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作者姓名是:如果之前发表过论文,并且被知网查重系统所收录了,那么在这次提交论文的时候,又引用了之前已发表过论文里的内容,那么就需要填写好作者。实际上填写作者,是为了让知网查重的系统,知道该作者在之前就已经发表过论文了,如果待检测的论文里有引用到之前发表过的内容,知网就能检测出来,这样引用的部分也不会被算作抄袭。所以大家在使用知网查重的时候,要注意是否引用到自己之前发表过的论文,如果有引用到那么一定要填写好作者,避免到时检测后重复率过高
当学校批准博士论文重复检测时,包括你自己的论文是不好的。重要的是确保你发表的论文被论文检测系统识别。那么,当我们检测论文时,硕士论文查重是怎么识别发表过的的论文呢?paperfree小编给大家讲解。 1.提交论文时,记得输入正确的姓名。检测技术系统可以通过分析作者的姓名识别已发表的论文。如果没有输入作者的姓名,它将被视为剽窃。 2. 输入作者姓名时,你应该特别了解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许多人都有合作论文,所以很难删除他们已经发表的论文,因为检测系统只对第一作者有效。 3.重点是要删除已发表的文章,只能通过选择学校论文查重系统,其他方法检测技术系统不支持此功能。 因此,除了学校认可博士论文的论文擦汗从,包括他们自己的论文外,其检测系统也可以识别。如果你的论文不是学校内部查重系统,或者不要引用你发表的大量论文。因此,在写博士论文时,如果你想引用你发表的论文,你必须注意这两点。
自己的论文当然要写自己的名字,你复制粘贴了许多别人的论文,重复率一定很高,这个就涉及到后面的论文降重了。
论文发表,作者填写一定要是本人的。如果不写正确的作者,发表的文章很难定义是自己写的文章,以后他人随意使用,更改都可以,不关乎真实作者的事情。因此建议正确对待。
大部分论文需要查重
查重,全称为论文查重,是把自己写好的论文通过论文检测系统资源库的比对,得出与各大论文库的相似比。简而言之,就是检测抄袭率,看你论文的原创度,是不是抄袭的论文。2022年6月12日凌晨,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知网官方网站以及中国知网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即日起,中国知网向个人用户直接提供查重服务。
并不会,学位论文查重时会除掉自己已发表的论文。
现在已知的查重系统中,只有知网查重系统有“去除本人已发表的论文”的选项,只要在论文查重时,勾选其选项的话,检测系统就会自动排除出来。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中国知网”才有,其他的检测系统还没有开发出其功能,而且,有的学校也不认可,在研究生论文中引用自己已发表的论文。
扩展资料;
自己已发表的论文仍然被计算在重复率的原因;
1、提交知网论文检测的时候,没有正确输入作者的姓名,知网查重系统是通过该名字来识别出作者曾经发表过的文献的,如果没有输入正确的作者姓名,或者压根没有输入作者姓名,那么知网当然会识别不出你曾经发表过的论文,从而造成去除本人已发表的重复率跟总文字复制比的数值一样。
2、学校知网检测时,没有勾选去除“本人复制比”这一选项,从而造成知网没有识别本人已发表的文献。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检测文献作者不是相似文献中的“第一作者”,而是第二作者或第三作者等,系统将不会去除该相似文献。
所以如果在选择引用自己已发表的论文内容时,一定要注意下自己是不是“第一作者”,因为很多毕业生在发表论文时都将导师放在第一作者的文字,而自己是第二作者。
这样的情况下,无论学校的检测系统如何设置,自己发表的论文都会算进后续论文的重复率,因为“去除本人参考文献这一设置”仅对第一作者有效!
