营,各自为政的状态下发展,企业过分片面看中市场的占有率和企业间竞争,往往忽略合作的可能性。这直接导致资源过度用于“内耗”,产业整体竞争力下降。尽管各地政府为改变现状,极力推行产业集群经济,但远未达到预期效果,有些地区仅仅是把各个企业人为地在地域上予以集中,远未真正发挥集群经济的巨大优势。(3)资金技术方面:近几年我国各个行业的资金需求很大,对纺织服装企业在资金投入上造成挤压,特别是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正处于技术升级的关键时期,资金需求较以往有更大的要求,目前仍有很大缺口急需填补。技术方面,我国虽然在投入方面较以往有所增加,技术进步也很快,但与美欧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经济增长贡献率是评价一个产业技术水平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纺织产业的贡献率仅为20%,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后续发展。(4)人力资源与劳动力资本方面:我国在劳动力的专门教育方面相对比较匮乏,使得我国的劳动力生产率低,适应性差。另外,纺织服装制品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成本直接影响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我国的出口竞争能力。劳动力的供给上,从2004年起,城市生活成本不断上升,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吸引力已大幅下降,这导致原来主要依靠外来务工人员的部分企业面临很大的劳动力缺口压力。(5)国内竞争环境方面: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根植于广大分散式经营的手工作坊式企业,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客观上造成企业竞争性强、规范性差的特点,无序竞争现象严重,低价竞争仍然是企业的主要竞争方式。据资料显示,2005年1~10月,我国出口美国纺织服装数量同比增长,而出口总值同比增长仅有,大大低于数量的增长幅度。2我国纺织服装制品出口贸易外部环境O-T分析——外部机会分析(1)贸易自由化方面。《多种纤维协定》的有效执行和纺织品配额的全面取消,使得我国“长期受配额影响最大的国家”地位有了实质性改变。据WTO预测,中国纺织品和成衣在美市场份额将增加到50%,欧洲29%。事实上,2005年我国出口美国总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占美国进口该类产品亿美元的22%,虽未达到WTO的乐观预测值,但总体已有很大增长。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高达亿美元,同比增幅更达到了,可以预见,贸易自由化的总体态势必将给我国出口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2)国际合作方面。①外商直接投资:在劳动力资本负担不断上升的压力下,从20世纪90年代始,国外纺织服装企业纷纷到我国投资设厂,如日本富士纺织公司在我国就设有四家合作服装企业,其中三家是从织布开始的一条龙式生产企业,其他还有日清纺、伊藤忠、佐丹奴、意大利马佐度等国际知名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合作投资,加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国外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客观上推动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05年1~7月,我国纺织服装制品出口总额为615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所占份额高达35%,客观上反映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②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较大的劳动力成本压力,加之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再有美欧在经历我国出口高速增长后,对我部分产品重新设限。为避开以上种种不利因素,很多企业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投资环境相对较好的国家,如柬埔寨、越南、土耳其等进行直接投资设厂。2004年7月,商务部和外交部联合制定了《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为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对国别、产业进行方向性的指导,其中鼓励投资纺织服装业的国家数量超过1/3。这预示着我国在这方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外部威胁分析(1)《伊斯坦布尔宣言》。配额虽已取消,但纺织品贸易的自由化之路并不平坦,早在2003年3月,以土耳其、墨西哥、美国为首的纺织行业组织,为阻止我国纺织品出口增长,即提出了《伊斯坦布尔宣言》,要求对我国继续实行配额限制,截止到配额取消,已有52个国家的90多个行业组织签署,尽管该宣言由于违背WTO自由贸易原则未被认可,但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我出口纺织服装制品的态度,必将成为我纺织服装出口的一大障碍。(2)“特保措施”的滥用。“特保措施”是WTO框架下认可的对于来自国外特定产品的剧烈冲击进行本国市场过渡性保护的一种特别保障措施。其初衷是避免进口国同类产业免于遭受国外产品的威胁性打击,但以美欧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我国2005年出口增加的情况下,未就对其国内造成实质性影响进行合理评估,即启动了“特保”措施,对我国出口纺织服装制品实行单方面限制,进而升级为贸易摩擦,严重影响了我国被“设限”产品的出口。(3)“反倾销”问题。反倾销措施是WTO规则认可的有效保护本国市场免遭非正常竞争的合法措施,但长期以来,该措施却充当了进口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保护伞”。