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关于孟子的义和利小论文素材

关于孟子的义和利小论文素材

发布时间:

关于孟子的义和利小论文素材

——题记对与每个人来说,生命是最可贵的,而时间则是生命的计时器,它的流逝意味着生命也在流逝。当然,不排除极少部分人认为财富是最重要的,但是在他们即将失去生命而无法挽回时,他们才恍然意识到生命的可贵。然而在一些人心中,有另一种财富,它在他们的心中与生命的地位是不相上下的,那就是道义。当他们陷入生与义的两难时,这就一种最为艰难的选择——生与义间的舍与得。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2000多年前儒家的思想核心,孟子在生与义之间,他选择了义,即使生命也是可贵的。而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佳话也被人们所传颂。其实,我认为人的生命是可贵,但人有了生命,是为了实现价值,而在你选择义的时候,也是生命价值的体现,也许你会失去生命,但得到的却是比生命更为可贵的价值。如果拥有生命而抛弃义,那么生命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在加上为非作歹,那么生命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所以,生与义之间,生的舍去,而换取义是一种高尚的境界。“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这是在2007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对牺牲在蓝天白云下的空军战士李剑英的颁奖词。2006年 11月14日,他在驾机训练结束返航时,遭遇群鸽撞击,飞机发动机熄火。此时只要他选择跳伞,那么他完全可以脱身,但他为了确保觌面6个自然村中人民的生命,他选择了迫降,与飞机共存亡。不幸发生了,飞机爆炸了,李剑英壮烈牺牲。从飞机熄火到他牺牲只有16秒钟,为了保卫人民,他让自己的生命改变了航向,使他永远离开了自己的岗位,长眠与蓝天白云间。一生巨响将生命的价值扩大了,使英烈的灵魂得到升华,这就是生命的价值,这就是生与义间的关系。生与义其实是相互的,在选择了义的同时,也得到了生命的价值,生与义的舍与得是个两难的境界,但也是个崇高的境界。焦裕禄、周恩来舍去的是自己的利益,得到的却是千万人民永远的怀念;雷锋舍去的是自己的利益,得到的是人民的赞赏,人民引以为荣;烈士们舍去的是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祖国的复兴……他们舍去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却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难道这不是最崇高的境界吗?人类在地球村里住了几千年,义是维护人与人间的和谐,只有义才能使这个地球村更加的和谐。世界上的东西,一定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舍去一些东西,才能取得一些东西。孟子面对选择,做出了舍生取义。可是,一定要舍生才能取义吗?舍生就是为了取义吗?舍生就能取义了吗? 对于西楚霸王,他宁死不肯过江东的故事被人当做大义凛然的真英雄行为,他用死成就了个人大义,而他,却看不到为他战死的千万士兵,把江山拱手相让给对手,失去了国家民族的大义。而对于越王勾践,他的卧薪尝胆的故事为人所津津乐道,千古传颂。可是他是在苟且偷生,为吴王做牛做马,受尽凌辱,才成就一番霸业的,他失去了尊严,可是却换来了复国的大义。由此可见,取义,不一定要舍生。生和义两者并不矛盾,只是要我们正确处理它们的关系罢了。 正所谓“人为财死”,许多人舍生,仅仅却只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为了自己的物欲和享受罢了。多少贪官铤而走险,收刮民脂民膏,最后落个被判死刑的下场;多少罪犯丧心病狂,杀人放火,只是为了一点钱财……他们把钱看做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不仅抛弃了生命。更抛弃了义。他们没有清楚认识到义和生的重要性,而把本不重要的东西放在首位,甚至把生和义都抛弃了,是思想的错位,人性的扭曲。所以,舍生,不一定是为了取义。 而舍生,不一定就能够取义,而且,还有可能灭义。因为他们错把愚义当做大义,为了愚义而牺牲。正如陈宫效忠于吕布一样,吕布本是奸邪之人,而陈宫却对他忠心耿耿,到最后吕布被杀后,他抱着赴死的决心不投降曹操。他本是一个可以大展宏图的谋士,却因为愚忠愚义,把吕布当做明主,誓死效忠一个不义的人。类似的还有被谎言欺的德国人民,他们曾经支持拥戴一个疯狂的纳粹分子,还有无数个崇尚武士精神而白白战死的日本军人,他们能不怕死而成全义,只是他们错误把义定位在愚义,而把大义给毁灭了。 所以可见,舍生取义在今天的诠释不仅仅是舍去生命而成全道义,而是要明智的认识大义,明智的成全大义,不能白白牺牲,也不能效忠愚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孟子,告子上》中的一句话。可见,在古人心目中,义是重于生的,在“生”与“义”的选择中,古人会舍生取义,古人也视舍生取义为美德。 汉武帝晚年,政治腐败。汉武帝的太子率兵起义,企图清除贪官污吏。起义失败后,太子率一部分亲信逃亡,被追兵所逐。一户人家深感太子之义深重,率全家掩护太子。最终全家被诛,也未尝有一人透露太子去向。古时,一户人家都能够做到舍生取义,可见古人品德高尚。 关羽在土山被曹操大军所围困,曹操几次劝降皆不肯降。曹操以刘备妻子相要挟,关羽方约3事而降,下山后急奔下邳拜见刘备妻子。可见,关羽义气深重。曹操以高官,金钱,美女予之。关羽皆不肯授,得知刘备消息后,即率嫂嫂弃曹营而去。过五关斩六将毫不畏惧。最终找到刘备,被后人所称赞。可见,义气在古人心中有很重要地位。生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然而,现代的一些人在“生”与“义”的选择上,与古人大相径庭。现在的一些人过于重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对“义”的追求。有些人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甚至不顾及他人生死。这种不仁不义的行为不仅违反了道德准则,也将使自己陷入遭人唾弃的境遇。 其实,生于义的选择是直观的比较,而生活中更多的是需要人们放开眼光的 抉择。面临选择,我们应该志存高远,高瞻远瞩,而不要鼠目寸光为了利益而取生舍义。在选择面前,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取“生”还是取“义”。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于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

