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台湾的中华医学杂志有哪些

台湾的中华医学杂志有哪些

发布时间:

台湾的中华医学杂志有哪些

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是国内最权威的,以下都是。 中华外科杂志 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华理疗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糖尿病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医史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您可以看看中国医护服务网期刊频道

1910年伍连德在报纸上曾发出成立医学会的倡议,1915年2月,国内各地医师31人在上海举行中华医学会成立大会。推选颜福庆为第一任会长。会址定在上海。当时共有会员232人。11月,中英文并列的《中华医学杂志》创刊,第一卷第一期发表《中华医学会宣言书》,宣布学会的宗旨为巩固医家友谊、尊重医德医权、普及医学卫生、联络华洋医界。1916年2月在上海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学会章程,选举伍连德为会长,并决定每两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随即开展学术活动和组织工作,1917~1930年先后召开7届会员代表大会。1932年4月中华医学会与中国博医会(1886年建立,首任会长为嘉约翰)举行联席会议,宣布两会合并,仍称为中华医学会。同年9月召开合并后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即第九届大会),选举牛惠生为会长。当时会员已达1500余人。抗日战争时期,学会迁往重庆,1947年迁回上海。学会自成立到1949年共召开会员代表大会15次,成立的专科学会有内、外、妇、儿、医史、卫生等11个,出版了《惠嘉二氏内科要览》、《迈魏二氏外科手术》、《罗氏卫生学》、《高氏医学辞汇》等书籍和《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中华健康杂志》和《医文摘要》等期刊。此时会员人数已达3000余人。1950年中华医学会召开第16届会员代表大会。大会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所确定的全国卫生工作方针,修改了学会章程,选举傅连暲为理事长,总会会址由上海迁到北京。全国各省、自治区都设有分会。1951年1月,中华医学会加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联合会。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中华医学会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50年代中期,专科学会已增到15个,主医学期刊19种。1960年所有期刊因检查工作一度暂停,随后相继复刊。国际医学交往也有所增加。1956年第18届会员代表大会时,会员(包括中医105人)已达15218人。“文化大革命”中,学会组织遭到破坏,活动中断。70年代初,逐渐恢复。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学会的会务和学术活动有较大发展,这也是学会工作最活跃的时期。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发展仍是学会的主要任务。每年举全国性学术会议100个左右。学会还围绕国家科研攻关项目和卫生工作的重点组织多学科、前瞻性的学术研讨,通过科学论证,提供决策建议和咨询。如对肝炎、肿瘤、性病等都提出防治对策建议。民间国际医学交流也有较大发展,中华医学会与世界医学会及18个国际性专科学会建立了密切联系,同许多国家的医学会进行了友好交流。每年接待国外来访团组50多批,组织出访和参加国际会议20多批。学会每年在国内举的国际会议和双边会议10余个。学会对港澳地区交往非常密切。现又开展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台湾医学会、台湾医师公会、台湾全科医师会等学术团体都应邀来大陆访问,学会也派专家去台湾讲学。现有83个专科分会,50万名会员,下设部门16个,法人实体机构3个,另与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合医学图书馆1个。全国共有会员25万人。各地市县分会386个、专科学会65个、学组139个。出版中华系列杂志417种,并有学会机关报《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学会设学术会务部、编辑出版部、继续教育部、对外联络部、科技咨询部、图书信息中心等事机构。台湾也设有医学会,出版两种刊物:《台湾医学会杂志》(月刊,1901年始刊)和《台湾医学会继续教育版》(月刊,始刊于1989年)。香港有香港医学会,为独立的组织,与中华医学会有杂志交换。澳门有中华医学会澳门分会。

医学类学术期刊有:

一、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

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期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医药卫生人员。

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医学争鸣》刊载的内容主要是医学学术方面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的交锋与辩论。英文刊名为《NEGATIVE》,以期经历“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螺旋式上升,达到新的认识境界。

反映发明与创新、否定与假说、探索与发现等前沿医学思想,传播医学领域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

三、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主管、主办中文版半月刊。

据2018年4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常务委员49人,委员127人,特约编委5人,海外编委12人。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18690篇,总被下载1789818次、总被引87645次。

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二军医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1980年6月创刊。