而纺织服装制品作为我国出口的传统优势产品,由于其相对的敏感性,加之价格低廉,更成为国外“反倾销”调查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目前配额已经取消,国外在无法使用原有限制措施实施贸易保护的情况下,“反倾销”措施的滥用对我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其潜在不利影响将更大。3SWOT分析结论与对策措施通过以上SW内部、OT外部两种环境、SO利与WT不利两个方面的交叉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理论上其优势仍是明显的,这在配额取消后我对外出口迅速增长的客观情况中已有很好的体现。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层面采取配套措施来实现上述目的:优势增强层面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制度和法律建设,满足产业发展的政府支持和法律保障需要;加大技术资金投入,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融资便利和技术支持;充分发挥集群经济的强大优势,促进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改善国内就业环境,加大劳动力技能教育投入,提升劳动生产率;广泛参与双边、多边贸易协调,推动我国出口贸易和国际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继续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借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技术、管理的优化升级。劣势弱化层面进一步改善政府工作效率,加大扰乱市场的违法打击力度;减少企业间的无序、恶性价格竞争,增强企业间的合作与利益协调;规范企业出口经营市场安排,减少外部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和贸易摩擦;通过政府层面参与贸易争端协调,维护我国出口企业利益。通过以上两个层面多个角度措施的协调配套,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出口贸易竞争力予以培植和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在相当长时期内必将具有较以往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参考文献1杨亚沙.中美纺织服装贸易争端浅析[N].中国经济时报,2006-05-252郭先登.论纺织服装品牌发展的策略问题[J].山东纺织经济,2006(2)3亚琼.2006年中国纺织工业运行趋势与对策[N].中国贸易报,2006-01-054刘苏.后配额时代中美纺织贸易对策[J].纺织导报,2005(3)5张宏性.中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统计研究,2005(1)6龚进礼.2005年度纺织经济形势回顾与分析[J].纺织导报,2006(3)7潘慧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06(1)这里还有一篇字数较多,你自己去看一下,是2008年的新数据

[摘 要] ATC(Agreement on Textile and Clothes)即《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的简称, 随着2005年1月1日ATC有效期的终止,国际纺织产业贸易进入后ATC时代。实施超过40年的全球配额制度基本终结,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向自由化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美国、欧盟等主要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国对除中国以外的其他WTO成员国全面开放了纺织品服装市场。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份额的分配基础开始由配额向竞争力转变。很多一直受配额限制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的纺织产业的竞争力得到了发挥的空间,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有了较大的增长。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对后ATC时代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后ATC时代 纺织品服装贸易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纺织品服装生产大国。近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强劲推动下,纺织行业快速发展。棉纺、丝绸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位,化纤生产能力和化纤总产量居世界首位,毛纺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二位,棉纱、棉布、丝和丝织品产量居世界首位,昵绒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纺织工业三大最终产品服装、装饰用纺织品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服装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纺织品服装出口1471亿美元,进口181亿美元,其中一般贸易出口1059亿美元,民营企业出口同比增长达到,占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按出口交货值计算,我国纺织品服装内需仍占工业销售产值的。