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7

后海大鲨鱼鱼
首页 > 学术期刊 > 我的毕业论文红楼梦的爱情悲剧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怀疑本身

已采纳

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出现在十八世纪中叶,在清代文学中,《红楼梦》的地位无法撼动,是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的最高峰,作者曹雪芹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小说的优势的创作经验,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在书中描写的主人公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谱写了一曲关于爱情和理想的动人乐章。

具体分析如下:

一、时代背景造成宝黛悲剧

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封建社会正在走向没落,但封建制度与封建礼教并没有出现松动的迹象,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是时代的悲剧,封建婚姻观严重束缚着两人追求真正自由爱情的步伐,在讲究三纲五常封建社会,青年的爱情、婚姻都不能自己做主,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意愿。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宝黛的结合不取决于他们的意志,而是由代表封建阶级利益的贾府决定的。

二、家庭背景不相称造成的悲剧

“门当户对”是封建贵族家长为子女选择配偶的基本原则,贾宝玉和林黛玉则是门不当户不对,这决定了他们不会有幸福美满的婚姻。

其一,林黛玉虽曾是娇生惯养的小姐,可在父母死后家道败落,孤身一人,又体弱多病,没有一个有权有势的家族可以依靠,哪一个封建家族都不会娶这样一个孑然一身的弱女子,他们需要的是能巩固家庭地位的筹码,而不是在他们看来时刻需要人照顾的累赘。

其二,封建社会青年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为己任,贾宝玉是贾府的唯一继承人,贾府的掌权者们赋予了贾宝玉更多的承担振兴家业的重任。而在这方面,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表现与观念完全不同,宝钗和这个家族所有的人一样,总是劝宝玉多读书,以考取功名。而只有黛玉从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从不说这些“混帐话”,所以“宝玉深敬黛玉”。

其三,贾府的家长们考虑到了薛宝钗的出身与个人性格,薛宝钗出身高贵,家境殷实,性格稳重端庄,是他们所喜欢的理想结婚对象,反观林黛玉,家境中落,父母双亡,孤苦伶仃一人,根本不能胜任贾家的媳妇。

三、独特的性格特征造成的悲剧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与两人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贾宝玉多情、软弱,不喜欢仕途道路却有着贵族气息的公子哥儿,他注重人性平等,尊重大观园的每一个丫鬟,喜欢逗丫头们开心。

贾宝玉无视封建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以及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他只愿意与社会下层被统治阶级瞧不起的人做好朋友,向往美好纯真的爱情,然而宝玉性格中的逃避和软弱决定了他不可能用实际行动去反搞贾府家长的安排,于是,悲剧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贾宝玉与林黛玉人物性格分析: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一样,憎恨繁文缛节,从不逼宝玉做不愿意做的事。她蔑视功名权贵。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林黛玉泪尽而逝。林黛玉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

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对于封建礼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楼梦

197 评论

印象记忆02

辩证的看爱情 ——宝黛钗的悲剧“悲”在哪?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我们大致上了解了《红楼梦》中的基础人物、环境。在进入今天的正题之前,我们先来辩证的为这个悲剧搜集证据。 首先,在故事的背后。是一段离奇的姻缘——即“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但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看法下,对于前世今生我们先不去研究,并不是排除命运的因果。 见微知著的看看细节。宝黛二人,一见钟情,每日打情骂俏,共读西厢。两人卿卿我我,形影不离,宛如仙侣一般。这也是许多同学喜爱这一部分的原因。但是,我们忽略了,面前这一对苦命鸳鸯不过是十几岁的孩子而已,如果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或许会是另一般景象。生活生活,生容易,活不容易。柴米油盐酱醋茶,或许他们的家中并不缺少,但是作为家族的继承人,长大后便会明白生活不是每一天浑浑噩噩,金迷酒醉——而是一种承担。而现在的他们,没有责任,没有经历,没有世故,哪里来的“悲”呢?我想只是“悲”在年轻吧!作者要描述的,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悲剧,而更是一种年轻懵懂的青春年华。我想与作者的童年也有关系吧。 在年轻之外,我们来看看家庭的牵绊。在当今社会,很多人都认为家庭的期待是致命的毒药。在过去何尝不是呢?若宝玉不是家门的独子,黛玉不是爱女的遗孀,或者宝钗不是名门的旺后,或许结局不会这么悲惨,三人仿佛是站在三坐山峰的顶端,仿佛是咫尺相邻,可向前一步便是万丈深渊。在一个家族之中,相互的羁绊,曾经的夙愿,自以为是的关怀……让真情离现实越来越远,也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悲”就悲在各自的家族地位吧!作者不断构建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让这样一个悲剧既让人唏嘘,又貌似合情合理,如同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样的家族之中,也就只有顺应现实,或者逃避现实的份了。想想作者的一生,也同样是家族的掌中宝,一开始他接受了现实,扛起家业大旗,后来又黯然神伤,才写出这般耐人寻味的红楼一梦啊。 最后把眼界放开,看看这个社会的各种定式吧。崇尚豪门,对于感情的忽视,以及对于人性的压制。这是一个美丽的“温柔富贵乡”,更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时代。对于这样的爱情与婚姻、感情与现实、私定终身与父母包办的戏码早就层出不穷,甚至读者都会出现审美疲劳。但是,大部分的作品停留在第三人称的叙述,却很少去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出来。仔细想想吧,你的婚姻作为一个政治的棋子,自己最亲近的人不惜一切代价凐灭你的爱情……这样的感受,还会简单吗?裴多菲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如此没有自由的爱情,即使是门当户对,又哪里来的幸福呢?这“悲”就悲在婚姻背负了政治,性质出现了改变。 总而言之,辩证的看待下,我认为爱情不是两情相悦那么简单,也不是性情相合那么方便。一段悲剧,“悲”就悲在它是在不可能的情况下,想寻找可能的人,明白了它的不可能。正如渴望爱情的宝黛钗三人,做出了他们不愿意,但是不得不愿意的决定,迎来了不应该,但是应该“不应该”的结局。