据2018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官网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会拥有委员67人,客座编委13人,2017年度共有368位审稿专家。

五、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原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创刊于1981年,为国内外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是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被美国Medline/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是国内最权威的,以下都是。中华外科杂志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中华理疗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烧伤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华医史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您可以看看中国医护服务网期刊频道

台湾医学杂志有哪些

医学杂志期刊有:1、《中国社区医师》: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期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旬刊。2、《医学信息》:国内发行速度最快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期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旬刊。3、《吉林医学》:创刊历史久远,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旬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4、《中国医药指南》:国家级科技期刊、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5、《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国家级科技期刊、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6、《内蒙古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旬刊、万方收据库收录期刊,职称晋升认定期刊。7、《按摩与康复医学》: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万方数据库收录、职称晋升认定期刊。8、《中国卫生产业》:国家级医药卫生期刊、月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9、《中国当代医药》:国家级医药卫生专业刊物、旬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10、《中国美容医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11、《中国药业》: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12、《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医学类学术期刊有:

一、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

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期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医药卫生人员。

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医学争鸣》刊载的内容主要是医学学术方面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的交锋与辩论。英文刊名为《NEGATIVE》,以期经历“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螺旋式上升,达到新的认识境界。

反映发明与创新、否定与假说、探索与发现等前沿医学思想,传播医学领域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

三、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主管、主办中文版半月刊。

据2018年4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常务委员49人,委员127人,特约编委5人,海外编委12人。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18690篇,总被下载1789818次、总被引87645次。

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二军医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1980年6月创刊。

据2018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官网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会拥有委员67人,客座编委13人,2017年度共有368位审稿专家。

五、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原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创刊于1981年,为国内外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是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被美国Medline/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华医学杂志

百度百科—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百度百科—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百度百科—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百度百科—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公主病,原本被用来形容娇生惯养的女性,但是有一种疾病真的叫做「公主病」,医学诊断为「纤维肌痛症(fibromyalgia)」,这是一种很神秘的疼痛症,其特征就是出现慢性的广泛性疼痛,通常好发于女性,常伴随有疲劳、失眠,或情绪上常有焦虑、心情低落等情形 。

从流行病学来看,此病的盛行率为2-6%,女性发病机率是男性的6倍,尤其发生在青壮年人口,大约是30~40岁之间、正处于黄金岁月或事业高峰期的成年人居多,但任何年龄层皆有可能发生,病患通常从发病到确诊平均会花5年。

根据《联合报》报导,在台湾被诊断为纤维肌痛症患者约有40多万,女性大于男性,年龄层以40至60岁占大部分,女性易发病的原因可能为荷尔蒙变化,加上中年家庭和工作蜡烛两头烧,压力过大,容易发病。

纤维肌痛症目前并没有办法透过影像检查或是抽血检验来诊断,通常是有经验的神经内科、风湿免疫科、疼痛科、复健科等专科医师按照临床症状来诊断,而根据201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评估:(1)慢性疼痛必须超过3个月,且已排除其他疾病,(2)在症状方面包括WPI(widespread pain index)及SS(symptom severity score)两项评估,其疼痛程度可以询问病人确认,当WPI≧7、SS≧5或WPI有3-6、SS≧9, 即可诊断为纤维肌痛症。

(纤维肌痛症评估表,截自:肌痛症卫教网)

最主要的症状就是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全身性肌肉疼痛,其余像是还可能合并有睡眠障碍、头痛、疲累感、颞颚关节障碍症、忧郁、大肠激躁症、焦虑、膀胱激躁症、肢体末端麻木刺痛、经痛、记忆力或专注力减低。

就是因为纤维肌痛症的症状多且复杂,所以在临床上很容易和其他具有疼痛症状的疾病搞混,例如关节炎、甲状腺疾病、红斑性狼疮等疾病,而且以上疾病也是有可能会与纤维肌痛症同时并存的,所以此类的患者通常会游走在医院各个科别中。

1.药物治疗

2007年6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核准pregabalin(商品名为利瑞卡)来治疗成人纤维肌痛,研究显示,利瑞卡可改善此类病人的疼痛、睡眠及焦虑情形、提升生活品质,台湾也已上市,并取得健保给付。而医师会评估患者病情,是否要给予助眠剂、抗郁剂、抗焦虑剂或肌肉松弛剂、类固醇等药来帮助患者改善不适症状,若是有特别疼痛的压痛点也可以采用局部痛点注射来改善疼痛。

