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小希希
问题一:中国近十年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2009年三鹿三聚氰胺事件 2011年健康元地沟油事件 2012年酸奶明胶事件 皮革提炼制备毒胶囊事件 2014年福喜臭肉门事件 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染色的血馒头,健康元的地沟油,酸奶里的明胶。每一年都会有震撼国民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福喜事件还在持续发酵,据报道福喜其他地区工厂依然正常生产,只是每天三次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的抽查,而截至目前,福喜集团依然没有对发生在中国子公司的食品安全事件作出直接正面的道歉并表示承担责任,承诺的公司内部调查报告也迟迟没有提交相关部门。而福喜下游的“小伙伴们”在这一刻都步调一致的表示,排查、下架、我们是安全的。 大家怎么说 根据凤凰民调,截止7月22日15时,对于麦当劳肯德基不断被爆出供应商产品问题,表示对麦当劳肯德基质量把控感到失望,的人表示一直都不信任这些产品。的人表示问题是在供应商,无良奸商太多,防不胜防。 关于“你还会吃这些洋快餐”这个问题,的网民表示不会再吃,但也同时有高达的人表示因为没有什么食物能保证绝对安全所以会继续吃。 而对于为什么总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的人认为处罚力度太轻,违法成本太低是根本原因,的人认为是监管不到位,的人认为是缺乏商业道德。 民调还靠谱吗? 根据民调不难发现,民众对这些洋快餐表现出充分地不信任,更是有四分之三的网民直接表示以后不会再吃,真的是这样吗?距离去年麦当劳冰块菌落超马桶事件发生未满一年,当时民调也同样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人表示不愿再次光顾。不到一年时间两次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而每天麦当劳肯德基依然门庭若市,只是比以往多了一张部分产品下架通知,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民调不靠谱?还是投票的民众不靠谱?还是民众的嘴跟点鼠标的手打架了? 怪福喜还是怪自己? 从过往小食品商被频频爆出食品安全问题,到如今外资食品巨头深陷其中,我们不得不引用中国的一句古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在国外,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会被法律处罚到倾家荡产,会被街坊邻居唾弃,会被行业市场抛弃。而在中国,民众早已在各种食品安全事件中麻木了。事件发生、 *** 查封、公众谴责、然后回头再吃。吃一次,死不了人更是成为食客们最好的内心辩解。民众的这种饮食思维,给食品安全事件,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汉奸?汉奸?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愈发突出,而外企中新兴的一批中国高管也凭借在中国市场上取得的漂亮成绩成为各大公司年会上最风光的人物。有人说这是中国人的才能被世界认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但是事实是目前国内的确存在一批外企中国籍高管,打法律擦边球,压榨中国员工,违背商业道德,至百姓的健康于不顾,只为刷出漂亮的财务报表,换取外国老板的开心,只为给自己脸上多贴两张金条。 福喜员工爆料公司总经理直接授意工人使用过期肉,修改出厂日期,也许福喜美国的老板并不知情,但福喜中国总经理授意使用过期肉这一消息已经基本坐实。我们不禁要问,出卖国人健康换取个人名利的行为,和当年出卖国人只为换取侵略军欢心的汉奸有什么区别? 洋快餐,你们是“躺枪”了吗? 福喜事件曝光后,麦当劳肯德基第一时间下架并查封相关问题产品,并立即在公众媒体上登报澄清,漂亮的危机公关给反应迟钝的中国同行们深深地“上了一课”。可细看声明,全篇内容除了自我检查,保证安全,请民众放心,下架部分产品外,找不到一个表示歉意,责任的词,好像自己也成为福喜事件......>> 问题二:中国近几年频发食品安全事件的省份有哪些 广东,福建,浙江,湖北。 问题三: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事件有那些? 食品安全是世界性问题,而近十年在中国显得特别突出。