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学术论文大乘佛教的慈悲观及其心理治疗中的转化作用——济群法师2009年08月07日11:27:00济群法师网站心,是佛教和心理学共同关注的重点所在。在我们的内心,既有良性潜质,能够发展出高尚人格,带来幸福...
3、佛教的慈悲观和孔子的仁学观两者都是实现其最高道德目标的思想基石和根本准则。佛教的慈悲观体现在佛教是慈悲的宗教,以慈悲观为根本的准则,慈悲精神渗透到整个佛教教义之中。《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
“目连救母故事”中“救”所勾连的大乘佛教救度观,和“母”所勾连的大乘佛教孝亲观,皆是修成慈悲的必由之路。分析融入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中的“目连救母故事”,犹如“窥一斑而见全豹”,乃藉“一孔”以探索佛教思想不断调适自身并与本土传统文化融合的“佛教中国化”道路。
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学术论文墨子“兼爱”观与佛教“慈悲”观的比较——赵君生2010年05月28日14:09:00中华宗教交流一、墨子“兼爱”观与佛教“慈悲”观的的主要内容墨子,姓墨名翟,鲁国人,曾为宋国大夫,是墨家学派的创始...
自悯与佛教慈悲观的自我构念差异.彭彦琴沈建丹.【摘要】:西方自悯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佛教的慈悲观,后者体现为在困境下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在自我认知维度,慈悲意味着客观认识自己以及自他关系;在自我体验维度,慈悲意味着以慈悲喜舍等积极情绪...
以慈悲之心观慈悲世界.彼岸花评论秋水堂论金瓶梅52009-01-0717:10:19.这部被称作“奇书”的著作一直没机会看到.却对被称为当今对其评价最中肯的评论先睹为快.事先就听说这本书是用佛家的慈悲角度评价的金瓶梅.于是.怀着慈悲的心态去读.果然别有一番...
三、佛教慈悲观和因缘业报观佛教教义的核心是其慈悲精神。在佛教教义中,慈悲指的是拯救在饱受折磨的生灵,并使其充满永恒的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余日昌.中华传统美德丛书慈善卷〔M...
毋庸置疑: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投入;这需要慈悲观和大愿力;这需要“为而生”的精神。以佛法践行慈善,以佛法滋润众生心田。佛教慈善对当代社会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佛教应当在中国当代社会慈善充当先锋的角色,这也是所有佛教信众应当肩负的重任!
人生观论文:求一篇浅析人生观与人生价值的论文!急~~~人生观论文1000字正确的人生观论文如果认为「佛知佛见」即是要我们依释迦牟尼佛、毘卢遮那佛或其他诸佛的知见,这是错误的想法、看法,不是正知人生观论文。
汲取佛教生态哲学缘起论和慈悲观等思想,从经济绿色发展理论的资源稀缺性、规模导向以及公平导向三个维度探讨佛教如何帮助推动经济绿色发展。然后,以五台山佛教生活、生产为例,从实践角度探讨佛教如何帮助实现经济绿色发展,为经济增长、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佛教思想与...
李贤中:(从墨家“兼爱”观佛家“慈悲”),《华梵大学第六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2002年,第215—231页。翟本瑞、尤惠贞:(基督教“爱观”与佛教“慈悲...
内容提示:佛教的慈悲观宗教学专业研究生:释见湛(倪秀兰)指导教IJili..陈兵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由于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加速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
其中,智慧偏向自利,而慈悲偏向利他,它们共同构成了大乘佛教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内涵。尤其是对慈悲的修习和实践,更是大乘佛教不共声闻的殊胜之处。以下,将从三...
内容提示:佛教的慈悲观中国佛教极度推崇慈悲精神唐代释道世在《法苑珠林》中就说“菩萨兴行救济为先诸佛出世大悲为本。”中国佛教以诸佛、菩萨为理想人格...
本文通过论述藏传佛教慈悲观念的层次类别,归纳藏传佛教慈悲观念的思想内涵,分析藏传佛教慈悲观念的社会作用和现实意义,旨在为藏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思想...
佛教慈悲观是佛教道德的核心价值,是佛教一切教义和戒律的根本准则,具有丰富的人文意蕴和理性精神。孔子的仁学观,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根本价值体现,是孔子仁学...
广州510630)刊名:心理学探新英文刊名:PsychologicalExploration2015(4)引用本文格式:张鳅元.杨韶刚.王兴华.申荷永.ZhangQiuyuan.YangShaogang.WangXing...
二、中国佛教孝亲观研究概况第15-17页三、大乘佛教思想与大乘佛教慈悲精神研究概况第17-18页第一章“目连救母故事”:经文与经变第18-22页第一节“目连救母故事”与《...
【摘要】:西方自悯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佛教的慈悲观,后者体现为在困境下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在自我认知维度,慈悲意味着客观认识自己以及自他关系;在自我体验维...
5、慈悲观方立天教授在《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一文中具体探讨了佛教慈悲观的内涵和现代意义。文章认为,慈悲是佛教的根本。慈悲理念的哲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