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阳明蓄血证论文证病位

阳明蓄血证论文证病位

发布时间:

阳明蓄血证论文证病位

阳明病是外感病病程中,邪入阳明经腑,正邪相争激烈,邪热极盛的阶段,以内热亢盛,津伤化燥为主要特点。故阳明病的性质为里、热、实证。

估计就是西医俗称的脑子充血,栓塞,所以喜健忘

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病多与血热气实有关,胃又为水谷之海,病多与饮食有关,以降为顺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包含胃与大肠。

病机

问曰:何源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阳明病本质上就是津液与胃和大肠的关系

主要涉及的方剂有

1,栀子豉汤,栀子,豆豉,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失眠伴有烦躁者

腹胀加厚朴,阳虚加干姜

2,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三阳合病,腹满(阳明)、身重(太阳),难以转侧(少阳,少阳经行身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脾虚,背微恶寒加人参,骨节痛烦,热痹加桂枝,解毒合五味消毒饮

3,诸承气汤类,主药是大黄,芒硝。便秘等下次再写,内容比较多

4,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5,抵挡汤,大黄甘遂汤,阳明蓄血证

6,茯苓甘草汤,茯苓泽泻汤,己椒苈黄丸,甘遂半夏汤,木防己汤,属阳明水气。

7,大半夏汤,半夏,人参,白蜜。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虚寒胃反。

8,小半夏汤,半夏,生姜。心下有支饮,诸呕吐,谷不得下者。

眩晕,心悸加茯苓

9,半夏厚朴汤,妇人咽中如有炙脔。阳明神志病,生姜半夏汤,心中溃溃然无奈者。半夏厚朴汤,梅核气,胃食管反流病属阳虚寒湿者。

10,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栀子柏皮汤,湿热发黄。

阳明病主药是石膏,半夏,大黄

在经石膏配知母,白虎汤,四大证,在腑用大黄配芒硝,诸承气汤方。

气机不利用半夏,配生姜或厚朴,半夏厚朴汤,大小半夏汤。

石膏配大黄,宣肺通腑,宣白承气汤,生石膏 生大黄 苦杏仁 瓜蒌皮

石膏配半夏,气阴两伤,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人参、麦冬、半夏、甘草、粳米。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

半夏配大黄,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

二五二、“阳明证”,其人善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之血,故令善忘;矢虽鞭,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宣“抵当汤”下之。 阳明有瘀血会用到抵挡汤,是绝对处方,不二处方。 如何知道有无血证?渴不欲饮。 大便黑色代表有瘀血,在排毒。 《灵枢第八十篇·大惑论》曰:“上气不足下气过实,其人善忘。”阳明燥实或下焦湿热时,上焦是虚的,气血无法供应到脑部去,就会产生善忘。经常忘东忘西的人要看他大便是否通畅,并补足上气。 下焦实可能大便堵到,可能有蓄血。腹腔瘀血或子宫肿瘤用抵当汤,膀胱里有瘀血致小便不利用核桃承气汤,即调胃承气汤加上桃仁和桂枝。 这一条辨告诉我们抵挡汤的症状:善忘,大便黑。此外,临床上的症状还有:三阴交穴压痛,舌苔齿痕明显,渴不欲饮,都用来诊断是否有瘀血。 小结: 1、太阳蓄血,血蓄在膀胱里,验其小便,小便不利,是桃核承气汤。 2、阳明蓄血,血蓄在肠胃里,小便利,验其大便,便黑,是抵挡汤。二五三、“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恼而烦,胃中有燥矢者,可攻。腹微满,初头鞭,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矢者,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正常攻下后,胃里难过烦躁,可以攻,一般是腹胀满。如果第一次攻后病人腹微满,大便开始硬后面软的,代表里湿很重,不是结实,不要攻。只有确定里面是燥矢时才用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攻后,阳明证(烦燥、口干舌燥、小便深黄)缓解了,要不要继续吃就看小便的颜色,变淡黄时即停,或黄昏时不烦燥,口不渴。 二五四、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燥,发作有时者,此有燥矢,却使不大便也。 此条辨讲的是 有燥矢的几个症状 :1、绕脐痛:绕肚脐一圈痛;2、烦躁:生气,想骂人;3、发作有时:有时痛,有时不痛。 此为大承气汤证,用汤剂,取其迅捷,若用粉剂,吃到小便淡黄为止。辨证方法很多,从小便颜色、放不放屁都可判断。 二五五、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哺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本来病人烦热, 汗出后好了一点,又忽冷忽热,到了黄昏时开始发热,代表病进入阳明了,但热不寒,完全没有寒证,就是阳明证,在承气汤和白虎汤中选择。 如果脉实者,代表里实很盛了,宜下之;脉浮虚代表还有表证,先发汗再去攻里,发汗用桂枝汤,剂量再多也不会伤津液。桂枝汤是经方家调和阴阳最好的方子,贯穿《伤寒》和《金匮》。 二五六、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者,此有燥矢也,所以然者,又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怎么知道大便清干净否?“六七天不大便”,可能还有宿便,病人还是“烦不解”,肚子还是很胀满,直接问病人就好:“你觉得清干净没有?”病人的感觉最真实。攻了大承气汤之后,燥屎还在,就是药剂不足,出手太软,开的处方太轻,赶快再攻。宁可下利也不可便秘,便秘害死人,80%以上的癌症都跟便秘有关。 二五七、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得卧者,有燥屎也,直“大承气汤”。 “小便不利”并非没有小便, 当下焦太热时小便也会变得短赤,颜色很深。非阳明证也会有便秘,但小便不会这样。大便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时有微热”,没有寒,喘冒不得卧者,有燥屎也,这些都是大承气汤的症状。 为什么会喘? 大肠和肺相表里。所以看肺家证的时候,有时候会误诊,看到病人舌苔黄、喘,开麻杏甘石汤,看起来麻杏甘石汤很对证,可是没有好,病人喘得不能躺下去,病人述说六天没大便,才想到大承气汤。故开处方前,一定是先问大小便、饮食习惯、还有睡眠如何?这是高明医生的习惯动作。

试述太阳蓄血证之病位论文

太阳病是六经病之一,出自《伤寒论》。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⑴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⑵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⑷太阳病内挟水饮(干呕,痰软),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治以小青龙汤。