从2003年的阜阳“大头娃娃”奶粉事件起,广州市白云区劣质散装白酒事件、“陈化粮”事件、 “苏丹红事件”、“孔雀石绿事件”、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 “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毒韭菜事件、人造“新鲜红枣”事件、“毒豇豆事件”、“假葡萄酒事件”等等,食品安全事件年年发生、接踵而来,三聚氰胺超标奶粉多次幽灵重现,使用“地沟油”加工食品、使用双氧水或硫磺加工漂白食品、水产品养殖添加激素或抗生素等等恶招屡禁不止,在国家针对性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2007年)近四年、实施《食品安全法》(2009年6月)两年的2011年仍相继曝出“染色馒头事件”、“宜昌毒生姜事件”、“毒豆芽事件”、“一滴香事件”、“瘦肉精火腿肠事件”、“水玻璃碱水面”,今年4月份发生的“毒胶囊”事件,现已逮捕13人、刑拘54人,全国公安、司法全面介入,加大力度追查,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食品怎么了?中国的食品安全的症结何在?人们――包括媒体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往往先大骂某些食品制造商黑心无良、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话锋一转就开始骂监管部门监管缺位、渎职失职、“马后炮”监管。制作伪劣有毒食品的商家固然是罪魁祸首,监管部门自然也要负监管责任,而食品安全的深层次原因却并未被细究。 问题四:中国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事件有哪些 楼上下的那位说不法分子为了钱不择手段,你看到的只是表面更深的问题你并没有看到。 1:中国食品安全是完全没有底线的国家,现在没有安全食品,除非你有本事能买到 *** 食品! (即使能买到估计也是假货,呵呵) 2:等你有病了去医院看病,猛花钱,光拍一个片就要你好几百, 3:一生积蓄全部投给了zf的腰包,这不挺好么,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其不如说是用百姓的命来填的。 问题五:中国近几年发生了什么食品安全事故(亲,详细点!) 2012年国内最受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 1、白酒塑化剂超标 2、光明牛奶“酸败门” 3、健康元地沟油事件 4、古井贡酒“勾兑门” 5、“毒胶囊”事件 6、双汇“蛆虫门” 7、伊利奶粉“含汞门” 8、辛拉面“致癌门” 9、张裕葡萄酒“农药门” 10、立顿“毒茶” 11、雅培奶粉质量问题 12、麦当劳过期产品加工出售 13、肯德基45天“速成鸡” 14、三元食品“早产门” 附,网上公布的2012年上半年食品安全事件汇总: 1、事件名称:双汇瘦肉精事件 2、事件名称:雨润烤鸭问题 3、事件名称:“塑化剂”风波:多行业被波及 4、事件名称:进口奶粉死虫活虫 5、事件名称:全聚德违规肉 6、事件名称: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 7、事件名称:速冻食品病菌门 8、事件名称:可口可乐中毒 9、事件名称:牛肉膏事件:猪肉变的牛肉 10、事件名称:京津翼地沟油机械化规模生产 11、事件名称:浙江检出20万克“问题血燕” 12、事件名称:染色馒头:食入多量危害健康 13、事件名称:沈阳查获25吨“毒豆芽” 14、事件名称:北京惊现美容猪蹄 15、事件名称:内部员工爆到期产品回炉黑幕 16、事件名称:南京查处鸭血黑作坊 17、事件名称:重庆查处5个制销潲水油窝点 18、事件名称:东莞地下作坊日销上万黑粽 19、事件名称:广东中山出现毒“红薯粉” 20、事件名称:香精包子 21、事件名称:杭州毒蜜饯 22、事件名称:暗访市场带淋巴“血脖肉” 23、事件名称:肯德基炸薯条油7天一换 24、事件名称:俏江南南京店陷“回锅油” 25、事件名称:山西老陈醋95%为醋精勾兑 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1、2011年4月17日,沈阳警方端掉一黑豆芽加工点,经检验,该加工点在生产豆芽过程中添加了4种以上违法添加剂。老板称这种豆芽“旺季每天可售出2000斤”。此外,在该黑加工点内,警方还发现尿素、恩诺沙星、6-苄氨基腺嘌呤、无根剂等违法添加剂。权威部门对豆芽菜进行检验证实,其中尿素用量超标27倍。毒豆芽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豆芽,它外表看似新鲜,但是至少含4种违法添加剂 ,尿素超标27倍。(沈阳“毒豆芽”) 2、2011年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查获两个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现场查获“毒生姜”近1000公斤。“毒生姜” 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对生姜进行熏制,使正常情况下视觉不够美观的生姜变得娇黄嫩脆。(毒生姜) 3、2011年4月13日 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的最新报道称,瑞典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称,包括雀巢在内的9种欧洲知名品牌的婴儿食品含有毒重金属砷、铅与镉,其含量虽未达世界卫生组织(WHO)规范的上限,但婴儿长期食用,仍会导致智力受损,甚至出现行为异常。少量砷亦会增加患癌风险,镉则可导致神经及肾脏受损。