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妈妈炖排骨给爷爷吃,我 馋了就喝了几口肉汤 ,结果半夜关节就疼得受不了了。”病床上壮壮说得可怜兮兮的。
16岁的烟台男孩壮壮(化名)是个小胖墩,一米五多的个儿体重已140斤。提起壮壮的饮食,母亲刘女士头疼不已,因为壮壮过去有过痛风,平时刘女士就限制他吃犯忌的食物,不想他前几天就偷喝了几口肉汤,痛风犯了。
刘女士说,去年壮壮曾因关节疼辗转过三所医院,最终在毓璜顶医院确诊为高尿酸血症,也就是俗话说的痛风。“这么小的孩子也痛风?”刘女士诧异地说,儿子也没吃海鲜、喝啤酒啊?
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汤艳春解释说, 痛风分遗传性和继发性 ,并不仅是吃海鲜喝啤酒能诱发, 痛风发病主要是体内嘌呤代谢失常所致。
1. 外邪侵袭 。身体被 湿热浊毒 侵袭,留于关节而致气血和脉络不通畅,不通则痛。
2. 饮食不节 。经常吃肥甘厚腻的食物,或者因为体质的原因,使得体内运化失调之后生湿浊,往外到皮肉关节,往内留于脏腑,发为本病。
3. 脏腑蕴毒 。素体阳盛,长期积热下来, 热郁毒盛 ,壅闭经络,引起痛风。
4. 脾胃虚损 。 脾虚 会使得体内水湿运化失常,湿浊会停滞在体内,长期下来致病。
5. 血热致瘀 。长期 血热 导致脉络堵塞,引起关节肿大、畸形及僵硬等情况。
1. 湿热蕴结证
湿热是有形之邪,会阻滞经络脉道出现气血不通等情况。该症常见局部关节红肿灼痛,发病会比较急,一般发于一个或多个关节,会伴随有发热、口渴、恶风等情况,或者出现盗汗、头痛、小便短黄等症状。
治疗以 清热除湿,祛风通络 为主,可用四妙散加减进行治疗, 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 ,对热甚者可加连翘、忍冬等药材清热,阴伤者可加上麦冬、玄黄等滋阴药材.
2. 脾虚湿阻证
湿邪侵犯脾脏,则会出现倦怠、纳食减少等湿邪困阻中焦的症状。常见于无症状期或症状缓解期,可能会伴有轻微的关节疼痛、高尿酸血症、头晕、腰膝酸软、腹部胀闷等症状。
治疗应以 健脾化痰、渗湿通络 为主,可用四君子汤加减进行治疗,湿邪甚者,可加猪苓、泽泻等除湿邪,腰膝酸软可加杜仲、骨碎补等补益肝肾。
3. 寒湿痹阻证
寒邪入侵,会使得肢体关节容易出现屈伸不利、关节局部疼痛、肌肤麻木等症状,该症常见关节肿胀疼痛,且痛有定处,关节屈伸不利、或有痛风石沉积等,治疗应以 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为主,可用黄芪防己汤加减进行治疗,对于寒邪甚者,可加附子等温阳药材。
4. 痰瘀痹阻证
湿热久留于身,气血不通而生瘀,淤血和湿热的结合会使得经络阻滞更加严重,使疼痛更剧烈,活动严重受限,该症常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痛处固定,关节红肿,屈伸不利等。
治疗应以 活血祛瘀、化痰通络 为主,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进行治疗,关节疼痛者,可加乳香、没药等止痛,久病体虚,可加黄芪、党参扶正。
5. 肝肾亏虚证
寒湿易侵犯肝肾二脏,使得骨失所养,筋失所荣,导致骨质受损、关节屈伸不利,该症常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呈游走性疼痛,或出现关节变形、足跟疼痛、疲倦乏力等。
治疗应以 益肾养肝、活络止痛 为主,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治疗,对冷痛甚者,可加四逆汤温阳散寒,阴虚火旺者,可加知母、黄柏等滋阴清热的药材。
以上药方供参考,具体还需辨证论治。
很多人认为痛风是“和尚病”,一旦得上了,从此便只能粗茶淡饭,一点荤腥都沾不得。
这种认识其实比较片面 ,肉类蛋白质含量高且属于优质蛋白质,是人体摄入蛋白质的主要渠道之一,如果 蛋白质摄入不足将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对于痛风患者而言,吃肉时要注意肉类品种的选择。
痛风患者在急性期, 嘌呤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150毫克以内 ,宜选择嘌呤含量低的食物;
低嘌呤食物 : 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在50毫克以下 的,即为低嘌呤食物,如大米、奶制品、蛋类、水果、胡萝卜、黄瓜、茄子、西红柿、土豆等。
中嘌呤食物 : 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在50毫克到150毫克之间的 ,即为中等嘌呤食物,如猪肉、牛肉、草鱼、鳝鱼、鳗鱼、大比目鱼、龙虾、螃蟹等。
高嘌呤食物 : 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在150毫克以上的 ,即为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肉汤、带鱼、沙丁鱼、鲢鱼、小鱼干、基围虾、扇贝、牡蛎等。
痛风之疾,非一日之寒。除了合理的摄入蛋白质之外,痛风患者还需注意 管住嘴,多喝水、多运动 ,才能避免病情加重和再次复发。
#39 健康 超能团# #清风计划#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谈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护理对痛风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56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下,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痛风;中西医护理;临床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之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等因素,促使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痛风是由于机体长期代谢紊乱,引起尿酸增高,从而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痛风的主要特征是尿酸增高、特征性关节炎反复的发作,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关节的活动或出现畸形、痛风性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痛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其外因是由于饮酒过量损伤了脾胃造成脾的代谢障碍;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和脾气虚弱,亦可由其他疾病内耗所致脾气虚弱或劳倦、饮食、情志所伤[1]。
中医认为痛风多见于中老年和肥胖人群,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加之肥胖多痰多湿,痰湿重浊,同时又过食滋腻厚味,从而出现痰浊流窜经络,阻滞气机,影响代谢,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功能受损。本文结合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具体的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18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1 )岁;观察组14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44±)岁。两组患者的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即P>。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
常规的西医护理
对于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要保持卧床休息,抬高患者的患肢,直至患肢开始恢复活动为止[2]。在此期间需要时常变化体位,防止局部皮肤受压,造成肌肉失用性萎缩和关节功能的缺失。要做到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特别是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发热、头痛等伴随症状。对于不良的药物反映,要及时的反馈,观察是否调整用药。通常使用的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快速特效药,但是会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白细胞低于正常值,禁止服用。在使用抗痛风药物治疗时,最好不要联合用药,以免出现副作用。在用药期间,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不得少于2000ml/d,饮水可以稀释尿液,防止尿酸盐在肾脏形成结石。
中医护理
中药外治的护理
中医外治的护理,具体是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选取不同中药外洗或外敷治疗疼痛部位,进一步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如病变部位在指、腕关节处,一般采用外洗法;如果是大关节主要采用中药外敷法;在中药粉剂中加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消肿止痛的效果满意。
服用中药的护理