2.非药物治疗

像是热浴疗法、固定的运动、物理治疗、精神支持、放松疗法等。

3.生活上的照护事项

因为纤维肌痛症是需要长时间治疗的,所以患者应学习如何与纤维肌痛症长期相处,让疾病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太大的干扰,所以可饮食和睡眠上多点避开一些会影响病情的因子:

(1) 在睡眠上: 可挑选适合自己的寝具、不要太晚吃晚餐、睡前 4 小时不要进行剧烈运动、躺到床上后应放松心情、准备休息、保持规律的日间生活习惯。

(2) 在饮食上: 患有纤维肌痛症的人也常有食物过敏的情况,但每个人对食物的反应都不同,所以建议患者可以在症状出现、改善或恶化时,回想一下在这些变化前后的生活事件,并加以记录,整理出自己需要避免的食物及事物,以免造成症状加重,而可能加重疼痛或不适症状的食物有者这几种:含有麸质的食物、代糖、味素或硝酸盐、糖、咖啡因、经发酵之食品、乳制品、茄科植物,像是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

参考来源:

杨智超(2014)。认识神秘的纤维肌痛症。台湾医学杂志 ,, ,8-10。

台大医院神经部网页 – 神秘的疼痛症:纤维肌痛(Fibromyalgia)

纤维肌痛症卫教网

您好,建议您去相关的专业学术网站或者是论坛上进行相关咨询。

台湾老年医学杂志有哪些

医学类学术期刊有:

一、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

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期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医药卫生人员。

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医学争鸣》刊载的内容主要是医学学术方面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的交锋与辩论。英文刊名为《NEGATIVE》,以期经历“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螺旋式上升,达到新的认识境界。

反映发明与创新、否定与假说、探索与发现等前沿医学思想,传播医学领域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

三、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主管、主办中文版半月刊。

据2018年4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常务委员49人,委员127人,特约编委5人,海外编委12人。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18690篇,总被下载1789818次、总被引87645次。

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二军医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1980年6月创刊。

据2018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官网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会拥有委员67人,客座编委13人,2017年度共有368位审稿专家。

五、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原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创刊于1981年,为国内外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是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被美国Medline/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华医学杂志

百度百科—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百度百科—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百度百科—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百度百科—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您好,建议您去相关的专业学术网站或者是论坛上进行相关咨询。

医学类学术期刊有:

一、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

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期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医药卫生人员。

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医学争鸣》刊载的内容主要是医学学术方面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的交锋与辩论。英文刊名为《NEGATIVE》,以期经历“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螺旋式上升,达到新的认识境界。

反映发明与创新、否定与假说、探索与发现等前沿医学思想,传播医学领域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

三、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主管、主办中文版半月刊。

据2018年4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常务委员49人,委员127人,特约编委5人,海外编委12人。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18690篇,总被下载1789818次、总被引87645次。

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二军医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1980年6月创刊。

据2018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官网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会拥有委员67人,客座编委13人,2017年度共有368位审稿专家。

五、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原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创刊于1981年,为国内外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是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被美国Medline/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医学学术期刊的种类有数千种之多,主要包括三个等级,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很多省份会划分自己的一类,二类期刊标准,核心期刊大概就有1000多种,其中中文核心200多个,科技核心900多个,学术期刊又根据医学的分类细分为很多类别,比如护理的有中华现代护理杂志,泌尿外科有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其它专业亦是如此,发表一篇跟专业相关的医学论文,可以适当提高职称晋升几率,具体的也可以跟专业机构咨询,希望能为您提供到帮助

