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57

午夜的咖啡香
首页 > 学术期刊 > 量子力学对维度的扩张研究论文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米诺很努力

已采纳

经的住考验,能反复验证。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167 评论

一只自由鱼儿

在一定领域内可以解释某些现象的一套理论

148 评论

喵布拉基

科学 SCIENCE 从狭义上讲,科学单单指的是自然科学, 即常讲的理科(理性的学科). 这种 "科学",指的是一门探求一切自然的客观规律(把人文学科与自然相对的分开),以标准化的方式来丈量认识世界,追求自然界客观真理和事实的学科. 而如今,科学一词以不仅仅是这么狭义.广义上的科学,指的是: 世界上一切事物皆理皆科学,无论人文和自然,皆追求符合客观规律, 探求所有事物的联系,产生原因和本质. 这种"科学"是博大的,是精华,是包容,体现了人类认识的进步. 人们的追求,必定是这种科学.

278 评论

卓木木收藏

科学家们试想着有一天能够利用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的特性,用某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对一个大活人进行穿越时空的传输。先解释一下什么是量子纠缠,如果你看了我之前写的关于量子理论的文章,会有所了解。什么是量子纠缠呢?通俗点可以这样理解,构成我们身体微观下的极微小的一种粒子,也就是量子具有一种特殊的属性,它可以同时存在于不同的时空中,而且当一对有关联的量子分别向它们相反的方向发射后,无论它们分离的多么遥远,哪怕一粒在地球上,另外一粒已经穿越出了银河系。

当一方显示出某种信息的时候,另一方的粒子马上就可以测量到同样的信息,这样一种神奇的现象被科学家们称为“量子纠缠”,这个理论并不是空想,已经得到了证实。目前人类利用量子纠缠理论已经实现了量子通信,也就是说从理论上完全可以对人类进行同样的传输过程。

举个例子。如果A在北京,他想到上海,普通的方式需要几个小时时间,但如果用量子纠缠技术可以瞬间达到,起码理论上可行。只需要在上海放置一个装满粒子的容器,并且与放在北京的同样的容器发生纠缠,这时A就可以进入位于北京的容器,然后启动容器,这个容器会扫描A身体里大量的粒子(有点像扫描机和传真机)。

同时,位于上海的容器内粒子也要接受扫描,并生成一份两组粒子的量子态的对比清单,接着纠缠现象加入作用,基于远距离幽灵作用的结果,那份清单也会显示A身体粒子的原始状态与北京那些粒子状态的符合度。

接着这份清单会发给上海,在那里利用这些资讯来重建与A身体的每个粒子完全相同的量子态,然后形成了一个新的A。这并不是将构成A身体的粒子从北京送到上海,而是通过量子纠缠理论,提取身处北京的A身体内的量子态信息,并在上海重组起来。

不过A真的是从北京被传输到了上海了吗?在上海的只是A的复制品,在北京测量A身体内所有粒子量子态的过程已经摧毁了原来的那个A,这里涉及到了量子力学中有关量子纠缠相关的原理,在量子传输协议中必须说明,物理在传输途中已被摧毁。

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人类的身体其实只是承载我们灵魂的一个机器呢?这个机器由于有能量的循环和适合的条件才使得我们的灵魂飘落在其上,当摧毁人体这个机器的时候,我们的灵魂就无法附着在这个机器上了,就会展现在量子存在的空间里,其实也是可以在这个宇宙的任何一个它能够存在的地方。

第三个问题是,假如现在我们用特殊的机器设别同时提取三个不同状态下的A身体的信息,结果又将会是怎样的呢?是不是说,能将三个不同状态在的A全部信息完整地进行传输复制呢?

在这种情况下,量子纠缠对人体进行传输就存在一个悖论,假如传输人的特殊仪器能录入三种完全不同的生命信息,那么就意味着人类确实存在灵魂,死人与活人所带有的物质信息在极微观下是可以度量的。如果所得到的生命信息是同一种,那么利用量子纠缠理论对人类进行传输就根本无法实现。

无论如何理解,量子纠缠理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可能存在的事实真相,人类的灵魂是存在的,可能就是以量子的物质状态表现的,所以它可以同时存在于不同的时空中,比如我们所说的人的灵魂出窍,比如我们在睡梦中到了不同的地方,经历了不同的事情,还有比如我们在休克和昏厥的状态下,有可能就是灵魂离体了!

163 评论

哈啰辉辉

就是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并且得到推广的理论!