1.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译: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附原文: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译文】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忧患使人得以生存发展,贪图安逸享乐会使人萎靡死亡。

4.人皆可以为尧舜。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造福天下,使天下人都能这样。

7.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

译: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8.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译:人的毛病,在于喜欢教导别人,做别人的老师。喜欢教导别人的人,又往往自以为是,自以为正确,一副高高在上的气魄。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译: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10.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译: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1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译: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12.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译:丰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现懒惰;灾荒年成,年轻人多表现强暴,并不是天生的资质有所不同,是由于环境把他们的心变坏了的结果.

13.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译: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14.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1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1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17.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1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百姓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是最为轻的。

20.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译:有两个版本:1.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我也善于培养我的浩然正气。(教科书)2.我善于言辞,后同前。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1-7]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荀子》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从《荀子》一书看荀子的三大思想主张 :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3. 利少而义多,为之。

译:出自先秦《荀子·修身》。利益少,但是道义多,这样的事要做。在利与义之间要舍利而取义,强调的是一种修身原则。

4.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译:出自先秦《荀子·非相》。赠人以有益之言,比赠人以金石珠玉更显珍贵。说明有益的建言对他人事业人生的助益作用。

5. 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

译:出自先秦《荀子·哀公》。鸟被逼得走投无路之时就会用嘴啄人,兽到困窘之时就会用爪抓人,人到穷困潦倒之时就会设计人。以鸟兽困窘之时的行为为喻,说明人到穷困潦倒之时便会放弃道德操守的原因。

6. 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译:出自先秦《荀子·劝学》。定居一定要选择适当的邻里,交游一定要接近贤士。说明要加强道德修养,就应该注意周围环境。

7. 生死俱善,人道毕矣。

译:出自先秦《荀子·礼论》。生是人的开始,死是人的终结。开始与终结都做得好,那么他的为人之道就完善了。说明意在劝人行仁行善,要善始善终。

8.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译:出自先秦《荀子·荣辱》。赠人以善良之言,好比冬天的衣服一样让人感到温暖;说伤害别人的话,比用矛戟刺人还要厉害,为人说话不可太刻薄。