3、如果学校知网检测系统里面没有勾选“仅去除第一作者本人”选项,只要检测论文作者和相似列表中作者相同,不论是第一作者还是第二作者等,知网系统都不会将那个检测文献作者和相似文献列表作者相同的相似文献去除。
这是你的论文,作者当然要填自己呀!至于你复制粘贴了许多别人的论文,重复率一定很高,这个就涉及到后面的论文降重了。
首先,相信看过知网查重报告的论文作者应该都了解,论文查重报告当中,有一个部分就是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的重复率,那么,这个本人已发表文献又是如何判断呢,其实就是由作者信息进行判断的,知网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对于已经在知网上检测过或者发表过的论文会进行收集。换言之,如果论文作者在提交知网查重之后在作者信息处不填上自己的信息,就可能因为跟知网当中自己所撰写的论文重复而出现大面积重复。 其次,论文作者填上自己的信息之后,也可以帮助知网准确识别自己在知网当中所收录的文章,知网查重的时候,会自动显示去除本人已发表的文献的重复率部分。特别是一些研究生,在毕业之前,学校通常会要求至少在省级期刊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而通常省级期刊以上的期刊都会和知网之间有战略合作关系,发表在省级期刊以上的文章基本上都会被知网收录,因而,在毕业的时候,如果在毕业论文当中引用了自己已经发表的期刊文章的部分段落,如果填上自己的信息,就可以帮助知网准确识别并进行比对。 最后,对于一些延期毕业的学生而言,在正常的毕业年份可能撰写并发表了论文且提交了知网检测,知网对于这样的文章可能在当年不会收录,但是在第二年有可能就会记录到曾经查重过的记录,而如果当年论文作者填写了自己的信息,第二年在援引该文章时候,知网也是可以自动识别并判定该文章属于作者已发表的文献内容。
简单点说,就是填了作者信息之后,不会将你的论文和你之前已发表过的论文进行比对,这样查出来的结果更准确一些。
一篇论文不管你有多少个作者,我们在查重论文时,只需要填第一作者,拿我们常用的知网查重系统来说,它只认可论文的第一作者。
首先,相信看过知网查重报告的论文作者应该都了解,论文查重报告当中,有一个部分就是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的重复率,那么,这个本人已发表文献又是如何判断呢,其实就是由作者信息进行判断的,知网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对于已经在知网上检测过或者发表过的论文会进行收集。换言之,如果论文作者在提交知网查重之后在作者信息处不填上自己的信息,就可能因为跟知网当中自己所撰写的论文重复而出现大面积重复。 其次,论文作者填上自己的信息之后,也可以帮助知网准确识别自己在知网当中所收录的文章,知网查重的时候,会自动显示去除本人已发表的文献的重复率部分。特别是一些研究生,在毕业之前,学校通常会要求至少在省级期刊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而通常省级期刊以上的期刊都会和知网之间有战略合作关系,发表在省级期刊以上的文章基本上都会被知网收录,因而,在毕业的时候,如果在毕业论文当中引用了自己已经发表的期刊文章的部分段落,如果填上自己的信息,就可以帮助知网准确识别并进行比对。 最后,对于一些延期毕业的学生而言,在正常的毕业年份可能撰写并发表了论文且提交了知网检测,知网对于这样的文章可能在当年不会收录,但是在第二年有可能就会记录到曾经查重过的记录,而如果当年论文作者填写了自己的信息,第二年在援引该文章时候,知网也是可以自动识别并判定该文章属于作者已发表的文献内容。
知网查重论文是否需要填写作者真名?在使用知网检测系统时,无论是在高校知网查重入口,还是知网自助检测网站,提交和上传论文都会遇到要求填写作者姓名和论文题目信息的情况。对于“知网查重时是否需要填写真实作者姓名”这一问题,始终未对其进行详细解析。那么在知网论文查重的时候,写作者的名字是不是有一定的作用呢?其实,写上作者的姓名信息,对大学生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首先,知网查重时写上作者姓名等真实信息,并不会对高校查重结果造成影响,也不会出现论文泄露等因作者信息而产生的问题。其次,填写作者信息对于论文和之前发表期刊论文或者毕业论文有重复相似内容的时候,知网查重时可以看到剔除本人文献的结果,也就是去除本人文献的结果。再次,知网查重时填写真实作者姓名对于评职称的论文,可以看到投稿时的重复率,即主要看职称时知网检测系统的结果——去掉自己发表过的文献结果。评职称一般是看这个结果的,如果看总的结果会很高。最后,对于毕业论文,知网在查重时写不写真实姓名,并不会对查重的总体结果造成影响。但是一万个万一当年知网检测系统因某些原因查重后当年未毕业,延期一年毕业,写不写真实姓名会有一定影响,知网检测系统一年后会判定论文为学长论文。
第一位作者。如果您的论文之前是由多个人共同发表的,而现在您需要论文查重该报告,则您只能填写第一位作者,而第二位作者之后,该系统可能会发现抄袭。提交免费论文查重的步骤很简单,但是如果您不了解免费论文查重的规则,则盲目提交论文以直接查重重复可能会造成损失。
自己的论文当然要写自己的名字,你复制粘贴了许多别人的论文,重复率一定很高,这个就涉及到后面的论文降重了。
论文发表,作者填写一定要是本人的。如果不写正确的作者,发表的文章很难定义是自己写的文章,以后他人随意使用,更改都可以,不关乎真实作者的事情。因此建议正确对待。
大部分论文需要查重
查重,全称为论文查重,是把自己写好的论文通过论文检测系统资源库的比对,得出与各大论文库的相似比。简而言之,就是检测抄袭率,看你论文的原创度,是不是抄袭的论文。2022年6月12日凌晨,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知网官方网站以及中国知网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即日起,中国知网向个人用户直接提供查重服务。