(雀巢“砷含量”超标) 4、2011年4月初,安徽工商部门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可让猪肉变“牛肉”。这种牛肉膏不仅在小肉松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开的秘密。随后记者发现,福州、广州、南京等多地“牛肉膏”疯卖。牛肉膏有牛肉自然香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淡黄色。一些熟食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肉膏将猪肉“变”牛肉。专家指出,过量食用牛肉膏或会致癌。(“牛肉膏” 事件) 5、2011年4月初,《消费主张》节目指出,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这些染色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 问题六:近几年中国有哪些有害食品安全事件? 1998年春节前,山西文水县一不法分子用甲醇勾兑散装白酒进行出售,短短几天时间,朔州、大同等地先后发现数百名群众饮假酒中毒住院,患者呕吐、头痛、呼吸困难,其中近30人死亡。后经鉴定,这些勾兑的散装白酒每升含甲醇361克,超过国家标准902倍。2005年1、苏丹红事件――这次是辣椒酱,下回是咸鸭蛋2、立顿速溶茶风波――产品无罪引发标准质疑,中国比外国人的命不值钱3、光明回收奶事件――凸显过期食品监管隐患4、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呼唤建立问题食品召回制5、广东潮安果脯遭“封杀”事件――“株连”是难躲避的市场法则6、雀石绿风波――禁令不能成为一纸空文,执法不严,有法不依是问题关键7、PVC保鲜膜可能致癌风波――食品安全标准应与国际接轨8、哈根达斯无证作坊事件――洋名牌并不等于高质量9、三鹿“早产奶”风波――行规和常识发生碰撞.(这个牌子早有问题) 2006年1、可乐含苯: 洋品牌误导青少年 肝脏不好建议少喝.2、福寿螺致病:餐饮业缺乏监管3、毒猪油事件:浑浊可能是混杂油 4、美国“毒菠菜”、加拿大“毒胡萝卜汁”:洋品牌进入中国被同化5、 瘦肉精中毒:买肉要选有瘦有肥“五花肉”。贵是贵,还不放心6、“苏丹红”咸鸭蛋:触目惊心。群体行为,主要销售市场居然是首都北京。7、“嗑药”多宝鱼,有毒桂花鱼、问题老虎斑::吓得无人敢问津,广州人吃得多 2007年龙凤与思念问题速冻食品深圳撤柜 07/04/12 上海星巴克售过期苹果汁 07/07/30 五粮液幸运星糖精超标 07/11/01 北京王致和豆腐乳被指保质期内发霉 07/11/08 味全食品旗下奶粉被查出致病菌 07/11/21 台湾婴儿配方奶粉检出致病菌 07/11/27 香港的Godiva朱古力遭停售 07/12/03 乐事薯片等23种进口食品抽查不合格 07/12/10 南昌:统一方便面吃出烟头? 07/12/12 浙江义乌:多美滋奶粉中出现小蛆 08/01/07 问题七:列举中国近两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事件 上海苏丹红事件,瘦肉精 台湾塑化剂 食品添加剂 问题八:近几年国外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啊??? 太多了,每个月都有好几个这样的国际新闻 比如去年四五月 ●4月以来 日本“食品福沃斯”公司旗下“惠比寿烤肉酒家”多家连锁店向顾客提供未经清洁加工的生肉产品,从而引发多起食物中毒事件,先后已有4人死亡。 ●4月11日 瑞典宣布:在欧洲出售的雀巢婴幼儿食品里可能含有大量有毒元素,如砷、镉、铅、铀。婴儿每天进食两次米糊等食品,砷吸入量会比单独喂母乳高50倍,镉高150倍,铅高8倍。 ●5月5日 韩国质检部门通报,在韩国市面45种抽检的乳制品中均发现微量甲醛。由于每日乳业旗下的“金典名作”婴儿奶粉也有出口到国内,且为韩国原装进口,引发消费者关注。 美国经常有牛肉末ecoli 大肠杆菌污染的警告,疯牛病引起食品卫生的问题也曾经闹得很大 清华大学生物学硕士、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现在美国从事蛋白质应用方面的研究。他指出: “美国的许多食品事件没有让美国人大呼小叫‘还有什么是安全的’,但相似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就会被炒作成‘没有什么可吃’。”云无心在微博上说,中国食品固然问题不少,但是他们所说的“食品令人放心”的国外也只是“想象中的国外”。如果他们对国外食品的了解跟我一样多的话,就会明白:按照他们的标准,至少在美国也没有什么食品是能吃的。云无心以其多年在美国生活和进行科研的经验,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食品安全原貌。 问题九:求近10年食品安全案例,越多越好!不用太详细,介绍一下事件名称就好。 2011 1、瘦肉精事件:2011年3月15日 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消息曝光后,河南多家商场紧急下架双汇食品。 