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74

甜田心ttx
首页 > 学术期刊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综述模板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吃牛蛙的鱼

已采纳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机制;临床科研 自从1980's免疫学蓬勃发展以来,无论自身免疫性疾病、还是其他疾病发病中的免疫学机制,都备受重视。免疫治疗更是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感染性疾病等发展最快速的领域。 经常有朋友问,对于疾病的免疫学研究,怎么做最合适? 我们先以一张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示意图来展示免疫发生机制,这篇综述发表于2021年6月17日,由瑞典苏黎世大学完成【1】。 (图源:Ref1) 可以看到,免疫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1,研究外周血中免疫抗体、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观察病程当时的免疫状态; 2,还可以研究淋巴结/胸腺的生发中心,观察中长期免疫应答; 3,更可以研究骨髓中长寿浆细胞,观察长期免疫应答。 为方便大家更直观了解免疫研究的策略,我们针对三个方面各给出一篇在 Nature 发表的研究论文。 1,外周血研究 1.1,免疫球蛋白(IgG) 除了区分IgG、IgM和IgA之外,对于IgG的亚型研究特别值得关注。 尤其是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IgG1和IgG3型抗体主要由Th1及其细胞因子介导;而IgG4抗体的产生是由Th2及IL-4, IL-10等介导。 最近几年IgG4相关疾病受到特别的关注,有很多临床工作可以做。 比如,不同类似的重症肌无力对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敏感性就有很大差别。IgG4型抗体介导的MuSK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对于如利妥昔单抗等通过耗竭B细胞为主要作用机制的疗法特别明显;而IgG1型抗体介导的AChR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则稍逊。而对于其机制,可能需要从治疗前后外周血B细胞、生发中心记忆性B细胞和骨髓长寿浆细胞变化中找到答案。 我们的小鼠动物试验研究中也曾区分总IgG、IgG1、IgG2a、IgG2b等亚型。 1.2 最常用的免疫学指标 如 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铁蛋白 等三项。 我们在检索中发现,CRP和ESR已经有了足够的研究,但是 铁蛋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研究还很欠缺 。 1.3 细胞 因子 辅助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启动和激活免疫应答中常常起到关键作用。 针对一个细胞因子的患者血清水平发现增高/降低、在动物试验中过表达或敲除来看其功能,都可以是非常好的科研课题。 (IL-17基因敲除后关联细胞因子的研究) 针对上述三项蛋白的检测,ELISA是最常规方法。 1.4 免疫细胞的变化 流式细胞会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层层标记从而拣选自己想要的亚组、或者比较不同亚型细胞的比例,从而确定免疫细胞的改变。 (常用的细胞群及标记) 为了更清楚地展示对外周血中免疫蛋白及免疫细胞的研究技术手段和策略,我们引用发表于英国剑桥大学发表于 Nature 的论文【2】,大家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借鉴。 本研究从抗体水平、特异性B细胞免疫、辅助性T细胞免疫等方面检测了针对突变株的 特异性 免疫分子和 免疫细胞 情况,并做了全面分析。 对于研究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都有非常好的借鉴价值。 A,免疫抗体 B,记忆性B淋巴细胞 C,辅助性T细胞免疫 2,生发中心研究 人类淋巴结/小鼠脾脏或者淋巴结中的生发中心是研究免疫应答的重要领域。 所以,想研究更长期的免疫应答,则可以研究 淋巴结( 外周免疫器官 )中的生发中心 。 最简单的可以比较生发中心形成的大小。 更可以研究抗原特异性的生发中心B细胞(GC B)。如研究 淋巴结中抗原特异性的GC B和浆母细胞出现频率及持续时间。 大家可以从美国华盛顿大学发表在 Nature 的一篇文章【3】中学习到如何对淋巴结生发中心进行研究。 3,骨髓长寿浆细胞 长寿骨髓浆细胞(BMPC)是持久性的中和抗体的关键来源。 如果要研究最长期的免疫应答,则可以研究 骨髓( 中枢免疫器官 )中的长寿浆细胞 。 如美国华盛顿大学在 Nature 发表的论文【4】,就分别从1)证实骨髓中长寿浆细胞被激活和2)与外周浆细胞区别来做了研究。 通读这三篇 Nature 论文的时候,我们一直在思索,为什么这三篇研究可以发表在Nature,尤其是第二篇淋巴结生发中心的研究和第三篇骨髓长寿浆细胞的研究,试验设计相对简单。 这些研究之所以能够发表,最关键的是 1,严谨性。 这是所有论文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last:这篇论文发表之后,这个题目就不需要重复了。因为本研究规范、严谨。 2,创新性。 这是顶刊论文的要求。比如外周血抗体、细胞因子、免疫细胞等做得已经太多,研究者就做了针对高龄老人的研究;而淋巴结和骨髓样本都很难得,之前还没有类似研究。 如果您还是对自己的研究课题的方向没有太明确的想法,也可 以从COVID-19研究寻找思路 。 因为 1)COVID-19已经成为研究 最全面而深入 的疾病; 2)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疾病吸引这么多 全球最顶级科学家和试验室 的参与; 3)还有关键的是,这些研究大都是最近1年完成的,采用了 最新的研究方法和设计 。 所以COVID-19研究中有太多经典的研究设计,几乎各个研究领域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WOSCI沃斯编辑-SCI论文润色等。