大雅在论文查重领域也算是比较老的品牌了,应该是不会泄露论文的。论文查重系统在得出查重报告后,一般会在一个星期内将查重报告和论文检测痕迹彻底删除,这样可以保证用户的论文安全。
应该不会。一般论文检测系统不会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还有个PaperFree免费论文查重不错,首次免费查。
上传论文就可以了。请先用学校OA邮箱将论文发送至图书馆论文查重服务邮箱。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教师+大雅论文检测”(未注明则将默认采用中国知网CNKI系统),将论文命名为“文章名+作者姓名”,并在邮件正文处留下以下重要信息。注意仅限校内IP范围内使用,每个账号限查两篇。
(一)题名(Title,Topic)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格式相关书籍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三)摘要(Abstract)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四)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技巧—:依据学术方向进行选题。论文写作的价值,关键在于能够解决特定行业的特定问题,特别是在学术方面的论文更是如此。因此,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一,就是依据学术价值进行选择提炼。技巧二:依据兴趣爱好进行选题。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二,就是从作者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只有选题符合作者兴趣和爱好,作者平日所积累的资料才能得以发挥效用,语言应用等方面也才能熟能生巧。技巧三:依据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选题。文献资料是支撑、充实论文的基础,同时更能体现论文所研究的方向和观点,因而,作者从现有文献资料出发,进行选题和提炼标题,即成为第三大技巧。技巧四:从小从专进行选题。所谓从小从专,即是指软文撰稿者在进行选则和提炼标题时,要从专业出发,从小处入手进行突破,切记全而不专,大而空洞。
关于粮食安全的论文题目有:行稳致远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是国之根本、民之命脉;粮食安全,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是“国之基石”“国之大者”。各级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从“国之大者”的政治角度深刻领会“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意义,切实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担当。粮食安全论文篇二攥紧中国种子保障粮食安全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4月10日下午, 国家领导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我们要充分认识攥紧中国种子的重要意义,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多渠道发力攥紧中国种子。粮食安全论文篇三紧抓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文中指出,”地方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我们要扛起粮食安全责任,紧抓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在解决好”谁来种地”"种在哪里” "怎么种地” 三个问题上下功夫,切实保障好粮食安全。粮食安全论文篇四万里遍春耕保粮食安全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雨水已过,春风渐暖,各地春耕工作有序展开。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要保障粮食安全,需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有效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粮食安全论文篇五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民以食为天,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_以来, 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诸如“切实减少世界粮食损耗””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的”粮言粮语”,各方面政策多管齐下,进一步了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在_即将召开之际, 我们更要下大力气,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粮食安全论文篇六紧紧抓住粮食安全“四条线”_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提出,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五谷者, 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确保粮食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必须牢牢抓住“四条线”,让”粮袋子”量足价稳,“中国饭碗” 端得更牢。