同类事件回顾: 1998年5月,刚回归不到一年的香港同胞,因宴请客人食用内地供应的猪内脏,共造成有17人中毒的恶性事件,经香港《东方日报》等传媒竞相报道,惊动了中央 *** 高层,才终于撕开了“瘦肉精”在中国危害的黑幕。内地传媒也纷纷跟进。1998年中国内地首次发生了“瘦肉精”中毒事件:从外地回广州探亲的王小姐投诉,她一家6口进食了含“瘦肉精”的猪肝后,发生手脚颤抖、头痛、气促等不适。虽然此前曾在内地市面上售卖的猪肝中检测出“瘦肉精”,但进食含“瘦肉精”食品导致发生食物中毒,在内地还是首次。 1999年4月,上海两名运动员又因食用了含有“瘦肉精”的肉品,在尿检时呈阳性而被禁赛。 1999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专项查处“瘦肉精”等违禁兽药饲料,并出台农牧发[1999]1号文件,明确规定禁止生产和使用含“瘦肉精”的规定。 2001年11月17日,北京发生了首例“瘦肉精”中毒案:11月2日晚,陆续到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14位中毒患者,在午餐时曾集体进食过猪肝,随即表现出肌肉震颤、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北京市卫生局在对北京市场上的86头生猪的抽检中发现,“瘦肉精”的检出率为25%。 2001年8月30日 ,浙江省桐庐县发生一起因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和猪内脏集体中毒事件,现已发现中毒群众180余人。 2006年9月,上海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涉及9个区300多人中毒入院。 补充“毒血旺事件” 2011年3月17日,重庆市工商局执法局突击检查了市内几家血旺加工厂,在九龙坡区白市驿一家没有任何手续的加工厂内,查获吨用福尔马林浸泡的血旺。 由于福尔马林被世卫组织定性为让人致癌和致畸形的物质。因此,这种方式制作的血旺也被称为“毒血旺”。 2010 2、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求严肃查处,杜绝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彻底查清其来源与销路,坚决予以销毁,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3、麦乐鸡事件:2010年7月5日报道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 4、“紫砂门”事件:2010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售价上千元、用于养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然而,历经近一月的在社会上引起轩然 *** 的“紫砂门”事件,权威部门终于做出结论:专家认定紫砂安全无毒。 5、地沟油事件:201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 *** 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
13820421534茜
2012年国内最受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1、白酒塑化剂超标2、光明牛奶“酸败门”3、健康元地沟油事件4、古井贡酒“勾兑门”5、“毒胶囊”事件6、双汇“蛆虫门”7、伊利奶粉“含汞门”8、辛拉面“致癌门”9、张裕葡萄酒“农药门”10、立顿“毒茶”11、雅培奶粉质量问题12、麦当劳过期产品加工出售13、肯德基45天“速成鸡”14、三元食品“早产门” 附,网上公布的2012年上半年食品安全事件汇总: 1、事件名称:双汇瘦肉精事件 2、事件名称:雨润烤鸭问题 3、事件名称:“塑化剂”风波:多行业被波及 4、事件名称:进口奶粉死虫活虫 5、事件名称:全聚德违规肉 6、事件名称: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 7、事件名称:速冻食品病菌门 8、事件名称:可口可乐中毒 9、事件名称:牛肉膏事件:猪肉变的牛肉 10、事件名称:京津翼地沟油机械化规模生产 11、事件名称:浙江检出20万克“问题血燕” 12、事件名称:染色馒头:食入多量危害健康 13、事件名称:沈阳查获25吨“毒豆芽” 14、事件名称:北京惊现美容猪蹄 15、事件名称:内部员工爆到期产品回炉黑幕 16、事件名称:南京查处鸭血黑作坊 17、事件名称:重庆查处5个制销潲水油窝点 18、事件名称:东莞地下作坊日销上万黑粽 19、事件名称:广东中山出现毒“红薯粉” 20、事件名称:香精包子 21、事件名称:杭州毒蜜饯 22、事件名称:暗访市场带淋巴“血脖肉” 23、事件名称:肯德基炸薯条油7天一换 24、事件名称:俏江南南京店陷“回锅油” 25、事件名称:山西老陈醋95%为醋精勾兑 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1、2011年4月17日,沈阳警方端掉一黑豆芽加工点,经检验,该加工点在生产豆芽过程中添加了4种以上违法添加剂。老板称这种豆芽“旺季每天可售出2000斤”。