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7

FLYINGJOHNNY
首页 > 学术论文 > 工会经费论文参考文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活性炭1986

已采纳

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鉴于此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我可以帮助你完成毕业论文

237 评论

鹿鹿小宝贝

浅谈怎样做好企业工会工作论文

新形势下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给企业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为适应市场,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企业需要对管理理念与工作方式进行一系列改革。鉴于工会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对新形势企业工会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新形势企业工会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对工会认识存在误区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为盈利性,并没有认识到工会组织的意义,在进行工会工作安排时一般将其作为党群工作应付,给工会工作进行带来阻碍;忽视职工意见,不仅降低人员工作积极性,还会导致问题越积越多,最后造成严重影响;针对工会组织进行的监督管理工作透明度不足,导致工作效率不能提升;工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干预,与工会工作原则不符。

(二)工会作用发挥不出来

党委直接任命我国规模较大的企业的工作管理人员,因此存在工会管理人员摆脱不了行政部门的干预,与其有较强的依赖性,缩减了工会权限,导致作用不能得到完全发挥,最终沦为形式。该种现象导致工会组织力量被削弱,不仅会打击工会管理人员与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还会加剧企业对工会权益的侵害问题,不利于保护职工权益。

(三)维权意识不足

工会的主要职能即为保护职工合法权益,所以工会组织需要在相关规定与制度的指导下,采取对应的维权方式,才能将工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出来。但是,当前企业并不重视工会共组,并且出现不按照规定向工会进行经费的拨付、工会专职工作人员配置不足、职业会议不按时召开等问题。这种做法不仅导致工会成员减少,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工会地位与执行能力。当职工出现对待遇不满等问题时会寻求工会的帮助,但是工会由于资金、人员不足等问题并不能很好地执行工作权利,与行政管理力量不均衡,维权意识与力度上明显不足。

二、新形势下做好企业工会工作的措施

(一)突出职责,解决问题

在进行工会工作时,需要将工会的主要任务与要求作为基础突出基本职能,提高工作岗位安排的合理性。鉴于工会具有较广的工作范围,因此要将其基本职责突出出来,并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发挥工会工作的作用;将《工会法》等作为指导,对工会的工作组织与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与健全,将工会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加强不同级别的党组织之间的联系,并适当提高工会进行人才任用的要求;重视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工作,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二)提高维权意识

在新形势下,企业职工队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新鲜事物不断涌现,对职工思想造成一些冲击。在该种形势下,若企业在给予职工福利、工资、政治等方面待遇时存在不公正现象,就会导致职工之间出现利益上的纠纷,影响企业正常经营与生产。所以,工会组织需要对职工间关系进行协调,积极听取职工心声,定期、不定期组织职工代表会议;在公正、政治上一视同仁的前提下对职工之间产生的关于利益上的冲突进行处理,妥善解决其中存在的矛盾;重视一线职工工作、生活、思想多方面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将职工中收入水平不高、实际困难较多的职工当成重点维权对象,全面提高维权力度。

(三)改进工作方式

在新形势下,市场经济情况并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在该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对管理意识进行创新,并且积极拓宽视野,才能促进企业与时代共同发展。对于工会而言,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工会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创新意识,加强对工作理念与工作方式的改进;工会组织需要突破传统工作格局的制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提高工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妥善处理工会与企业组织之间关系,并且为工作人员提供学习先进工作方式的.机会;领导人员需要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并积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促进创新意识的提高。

(四)从全局出发

在进行工会工作时,需要从全局出发,将企业工作重点作为中心。在新形势下,有效开展工会工作,才能保证工会与企业整体发展共同促进、协调发展。工会需要组织相关活动,对职工工作技能进行培训,促进企业工作效率的提高。工会管理人员要注意活动开展的多样性,提高职工参与积极性;对职工进行劳动保护,并且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保证职工人身安全。在此过程中,将执法监督作用发挥出来,对劳动保护措施与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提高生产规范化,使用《劳动法》对职工权益进行保护。

三、结语

针对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突出职责、提高维权意识、改进工作方式、从全局出发等措施。企业只有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重视,创新、改进管理方式,才能在当前组织形式、内部结构、利益关系等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顺利、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竹琴.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工会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5(1):88-88.