粮食安全论文篇七增减双措并举保障粮食安全国家领导在向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粮食安全面临挑战,世界各国应该加快行动,切实减少世界粮食损耗。应对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保障粮食安全,我们要增减双措并举,做到“开源节流”,“开”增产“之源”, “节”减损.”之流”粮食安全论文篇九强化“三个维度”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在给安徽省太和县的种粮大户徐淙祥的回信中指出,这些年,党中央出台了- -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就是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粮食安全论文篇十牢守粮食安全底线端牢“中国饭碗”仓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既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认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我国粮食安全为何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由重点关注数量安全转变为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同时兼顾。在满足人们温饱问题的阶段,数量安全是根本,但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营养健康、美味可口的高质量粮食品种,多样化的食品需求,日益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重要选择。
由粮食安全转变为多样化的食品安全。随着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放缓和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以及口粮在人们日常饮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粮食(口粮)安全不再像过去一样突出,相反地,人们对肉类、蔬菜、水果等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因而保证多样化的食品供给逐步成为粮食安全的新内容。粮食安全也由口粮安全逐步转变为口粮安全和饲料粮安全兼顾。
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风险。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安全(或食物安全) 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这一概念主要涉及粮食的供给保障问题,它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演变过程。1974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为:粮食安全从根本上讲指的是人类目前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即“应该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未来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它强调获取足够的粮食是人类目前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1983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这一定义作了修改,提出粮食安全的目标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1 引言 粮食的水分含量是评价粮食品质的重要指标,是粮食检测的基本项目。正常的粮食都含有适量的水分,并且水分含量通常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这是粮食维持生命及保持其固有良种品质和食用品质所必需的。由于受到收获早晚、成熟度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粮食的水分含量是变化的数值。粮食水分的检测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无损检测和有损检测两大类。无损检测是指在不破坏待测物原来的状态和化学性质等前提下,通过粮食本身的物理、光学及化学特性来测其含水量。有损检测则是指在测量的过程中待测物粉碎或发生了化学变化,致使其不能保持原有的形状、结构或组分。在这两类中,无损检测的方法更经济、快捷,发展也最为迅速,是当今世界水分检测的主流。