太阳病,多发生在外感疾病初期,主证为发热,畏寒恶风,头项痛,脉浮等表证,也称太阳经证。若表邪不解,而内传膀胱,则为太阳腑证。证见发热恶风,烦渴欲饮,水入则吐,小便不利,脉浮或浮数;或证见少腹急结硬满,小便通利,其人如狂或发狂,脉象沉涩。         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太阳经证;分为三型 ; (1)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 (2)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 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太阳腑证;分为二型 (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入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入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太阳主一身之表阳,故太阳居三阳之首,为六经藩蓠。风寒袭表,太阳首当其冲,此时,卫气虽已受伤,但犹能达表抗邪。正邪相争于表,经气不利,则症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太阳经证治法 (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3)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 2.太阳腑证治法 (1)蓄水:系膀胱气化不行而致水气停蓄,五苓散(茯苓、猪苓、桂枝、泽泻、白术)具有化气利水的功能,故为蓄水证主方。 (2)蓄血:系瘀血不行,热结下焦,应攻瘀逐血,可根据轻重缓急,选用桃核承气汤。 3.太阳病兼证治法 (1)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 (2)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   (3)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用大青龙汤。 (4)太阳病内挟水饮(干呕,痰软),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治以小青龙汤。如太阳中风而水气僻积胸胁,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鞭满痛,干呕短气,表证已解的,用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攻之。 (5)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宜以小建中汤。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

127.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刘渡舟 这条还是将蓄水证,太阳病饮水过多,伤于水就容易停饮,因为脾胃运化不了,停于心下就变成了心下悸,这时候就是茯苓甘草汤证,发热而渴就用五苓散;不渴,用茯苓甘草汤。小便利,水还有处理,小便少,水停于下焦,这里是气化不利就水停下焦,小肚子胀满,叫做苦里急。所以蓄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太阳随经之热入里,小便不利;一个是饮水过多。 太阳中篇这里就结束了,从32条到58条,主要论葛根汤证及加减,麻黄汤证及加减,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的桂枝汤证加减,都是用的汗法。后面开始说汗后作衄,以衄代汗。同时说表实夹里虚不可汗,重点仍然是解决太阳表邪问题。 59到71条论的是治病救逆的原则,纠正错误,原则就是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后面谈到误治后五脏及变寒变热变虚变实的变证,补充了六经辨证的不足,这些和前面的桂枝汤麻黄汤是相对的,不谈了太阳病发汗,而是治疗五脏病,带有杂病内容。 72到75条是经病不解导致的气化不利,五苓散证。79到85条论述太阳之邪内犯于胸的火郁证,也就是栀子豉汤证,和前面五苓散水郁证形成对比,也说明表邪传于胸和传于腹的不同。 87到93条论正气为本,邪气为标,正气虚则不可发汗;94到96条论表里先后的问题,确定了治疗原则。 97到99条是太阳病三种不同的汗出形式,到这里太阳表证已经说完了,治法也确定了。 100到110条是太阳表证传到少阳的小柴胡汤证加减。112到115条是少腹急结,其人如狂的蓄血证,同时和胸满烦惊、谵语、小便不利以及胸满、谵语、小便利三种症候进行比较。一个是少腹急结,一个胸满烦惊,一个腹满谵语,有上中下之分,从精神症状到病位,互相对比启发,就有了少腹的桃核承气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在胸。 116到127是论火逆证,可以引申为误服温燥药物治疗温热和阴虚的人。 128到131条是主要讲吐,132到135条主要论热和血瘀的治法,兼论蓄水证。 胡希恕 这条是承接上条蓄水,小便利,里面有停水,这里是胃蓄水,所以心下悸。小便少,那么膀胱蓄水一定苦里急,就是少腹满,小腹发硬满。蓄水证,有这两种症候, 刘志杰 太阳病在表,如果饮水多,小便正常,容易胃里停水,水饮上犯就出现心下悸;如果小便少,肚子就硬满不舒服,这时水饮停留在下焦膀胱。这条是分辨胃有停饮和膀胱下焦停饮的方法。