187 评论

肥肥肥肥啊

浅谈《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红楼梦》主要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展示了一个贵族大家庭的盛衰,呈现了封建社会没落时期多种多样的生活画面和复杂的矛盾冲突;在深刻典型地反映封建社会丑恶的同时,强烈地表现了对被压迫者、被损害者的同情;反映了一代青年,尤其是广大青年妇女的不幸命运;讴歌和赞美了叛逆者和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精神;也表现了朦胧的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宝黛的爱情是纯真的、无瑕的,但其结果,作者却以悲剧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细细品味,其中原因,我认为有三:一、宝黛二人的原因《红楼梦》中对宝黛的爱情描述,突破了以往作品中那种郎才女貌,一见钟情,花前月下,密约幽期,以及悲欢离合,金榜题名,夫贵妻荣的窠臼,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他俩相知相爱,达到思想感情上的默契的曲折过程,表现了他俩纯真的爱情。就林黛玉来说,书中充分写出了她的品格,她的思想感情,她的幻想和追求。读者仿佛听到了林黛玉的悲吟,知道“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场所,知道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清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纱窗湿”的凄凉长夜。从她对菊花的低吟,似乎看到她所期望于宝玉的,不仅是“男才女貌”相当的“如意郎君”,而且是在茫茫尘俗中可以“偕隐”的“知心者”。贾宝玉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母腹中开始孕育的“新人”的胎儿,他的爱有一个全新的性质,这就是鲁迅深刻地指出的“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贾宝玉这个典型形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情”,这种“多情”就是“爱博而心劳”,但是在大观园这么多女子当中,贾宝玉最敬林黛玉,但林黛玉从不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但是宝玉是常常不得不参加“峨冠博带”的场合,见惯了那些讲“仕途经济”的人,厌恶他们。而林黛玉则是一个深闺少女,不可能有那样的阅历,对于“仕途经济”不可能达到宝玉同样的认识水平,而这一点认识水平上的差距,就使林黛玉不可能估计自己在贾宝玉心中的价值和地位。一个是多愁善感,一个是多情爱博。贾宝玉是喜聚不喜散,而林黛玉以为终有一散,不如不聚。正是因为两个人的性格和情感以及社会阅历的不同,注定他们的爱情婚姻是悲剧的结果。二、家庭原因贾宝玉生长在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中,其一切听从父母之命,从他生长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一切生活起居,全在父母的安排之中。在他父母看来,父母生他养他便是恩德,就应一切听从父母,唯父母之命而不从。就在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方面,宝玉在黛玉、宝钗之间究竟爱谁,贾府究竟选谁作宝玉的妻子,这是一个问题。在平日生活中,宝玉越来越发现黛玉是自己唯一的知己,宝钗也可爱可敬,心头上总有一层隔膜。贾府的当权者们即宝玉的祖母和父母,则是越来越发现宝钗符合贤慧儿媳的标准,黛玉的性格气质都隐隐含有某种叛逆性。宝钗能把对宝玉的爱尽量克制在礼法的范围之内,黛玉却往往作了执着的表露。爱不爱谁,宝玉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但是,要谁作妻子,宝玉自己是一点权利也没有,一切决定于父母之命,于是悲剧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三、社会原因《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悲剧,除了宝黛二人及家庭原因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当时的社会原因。宝黛处在封建社会的大潮中,封建社会对女人特别残酷。我们今天当然知道,压迫妇女的根本是制度,而不是男性,但是这样的制度下,没有一个男性不是夫权主义者,大男子主义者,没有一个男性不是自以为高出妇女一等,把妇女视为花鸟、玩物和工具,当她们是贱人。他们受封建族权、神权、夫权的控制,遵守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像史湘云,李纨、贾迎春、探春、惜春、金钏儿、秦可卿和鸳鸯、司棋、晴雯、妙玉等的命运,这里有封建婢妾制度的悲剧,有赤裸裸的封建暴力凌辱女性的悲剧……处在社会显贵上层的女子的命运如此,下层女子的命运更是可想而知。