2006年,行业城镇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30亿元,同比增长,其中纺织业投资同比增长,增幅有所回落,服装业投资同比增长,化纤业投资同比增长。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回落,中西部地区投资有较大增长。 从我国纺织产业的出口市场来看,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三者合计占2006年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的30%,服装出口总额的51%。非配额地区成为拉动增长的主要力量。对非配额地区(包括欧盟、美国、土耳其以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出口共计亿美元,占服装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增幅达到,远超过配额地区。随着欧美对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重设配额限制,我国在市场多元化开拓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韩国、越南、加拿大等国加大了出口的力度。服装贸易中,针织服装、梭织服装和衣着附件三大类商品出口额分别增长、和。其中棉制、化纤制和毛制服装的出口增长都比较快,增幅分别达到、31%和20%。丝制服装出口下降6%。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是棉制服装和化纤制服装,增幅分别达到和20%。服装中的针织服装和梭织服装进口分别增长和,其中棉毛制和化纤制服装的进口增长较快,增幅都接近10%,棉制服装进口增长6%,只有丝制服装进口下降。2007年1月~6月,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为亿美元,增长。其中,纺织品出口亿美元,增长;服装出口亿美元,增长。表1和2分别显示了我国纺织品和服装主要进出口市场统计情况: 下面就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在对外经贸中的地位及世界市场上的地位进行分析: 1.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在对外经贸中的地位 (1)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从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来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纺织品服装的最大供应国,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多年来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中国加入WTO也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和发展空间。1985年纺织品出口仅为亿美元,而到200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约1440亿美元,同比增长,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其中,纺织品出口488亿美元,同比增长;服装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对全国出口贸易的贡献率已达到20%。由于出口的迅速增长,我国纺织业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已越来越高,目前对外依存系数在40%以上,是我国出口依存度最高的产业。因此,纺织品出口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2)纺织品服装贸易是我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纺织品出口一直是我国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尽管纺织品服装在全国货物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近年来有所下降,但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大幅顺差始终是支持全国贸易扭转逆差局面和维持顺差增长的中坚力量。2002年贸易顺差为430亿美元,占全国比重158%,是净创汇的行业。2005顺差超过了900亿美元,占同期全国贸易顺差1018亿美元的90%。2006年全国纺织品服装累计贸易顺差额为1259亿美元,增长,在全国货物贸易总顺差中所占的比重为,比上年减少了个百分点,纺织品服装对全国货物贸易总顺差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减弱。 (3)纺织业对我国就业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纺织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为我国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纺织行业快速发展和提升,对大批农民转为产业工人,农村城镇化,促进解决二元经济,为工业反哺农业承担了重要的历史责任。2004年工业普查结果,纺织行业中法人企业达万户,从业人员达万人,包括其他类型的单位,国内纺织业现有直接就业者1900万人,间接就业者超过1亿人。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出口企业万家,就业者约630万人。《2006年1-12月纺织全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显示,2006年1月~12月,我国规模以上纺织全行业企业数量为39422家,行业整体从业人数 万人,同比增加。ATC的终止给我国纺织业带来的发展契机已有所显现,面临全球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的背景,我国纺织业也在进行着结构调整,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2.