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之后
——题记对与每个人来说,生命是最可贵的,而时间则是生命的计时器,它的流逝意味着生命也在流逝。当然,不排除极少部分人认为财富是最重要的,但是在他们即将失去生命而无法挽回时,他们才恍然意识到生命的可贵。然而在一些人心中,有另一种财富,它在他们的心中与生命的地位是不相上下的,那就是道义。当他们陷入生与义的两难时,这就一种最为艰难的选择——生与义间的舍与得。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2000多年前儒家的思想核心,孟子在生与义之间,他选择了义,即使生命也是可贵的。而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佳话也被人们所传颂。其实,我认为人的生命是可贵,但人有了生命,是为了实现价值,而在你选择义的时候,也是生命价值的体现,也许你会失去生命,但得到的却是比生命更为可贵的价值。如果拥有生命而抛弃义,那么生命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在加上为非作歹,那么生命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所以,生与义之间,生的舍去,而换取义是一种高尚的境界。“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这是在2007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对牺牲在蓝天白云下的空军战士李剑英的颁奖词。2006年 11月14日,他在驾机训练结束返航时,遭遇群鸽撞击,飞机发动机熄火。此时只要他选择跳伞,那么他完全可以脱身,但他为了确保觌面6个自然村中人民的生命,他选择了迫降,与飞机共存亡。不幸发生了,飞机爆炸了,李剑英壮烈牺牲。从飞机熄火到他牺牲只有16秒钟,为了保卫人民,他让自己的生命改变了航向,使他永远离开了自己的岗位,长眠与蓝天白云间。一生巨响将生命的价值扩大了,使英烈的灵魂得到升华,这就是生命的价值,这就是生与义间的关系。生与义其实是相互的,在选择了义的同时,也得到了生命的价值,生与义的舍与得是个两难的境界,但也是个崇高的境界。焦裕禄、周恩来舍去的是自己的利益,得到的却是千万人民永远的怀念;雷锋舍去的是自己的利益,得到的是人民的赞赏,人民引以为荣;烈士们舍去的是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祖国的复兴……他们舍去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却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难道这不是最崇高的境界吗?人类在地球村里住了几千年,义是维护人与人间的和谐,只有义才能使这个地球村更加的和谐。世界上的东西,一定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舍去一些东西,才能取得一些东西。孟子面对选择,做出了舍生取义。可是,一定要舍生才能取义吗?舍生就是为了取义吗?舍生就能取义了吗? 对于西楚霸王,他宁死不肯过江东的故事被人当做大义凛然的真英雄行为,他用死成就了个人大义,而他,却看不到为他战死的千万士兵,把江山拱手相让给对手,失去了国家民族的大义。而对于越王勾践,他的卧薪尝胆的故事为人所津津乐道,千古传颂。可是他是在苟且偷生,为吴王做牛做马,受尽凌辱,才成就一番霸业的,他失去了尊严,可是却换来了复国的大义。由此可见,取义,不一定要舍生。生和义两者并不矛盾,只是要我们正确处理它们的关系罢了。 正所谓“人为财死”,许多人舍生,仅仅却只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为了自己的物欲和享受罢了。多少贪官铤而走险,收刮民脂民膏,最后落个被判死刑的下场;多少罪犯丧心病狂,杀人放火,只是为了一点钱财……他们把钱看做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不仅抛弃了生命。更抛弃了义。他们没有清楚认识到义和生的重要性,而把本不重要的东西放在首位,甚至把生和义都抛弃了,是思想的错位,人性的扭曲。所以,舍生,不一定是为了取义。 而舍生,不一定就能够取义,而且,还有可能灭义。因为他们错把愚义当做大义,为了愚义而牺牲。正如陈宫效忠于吕布一样,吕布本是奸邪之人,而陈宫却对他忠心耿耿,到最后吕布被杀后,他抱着赴死的决心不投降曹操。他本是一个可以大展宏图的谋士,却因为愚忠愚义,把吕布当做明主,誓死效忠一个不义的人。类似的还有被谎言欺的德国人民,他们曾经支持拥戴一个疯狂的纳粹分子,还有无数个崇尚武士精神而白白战死的日本军人,他们能不怕死而成全义,只是他们错误把义定位在愚义,而把大义给毁灭了。 所以可见,舍生取义在今天的诠释不仅仅是舍去生命而成全道义,而是要明智的认识大义,明智的成全大义,不能白白牺牲,也不能效忠愚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孟子,告子上》中的一句话。可见,在古人心目中,义是重于生的,在“生”与“义”的选择中,古人会舍生取义,古人也视舍生取义为美德。 汉武帝晚年,政治腐败。汉武帝的太子率兵起义,企图清除贪官污吏。起义失败后,太子率一部分亲信逃亡,被追兵所逐。一户人家深感太子之义深重,率全家掩护太子。最终全家被诛,也未尝有一人透露太子去向。古时,一户人家都能够做到舍生取义,可见古人品德高尚。 关羽在土山被曹操大军所围困,曹操几次劝降皆不肯降。曹操以刘备妻子相要挟,关羽方约3事而降,下山后急奔下邳拜见刘备妻子。可见,关羽义气深重。曹操以高官,金钱,美女予之。关羽皆不肯授,得知刘备消息后,即率嫂嫂弃曹营而去。过五关斩六将毫不畏惧。最终找到刘备,被后人所称赞。可见,义气在古人心中有很重要地位。生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然而,现代的一些人在“生”与“义”的选择上,与古人大相径庭。现在的一些人过于重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对“义”的追求。有些人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甚至不顾及他人生死。这种不仁不义的行为不仅违反了道德准则,也将使自己陷入遭人唾弃的境遇。 其实,生于义的选择是直观的比较,而生活中更多的是需要人们放开眼光的 抉择。面临选择,我们应该志存高远,高瞻远瞩,而不要鼠目寸光为了利益而取生舍义。在选择面前,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取“生”还是取“义”。
白色犬犬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于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
1.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译: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附原文: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译文】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忧患使人得以生存发展,贪图安逸享乐会使人萎靡死亡。