235 评论

李斯的雨

因为这种东西它的改变非常的大,让我们很难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这种东西的存在。

335 评论

橄榄色的水

在文学中,有很多小说中讨论了额外维度的存在。另一方面,在物理学中,我们的宇宙包含超过三个空间维度的可能性是在20世纪20年代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之后首次提出的。现代弦理论--试图使爱因斯坦的观点与量子力学定律相一致--甚至假定了世界包括了多达10个维度。在完全不同的背景下,由伊曼纽尔·布洛赫教授和奥德齐尔伯格教授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现在已经展示了一种在现实世界实验中观察高维空间的方法。 利用被周期性调制的二维超晶格所束缚的超原子,科学家们可以观察到一种新的量子霍尔效应的动力学版本,这种效应将在四维系统中发生。当带电粒子在二维平面上运动时,就会产生霍尔效应。磁场产生洛伦兹力,使粒子在与其运动正交的方向偏转。这体现在横向霍尔电压的出现中。 1980,克劳斯·冯·克利辛做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在低温和强磁场下,这种电压只能得到一定的量子化值。此外,无论实验样品的具体性质如何,这些值都是相同的。这一惊人的事实后来被证明,它与描述电子在如此低能量下的行为的量子力学波函数的拓扑有关--这是大卫·索利斯于2016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开创性工作。 2013,奥德.齐尔伯格和合作者们认识到,四维量子霍尔效应的关键特征也应该在二维特定的随时间变化的系统中显现,即拓扑电荷泵,这构成了高维模型的一个动态版本。1983,Thouless指出,通过周期性地调制一维系统,可以产生粒子的量子化输运,这种反应在数学上相当于二维量子霍尔效应。因此,在正交方向上组合两个这样的系统,就可以观察到4D中预测的非线性霍尔电流。伊曼纽尔·布洛赫集团现在已经做到了这一点。首先,原子云被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并放置在二维光学晶格中。这种光学晶格是由一定波长的反射激光束沿两个正交方向的干涉产生的。由此产生的电位类似于鸡蛋盒状的“光晶体”,原子在其中移动。通过在每个方向加入另一束不同波长的激光束,就形成了一个所谓的超晶格。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在同一轴上引入不同波长光束之间恒定的微小角度来实现所提出的二维拓扑电荷泵,同时通过稍微移动附加激光束的波长,在正交方向上动态地改变势的形状。 当在时间上调节电势时,原子主要朝调制的方向移动,并以量子化的方式移动--这是与Thouless预言的二维量子霍尔效应对应的线性(即1d)响应。 但除此之外,慕尼黑团队也观察到横向上有轻微的漂移,尽管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这个方向的晶格势仍然是静态的。这种横向运动相当于非线性霍尔响应--这是4D霍尔效应的本质特征。通过仔细监测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原子在超晶格中的位置,科学家可以进一步证明这种运动是量子化的,从而揭示了4D中霍尔效应的量子性质。这一结果现在已经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并由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进行了补充性的工作,该研究小组利用光子结构研究了由于4D量子霍尔效应而伴随着这一运动的复杂的边界现象。这些论文共同提供了高维量子霍尔系统物理的第一次实验,这为未来提供了许多迷人的前景。这些问题包括我们理解宇宙的基本问题,如量子关联和维数的相互作用,宇宙磁场的产生和量子引力。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丽莎.蓝道尔(Lisa.Randall)曾在实验室做过一个关于核裂变的实验,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她意外地发现,有一些微粒竟然凭空消失了。根据丽莎.蓝道尔的介绍,这些微粒既没有留下能量,也没有转变成其他物质,就这样“莫名其妙地不见了”。 对于这个现象,科学家认为,这些微粒很可能不是凭空消失,而是进了入另一个隐藏的维度中,这个维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但却因为太过细微以至于我们无法观测到。高维空间和灵魂关系的 探索 据凤凰卫视报道:美国时间2010年5月3日,哈佛大学著名物理学家、量子物理学家美女教授丽莎·蓝道尔向媒体宣称,自2001年以来联合美国著名物理学家John Swegle、康涅狄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肯耐斯-瑞恩博士、荷兰Rijnstate医院心血管中心的沛姆-凡-拉曼尔医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雷蒙-穆迪博士、英国著名外科医生山姆-帕尼尔研究灵魂是否存在的科学证据。 经过9年的精心研究和无数次的试验。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证明灵魂确实存在,有望将在2012年向全人类庄严宣告灵魂存在的最权威的科学证据。届时人们不得不佩服人类祖先的智慧,在几千年前就认为有灵魂存在。同时丽莎·蓝道尔也担心,一旦科学界公布灵魂存在的证据,世界上很多人将不惧怕死亡,自杀或极端事件也将上升。这是她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科学家们试图通过粒子对撞机 探索 量子宇宙,重现约140亿年前诞生宇宙的大爆炸后的情形。哈佛美女教授挑战爱因斯坦,认为还有另一个神秘空间和世界存在。在哈佛大学的一间实验室里,一位女教授正在做一个核裂变的实验。突然,她发现一个微粒竟然离奇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它会跑到哪儿去?女教授大胆提出一个新的设想:我们的世界中存在一个人类所看不到的第五维空间。 丽莎·蓝道尔大胆设想立刻引起了国际物理学界的震惊。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人类生存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轴,构成的是“四维时空”。于是,哈佛美女教授挑战爱因斯坦的消息一时传遍了全球。那么,这个神秘的第五维空间到底是什么?这位美女教授丽莎·蓝道尔说:“在我的一次实验中,一些微粒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我认为它们是跑到了我们看不到的另外的空间里去了。它们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很好的隐藏了起来。” 蓝道尔将这个“我们看不到的空间”称为“第五维空间”。如果蓝道尔所说的第五维空间存在,那么为什么我们会看不到它?蓝道尔教授解释说:“这个额外存在的维度非常微小,如果某些事物足够的小,你就不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李淼解释:这就好比我们看来就是一根线的物体,如果用放大镜观察,就可以发现其实里面还有另外的世界——里面的纤维有粗有细,有不同的方向。这就是我们看不见蓝道尔教授假设的第五维空间的原因,因为维度太小了。李淼解释说,“四维”是一个时空的概念。它是指人类存在的三维空间再加上一个时间。这是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中提及的概念。我们的宇宙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时空的关系,是在空间的架构上,即在普通三维空间的长、宽、高三条轴外,又加上了一条时间轴。 在蓝道尔教授的理论中,如果第五维空间真的存在,那么很可能还存在着另一个神秘的三维世界。这就是说,我们人类生活在一个无限大的五维空间中,不过,我们只能感知到其中的四维———空间和时间,另有一个维度我们无法看见。然而,就在这五个维度共同组成的空间中,还有另一个不为我们所知的三维世界存在。蓝道尔说,那个“世界”的物质组成将完全不同于我们所能感知的这个世界——其化学成分和存在的力与我们的世界全然不同。在第五维空间,唯一与我们分享的就是重力。只有重力产生的能量,可以穿梭于两个不同的“世界”。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找出重力以外可以穿梭于两个不同“世界”的其他物质。这样一来,就可以找出存在于五维空间中的世界,甚至发现时光隧道。不过,蓝道尔认为,人类目前还没有能力离开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如果发现了第五维空间,就可以解决物理界一直以来的一个谜团:与电磁力和其他力相比,重力为什么会如此脆弱?比如,一块小小的磁铁就可以将曲别针吸起来,要知道,磁铁的对手事实上是拥有地心引力的整个星球! 蓝道尔透露说,最快在明年(2011年),她就可以把“第五维空间”从假设变成全新的理论。这是因为,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CERN)目前正在瑞士和法国的边境地下100多米深处,兴建一台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型粒子对撞机。粒子对撞机正式投入使用后,便可观察是不是有粒子消失,进入了人类看不到的“第五维空间”。届时,一条周长27公里的环形隧道将把两束质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后让它们以每秒8亿次的速率迎面相撞,释放出大量比质子更小的粒子,从而重现宇宙形成时发生大爆炸的情形。如果届时有粒子消失无踪,就可以证实后者进入了人类看不到的“第五度空间”。 早在1919年,波兰人T-卡卢兹就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推广到“五维时空”。此后,另一位科学家O-克雷恩将其发展而形成了新的Kaluza-Klein理论。 蓝道尔教授说,在Kaluza-Klein模型中,存在这样一些粒子,它们的一些物理特性让人们感到很奇怪,比如质量。在这个模型里,这些粒子的质量总是莫名其妙地增加了。这些增加的质量是哪来的呢?“我们认为,这些质量一定跟额外维度空间中产生的动力有关。”蓝道尔说,“它们依靠额外空间中的几何学存在,而这个额外维度空间可能就是看不见的第五度空间。所以,我们要想寻找第五度空间,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寻找这样一些粒子。” 现年45岁的丽莎曾因美貌荣登美国《 时尚 》杂志,被誉为哈佛美女教授。身为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专业的博士,丽莎多年来潜心研究引力、时空的额外维度、膜宇宙模型和弦理论。她的代表著作《弯曲的旅行:揭开隐藏着的宇宙维度之谜》,由于深入浅出地谈论了人类身处其中的宇宙故事,一举入选《纽约时报》2005年 “100本最佳畅销书”之列。2007年,丽莎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100名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被公认为当今全球最权威的额外维度物理学家。