台湾的中华医学杂志

1910年伍连德在报纸上曾发出成立医学会的倡议,1915年2月,国内各地医师31人在上海举行中华医学会成立大会。推选颜福庆为第一任会长。会址定在上海。当时共有会员232人。11月,中英文并列的《中华医学杂志》创刊,第一卷第一期发表《中华医学会宣言书》,宣布学会的宗旨为巩固医家友谊、尊重医德医权、普及医学卫生、联络华洋医界。1916年2月在上海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学会章程,选举伍连德为会长,并决定每两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随即开展学术活动和组织工作,1917~1930年先后召开7届会员代表大会。1932年4月中华医学会与中国博医会(1886年建立,首任会长为嘉约翰)举行联席会议,宣布两会合并,仍称为中华医学会。同年9月召开合并后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即第九届大会),选举牛惠生为会长。当时会员已达1500余人。抗日战争时期,学会迁往重庆,1947年迁回上海。学会自成立到1949年共召开会员代表大会15次,成立的专科学会有内、外、妇、儿、医史、卫生等11个,出版了《惠嘉二氏内科要览》、《迈魏二氏外科手术》、《罗氏卫生学》、《高氏医学辞汇》等书籍和《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中华健康杂志》和《医文摘要》等期刊。此时会员人数已达3000余人。1950年中华医学会召开第16届会员代表大会。大会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所确定的全国卫生工作方针,修改了学会章程,选举傅连暲为理事长,总会会址由上海迁到北京。全国各省、自治区都设有分会。1951年1月,中华医学会加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联合会。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中华医学会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50年代中期,专科学会已增到15个,主医学期刊19种。1960年所有期刊因检查工作一度暂停,随后相继复刊。国际医学交往也有所增加。1956年第18届会员代表大会时,会员(包括中医105人)已达15218人。“文化大革命”中,学会组织遭到破坏,活动中断。70年代初,逐渐恢复。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学会的会务和学术活动有较大发展,这也是学会工作最活跃的时期。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发展仍是学会的主要任务。每年举全国性学术会议100个左右。学会还围绕国家科研攻关项目和卫生工作的重点组织多学科、前瞻性的学术研讨,通过科学论证,提供决策建议和咨询。如对肝炎、肿瘤、性病等都提出防治对策建议。民间国际医学交流也有较大发展,中华医学会与世界医学会及18个国际性专科学会建立了密切联系,同许多国家的医学会进行了友好交流。每年接待国外来访团组50多批,组织出访和参加国际会议20多批。学会每年在国内举的国际会议和双边会议10余个。学会对港澳地区交往非常密切。现又开展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台湾医学会、台湾医师公会、台湾全科医师会等学术团体都应邀来大陆访问,学会也派专家去台湾讲学。现有83个专科分会,50万名会员,下设部门16个,法人实体机构3个,另与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合医学图书馆1个。全国共有会员25万人。各地市县分会386个、专科学会65个、学组139个。出版中华系列杂志417种,并有学会机关报《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学会设学术会务部、编辑出版部、继续教育部、对外联络部、科技咨询部、图书信息中心等事机构。台湾也设有医学会,出版两种刊物:《台湾医学会杂志》(月刊,1901年始刊)和《台湾医学会继续教育版》(月刊,始刊于1989年)。香港有香港医学会,为独立的组织,与中华医学会有杂志交换。澳门有中华医学会澳门分会。

宗旨中华医史杂志以报道中国医学史和世界医学史的学术研究新成果,增进学术交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为发展我国医史事业服务为宗旨。读者以医史研究、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栏目设有特载、述评、专家笔谈、医史论著、文献研究、论坛与争鸣、史记、人物、短篇论述、研究生园地、讲座、史料钩沉、医史教学、医药史话、精点回放、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简讯、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将及时报道医史界、科技史界、文史界、医史爱好者的医史研究成果,以医史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医学临床工作者、医学基础研究工作者、医学教育工作者、医政管理工作者、卫生政策制定者、医药产业经营者、科技史和文史研究工作者、广大医史爱好者等为读者对象,传播古为今用的医疗保健知识、具有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的医史常识、关于医学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为促进中国乃至世界的医学科学和卫生、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务。发展《中华医史杂志》于1947年创刊时称《医史杂志》,季刊,中英文合刊,在上海出版;1949年停刊,1951年复刊;1953年改名《中华医史杂志》,每期固定80面,在北京编辑出版;1956年停刊;1957年增加保健组织内容,改名《医学史与保健组织》;1959年,与《中华医学杂志》合并,改名《人民保健》,1961年停刊;1980年10月复刊,仍名《中华医史杂志》,季刊,每期64面。26年来一直连续出版。收录1987年被英国维尔康医史研究所(Wellcom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权威医史论文索引刊物《医学史最新论著》收录;1991年美国出版的《史学文摘》和美国《历史与生活》载录本刊论著摘要和目录索引;同年,台湾《中国科学史通讯》收载目录;199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Extra MED光盘收录。1996年被我国《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1997年成为ChinaInfo网上电子期刊。1999年加入“中国期刊网”。