湿热蕴结型中药宜饭后偏凉服;湿热留痹者,汤药宜温服;脾肾不足者,则汤药宜饭后温服。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治愈。急性痛风多为湿邪蕴于关节所致(热盛、湿重、湿热并重);早期在服用秋水仙碱时,对肠胃有刺激,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用芦根煎水代茶饮或栀子、板蓝根、蒲公英泡水代茶饮,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肾结石;也可以用玉米须、丝瓜络各60 g煎汤代茶饮,以碱化尿液;平时可以多食西瓜、冬瓜、绿豆汤以利于清热疏利。如果是慢性或间歇性的痛风,在饮食方面要以低热量饮食为主,避免诱发痛风。
可以选择解毒、健脾、利湿、消火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防止助湿生热的发生。特别是不能酗酒,肝肾阴虚者可以配合生地黄粥、银耳、芝麻等养阴生津的食谱,或者也可以用红枣、枸杞子、薏苡仁、粳米煮粥食用,有补益健脾的作用;痰浊阻滞要多喝碱性饮料,如牛奶、汽水等,以助浊毒排泄。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的肝、肾、胰、脑以及凤尾鱼、啤酒、贝类等。
日常生活护理
能量摄入
痛风病与高血压、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症关系密切,由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限制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可以根据病情相应的调整个体能量的摄入。可以选择增加碱性食物摄取,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鼓励患者对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样不仅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利于痛风的恢复。
限制饮酒,禁止吸烟
饮酒可以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因此大量的饮酒,会是血清尿酸含量增高,诱发痛风的发作;同时饮酒可以刺激嘌呤合成增加,使血清和尿液的尿酸水平升高。啤酒也含有少量的酒精,因此也不可以引用。酸奶含有较多的乳酸对痛风患者不利,也应该避免饮用。禁止吸烟。
注意食品烹调方法 在烹调食物时,也应该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这样可以减少食物中所含的嘌呤量。例如,将肉食先煮然后在烹调;对于食品的一些辅料,如辣椒、胡椒、芥末、生姜等均能兴奋自主神经,诱发急性痛风的发作,所以在烹调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或少放。
起居运动护理
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随着气候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物,如果外感风寒,内聚湿热可诱发痛风。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有规律性,注意气候对病情的影响,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痛风的发作。在中医中人过于劳累,气耗则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机体的修复能力均降低,容易诱发其他病的复发,由此应该注意休息。可以根据病情适当的增加运动,运动疗法可以有效的预防痛风的发作,减少内脏脂肪,减少胰岛素抵抗性。运动量要适中,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增加乳酸的产生,pH值下降,而诱发急性发作。进行轻度的适当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比例,减轻体重,减少脂肪,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如此,正确的运动可以预防痛风的发作。
心理护理
对于男性痛风患者,由于在事业、家庭中担负的较多,如果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的心里会增加负担,情绪低落忧郁。所以家人应该给予关心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保持心情愉快,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和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在日常起居中应该严格执行注意事项,减少诱发因子的产生。可以使用中医的情志疗法、自然疗法、文娱疗法作辅助治疗。
3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痛风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满意。随着人们对痛风病知识的认识,从自我管理、自我观察等方面较为自觉,这也增加了临床护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今后我们要结合临床病例不断的提高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惠霞,韩丽,赵建霞.痛风患者的辨证施护[J].河北中医,2012,26(6):466.
[2]刘明武.痛风的辨治[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0,2(3):163-164.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
01 疾病介绍
原发性痛风,是指由于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石沉积形成,以及反复发作的关节炎或关节畸形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等全身症状。
02 中医治疗方法
痛风在中医学中属于“痹证”范畴。中医学认为,引起痛风的原因主要是饮食不节,或感受湿热之邪所致,日久则见瘀血凝滞之病理变化。临床以清热利湿或活血通络为基本治疗方法。
中医一般按照热痹和久痹来辨证治疗痛风。
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表现十分明显,苔黄,脉数而有力,多属湿热内蕴,辨证为热痹,治疗宜清热利湿、祛风通络,常用宣痹汤加减。
痛风后期,由于久病入络入肾,表现为关节肥厚、畸形、僵硬,足膝活动渐受限制,多为久痹。久痹根据表现可辨证分为瘀血凝滞和肝肾不足。久痹属瘀血凝滞者宜活血化瘀、利湿通络,常用身痛逐瘀汤加减;久痹属肝肾不足者宜补益肝肾、利湿通络,常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03 名医验方
著名中医段富津,采用清热祛湿方法治疗湿热痹阻型痛风,疗效显著。
处方:连翘 15 克,汉防己 15 克,滑石 25 克,茵陈 20 克,蚕沙 15克,薏苡仁 30 克,姜黄 5 克,当归 15 克,川芎 15 克,甘草 15 克,海桐皮 15 克,秦艽 15 克,羌活 15 克。
04 中医治疗经验
原发性痛风的中医治疗应当重点掌握以下三点。
一是注重活血化瘀的应用。多年来,许多专家按照“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中医学理论,本着修复骨骼关节的治疗目的,大量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对痛风特别是在痛风迁延期出现的骨关节疼痛、肿大等有显著疗效,有的还能达到恢复骨关节功能的目的。
二是不忘利湿。利湿有助于排除病邪,通利关节。
三是疗程宜长。特别是对于久痹,即痛风迁延期患者,一定要保证足够的疗程。
05 中医治疗优势
中医治疗原发性痛风具有一定优势。
一是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如果坚持用药,远期疗效也比较好。
二是疗效稳定。中药可以不间断地长期用药,疗效比较稳定,不易复发。
三是毒副作用较小。
来源/微信公众号“科普酱紫蛙”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谈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护理对痛风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56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下,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痛风;中西医护理;临床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之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等因素,促使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痛风是由于机体长期代谢紊乱,引起尿酸增高,从而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痛风的主要特征是尿酸增高、特征性关节炎反复的发作,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关节的活动或出现畸形、痛风性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痛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其外因是由于饮酒过量损伤了脾胃造成脾的代谢障碍;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和脾气虚弱,亦可由其他疾病内耗所致脾气虚弱或劳倦、饮食、情志所伤[1]。
