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3

xiaoxiao765
首页 > 学术期刊 > 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秤座朱丽

已采纳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求,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历来是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时代赋予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自身发展壮大的客观需要。对于统战部门和统一战线成员来说,如何进一步更新观念,拓宽思路,紧紧围绕服务民生这一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找准服务民生的着力点、切入点、支撑点和增长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统一战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报告具体论述了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问题,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诉求。彰显出执政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统战工作着力保障和完善民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执政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在社会建设中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这就为社会建设明确了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方向;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调和坚持,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的政治条件;对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申,必将促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经济总量逐年增长,从而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基本的经济条件;对于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不但坚定了广大群众和统战干部及统战成员前进的步伐,而且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报告从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两大基本条件—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引导。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把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协调好、维护好,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好、发挥好,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有一种比较健全的矛盾解决机制和冲突化解机制,而统一战线具有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独特优势,它坚持求同存异、民主协商、平等相待的原则,尊重和维护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合法权益,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尊重思想自由和个性独立,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能够为民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意义社会保障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应对社会风险,通过社会救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等多个方面的社会保障,确保每一个社会成员有一个合理的基本生活水平,以有效地应对社会风险;社会保障可以有效地增强社会的团结与合作,有助于减少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的离心因素,增强人们对社会的普遍认同,形成社会群体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的风气,进而提升社会的相互合作与相互依赖的程度,增强社会的整合性;社会保障可以有效地激发社会活力,可以消除社会成员的种种后顾之忧。这样,便可使这部分社会成员具备正常的发展能力,至少使其发展能力有所提升,使其发展潜能得到普遍的开发;社会保障可以有效地保证社会成员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水准。社会保障不仅具有当前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时效的意义。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新时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服务民生是统一战线拓展工作领域的内在要求,是统一战线在和平建设时期的根本目的和永恒主题。 (三)统一战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意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统一战线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团结奋斗的主要目的,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这个主要目的上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统战工作范围不断扩展,统战对象不断壮大,新的阶层不断增多、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统一战线空前广泛,广大统战成员不断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了贡献,但也有更多的统战成员也需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有利于增强与统战成员的广泛联系,准确及时地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和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地扩大统战工作的覆盖面,从而更好的为广大群众和广大统战成员谋福祉。统一战线是不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广大统战成员相当一部分知识层次高、社会联系广、参与意识强,并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能够促进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尊重和照顾统一战线各方面人士的利益,可以有效增强广大公民的团结,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祥和的局面,对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 二、统一战线保障和改善民生存在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阻碍了服务进度一些单位对统一战线服务民生的工作认知不足,对统战部门和统战成员开展工作所提供的帮助和支持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有关单位对统战成员和对象要求多,照顾利益少;约束多,解决难题少。部分统战成员对统一战线服务民生的认知程度也不够高,以一种因循守旧的陈腐观念看待统一战线,认为统战部门“管人管不定,管钱管不着,管事管不住”,为民生服务缺少资源,没有 手段,难有作为。 (二)机制不健全影响了服务强度统一战线服务民生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目前缺乏制度体系支撑,基层统一战线服务民生还没有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系统各单位分工负责、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大统战格局。缺少工作体制支撑,直接造成工作中“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政出多门、重复工作、扯皮推诿,统一战线服务民生的有效制度措施就难以建立实施,也就难以把服务民生发展的事业做大做强。(三)执行公权力制约了服务力度统战部门的很多工作不是单靠统战部本身可以完成的,而是涉及方方面面的合作,在涉及统一战线服务民生的工作中,常碰到一些棘手问题,统战部想做好,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例如,统战系统各单位和民主党派机关多年受办公经费、用房、车辆等限制,调查研究、正常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自然影响了服务民生的效果与力度。(四)创新不到位限制了服务深度统一战线服务民生的工作仍然较多地停留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咨询服务等传统思路上,服务工作形式不够创新、内容不够生动、内涵不够丰富。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各统战主体组织结构和作用发挥出现趋同化现象,从而造成各组织团体在服务民生的工作中彰显优势特色不够鲜明、社会影响力不够广泛。 (五)层次多样化产生服务难度新形势下,统一战线成员涉及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去台人员留在大陆的亲属和回大陆定居的台胞,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原工商业者,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以及新的社会阶层等,统一战线成员承担和享受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部分统战对象是各单位、各阶层、各行业、各界别的领导、精英、骨干、模范带头人,自身条件好,促进了保障和完善民生工作。相反,部分统战对象在择业就业、子女教育、购房住房、创业发展和生产生活存在诸多问题,这类统战对象属于需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人群。 三、统一战线保障和改善民生主要途径新时代、新形势给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统战部门应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凝聚人心,团结力量,汇集民智、服务民生,为保障和完善民生作出更大的贡献。(一)发挥统战优势,助推保障和完善民生有序推进 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积极参政议政。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呈现多样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逐渐增多。坚持民主党派参与地方政权、参与地方大政方针和地方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地方事务的管理,参与地方性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通过民主协商会、情况通报会和座谈会,搭建知情问政平台,拓宽建言献策渠道,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社会建设、保彰和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公共管理高效化。(二)发挥监督作用,促进保障和完善民生富有成效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职能作用文件精神,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与政府部门对口联系,促进政府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大力加强特约人员工作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特约人员职能作用,通过参与有关执法监督和专项检查,加大民主监督力度,畅通民主监督渠道,把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经常性监督与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问题相结合,更好地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使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富有成效。(三)加强民族团结,保障少数民族的民生利益实现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充分利用民族优惠政策,保障和和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居住就业等方面的民生问题,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和扶助民族聚居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充分利用民族政策来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发挥统一战线资源优势,结对帮扶少数民族村发展经济,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四)发扬宗教文化,保障和完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健全完善宗教社会管理体系,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宗教部门依法管理、基层组织积极配合、各团体有序参与、服务对象自觉参与的管理格局,创新宗教领域服务管理工作,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引导宗教界继续在扶贫济困、救灾义施、养老助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宗教界人士阐释各教派慈悲济世、荣神益人等教义教理中的积极因素,走出丛林,关注民生,服务社会。加强对宗教团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宗教团体的自我管理和发展。鼓励开展生产自养自救,减轻信教群众负担。同时,统战、宗教、财政等部门有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低保、医保、社保等事关宗教人士生产生活的民生政策,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五)发挥民企作用,保障和改统一战线如何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善民生做出更大贡献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发挥工商联经济类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职能,切实履行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助手的职能。推动民营企业在不断发展经济、增加财富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继续加大民营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发挥新社会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用。不断扩大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单位等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覆盖面。协调不同阶层群体间的利益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创造和创业精神,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发挥他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发挥职能作用,港澳台界和海内外民生有新作为充分发挥台办、侨办、外事办和侨联、台联海外联谊会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和社团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同广大港澳台侨胞和眷属的交流交往联谊及求学经商寻亲的民生服务工作,畅通他们诉求表达渠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推动他们在祖国大陆期间的各类民生服务,为推动祖国的完全统一赢得更多的力量。