太阳病蓄水证论文

太阳病,多发生在外感疾病初期,主证为发热,畏寒恶风,头项痛,脉浮等表证,也称太阳经证。若表邪不解,而内传膀胱,则为太阳腑证。证见发热恶风,烦渴欲饮,水入则吐,小便不利,脉浮或浮数;或证见少腹急结硬满,小便通利,其人如狂或发狂,脉象沉涩。         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太阳经证;分为三型 ; (1)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 (2)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 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太阳腑证;分为二型 (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入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入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太阳主一身之表阳,故太阳居三阳之首,为六经藩蓠。风寒袭表,太阳首当其冲,此时,卫气虽已受伤,但犹能达表抗邪。正邪相争于表,经气不利,则症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太阳经证治法 (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3)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 2.太阳腑证治法 (1)蓄水:系膀胱气化不行而致水气停蓄,五苓散(茯苓、猪苓、桂枝、泽泻、白术)具有化气利水的功能,故为蓄水证主方。 (2)蓄血:系瘀血不行,热结下焦,应攻瘀逐血,可根据轻重缓急,选用桃核承气汤。 3.太阳病兼证治法 (1)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 (2)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   (3)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用大青龙汤。 (4)太阳病内挟水饮(干呕,痰软),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治以小青龙汤。如太阳中风而水气僻积胸胁,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鞭满痛,干呕短气,表证已解的,用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攻之。 (5)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宜以小建中汤。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 (1条)太阳病提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浮:卫气驱表抗邪,脉气鼓动。 *头项强痛:太阳经气不利。 *恶寒:卫气不能正常温煦体表。 △本条指出了太阳为病的基本脉症。太阳经为六经之首,主表而统营卫,有卫外抗御外邪侵袭的功能,故为一身之外藩。当外邪伤人,太阳首当其冲,卫行脉外,必先受邪,卫被邪扰,与邪搏争,阳浮而盛,肤表必热,脉搏必浮。卫阳因邪扰不能正常卫外则恶寒。足太阳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外邪袭入太阳经络,经气不利,营阴滞涩,则头项强痛。 ❤《灵枢·经脉》循行路线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体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六经头痛 太阳头痛:前额、巅顶、枕部,连及项背,或颈部连肩。 阳明头痛:前额、眉棱骨、面颊,或痛及齿龈,或颜面疼痛。 少阳头痛:侧头部。可及耳、目外眦。 太阴头痛:不定。全头痛or局部痛。 少阴头痛:不定。全头痛多见。 厥阴头痛:不定。巅顶、颜面痛多见,or全头痛。 ❤《医学传心录》六经头痛歌诀头疼必须用川芎,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少柴胡,阳明白芷还须着。太阴苍术少细辛,厥阴吴茱用无错。巅顶之痛人不同,藁本须用去川芎。 2.(12条)太阳中风证·桂枝汤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仲景群方之冠) *阳浮而阴弱:卫强营弱,卫阳病理性亢进,营阴相对性不足。 *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则见鼻鸣。 *干呕:胃为卫气之源,表气失和,影响于胃,胃气上逆,则见干呕。 △太阳中风证的病理是阳浮而阴弱,在症状上表现为发热、汗出。病机是风邪袭表,营弱卫强(营卫不和)。治疗应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选桂枝汤。 3.(34条) 热证·葛根芩连汤证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表里同治,治协表热利证) △误下导致部分表热被下引,内陷大肠,形成肠热下利。肠热上迫于肺,肺气不利而作喘。肠热外蒸于表,津液外泄而汗出。当汗反下,必致表证不解,阳气仍然趋表抗邪,故脉搏上促两寸。(只要下后脉促,就说明表证未解)所以此证是里热下利兼表热不罢,治疗应解表清里,燥湿止利。 协表热利葛根芩连汤 ❤表证未解,又兼下利 协表寒利桂枝人参汤 4.(35条)太阳伤寒证·麻黄汤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营阴瘀滞,故疼痛明显。(故开腠理) *无汗:伤寒证的特点。寒邪收引、凝滞,腠理闭塞,汗孔不开,卫气不宣,故无汗。 *喘:表闭,肺气不宣。 △太阳伤寒证的病机:寒邪外束、卫阳郁滞,营阴滞涩。治疗:开腠发汗,宣肺定喘。 5.(40条) 太阳伤寒兼证·小青龙证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或然证: 水饮内停,气不化津则渴 水饮下趋于大肠则下利 水饮流动不拘水气上逆咽喉则噎 水停膀胱失于气化则小便不利少腹满 影响肺气的肃降则喘 △病机:表寒里饮。治疗:发汗解表,宣化水饮。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肺又为水之上源,中焦与肺宿有寒痰水饮,复感风寒,内外合邪,而致外寒内饮证。 6.(71条)蓄水证·五苓散证 [if !supportLists]1) [endif]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2)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太阳病汗不如法→伤津-胃中干烦躁不得眠                →伤阳-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渴:不要急于滋阴,可能是阳气不通。伤了三焦、膀胱之阳,水液代谢失调。 △表里同治。 水气为病的临床特征:口渴与小便不利并见。 大汗伤津,胃燥生烦,影响睡眠,此为一时乏津。大汗伤阳就不这么简单了,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大汗耗伤三焦、膀胱的阳气,三焦乃水道,膀胱乃州都,二腑气化失职,水饮内停,水液难以上承于舌则消渴,难以下输膀胱则小便不利。 7.(102条)太阳病变证·脾虚证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病机:里虚不耐邪扰。治疗:建补中焦,补益气血。寓汗于补,表里兼顾。 8.(138条)太阳病变证·结胸证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小陷胸,夏连蒌) △热实结胸的轻证,部位局限在心下,不按不痛,远比不上大结胸的疼痛拒按,故治疗以清热涤痰开结为主。 9.(157条)太阳经变证·痞证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皮散水饮,勿去。 *干噫食臭:饮食不消则作腐,胃气不降则上逆。 *雷鸣下利:升降失常,水走肠间,故见。 △痞硬兼水气不化。且水气较重。 治疗:和胃泻心消痞,宣散水气。 素体脾胃虚弱,汗后表虽解,胃气却呆滞,痞不运化,湿浊壅聚,形成痞硬。 10.(161条)痞证类似证·痰气痞(痰阻气逆)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只嗳气,无利,以气上逆为主。 △汗吐下后,表证已解,中气必伤,但并不是心下痞硬,故并非痞证。 治疗:和胃消痰降逆。 11.(177条)太阳病变证·阴阳两虚证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里面的酒是清酒(冬酿夏成) △治疗:益气养血,复阳通脉。 病机:素体心阴阳不足,感受寒邪,导致心阴阳俱虚。心阴血虚则无以所养,故脉行滞涩;心阳气虚则无力鼓动,故心阵阵悸动。 ❤促结代:皆为脉搏节律不齐有间歇。 促: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 结: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 代: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歇止,且间歇的时间较长。缓而一止,止有定数。

阳明病本证论文

写读书心得体会,不仅可以明白书中或文中的内容和主旨,还可以培养明晰的头脑,敏锐的眼光。下面是我带来的《伤寒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笔者近日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分享与同仁。

笔者近日坐门诊,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忽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仲景仙师就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可知,中医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时间有精确的论述,但此处之病也不是单指感冒而言,学者应灵活看待。

再如《伤寒论》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主之。18条: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这两条论述了太阳中风兼肺失宣降的证治。以方测证,临床应有太阳中风的临床表现,即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象浮缓等证,再兼有喘息等症状的病症,治疗选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厚朴、杏仁降气平喘,消痰导滞,表里同治,标本兼顾,为解表宣肺,化痰定喘的有效方剂。我理解,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感冒,引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而表现的症候,或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临床表现为此证型者,均可用之。如《伤寒论方医案选编》记载治疗外感引动宿喘案例,刘某,男,42岁,素有痰喘之疾,发作较频。春日伤风,时发热,自汗出,微恶寒,头痛,且引动咳喘,发作甚于前,胸闷而胀,气喘倚息,痰白稠量多,咳喘之时则汗出更甚。不思食。舌苔白腻脉浮缓,关滑有力。此风邪伤表引动痰喘复发,外风挟痰浊壅滞胸腕,肺胃气逆不降所致。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处方为:桂枝6 白芍6 炙甘草 生姜2片 厚朴9 杏仁9 麻黄 贝母9 苏子9 炒枳壳9。连用3剂后,表证去,自汗止,痰喘亦平。再看《蒲辅周医案》中,蒲老用本方治疗重症腺病毒肺炎1例,患者为一3个月大的男婴,因发热4天,咳嗽气促抽风2次住院治疗,经用西药以及大剂麻杏石甘汤治疗无效,当时体温在40℃,无汗,面色青黄,咳而喘满,膈动足凉,口周围色青,唇淡,脉浮滑,舌淡、苔灰白,指纹青,直透气关以上。蒲老认为是辛凉苦寒撤热不退,是营卫不调,寒邪闭肺所致,遂用桂枝五分 白芍六分 炙甘草五分 生姜二片 大枣二枚 厚朴五分 杏仁十粒 僵蚕一钱 前胡五分 一剂得微汗,体温渐退,热降喘平,营卫得和,后再以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而愈。细读蒲老这则医案,有如肺炎并发心衰,忽又忆及读毛以林老师的《步入中医之门》讲到刘新祥教授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心衰的案例,并重点地说到汗与不汗的重要性。可知,本方不仅用于治疗外感引动宿喘,还可用于治疗喘息胸满,不能平卧的心衰疾患。

