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7月22日,迪克西使团抵达延安,开始了美国官方与中国共产党开展了长达3年的正式交往与合作,迪克西使团是中国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与美国开展军事合作的具体表现。美国试图援助中共的直接目的是获取日军在华军事情报、考察中共军事、政治
仅仅“迪克西使团”到延安的前两个月,观察组发了112份报告,其中多数是军事情报。日军和伪军的战斗序列、作战行动、在华北的机场和防空力量、八路军的力量分布、作战部署、训练状况、华北和西北经济和气候等等情况。
今天我们讲中美早期交往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事件——“迪克西使团”访问延安。.这是美国正式派出的代表团,对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控制区域——我们的根据地,以及我们中国共产党最高层、最精华、最精英的那批人一次正面的交往。.在这之前有过两种...
“迪克西使团”在延安活动的最主要成果就是向美国提交的大量报告。这些报告内容广泛而具体,包括抗日根据地内人民的生活、共产党军队的作战能力、共产党的外交政策等,为美国制定对华政策提供了大量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那一时期,迪克西使团和外国记者团对中共领导人充满了好奇,随时随地都能找他们谈话和聊天,不拘形式。在美国人眼里,中共领导人性格各不相同,但都充满魅力。1944年美军观察组成员着中山装在延安合影毛泽东与赫尔利乘坐美军观察组的吉普车。
主要论文:1.《“迪克西使团”访问延安述评》,《山东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2.《农家负债与地权异动》,《近代史研究》2005年2期;3.《1927-1949年国共两党农村合作比较研究》,《社会科学辑刊…
1944年7月,约翰·S·谢伟思作为美军迪克西使团成员前往延安。他在延安一住就是近三个月,多次会见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彭德怀、叶剑英、董必武、杨尚昆等中共领导人。其中,与毛泽东的谈话多达五十余次。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观察组研究综述.作者:韦磊来源:《北京党史》2019年第4期时间:2021.03.08.1944年下半年,美军观察组(正式名称为“美军中缅印战区驻延安观察组”)分两批抵达延安,开始了“美国同中共领导之间正式接触”。.美军观察组成员赴延安后...
周末在上海社科院旁听了周锡瑞教授(Prof.JosephW.Esherick)的讲座《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1943:ChinaattheCrossroads)。从这个选题看,似乎是年已73岁的周先生向自己早年学术关怀的一次回归——他19...
美军观察组去延安,最重要目的,是为B-29轰炸部队收集气象情报1944年7月美军中缅印战区驻延安观察组(又称迪克西(Dixie)使团)进驻延安,是抗战末期关涉中国内部政局的一件大事。①不过,
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3页文档大小:91.8K文档热度:文档分类:论文--期刊/会议论文文档标签:美国迪克西使团出使延安始末系统标签:使团延安迪克出使...
权威出处: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18年党史博采(纪实)毛泽东与迪克西使团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近年来由于美国的错误判断,致使中美关系日趋紧张...
从期刊搜索的结果看,关于迪克西使团的论文主要涉及观察组访问延安的缘由(如于化民的《美国向延安派遣军事观察组的酝酿与决策》)、观察组的活动及其影响(如于...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您可以选择微信扫码或财富值支付求助。我要求助我们已与文献出版商建立了直接购买合作。你可以通过...
不一会,从这架飞机上,走出了九名身份特殊的美国乘客,这九名成员分别是来自外交、情报、通讯等美国和军方的精英人士,他们的官方名称叫做“中缅印战区驻延安美军观察组”。...
【转载】关于迪克西使..发帖人:@冈比亚外长出处是维基的备注。因为我只伸了手,所以艾特第一个发的,以示感谢。汉语翻译下面放。这是第一张图的翻译
【摘要】:"DIXIE使团"音译为"迪克西使团",即美军观察组,在抗战后期进驻延安,这是中国共产党与美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虽然美国二战前后一贯奉行支持蒋介石国民...
1944年7月“迪克西使团”进驻延安,对当时中国的内政外交产生重要影响,包瑞德上校是观察组中的核心成员。此次延安之行,给他和美国留下了深刻印象。图为包瑞德上校和观察团的成员们与周...
今天我们讲中美早期交往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事件——“迪克西使团”访问延安。这是美国正式派出的代表团,对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控制区域——我们的根据地,以及我们中国共产党最高层...
内容提示:从“迪克西使团”到《别了司徒雷登》1944年7月22日当一架C-47运输机在延安降落时机上的9名美国人可能不会想到他们不仅开始参与一段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