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新平:论积极引导宗教的现实意义.[内容提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共产党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核心精神,对这一精神的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机。.本文就这种积极引导的现实意义加以阐述,从习近平主席论对...
此外,曾祖荫的《中国佛教与美学》、韩经太的《中国诗学与传统文化精神》等论著,袁行霈的《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柳倩月的《唯识宗、禅宗对“境界”理论的构建作用》等论文,也对佛教境界说与古代文论中的意境论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寻。
中国佛教发展史及其主要思想.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太子,父亲净饭王,29出家,35成道。.此后一直宣传发现的世界真理,公元前486或说前544圆寂,被称为佛陀,释加牟尼。.他传道一般在印度恒河...
此时,欧美佛教生态思想研究兴起。收集到这一时期发表的相关论文150余篇,出版论文集三种:《生态危机的佛教视角》(KlasSandell,1987)、《法盖娅:佛教与生态论文集》(AllanH.Badiner,1990)、《佛教与生态》(BatchelorMarineandKerryBrown
正确认识民族宗教问题的重要意义宗教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支配着每一个民族的主体思想和价值观。当前,宗家对于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仍然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些宗教意识能够起到法律和道德都不能代替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
济群法师特别针对当今社会对佛教存在的误解进行阐述,为修学之人提供正确的人生观。第一个问题:消极还是积极?消极、积极代表对人生、对世界的认识和态度。前者看得虚无,易流于断见;后者看得实在,易落入常见。
中佛协:关于自觉抵制佛教领域商业化不良影响的通知2018-06-2707:40:1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当前,我国佛教发展总体良好,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佛教和中国古代哲学来源:《文史知识》作者:杜继文佛教有多层次的结构。作为一种观察世界和指导实践的思想体系和思维方法,它的哲学是制约它的其它层次的核心,在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史上,占有特…
他的佛教观,包括三方面内容,即佛教文化论、优良传统论、与社会主义协调论(3),这“三论”中尽管有一些毛泽东对佛教的特殊理解,但实际上是至今为止的官方佛教政策的指导思想。佛教文化论把佛教视为历史文化遗产,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人对佛教颇有误解(资料图)文:济群法师有人问我怎么看待佛学的消极性?例如在现实中,有些人以为佛教是消极的,认为一旦信仰了佛教,对事业就会失去进取心。其实,消极和积极是相对…
佛教(बौद्धधर्मः)由距今三千多年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对佛教积极认识论文的问题>>
一般的哲学家、科学家、平常人对于佛教中讲的东西不理解,对“禅”不理解,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禅是超越了意识活动中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佛...
有藏传佛教特色的民间习俗不仅有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佛教思想对构建社会和谐思想方面的功能和对人们道德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这些都是通过与民间信仰和民俗...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对佛教积极认识论文的问题>>
世界上没有任何不依赖其它条件而存在的事物。万法的普遍缘起性揭示了万法没有永恒的可被人们认识的本质存在。用佛家的话说: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仅仅是一种“心...
感觉是认识的出发点,直接面对感觉信息输入的模型处于认识的最初一级,以后的高级认识模型可以不直接面对感觉输入,而把低级模型建模的结果作为自己的输入,在这个...
2011年11月29【摘要】佛教人生观作为一种积极的宗教观念,对受佛教文化影响的人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佛教;人生观;苦乐观;生死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
2008年11月18日《佛学与科学论文集》佛法知悉六尘等义,自然科学之实证逻辑实隐喻凡所有想皆是信息波刺激意根之所致。明乎此则科学之认知,即可扩大领域,亦可...
【摘要】佛教人生观作为一种积极的宗教观念,对受佛教文化影响的人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佛教对于人的地位、苦乐观、生死观这三个方面的论述中,来对佛...
论文摘要:进入唐代以后,佛教得到了很大的繁荣,天台、三论、华严、禅宗等教派,在佛教中国化方面,都已经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并深深地契人中国文化之中,对唐代文人及唐代文学都产生了...
姚磊——佛教人生观对个体的影响(期中论文).doc关闭预览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免费在线预览全文姚磊——佛教人生观对个体的影响(期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