[2]郑莉莉.浅谈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国网电力企业的工会工作[J].科研,2016(2):00294-00294.

[3]李明坚.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国有企业的工会工作[J].现代企业文化,2016(26):25-25.

[4]路军.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好企业工会工作[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7(1):00011-00011.

245 评论

艾薇喵跑

转一篇论文供参考一、树立和谐理念,坚持与时俱进,增强工会组织的创新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工会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其地位、作用和职能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会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职工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使职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复杂的特点。二是党内腐败现象以及社会的分配不公问题,对职工的积极性产生了负面影响。三是民主意识不深入。一些企业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不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不善于吸纳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和要求,从而压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与制约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党、国家和企业的中心工作,把发挥工会职能优势同运用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巩固和深化改革成果。充分认识企业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以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精神,把企业工会工作建设抓紧、抓好。坚持用创新精神,全方位融入企业管理,进一步挖掘广大员工的潜能,使工会工作充满活力,努力实现工会工作的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使企业适应改革、改制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二、紧扣经济中心,坚持科学发展,增强企业成长的生命力工会组织履行建设职能,不是替代企业行政组织管理经济活动,而是结合企业中心工作找准工会工作的切入点,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着力点,以特有的手段和方式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中。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为职工提供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平台。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制度平台,保证职工群众对企业重大问题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发挥他们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企业与广大职工结成一个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其次,紧密结合企业经营、生产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技术创新和劳动竞赛活动。工会可适时组织开展以科技攻关、技术协作、发明创造为主要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推动“创优质量、创优效益、创新技术、创低能耗”劳动竞赛的深入开展。组织创建文明区队、安全文明示范岗活动,广泛调动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可集中职工智慧、增强凝聚力,又可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深入员工内心,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企业发展的凝聚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而员工也有提高个人素质、渴望自身发展的强烈需求。新时期工会工作就应与此相结合,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保证。首先,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为主线,千方百计为提高职工素质搭建学习平台。企业工会组织要引导职工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为本”的思想,建立长期有效的学习机制,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工会组织可以配合行政采取自培、委培和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积极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同时,积极选派思想觉悟高、有发展潜力的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参加集团公司及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其次,实行职工队伍动态管理,挖掘职工潜力。一是要通过竞争上岗给广大职工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企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二是加强企业各岗位交流,培养复合型人才;积极输出和引进人才,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盘活起来,从而全面提高企业职工的个人素质。最后,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坚持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心,把情感融入管理,树立全体员工一致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使广大职工群众都能把心和劲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和创造力都能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推进企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工会组织要积极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关心员工生活等,使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四、提高认识,增强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一)发挥造势作用,在培育参与主体上下功夫。职工群众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和载体,大造声势,广泛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在提高人的认识,统一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塑造人的精神,凝聚人的力量上下功夫,使广大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形成共识,自觉增加关注度,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投身企业文化建设,真正发挥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二)发挥教育作用,在提高队伍素质上下功夫。教育是工会四项基本职能之一,工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帮助职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业务和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引导职工培育符合时代特征、体现行业和企业特点的企业精神,统一职工思想,规范职工行为,提高队伍素质,加快企业发展。(三)发挥引导作用,在营造民主气氛上下功夫。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营造企业浓厚的民主氛围,发动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五、把握工会维护职能,推进法制化的执行力工会在企业中拥有建设、维护、参与、教育四项职能。依法保障职工参加工会的权利,把广大职工吸引到工会中来,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工会会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做好工会工作,必须树立强烈的法治意识。作为群众组织的工会,既要承担民主管理工作机构的职责,又要支持代表企业行为的行政管理,当前,工会工作要以贯彻实施《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劳动法》为契机和突破口,正确处理企业整体利益与维护员工的具体利益的关系,通过工会反映、呼吁,行使工会的维护职能。这就需要工会干部增强法律意识,做到依法治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利益。这对我们每一个工会干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有很强的法律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工会自身权益和职工合法权益的更高要求。同时教育、引导广大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而奋斗。六、开展文体活动,增强工会活动的吸引力。在满足职工文化需求上下功夫。满足职工文化需求,引导职工参加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陶冶职工情操,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工会要积极争取企业行政的支持,妥善用好工会经费,不断加大对文化设施和文化阵地的投入,努力搞好培训基地、文化活动场所、宣传教育阵地、生活设施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职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需要,为职工营造优美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同时,依托这些设施,组织广大职工经常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开展形势任务、政策法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鼓舞和激励职工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企业改革和发展。总之,新形势下工会在企业中负有重大责任,大有用武之地。创新是工会工作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不竭动力,从前人总结的经验可知,工会工作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工会工作的活力,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工会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自觉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加强企业工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科学规划,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企业工会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61 评论