一、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医药在全世界范围来说,可以算作是一个前景无限的朝阳产业,它是产业经济中永不寂寞的热点。中国作为全球几个屈指可数的大市场之一,早已映人世界跨国公司的眼帘,特别是中国今后进入WTO以后,中国的医药市场更将成为国外公司争夺的主要对象。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各医药企业应该如何应战?一个就是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扩大自身的竞争能力;另外一个就是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完善和更新固有的商业模式,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当前,网络化和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的处理和传递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信息作为一项产业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它对药品生产、销售领域产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最具权威的《财富》杂志评论,医药电子商务是一种看涨产业。制药产业与信息产业的结合,其前途光明,并能显示出其优势地位。全球性的医药电子商务市场的急速发展,激发了国内同业的创业热情。 那么把药品和电子商务有效的结合起来,对药品电子商务的监管正是此论文题目的直接目的。通过对药品与电子商务的比较研究,发展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及虚拟市场与实物流通市场相结合的电子商务,把我国医药信息化建设推向新的高度,为我国医药事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二、初步见解"医院只需坐在电脑前下单子,厂商只需坐在电脑前接单子,不必派医院代表奔波于医院之间,也不受地域、时间限制,供求双方都可在网上观察动态行情走势;寻价、竞价过程都将在网上进行,实现透明化。这必将大大压缩流通成本,终将使药价趋于合理,并有效改变目前药品销售渠道的混乱状况。"可以这样去描述理想的药品电子商务模式。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有多远?实施电子商务是医药流通体制的一项改革,必然造成利益的重新分配,这是推行过程中的困难之一,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趋势。 医院冷静面对、转变意,政府相关政策力度加强,培养积极的人文环境。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只是企业商务活动的一个工具,在合适的范围内它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增加销售,但是它不会给一个企业带来本质的变化,不可能把企业的商务活动全部代替。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加速信息传播有着重要作用。应该更多地做一些信息交流方面的工作,弥补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决策失误,如果能够实现生产、批发、零售、使用和服务几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将会是较为理想的状态。对药品电子商务的监管,是一项全新的课题,确实需要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拿出切实可行的监管办法,使药品电子商务有计划、分步骤、健康有序地发展。药品电子商务与传统医药流通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通过网上的虚拟市场来实现交易。因而对药品电子商务的监管,必须从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或叫互联网信息服务者(ICP)入手进行管理。首先应该建立市场准入制度。ICP虽然不能直接参与药品经营活动,但它通过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在药品交易过程中发挥了枢纽作用。根据国家对药品特殊管理的要求,在申办药品ICP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之前,必须首先取得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基本条件除了应该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能力外,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还要具有一定的药品专业知识,且有执业药师负责网上咨询,其行为必须严格遵守现行的药品监管法律、法规。 第二要建立分级责任制。医药企业上网开展药品电子商务,要向电子商务服务提供者提供真实的资料,包括企业的合法证照,产品的合法身份和质量可靠性文件。企业要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负责。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对企业提供的资料进行书面审查,对审查失职要负责任。