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法句经序》是我国翻译史上现存最早的翻译史论和译论文献。因该序载有佛经翻译中文质之争的问题,故历来被我国翻译理论界视为中国译论之重要起源。钱钟书在《管锥编
后来,支谦所作的《法句经序》记述了这场争论;从广义上讲,这场争论是“贯穿整个佛经翻译过程的核心问题”。关于“文质之争”及其结果“文质之争”发生于公元224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并批评译本“其辞不雅”(任继愈,1981:174)他的批评立即引起了维祗难的反击。
”[4]事实上,早在公元224年,支谦就在《法句经序》中发出了“名物不同,传实不易”[9]273的感慨,但是没有指出翻译时具体存在哪些不易。直到383年,释道安才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中具体指出了翻译中存在的三种“不易”情况,对《法句经序》提出的这一问题做出了回应。
三、学位论文的结构答辩委员会成员或委员会外的专家对硕士、博士论文作鉴定、写评语,有一个内容是就论文结构表态。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要求结构合理。肯定的评语是:本文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层次清晰。什么叫…
今传胡义,实宜径达。‛是以自偈受译人口,因循本旨,不加文饰。译所不解,则阙不传,故有脱失,多不《法句经序》在中国译论史上的意义《法句经序》在中国译论史上的意义1)首次提出译事之不易,对后来提出翻译方法有很大的“先导作用”。
佛经翻译理论与中古文学、美学理论的密切关系,首先表现在它的理论概念、范畴就是从传统的文学、美学理论中借用或引发出来的。这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的译经僧人支谦。他的《法句经序》就借用孔子、老子的文学、美学观来阐述其对翻译的看法:
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全132册)高清电子书作者:多人雄著译;星云大师总监修出版发行: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3.02格式:PDF容量:7.04GB本套书系结合、两地百余位学者,历…
妙经文句私志记卷第一(藁草而已未及详悉)石鼓沙门释智云撰此文大略有三初显题名次传述意后正科释今释此三即有为三别且初精都名准前玄义文末结云已谈玄义于前今当消文于后则自此下正当第二消释经文而…
2.有文吗?为什么没去实习?3.如果能来58工作,你最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为什么?4.现在有哪些offer,聊天Hr面特别轻松和愉快,也没有啥套路性的问题。第一次58开奖没开到我,一直到11月6号才给我捞起来。滴滴2019.10.14三面(offer)
30多年以后,法国东方学家列维在1912年发表了其研究《法句经》版本情况的长篇论文,14文中几乎把《法句经序》全文用法语译了出来。15根据《中华佛教百科全书》16...
论文>期刊/会议论文>宗教翻译思想探究——《法句经序》与《圣经之序·再序》比较张洪量分享于2015-07-2506:46:10.0宗教翻译思想探究——《法句经序》与...
寄生·结胎·蒂落——从《法句经序》看中国传统译论之滥觞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5页文档大小:176.5K文档热度:文档分类:论文--期刊/会议论文系统标签...
《法句经序》曹明伦(北大学外I语学院,北保定河河00712)0提要:法句经序》我国第一篇文本尚存的翻译理论文章,国内学者在阐释该序时,常都...
通过追溯《法句经序》版本的来源,本文对几种版本的不同之处予以订正,试图获得一个较为可靠的版本。本文还在梳理该序内容结构的基础上,从翻译批评理论的...
佛经翻译的首篇确凿可考的应是东汉时期安世高所译《明度五十校计经》。起始阶段未见论述,直到三国时支謙的《法句经序》才首开中国译论之先河。不过,早期译者所...
支谶是我国佛经翻译史上最早阐发译论的先行者,他在《法句经序》中极力赞成天竺人维祗难关于佛经翻译在...文档格式:DOCX|页数:11页|浏览次数:26|上传日期:...
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重识《法句经序》的翻译诗学观TOP相关主题齐桓晋文之事句子翻译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齐桓晋文之事重点翻译归去来兮辞逐句翻译归去来兮辞翻译...
支谦突破了以往的直译法,他的《法句经序》是最早出现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首次提出翻译的困难,反映出早期“质派”的译学观点,即支谦偏向于好文,而维袛难...
张思洁在《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中说,中国传统翻译思想自《法句经序》起,“大略经历了形成、转折、发展和论文范文四个阶段”,“这些翻译思想具有共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