我国纺织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 我国纺织工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国际纺织品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近25年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全球的地位逐年上升,在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排名由1980年的第十位跃居1995年的第一位,至今己是连续十一年排名第一,而且总体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2006年7月24日,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发表《世界贸易报告》中对纺织品贸易的评述认为: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比重已占全球24%。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和汇率变动影响,2005年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仅增长5%。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了21%,略高于2004年,在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中的比重达到了24%的新高。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比重见图2。 资料来源:WTO官方网站 虽然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地位比较重要,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国内方面,虽然宏观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仍存在许多影响纺织业发展的因素,如出口退税率下调、原材料涨价、劳工成本提高等因素均造成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减少;再者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结构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创新设计能力不足,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纺织工业的外部环境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长期以来,棉花购销实行垄断经营,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滞后,对国际市场变化反应迟钝,国内价格往往背离国际市场。国际方面,外贸问题政治化趋势日益明显,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世界范围内纺织服装生产过剩,行业利润空间很小,在配额限制取消和遭遇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时,过度竞争很难避免;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市场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仍然受到一些特殊条款的制约。例如2005年4月,美国以“市场扰乱威胁”为由,对中国出口的棉制裤子、棉制针织衬衫、棉制及化纤内衣自主启动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调查程序,5月美国又在一周之内先后两次宣布对我国主要纺织品实施特殊保护措施。同年4月6日,欧盟不顾中方多次坚决反对,在其官方网站公布《对华纺织品特限措施行动指南》。4月24日,欧盟宣布对我9种纺织品依据指南予以调查,并称其他几类产品也将列入密切监控清单。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加拿大、韩国、印度等国相继完成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特保条款”的国内立法。土耳其、南非、巴西、厄瓜多尔、阿根廷等都以不同形式对我国纺织品采取限制策施,或发出预警信号;纺织服装行业的国际贸易壁垒依然存在。配额取消之后,贸易壁垒尤其是非关税壁垒将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贸易保护工具。除了质量壁垒,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也对我国纺织业服装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郝伟民顾强:纺织工业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3年第8期P14-17 [2]戴红梅刘煜: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出口遭遇阻击战[J].纺织信息周刊,2004年第23期P8-10 [3]李娜:入世三年中美纺织品贸易变动情况浅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7月P50-53 [4]周顺王立:2005年中国纺织品贸易回顾[J].国际经济合作, 2006年第2期P25-28