9.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译:出自先秦《荀子·修身》。批评我而又批评得恰当的,他便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又实事求是的,他便是我的朋友;讨好奉承我的,他便是我的仇人。说明修身养性要有闻过则喜的雅量,要亲近正人君子而远离谄谀小人。这样,才会有利于自己道德的修炼进步。

10.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译: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蓬草生长在麻田里,不用扶持也能长得挺直;白色细沙混在黑泥里,也会跟着一起黑了。这句话指出生活环境对人的成长和作为有重大影响。

从孟子与梁惠王论辩探究孟子“仁政”思想摘要:《孟子·梁惠王》章句作为《孟子》全书的开篇,充分体现了孟子“仁政”的思想。孟子劝谏君主要有“仁义”的美好品质,以“仁义”之心治理国家,慎修身而为“仁君”,并以民为本、行“民本”之道,从而实现孟子也是儒家所追求的“仁政”之治。关键词:孟子;梁惠王;仁政思想;仁义;仁君;民本“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在《_语》一书中,“仁”字共出现了一百多次,可以看出,“仁”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孟子作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捍卫并发展了春秋时期孔子所创立的早期儒家学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孟子结合时代的需求,对孔子“仁”的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在战国时期诸子争雄、百家争鸣的时代大背景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一书中,“仁”字统共出现158次,仅在《孟子·梁惠王》中就出现了14次,如下:“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苟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王如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仁者无敌’,王请无疑。”“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_于王。”“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惟仁者焉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文王发政而施仁,必先斯四者。”“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仁人也,不可失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作为孟子实现“王天下”思想的历史名篇,充分并集中展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成为历代学者研究孟子“仁政”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始材料。本文将通过对孟子与梁惠王论辩的分析,从“仁义“、“仁君”、“民本”三个方面来探究孟子的“仁政”思想。一、“仁义”与“仁政”从字词的角度来解读“仁义”一词,“仁”即为“仁慈、仁爱”,“义”即为“正义”。儒家重伦理,“仁义”作为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备受孟子的推崇。“仁义”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其被演绎为“仁政”的重要内涵。在《孟子·梁惠王上》章句的开篇,孟子与梁惠王二人便对“仁义”与“利”这两个词进行了论辩。梁惠王问孟子:“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开篇前两句便点出了论辩的主题“利”与“仁义”。梁惠王见到孟子的第一句话便是询问孟子能否为自己带来好处,可见梁惠王是一位很重视“利”的君主。而孟子则重视“仁义”,认为作为君主治理国家不应只想着利益,只要做到仁义便足够了。孟子认为:“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如果君主治理国家只是一味地讲求利益,那么他的大臣也会和君主一样“重私利而轻公义”,君主的国家与产业终将会被永远也不满足的大臣夺取。相反,如果君主治理国家注重“仁义”,那么他的大臣也会和君主一样“重公义而轻私利”,讲“仁义”的大臣是不会怠慢君主的,而会全心全意地辅佐君主。所以,如果一位君主能够做到“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那么君主的国家自然会繁盛强大,君主也会实现自己最初所追求的“利”。在本章中,孟子并没有提到君主施行“仁政”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在这里,孟子所说的“仁义”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概念,就像“诚实守信”一样,指的是君子本身所拥有的一种优秀品质。有些学者认为,在孟子与梁惠王的论辩中,孟子是将“仁义”和“利”相对立进行论辩。他们以“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为依据,肯定地主张孟子认为“‘利’是一切祸害的根源,会引起人与人的争夺,造成社会的不安、国家的危机。”我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在我看来,“上下交征而国危矣”只是孟子客观地分析了君主以“利”为导向施政所带来的后果:即是引发社会各阶层之间对“利”的相互争夺。孟子并没有将“仁义”和“利”放在对立的位置上,也没有明确指出“仁义”与“利”不能共存。而“仁义”与“利”是否可以共存问题的实质即是孟子的“义利观”问题。历来有很多学者都主张孟子是反对言“利”的:例如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提到:“孟轲肯定地反对谈‘利’。儒家认为‘义’与‘利’是对立的。孟轲特别强调这种对立。”张岱年先生也在其《中国哲学大纲》中提出“孟子尚义反利,比孔子更甚。孟子以为一切行动惟须以义为准绳,更不必顾虑其他。”而陈_先生则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孟子虽“重义轻利,先义后利”,但并不代表孟子就反对言“利”。其在《孟子讲义》中反驳道:“孔孟确实是重义。但是,他们虽然重义,却没有笼统地以道义排斥,否定物质利益,他们并不把物质利益视为洪水猛兽,并不像有些后儒一样,把物质利益视为绝对有害于道义的东西。”我十分赞同陈_先生的观点,孟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应有“仁义”之心并不代表孟子就反对君主治国追求“利”。我们可以从孟子的论辩中分析出,孟子认为如果君主治理国家时能够满怀“仁义”之心,那么,即使君主并没有费尽心思地去追求“利”,也依然会获得他想要的“利”,此时的“仁义”和“利”两者便可共同实现、和谐共存。相反,若是一位君主一心一意只想求“利”,那么他便会在失去“仁义”的同时也失去“利”。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义”与“利”不仅不是相对立的,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统一性。孟子主张君主讲“仁义”,看似其所关心的只是仁义问题,其实不然,仁政可以使仁义转化为天下人的利益。孟子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实际上是在斥责诸侯们只顾自己私利而罔顾天下百姓公利的行为;而孟子主张君主应讲“仁义”、行“仁政”,实质上是为了保证人民的利益不会遭受统治者的剥削与掠夺,也是为了给百姓争取更多的利益,是一种行天下之大义的行为。所以我认为,孟子所反对的并不是“利”本身,而是君主过度“逐利”的思想和行为,一种求而不得、得不偿失并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危害的行为。来源:神州·中旬刊