总之可见,宝黛爱情悲剧不仅仅是某一个女性某一个问题的悲剧,而是那个社会青年女性的普遍悲剧。从宝黛二人的思想来看。贾宝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母腹中开始孕育的“新人”的胚胎,他为女性唱颂歌,唱悲歌,都是他作为“新人”的表现。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并不是来自理性的认识,而是来自直接的感受。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实质上是对人的尊重,但他这种认识,同他当时所处的环境,同他所处的阶层,格格不入。严格的讲,他全面的叛逆了旧世界,结果便被旧世界淘汰。林黛玉是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她的敏感、多疑、自尊、小性,常常带有更多的个人性质,时时处处看重作为一个独立的自我,似乎把“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训诫放在了脑后,总想展露才智,争强斗胜,她很少像薛宝钗那样,以抑制个人的才能来适应封建文明的模式,也不像薛宝钗那样刻意求工地把自己修养成封建文明的典范,也不像探春那样小心翼翼地维持宗法家庭的主子威信,“我为的是我的心”,何等单纯、执著,这才是林黛玉的自尊,是不屈就社会规范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真正的自我意愿。正因为如此,她比大观园中任何一个女性都要更加珍惜自身的价值,并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竭尽整个生命。虽然,就那个现实的生活环境而言,林黛玉是无能为力的,然而她自有一种超越的力量。从春尽到花落,从花事到人事,从今年到明年,从当下到永恒,林黛玉的思绪早已出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拘束,她想望“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环境制约人物;在精神生活中,人物超越了环境。宝黛爱情的思想基础就是他俩共同具有的反封建的叛逆性,共同的叛逆思想产生了纯真的爱情,纯真爱情加强了共同的叛逆精神,这种爱情当然要受到封建大家庭的阻挠和破坏,他俩采取了所能采取的一切方式,奋力反抗,其意志是坚决的,感情是强烈的。宝黛爱情所表现出来的反对封建婚姻制度,伦理道德,生活道路,仕途经济等许多方面,是与封建正统无法调和的,他必将受到封建势力的压制、迫害,因此,宝黛的爱情悲剧是封建社会一手造成的,是叛逆者与旧世界斗争初期的必然结果。纵观宝黛爱情始末,其悲剧的产生,是集二人的情感、性格、家庭、社会等同为一体,其主要原因还是封建社会的礼教,是万恶的封建社会制度所产生的结果,他们爱情的叛逆只是萌芽状态,势必要遭到封建制度冷酷的摧残,以致摧毁,但宝黛爱情所产生的历史意义却是极其深刻、深远的。

298 评论

相关问答

  • 我的毕业论文红楼梦的爱情悲剧

    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出现在十八世纪中叶,在清代文学中,《红楼梦》的地位无法撼动,是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的最高峰,作者曹雪芹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小说

    后海大鲨鱼鱼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茶花女的爱情悲剧论文答辩

    辅导文科类本、专科毕业论文(包括自考和成教类、远程网络教育等)、期末论文、课程论文的写作。专业:英语、法律、思政、汉语言文学、历史、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

    恋水无痕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毕业论文论红楼梦

    提供一些《红楼梦》的论文题目,供参考。试论《红楼梦》的女性人才观 《红楼梦》里的灯谜与民间谜语 论《红楼梦》的女性主义价值诉求 浅析《红楼梦》中的几桩糊涂

    旧在现在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红楼梦的英文毕业论文

    红楼梦的读后感英文版 大家读完红楼梦会有什么感受呢?你会怎么写你的感受呢?是否可以写一篇英文的读后感呢?接下来我为大家推荐的'是红楼梦的读后感英文版,仅供参考。

    熊猫大王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面纱中的悲剧爱情的研究论文

    在毛姆的作品中,《面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与其他人不同,我第一次读到《面纱》时并没有被它打动。这部小说最初让我想起福楼拜的《潘法利夫人》,但我发现它不如后者

    狐狸猫fiesta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