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道安五失本三不易论文
分析了“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再看看道安本人如何看待“五失本、三不易”问题,道安是赞成还是反对?另有两篇文献对这一问题有所涉及,一是释僧叡的《大品经序》,二是佚名人士的《僧伽罗…
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评析的论文.doc,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评析的论文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摘要:公元383年,释道安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五失本”谈到翻译的语序问题、文质问题和详简问题。
道安译论——“五失本,三不易”之解读中国也由教育2011年第26DOI编码:10.39696.issn.1007-0079.2011.26.099道安译论"五失本,三不易"之解读摘要:道安是一位翻译理论家,在佛经翻译理论方面贡献杰出,着有大量关于翻译译论的序,并提出了着名的"五失本,三不易"之说.在此...
浅谈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浅谈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作者简介:王林林,郑州大学外语学院2010级研究生,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应用英语教学(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要:我国佛经翻译理论随着译场的...
中西翻译简史论文浅析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观.doc,2013--2014学年第2学期外国语学院期末考试卷《中西翻译史》(课程论文)学号:201252060220姓名:温立媛班级:翻译2班成绩:评语:(考试题目及要求)本课程考试以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的支持!道安(314-385)又称“释道安”,南北朝时期的名僧,师从佛图澄。俗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省衡水县南)人,出身士族。十二岁时出家受戒。
道安的理论精当中肯,对当时以及后世的译经事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道安不仅提出了翻译史上“五失本、三不易”的著名学说,而且较之支谦更多更系统地引用文质概念论述佛经翻译问题。
”道安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有名的是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此时的直译已比初期的直译高明得多,能够看到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不再是逐字死译了。“三不易”指(1)经文本是佛在世时因时而说的,古今时俗不同,要使古俗适合今人...
我国古代译论家释道安在其《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中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之说,伐钟书先生因此将这篇译序称为我国翻译术开宗明义之首篇。.但近年有学者认为"五失本"之说"既不是标准,又不是原则,也不是方法",认为它说的只是"会使译文失去...
“五失本三不易”是个千年老题,远如东晋僧叡、南朝僧祐、隋代彦琮等高僧,近至梁启超、吕澂、汤用彤、钱锺书、季羡林等大德,并及当代诸多学人信士,或独辟专章,或于史旁论,可谓中国佛教史和翻译史上最为人熟知的一个理论。
道安五失本三不易浅谈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
然而,今天我们对于释道安的认识仅停留在其“五失本,三不易”的历史话题,对于该话题的历史蕴含及其对翻译史的启迪作用,今人研究的还很少(转载于:wWw.dYhzdl...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的支持!道安(314-385)又称“释道安”,南北朝时期的名僧...
道安五失本三不易浅谈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TOP相关主题五失本三不易五失本推荐阅读:五失本三不易五失本三不易“失本”本义考论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
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ppt,*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道安(约312/314~385)是东晋·前秦时高僧。他们共译出《比丘尼大戒》、《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鞞婆沙》、《婆须蜜经...
中西翻译简史论文浅析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观.docmax.book118以下内容、图片和链接均由小不点搜索引擎从网站max.book118自动化索引镜像而来,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认为:道安为中国佛教界第一建设者。道安在译论方面亦有颇高建树,他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颇为繁多,但是最著名的要数载于《摩诃钵罗...
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ppt,*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道安(约312/314~385)是东晋·前秦时高僧。他们共译出《比丘尼大戒》、《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鞞婆沙》、《婆须蜜经...
【摘要】:"五失本三不易"的观点是由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道安提出来的,其对日后的佛经翻译以及翻译理论的发展影响甚大。本文阐释了道安在"五失本三不易"中所体...
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