原文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本条论述了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用小青龙汤辛温解表,温化水饮,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配桂枝增强通阳宣肺之功,芍药与桂枝相配,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散寒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且使干姜、细辛不至升散太过,半夏降逆化饮,炙甘草和中兼调和诸药,诸要合用,共凑辛温解表,温化水饮之功。现代医家对于此方的临床运用较为广泛,其适应范围是:⑴治表有寒邪,内有水饮,发热干呕而有咳喘者。⑵溢饮,心下有水气,咳嗽喘息,遇寒必发,吐痰沫,不能卧,喉中涩。⑶支饮,发热干呕,吐涎沫,咳逆依息不能卧。总之,寒饮咳喘,不论有无表证,均可用之。本方对现代医学的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只要辩证准确,多有很好的疗效。《伤寒论方医案选编》中有案例为证,李某,男,44岁,自幼患过哮喘,天冷遇水劳动则喘更甚。1964年8月12日因重感冒而复发哮喘,咳嗽连声,咽中漉漉,多吐白沫,伏坐不得卧,吐痰不松,食欲减退,大便结,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浮紧。或衰木盛,水寒金冷,津液不得蒸发,则留而为饮,上迫于肺,肺络受阻,气机被遏,遂致咳喘,治宜温中蠲饮,宣肺纳肾。处方为:麻黄 肉桂 沉香 白芍6 细辛 干姜3 五味子3 半夏6 炙甘草6 蒌仁15 莱菔子12 服后喘定咳轻,咯痰大减,亦能卧睡。再以温化饮邪肃降肺气,连服六剂而瘳。刘老常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喘,常屡建奇功,并总结出小青龙汤的运用的六个要点,大家可参考《刘渡舟验案精选》。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与小青龙汤皆为表证兼喘的方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为表虚兼喘,临床以有汗而无水饮内停的咳喘病症,而小青龙汤为表实兼喘,为无汗而有水饮内停的咳喘病症。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回顾中西医发展一路起来的历程,中医在社会中所受到的种种质疑,难免会让人对它心存质疑。虽然我是中医学院的学生,坦白说一开始我对中医也是有偏见的,特别是我们中西医结合专业,先在南方医科大学学习两年西医的我们对中医这种富含哲学而又需要有一定的中国古代知识才能理解的学科,在缺乏这时代知识又一直接受西方原子论教育的我们看来是多么抽象而又模棱两可的东西。记得《中国医学史》的吴老师跟我们说过这么一句话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让人迷迷糊糊地活。或许这就是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吧。

接受中医教育一年半了,对中医也算是有些许了解,也培养了自己对中医的兴趣和坚定自己学中医的信念,虽然说不是每个中医人都可以成为中医大家,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医真的可以让人活得更好。还是邓老的一句话说得好中医之所以没效是因为你没学好。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医著之一,著者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此书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著。《伤寒论》是通过六经传变、六经辨证来讲述疾病,张景仲真是个伟大的医学家和文学家,他采用了很多种手法:省文法、倒序法。。。。让我们这些没有什么中医文化底蕴的新一代读起来还真的不好理解。但还好,他按六经传变规律来描述这也给我们很清晰的思路去探讨这方书之祖、医方之经了,也不是没有窍门可寻的。再者他的脉法有独到之处:1、各病有主脉;2、一脉主数病;3、一病见数脉;4、脉法颇灵活;5、用脉象解释病机;6、以脉象指导诊断;7、以脉象指导治疗;8、据脉象推测预后;9脉象相同,舍脉从证以认病;10、证候相同,舍证从脉以认病。在治则治法上也是非常具体的:1、治未病;2、注重顾护脾胃;3、注重因势利导的治则;4、强调标本缓急;5、突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6、指出疾病的治法及治禁。7、注重整体护理。8、也体现了张仲景多一证则加一药,少一证则减一药的思维。这不仅给我们理解《伤寒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丰富和拓展了我们的中医思维和临床思维。

这个学期学了《伤寒论》,四大经典医著之一,大家都很重视,再加上有幸是李赛美教授教的,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就更大了。李赛美教授会给我们放临床主任查房病案分析视频,我挺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的,因为我不仅让我们可以了解临床上是怎样用《伤寒论》去解释和辨证辨病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临床思维,和加深对条文的理解和运用,也增加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我们的思维,也减轻了以前我们一味上课枯燥无味的只看PPT的现状。减少了我们的视觉疲劳。

课余时间大家都会去看《伤寒论》各家之说,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所看到的内容感兴趣的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或者觉得别人说得好的、总结得好的地方,就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然后几个同学常常在一起讨论条文说说自己的见解,大家都各抒己见。我觉得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们相互学习,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理解和思维切入点,同学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再者大家分享可以做到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东西,还能增进我们的友谊,也培养了我们与他人合作和表达自己的能力。

我这个学期看了《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觉得这对我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理解是很有帮助的,里面有他用经方治疗的个别案例这更加深我对经方的疗效的认识以及经方运用的临床思维都有所帮助。记得刘教授在讲桂枝去芍药汤为什么要去芍药?讲得挺好的。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芍药味酸,入血分和阴分,对于胸阳之气不利,因此要减去。根据张仲景用药的法度,胸为阳,凡胸阳不利出现胸满,都去芍药;腹为阴,凡脾阴不利出现腹满,都加芍药。所以去芍药者,乃避阴以救阳也。其二,芍药会妨碍桂枝的宣发、腾达、振奋心胸阳气的作用。把芍药减去以后,桂枝汤中剩下的都是辛甘之药。这解释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去芍药,也更总结了张仲景是怎样运用芍药这一味药的。这也给我们在《金匮要略》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已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在这里要加芍药了。

我是个爱想东西的人,脑袋里有时总有些奇异的想法。我有时会着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本这两本都是医圣张仲景的手稿,总想怎样找个切入点把这个两本书联合起来读,或许会更好理解。例如,咽喉溃烂一病。