一些关于孟子议论文的素材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的先秦儒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他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他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曰:“若是,则夫子过盂贲远矣。”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曰:“不动心有道乎?”孟子认为,人的勇气来自于道义。在道义的感召下,人才能勇往直前,奋不顾身。同时,孟子还提出了“养吾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塞于天地之间”、它之所以能如此宏大刚健而正直,是因为它是由正义的积累而产生的(“集义”)。如果没有道义的配合,它就会气馁了。文章一开始,孟子与弟子公孙丑就如何做到“动心”展开了全面的讨论。孟子指出了个人意志的锻炼,以期达到对礼义道德在选择上的高度自觉性。而要做到“不动心”,第一是要做到“知言”,也就是在认识上对各种错误言论进行分析和批判,辨明其所犯的是何种错误,以及这种错误是从何而来的。其次就是要做到“善养浩然之气”。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不是一般所谓“精气”“血气”,而是充满正义,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不是属于医学的生理的范畴,而是属于人文的精神范畴。这种气。阳刚而气壮山河,气贯长虹。气冲霄汉。至于如何培养这个浩然之气,孟子也做了具体的论述。他认为,培养浩然之气,是一种道义与气相结合的积累渐进的过程,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操之过急,唯有依照道德修养的方法才能得以滋养萌生。因此,要在平常的伦理生活之中事事遵循“义路”,日积月累,这样才能够逐渐达到,如果急功近利,揠苗助长,那么“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浩然之气与仁、义、礼、智为主的善之本性相辅相成,浩然之气这种精神状态蓬勃彰显,人的善来源:高中生之友·青春版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之心。先王有不忍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显而易见,这种“以不忍之心”,而行的“不忍人之政”便是“仁政”。仁政是“不忍之心”外化的结果,把王者的“不忍之心”放大落实运用到整个社会,这种“不忍之心”就成为了“仁政”。一、孟子的仁政思想(一)孟子的仁政思想重视民本孟子_:“有天下者,失民,则失天下;无天下者,的民,则得天下。”这句话叫“保民而王”。但是,如何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呢?孟子认为关键在于赢得民心。他说:“得其民有道,得其心。”这就是后人说的“得民心者的天下”。同时孟子还从同情下层人民和批判当时社会现实的视角,总结历史经验时指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也就是说民心向背是取得政权和社会安定的基础。从而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乾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在此所说的“民”是与在上的当政者相对而言的不在官位的普通民众。孟子在君权至上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时代,能够站在“小民”的立场上提出“民贵君轻”的口号,这必然是进步的。孟子还指出要与民同乐。他说:“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民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要求国君与民同乐,实际上是对国君腐朽生活的一种限制,从而达到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来源:青年与社会