现就粮食水分检测浅谈其常用的主要方法。 2 粮食水分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 直接干燥法 直接干燥法是指将待测样品置于烘箱中,根据ASAE 标准,在130 ℃的温度下保持19 h,测量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其水分含量。 电容法 电容法是根据水分的介电常数远远大于粮食中其他成分的介电常数,水分含量的变化势必引起电容量变化的原理,通过测量与样品中水分变化相对应的电容变化即可知粮食的水分含量。 以上两种方法的测量原理非常简单,技术相对来说也较成熟,但都存在不足之处:直接干燥法测量周期较长,人为干扰因素多,并且不能进行在线测量;电容法的影响因素较多,在精度和重复性等方面难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为数据综合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结果。 红外线加热干燥法 红外线加热干燥法是利用红外线加热样品使其失水,从而达到测量水分含量的目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和加热时间,该法不能进行在线测量。 微波加热法 微波加热法是利用微波炉的磁控管所产生的2 450 MHz 或915 MHz 的超高频率微波快速振荡粮食中的水分子,使分子相互碰撞和摩擦,进而去除粮食中的水分。与传统干燥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缩短了测量周期、减少了能耗。其中,红外法不需加热介质,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微波法操作方便,并可同时测量多种样品,但它存在温层效应和棱角效应,造成微波的不均匀,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射线法 近红外线反射光谱(NIRS)是在1964 年应用于粮食水分测定的。由于不同的分子对不同波长的近红外光具有不同特征的吸收,当用近红外光(波长为1 940 nm)照射样品时,漫反射光的强度与样品的成分含量有关,服从朗伯—比尔定律。该方法测量快速、简单,无需对粮食进行烘干,只需在仪器前流动即可检测,但仅属于表面测量技术,很难反映整个物料的体积水分(内部水分),测量精度受粮食籽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影响。 微波吸收法 微波吸收法始于19 世纪40 年代,它利用粮食中的水分对微波能量的吸收或微波空腔谐振频率和相位等参数随水分的变化来间接地测量水分含量。其优点为灵敏度高、速度快、安全、不损坏物料、可在线连续测量、测量信号易于联机数字化和可视化;缺点是检测下限不够低,易引起驻波干扰,测量值与物料成分有关,不同品种需单独标定。 3 粮食水分有损检测的主要方法 105 ℃恒重法 用比水沸点略高的温度(105 °±2 ℃)使经过粉碎的定量式样中的水分全部汽化蒸发,根据所失水分的质量来计算水分含量。该方法是水分检测最常用的标准方法之一。 定温定时烘干法 该方法又称130 °±2 ℃电烘箱法。其原理为:在一定规格的烘盒内称取经过粉碎的试样,在规定加热温度的烘箱内烘干一定时间,烘干前后质量差即为水分含量。 双烘法 双烘法主要用于测量高含水量粮食。测量时,先称取整粒试样20 g~30 g,放入105 ℃烘箱中烘干30 min,取出冷却称质量,然后粉碎,再用105 ℃恒重法进行烘干测量。 隧道式烘箱法 隧道式烘箱法也是定温定时法的一种,它将象限秤与烘箱结合起来,烘干试样后无需冷却可直接用象限秤称量,并可在象限秤上直接读出试样的水分含量。
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感官来对粮食进行含水量测定,通过与标准样品对照,手摸眼看来感官鉴定杂质;手摸掐、眼看、牙咬、听声来判断水分。 例如,大豆的含水量鉴别。大豆含水量的感官鉴别主要是应用齿碎法,而且要根据不同季节而定,水分相同而季节不同,齿碎的感觉也不同。冬季:水分在12 %以下时,齿碎后可呈4块~5 块;水分在12 %~13 %时,虽然能破碎,但不能碎成多块;水分在14 %~15 %左右时,齿碎后豆粒不破碎而形成肩状,豆粒四周裂成许多小口,牙齿的痕迹会留在豆粒上,豆粒被牙齿咬过的部分出现透明现象。夏季:水分在12 %以下时,豆粒能齿碎并发出响声;水分在12 %以上时,齿碎时不易破碎面且没有响声。良质大豆——水分在12 %以下,次质大豆——水分在12 %以上。 4 结束语 水分是粮食贮藏、收购、加工、运输过程中必须测量的重要质量指标。近几十年来,粮食水分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形成了多种水分检测方法。总体上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方法是通过干燥方法和化学方法,直接检测出粮食中的绝对含水量,检测精度高,但费时,不适于在线和现场检测。间接法是通过检测与水分有关的物理量(例如物质的电导率、介电常数等),间接地测定物质的水分,一般速度较快,易实现在线检测。目前比较常用的是烘箱法,当然,也有其他方法被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参考文献 1 陈 斌、黄星奕.食品与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新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9~30 2 翟宝峰.基于数据融合的粮食水分检测技术的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02 3 王艳.微波加热法测定谷物水分的研究[J].江苏调味副食品,:18~19 4 李业德、王一鸣.一种在线检测谷物干燥机出粮含水率的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73~77
下面是具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是看干燥法,上面介绍了“目前最常用的是烘箱法”因为这种方法比较准确,所以也用作其他方法校准的标准。):一般取试样为2克进行检测。(以下论文的作者是翟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