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管,除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从事药品电子商务的医药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外,主要监管对象应是药品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 三是要建立药品物流配送系统的质量保证制度。药品电子商务的虚拟性,要求交易过程的每个环节,必须有更加严格的质量保证制度。其中药品经营企业在药品电子商务配送过程中,除了按传统的流通模式实行质量保证承诺外,还应在包装上标明医药公司或药店的标签和标记,并开具内容详实的发票,以保证对药品质量的跟踪检查。四是要利用高科技手段来监控高科技经济形式。要逐步建立网上识别系统,通过监视器24小时轮询各网站品种信息,通过数字认识建立起企业和产品的各种数据库,使监管数据化、系统化。药品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的商务模式,其技术含量高,法律关系复杂,再加上药品的特殊性,国内外尚无有效的管理办法,问题非常突出,因此,必须深入研究,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逐步推进。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因特网正以令世人瞩目的速度迅猛发展,以其为代表的世界信息革命正在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人这样评价:因特网是继电视以来最大的宣传舆论媒体;是继电话以来最强有力和廉价的通讯工具;是继图书馆以来最大的公共和专业信息库;是继咖啡馆、会议室以来最流行的聚会交流场所;是未来最大的教育和娱乐载体;是未来各国经济领域的最大投资项目和聚宝盆。1995年7月,历史悠久的英国医学会杂志(BMJ)率先建立了计算机全球互联网的资讯网(WWW)主页,开启了传统印刷式医学杂志迈入电子化网络化的新纪元。紧随其后,一些世界著名医学杂志,如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加拿大医学会杂志(CMAJ)、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等相继上网,为全世界的医学研究人员与临床医师提供了最新最快的资讯园地。同时,为利用因特网覆盖面巨大、适时交流、快捷廉价等特性,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医院、医药研究机构、医疗器械和药品生产厂家纷纷在网上建立了医疗服务、学术交流、广告宣传的计算机网络主页。诸多发达国家的医药界早已看好这一最新技术,在网上形成了一个庞大?quot;医药网络空间"。我国台湾省的医药界对此也十分重视。台湾《中华医学杂志》〔Chinese Medical Journal (Taipei)〕与台北市荣民总医院合作,于1996年3月2日正式上网,实现了双语式(中、英文)电子版面。台湾省医药界对中药的应用与研究,也因与因特网技术结合,提出了"网路无国界,中医服务全世界"的口号。我国内地医药界对因特网的利用虽处于起步状态,但发展神速,现已有全国性综合性医药信息网络国家卫生部主持、金卫网有限公司运行的金卫网,中国医药信息网,中国中医药信息系统,中医药信息网;中国医疗信息网,医药信息广场,中国医药信息网,医学网址集锦等10余家等。另外,上网的医药院校有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军队4所军医大学等30余家。医药研究机构有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院,辽宁省医药工业研究所等10余家;医药企业有上海医药(集团)总公司,山东省医药公司,同仁堂制药(集团)公司,石家庄、海南和浙江的制药企业等10余家。上网的总医院军队有301、空军、海军、武警总医院;北京、广州、兰州、南京军区的总医院等;地方有煤炭、首钢等总医院共10余家;加之军医大学附属院和地方各类医院,总数已达150余家;上网的药剂科有沈阳军区总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以上上网的医药卫生信息网、医疗、科研、教学及企业单位,为医院的药学工作者提供了国内外巨大的医药学教学、科研和工作方面最系统最全面最及时成果、技术及先进经验,可直接供药学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应用。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有的医疗机构正开始实行以成本核算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如能利用因特网信息与市场发展同步,与世界进步接轨,无疑对提高科研、管理和实际工作水平,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四、主要研究内容1. Internet 药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 Internet与药学信息资源发展3. Internet中的药学信息资源及获取方法4. 互联网与药学5. 建立药学网站的意义及相关技术6. 利用因特网提高药学研究与应用水平7. 药品电子商务8. 药品计算机网络化管理9. 药品电子商务的监管五、论文特色及创新之处研究步骤1. 涉及调查表,调查样本医院情况;2. 收集汇总资料;3. 研究分析资料;4. 确定论文题目;5. 撰写论文。