服装设计毕业论文(范文)做一名成功的服装设计师是我长久以来的理想。在香港服装学院的专业进修让我对服装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坚定了我要做一设计师的信念。因为我坚信人只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会做得更好,从事一个自己热爱的事业是一种人生的享受及价值的体现。深圳的服装行业是一种品牌竞争的行业,有人说深圳最多的是女人,与之并存的是深圳的女装品牌,她也是最多的。服装品牌她显示着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经济、科学、艺术的发展水平,也是服装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现象。因而要做1名成功的设计师,最基本也要对服装品牌有比较成熟的了解和认识。我想这点对于整个中国的品牌市场,也是应该具备的。未来的中国市场也是要走自己的品牌路线,要让中国本土的服装品牌走向世界。众所周知,服装行业是最具竞争性和挑战性的行业之一,无论是大众服装名牌还是高品位的服装名牌,其产品的内在质量是基础和前提,要使产品不断地有新的面貌出来,顺应瞬息万变的服装市场,关键在于设计师对产品的整体把握:立足于民族的优秀服装文化基础之上,把握国际服装发展的脉搏,具有活跃的设计思维和超前的创新意识。由此可见,设计师在开发服装名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服装名牌的设计开发是以国际流行趋势为宏观背景的,同时也是以拓展国内市场为主要目的的,因此设计师在开发名牌时要在了解国际服装市场整体流行趋向的基础上,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国内服装市场的具体现状,找准国际流行趋势与国内服装市场之间的融会点,善于有选择,有取舍地借鉴和运用其相关的设计要素,使服装名牌的设计开发即与国际服装同步又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市场运作机制。虽然服装名牌有其国际性的一面,但更多地带有较强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这种特色的形成不仅是由服装企业和设计师的设计风格决定的,也是由消费者的审美倾向决定的。无论是大众服装名牌还是高品位服装名牌都是由产品与消费者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的,都需要有其明确的设计定位和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设计定位的确定是建立在深入细致地了解消费群体的实际需求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之上的。有了明确的设计定位,才可设定与产品设计开发本适应的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策略,找准产品针对市场的切入点,并且在实施经营策略的过程中根据消费群体对产品的新的需求而进行不断地修订和完善。CIS是包括企业经营理念MI(Mind Identity)企业行为规范BI(BehaviorIdentity)企业视觉传达VI(VisualIdentity)在内的企业整体形象识别系统,一般称为CI。CI设计是现代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概念,对企业的振兴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CI设计通过对企业内部、外部和全方位的统筹策化,使企业内外、上下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强化其规范化、科学化、统一化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使社会和消费者对于企业的整体形象产生更加清新的认识,密切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来赢得更广大的消费市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从而扩大企业的声誉和提升企业整体形象。CI的设计筹划,其理论根据是建立在对企业的全方位调研分析的基础之上的。CI设计是提升企业形象的科学而有效的手段,也是服装文化和服装市场发展之必须。我们应善于借鉴和吸收国外CI设计和提高企业整体形象的成功经验,立足于国际服装市场,面向世界而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CI设计体系。创建服装品牌规划方案设计定位消费对象1、年龄:25—35岁的都市成熟女性2、职业特征:商务精英、自由职业者、文艺工作者等文化型的都市白领女性。3、经济状况:高级管理人员、文艺界的成功人士、高收入的自由职业者。4、文化程度:她们受过高等教育,有良好的艺术素养。5、生活状态:她们的生活一般生活节奏快,办事效率高,工作能力强,个性明显,判断力强,并有一定的购物经验。特别是对着装打扮有着独特的见解,讲究服饰造型,追求服饰风格,虽不盲目崇拜名牌,但看重面料、色彩、工艺及服装的实用价值,服饰是她们彰显个性,体现品味的道具。产品特征1、产品类型:是以套装、自由套装、与配件整体配套的形式出现。2、产品档次:中高档。3、产品批量:小批量、多品种的投放市场。4、价格设定:根据各都市经济发展水平而定在400-2000元(0售价)不等。营销策略1、营销方式:直营店、地区代理、加盟。2、销售区域:中国内陆、中国沿海大中城市。3、销售地点:大型中高档的商场专卖店(店中店)、商业中心区的临街专卖店。4、店面格局:店面别具一格的装修,在红色与黑色的搭配下以欧式的家具为衬托,用一些充满灵性的造型做点缀营造出1种个性、时尚的购物环境给人一种视觉享受的购物心理。5、消费群体的心理状况:.。消费群体重视消费的感受,更重视自我。。她们生活中各种竞争的压力,使她们极力争取一种身心的自由和解压。。她们关注时尚与文化的交流,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金钱与时间。。她们重视外表、注重身份与着装场合。产品形象1、面料:以梭织面料为主,辅以针织面料。2、产品工艺:做工考究,精致。3、产品装饰:以花边、褶皱、绣花、蝴蝶结、分割等手法。4、版型:紧身但不束缚的H型、A型、S型,修身流畅的线条,极具女性味的优雅、时尚、柔美的款式,对应了都市女性工作与生活两相宜的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方式。5、色彩:以红色为主色调搭配褐色、湖色、土黄色及中性色体现出成熟女性的沉稳、优雅、妩媚。6、服饰的概念:服饰品是服装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得体的服饰搭配能增强服装的整体感,同样款式搭配不同的服饰品出来的效果也是千变万化的可以随着不同场合应变不同的需求,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百变女郎。其种类有帽子、围巾、手袋、项链、腰带、首饰等。