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思想史与佛教“人学”——圣凯法师.20世纪的中国的佛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考证与思想史两方面。.90年代以来,随着敦煌遗书的整理与研究的深入,佛学的文献学方法亦有很大的进步;同时,哲学方法的佛学研究,利用存在论、认识论、语言哲学...
胡适自命为中国思想史的“学徒”,而不是一位禅宗信徒。14但他的研究并没有坚持一个史家的中性立场。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对于佛家的宗教和哲学两方面都没有好感,对印度传来的整个大乘佛教也“缺乏尊崇之心”,甚至认为佛教于国民生活是“有害无益”的。
“心性本觉”说与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写作——兼评《中国佛教思想史稿》.pdf,“心性本觉”说与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写作——兼评《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吴忠伟内容提要近六十年来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写作与近现代佛教史上的《起信论》之辩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点,并指出以欧阳竟无为代表的内学研究对现代中国佛学研究所具有的启发意义。最后,论文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佛学史研究受到域外研究的深刻影响,并从中深刻地反思与阐释如何恰当地处理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中的在地经验与域外传统的关系。
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佛教思想史,已经出版多种专著与论文,是海内外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的著名学者。陈继东,1999年获日本大学博士(文学),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现任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教授。已出版数部...
中国文学思想史中最具审美意蕴的一些范畴、命题往往与佛学因素联系在一起。因此,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从思想维度切入是不二选择。基于佛理考察中国佛教文学思想史,有助于揭示中国文学思想史中一些重要范畴形成的学术背景,进而更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及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的独特...
不少佛学论文中表现出对佛教基本义理的误解,有些鼎鼎大名的学者,竟然会将“涅槃”理解为死亡、死寂,随意地扣上“虚幻”之类的帽子。这些都是因缺乏佛学基础理论的训练所导致。2、研究方法尚显单一、死板、落后
第二节早期译经与佛教术语体系的初步构建.第34-39页.第三节魏晋之际的玄学思潮.第39-45页.第四节“我”的困境与此期佛教的人生观念.第45-51页.第二章两晋南北朝时期佛学中国化历程.第51-76页.第一节自然的观念与因果观念.
佛教思想史视域下的中国佛塔类型研究.沈雅彤.【摘要】:佛塔源于印度,但是自从传入中国以来便融入了中国的文化血液成为中国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历了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的涤荡,中国佛塔数量之多、类型之丰富成为中国文化精粹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当...
佛教思想史视域下的中国佛塔类型研究.pdf9类号马CT密级么哥单位代码10422学号“20121V030∥户篆只番SHANDONGUNIVERSLTY硕士学位论文THESISFORMASTERDEGREE论文题EL佛教思想史视域1的中国佛塔吏型研究仉LMGR们AONC3F刁严吁劬...
其思想的本体论、心性论以及修养方法四个层面展开。在此基础之上,本人在三个思想层面分别提出了朱熹思想与佛教的差别所在。并在文末对这一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只是,不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佛教到了中国之后,经过近两千年,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吸收和融合了许多道家、儒家的思想文化,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
佛学论文分类资料原静态论文分类对应的新论文库分类01佛教思想d3思想哲学02佛教历史地理b4佛教历史03佛教语言文献d2佛教文学04佛教修持方法d3思想哲学05佛教研究...
内容提示:l小论《天龙八度》中的佛学思想佛教自魏晋时期传入中国以来,在同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本土宗教的依附、、融合、发展中逐步中国化,在许多方面...
《欧阳竟无佛学思想研究》略评国学论文一90年代以来,关注中国近代佛教的学者渐渐多起来了,由于他们的努力,以杨文会、欧阳竟无和太虚、虚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近...
导读:这是一篇与佛学哲学史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我的导师萧蓬父教授是中国哲学史的大家,20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他有关明清哲学史的论述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