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佛塔形制的历时性特征成因研究.摘要:安全性是建筑结构设计最主要的追求目标,是结构在各种作用下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要求结构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条件下,能承受各种可能出现的作用而不被破坏;在偶然情况下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
李莹:汉传佛教寺院建筑风格的演变.洛阳白马寺,最早的汉传佛教寺院,当时是模仿印度祇园精舍而建,以佛塔为中心呈方形庭院布局。.寺院建筑是佛教外在的表现形式,其演变与佛教思想中国化的过程是完全吻合的。.在这个过程中,寺院建筑追随着佛教的...
本文关键词:论玉树藏娘佛塔的历史及其文化价值更多相关文章:藏娘佛塔历史文化价值【摘要】:本篇论文主要探讨了藏娘佛塔的历史及其文化价值。着眼于后弘期藏传佛教的发展,追寻印度大师弥底入藏传法的踪迹,从而掌握藏娘佛塔的形成背景及其创建、发展。
中国佛教寺院建筑格局的演变2018年07月18日12:28:00武威鸠摩罗什寺从两晋开始,佛教寺院建筑在中国兴盛起来,但是,印度神庙和佛寺建筑的模式并没有被中国佛教所接受,而是把佛寺与官府、宅邱、祠堂混同起来。这是因为在建筑格局上...
总论中国的佛塔起源于印度,称为窣堵波(梵文Stopa)或浮图(梵文BuddhaStopa),是供养佛舍利的墓塔,它由台基、半球体、方形围栏、竿和圆伞式华盖组成。佛教传入我国后,在我国的楼阁上冠以印度窣堵波缩型,即出现了…
中国建筑发展概况.按照建筑的发展程度笔者将历史时期概括为三个时期,萌芽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前期,成熟时期和僵化时期。.并且表格中将中西方历史时期放在一起做了一个大概的比照,有利于理解同一时期中西方建筑的发展的情况。.原始社会...
1.1历史的经验:1从中国汉地佛教建筑的历史发展可知,整个传统佛教建筑的面貌,首先建立在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寺院经济基础之上,这是建筑产业自身规律所决定的,直到当代依然如此。而具体的三种佛寺类型:城市、…
《西北美术》2016年第4期凌云古今意未穷:大雁塔研究综述赵汗青摘要:大雁塔建成后不到四十年,即有慧立、彦悰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玄奘法师和慈恩寺大雁塔修建的前后故事进行记载。而晚唐的两部著作:段成式的《寺塔记》和张…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莲花纹样的历史演进以及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应用姓名:丁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业设计工程指导教师:许懋琦;钱念孙20080916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以莲花纹样做为装饰题材,其丰富多样的造形与独特的美学内涵,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占有...
论文的研究对象是1943年绘画完成的《历代佛塔型类演变图》,作者以这本图集对佛塔专题学术研究具总结性质的作品为基点,梳理20世纪初中国佛塔调查成果,结合梁思成撰写的配文,分析绘图者的绘画表达与艺术处理。
然而,中国并没有滋生印度佛教的社会土壤,佛教只好依附传统的礼制祠祀,佛塔也和古典的楼阁台榭结合起来,“上悬铜串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即在多层的楼阁顶加上一...
本文以嵩山地区佛塔为基本研究对象,从佛塔的建造样式、形制特征方面,对嵩山地区佛塔进行了分时期阶段性的总结,每个时期佛塔特征明显,时代特色。佛塔的演变规律背后反映了佛教...
佛塔形态演变文化学意义.pdf3页内容提供方:feiyang66大小:95.39KB字数:约1.16万字发布时间:2017-08-08浏览人气:7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收藏次数:0...
建筑史上的奇迹:中国佛塔之演变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二、砖木混合楼阁式塔流行从宋代开始流行一种砖木混合楼阁式塔,其中典型代表有上海龙华寺塔,始...
本文主要根据北魏时期云冈石窟所见楼阁式塔中的外来因素,推测北方楼阁式塔的起源及演变问题.文章第一部分,首先整理了其他学者关于楼阁式佛塔起源,演变的讨论.第二部分,将印度犍陀罗地区流行的佛教...
南京师大许海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南京师大许海燕教授”和“西方历史文化”。关注X2.1.4佛塔艺术传入中国及其演变佛塔是伴随着...
因此总体看来,1-5世纪间印度和西域的窣堵坡形式较为相似,属于同一个演化系统,与桑奇大塔也比较相似(相对于中国汉地楼阁塔)。5东汉到三国实际存在的楼阁塔形式:文献上看,汉献帝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