我个人认为这两首方所治的咽喉溃烂症,苦酒汤侧重于痰,所以用半夏涤痰散结。然而甘草泻心汤是个寒热错杂,偏于热为患。所以用了黄芩三两、黄连一两来苦寒清热燥湿。临床上出现咽喉溃烂症时,这两首方都是可以加减运用的,特别是甘草泻心汤里面的药物寒热各自调整一下,运用范围更广。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是非常清晰,而且他的经方也是在临床上被验证过,确实是有效的,而且疗效非常好,这无须再去质疑了。但唯一遗憾的是,他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攻破当今世界的第一杀手肿瘤的证治方药,这也给了我们一块新的领域,毕竟这问题是会层出不穷的,也让我们在学习张仲景的辩证和临床思维后,学会举一反三地开阔我们的思维,不断地丰富我们的经验,用实际去验证经方的效验和攻破这难关的可能,去填充这页空白。我对这方面也很感兴趣,也坚信中医治疗肿瘤是永远比西医更具优势和人性化。《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更坚定了我攻破肿瘤这一难关的信心。虽然我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但自从我踏上医学这条路,认识到肿瘤这个世界难题时,我就下定了决心致力于中医治疗肿瘤这一块,我相信未来中医一定可以攻破肿瘤这一难题,至少可以对人类的健康和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更有优势的。虽然我知道我这么说也是没有什么科学性,但这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只要有信心,坚毅走下去,就像人类登月这一步的跨越一样是有可能的。

在积累了大一,大二的中医基础课后,大三的我们开始学习经典。经典的学习,提升了我们的深华空间,培养了我们的中医辩证思维。为我们将来从事中医药工作打下了基础。我对自己学习伤寒做个简单的分享。

1.理解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多用心品读,用心体会。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著,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倍,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伤寒论》主要讲诉仲景学术思想,探索期精微大意,因此就应该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文句子的含义,然后将其背诵,记在脑海里,到遇到时便可拿出来用,体现熟能生巧之意,只有熟了以后反复的应用才可体现出其精微之处,然后在不断地使用中得到提升。

2.六经辩证的学习非常具有逻辑性,知识特点具有框架性,对我们学习起来就非常容易。 每一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这样先记住病纲总的特征,再来分析其中的特殊病症,从同到异,相比较的学习,比较容易记住,结合各种致病特点,各脏腑受邪特点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从各经病治疗,治法入手,失治,误治后出现的病症,一一梳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六经传遍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情况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阴而反映强烈,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三经的,病多属热,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正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可发于阴。

3.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学习

六经辨证是要辨别出病、脉、证、治四方面的基本内容,可见通常所说的六经辨证,实际上是对辨识

以上四方面内容的简称。

太阳病为外感病的初期。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凡外感疾病。出现此脉证者,即可成为太阳病。太阳病有经证腑证之分。太阳经证因因病者体质及感受邪气不同,分为邪气中风两大类。中风的主要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等,其病机为卫阳浮盛,卫外不固,营阴外泄。伤寒的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其病机为风寒外束,卫阳郁遏,营阴凝滞。太阳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蓄水证是表邪不解,内入太阳之腑,邪与水结,膀胱气化失职,故出现脉浮发热,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少腹满,脉浮数等。蓄血证是表邪不解,循经入里化热,热与血结,血蓄下焦膀胱部位,起临床证候为少腹急结或硬满,其人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等。此外,太阳病还有兼证,如太阳中风兼喘,兼汗漏不止,兼身疼痛等;又有因误治失治所导致的变证,如结胸,痞证,脏结,火逆等等。

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正邪相争剧烈,邪热极盛的阶段。其证多属内实燥热性质,故阳明病以胃家实为提纲。阳明病依据燥热与肠中糟粕结合与否,而有热证,实证之分。如燥热虽盛,但未与肠中糟粕相结,而充斥内外,弥漫周身,出现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烦渴引饮者,称为阳明热证。若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结,燥屎阻滞肠道,腑气不通,出现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腹满硬痛,不大便,脉沉实者,称为阳明实证。另有微热约束脾的传输功能而大便硬结,不更衣十日无所苦者,名为脾约证,亦属阳明实证范畴。阳明病虽以里热燥实为主,但也有由于里虚或中寒所导致的阳明寒症,虚证。此外,阳明篇中还有发黄证,血热证等变证。

少阳病是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病在半表半里的中间阶段。邪入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其主证还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白,脉弦细等。少阳枢机不利还包括有若干兼证,如兼太阳之表,则出现发

热,微恶寒,肢节疼烦,微呕,心下支结等;兼阳明之里,则可见往来寒热呕不止,心下急,或心下痞硬,郁郁微烦,或潮热,不大便等;若兼气化不利,则可出现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等;如少阳病误下,病邪弥漫,表里俱病,虚实相兼,则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等

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病入太阴,以脾阳不运,寒湿阻滞为主,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食腹自痛为提纲。除太阴本证外,尚有太阴兼表证,见脉浮,四肢疼烦等;有太阴腹痛证,见腹满时痛,或大实痛等;若太阴寒湿在里不解,郁而发黄,亦可形成太阴发黄证。

少阴病是外感并发展过程中的危重阶段。病至少阴,心肾阴阳气血俱虚,故以脉微细,但欲寐为提纲。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两途:寒化证见手足厥冷、身倦而卧、下利清谷、小便不利、脉沉微等;热化证则以心中烦不得卧,咽干咽痛,或下利口渴、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为主要脉症。此外,少阴病还有兼太阳之表的两感证,热化精伤、邪热并归阳明的急下证,以及热移膀胱、下厥上竭等症。

厥阴病是伤寒六经病症的最后阶段。厥阴为病,肝失条达,木火上炎,脾虚不运,易形成上热下寒的病理变化。厥阴病提纲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即反应了厥阴病寒热错杂的证候特点。然厥阴受邪,阴阳失调,若邪气从阴化寒,则为厥阴寒证;从阳化热,则为厥阴热证。病至厥阴,正邪相争,阴阳消长,加盟手足厥逆与发热交替出现,则为厥热胜负证。若由于阴阳其不想顺接,表现为四肢厥冷者,则称之为厥逆证。邪犯厥阴,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升降失调,还可见呕吐、下利等证。

1. 关于其流派。在我看来,伤寒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2. 关于其论证的内容。伤寒是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或者说由于起居饮食不甚引起的突发性疾病。例如汗出当风、久坐湿地等等。而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严重最普遍的一类疾病,这是伤寒论重点讨论的对象,当然也同时讨论了另外几种突发疾病。所以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外感突发疾病的证状、脉象、传变规律及治愈方法。

3. 对六经的认识及其和脏腑关系的几个简要介绍。中医治病都是从整体出发的,以病者盛衰强弱为依据,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昔俞根初先生曰: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又曰: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症立方。