324 评论

rayyeung23

并不是量子力学,是因为我们本身就理解的不够彻底。啥叫量子力学,就是微观世界粒子运动变化的学问。而宇宙万物本身就是运动变化,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宏观,微观,中间观,都是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绝对是运动变化,相对而言还是运动变化,如果说有上帝它也是运动变化的,不运动变化咋创造世界。运动变化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宇宙的本质 本性。

207 评论

相关问答

  • 含碳量对淬火温度的影响研究论文

    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硬度增加,但塑性、韧性下降,延展性下降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

    厚德悟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一维量子液体研究进展论文

    自20世纪20年代量子理论出现以来,固体晶态的物理研究得到高度发展,进而演变为现在的凝聚态物理。接下来我为你推荐什么是凝聚态物理,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凝聚态物理

    喊我11就很好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扩大论文和研究的学术影响力

    提高学术水平,不论你是什么专业,只有勤奋努力,不怕吃苦,又思考,并且坚持下去,才能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再结合临床实践,就会锦上添花,希望题主满意

    MING0720HK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论文的研究维度

    这里的维度相当于视角,即谈你选择这些提问问题的原因,主要考虑的因素,基于那种理论或标准,该依据理论的不足与优势等。这是我的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凯凯妞妞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论文张力研究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偶尔接触“和声张力”一词,但是我们很少会主动的去了解这一个名词的具体含义,近日看导师的博士论文《中国无声性调式和声的张力研究》,才逐渐对

    13820421534茜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