4.人皆可以为尧舜。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造福天下,使天下人都能这样。
7.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
译: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8.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译:人的毛病,在于喜欢教导别人,做别人的老师。喜欢教导别人的人,又往往自以为是,自以为正确,一副高高在上的气魄。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译: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10.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译: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1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译: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12.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译:丰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现懒惰;灾荒年成,年轻人多表现强暴,并不是天生的资质有所不同,是由于环境把他们的心变坏了的结果.
13.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译: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14.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1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1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17.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1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百姓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是最为轻的。
20.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译:有两个版本:1.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我也善于培养我的浩然正气。(教科书)2.我善于言辞,后同前。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1-7]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荀子》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从《荀子》一书看荀子的三大思想主张 :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3. 利少而义多,为之。
译:出自先秦《荀子·修身》。利益少,但是道义多,这样的事要做。在利与义之间要舍利而取义,强调的是一种修身原则。
4.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译:出自先秦《荀子·非相》。赠人以有益之言,比赠人以金石珠玉更显珍贵。说明有益的建言对他人事业人生的助益作用。
5. 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
译:出自先秦《荀子·哀公》。鸟被逼得走投无路之时就会用嘴啄人,兽到困窘之时就会用爪抓人,人到穷困潦倒之时就会设计人。以鸟兽困窘之时的行为为喻,说明人到穷困潦倒之时便会放弃道德操守的原因。
6. 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译:出自先秦《荀子·劝学》。定居一定要选择适当的邻里,交游一定要接近贤士。说明要加强道德修养,就应该注意周围环境。
7. 生死俱善,人道毕矣。
译:出自先秦《荀子·礼论》。生是人的开始,死是人的终结。开始与终结都做得好,那么他的为人之道就完善了。说明意在劝人行仁行善,要善始善终。
8.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译:出自先秦《荀子·荣辱》。赠人以善良之言,好比冬天的衣服一样让人感到温暖;说伤害别人的话,比用矛戟刺人还要厉害,为人说话不可太刻薄。
9.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译:出自先秦《荀子·修身》。批评我而又批评得恰当的,他便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又实事求是的,他便是我的朋友;讨好奉承我的,他便是我的仇人。说明修身养性要有闻过则喜的雅量,要亲近正人君子而远离谄谀小人。这样,才会有利于自己道德的修炼进步。
10.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译: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蓬草生长在麻田里,不用扶持也能长得挺直;白色细沙混在黑泥里,也会跟着一起黑了。这句话指出生活环境对人的成长和作为有重大影响。
卖烧饼的小怪兽
从孟子与梁惠王论辩探究孟子“仁政”思想摘要:《孟子·梁惠王》章句作为《孟子》全书的开篇,充分体现了孟子“仁政”的思想。孟子劝谏君主要有“仁义”的美好品质,以“仁义”之心治理国家,慎修身而为“仁君”,并以民为本、行“民本”之道,从而实现孟子也是儒家所追求的“仁政”之治。关键词:孟子;梁惠王;仁政思想;仁义;仁君;民本“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在《_语》一书中,“仁”字共出现了一百多次,可以看出,“仁”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孟子作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捍卫并发展了春秋时期孔子所创立的早期儒家学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孟子结合时代的需求,对孔子“仁”的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在战国时期诸子争雄、百家争鸣的时代大背景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一书中,“仁”字统共出现158次,仅在《孟子·梁惠王》中就出现了14次,如下:“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苟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王如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仁者无敌’,王请无疑。”