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的研究主要针对《摄大乘论》中的阿赖耶识是有是无、阿赖耶识是染是净的问题以及阿赖耶识是如何转识成智的。本文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浅析阿赖耶识是有是无的问题;其次,浅析阿赖耶识是染是净得问题;最后,细致阐述下阿赖耶识是如何转识成智的。
集体潜意识与阿赖耶识——东西方心理学的对话,集体潜意识,阿赖耶识,原型,种子,整合。通过对东西方心理学中各自两个重要心理学概念———集体潜意识和阿赖耶识进行对比考察研究,提出了东西方心理学思想的…
阿赖耶识缘起研究——以《成唯识论》为主.刘富胜.【摘要】:缘起理论作为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石,是佛教区别于其他流派的基本思想特征,与无因论、偶因论、一因论等理论根本对立。.正因为缘起理论的重要地位,所以各宗都从自己的角度阐述缘起的道理...
这个题目,才看翻出来,简单一答。在唯识学中的阿赖耶识得种子是怎么来的,有漏种子的被污染是被什么污染了?为什么它会有漏呢?在唯识学中的阿赖耶识得种子是怎么来的?什么是种子?种子…
投稿阿赖耶识的种子的不失跟它的刹那生灭的关系?净界法师我们在缘起当中是有两种力量:一种是虚妄的生死业力,一个是真实的往生的愿力,那么我们就构成了一个染净的缘起,所以从这个缘起的角度呢,我们今天来做一个研讨,那么有关...
阿赖耶识本身是没有见闻觉知性的,在佛经中叫做本来不分别,倘若他有见闻觉知性,有分别判断性,那么估计我们的老爹都会是王健林要不是李嘉诚了(因为他可以去到下一世的)!所以说阿赖耶识不是灵魂,再次重复一遍,阿赖耶识不是灵魂!
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为何说阿赖耶识能摄一切法、能生一切法”?上一集节目当中,我们已经探讨过马鸣菩萨论文中所说一心有二门之心生灭门──阿赖耶识。论文当中马鸣菩萨又为大家继续说,阿赖耶识这个心有两种义理,所以马...
㊣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以说,但说出来的道并不是永恒之道)1、上一节我们讲到:阿赖耶识就是我们人类体内共同潜藏的语言基因库。那么,证据在哪里呢?证据就在唯识宗的经典里!唯识宗从性质上把阿赖耶识(种子识)分为两类:一类叫名言种子,一类叫业种子①。
卷三·二十六、离阿赖耶识缘名色不成作者:韩镜清来源:南普陀在线时间:2010/1/515:55:38浏览次数:86【论文】三·三九四又契经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如是二法展转相依,譬如芦束,俱时而转。若无此识,彼识自体不应有故。【疏翼】
我在大学写的毕业论文是《阿赖耶识的由来》。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恐怕是自己学习的一种设想。把小乘里接近阿赖耶识的说法弄些材料来解剖,当然这时对真正唯识学还是不理解的,到现在才有些地方理解的比较清楚,这也是个过程吧。
仍总体梁漱溟在对传统儒学的现代阐释中结合了阿赖耶识缘起说不柏格森生命创化论,提出了“双重本体”思想,构建出宏大的在这个层次上,梁漱溟所论乊心,主要...
2、阿赖耶识缘起的内容第17-37页〈一〉八识及其关系第18-27页〈二〉现行、习气、种子第27-31页〈三〉唯识四缘第31-37页参考资料第37-39页论文摘要(中文)...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根据《中央民族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收藏和利用管理办法》,我校的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均须向中央民族大学提交本人的学位论文纸质本及相应...
内容提示: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论文目录摘要第1-8页ABSTRACT第8-10页绪论第10-16页·研究概况及现状第10-11页·研究缘起第11-12页·研究意义第12-14页·对《摄大乘论》研究的意义第12页...
关键词:阿赖耶识真妄修行开悟作者:陈兵Author:ChenBing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刊名:世界宗教研究Journal:STUDIESINWORLDRELIGIONS年...
Doc-00HA85;本文是“生活休闲”中“星座运势宗教风水”的基础医学的论文参考范文或相关资料文档。正文共2,990字,word格式文档。内容摘要: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关系...
源于印度文明的佛教哲学通过对认识过程的考察提出了阿赖耶识这一概念;源于欧洲文明的近代西方哲学也是通过对于认识论的考察至康德得出了一个别具特色的主体认识...
《唯识阿赖耶识研究综述》138、《唯识论心理机制探析》139、《论王安石对宋代经济体制的变革》140、《科举制度渊源考》141、《从看禅宗对心学的影响》142...
在人性善恶的问题上,佛教与先秦儒家各有其说。本文试图将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以及佛教唯识宗的阿赖耶识说,作简单地阐述和比评,以显示佛教心性理论的特点和优长。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