没有特殊的东西就不用写。

台湾中华医学杂志

1910年伍连德在报纸上曾发出成立医学会的倡议,1915年2月,国内各地医师31人在上海举行中华医学会成立大会。推选颜福庆为第一任会长。会址定在上海。当时共有会员232人。11月,中英文并列的《中华医学杂志》创刊,第一卷第一期发表《中华医学会宣言书》,宣布学会的宗旨为巩固医家友谊、尊重医德医权、普及医学卫生、联络华洋医界。1916年2月在上海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学会章程,选举伍连德为会长,并决定每两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随即开展学术活动和组织工作,1917~1930年先后召开7届会员代表大会。1932年4月中华医学会与中国博医会(1886年建立,首任会长为嘉约翰)举行联席会议,宣布两会合并,仍称为中华医学会。同年9月召开合并后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即第九届大会),选举牛惠生为会长。当时会员已达1500余人。抗日战争时期,学会迁往重庆,1947年迁回上海。学会自成立到1949年共召开会员代表大会15次,成立的专科学会有内、外、妇、儿、医史、卫生等11个,出版了《惠嘉二氏内科要览》、《迈魏二氏外科手术》、《罗氏卫生学》、《高氏医学辞汇》等书籍和《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中华健康杂志》和《医文摘要》等期刊。此时会员人数已达3000余人。1950年中华医学会召开第16届会员代表大会。大会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所确定的全国卫生工作方针,修改了学会章程,选举傅连暲为理事长,总会会址由上海迁到北京。全国各省、自治区都设有分会。1951年1月,中华医学会加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联合会。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中华医学会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50年代中期,专科学会已增到15个,主医学期刊19种。1960年所有期刊因检查工作一度暂停,随后相继复刊。国际医学交往也有所增加。1956年第18届会员代表大会时,会员(包括中医105人)已达15218人。“文化大革命”中,学会组织遭到破坏,活动中断。70年代初,逐渐恢复。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学会的会务和学术活动有较大发展,这也是学会工作最活跃的时期。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发展仍是学会的主要任务。每年举全国性学术会议100个左右。学会还围绕国家科研攻关项目和卫生工作的重点组织多学科、前瞻性的学术研讨,通过科学论证,提供决策建议和咨询。如对肝炎、肿瘤、性病等都提出防治对策建议。民间国际医学交流也有较大发展,中华医学会与世界医学会及18个国际性专科学会建立了密切联系,同许多国家的医学会进行了友好交流。每年接待国外来访团组50多批,组织出访和参加国际会议20多批。学会每年在国内举的国际会议和双边会议10余个。学会对港澳地区交往非常密切。现又开展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台湾医学会、台湾医师公会、台湾全科医师会等学术团体都应邀来大陆访问,学会也派专家去台湾讲学。现有83个专科分会,50万名会员,下设部门16个,法人实体机构3个,另与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合医学图书馆1个。全国共有会员25万人。各地市县分会386个、专科学会65个、学组139个。出版中华系列杂志417种,并有学会机关报《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学会设学术会务部、编辑出版部、继续教育部、对外联络部、科技咨询部、图书信息中心等事机构。台湾也设有医学会,出版两种刊物:《台湾医学会杂志》(月刊,1901年始刊)和《台湾医学会继续教育版》(月刊,始刊于1989年)。香港有香港医学会,为独立的组织,与中华医学会有杂志交换。澳门有中华医学会澳门分会。