(1) 阳明病与心阳明病。无论寒邪热邪,一律表现为高热,另外有谵言妄语的证状。其实阳明与心有莫大关系。《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就是阳明,说明阳明的病可能发自于心,也可能发自于脾。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阳明病。而瞻谵言妄语是神志疾病,与外邪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症状。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由此推知,阳明经病的主方白虎汤,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心热。在高烧、神志昏迷的时候,后世很多名医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热。(2)阳明病与肠胃。《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

(3)太阳病与肺。外感症初发,通常表现为太阳病。所谓太阳并非抽象概念,因为太阳病会引起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感受。如头项强痛,腰背痛。例外鼻鸣、鼻塞、流涕等有时也是太阳经的病症,因为足太阳经过睛明穴而络鼻窍。太阳病是表证,病在皮毛。肺主皮毛,所以太阳病与肺部疾病通常同时出现。所以太阳病经常伴随咳嗽、喘息、浊痰的出现。所以在治疗太阳伤寒的方剂中,多有润肺、止咳的药物出现。如杏仁、五味子、生姜等。另外,太阳病为什么现浮脉?浮脉是肺脉,所以是太阳经与肺同病。

4. 对于药物使用的看法。在我看来伤寒论中其主要用药特点是有是证,用是药。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方后7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又如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三方的共同症均有发热,共同之药都有麻、杏、甘,仅有一味药不同。显然可以看出桂枝为恶寒身痛而设,薏苡仁为风湿身疼而设,石膏为汗出兼喘而设;桂枝通阳、薏仁祛湿、石膏清里热。通过这样的类比,我们就可明确的知道桂枝、薏仁、石膏的药物作用,不用再作其它的分析和药书资料的论证,简捷而正确,直得仲景心法。

5. 心得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我深深感觉医学知识博大精深,疾病千变万化,我的知识实在太贫乏。以后还要在多个方面多下功夫,充实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灵活运用伤寒论,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作为新时代的中医学生,我一定要立足于临床,刻苦研读张仲景著作,学以致用,反复实践领悟,提高自身的中医素养,同时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国医大师邓铁涛曾寄语青年中医:21世纪是中医学的世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当铁杆中医,努力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让中医学走出国门,传扬世界,为整个人类的健康贡献力量。我一定要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为中国医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精心推荐