此外,在该黑加工点内,警方还发现尿素、恩诺沙星、6-苄氨基腺嘌呤、无根剂等违法添加剂。权威部门对豆芽菜进行检验证实,其中尿素用量超标27倍。毒豆芽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豆芽,它外表看似新鲜,但是至少含4种违法添加剂 ,尿素超标27倍。(沈阳“毒豆芽”)2、2011年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查获两个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现场查获“毒生姜”近1000公斤。“毒生姜” 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对生姜进行熏制,使正常情况下视觉不够美观的生姜变得娇黄嫩脆。(毒生姜)3、2011年4月13日 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的最新报道称,瑞典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称,包括雀巢在内的9种欧洲知名品牌的婴儿食品含有毒重金属砷、铅与镉,其含量虽未达世界卫生组织(WHO)规范的上限,但婴儿长期食用,仍会导致智力受损,甚至出现行为异常。少量砷亦会增加患癌风险,镉则可导致神经及肾脏受损。(雀巢“砷含量”超标)4、2011年4月初,安徽工商部门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可让猪肉变“牛肉”。这种牛肉膏不仅在小肉松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开的秘密。随后记者发现,福州、广州、南京等多地“牛肉膏”疯卖。牛肉膏有牛肉自然香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淡黄色。一些熟食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肉膏将猪肉“变”牛肉。专家指出,过量食用牛肉膏或会致癌。(“牛肉膏” 事件)5、2011年4月初,《消费主张》节目指出,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这些染色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后,温州等地也发现类似染色馒头。染色馒头是通过回收馒头再加上着色剂而做出来的。(染色馒头)6、2011年3月17日,重庆市工商局执法局突击检查了市内几家血旺加工厂,在九龙坡区白市驿一家没有任何手续的加工厂内,查获吨用福尔马林浸泡的血旺。 由于福尔马林被世卫组织定性为让人致癌和致畸形的物质。因此,这种方式制作的血旺也被称为“毒血旺”。据悉,这些“毒血旺”主要销往重庆主城区各大农贸市场。(“毒血旺”事件)7、2011年3月15日,据央视报道《每周质量报告》的3•15节目《“健美猪”真相》报道,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有毒猪肉部分流向河南双汇集团下属分公司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的字样随处可见,但却不包括“瘦肉精”检测。“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瘦肉精”肉可致人患瘤。(“瘦肉精”事件)8、2011年2月23日,来自河南媒体的一条消息称:记者调查时发现,郑州有一些经营者在使用化工添加剂,一些粮油店也销售这些添加剂。不法商贩在面条中添加化工产品如食用胶、柠檬黄、蓬灰、复合磷酸盐等,以增强面条的筋度和弹性,有的加入明矾使面条白亮光洁。买回的湿面条能点着燃烧!面条里掺进食用胶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且据业内人士说,卖面条的都加有这种东西,米线里也掺有食用胶,煮过火了也不会烂,吃起来很筋道——商家在面条米线里面加上这些东西,其目的一目了然,就是为了好卖。(“胶面条”、可燃面条)9、2011年2月17日下午,一则“内地‘皮革奶粉’死灰复燃长期食用可致癌”的新闻迅速登上各大商业门户网站的首页,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该报道称,疑有不良商人将皮革废料或动物毛发等物质加以水解成皮革水解蛋白,再将其掺入奶粉中,意图提高奶类的蛋白质含量蒙混过关。随后,农业部称尚未发现含有该物质的生鲜乳制品,媒体报道的“皮革奶”死灰复燃是失实报道。(“皮革奶死灰复燃”)10、2010年12月底,一位读者爆料称,现在的火锅多是“化学锅”。“不仅很多涮品用了添加剂,火锅底里更是包含了多种化学添加剂。”化学锅,又称化学火锅。主要由火锅飘香剂、辣椒精和火锅红等化学添加剂勾兑而成火锅底料。(化学火锅)11、2010年8月31日,山东媒体爆出,“只需一滴,清水就能变高汤”的食品添加剂“一滴香”是通过化工合成的有毒物质,食用后会损伤肝脏,还能致癌。市面上打着“一滴香”字号的食品调料非常多,“一滴香”麻油、“一滴香”白酒、“一滴香”芝麻酱等随处可见。媒体曝光后,带有“一滴香”字样的调料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滞销。