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30年代新感觉派论文
本论文中以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为限,关注日本“新感觉派”在当时的中国的翻译情况,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和整理以及作品原文与译文的对照,考察有哪些作家从事翻译,哪些作品被翻译,作家们翻译作品的目的以及他们的翻译工作中的问题或值得关注的特征。
【摘要】:30年代上海半殖民地语境下的都市发展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提供了历史语境和文化资源,上海都市文化是现代派文学产生的重要土壤,其文化构成呈现多义性特征,都市、文化、现代性等问题构成了一副具有现代力的复杂图景。新感觉派作为海派文学的一支流脉,在这一时期萌芽发展,又...
论中国新感觉派的颠覆性叙事.黄会.【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20世纪30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长期以来因其表现手法的怪异、价值诉求的离经叛道以及对都会青年性生活的赤书写等原因而被排斥在正统文学史研究论著的视界之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汉语言文学论文题目:新感觉派文学小说叙述形式研究.「已注销」.8人赞同了该文章.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从探析东西方现代文学艺术在形式上给与新感觉派的影响开始,进而研究这些影响又是如何体现在他们小说的具体实践中,以及...
【摘要】:正中国新感觉派指的是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受欧美及日本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在《新文艺》、《现代》杂志上发表作品的刘呐鸥、穆时英、施挚存等一批作家。虽然他们没有明确的理论宣言和统一的组织,创作特色也不完全一致,但由于他们共同创办刊物,关系密切,创作中又程度不同地带有...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从探析东西方现代文学艺术在形式上给与新感觉派的影响开始,进而研究这些影响又是如何体现在他们小说的具体实践中,以及新感觉派作家在吸收借鉴的过程中又做了哪些本土化的融合,新感觉派作家小说创作实践中的叙述形式创新又究竟有哪些文学...
从《伊豆的舞女》与《都市风景线》看中日新感觉派的异同[日语论文]『伊豆の踊子』と『都市風景線』から見る中日新感覚派の異同摘要新感觉派是二战前起始于日本的新兴文学流派,在日本以川端康成、横光利一等人为代表;中国新感觉派则是于20世纪30年代受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而发展起来...
【摘要】:正“新感觉派”,是中国现代主义的文学流派之一,又是特别重视小说艺术形式探索、具有比较自觉的文体意识的文学流派。它活跃于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中期的上海,代表人物为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等。“新感觉派”属于以对城市生活进行新的观照、以现代人的感受努力张扬个性、推崇...
维普资讯cqvip第2卷第1期2O06年1月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uaohnagIsitfniergSclcne)orlfeynntuegnei(oiicsnStoEnaSeVo.12No.1Jn06a...
可以鲜明地体现“世纪末思潮”氛围的典型即是20世纪30年代初以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为代表的中国“新感觉派”。西方19世纪末的文化象征实际上已成为30年代新感觉派诗人和小...
论中国新感觉派形成探因现当代文学论文目录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五四时代精神也对新感觉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二、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30年代的中国阶级矛...
近现代文学研究论新感觉派小说叙事的情感向度田悦芳/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0。任何一个文学流派的产生和发展都会与社会现实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
【摘要】:30年代的“新感觉派”创作和90年代的“晚生代”创作都是中国文学中真正的都市文学创作,由于产生社会环境的相近,二者都有着相同的世俗性的创作特征;同时...
后来,在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下,产生了以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等作家为主的“中国新感觉派”。本论文中以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为限,关注日本“新感觉派”在当...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新感觉派的唯美—颓废性姓名:张磊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李永东20100401摘要论新感觉派的唯美一颓废性中国现当...
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新感觉派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真正具有现代主义性质的小说流派,它的出现以施蛰存主办的《现代》杂志为标志,作为现代派的大本营,施蛰存就...
内容提示:论文题目中中国国现现代代意意识识流流小小说说的的两两朵朵奇奇葩葩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中国现代意识流小说的两朵奇葩中国现代意识...
鲁迅曾说过:“我们有馆阁诗人,山村诗人,花月诗人——没有都会诗人。”[1](P229)鸳鸯蝴蝶派的作品蕴涵着上海在工业化过程中的时代变迁,但审美心态依然是上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