孟子的议论文素材

1、孟母三迁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2、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3、始作俑者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4、一暴十寒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quot;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5、孟母断织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6、仁者无敌梁惠王说:“晋国是天下最强的国家,老丈你是知道的。到了我这一代,东面战败于齐国,长子阵亡;西面丧失了七百里疆土给秦国;南面受辱于楚国。我对此感到耻辱,愿意替死者来洗刷所有的仇恨,怎样才能办到呢?”孟子答道:“拥有方圆百里的土地就能称王天下。大王如能对民众施行仁政、减省刑罚、薄敛赋税、深耕土壤、清除杂草;青壮年在空闲时修习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里用这些来事奉父兄,出外用这些来事奉尊长,就能使他们拿着木棒来打击秦楚的坚甲利兵了。那些国家侵夺民众的农时,使他们不能耕种农田来养活自己的父母,父母挨冻受饿,兄弟妻儿离散。那些国家虐害自己的民众,大王去讨伐他们,谁能和大王对抗?所以说仁者是无敌的,希望大王不要犹豫。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的先秦儒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他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他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于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

1.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译: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附原文: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译文】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忧患使人得以生存发展,贪图安逸享乐会使人萎靡死亡。

4.人皆可以为尧舜。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造福天下,使天下人都能这样。

7.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

译: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8.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译:人的毛病,在于喜欢教导别人,做别人的老师。喜欢教导别人的人,又往往自以为是,自以为正确,一副高高在上的气魄。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译: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10.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译: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1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译: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12.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译:丰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现懒惰;灾荒年成,年轻人多表现强暴,并不是天生的资质有所不同,是由于环境把他们的心变坏了的结果.

13.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译: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14.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1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1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17.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1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百姓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是最为轻的。

20.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译:有两个版本:1.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我也善于培养我的浩然正气。(教科书)2.我善于言辞,后同前。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1-7]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荀子》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从《荀子》一书看荀子的三大思想主张 :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3. 利少而义多,为之。

译:出自先秦《荀子·修身》。利益少,但是道义多,这样的事要做。在利与义之间要舍利而取义,强调的是一种修身原则。

4.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译:出自先秦《荀子·非相》。赠人以有益之言,比赠人以金石珠玉更显珍贵。说明有益的建言对他人事业人生的助益作用。

5. 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

译:出自先秦《荀子·哀公》。鸟被逼得走投无路之时就会用嘴啄人,兽到困窘之时就会用爪抓人,人到穷困潦倒之时就会设计人。以鸟兽困窘之时的行为为喻,说明人到穷困潦倒之时便会放弃道德操守的原因。

6. 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译:出自先秦《荀子·劝学》。定居一定要选择适当的邻里,交游一定要接近贤士。说明要加强道德修养,就应该注意周围环境。

7. 生死俱善,人道毕矣。

译:出自先秦《荀子·礼论》。生是人的开始,死是人的终结。开始与终结都做得好,那么他的为人之道就完善了。说明意在劝人行仁行善,要善始善终。

8.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译:出自先秦《荀子·荣辱》。赠人以善良之言,好比冬天的衣服一样让人感到温暖;说伤害别人的话,比用矛戟刺人还要厉害,为人说话不可太刻薄。

9.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译:出自先秦《荀子·修身》。批评我而又批评得恰当的,他便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又实事求是的,他便是我的朋友;讨好奉承我的,他便是我的仇人。说明修身养性要有闻过则喜的雅量,要亲近正人君子而远离谄谀小人。这样,才会有利于自己道德的修炼进步。

10.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译: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蓬草生长在麻田里,不用扶持也能长得挺直;白色细沙混在黑泥里,也会跟着一起黑了。这句话指出生活环境对人的成长和作为有重大影响。

孟子三迁议论文素材

成,一份两份都没问题

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竭尽全力培养孩子。故事原文: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孟母三迁,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ǎ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处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处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处子也。”遂居于此。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孟母三迁作文 ,欢迎大家分享。