中医认为痛风多见于中老年和肥胖人群,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加之肥胖多痰多湿,痰湿重浊,同时又过食滋腻厚味,从而出现痰浊流窜经络,阻滞气机,影响代谢,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功能受损。本文结合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具体的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18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1 )岁;观察组14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44±)岁。两组患者的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即P>。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
常规的西医护理
对于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要保持卧床休息,抬高患者的患肢,直至患肢开始恢复活动为止[2]。在此期间需要时常变化体位,防止局部皮肤受压,造成肌肉失用性萎缩和关节功能的缺失。要做到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特别是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发热、头痛等伴随症状。对于不良的药物反映,要及时的反馈,观察是否调整用药。通常使用的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快速特效药,但是会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白细胞低于正常值,禁止服用。在使用抗痛风药物治疗时,最好不要联合用药,以免出现副作用。在用药期间,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不得少于2000ml/d,饮水可以稀释尿液,防止尿酸盐在肾脏形成结石。
中医护理
中药外治的护理
中医外治的护理,具体是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选取不同中药外洗或外敷治疗疼痛部位,进一步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如病变部位在指、腕关节处,一般采用外洗法;如果是大关节主要采用中药外敷法;在中药粉剂中加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消肿止痛的效果满意。
服用中药的护理
湿热蕴结型中药宜饭后偏凉服;湿热留痹者,汤药宜温服;脾肾不足者,则汤药宜饭后温服。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治愈。急性痛风多为湿邪蕴于关节所致(热盛、湿重、湿热并重);早期在服用秋水仙碱时,对肠胃有刺激,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用芦根煎水代茶饮或栀子、板蓝根、蒲公英泡水代茶饮,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肾结石;也可以用玉米须、丝瓜络各60 g煎汤代茶饮,以碱化尿液;平时可以多食西瓜、冬瓜、绿豆汤以利于清热疏利。如果是慢性或间歇性的痛风,在饮食方面要以低热量饮食为主,避免诱发痛风。
可以选择解毒、健脾、利湿、消火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防止助湿生热的发生。特别是不能酗酒,肝肾阴虚者可以配合生地黄粥、银耳、芝麻等养阴生津的食谱,或者也可以用红枣、枸杞子、薏苡仁、粳米煮粥食用,有补益健脾的作用;痰浊阻滞要多喝碱性饮料,如牛奶、汽水等,以助浊毒排泄。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的肝、肾、胰、脑以及凤尾鱼、啤酒、贝类等。
日常生活护理
能量摄入
痛风病与高血压、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症关系密切,由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限制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可以根据病情相应的调整个体能量的摄入。可以选择增加碱性食物摄取,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鼓励患者对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样不仅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利于痛风的恢复。
限制饮酒,禁止吸烟
饮酒可以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因此大量的饮酒,会是血清尿酸含量增高,诱发痛风的发作;同时饮酒可以刺激嘌呤合成增加,使血清和尿液的尿酸水平升高。啤酒也含有少量的酒精,因此也不可以引用。酸奶含有较多的乳酸对痛风患者不利,也应该避免饮用。禁止吸烟。
注意食品烹调方法 在烹调食物时,也应该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这样可以减少食物中所含的嘌呤量。例如,将肉食先煮然后在烹调;对于食品的一些辅料,如辣椒、胡椒、芥末、生姜等均能兴奋自主神经,诱发急性痛风的发作,所以在烹调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或少放。
起居运动护理
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随着气候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物,如果外感风寒,内聚湿热可诱发痛风。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有规律性,注意气候对病情的影响,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痛风的发作。在中医中人过于劳累,气耗则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机体的修复能力均降低,容易诱发其他病的复发,由此应该注意休息。可以根据病情适当的增加运动,运动疗法可以有效的预防痛风的发作,减少内脏脂肪,减少胰岛素抵抗性。运动量要适中,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增加乳酸的产生,pH值下降,而诱发急性发作。进行轻度的适当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比例,减轻体重,减少脂肪,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如此,正确的运动可以预防痛风的发作。
心理护理
对于男性痛风患者,由于在事业、家庭中担负的较多,如果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的心里会增加负担,情绪低落忧郁。所以家人应该给予关心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保持心情愉快,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和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在日常起居中应该严格执行注意事项,减少诱发因子的产生。可以使用中医的情志疗法、自然疗法、文娱疗法作辅助治疗。
3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痛风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满意。随着人们对痛风病知识的认识,从自我管理、自我观察等方面较为自觉,这也增加了临床护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今后我们要结合临床病例不断的提高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惠霞,韩丽,赵建霞.痛风患者的辨证施护[J].河北中医,2012,26(6):466.
[2]刘明武.痛风的辨治[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0,2(3):163-164.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