(一滴香事件)12、2010年8月,一则“圣元奶粉疑致女婴性早熟”的报道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8月8日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发布“致媒体的公开信”表示,圣元公司生产销售的产品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违规物质的行为。11日,湖北卫生厅组织专家组对圣元“早熟门”3女婴进行集体会诊,诊断认为“雌激素水平正常”,属于假性性早熟。“圣元奶粉被疑致女婴性早熟”事件终于有了官方结论——15日,卫生部举行专题发布会称,“湖北3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优博婴幼儿乳粉没有关联,目前市场上抽检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婴幼儿乳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圣元奶粉“早熟门”)13、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求严肃查处,杜绝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彻底查清其来源与销路,坚决予以销毁,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毒奶粉:三聚氰胺卷土重来)14、2010年7月,北京小学生张皓通过科学实验对食用菌进行了荧光增白剂检测。 11月底,“小学生调查蘑菇九成被漂白”等报道见报,成为社会热点事件。 12月1日,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通报对北京市场销售食用菌荧光增白物质专项监测情况,称样品监测合格率为%。小学生与政府部门调查结果的巨大反差引发公众质疑。(漂白蘑菇:小学生考验大政府)15、2010年7月5日报道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麦当劳“麦乐鸡”)16、2010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售价上千元、用于养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然而,历经近一月的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紫砂门”事件,权威部门终于做出结论:专家认定紫砂安全无毒。(伪紫砂:利益驱使“变身”要价)17、201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地沟油“打而复生”、禁而不绝)18、2010年1月,武汉市农业局在抽检中发现来自海南省英洲镇和崖城镇的5个豇豆样品水胺硫磷农药残留超标。水胺硫磷是一种高毒性农药,它能经由食道、皮肤和呼吸道引起人体中毒。(毒豇豆:农药残留严重超标)19、2009年11月,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被海口市工商局推向消费者的关注中——两家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果汁饮品近日被该工商局检测出“含砒霜”。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海南省工商局最后宣称,确认检测机构初检结果有误,海口市工商局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当的地方。(农夫山泉“含砒霜”)20、2009年11月7日,男子马赛在北京西单大悦城豆捞坊餐厅喝了一罐雪碧,口吐大量汞珠。警方调查发现,马赛情人刘晓静与保安员高星原合谋,多次向马赛投毒,试图将其杀害,而马赛在明知被人投毒后,仍向可口可乐公司索赔,此事件被称为“雪碧汞毒门”。(“雪碧汞毒门”)21、2009年5月11日,卫生部就之前杭州市民状告“王老吉”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该饮料中含有的夏枯草不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87种中药材名单中,这意味着流传了170多年的凉茶涉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造成了该产品的销量下降。(王老吉 夏枯草)22、2009年2月27日,“咯咯哒”问题鸡蛋所用饲料厂的法人代表获刑,该厂于去年9月两次向饲料中加入三聚氰胺。在08年10月,在香港对从内地进口的鸡蛋中检测出三聚氰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所以问题饲料被查出,但鸡蛋价格出现下跌。(“咯咯哒”问题鸡蛋)23、2009年1月22日,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案终审宣判。