现在投稿是不需要介绍信的。写好就可以直接投稿了。

2009年表彰胸外科老专家——李泽坚李泽坚教授1934年在广东合浦出生,1953年考入汉口中南同济医学院医疗系,1954年经高教部选拔,赴苏联留学,1961年从苏联医学科学院院长、著名胸外科教授巴库耶夫领导下的国立莫斯科第二医学院毕业回国,被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工作。师从宗师曾宪九教授,先学习外科临床基本技术,1970年确定胸外科专业后,紧跟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兼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黄家驷院士,学习和研究胸外科领域的难题。1974年至1976年,参加由周恩来总理委派的进驻西藏阿里地区北京医疗队,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翻山越岭,为西藏牧民同胞看病,曾在5500米高原上成功剖胸做动脉导管结扎术和肺切除术,并在高原作尸检,发现高原也有传染病流行,但较易控制,受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表扬。1980年被派赴美国洛杉矶罗马琳达大学附属怀特医院进修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次年又到罗马琳达大学医学院,在胸外科宗师普鲁尔三世和著名心外科李·贝利教授的精心指导下,成功完成由联合国主导的异种婴儿心脏移植(狒狒心脏换人婴儿心)的前期科研工作和冠心搭桥临床实践。1983年完成胸心血管外科博士后学习,按时回国。1985年在黄家驷院长和徐乐天教授领导下,参加组建北京协和医院胸心外科学系,并获“北京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1987年李泽坚参加由卫生部陈敏章副部长领队的赴老山前线春节慰问团,从火线上挽救了复杂胸外伤战士的生命,获卫生部“救死扶伤”奖章。自1983年起,他一直是美国Lyman Bruwer Ⅲ国际胸心血管外科学会会员。1993年至1995年,由卫生部派遣,浙江医科大学和美国罗马琳达大学聘请,出任该二所大学附属的杭州邵逸夫医院中方院长兼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参加建院办院工作。1996年被美国加州国际交流学院评为该院“杰出人士”,2004年在邵逸夫医院开院10周年庆典上,李泽坚被授予“功勋职工”称号。1990年他晋升胸心外科主任医师,连任北京协和医院胸心外科主任至2000年。1993年起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他办理退休手续后,仍坚持医、教、研一线工作至今。李泽坚在北京协和医院这个疑难病诊治中心,经历了48年的临床实践,艰苦奋斗一生,学会了诊治胸部疑难病的本领,擅长外科治疗风心瓣膜病、胸主动脉瘤,以手术为主个体化综合治疗中晚期肺癌、食管癌、贲门癌和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1987年起,先后获得北京市优秀论文奖、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北京协和医院肺肿瘤综合治疗组荣获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先进集体奖,李泽坚获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个人奖。目前他仍是中华医学会全国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李泽坚积极参加教学工作,1990年起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胸心外科硕士生导师,1997年起任胸心外科博士生导师,先后培养了临床硕士生4名,临床博士生8名。他门下的子弟都如今都已经成为国内各个医院胸心外科的栋梁人才。2006年在高教部本科生教学水平评审工作中,被评为“迎评先进个人”。他负责高教部多本教科书中胸外科部分的编写工作,包括第一部研究生用书《前沿与争论》(2003年第一版,2005年第二版)、第一部5年制医学生规划教材《外科学》(2004年)及第一部8年制医学生规划教材《外科学》(2006年)。2002年主编临床外科急诊学,2007年主编《实用临床胸外科学》和参加主编《心房颤动的现代治疗》。他先后参加6部胸心外科巨著的编写工作。李泽坚教授也重视临床基础研究,1959年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分离单根脊神经作电生理研究破伤风的发病机理,发现破伤风毒素直接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而发病,荣获“1961年苏联大学生科研奖”。70年代在黄家驷院长领导下,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左心辅助泵的动物实验研究,创立术后实验动物生存11天的国内纪录。1998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的指导下,他与博士生郭慧琴在国内外首先发现贲门癌特异基因的三个片段,证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已为美国国立信息中心基因库收录注册,并获北京协和医院科研进步二等奖。90年代,他从事肺移植后早期排异反应的诊断研究,近10年来,他主要从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生物学及综合治疗的研究工作,已取得良好的疗效。他曾担任《中华胸心外科杂志》和《食管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肺癌杂志》常务编委,目前还是《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武警医学杂志》和《中华全科医生杂志》特邀编委、当代名医名院专家指导委员、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联合会(中国艺联)健康专家委员。 2005年获《中华医学杂志》创刊90周年贡献奖。1992年以来,李泽坚连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第三至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秘书长,积极支持正、副主任委员,认真做好所负责的工作,特别是2001年在北京召开第二届国际肺癌学术会议,他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2003年在南宁召开的第三次国际肺癌学术会议,他担任大会主席,2004年在北京召开的第14届国际胸心外科医师学术大会,他担任大会秘书长,具体负责会议的各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工作,收效显著,每次会议均成功召开,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好评。李泽坚热情支持中青年胸外科医师的工作。2002年在广东佛山任第二届胸腔镜外科研讨会主席,极力支持在我国开展胸腔镜微创外科技术治疗早期肺癌。2005年在台湾召开的世界华人胸外科医师学术会议,他提出世界华人胸外科发展的方向,2005年在中华医学会90周年庆典会上被评为“优秀学会工作者”。目前他仍为我国胸外科的发展继续努力奋斗。

没有特殊的东西就不用写。

  • 索引序列
  • 台湾的中华医学杂志有哪些
  • 台湾医学杂志有哪些
  • 台湾老年医学杂志有哪些
  • 台湾的中华医学杂志
  • 台湾中华医学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