中文名称: 鲎外文名称: Limulus别称: 三刺鲎、两公婆、海怪、马蹄蟹、鲎鱼、中国鲎、王蟹、六月鲎门: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纲: 肢口纲(Merostomata)目: 剑尾目(Xiphosura)科: 鲎科(Limulidae)属: 鲎属(Tachypleus)分布区域: 栖息于20-60米水深的砂质底浅海区,喜潜砂穴居。最古老的甲壳动物——鲎(hòu) 又俗称:爬上灶、夫妻鱼、鸳鸯鱼,东方鲎。分类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ra)—鲎科(Limulidae)—鲎属(Tachypleus) 鲎的身体分为以关节相连的3部分:宽阔马蹄形的头胸部,小得多的分节的腹部和一根长而尖的尾剑(尾节)。头胸部上表面光滑,隆起,侧面有一对复眼,中脊前端有一对能感受紫外线的单眼。头胸部的腹面有6对附肢:第一对称为螯肢,专门用以捕捉蠕虫、薄壳的软体动物和其他猎物;其他5对附肢围绕于口周围,其功能为步行和进食(步足),每个步足的基节内侧有长刺,用以剥离食物并将其滚入口中。最後一对步足基节後面有一对退化的附肢,称为脣瓣。 食物进入磨胃(砂囊)後被磨碎。体内有一个大型的器官,称为肝胰腺,可将消化酶分泌入长形的胃肠内。主要的排泄器官为一对长形的基节腺,开口于第4对步足的基部。头胸部的神经节愈合成环状,围绕食道。生殖腺多分支,分布于体内大部分区域。头胸部附肢之後有一个横行的板状片(厣),覆盖著书鳃。书鳃有节奏的拍动并激起水流,以进行呼吸。虽然鲎可以背朝下拍动鳃片以推进身体游泳,但通常将身体弯成弓形,钻入泥中,然後用尾剑和最後一对步足推动身体前进。 鲎有四只眼睛。头胸甲前端有毫米的两只小眼睛,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说明这对眼睛只用来感知亮度。在鲎的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每只眼睛是由若干个小眼睛组成。人们发现鲎的复眼有一种侧抑制现象,也就是能使物体的图像更加清晰,这一原理被应用于电视和雷达系统中,提高了电视成像的清晰度和雷达的显示灵敏度。为此,这种亿万年默默无闻的古老动物一跃而成为近代仿生学中一颗引人瞩目的“明星”。 鲎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色,包被硬质甲壳。身体由头胸部、腹部和剑尾三部分组成。头胸部和腹部均向背面隆起,前面较圆厚,往后趋向扁平,后面延长在剑尾,沿腹部外缘并排着侧缘棘,构成鲎的特殊体形。鲎雌雄异体。以及呈长纺锤形,位于头胸部背甲心区下面的围心腔内;心脏的背面和侧面在8对心孔。暗褐色的鲎,长得像瓢一样。头胸部上顶着一个宽阔的背甲,背凸腹凹,如马蹄形。它有两对眼睛,一对复眼生在头胸甲两侧,一对单眼长于背部前端。头胸部的腹面不分节,有六对附肢,一般如钳状,只有第六对像耙子一样,用来挖土;成年雄体的第二对末端是弯钩状的,以便结尾时抱住雌体。鲎有一个很长很锋利的尾剑,是用来防卫的武器。 从拇指大小到成年要15年,雌鲎要蜕壳18次,雄性19次。鲎的身体分为以关节相连的3部分:宽阔马蹄形的头胸部,小得多的分节的腹部和一根长而尖的尾剑(尾节)。头胸部上表面光滑,隆起,侧面有一对复眼,中脊前端有一对能感受紫外线的单眼。头胸部的腹面有6对附肢:第一对称为螯肢,专门用以捕捉蠕虫、薄壳的软体动物和其他猎物;其他5对附肢围绕于口周围,其功能为步行和进食(步足),每个步足的基节内侧有长刺,用以剥离食物并将其滚入口中。最後一对步足基节後面有一对退化的附肢,称为脣瓣。食物进入磨胃(砂囊)後被磨碎。体内有一个大型的器官,称为肝胰腺,可将消化酶分泌入长形的胃肠内。主要的排泄器官为一对长形的基节腺,开口于第4对步足的基部。头胸部的神经节愈合成环状,围绕食道。生殖腺多分支,分布于体内大部分区域。头胸部附肢之後有一个横行的板状片(厣),覆盖著书鳃。书鳃有节奏的拍动并激起水流,以进行呼吸。虽然鲎可以背朝下拍动鳃片以推进身体游泳,但通常将身体弯成弓形,钻入泥中,然後用尾剑和最後一对步足推动身体前进。鲎有四只眼睛。头胸甲前端有毫米的两只小眼睛, 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说明这对眼睛只用来感知亮度。在鲎的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每只眼睛是由若干个小眼睛组成。人们发现鲎的复眼有一种侧抑制现象,也就是能使物体的图像更加清晰,这一原理被应用于电视和雷达系统中,提高了电视成像的清晰度和雷达的显示灵敏度。为此,这种亿万年默默无闻的古老动物一跃而成为近代仿生学中一颗引人瞩目的“明星”。鲎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 色,包被硬质甲壳。身体由头胸部、腹部和剑尾三部分组成。头胸部和腹部均向背面隆起,前面较圆厚,往后趋向扁平,后面延长在剑尾,沿腹部外缘并排着侧缘棘,构成鲎的特殊体形。鲎雌雄异体。以及呈长纺锤形,位于头胸部背甲心区下面的围心腔内;心脏的背面和侧面在8对心孔。暗褐色的鲎,长得像瓢一样。头胸部上顶着一个宽阔的背甲,背凸腹凹,如马蹄形。它有两对眼睛,一对复眼生在头胸甲两侧,一对单眼长于背部前端。头胸部的腹面不分节,有六对附肢,一般如钳状,只有第六对像耙子一样,用来挖土;成年雄体的第二对末端是弯钩状的,以便结尾时抱住雌体。鲎有一个很长很锋利的尾剑,是用来防卫的武器。[编辑本段]生物学特性:为暖水性的底栖节肢动物,栖息于20-60米水深的砂质底浅海区,喜潜砂穴居,只露出剑尾。食性广,以动物为主,经常以底栖和埋木本的小型甲壳动物、小型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星虫、海豆芽等为食,有时也吃一些有机碎屑。中国鲎在中国福建沿海从4月下旬至8月底均可繁殖。自立夏至处暑进入产卵盛期。大潮时多数雄鲎抱住雌鲎成对爬到砂滩上挖穴产卵。福州平潭每到农历六月,就有大量的鲎爬上岸,当地有民谚称:六月鲎,爬上灶.春、夏两季,通常于日落後,在大潮的沙滩上产卵。每个雌鲎由一个或多个雄鲎伴随,在沙上挖一系列浅坑,每个坑中产卵200∼300粒,然後雄鲎用精液将卵覆盖。一般产卵地点正好在高潮线下。数周後幼体从卵中孵出,约长5公釐(吋),以贮存的卵黄为营养来源。第二幼体期的个体已有一条短小的尾节,以小型动物为食,在泥滩中越冬。第三幼体期的个体形似微小的成体。幼体经蜕皮进入下一个幼体期,此时表皮围绕头胸部边缘裂开,然後脱落。每次蜕皮体长即增加约25%。到9∼12岁时约蜕皮16次达到性成熟。成体以海生蠕虫为食,身上常覆以各种带壳的生物。每当春夏季鲎的繁殖季节,雌雄一旦结为夫妻,便形影不离,肥大的雌鲎常驮着瘦小的丈夫蹒跚而行。此时捉到一只鲎,提起来便是一对,故鲎享“海底鸳鸯”之美称。美洲鲎分布于墨西哥湾沿尤卡坦半岛到美国的缅因州沿岸;南方鲎,分布于印度、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圆尾鲎,分布于印度、孟加拉。泰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广西钦洲、海南儋州、临高、澄迈、海口地区沿海也有分布。鲎的血液中含有铜离子,它的血液是蓝色的。这种蓝色血液的提取物——“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可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科学家也使用鲎血研究癌症.但是,对鲎抽血后,它们就被放生.此外,鲎的肉、卵均可食用。其壳、尾、卵、肉和血均可入药。鲎在数亿年前出现并能够繁衍不衰,一方面是鲎自身的繁殖能力较强,另一方面因鲎肉的口感较差,而且食用后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和中毒性休克等,由于鲎具有的特殊生理毒理性质,一直以来极少被人们捕杀。然而近些年来,因有些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吃鲎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性,一些小商贩在其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进行盲目炒作和蓄意误导,致使这种古生物鲎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这种滥捕滥杀东方鲎和对食用者生命安危于不顾的行为,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世界各国医学界的研究表明,食用鲎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存在着极大的危害:1、鲎肉内含有一种大分子非特异蛋白致敏性物质,吃鲎可引发皮肤过敏性斑疹、红肿和搔痒,严重时导致过敏性休克或致死性毒性反应,中毒的死亡率较高。这种现象早在1988年《中国海洋药物杂志》第三期,由广西海洋研究所梁广耀等人报道的“广西沿海鲎类毒性调查初报”情况相一致。2、鲎的肉质含有大量内环酰胺嘌呤类化学物质。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嘌呤类物质在体内代谢不完全或蓄积时,是导致痛风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3、鲎血液颜色呈蓝色,是因为鲎血浆的主要成分是血蓝蛋白,每1ml血蓝蛋白含重金属有机铜(Cu2+)在(鲎脱离水面时间长短差异)。按每只(雄、雌性)鲎平均体重比值计算,成年鲎的血浆及肉质中含这种铜自质(Cu2+)分别在 600~1300mg。据医学研究表明:这种重金属(Cu2+)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循环主要蓄积在肝和肾脏,对肝、肾功能不全者,可加速肝细胞坏死或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和引发肾功能衰竭氨中毒等并发症。此外,这种 (Cu2+)质还可引发人体造血机能障碍和影响幼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等。 也许会有一些人认为自己也曾吃过鲎,怎么就没有发生过敏性反应呢?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存在个体差异的原因。虽然在吃鲎时未发生过敏性反应,但鲎血液和鲎肉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是不容置疑的,当这些化学物质在人体内蓄积或代谢不完全时,必定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因此,为了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鲎资源,确保自然界生态平衡,充分体现鲎资源的社会价值,请各级go-vern-ment和广大群众高度重视保护鲎资源的真实意义。同时,为了您的身体健康,请您停止吃鲎【来源】肢口纲剑尾目鲎科动物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以尾状刺及其腹内鲎珠入药。洗净晒干。【性味归经】鲎尾炭:咸,温。鲎珠:涩,凉。【功能主治】鲎尾炭:止血。用于肺结核咯血,胃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鲎珠:清热解毒。用于咽喉痛。【用法用量】鲎尾炭:1~2钱;外用适量。鲎珠:1~2分,水冲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国禁杀“生物活化石”——鲎北海市山口镇渔民阿海有一身徒手入海捉鲎的本领,但现在却无法施展了——中国go-vern-ment最近采取严厉措施制止滥捕滥杀有“生物活化石”之称的中国鲎。