自08年7月始,全国各地陆续收治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多达1000余人,9月11日,卫生部调查证实这是由于三鹿集团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所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案)24、2008年10月,四川广元柑橘生产中发生蛆虫疫情爆发。这次柑橘疫情导致柑橘价格的大幅下跌,并且出现严重的滞销状况。政府出资收购柑橘,并进行深埋、消毒处理,以控制疫情的发展。(柑橘“生蛆”事件)25、2008年8月,人造“新鲜红枣”流入乌鲁木齐市场。主要经过两道工序,铁锅里放进酱油,使青枣变成红色,并保持光泽。再次放进加入大量糖精钠和甜蜜素的水池中浸泡,使其口感泛甜。过量食用会造成血小板减少,酿成急性大出血等直接身体危害。(人造“新鲜红枣”)
hansile2002
食品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引导语:关于食品工程这一专业,有哪些论文题目可以选择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食品工程毕业论文题目,供各位阅读与借鉴。
一、《微生物学》研究小课题
1、灵芝的生产与加工技术的观察研究
2、天麻的生产与加工技术的观察研究
3、不同消毒剂的抑菌试验
4、苏云金杆菌的药效试验
5、紫外线杀菌试验
6、紫木耳的高产生产试验
7、平菇的高产生产试验
8、木本植物的扦插试验
9、无根豆芽菜的生产试验
10、食用菌病虫害防治试验
二、食品安全、食品营养方向
1、综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2、保健品的发展前景
3、有关某一具体食品的营养素的分析和检测(比如,鱼,肉或红富士苹果等)
4、有关某一类人群的营养调查报告及营养监测
5、有关某一类食品的营养强化(比如,赖氨酸,锌等)
6、某一类人群的营养和健康现状及分析(比如,婴幼儿,女性,老年人,青少年等)
7、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及防治
8、糖尿病患者的膳食原则及防治
9、如何科学饮食
10、如何正确的摄入某一类营养素(比如,钙,维生素A等)
11、改进生产某一食品的工艺流程(比如,浅谈改进啤酒泡沫质量的措施)
12、综述绿色食品
13、综述无公害食品
14、分析各国的膳食结构
15、综述膳食结构跟体质、性格等关系
三、分子生物学、现代生物技术方向
1、微生物制剂的.生产与应用
2、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3、生物菌肥对植物的影响与作用分析
4、质粒的构建和扩增
5、现代生物技术在作物品种改良上的应用
6、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和应用
7、魔芋的生长特性及功用
8、植物DNA提取方法的探讨与改进
9、红曲霉的液体培养方法优化
10、大肠杆菌质粒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四、生物技术方向
1、生物技术经济学分析
2、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3、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4、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5、基因重组技术研究现状
6、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7、如何免费利用网上资源--生物技术网络资源的利用
8、浅谈生物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
9、生物技术与环境治理
10、现代生物技术与食品工业
浅色麦芽3.5%~6.0%;深色麦芽2.0%~5.0%。(2)糖化时间(协定法麦汁):在麦汁制备过程中,从70℃保温开始,每隔5min,用0.1mol/LL碘液
终于写完了论文,但是迎来了论文查重。论文一提交,满屏都是红色的。很多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也找不到正确的修改方法。这种情况再多检测也是徒劳的。如何快速通过论文查重系
问题一:中国近十年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2009年三鹿三聚氰胺事件 2011年健康元地沟油事件 2012年酸奶明胶事件 皮革提炼制备毒胶囊事件 2
毕业论文是对硕士和博士学生学术生涯的最后一次评估。毕业论文对每个学生都非常重要。为了顺利通过毕业论文审核,论文的检测和查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论文检测方法是
食品快速检验检测技术以其简捷性和便携性两大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食品的快速检验检测技术 摘要: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