CI设计筹划品牌形象制定1、品牌名称:知性。2、品牌理念:以彰显自我、追求时尚个性、引导潮流为理念。3、品牌风格:典雅、成熟、时尚、优美。4、CI战略:以生活在各个行业的知性女子为线索,用时尚来释放自由的品牌发展战略。品牌实施战略要点1、深刻挖掘品牌名称的标识的文化内涵,不仅使社会和消费者易于识别,而且体现企业的整体风貌和内在精神。使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最为独特、正面和清晰。2、产品和服务是品牌的核心。产品质量既涉及到产品设计,研发阶段的工作又包含生产加工阶段同时又是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侧面反映。因此,建立品牌是企业从上至下、从内部到外部达成共识而通力合作的成果。处理消费者投诉和售后服务质量,在品牌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占据较大比重,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是企业的一大要点。服装的促销方式有着自身的特点,除了拥有一个能够体现企业产品内涵的、温馨的购物环境之外,其售货的展柜、货架等从造型到色彩也应统一于整体的购物环境设计,加之亲切而自然的服务方式和导购方法,使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得到企业文化的陶冶。服装的售后服务一般包括:对于已售出的服装作相应的局部修整;在限定的时间内妥善解决服装所出现的质量问题;在所销售的服装中备有易丢失的小配件等。正如有关人士所说:“售后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现代企业整体形象和文化内涵。”3、包装是品牌的外在形象和第一印象,产品的包装起着保护和利于搬运、促销的作用。精美的包装设计能够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程度,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这无疑是传播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的一种重要途径。4、广告宣传是成功品牌建立所不可欠缺的。服装的价值之一就是使人们能够宣扬和突出自我,而不同的人在这方面又有不同的表现,将广告重点放在塑造品牌形象上,演绎消费者价值欲求的独特卖点、强化个性,与消费者拉近距离使之产生吸引力信心令人耳目一新、心悦诚服。品牌实施发展规划在“知性”服装全面进入市场之前,必须要为“知性”品牌设计一条符合其自身发展的路,以利于更全面、更合理地参与市场竞争。同时也利于公司统一思想,掌握工作动态全面开展工作。“知性”品牌具体分为3个时期制定其经营策略。“知性”服饰的整体上市既是产品自投放市场后达到盈利及市场的基本占有,是一个品牌市场进入到另一个平台的过程,也称为创业阶段。其后是发展阶段也称为守业阶段。前两个阶段只是企业和品牌的急速发展时期,最后是扩张时期。这样3个时期组成一个企业和品牌的全部过程。第一创业时期:初步在深圳市场站稳以后,以深圳市场为样板和销售示范窗口向周边市场进行辐射,建立区域市场营销网络。其次在上海、北京、成都3地建立3家网点,以发展有实力、有潜力的区域代理为主要思路向外扩张。既以上海为中心向华东市场进行渗透;以北京为中心向华北市场进行发展;以成都为中心向西南市场拓展。这3点的组合可以在全国市场积聚力量,蚕食周边市场逐步进入全国的市场。第2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以市场渗透和市场开拓为主。品牌从量变到质变,这一时期是重点。以下几个方面要着重处理:1、下设代理商、加盟商政策的规范化,形成统一。2、对代理商、加盟商的全面扶持做到共赢,以保障代理商、加盟商的赢利,逐渐提高代理商的实力和经营方法,扶持在其区域市场的主导效应。3、物流,信息的反馈形成一整套流程,让市场的动作灵活,及时了解动态,做到货物周转,配送有序地转移。4、售点建设和终端渠道的管理做到程序化,从店员培训到商品陈列形成规范,做到一致,为市场以统一形象出现提供保障。让每个地区在赢利的同时每个地区的形象,网络、价格、陈列都是规范标准化的。第3扩张时期:此时期既在全国初步形成3大战略市场区域:华东、华北、西南3大市场,这3大市场的占领为“知性”品牌在全国市场上创建了模式,其步伐与步骤可按现行标准实施,在某一市场只存在微调的过程,这时期的主要工作以市场扩张为主,同时,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服装名牌,应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根据社会的发展而为产品的多元化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并善于用国际化运作机制来规范和系统决策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确保“知性”这个服装品牌的长盛不衰。

纺织服装论文期刊

你好!1.《WeAr》1年4期德国出品的顶级世界服装服饰类杂志。2.《装苑》全年12期世界知名时尚杂志之一,囊括国际最新女装、男装动态,抽象前卫但不失大众化的服装新款是该杂志的最大特色。麦迪逊书店有很多国外的时装设计杂志,书店网址你自己百度一下,我们公司就是在那里订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纺织学报》《印染》《东华大学学报》

棉纺织技术、纺织学报、纺织导报、毛纺科技、丝绸、产业用纺织品、印染助剂、上海纺织科技、东华大学学报、合成纤维、针织工业、天津工业大学学报、北京服装学院学报、纺织器材、非织造布

浙江省或者上海有哪些核心期刊的编辑社? 2全国有哪些关于纺织服装类的核心期刊? 3如果要发表核心期刊的手续是怎么样的? 4有什么核心期刊比较权威? 5我在网络上查询到了《商业时代》《当代经济》在口碑上是比较好的,但是《当代经济》却没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的记录内,是不是这样他就不是核心期刊了? 6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的话一般费用是怎么计算的? 7一般发表到出版的周期是多长?

  • 索引序列
  • 纺织服装流行趋势毕业论文
  • 纺织服装系毕业论文
  • 纺织服装毕业论文范文
  • 纺织服装论文范文
  • 纺织服装论文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