上个月以来,执法部门在北海查获了不法分子捕捉的上万支活中国鲎,同时查获了近三吨死鲎。“对任何形式的中国鲎经营行为,将不再审批发证。”北海市渔政部门负责人说。广西渔政部门最近在检查中发现,滥捕滥杀这种珍贵动物的现象在沿海地区非常严重。中国鲎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鲎是一种海洋节肢动物,出现在古代泥盆纪,4亿年来形态不改,因此被称为“生物活化石”。鲎主要产于中国北部湾和墨西哥湾,分别被称为“中国鲎”和“美洲鲎”。由于受到海洋环境污染的威胁,鲎在日本等国沿海正在消失。但这种动物面临的真正危险却来自不法之徒。中国毒理学会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主任舒雨雁说:“血液呈蓝色的鲎在医学研究中有独特作用。用鲎血制成试剂,再滴入注射液,若试剂立即凝固或变色,就说明注射液内含有使人发热、休克甚至死亡的细菌内毒素。”鲎试剂可广泛用于注射液、放射性药品、疫苗及其他生物制品、各种液体、食品和奶制品等的内毒素检测和定量。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看中了鲎的这种独特作用,便大肆到北部湾畔高价收购中国鲎。他们将鲎血抽光,最后又把鲎肉送到餐馆,让一些食客大啖其肉。渔民阿海说,以前当地海滩上的鲎数不胜数,但由于大量滥捕滥杀,如今已不容易看见了。“渔民们已经意识到捕杀中国鲎是非法的,在海上捕到中国鲎,都要自觉放生。”据介绍,一只鲎要15年时间才能成年,医学工作者在采鲎血时非常注意保护生态平衡,因为一只鲎被抽掉1/3或2/3的血仍能存活。“对沿海鲎资源进行分段开发利用,完全可以让鲎轮流献血,生生不息。”北海市渔政部门最近拆除了沿海的48处渔箔,为中国鲎游到海滩产卵创造条件。由于北海水质好,无污染,特别适合中国鲎生存,有关部门正在筹划建立一个中国鲎保护区。在美国、日本成功研制出鲎试剂后,中国的一些科研单位对鲎进行大量研究,厦门大学和厦门医药研究所鲎研室(厦门鲎试剂厂前身)上海水产学院等对鲎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发表了相关论著,为中国鲎试剂的生产奠定基础。厦门医药研究所吴伟洪先生(现厦门鲎试剂厂厂长)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出版了四册《鲎与鲎试剂法论文汇编》,推动了中国鲎试剂的推广使用。因成功研制出鲎试剂,人民画报1980年第12期还对其进行专访。吴伟洪先生1982年原著的科教电影《蓝色的血液》在第12届西柏林绿色农业电影节上获金穗奖。目前仅有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少数国家能进行商品生产,而这些国家都以海上捕鲎制试剂,因连续数年捕杀成鲎,已感资源衰退。厦门大学等单位曾对鲎进行人工饲养。但因采血次数多饲养时间超过一年的鲎,出现明显贫血等现象。鲎每年冬季会游回深海冬眠,因此鲎人工养殖难度还很大。鲎因环境影响,数量不断减少,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已将其列入二级保护动物,我国台湾金门、澎湖及香港等也设立了鲎保护区。但是仍有不少不法分子乱捕滥杀鲎,另有部分甲壳素厂家大肆低价收购小鲎用来制造甲壳素也是造成鲎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国外文献表明至少有11种迁徙鸟类及部分鱼类以鲎卵为主要食物,因此鲎也是生态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鲎数量减少,将对生态造成一定影响。部分生物学家及鲎试剂厂家等已向国家建议设立鲎保护区及立法保护鲎。如果你发现了鲎,请保护它.[编辑本段]食疗价值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肉。鲎,又称中国鲎、鲎鱼、两公婆。分布于我国浙江舟山、福建和广东沿海。获得后,洗净鲜用。食用时去甲壳、尾及胆。[性能]味辛、咸,性平。能凉血解毒,明目。[用途]用于痔疮肿痛、出血,脓泡疮,白内障。[用法]煮食,入菜肴。[附方]鲎肉煮猪肝:鲎肉200g,猪肝250g。加水适量煮熟,调以油盐。食肉和肝,饮汤。随意服食。鲎肉与猪肝配食,可增强补肝明目的作用。用于白内障或肝虚目昏。
[1]魏华,路洁.路志正教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用药经验.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5期.[2]魏华,路洁.浅谈桑叶止汗功效及应用.新中医.2004年09期.[3]路洁,魏华.路志正教授论治痛风的学术思想.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4]王秋风,路洁,边永君.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治疗眩晕经验.中医药学刊,2005年12期.[5]路洁,魏华,边永君.路志正教授运用经方治疗疑难病证举隅.中医药学刊,2006年02期.[6]路洁,魏华,王秋凤.路志正教授“知常达变”辨治妇科病经验撷萃.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03期.[7]边永君,王秋风,路洁.路志正教授从脾胃论治反复感冒经验.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第十二次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06年8月.[8]魏华,路洁,王秋风.路志正教授运用脏腑相关理论救治心脑血管病经验举要.中国中医急症,2006年12期.[9]边永君,王秋风,路洁等.路志正教授从脾胃论治反复感冒经验.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02期.[10]边永君,路洁,王秋风等.浅议从脾胃论治眩晕.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年06期.[11]高荣林,路洁.路志正成才经验总结.世界中医学,2008年03期.[12]商阿萍,路洁.路志正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河北中医,2008年04期.[13]张华东,路洁,边永军等.路志正教授从气阴两虚论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第十二届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研讨会专辑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10-01.[14]刘喜明,路洁,苏凤哲等.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法治疗疑难病证的学术思想研究之二.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4卷(04)233-237页.[15]苏凤哲,冯玲,路洁等.胆心痛证治-路志正学术思想探讨.中医临床研究,2010 年02卷(24)1-3页.[16]刘宗莲,路洁,王秋风等.国医大师路志正从湿辨治冠心病学术思想初探.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3期国家973课题项目().[17]苏凤哲,冯玲,路洁.路志正教授从脾胃论治情志疾病临床探讨.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 年5卷(05)382-385页.[18]刘喜明,路洁.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学术思想访谈录.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年05卷(07)553-555,563页.[19]王秋风,边永君,路洁等.路志正从湿论治内科杂病验案举隅.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年09期.[20]边永君,杜颖,路洁等.路志正谈从湿论治甲型H1N1流感,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10期.[21]张华东,黄梦媛,路洁等.路志正“持中央”而“调升降”以治燥痹学术思想浅析.北京中医药,2010年10期.[22]张华东,边永君,路洁等.路氏滋燥饮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口干症状与免疫指标的影响. 山东中医杂志,2010年12期.[23]黄梦媛,张华东,路洁等.路志正教授益气养血蠲尪痹.中医药学报,2011年01期.[24]张华东,黄梦媛,路洁等.路志正教授“持中央、怡情志”学术思想在风湿病中的应用.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年01期.[25]张华东,杜辉,路洁等.“持中央、调升降”疗痹机理探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年01期.[26]张华东,黄梦媛,路洁等.路志正“运四旁、调升降”学术思想在风湿病中的应用. 世界中医药,2011年02期.[27]陈祎,张华东,路洁等.路志正教授治疗产后痹经验.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3期.[28]杜辉,黄梦媛,路洁等.路志正教授“持中央、调升降”辨治水肿.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年04期.[29]兰智慧,路洁,郭建文等.路志正教授从脾胃论治哮喘经验简介.新中医,2011 年43卷(06)152-153页.[30]尹倚艰,冯玲,路洁.路志正祛湿化浊通心方干预老年血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11年12月.
