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儒家与法家刑法思想之比较内容提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最活跃的一个时期,曾被外国的一个学者称为轴心国时代。刑法是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封建法律制度的主体,在古代中国人的法律观念中刑即是法。
一、法家刑法思想.1、主张成文法,认为法律应当公开.春秋战国时期,是否制定成文法,是儒、法两家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管仲认为"号令必著明"。商鞅不仅制定成文法,而且主张"以吏为师",认为制定法律者应当向百姓宣律。不仅如此,他甚至强调...
关于我国古代法家“法治”思想浅析[论文关键词]法家古代法治现代法[论文摘要]法家的“法治”传统思想包含着以法为本、因时而制、明白易知、刑无等级、强国富民等内容,与现代法治具有一定意义的契合,对现代法治是有所助益的。
不能过分夸大刑罚的作用,量刑的标准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应该严格依照法律量刑,保证人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总而言之,韩非子作为战国时期法家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其法学思想在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加快了进入封建社会的进程。
中国期刊网,期刊,杂志,读者服务,电子杂志,论文,文库,期刊网,电子刊[导读]礼与刑是西周奴隶主贵族维护其统治职能的权柄。而“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礼记·曲礼上》)则是贯穿在西周礼与刑中的最根本的原则。
论儒家与法家法律思想的异同2011级法本法硕学号:1111240065摘要:儒家自古以来是我国的正统思想,其法律思想也被历代君主采纳,主要思想体系包括礼治、德治、人治;而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采用了法家的治国理念,其法律思想包括以法治国、法不阿贵、刑无等级、轻罪重刑。
刑法文化是法律文化的子系统,反映、指导某一社会群体(如国家)的刑事政策,对其犯罪防控措施及刑事司法起到一定的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决定着防控犯罪应用的方法、模式,影响、决定着犯罪防控体系的构建。中国传统刑法文化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刑
中国法律的历史可以追湖到四千多年以前,它兴起于黄河流域,同时也吸收和综合了长江流域的法律创建经验;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而且在漫长的发展中从未中断过,这是其他文明古国所少有的。中国法律内…
中国法制史: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北京市精品课程资源网.文/张晋藩.【学习建议】:.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变革的时期,在法律制度的发展上也是如此。.法律在这时期的最大发展是成文法律的颁布和法治理论的提出。.学习这一章应将...
从1994年至2005年4月,收录于中国期刊网的相关论文仅140篇左右,这些论文论题范围集中在刑事政策概念、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刑事政策与刑罚关系、刑事政策体系...
因而要想使刑罚变为绝对的厌恶,就应抛弃轻刑。《韩非子·劫弑臣》所说的“严刑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或“严刑者,民之所畏;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就是在这个...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法家刑罚论文的问题>>
这是因为,地主阶级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统治形式——法,农民阶级也需要适应自己生存的政治,无限制的苛重刑罚,他们是不会接受的。我们将主要对法家重刑思想的逻辑进...
下载此论文:先秦时期儒家和法家刑法思想之比较.docx相关信息:初中政治的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
刑文选题有很多:1.罪刑法定的当代命运(罪刑法定原则哲学根据探究,罪刑法定的司法适用,罪刑法定与扩张解释的关系,罪刑法定视角中的中国司法解释)2.刑法的空...
虽然历史上西方和东方对于刑罚观的认识不尽相同,东方从儒家和法家的思想上去定义刑罚,而西方则是在基督教的教义上去定义刑罚,但是,双方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同态复仇,比如,在莎士...
11·42·一、重刑主义——严苛而久远的刑罚观重刑主义,指中国刑法中的严刑峻法的制度与思想。重刑主义源于法家,其哲学基础是法家所坚持的“性恶论”,在刑法作...
【2016年】法家重刑思想的逻辑分析【法学理论论文】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1页文档大小:66.5K文档热度:文档分类:论文--大学论文系统标签:重刑...
法家韩非子云:“明主之治国……重其刑罚,以禁邪……”,“重罚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患也,故圣人节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是以国安而不起。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