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初高中微课实验衔接论文
【摘要】:结合人教版初高中生物学教学实例,阐述微课在衔接初高中生物学"关联"知识、"断层"知识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衔接初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原则。下载App查看全文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PDF全文…
通过问卷调查与学习情况检测结果分析,评价微课在初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教学衔接中的应用效果。先对四个班的学生进行初高中生物学习情况调查(前测),再选取2个班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然后对4个班的学生学习情况检测(后测)。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前10条.1.秦丽滢;初、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衔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2.魏昌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3.彭月生;高中生物实验课主体教学模式的研究[D];江西师范...
根据调查的结果,并结合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与物理教材,本文从实验教学内容难度的差异、对学生能力要求的变化和教学方式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1)实验内容的难度差异主要体现在实验测量仪器结构和原理、实验分析要求...
2、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3、新课程背景下高一年级数学衔接教学实验。4、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编订。我们将组织初高中数学教师,结合初高中课程标准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争取完成初高中衔接知识列表。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问题,历来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倍受关注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中,中学化学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都加强了实验探究的教学内容,化学新课程教材已注意整体设计初、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内容和学习要求,但初中毕业生要适应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
初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衔接研究.李聪.【摘要】: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生物学这门课程也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具有一定的活力。.不管是社会发展还是人类进步,都与生物学的发展切实相关。.同时,生物学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
中国期刊网,期刊,杂志,读者服务,电子杂志,论文,文库,期刊网,电子刊张赛四川省蓬溪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629100摘要:本文以目前国内初中和高中在物理教育衔接问题作为切入点,叙述新课标视角下,有效衔接初高中物理教育的思路。
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问题及策略分析--中国期刊网.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天津高级中学724300.摘要: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是时间紧、探究活动内容多、教学效率低。.而高中生物以初中生物知识为基础,是对初中生物知识的巩固、提高和加深,因此,教师在教学...
Doc-02GP8T;本文是“中学教育”中“教学研究”的教学资料的论文参考范文或相关资料文档。正文共2,212字,word格式文档。内容摘要:课程基本理念的衔接,课程内容及标准的衔接,教学方法上的衔…
基于微课的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模式的探究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中学李维摘要:利用微课的特点和优势,建设适合高一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学习资源,将微课学习资源放在...
生物实验衔接教学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微课在初高中生物实验衔接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巧妙运用微课,可以帮助高一新生预习,复习初中已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改进,完善实验过程,...
目前初高中信息技术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教材方面问题,教师方面问题,学生方面问题,微课在初高中信息技术衔接教学中的应用,理清知识内容,找准衔接切入点,掌握学生...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探究论文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从新课程标准、知识架构、学法转变、能力要求等方面研究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探索适...
本次实验在泸州老窖天府中学高一年级中进行,笔者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分别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中采用微课进行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和常规英语衔接教学,收集两班学生前测和后测成绩、学...
内容提示:单位代码10635学号112016310220665专业学位硕士论文微课在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泸州老窖天府中学高一学生为例论文作者:黄东升...
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物理实验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杨荣宗(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湖北恩施445000)【摘要】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
371硕士学位论文微课在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searchInquiryExperimentTeachingSeniorHighSchool化学教学答辩委员会主席化学探究性实验...
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谈微课的制作.doc,谈微课的制作【内容摘要】“微课”是一节课,又区别于平常的一节课,它不是四十五分钟,而是只有几分钟。“微”既有细小和轻微...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重点或者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式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