在中药学 毕业 论文中,题目是 文章 的眼睛,既要概括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要简炼,有吸引力。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一) 1. 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 TRIPs协议的药品专利制度与中药专利保护 3. 中药熏洗结合运动手法、针灸理疗对颈肩腰腿痛治疗的临床体会 4. 从ADR 报告 谈中药注射剂的问题及对策 5. 用《组合中药学》的理论开发新型中药(英文) 6. 中医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研究探讨 7. 复方中药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8. 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研究 9. 中药治疗硬皮病文献分析 10. 中药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 11.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12. 中药电泳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13. 加入WTO条件下中药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14. 中药电导入对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 15. 中药安全性问题探悉 16. 论中药的专利保护 17. 论中药的双向调节 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二) 1.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2.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3. 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 4. 中药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以香港维特健灵和培力为借鉴 5. 浅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 6. 面向新版GMP的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研究 7. 薄层扫描色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8.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9. 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10. 中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11. 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12. 2007~2008年国内期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 13.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分析 14. 中药骨康对破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15. 中药对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分析 16. 中药四性的研究(Ⅰ) 17.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8.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 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三) 1. 中药来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筛选 2. 直肠滴入疗法与中药外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分析 3. 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研究 4. 中药灌肠配合微波治疗盆腔炎临床研究 5. 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预防 6. 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8例 7. 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8. 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9. 中药专利保护制度研究 10. 研究中药注射液临床效果的 方法 11.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12. 一种基于全电性离子色谱的中药药性蛋白质分子标记研究的新方法 13. 抗肿瘤中药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4. 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30例观察 15. 不同性味中药复方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代谢及病理变化的影响 16. 当前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17. 扫描电镜应用于 植物类 中药鉴定的研究进展 猜你喜欢: 1. 药学毕业论文选题 2. 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3. 药学论文题目大全 4. 中药学毕业论文范文 5. 中药学本科毕业论文
2001年获江苏省第一届优秀博士论文奖。已在 “SCI”学术榜刊物上发表中论文25篇,被引用86篇次。在国内自然科学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致力于中药学研究孔令东教授对传统中医药怀有浓浓感情,2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中药学研究,以传统中医药理论和中药经典方药为源头,不断探索中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集合多种现代药物研究手段建立了较先进的科学研究技术平台,展开对传统中医药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较系统进行中药筛选发掘,逐步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中药研究模式。众所周知,传统中医药历史源长、博大精深,但囿于科学研究方法、技术等限制,总体看,至今中药研究的科学化、知识化程度还相对不高,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美英等科学技术发达国家中中药的科学性还没有完全得到认可。孔令东教授认为,目前只有加快对中医药理论和方药功效做出科学阐述,才能确立其在国际上的声望,只有依靠科学研究成果,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才能在国际得到实现。集中研究中药抗抑郁孔令东教授近年来主要集中研究中药抗抑郁和中药抗痛风。抑郁症日益常见多发,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它将成为导致所有年龄段人丧失生活能力的第二大原因,西药治疗局限性大,而传统中医药学在此方面有其独特的理论和经典方药,因此开展中医药防治抑郁症的研究极有意义。其课题组以抗抑郁为切入点, 对治疗情志病经典方半夏厚朴汤进行较长期深入研究,提出抑郁症是半夏厚朴汤证主要表现形式的新观点。在整体、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证实半夏厚朴汤抗抑郁成分多样性特点和多层次、多途径作用机制,为寻找改善机体系统功能的抗抑郁药物提供佐证。研究揭示皮层、海马和纹状体可能是介导半夏厚朴汤改善抑郁行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结构基础,即早基因是其作用信号传导过程中的靶点,在一定程度上开辟半夏厚朴汤药理作用新视野。另外,还不断深入研究该方配伍与抗抑郁的相关性等方剂学关键科学问题,设计出“ 新型半夏厚朴汤” 组方。该项研究探索了复方研究新思路和新方法,对中药现代化具有一定的推动和启示意义。在药物筛选方面,以“补肾定心”理论为线索,在较大规模筛选基础上,证实温补肾阳药及其中药成分调节HPA轴抗抑郁作用机制,为探寻减少CRF通路上神经传递的抑郁新药开辟更广泛途径。中药抗痛风的研究在抗痛风中药研究方面,针对痛风复杂的病因病机,其课题组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国际通行氧嗪酸所致高尿酸血症之痛风动物模型,及其它抗痛风研究技术平台,研究清热燥湿代表方药黄柏和二妙丸抗痛风作用,为临床用药和清热燥湿治则提供科学依据。并发现其它中药抗痛风组分和成分。
不要经常的喝酒,不要经常的吃肉类的食物,才可以有效的解决,会非常的疼痛,关节肿胀,比较严重的情况,没有办法正常的行走。
痛风假如常常发作可能是尿酸控制未达标,尿酸起伏比较大,控制好啦,是不会常常发作的。痛风病人针对痛风是有深刻的体会,疼的时候要人命,并且痛风生病时间久很有可能高并发慢性肾脏病、骨关节毁坏还有别的代谢病。因而要降低痛风发作乃至不发作,关键是要控制尿酸的水准,控制尿酸水准,一方面要从饮食搭配上留意,此外便是药品控制。痛风一开始发作的情况下,很有可能每一次发作中间的间歇非常长,可是要是没有优良的控制,或是引起痛风的发病原因不断存有,发作的间歇会越来越短,原本很有可能两年发作一次。
之后渐渐地一年发作几回,到最后每一次发作中间,间歇十分短,看上去就好像从来都没有好过,也就变成漫性痛风。防止痛风常常发作的最基本的对策有:积极学习掌握可靠的痛风有关的常识关键点,控制低嘌呤食物,更改不良生活习惯,正确使用降尿酸药品,规律性低中抗压强度有氧运动减肥,每日大量饮水,忌酒这些。如果你不好好的留意痛风极有可能便会常常的发作,尿酸水准不稳定便会引起痛风的发作,特别是在饮食搭配作息时间上痛风病人一定要好好的留意,还需要经常去检查自己的尿酸水准。
痛风病人必须一直留意自身的尿酸水准多饮水及其服食蜂宝元来协助排出来尿酸。痛风既是一历史悠久的病症,都是一当代疫情。早就在公元五时代,在医学论文中就有对痛风的记述,仅仅“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今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变成普通百姓的常见疾病之一。病发急骤,初次发作经常在零晨,因累及骨关节剧烈疼痛,常从梦中惊醒。初次发作只侵及外围一个骨关节,普遍的为大拇趾的脚趾关节,次为足背、足跟、踝、膝等骨关节。
间歇初位数月或多年,之后发作频次逐步增加,间歇减少,累及骨关节数量增加,发作时间延长,累及骨关节在间歇也存有一定的情况,后快速发展为漫性风湿病期。痛风一次亚急性发作,短者几日或一周一次,年长者近月,每回约连续3~7天。一般是周期性的发作,但前提是平时不能吃高嘌呤食物的食材。假如在痛疼期我建议你吃低嘌呤食物,辅吃秋水仙碱能够在飞快的渡过痛疼期,要不是痛疼期,你可以选择吃中嘌呤食物,嘌呤高的食物适当而吃,我是痛风病人,前俩天靠这些方法度过了痛疼期,病因是每一餐饭烧菜时加油耗引起的,因此一般应注意日常饮食搭配。
郝芳,1969年8月生,医学博士,痛风病专家,国际内分泌防治委员会成员。