四十一度灰

浅谈职工薪酬会计与税法差异 XXX 摘要:2007年1月1日正式执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对职工薪酬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其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处理的方法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了施行,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两法合并”,目的是在新的企业所得税立法中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异,充分发挥税收在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等方面的作用,使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法与国际惯例趋同。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和《国际会计准则第26号——退休福利计划的会计和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有关政策和实际情况,新会计准则中首次提出了“职工薪酬”条款,为系统规范我国企业职工各种形式劳动报酬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提供了依据。本文就职工薪酬准则与税法的差异问题进行探讨。关键词: 职工薪酬 会计准则 税法 差异问题一、对职工薪酬的定义《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等。职工薪酬准则首次引入并明确规范了辞退福利的处理方法,对于企业在职工正常退休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及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明确了确认标准。这类福利的引进,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一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34条规定:“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新准则的制定与国际惯例趋同,进一步扩大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范围,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方法选择和业务处理程序也更加符合业务的经济实质。但其中有许多改革措施与税收的目标和原则不一致,由此导致了在收入的确认、计量,费用的可扣除性等方面,企业税收所遵循的原则与会计原则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致使企业税收与会计处理上产生较大差异。二、 职工薪酬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新准则的制定与国际惯例趋同,进一步扩大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范围,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方法选择和业务处理程序也更加符合业务的经济实质。但其中有许多改革措施与税收的目标和原则不一致,由此导致了在收入的确认、计量,费用的可扣除性等方面,企业税收所遵循的原则与会计原则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致使企业税收与会计处理上产生较大差异。具体分析如下:一是工资薪金支出对象的差异:在税法中,工资薪金支出的对象是在本单位任职或受雇的员工,以此与独立劳务相区别。雇员取得的工资薪金不征营业税,应采用自制凭证处理。企业接受外单位个人提供的独立劳务,属于流转税的征收范围,无论是否超过起征点,均需凭税务机关开具的发票据以入账。而职工薪酬准则中所称的“职工”比较宽泛,与税法中“任职或受雇的员工”相比,既有重合,又有扩展。兼职人员、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临时人员、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在税法中不能作为工资薪金支出的对象看待。建议企业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设“雇员职工”、“非雇员职工”明细科目核算,以便正确计算应扣缴的个人所得税和年终汇算企业所得税时进行纳税调整。二是职工薪酬支出范围的差异: 职工薪酬准则规定,凡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所给予或付出的所有代价(对价),均构成职工薪酬,也就是说,无论货币性还是非货币性薪酬,无论在职还是离职后薪酬,无论计量相对直接明确的常规性薪酬还是以权益工具为计量基础的现代薪酬(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无论提供给职工本人的薪酬还是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无论物质性薪酬还是教育性福利,均属于职工薪酬。税法规定的工资薪金支出是指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三、 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方面的差异分析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是指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构成工资总额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等。这一类和新税法上工资的口径基本相同。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本条统一了内外资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工资薪金的税前扣除政策。 2007年11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据此明确了工资薪金支出的税前扣除。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老税法对内资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扣除实行计税工资制度,对外资企业实行据实扣除制度,这是造成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均的重要原因之一。实施条例统一了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此项条款扩大了工资全额税前扣除的范围,主要是取消了对内资企业按计税工资进行税前扣除的歧视性规定,同时避免了对于职工工资薪金这部分所得的同一所得性质的重复课税。 职工人员规定上来看,依照会计准则及指南,会计上职工人数的概念较宽泛,从受益对象方面看:第一层次,与劳动法吻合的,签订合同的所有人员、职工,包括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第二层次,虽然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内部审计委员会成员等;第三层,虽然没有合同,也不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的计划、领导和控制下,虽与企业未订立正式劳动合同、或企业未正式任命的人员,但为企业提供了类似服务,也纳入本准则的职工范畴。 税法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84号规定依然可作参考,在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佣关系的员工包括固定职工、合同工、临时工,但下列情况除外:(一)应从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的医务室、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二)已领取养老保险金、失业救济金的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待岗职工;(三) 已出售的住房或租金收入计入住房周转金的出租房的管理服务人员。税法上,人员工资薪金能否作税前扣除,关键是看是否是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是否是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对合理的判断,主要从雇员实际提供的服务与报酬总额在数量上是否配比合理进行,凡是符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常规而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都可以在税前据实扣除。 