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教授谈博士论文写作经验:讲得太好了!算法与数学之美11-19429编者按:又到了硕士、博士们为写论文而挑灯夜战的季节。写论文究竟为了什么?每人的回答各有不同。为了长学问?为了做贡献?还是为了那顶博士帽、为了谋职寻禄...
作者简介: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作为早期北大的教员,林纾当初的热情投入,中间的突遭解聘①,后期的积怨成仇,都有深厚的教育史及思想史背景,而不仅仅是偶发事件。.本文从“大学教员”的角度,讨论林纾与京师大学堂及北京大学的历史渊源、个人...
陈平原:百战归来仍战士——读温儒敏《为精陈平原:乐黛云:大器晚成与胸襟坦荡陈平原:博士论文只是一张入场券——谈博士陈平原:中国大学“双循环”的必要性与可行陈平原:与时代同行的学术史研究陈平原:文学的都市与都市的文学——中国文
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科研成果规章制度中心首页>学术动态>正文陈平原教授做客“俗文化论坛”讲解传播文明“三利器”2010年12月10日下午,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平原教授第三次莅临我校,做客“俗文化论坛”论述传播文明...
陈平原:也许会有这种状态:以前阅读某部描写疾病或苦难的著作,觉得写得很不错,现在重看,发现其实没那么好。那是因为以前你对苦难的感受不深,经由这一次切身体会,对苦难的了解与洞察大为提升,有了此体悟,回过头来看以前的作品,觉得不如想象得好。
陈平原:非专业的文学研究——读钱穆讲述、叶龙整理《中国文学史》【原文由陈平原先生发表于《东方早报》2016.6.12《上海书评》,对这本钱穆笔记版文学史的评价公允且详细,可说是目前最好的评价。文章也涉及到一些书外内容的臧否。
陈平原《五月四日那一天》(豆友224071600)陈平原:我与武侠小说(澤雉)广州日报专访陈平原:文化保护要让人爱上这里的生活(失重)陈平原:六看家乡潮汕——一个人文学者的观察与思考(海…
本期腾讯书院邀请陈平原教授为我们讲解“文学”如何“教育”,为危机四伏但又充满魅力的“文学教育”寻找突围策略...开始写论文,这位先生...
如何写论文全5讲北京师范大学主讲-张燕玲视频教程1986.7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6.9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副教授
本文是一篇文学毕业论文,笔者以掌握的资料为依据,对他文学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更系统地了解其思想,并为我国当代文学教育的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第一章闻一多文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形成原…
中华读书报: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当时写作博士论文《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的背景。陈平原(以下简称“陈”):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所谓理论年、方法年。那几年...
陈平原:谢谢,这个我要解释一下。因为这片论文是我两篇论文结合在一起,那篇论文原来的文字就是在和香港发表的长篇的论文,所以我用繁体字。而且我基本的思路,...
中华读书报: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当时写作博士论文《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的背景。陈平原(以下简称“陈”):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所谓理论年、方法年。那几年大家讨论问题,喜欢先谈大...
陈平原教授谈博士论文写作经验:讲得太好了!算法与数学之美2019-11-1922:05:131/12陈平原教授谈博士论文写作经验:讲得太好了!重新预览上一图片退出全屏...
中华读书报: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当时写作博士论文《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的背景。陈平原(以下简称“陈”):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所谓理论年、方法年。那几年大家讨论问题,喜欢先谈大的...
中华读书报: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当时写作博士论文《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的背景。陈平原(以下简称“陈”):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所谓理论年、方法年。那几年大家讨论问题,喜欢...
有专家表示,清华大学此举,有望克服学术评价中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将有助博士生教育重心能够真正回归人才培养上来,对全国高校都有示...
陈平原|文学教育与成长经验原创陈平原中华读书报这回的演说,就从我今年三月在东方出版社刊行的新书《文学如何教育》说起。这本书为谁而编?不是那些对政治、金融、科技有兴...
文章|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来源|中华读书报,管理学季刊整理中华读书报:您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特别提到“小题大做”,这对写论文有什么直接的...
陈平原日前就“北京主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最爱北京冬日的清晨盘点陈平原这几本新书可发现,在《想象都市》中,他在论文衡史中纵论古今,在都市现状中建言献策,其奉行的“人间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