1. AG490 inhibits NFATc1 expression and STAT3 activation during RANKL induced osteoclastogenesis. Li CH, Zhao JX, Sun L, Yao ZQ, Deng XL, Liu R, Liu XY(通讯作者).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3,435(4):. Reevaluation of predictive value of ACL and anti-β2GP1 antibody for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from a perspective of a practical world. Deng XL, Liu XY(通讯作者). 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2012,32(12):. RANKL downregulates cell surface CXCR6 expression through JAK2/STAT3 signaling pathway during osteoclastogenesis. Li CH, Zhao JX,Sun L, Yao ZQ,Liu R, Huang JS,Liu XY(通讯作者).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12, 429(3-4):. Is It Necessary to Combine Detection of 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ies in the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ao JX, Liu XY(并列第一作者), Wang ZM, Liu R, Li Rheumatol, 2010, 37(12):2462-55. Less disease severity and favorable prognosis are associated with postmenopausal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Deng XL, Liu XY(通讯作者).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2009,29(5):. Comparative study on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at active stage. XiaoLiDeng, XiaoXiaLi, XiangYuanLiu(通讯作者), LinSun and RuiLiu. Rheumatol Int, 2010,30(11):1429-14367. Significance of anti-CCP antibodies in modification of 1987 ACR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in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ao JX, Liu XY(并列第1作者), Wang ZM, Li ZG. Clin Rheumat, 2010, 29(1):. Comparative study on low back pain misdiagnosed as spondyloarthropathy. Deng XL, Liu XY(通讯作者),Xu N. Clin Rheumatol, 2009,28(8):. 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蛋白在RA滑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赵金霞,孙琳,张颖健,张霞,李茹,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7):446-4910. 痛风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武东,赵金霞,孙琳,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4,18(2):128-13011. 半乳糖凝集素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李常虹,孙琳,张颖健,赵金霞,姚中强,徐宁,刘蕊,刘湘源(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 45(3):452-45712. JAK2/STAT3信号通路对RANKL诱导的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李常虹,赵金霞,孙琳,姚中强,刘蕊,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5):13. IgG、IgA和IgM亚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检测及意义. 张颖健,赵金霞,孙琳,李常虹,李桂叶,刘湘源(通讯作者),栗占国.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1):5-914. 应关注老年风湿病的诊治. 赵金霞 刘湘源.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1(12):881-88415. 尿酸持续达标是难治性痛风治疗的关键. 刘湘源,郑晓娟.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2):168-17016. 抗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抗体的检测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张霞,赵金霞,孙琳,李茹,刘湘源(通讯作者),栗占国.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2):195-19817. 不容忽视痛风的降尿酸治疗(专论). 刘湘源.中华风湿病杂志,2010,14(6):361-36318. TNF-α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赵金霞,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0,4(4):447-44919. 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进展(综述). 刘湘源,李树强.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9,3(3):. 女性风湿病患者避孕方法的选择(综述). 刘湘源.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9,13(1):. 应重视类风湿关节炎的强化治疗(专论). 刘湘源.中华风湿病杂志,2009,13(11): . 痛风降尿酸治疗的进展. 刘湘源,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1):. 难治性痛风石痛风的治疗. 刘湘源.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8,2(6):. 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不良反应的防治. 刘湘源,徐宁,李胜光.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8,12(3): . 慢性下背痛的鉴别诊断. 刘湘源,李胜光.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10):. 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 刘湘源,肖玉兰,李胜光,唐丽君,张莉芸.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10(4):. 生物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刘湘源,李胜光.黄烽.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1):.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湘源,肖玉兰,任素琴, 唐丽君,张莉芸.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5):. 误诊为脊柱关节病的下背痛患者24例临床分析. 刘湘源,黄烽.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10):.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刘湘源,黄烽.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5,3(1):. 类风湿关节炎的抗B细胞治疗. 刘湘源,黄烽.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11):. 韦格纳肉芽肿的治疗现状. 刘湘源,黄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2(3):. 汉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HLA-DM和-DR基因的表达. 刘湘源,朱继平,闵伟琪,黄建生.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3,3(1):18-203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HLA-DM基因多态性分析. 刘湘源,闵伟琪,黄烽,李胜光.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2,23(1):. 抗疟药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应用. 刘湘源, 黄烽.中国新药杂志,2002,11(4):274-27736. 依地酸钙钠治疗系统性硬化症86例. 刘湘源,黄次波,黄烽.中国新药杂志,2001,10(8):.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急性肢端干性坏疽. 刘湘源,尚桂莲,黄次波, 黄烽中华内科杂志,2000,39(9):. 男性与女性白塞病的对比研究. 刘湘源,李胜光,施桂英,等.中华风湿病杂志, 2000,4(2):. 雷诺现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 刘湘源,林俊,黄烽,黄次波.中华风湿病杂志,2000,4(3):. 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刘湘源,林红,袁国华,黄烽.中华内科杂志.1999,38(7):. 干燥综合征并发完全型肾小管酸中毒. 刘湘源,杜转敏,袁国华,黄次波.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1999, 20(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胃肠损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刘湘源,施桂英.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9,3(2):. HLA-B27阴性与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对比分析. 刘湘源,王宽婷,赵伟,黄烽.中华风湿病杂志,1998, 3:. 干燥综合征与肾小管酸中毒. 刘湘源,李春先,黄次波.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12):753-754.