四、职工福利费方面的差异分析《职工薪酬》未对现行的应付福利费处理作出规范,新准则改变了以前按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的做法,而是采用按实列支的处理办法。《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税法上按规定据实列支,超过税法规定允许列支的部分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实施条例继续维持了职工福利费扣除标准,但由于计税工资已经放开,实施条例将“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工资薪金总额”,扣除额也就相应提高。由于2007年度有部分企业执行了新会计准则或新企业财务通则,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继续适用原税法,2008年度又执行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之间本身的财会处理差异,执行新企业所得税法时如何适当衔接,国税函[2008]264号及时予以了明确,2007年度的企业职工福利费,仍按计税工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未实际使用的部分,应累计计入职工福利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先冲减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扣除。企业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已在税前扣除,属于职工权益,如果改变用途的,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五、保险费方面的差异分析主要是五费即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国务院、各地方政府或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企业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属于企业提供的职工薪酬,应当按照职工薪酬的原则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 关于有关保险的税前扣除,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 第三十六条规定:”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税法强调的依国家有关规定缴交的可以税前扣除,不符合规定的不予税前扣除。六、住房公积金方面的差异分析住房公积金是指企业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依据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财税〔2006〕10号文件是对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可作参考: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建设部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建金管〔2005〕5号)等规定精神,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不得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具体标准按照各地有关规定执行。七、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方面的差异分析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了改善职工文化生活、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用于开展工会活动和职工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支出。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分别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和计量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义务金额和应相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薪酬金额;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计盘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教育经费。按照明确标准计算确定应承担的职工薪酬义务后,再根据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费用。 税法上,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第四十二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实施条例继续维持了职工会经费的扣除标准,但同样由于计税工资已经放开,实施条例将“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工资薪金总额”,扣除额也就相应得到提高;同时,也与《工会法》规定的比例相衔接。 为鼓励企业加强职工教育投入,实施条例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同时,也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有关政策相衔接。八、辞退福利方面的差异分析新准则:辞退福利符合规定条件的准予全部计入“管理费用”。《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一是职工没有选择继续在职的权利,属于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给职工的一次性补偿金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1]918号)规定:企业对已达一定工作年限、一定年龄或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内部退养支付的一次性生活补贴,以及企业支付给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一次性补偿支出(包括买断工龄支出)等,原则上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各种补偿性支出数额较大,一次性摊销对当年企业所得税收入影响较大的,可以在以后年度均匀摊销。二是职工有选择继续在职的权利,属于或有事项,通过预计负债计入了费用。税法上对费用的税前扣除,原则上为据实扣除,因此,按税法规定对企业确认的预计负债而计入费用的金额九、特殊人群工资方面的差异分析 (一)残疾职工工资《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规定:“单位(必须符合规定条件,下同)支付给残疾人的实际工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并可按支付给残疾人实际工资的100%加计扣除。单位实际支付给残疾人的工资加计扣除部分,如大于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可准予扣除其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超过部分本年度和以后年度均不得扣除。亏损单位不适用上述工资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额的办法。”差异分析:单位支付残疾人员工资,在全额扣除的基础上,还可以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在不亏损的前提下将形成永久性差异。需要注意的是,财税〔2007〕92号文件所说工资的范围,是《实施条例》明确的工资范围,而不是企业会计准则明确的职工薪酬范围。(二)研究开发人员工资《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因此,企业从事研究开发人员的工资,也可享受加计扣除,并且不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是否大于0的限制。 参考文献:《企业会计准则》 2006《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2006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 2008