孟母住在一个叫红花村的村子里,村子周围全是树木。孟子读了一所学校,学校里只有一位老师和五名学生。那里的学生不想学习,只想着打工。孟子也想打工,于是,他就对孟母说:“母亲,我不想读书,我想去打工。”孟母顿时火冒三丈,生气的说:“你整天不想着学习,就想着去打工,打工怎么会有出息,你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从这天起,孟子每天都心不在焉,孟母见孟子每天都是这副模样,决定带着孟子来到一个城镇里。

来到城镇,孟母给孟子上了一所中学。孟母以为这样就能让自己的孩子认真,安心地上课了,但是并非她所想。那里的学生放学后就想着去网吧,而且还喜欢带上孟子,孟子每天不学好,跟着这帮同学去,没钱了就去偷孟母的钱。孟子的成绩也在下降,孟母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恼火,她卖了自家的田,凑到了足够的钱,去了一个城市,上了一所重点中学。

上了重点中学后,孟子的成绩在不断上升,因为周围的同学都是好学生。可是这些同学只想着学习,根本就没有玩的时间,孟子也是一样,最后,孟子因为压力太大,得了抑郁症。孟母没办法,带着孟子来到了一所精神病院。

孟母为了让孟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几度搬迁,从墓地旁边,搬到了市集旁,又从市集旁边搬到了学校附近,因为孟母的不辞辛劳,使孟子在学校旁受到了好的教育,学有所成,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人。这就是《孟母三迁》看了这个故事,我体会到孟母为了孟子的学习,煞费苦心,搬了三次家。感慨万分的我明白了正是孟母对孟子的爱,使得孟子学有所成,孟母真是用心良苦啊!我情不自禁地感慨道:“这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父母。这是一个酷暑难耐的日子,气温高达35°c,妈妈一下班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就马不停蹄地带我去了作文班,在教室外面满头大汗的耐心地等待,但妈妈此时已饥肠辘辘,肚子早已唱起了“空城计”,可她还依然等着我上完课,也不为自己想,什么都先想到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的爱,像园丁精心栽培着我;像耀眼的太阳赋予我阳光和温暖;像水一样滋润着我;是我心中的疗伤药!母亲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它可以战胜一切,可以融化一切……

自打在学堂附近落户后,孟子的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但好景不长,一段时间后,租房价也升得愈来愈高,而且房东每次来讨房租的时候,总会影响到孟子,孟母只好搬走。

经过孟母慎重考虑,她花了重金在杭州西湖旁的高级小区里落户,在搬过到那边时,她还不知道有多高兴,可一到却失望了。当时,刚搬到那一个月,孟母发现自己的儿子总是一副得意样,经过自己的调查才得知原来这些邻居都是一些暴发户,爱攀比自己家有多好,从小孟子就喜欢模仿,被那些邻居家的小孩带坏了,孟母看不下去了,便带着孟子搬离这里。

孟母又观察了一下,决定搬到桂林的市中心。落户不久之后,孟母觉得这里不错,但她发现,孟子有点过于沉迷游戏,无法自拔了,她又四处打听,才知道,旁边那幢楼好多住户都是些不良高中生,每次双休日都聚集在楼下花园旁的亭子里玩游戏,刚好那里是孟子散步的经过地,孟子每次一看到就伸过头去左看看、右看看的天长日久了,他也就开始玩起来了。

孟母打听完后,叮了一大跳,孟母立马带着孟子离开这里。

孟母处于无奈之下,不知搬到何处,就随便搬到了北京里的北京大学旁边的小区里。这次孟母并没有抱希望,但孟母发现孟子又开始爱学习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几户邻居几户都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他们经常在楼下读书学习,孟子看到后也仿照起来,天长地久,孟子就又爱学习了。

“看来还是搬到学校旁好啊!”孟母感悟到。

孟子小的时候,他家旁边是一片坟地,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都有人来这里给祖先上坟,他们磕头、烧纸还哭喊着:“哎呀,我的爷爷呀……哎呀,我的奶奶呀……”孟子听了,嗨,觉得挺有意思,于是模仿他们上坟、哭喊。孟母一看,“不行,我不能让儿子学着哭丧啊!得搬家。”

