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瘟疫多是天花、霍乱、鼠疫、血吸虫病、结核病等传染性比较强的疾病。.一旦爆发,往往非常突然、非常剧烈,古代医疗条件非常差,人们又不懂得预防,一发瘟疫就死一大片。.西晋时葛洪曾说过,他经历过很多次瘟疫,只要瘟疫一流行开就控制不住...
三、《瘟疫论》与疫病理论的新发展.频繁发生的瘟疫虽然给晚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加剧了明朝的衰亡,但是在瘟疫发生时,很多民间医生参与灾害救助,他们有的还著书立说,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瘟疫理论的发展。.崇祯十四(1641)、十五年(1642),中国...
文章总阅读查看TA的文章>评论【历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瘟疫高峰期2020-02-2020:38来源:杨昌鸣翻书疫病,是中国历史上对流行性传染病的统称,包括因病毒、细菌、寄生虫和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多种疾病。而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疫病则称为瘟疫...
瘟疫影响世界历史进程.最近20年,我们先后经历了包括非典、埃博拉病毒等几次重大传染病的侵害。.其实从历史上看,传染病这个人类的天敌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人类的侵害,鼠疫、霍乱、天花、梅毒、肺结核等都曾在历史上留下过“辉煌战果”。.在与传染...
古代有哪些大型瘟疫,老祖宗是如何抗疫的?.瘟疫,即由病毒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流行性疾病。.古代典籍中对于流行病的记载比比皆是,所用之名有“疫”、“疾疫”等。.瘟疫最明显的特征是传染性与流行性。.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或军队里,疫病将会如同...
古代医学并不发达,民间发生瘟疫后,破坏力往往超过战争和饥荒。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疫,民皆疾也。历代王朝均有瘟疫发生,而宋朝上承五代,下启元朝,享国319年,共发生各类瘟疫49次,平均6.51年一次,年均发生概率为15.03%,那么两宋是怎么应对瘟疫的呢?
对中国古代的疫病流行概况作一些较为系统的了解,对当时影响疫病流行的因素作一些较为客观的分析,从中寻求某些规律性的启示,对我们今天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如何与疫病作斗争,减少进而杜绝疫病的流行,无疑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借…
在古代,药物与巫术经常相伴相辅,在中国历代抗瘟疫的斗争中,那些医术高超的大夫们总是战斗在抗病的第一线上,不计较个人安危和利益,为穷人提供免费服务。.如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因为一次瘟疫辞官行医,成一代医圣,以治疗伤寒著名,写下中医经典...
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瘟疫论喜欢0阅读量:52作者:秦越人,吴有性摘要:《难经》共提出八十一个问题分别进行讨论,全书共为八十一难.《瘟疫论》内容包括:原病,温疫初起,传变...
八辨中的“辨气、辨血、辨舌、辨神、辨脉”是戴天章在研究《温疫论》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详细列举症状之时对气、血等五方面的辨识,发前人未所发。后世有学者称其为“戴氏五辨”,...
吴有性,字又可,是明末清初的医学家,在瘟疫研究方面有卓越贡献。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全国瘟疫横行。根据《吴江县志》的记载,吴县连年发生疫病流行,一巷百余家,无一家幸免;一门数十口...
《增辅瘟疫论》曰:“有温病而未病者,存于肤理鼻喉之间,温者清之;否,冬必伤于寒……”不仅要勤洗手、口,而且要每日沐浴,衣服要保持洁净、干爽,冷热适度。盥洗不能仅用清水,还需附以澡...
ps:古代中医1.达原散。处方:槟榔二钱,厚朴、知母、芍药、黄芩各一钱,草果、甘草各五分。功能主治:《瘟疫论》卷上方之达原饮功能开达膜原,辟秽化浊。主治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
可见在整个清朝,《瘟疫论》对瘟疫的预防是产生了重要作用了的。直到现在,《瘟疫论》中的治疗方法依然值得我们去临床检验,发掘其中有价值的地方。古代爆发瘟疫,...
明清时期,天花、鼠疫、霍乱、在全世界流行,明人吴又可作《瘟疫论》,认为疫病由戾气引起,能从口鼻而入,并明确提出“客邪贵乎早逐”,强调疫病重在预防的思想。到了清朝,名医叶天...
在古代的医家中,有四位杰出的医师对传染病的防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撰就了我国第一部论述急性流行病专著—《瘟疫论》的吴又可先生,堪称“治温证千古第一人...
从古至今,人们遭遇了太多太多的瘟疫,无论是非典,鼠疫,天花,流感,还是现在的新型病毒,都是人们所常见的瘟疫。在古代,由于人们的交通不是十分方便以及人口的流动性极其弱小,瘟疫一般只...
可吴先生到底是吴先生,他并没有仅局限于治病抓药,而是将诸多病例加以归类总结,还细致地探究了瘟疫的形成,扩散,以及传播的原因,将其间发现的种种一一记载,最终于崇祯十五年编纂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