134 评论

百度钱包丶

试析管理费用控制意义与现状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整理的试析管理费用控制意义与现状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企业的改革与创新,我国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推动着我国企业加强对内部管理的控制。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核心在于成本管理,其成本管理的重点在于加强对管理费用的控制,因此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改革与创新,必须提高对管理费用的控制能力。管理费用不是一个单一的费用科目,而是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环节的费用的总称,其体系庞杂,内容广泛,难以管理,必须制定明确的管理方案与管理措施。本文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分析了企业管理费用的定义以及控制以及,根据我国企业管理费用的控制现状提出了加强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 管理费用 定义 意义 现状 控制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企业在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往的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产品价格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为了获得生存的空间,必须从自身的内部出发,加强内部管理,通过对内部环境的管理与控制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企业进行内部管理,主要是成本管理,成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成本管理又分为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和期间费用管理,生产成本费用由于受原材料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实现大幅的降低,因此要大力降低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财务和管理费用这三个方面,其中,管理费用是期间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期间费用的管理时,应着重从管理费用方面入手。

一、管理费用的定义

企业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管理组织经营活动时,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包括公司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排污费、绿化费、税金、土地使用费、土地损失补偿费、技术转让费、董事会费、咨询费、审计费、诉讼费、工会经费、技术开发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摊销、业务招待费,坏账损失,存货盘亏、毁损和报废(减盘盈)损失等,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企业管理费用的范围十分广,不仅仅包括企业的行政部门、管理部门所需要的费用,还包括企业工作人员、职工的费用,企业生产产品所耗费的直接费用、进行市场调查的间接费用等,管理费用灵活多样,且不同费用之间相互渗透,进行管理有一定的难度。

二、提高对管理费用控制的意义

(一)降低企业成本

由上文可知,管理费用是期间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基础,对管理费用进行控制,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

企业管理费用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由于管理费用涉及的范围广,难以控制,部分工作人员利用企业内部报销制度,将企业的公费转为个人私有财产而不易发觉,影响了企业的内部管理,造成了企业内部的腐朽等现象。

因此,必须加强对管理费用的控制,确保企业的每一笔支出都有明确的流向,提高内部财务管理能力,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

(三)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改善企业市场形象

企业管理费用得到有效地控制不仅意味着企业的生产成本的降低,更意味着企业工作效率的提高,在同样的成本面前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使得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增强,更好地立足于市场经济中。

此外,当前我国企业大力推行透明制度,即企业内部财务透明,对外信息披露,对内企业部门之间相互了解,能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对外企业管理费用清晰明了,使得客户更好地了解企业,有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市场形象。

三、我国企业管理费用控制的现状

我国绝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加强了对管理费用的控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实现了企业的顺利生产经营,推动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一)控制效果得到有效的改善