于是,孟母把家搬到了一个市场旁边,市场里热闹非凡,每天都有许多小商贩叫卖各种商品。孟子又模仿起来,孟母又决定搬家。

孟子家第二次搬家,邻居是个杀猪的,孟子每天都能听到隔壁杀猪时猪叫的声音,孟子觉得很好玩,经常模仿猪临死之前的惨叫声。孟子的母亲想:这不对劲啊,儿子整天学猪叫,养成了这种习惯可不好,还得搬家。

因此,她家搬了第三次家,这个地方很好,没有上坟人的哭喊声,没有市场里的叫卖声,也没有猪的惨叫声,只有学堂里学生们的朗朗读书声。孟子也很喜欢这个地方,整天趴在学堂的窗户外面跟着读:“子曰:学而时习之……”孟母看了,满意地说:“看来这次是搬对地方了。”

我觉得,孟母的做法很正确,为了给孟子一个合适的成长环境而搬了三次家,孟子在好的环境里勤奋学习,最终成了儒家的“亚圣”。这就是墨子所说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的道理。

开始,孟子一家住在山脚下。山脚下有很多坟墓,每隔七八天就有人来吹吹打打,小孟子觉得很好玩,就每天学他们一样哭哭啼啼的,孟子的妈妈觉得这样不行,要搬家。

孟子的母亲搬到市集上去了,市集上有杀猪的有杀羊的。杀猪非常好玩,孟子就学市集上的杀猪人一样,找来五六个小朋友玩杀猪的游戏。孟子的妈妈说:“住在这里也不行。”

于是,他们第三次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天上课,学生读书、写字。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并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点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一天,小孟子去读书,他经常逃学,小孟子回来的时候发现妈妈刚在织布。孟子的妈妈问:“论语会背了吗?”孟子说:“不会背。”孟子的妈妈把布剪断,说:“线是接不回去的,就像我们人一样,如果你不好好读书,这个书就白读了。”

孟子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再也没有逃学了,而且回到家里,妈妈让孟子背什么,小孟子都能很顺利地背下来。

孟子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抖音里又发了一条孟子搬家的新闻,大家跟着我一起去看一看吧!

因为她们之前住的地方在坟地旁,孟子经常会学别人跪拜逝者。这次她们母子俩又搬到了茂密的森林里,这里的树木不仅长得比房子高,而且满树都长满了碧绿的叶子,把阳光都遮住了,只能透下一点光点而已。这里面还住着很多的小动物,它们每天都会出来寻找食物,给自己和孩子吃。

孟子看到这幅场景后,立马爱上了这里。接着他每天就知道跟动物们玩耍,心里早已经完全把学习忘得一干二净了。任凭他妈妈怎么喊他、骂他,他都不理会孟母,孟母心想:这不是接着他们又搬到了海边住,这里有着碧绿的大海和金黄的沙滩,还有一些果树。孟子又爱上了这里,现在孟子每天只知道去海里游泳或者在沙滩上堆沙堡,他又把学习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孟母看到后面如苦色,还带着忧郁的神情。她只好再次带着孟子搬家了。

这次她们又搬到了一个热闹的城市里。这座城市里有一个KTV,然后孟子孟子每天就到里面跟着那些大人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喝酒……孟母从邻居的口中得知后,很生气,也很伤心,然后他们又搬家了。

孟母她们又搬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旁边,孟子在学校受到了优秀同学的感染和名师的谆谆教诲。从此,孟子开始求知好学,努力奋进。孟子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孟母及老师的精心教导,成为了一个古今有名的文学家。

听说孟母又要搬家了,孟母搬了这么多次家,这次又要搬去哪里呢?

孟母带着孟子住在了墓地旁,母子俩总算找到一个地方落脚了,可是孟母和孟子的住处旁边新建了两个工厂,另一边又是一片墓地,孟母非常不满意,于是就向政府投诉,可是投诉了几次都没有一个满意的答复。母子俩无奈之下只好搬了家。

孟母搬到了城市里的学区房,孟母还给孟子报了一所学校,就在家附近,非常方便。他们来到家里,家里焕然一新,而且空气清新,这令孟母非常满意,孟母正在想:嗯,这里比原来的地方好多了。几个月后孟子没有好好学习,还染上了游戏瘾,而孟母呢,也变成一个脾气暴躁的母亲。邻居呢,也因为孟母的脾气暴躁去投诉她,孟母实在受不了了,于是又带着孟子又搬家了。

这次孟母带着孟子搬到了一个离城市较远的地方,然后给孟子买了一辆单车,让每天上学骑过去,孟母还在家门口种一片菜地。日子过得很幸福,孟母对这种生活和家都非常满意。

没想孟母搬了这么多次家,不知道孟母下次又要搬去哪里呢?