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六经辨证,】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阳明经证,指邪热亢盛,充斥于阳明之经,弥漫于全身,而肠中尚无燥屎内结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或心烦躁扰,气粗似喘,面赤,苔黄燥,脉洪大。治法:清热生津。方剂:白虎汤。常用中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阳明腑证,是指邪热内盛于里,邪热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阻滞肠道所表现的证候。本证往往是阳明经证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临床表现:日哺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不通,甚者神昏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辨证要点:肠腑实热弥漫,阳明经气旺于晡时,邪正相争更剧,故潮热日晡更盛;四肢禀气于阳明,热逼津泄甚于四末,故手足濈然汗出;邪热与糟粕结于肠中,致使大便秘结,腑气不通,故脐腹胀满,痛而拒按;邪热亢盛,上扰心神,轻则不得眠,重则见神昏谵语,甚至狂乱不宁。苔黄燥而有芒刺,或焦黑燥裂,为燥热内结,津液被劫之故。有形之邪壅实于里,组阻滞气机,抑遏血脉,脉气不利,故脉反沉迟但必有力;若邪热结而不甚,热迫血涌则脉滑数。治法:峻下热结。方剂:大承气汤。常用中药: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伤寒论》的内容很丰富,共计398条和113方。它的主要篇章的编次也很具特色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篇,这也引起了后人的无尽想象和发挥。目前,我们倾向于把这“六经”认为是一种辨证的方法体系,称之为“六经辨证”。如果说,六经辨证是仲景学说的精髓,那是绝对不过分的。当然,所谓六经辨证,其实是张仲景所建立的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临床诊疗理论体系的一个载体。一、太阳病 太阳病篇主要论述太阳表寒虚实证治,它以恶寒、发热、头项背腰强痛、脉浮为主症。无汗而喘、脉紧者,属太阳经表寒实证,宜用麻黄汤以峻汗逐邪,开表宣肺;汗出而脉缓虚弱者,属太阳经表寒虚证,宜用桂枝汤,以缓汗养正,调和营卫。这是太阳经证。若太阳表寒由经入腑,以致膀胱气化被阻,水蓄不行,而见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等症者,宜用五苓散,以通阳化气利水。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 血蓄不行,而现少腹硬满,小便自利等症者,宜用桃核承气汤,以攻下瘀血,甚至可用抵当汤。这是太阳腑证。在太阳经表寒虚实证中,不仅有头项、背、腰强痛的太阳经脉的病象,还有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透,通身肢节疼痛等寒邪束表、卫阳郁遏的病象,并多伴有咳喘等肺失宣降表现。如:麻黄汤所主治的表寒实证的咳喘;桂枝加厚朴、杏仁所主治的表寒虚证的咳喘;小青龙汤所主治的表寒里饮的咳喘;麻杏甘石汤所主治的表热迫肺的咳喘等。这是因为太阳主皮肤而统卫气,肺主气,属卫而外合皮毛,太阳、卫分和上焦肺三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病在太阳,势必牵连肺卫的缘故。太阳病篇虽以论述太阳伤寒证治为主,但也提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只是未出方治而已。可见《伤寒论》详于寒而略于温。这也为后世温病学说的源头。不过这里的所谓“温病”,也是属于广义的伤寒。《伤寒论》讲述的就是广义的伤寒,当然也包括“温病”。后世叶薛吴王,另立温病学派,一时间似有与仲景学说分庭抗礼之势。然而归根结底,寒亦伤寒,温亦伤寒,寒温还是一体的。太阳病是《伤寒论》条文最多、篇幅最大,几乎占了全部条文的一半。其中以太阳风寒本证及其兼证的麻、桂两大法为主,包括麻黄汤法及其加减法,桂枝汤法及其加减法,并详述其由表入里而遍涉各经的变证治法。在其兼变证治的论述中,不仅备载了太阳病涉各经的理、法、方、药,而且显示了太阳病实则多传阳明、虚则多传少阴的传变规律。我认为,古人著书立说,限于篇幅,往往有所详略,举一而反三。仲景特以太阳病为例,详述辨证论治之方法,其他各经,三阴三阳,皆可类推。因此,太阳病篇是学习研究《伤寒论》的重点所在。二、阳明病 阳明病篇主要论述阳明里热虚实证治。阳明病的主症:但热不寒,大热、大汗、大烦、大渴、脉洪大。其脉洪大而充实有力的,属阳明经实热证,宜用白虎汤,以清热救津;脉洪大而空虚无力的,属阳明经虚热证,宜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生津益气。由于阳明经脉起于鼻中,上抵额颅,络目挟鼻而布于面,故多伴有头额、眉心连目眶胀痛、面赤、目赤、鼻干等症。若阳明里热由经入腑,阳 明腑中燥热结实,而现腹胀满痛、拒按、不大便、脉实等症者,属阳明腑实热证,宜用大、小承气、调胃承气之类。若因阳明热极而现手足厥冷脉滑等热厥证者,仍应随宜采用白虎、承气以清下其实热。若因阳明里热下迫而现热利不止者,则宜用葛根芩连汤以清热止利。若因阳明腑热日久,灼伤太阴阴液,而成脾约之证,则宜用麻子仁丸,以润下之。值得注意的是,阳明病虽以论述伤寒化热入里的里热证治为主,但也有里寒证治,如所谓“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即是一例。三、少阳病 少阳病篇主要论述少阳半表半里寒热虚实证治。少阳病的主症:往来寒热,胸胁满痛,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耳聋,头角掣痛,脉浮弦。这是由于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入耳中,抵头角,布胁肋,故呈现上述少阳经腑之气不舒的表现,宜用小柴胡汤以和解之。若症无虚象,则方中去人参。少阳病在半表半里,治法本禁汗下,但如少阳病兼太阳表寒或阳明里热者,又可用柴胡桂枝汤,和、汗兼用;或大柴胡汤,和、下兼施。若属少阳胆腑里热炽盛,而现胁痛、口苦、咽干、目眩、脉弦数等症者,宜用黄芩汤以清解之。四、太阴病 太阴病篇主要论述太阴脾脏虚寒证治。太阴病主症:但寒不热,吐利不渴,腹满时痛,脉沉迟缓。宜用理中汤,温补脾阳,以化里寒。由于脾为湿土,脾脏阳虚,必生内湿,故太阴脾脏虚寒证,必有内湿为患,而其主方理中汤既能温中祛寒,也能健脾燥湿。若见太阴里寒而兼太阳表寒,形成表里俱寒证者,则用桂枝人参汤,即理中汤加桂枝,以温中为主,兼解表。由于太阴脾为湿土,而阳明胃为燥土,故太阴脾病,多见里虚寒湿证;而阳明胃病,多见里实燥热证。且因脾胃同处中焦,相为表里,关系极为密切,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临床上,既可由阳明胃里实燥热证转化为太阴脾里虚寒湿证,也可由太阴脾里虚寒湿证转化为阳明胃里实燥热证。因此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说法。治法上,应加以相应调整。伤寒邪入少阴,损伤心肾阳气,多见亡阳虚寒脱证,由于心火乃命火之焰,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根本,故少阴阳虚,以肾为主。因为少阴伤寒,动摇了人身阳气之根本,故生命极其危殆。前人有云,“少阴病是生死关”,此之谓也。若因少阴里虚寒极,以致阴盛格阳,而现身大热,反欲得衣,脉浮大而按之虚空,或其人面色赤,身反不恶寒,手足厥冷,脉微欲绝等,宜用通脉四逆汤,以通脉回阳。或加猪胆、人尿,以反佐之。少阴病篇虽以论述寒化证为主,但也有例外。如患者心中烦而不得卧,是心火亢上、肾水亏下,寒从热化,则宜用黄连阿胶汤,以泻心火而补肾水。另一种情况是,心移热于小肠,肾移热于膀胱,出现烦渴不眠,小便不利,甚至溺血者,宜用猪苓汤,以育阴、清热、利水。由于少阴和太阳相表里,关系密切,在一定的病理条件下,也可互相转化。太阳病可转化为少阴病,少阴病也可转化为太阳病。因此前人也有“实则太阳,虚则少阴”之说。六、厥阴病 厥阴病篇主要论述厥阴经脏虚寒证治。厥阴经寒,而出现但寒不热,手足厥冷,脉细欲绝等症者,宜用当归四逆汤,以温通血脉;若厥阴经寒而兼脏寒,即所谓当归四逆汤证而“内有久寒者”(如肝寒犯胃的脘腹冷痛症),则宜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以双解其经、脏之寒。若厥阴肝脏虚寒收引其经脉,而不热、头痛喜按喜温、干呕吐涎沫、脉沉弦迟等症者,则宜用吴茱萸汤,温补肝阳以化里寒。若因厥阴肝寒而现少腹痛引入阴筋者,则宜用吴茱萸汤合四逆汤,以两温肝肾。因为肝肾同源,病至少腹痛引入阴筋,即为“缩阴”危证,此时不仅肝脏虚寒,肾阳亦必不振,故治疗时应兼顾肝肾,暖肝温肾,才能转危为安。厥阴病热利证,虽因湿热邪踞大肠,实与肝火失疏有关,故下痢里急后重,宜用白头翁汤,以清解湿热,疏泄肝气。后世治痢,注重调肝,其理也发源于此。厥阴病还可见上热下寒所致的蛔厥证,其病机重点在于下寒,故宜用乌梅丸,以温脏安蛔。由于厥阴肝和少阳胆相为表里,关系极其密切,故其为病,常互相牵连,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互相转化。如,少阳病,兼见心烦、惊悸、谵语等症,用柴胡加龙牡汤,属少阳病邪陷厥阴之证;厥阴病,呕而发热,用小柴胡汤,则为厥阴病转出少阳之证。所以,这也叫做“实则少阳,虚则厥阴”。传播健康、传递爱。

阳明病外证论文

201.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刘渡舟 这条还是阳明经证。阳明病不但出汗,还有口渴口燥,这一条辨证重点就在此。口燥就要喝水,如果里有热,津液虚了,必定要喝水自救。一次喝七八升,那就是白虎加人参汤。乐意喝水,是白虎加人参汤证,热没有结成实,充斥表里周身内外。 这条不是这样,而是润一润口不下咽,因为热在口而不在胃。这是阳明经有热,腑无热。也有人说腑有热是气分有热,经中有热叫做血分有热,所以不下咽。阳明脉起于鼻之交额,和鼻子有关系,所以热迫血妄行,所以衄血。 胡希恕 口燥是里有热,口干,但是只是燥而不欲饮水,这时热不在卫分,而是在血分。血分有热,迫血妄行,常常鼻衄。 刘志杰 典型阳明病,无论外证还是里实热证,都要口干口渴烦躁,这条却是口干不欲饮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不化津;一种是血瘀。 从气不化津来考虑,必定是白虎汤证:热的厉害,大伤津液,所谓壮火食气。表热得厉害,津液不足,火热向外冲;里热还不足,津液不化,就是胃中有水饮存在,不会饮水自救。口干燥,眼睛鼻子也热燥,所以鼻子出血。伤津液太过,所以气不能化津液,造成里有停水。转化机制的链条断了,导致津液不行。