316 评论

胖小咪咪

第一、要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统战工作,开辟巩固统战工作新渠道。 社会组织作为凝聚各界群众的自治性、民间性组织,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其中行业协会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目前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还未建立社会组织,建议统战部门适时出台加强社会组织统一战线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并以此为载体,保持与社会组织经常性联系,加强日常工作的指导,使之成为开展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重要渠道。 第二、要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统战工作,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代表的政治引导。 一是做好社会组织中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突出政治引导,增强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二是把对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工作纳入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为他们的成长和成熟创造有利条件,着重发现和培养年轻一代的代表人物。三是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对其中社会影响较大的先进分子在人大、政协给予适当政治安排。通过调整政协相关界别的设置,将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组织纳入人民政协的参加单位,增加新的社会阶层的委员代表,为社会组织及其代表成员提供反映自身利益要求和政治诉求,进行参政议政的渠道。 第三、要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统战工作,加强同新的社会阶层成员的联系与服务。 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在所联系的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其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在统战工作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一方面社会组织要加强同新的社会阶层成员的联系。通过建立社会组织秘书长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开会,通报情况,沟通信息,协调关系,为社会组织统战工作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及时了解社会组织成员的情况,调动社会组织成员的积极性,社会组织成员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随时了解党的有关政策,发挥我党统战工作的优势。另一方面社会组织要热心为新的社会阶层成员服务。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将他们的要求、愿望、建议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和典型示范作用,增强成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观念和能力,使社会组织成为凝聚人心、融洽感情、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的园地。 第四、要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统战工作,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社会组织党组织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落实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要经常了解和掌握社团组织人员的思想状态和政治倾向,对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活动倾向,及时报告,并坚决制止和纠正,确保社会组织各项活动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健康地开展。要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入手,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对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各种社会现象,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宣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宣传法律知识和无神论思想,积极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科技等活动,确保先进思想文化在社会组织中的主导地位。使社会组织真正成为政府管理的“减肥剂”、社会融合的“黏合剂”、社会矛盾的“稀释剂”角色,促进社会和谐。

123 评论

相关问答

  • 社会组织管理研究方面的论文

    给你推荐几篇文章参考一下,希望有所启发:1 论题: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摘要: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这两种含义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二者

    Sally-yiner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非营利组织对战略的影响研究论文

    不利的影响主要有:1、政府无法有效监督这些非营利组织,由于是非营利组织,政府不好监控,容易产生寻租行文,很多非营利组织,打着非营利的大旗做着营利的勾当,比如很多

    王玉娜大王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模式研究论文

    加强社区社会管理是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社区从开始就被定义为“小社会”,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个个实体的社区里进行,一个社区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既

    楠木青城……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研究论文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求,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在政治上的一

    xiaoxiao765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社会组织工作相关论文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学论文参考

    Bubble0104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