“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_于王。”“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惟仁者焉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文王发政而施仁,必先斯四者。”“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仁人也,不可失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作为孟子实现“王天下”思想的历史名篇,充分并集中展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成为历代学者研究孟子“仁政”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始材料。本文将通过对孟子与梁惠王论辩的分析,从“仁义“、“仁君”、“民本”三个方面来探究孟子的“仁政”思想。一、“仁义”与“仁政”从字词的角度来解读“仁义”一词,“仁”即为“仁慈、仁爱”,“义”即为“正义”。儒家重伦理,“仁义”作为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备受孟子的推崇。“仁义”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其被演绎为“仁政”的重要内涵。在《孟子·梁惠王上》章句的开篇,孟子与梁惠王二人便对“仁义”与“利”这两个词进行了论辩。梁惠王问孟子:“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开篇前两句便点出了论辩的主题“利”与“仁义”。梁惠王见到孟子的第一句话便是询问孟子能否为自己带来好处,可见梁惠王是一位很重视“利”的君主。而孟子则重视“仁义”,认为作为君主治理国家不应只想着利益,只要做到仁义便足够了。孟子认为:“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如果君主治理国家只是一味地讲求利益,那么他的大臣也会和君主一样“重私利而轻公义”,君主的国家与产业终将会被永远也不满足的大臣夺取。相反,如果君主治理国家注重“仁义”,那么他的大臣也会和君主一样“重公义而轻私利”,讲“仁义”的大臣是不会怠慢君主的,而会全心全意地辅佐君主。所以,如果一位君主能够做到“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那么君主的国家自然会繁盛强大,君主也会实现自己最初所追求的“利”。在本章中,孟子并没有提到君主施行“仁政”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在这里,孟子所说的“仁义”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概念,就像“诚实守信”一样,指的是君子本身所拥有的一种优秀品质。有些学者认为,在孟子与梁惠王的论辩中,孟子是将“仁义”和“利”相对立进行论辩。他们以“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为依据,肯定地主张孟子认为“‘利’是一切祸害的根源,会引起人与人的争夺,造成社会的不安、国家的危机。”我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在我看来,“上下交征而国危矣”只是孟子客观地分析了君主以“利”为导向施政所带来的后果:即是引发社会各阶层之间对“利”的相互争夺。孟子并没有将“仁义”和“利”放在对立的位置上,也没有明确指出“仁义”与“利”不能共存。而“仁义”与“利”是否可以共存问题的实质即是孟子的“义利观”问题。历来有很多学者都主张孟子是反对言“利”的:例如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提到:“孟轲肯定地反对谈‘利’。儒家认为‘义’与‘利’是对立的。孟轲特别强调这种对立。”张岱年先生也在其《中国哲学大纲》中提出“孟子尚义反利,比孔子更甚。孟子以为一切行动惟须以义为准绳,更不必顾虑其他。”而陈_先生则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孟子虽“重义轻利,先义后利”,但并不代表孟子就反对言“利”。其在《孟子讲义》中反驳道:“孔孟确实是重义。但是,他们虽然重义,却没有笼统地以道义排斥,否定物质利益,他们并不把物质利益视为洪水猛兽,并不像有些后儒一样,把物质利益视为绝对有害于道义的东西。”我十分赞同陈_先生的观点,孟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应有“仁义”之心并不代表孟子就反对君主治国追求“利”。我们可以从孟子的论辩中分析出,孟子认为如果君主治理国家时能够满怀“仁义”之心,那么,即使君主并没有费尽心思地去追求“利”,也依然会获得他想要的“利”,此时的“仁义”和“利”两者便可共同实现、和谐共存。相反,若是一位君主一心一意只想求“利”,那么他便会在失去“仁义”的同时也失去“利”。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义”与“利”不仅不是相对立的,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统一性。孟子主张君主讲“仁义”,看似其所关心的只是仁义问题,其实不然,仁政可以使仁义转化为天下人的利益。孟子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实际上是在斥责诸侯们只顾自己私利而罔顾天下百姓公利的行为;而孟子主张君主应讲“仁义”、行“仁政”,实质上是为了保证人民的利益不会遭受统治者的剥削与掠夺,也是为了给百姓争取更多的利益,是一种行天下之大义的行为。所以我认为,孟子所反对的并不是“利”本身,而是君主过度“逐利”的思想和行为,一种求而不得、得不偿失并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危害的行为。来源:神州·中旬刊
题目: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孔子可以照着下面的模仿 我眼中的孟子 孟子,一位先秦大家,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儒生,他和蔼可亲,慈祥的面颊上总是返着一丝
写作基础知识—杂文的写作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它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但以议论为主。杂文不像一般议论 文那样抽象地说理,或者简单地举例说明,而是运用形象化的
——题记对与每个人来说,生命是最可贵的,而时间则是生命的计时器,它的流逝意味着生命也在流逝。当然,不排除极少部分人认为财富是最重要的,但是在他们即将失去生命而无
华益慰华益慰,湖北省浠水县关口镇华咀村人,1933年3月出生于天津的一个医学世家,著名医学专家、原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享受政府
满意答案心理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