150 评论

美味偏执狂

研究方向:教学方面:目前为止招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 免疫化学与分子免疫学方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免疫学专业 抗体技术及应用方向硕士研究生。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细胞生物学,动物细胞工程和抗体工程等课程。主持动物细胞工程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指导郁颖等同学的“挑战杯”作品获广东省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科研方面: 主持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州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等科研课题。申报国家发明专利6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 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围绕基因工程抗体与抗体药物开发,肿瘤多肽疫苗,肿瘤干细胞等开展研究。开展了抗体库的构建、人源抗体的筛选;抗体亲和力成熟和抗体的人源化改造;抗体的高效表达和纯化技术平台建立等。开展了bFGF单克隆抗体的抑制肿瘤作用研究,进一步开展抗体药物研究。开展了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多肽疫苗的研究等,建立了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细胞模型和小鼠动物模型。探讨了VEGF/bFGF多肽疫苗在肿瘤血管新生和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等。主要论文:bFGF 与VEGF 抗原表位筛选及复合肽的表达鉴定.2010,26(8):688-693bFGF单克隆抗体抑制小鼠Lewis肺癌转移及血管新生. 《中国癌症杂志》2010, 20(6): 401-405嵌合内含子对抗bFGF抗体基因在293T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 30 (3) : 9-1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位肽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0, 26(5):, 407-412bFGF 单抗与顺铂体外联合抑制黑色素瘤B16 细胞增殖效应的研究.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 17 (1): 1-4 VEGF189基因合成、原核表达及鉴定. 免疫学杂志, 2009, 25,(4):469-472重组VEGF2A189 发酵、纯化及鉴定.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30(5):560-565苏丹红Ⅰ、Ⅲ和对位红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食品科学, ,2008年 8月,29(8):523-525人bFGF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MabF7 对黑色素瘤B16 的体外抗瘤效应。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8,15(1):19-22bFGF人源性抗体Fab段基因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免疫学杂志,2007,23(6): 598-601重组人bFGF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克隆及单链抗体的构建和表达.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7,23(12):1150-1153(邓宁通讯作者)bFGF反义硫代核苷酸增强人喉癌Hep2细胞的化疗敏感性。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7, 14(5):461-465VEGF受体结合抑制肽的重组表达与活性分析,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7,27(3):263人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人源性抗bFGF抗体的筛选,免疫学杂志,2006,22(4):451-454 (邓宁通讯作者)bFGF mRNA、bFGF及FGFR1与神经胶质细胞恶性行为的相关性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6,22(5):440-444自身免疫性患者血清中抗bFGF自身抗体的检测,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5, 21(5):625-627人工合成VEGF表位模拟7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5,21(1):37-38

185 评论

相关问答

  • 细胞生物学综述论文3000

    论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悠悠300余年,关于细胞的研究硕果累累;近50年来更进入了分子水平,老树又绽新花。许多研究成果已经或将要走进我们的生活:植物细胞在培养瓶中悄

    黄陂跑跑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免疫论文综述模板范文

    论文综述范文写法如下: 1、标题 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设计(论文)选题的标题后加“文献综述”字样。 2、提要或前言 此部分一般不用专设标题,而是直接作为整个

    喬巴喬巴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细胞生物学杂志平均影响因子

    Cell Research(ISSN:1001-0602)Nature Springer 集团与国内杂志社合作出版的SCI期刊,也是Nature旗下的热门国产S

    健健康康。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的查重软件

    应该是科技核心,中文核心,双核心。听说它还是少有的medline收录的期刊。

    糖姨是谁啊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分子细胞生物学杂志

    许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特别是在研究老年痴呆症发病机理方面,涉及到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专业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是阐明βAP

    如颖随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