“特大新闻!特大新闻!孟家又搬家了!”卖报纸的小贩大喊道。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孟母三次搬家的故事了吧!这回不知道孟母与谁为邻了。

孟母这次搬到哪了?搬到一个小县城,但她不习惯这种生活,因为路上的车非常多,排放的尾气在污染空气,再加上汽车飞速奔驰,孟母和孟子被吓的都不敢出门了,更不说上学了。所以,孟母决定再次搬家。

孟母决定去大都市生活,最终在广州的摩天楼的五十层落户。孟母想:我已经在高层了,不会有人打扰到孟子的学习。刚开始风平浪静,后来,孟母发现孟子有些奇怪,西装革履,穿金戴银。于是,一探究竟,发现住在周围的人都是有钱人家,他们的孩子都特别爱攀比。有一次,孟母居然听到有人用钱让孟子给他写作业,他付钱给孟子,真是太可怕了。她决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受这样的影响,于是决定再次搬家。他们会去哪呢?

原来,孟母去了一所学校应聘老师,把孟子也带到了学校,学校里的环境很适合孩子的成长。

后来孟子好好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个圣人。

孟子六岁了,和母亲一直住在一个比较贫困的小山村,生活一向都比较简朴,虽然他们生活的比较困难,但是孟子的学习一直很好,是班里数一数二的优等生。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的问题,学校无法经营已经倒闭了,眼看着孟子的大好时光就要浪费了,孟母为了让孟子能学到知识,长大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孟母便决定连夜动身去往四川求学,她和孟子背上盘缠和干粮便出发了。

孟母带着孟子终于到了四川,他们在四川安家上学,孟母每天拼命的工作,每天早上6:00起来开车一直到晚上8:00,下班后又去一家小工厂做夜工,一直到凌晨4:00才能休息一小会儿。孟子上的是寄宿学校,只有星期六和星期天才可以回家,这时孟母也就更忙了,要提前一个小时起来给孟子找衣裳,还要给孟子做饭放在保温饭盒里,才能出去上班,孟子也知道母亲的辛苦,总是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孟母,孟母虽然十分辛苦,经常累得晕倒,但看到孟子优异的成绩,那些疲倦也就烟消云散了。可四川经常发生大地震,有一次发生了五级的大地震,孟子因此差点命丧黄泉,孟母为了孟子的安全又再一次搬家了。

这一次孟母搬到了镇安县城,这里不仅环境优美,并且教学质量非常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安全的事故,孟母一家便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1、孟母三迁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三岁bai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

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2、孔融分梨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

扩展资料:

《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知足下追踵古人,见贤思齐。——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断跟别人堕落下去。

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关于孟子的论文题目

大致方向有要求吗?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_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任何时候,人们都必须先解决好吃喝问题,才能去从事其他事情。在孟子看来,如果我们能够尊重自然,顺应规律,不耽误四季农时,那么收获的粮食就有剩余;鱼鳖等水产品,不大肆捕捞,不一网打尽,那么人们就可享用不尽;山中林木,不乱砍滥伐,给足生产时间,那么木材便可用之不竭。在这里,孟子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人类要生活,就必须尊重自然以获得必要的生产资料,只要这样,才能真正的“活”下来。“五谷杂粮,民赖生之。”事实上,我们现在的严禁电打鱼,河流每年规定禁渔期,山区每年规定封山期等等,无不契合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效法自然”,就是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方得和谐。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不知道呀么不知道!

  • 索引序列
  • 关于孟子的义和利小论文素材
  • 一些关于孟子议论文的素材
  • 孟子的议论文素材
  • 孟子三迁议论文素材
  • 关于孟子的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