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阿赖耶识生死转依论文
韩镜清文集《成唯识论述记》《成唯识论疏翼》卷三·二十五、离阿赖耶生死不成【论文】三·三七八又契经说:诸有情类受生、命终,必住散心,非无心、定。若无此识,生、死时心,不应有故。【疏翼】第二引经申其…
本论文的研究主要针对《摄大乘论》中的阿赖耶识是有是无、阿赖耶识是染是净的问题以及阿赖耶识是如何转识成智的。本文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浅析阿赖耶识是有是无的问题;其次,浅析阿赖耶识是染是净得问题;最后,细致阐述下阿赖耶识是如何转识成智的。
然此转依与阿赖耶识互相违反,对治阿赖耶识,名无漏界,离诸戏论。”(注:《大正藏》第30卷,第589页上-中。)世亲在《佛性论》中,亦曾论说阿赖耶识的转灭,他称其为“拔除”,“阿梨耶者,依隐为义,是生死本。
阿赖耶识缘起研究——以《成唯识论》为主.刘富胜.【摘要】:缘起理论作为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石,是佛教区别于其他流派的基本思想特征,与无因论、偶因论、一因论等理论根本对立。.正因为缘起理论的重要地位,所以各宗都从自己的角度阐述缘起的道理...
阿赖耶识本身是没有见闻觉知性的,在佛经中叫做本来不分别,倘若他有见闻觉知性,有分别判断性,那么估计我们的老爹都会是王健林要不是李嘉诚了(因为他可以去到下一世的)!所以说阿赖耶识不是灵魂,再次重复一遍,阿赖耶识不是灵魂!
当阿赖耶识短暂停止后,剩下的就是心的本性。在这个时候辅以具格金刚上师的窍诀引导,当下可以开悟,证悟大。修加行为何能证悟大?因为不修加行没有力量摧毁相续中的阿赖耶识,通过禅定打坐也解决不了,相续中的烦恼杂念尽除不了。每一次打坐
经中说明一切善恶因果皆依阿赖耶识心体方得现起(自识现众境界),而最后佛也开示,若证得阿赖耶识心而能转依不退者,名为圣人!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ionic豪…
阿赖耶识是你成佛之前作为众生所积攒的唯一可以跟谁你的东西,也就是轮回的根本!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sanxiao8882011-04-14·TA获得超过533个赞知道小有建树答主回答量:377采纳率:0%帮助的人:71.5万...
此说法类似亍唯识学体系中的阿赖耶识和空性构成的二重本唯识学依阿赖耶识缘起说生死流发,依空性说生死解脱。识不智丌但识不智又丌是绝然丌同,可通过种子的柑...
除各派所共认的六识之外,唯识学更立第七末那识(作为第六识所依之根)与第八识,其中,第八阿赖耶为一切变现之...同时,我们还必须指出:阿赖耶识的学说,其根本之源则...
此说法类似于唯识学体系中的阿赖耶识和空性构成的二重本体。唯识学依阿赖耶识缘起说生死流变,依空性说生死解脱。识与智不同,但识与智又不是绝然不同,可...
此说法类似于唯识学体系中的阿赖耶识和空性构成的二重本体。唯识学依阿赖耶识缘起说生死流变,依空性说生死解脱。识与智不同,但识与智又不是绝然不同,可通...
】这段论文的意思是说:阿罗汉断除阿赖耶识中的粗重烦恼,由于究竟断尽的缘故,不再执著阿赖耶识心体的种种无漏有为功德作为七转识的自内我功德,这样不再喜乐自身“我”的存在,断尽分...
当知即是阿赖耶识心体,藉阿赖耶识心体所含藏之阿赖耶识性种子(即是五位百法中之阿赖耶识位之第八识心)—执藏分段生死烦恼之种子—复又和合其余诸法所显示之真实...
”如论文所言,阿赖耶识摄藏一切种子,生起万法,故称之为宇宙人生本源。阿赖耶识义译为藏识。藏有三义,曰能藏、所藏、执藏。能藏者,此识贮藏万法种子,此识是能...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阿赖耶识生死转依论文的问题>>
心断非阿赖耶识中彼种有断[5]大众部的根本识是六识生起的所依根本因化地部的穷生死蕴是指第六识别有功能穷生死际恒转不断的微细意识是能生一切有漏色心的功能直...
转变有两种,转舍、转得,一个舍、一个得,依,就是依着阿赖耶识。过去世所造的业力留在阿赖耶识里面,过去世了,这个阿赖耶识的业力让我们又转世,这个叫作“转依”。而尘沙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