二二三、“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前面三二条辨已介绍过调胃承气汤,中脘穴至神阕段 有压痛、拒按 时,就是调胃承气汤证,堵在十二指肠处,即胃跟小肠的连结段。不在胃里故“ 不吐 ”,又下不去,故“ 不下 ”,大便没有,不上不下很难受,自然“ 心烦 ”。 调胃承气汤里有大黄、芒硝和炙甘草,比例为4:2:2,大黄用酒洗过,攻️下的力量就没那么快,炙甘草让原本攻下速度快的大黄芒硝停在十二指肠,芒硝把它打散,大黄把它清出来。 二二四、“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大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一定要等到外证已解才可攻里。“ 不恶寒 ”代表外证欲解,还未全部去掉时会有“ 身重、短气 ”,但“ 脉迟 ”,脉已缓下来,代表病人在恢复中。“潮热、腹满”是阳明证,这时可以攻里。 阳明的主证:一、潮热,二、不恶寒,三、燥渴,四、腹满。 大、小承气汤如何区分? 这一条辨不是很清楚,是因为宋朝后人把《伤寒杂病论》一分为二,拆成《伤寒》和《金匮》使然。 现把《金匮》里的几个方子拿来一起解读,消化系统的病就完整了。阳明讲的是实,非热(发炎),肠胃炎不在此列。 《金匮》里有 大黄甘草汤 :大黄2钱,甘草1钱。《灵枢·平人绝谷第三十二》:“胃……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人胃的下方常留食物二斗,可维持生命7天。如果这食物坏死了或不干净,要马上清除它, 那如何知道食物坏死了? 出现朝食暮吐现象,早上吃下去的食物到黄昏时吐出来,代表食物在胃里并没有消化掉,用大黄甘草汤。 经方有两个朝食暮吐证:一、虚证,条辨一三四,吴茱萸汤;二、胃家实证,大黄甘草汤,为阳明证第一处方,舌苔一定是黄的,会恶心。吃坏食物,经方开的就是大黄甘草汤,只有两味药。 第二个处方才是 调胃承气汤 ,堵在十二指肠,幽门挡到了吐不出来,梗在中膈的位置,下脘建里水分一带有压痛,心里很难过,知道里面有东西梗到,有实的时候是持续24小时痛,虚证是时好时坏地痛,可以问病人:“痛是持续的还是断续的?” 如果堵在小肠里,是第三个处方 小承气汤 。 如何知道堵在小肠里? “腹大满不通”,主要症状是排气,因为大肠里是空的,所以会不断地放屁,舌苔黄,肚子持续地痛,拒按,关元穴有压痛点。小承气汤三味药:大黄、厚朴、枳实。如果堵在大肠里,是第四个处方 大承气汤 :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四味。 如何知道堵在大肠里? 七天没有大便,小便深黄(任何阳明燥实小便均是黄色),无屁,有的大便如鞭子(大肠四周堵住,只留中间一条通路),有的一天十几次下利(只留小肠壁一丝缝,只能排水),天枢穴有压痛点。 如果堵在阑尾,是第五个处方 大黄牡丹皮汤 。 如何知道堵在阑尾里? 足阳明经经过阑尾,故急性阑尾炎的人右腿膝盖弓起会比较舒服,足三里下一寸阑尾穴有压痛点。大黄牡丹皮清阑尾炎,大部分人痛右边,少数人痛左边。学习经方后要对经方有信心,不要轻信西医说盲肠化脓破裂很危险必须开刀,盲肠还是很有用的,虽然小小的一段,《金匮》中再详解。 如果痛的地方瞬间不痛,一摸下腹这块很烫,其它地方冰冷,就是盲肠破裂转腹膜炎了。西医治疗不停地用抗生素,经方用 当归赤豆散 ,赤小豆和当归两味药,但是赤小豆必须发芽(平常发出芽后放冰箱冷冻备用,定期检查更换新的)。胆囊结石致胆破裂与腹膜炎同证,也用当归赤豆散。破裂后腹膜会把它包起来成不规则型,发芽的赤小豆取其药性,可以深入不规则处。不用煮,两味药打在一起,粘答答的吃下去,效果很好,病人马上能动,原来不能动因为一动就痛。

一九六、问曰:何缘转“阳明病”?答曰:“太阳”、“少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小便利与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太阳发汗,少阳合解利尿,如果发汗或小便太多,造成胃中干燥,津液被伤到而转阳明。“不更衣”指不上厕所,即便秘了。故当肠胃津液受到伤害不足时产生的燥实一律称为阳明证。 一九七、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这一条辨是讲:阳明足虚热证,看不到寒证。 不怕冷、全身流汗、口渴、手脚热为标准的阳明证。 一九八: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一日指一侯,六、七天左右,病要传经了。阳明病刚开始时,太阳阳明在转交,还有怕冷现象,等出现“自汗出而恶热”,代表病从太阳传到了阳明,这时表证都没了,全部变成里证了。 一九九、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为什么病一进阳明表证就无?脾土功能非常强大,它能消化任何东西,就好比大自然的土一样,土能承载万物,“万物所归”,所以“无所复传”,病到阳明不会再传下去,停住了。但这不代表不需要去治疗它,当有便秘时就去治疗,就不需要面膜了,因为大便很好皮肤会很润泽,皮肤黑黑灰灰的都是肠胃不好,整个脸颊上走的都是阳明经。 身上会有东西堆积,都是肠胃有东西累积,再慢慢渗出来的,所以在中医的观念里,阳明是腑的最后一道防线。二〇〇、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发汗不透彻也会转阳明,所以治太阳病时汤剂要开得恰到好处,可以先开大剂的药六碗煮两碗,备一碗隔天喝,如果第二天中午胃口恢复代表病好了,第二碗就不喝了。 二〇一、“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溅溅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发热,无汗”,麻黄汤证,“呕不能食”似少阳证,在传经中“反汗出溅溅然者”,即病人在发热又一直在流汗,是转阳明了,这总比转少阳好多了,说明病人肠胃系统很好。 二〇二、“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过了三侯二十一天,摸到阳明脉:大,力量很强,弹起来很强,伤寒的脉是浮而紧。

  • 索引序列
  • 阳明蓄血证论文证病位
  • 试述太阳蓄血证之病位论文
  • 太阳病蓄水证论文
  • 阳明病本证论文
  • 阳明病外证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