随着市场对企业要求的提高,企业对自身管理费用的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指标。长期以来,管理费用的控制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在控制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个人主观性强。而随着对管理费用的控制方法的改善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的出台,企业在进行管理费用的控制过程中,采取了较为先进的控制技术,使得控制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二)管理费用增长比重低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根据调查得知,虽然管理费用每年呈上升的趋势,但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趋势相比,其比重较低。这说明了企业对于管理费用的控制能力不断加强,管理的效率不断提高,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实现扩盈增利的目标。

四、加强企业管理费用控制的措施

(一)制定管理费用的控制制度,明确控制指标

进行管理费用的控制,不是对个别项目分别进行,而是综合企业发展的`全局,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从宏观的角度对企业的管理费用进行控制。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规定不同部门、不同环节的费用的支出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管理费用的控制制度时,必须了解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性质,才能正确地制定出控制措施。

在制定控制制度的同时,必须明确控制指标。对于不同的部门,甚至不同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有明确的指标加以规定,确保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都能严格按照管理费用的控制制度要求自己。

(二)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与审计

企业仅有一套系统的管理费用控制体系是不够的,不同的管理费用涉及到不同部门,即使有健全的制度,也难以保证所有工作人员都按照制度规定的要求执行。尤其是在与私人利益相关的问题上,如许多企业的报销制度并不完善,财务工作人员并没有严格核对报销发票与实际购买物资是否一一对应,导致了部分工作人员用权力谋私己。

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的监督与审计制度。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会计制度,对于会计应严格要求,并实行个人行为责任制,要求会计对自己的工作严谨认真。此外,企业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监督,提高对企业一般工作人员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监督,防止出现监守自盗的现象,确保管理费用的控制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

(三)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执行能力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预算管理,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支出都必须严格按照预算管理来进行。然而,企业的管理费用与一般支出相比,具有不定性的特点,并且会随着企业业务的扩张而增加,若不对管理费用进行预算制定,则难以将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扩大的比例相比较,无法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因此,企业必须对管理费用制定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并提高预算执行能力,加强对预算管理执行的绩效考核,在每年的年终总结时,对不同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和总结,根据预算执行效果对不同的部门进行奖励与惩罚。

(四)加强内部控制,完善绩效监督制度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管理费用控制的主要环境,为了确保企业的管理费用控制制度有效地执行,企业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严格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提高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企业上下一心的工作氛围。

此外,对于企业的工作人员,必须实施严格的绩效监督制度。将工作人员的奖金、补贴等与其具体工作相联系,对于严格执行管理费用控制制度的员工,予以奖励以及鼓励,而对于消极怠工的工作人员,则处以扣除奖金等惩戒措施。通过权责明确的绩效监督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效率,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企业认同感,确保管理费用的控制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五、结束语

企业实现管理费用的控制,不仅是企业进行基本的生产经营的需要,更是企业进一步扩大经营,实现企业改革的必经之路。提高企业对管理费用的控制,首先需要制定健全的控制制度,还需要企业所有工作人员上下一心,认真执行,加强监督,确保企业的每一笔支出都有明确的流向与作用,最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决胜于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郭海霞.论企业管理费用的控制问题[J].企业研究,2013

[2]张卓.论企业管理费用的控制措施[J].现代商业,2012

[3]杨丽燕.浅议企业管理费用控制的意义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3

126 评论

相关问答

  • 免费会计监督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类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

    快乐齐分享yeah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经典经济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1】牛明艳.财务指标体系应用研究——基于现金流量信息【D】.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P1.2 【2】萧维.企业资信评级【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

    sml9005005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微观经济消费论文参考文献

    无论微观还是宏观,我是觉得论文的框架都差不多,你可以看下(世界经济探索)这本期刊~看下别人这类文章是怎么写的吧

    一碗小泡饭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施工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1]罗飞.《成本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87—201,333—338[2]王立彦,刘志远.《成本管理会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candy小蔡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消费经济学相关论文参考文献

    经济学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同学是否还在愁找经济学参考文献呢?以下就是我为大家分享的经济学参考文献 ,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1

    嗜吃福將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