如何防止:首先要控制饮食,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入高嘌呤的食物,包括内脏、海鲜、啤酒、白酒以及高糖饮料,比如可乐、雪碧以及其他的食物;此外就是血压、血脂、血糖怎么样,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身体。有什么表现:大多数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无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仅有轻微的全身不适,但以局部关节炎为突出表现。 部分患者症状较轻,如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部分患者可有恶寒、发热,发热为低热或中热。
要通过药物进行调理,并且要注意日常的饮食,要远离烟酒,不可以吃油腻的食物,发作之后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有时候关节会发红发肿,会没有办法站立。
《痛风中西医诊治与调理》(吕景山 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链接:
书名:痛风中西医诊治与调理
作者:吕景山 编
出版社:人民军医
出版年份:2008-9
页数:199
内容简介:
《痛风》由著名老中医主编,详细介绍了痛风的基础知识和诊治调理经验。《痛风》共12章,包括嘌呤、尿酸与尿酸盐、嘌呤代谢调节与相关酶系,中医和现代医学对痛风病因病机的认识,痛风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痛风的现代医学治疗、对药治疗、对穴治疗和辨证施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并发症的诊治调理等。
作者简介:
吕景山,男,1934年生,河南偃师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本科,师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祝谌予教授。同年分配到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任医师、主任医师。1986年调山西中医学院任教授。1991年调山西省针灸研究所任所长、主任医师。现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西省中医管理局高级顾问。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精研“药对”、创用“穴对”和“同步行针法”,对糖尿病、冠心病、痛风、过敏性病症颇有研究。主要著作有《施今墨对药》(日本、韩国已译为该国文字出版)、《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荣获1982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施今墨医案解读>、《吕景山对穴》(日本、韩国已译为该国文字出版)、《冠心病中医诊治与调理>、《糖尿病中医诊治与调理》等。发表论文50余篇。1983年荣获山西省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1984年省工会给记二等功1次,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山西省老科协颁发的“突出贡献奖”。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谈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护理对痛风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56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下,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痛风;中西医护理;临床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之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等因素,促使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痛风是由于机体长期代谢紊乱,引起尿酸增高,从而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痛风的主要特征是尿酸增高、特征性关节炎反复的发作,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关节的活动或出现畸形、痛风性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痛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其外因是由于饮酒过量损伤了脾胃造成脾的代谢障碍;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和脾气虚弱,亦可由其他疾病内耗所致脾气虚弱或劳倦、饮食、情志所伤[1]。
中医认为痛风多见于中老年和肥胖人群,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加之肥胖多痰多湿,痰湿重浊,同时又过食滋腻厚味,从而出现痰浊流窜经络,阻滞气机,影响代谢,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功能受损。本文结合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具体的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18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1 )岁;观察组14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44±)岁。两组患者的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即P>。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
常规的西医护理
对于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要保持卧床休息,抬高患者的患肢,直至患肢开始恢复活动为止[2]。在此期间需要时常变化体位,防止局部皮肤受压,造成肌肉失用性萎缩和关节功能的缺失。要做到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特别是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发热、头痛等伴随症状。对于不良的药物反映,要及时的反馈,观察是否调整用药。通常使用的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快速特效药,但是会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白细胞低于正常值,禁止服用。在使用抗痛风药物治疗时,最好不要联合用药,以免出现副作用。在用药期间,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不得少于2000ml/d,饮水可以稀释尿液,防止尿酸盐在肾脏形成结石。
中医护理
中药外治的护理
中医外治的护理,具体是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选取不同中药外洗或外敷治疗疼痛部位,进一步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如病变部位在指、腕关节处,一般采用外洗法;如果是大关节主要采用中药外敷法;在中药粉剂中加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消肿止痛的效果满意。
服用中药的护理
湿热蕴结型中药宜饭后偏凉服;湿热留痹者,汤药宜温服;脾肾不足者,则汤药宜饭后温服。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治愈。急性痛风多为湿邪蕴于关节所致(热盛、湿重、湿热并重);早期在服用秋水仙碱时,对肠胃有刺激,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用芦根煎水代茶饮或栀子、板蓝根、蒲公英泡水代茶饮,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肾结石;也可以用玉米须、丝瓜络各60 g煎汤代茶饮,以碱化尿液;平时可以多食西瓜、冬瓜、绿豆汤以利于清热疏利。如果是慢性或间歇性的痛风,在饮食方面要以低热量饮食为主,避免诱发痛风。
可以选择解毒、健脾、利湿、消火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防止助湿生热的发生。特别是不能酗酒,肝肾阴虚者可以配合生地黄粥、银耳、芝麻等养阴生津的食谱,或者也可以用红枣、枸杞子、薏苡仁、粳米煮粥食用,有补益健脾的作用;痰浊阻滞要多喝碱性饮料,如牛奶、汽水等,以助浊毒排泄。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的肝、肾、胰、脑以及凤尾鱼、啤酒、贝类等。
日常生活护理
能量摄入
痛风病与高血压、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症关系密切,由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限制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可以根据病情相应的调整个体能量的摄入。可以选择增加碱性食物摄取,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鼓励患者对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样不仅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利于痛风的恢复。
限制饮酒,禁止吸烟
饮酒可以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因此大量的饮酒,会是血清尿酸含量增高,诱发痛风的发作;同时饮酒可以刺激嘌呤合成增加,使血清和尿液的尿酸水平升高。啤酒也含有少量的酒精,因此也不可以引用。酸奶含有较多的乳酸对痛风患者不利,也应该避免饮用。禁止吸烟。
注意食品烹调方法 在烹调食物时,也应该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这样可以减少食物中所含的嘌呤量。例如,将肉食先煮然后在烹调;对于食品的一些辅料,如辣椒、胡椒、芥末、生姜等均能兴奋自主神经,诱发急性痛风的发作,所以在烹调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或少放。
起居运动护理
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随着气候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物,如果外感风寒,内聚湿热可诱发痛风。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有规律性,注意气候对病情的影响,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痛风的发作。在中医中人过于劳累,气耗则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机体的修复能力均降低,容易诱发其他病的复发,由此应该注意休息。可以根据病情适当的增加运动,运动疗法可以有效的预防痛风的发作,减少内脏脂肪,减少胰岛素抵抗性。运动量要适中,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增加乳酸的产生,pH值下降,而诱发急性发作。进行轻度的适当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比例,减轻体重,减少脂肪,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如此,正确的运动可以预防痛风的发作。
心理护理
对于男性痛风患者,由于在事业、家庭中担负的较多,如果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的心里会增加负担,情绪低落忧郁。所以家人应该给予关心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保持心情愉快,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和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在日常起居中应该严格执行注意事项,减少诱发因子的产生。可以使用中医的情志疗法、自然疗法、文娱疗法作辅助治疗。
3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痛风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满意。随着人们对痛风病知识的认识,从自我管理、自我观察等方面较为自觉,这也增加了临床护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今后我们要结合临床病例不断的提高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惠霞,韩丽,赵建霞.痛风患者的辨证施护[J].河北中医,2012,26(6):466.
[2]刘明武.痛风的辨治[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0,2(3):163-164.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