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薄荷叶
疾病种类繁多,临床征象各种各样,各种疾病机理变化原理也不同,但总的来说会有一些相同的规律。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原理就是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调和津液失常4个方面。
气血失调包括精、气、血不足,各自生理功能失常以及三者互根互用关系失调。
精的失常
脏腑之精一般多以气和血来表现,只有肾有藏精的功能,所以精一般特指肾精。
精虚:指肾精亏虚,导致精虚的原因一般有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和房劳过度等。
精的生理功能失常
精瘀:指男性排精障碍,导致精瘀的原因一般有房事不节、七情内伤、邪阻精道和手术创伤等。
失精:失精指生殖之精和水谷之精大量丢失,失生殖之精是肾气不固或阴虚火旺的表现,表现为精液排泄过多,会有遗精、滑精、早泄等症;失水谷之精是脾气虚中气下陷的表现,表现为水谷精微从下窍排出,会有蛋白尿、乳糜尿的症状。
气的失常
气虚:气虚是人体之气的化生不足或损耗太过的表现,气虚的症状加寒象就是阳虚。
气的生理功能失常(气机失调)
气滞:指气的运行不畅,闭郁在局部阻滞不通的病理状态,所以多表现为局部胀、闷、痛;多由情志不畅、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引起。
气逆:指气机升降失常,应降不降,脏腑之气上逆。常见于肺、胃、肝脏腑之气上逆,多由七情内伤、饮食不当、外邪、湿热痰浊壅滞引起。
气陷:指气的升举无力,也叫中气下陷,由脾气虚,脾气不升引起,除了有气虚的症状外,还会有内脏下垂的表现。
气脱:气机出入失常,气外脱不内守,使机体功能突然衰竭的病机变化。常由于正不敌邪、慢性病正气长期消耗、汗吐下太过或大出血等原因,正气急骤外泄引起,症状为:昏厥、面色苍白、汗出不止、全身瘫软、口开目闭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气脱除寒象外与“亡阳”类似。
气闭:气机出入失常,气郁闭体内不能外出,使清窍闭塞出现回绝的病机变化。常由于外邪痰浊等邪毒闭塞气机,强烈情志刺激等原因,气机闭塞不通。症状为:昏厥、牙关紧闭、手足拘挛、二便闭塞、脉沉迟等。
气脱是气大量脱失属于大虚证,气闭是气郁闭体内属于大实证。
血的失常
血虚:血虚是血液不足,不能营养机体的表现。血虚的症状加热象就是阴虚。
血的生理功能失常
血瘀:指血液运行不畅或瘀滞在局部的病理表现。血瘀会产生瘀血,《病理产物病因》中已详细介绍过。
血寒:寒邪入血分,导致气血凝滞不通的病理状态。以拘急冷痛,肤色紫暗和实寒症状为主要特征。
血热:热邪入血分,导致血液加速流动或迫血妄行的病理状态。以热象和出血为主要特征。
出血:气不摄血、血热迫血妄行、瘀血阻滞、外伤损伤脉道都会导致血液溢出脉外。
精、气、血关系失调
精、气、血是人体内的基本物质,生理和功能上互根互用,病理上也会相互影响,常见有:精气两虚(精虚兼气虚),精血不足(精虚兼血虚),气滞精瘀和血瘀精阻(气滞和血瘀兼精瘀),气滞血瘀(气血运行受阻),气虚血瘀(气推不动血),气虚出血(气不摄血),气血两虚(气虚兼血虚),气逆出血(血随气逆),血脱气散(气随血脱)等。
津液代谢失常包括津液不足,津液输布排泄障碍以及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津液不足:津液不足是水液摄入过少或损耗太多,不能濡养滋润人体的表现。
“津”是人体中较清稀,流动性大容易丢失的水液,主要起到湿润的作用;“液”是较稠厚,富含营养不易丢失的水液,起到濡养全身的作用。按津液亏损严重程度,津液不足可以分为伤津,伤阴和脱液。
伤津较为常见,热盛、汗吐下太过等都会伤津,口干想喝水,皮肤干燥都是伤津的表现;伤津严重了会伤阴,津血同源,出现血燥内热、血燥生风等。脱液最严重,常见于严重热病后期、恶性肿瘤晩期、大面积烧伤。
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精气血津液》中讲过,津液的在人体输布过程中主要由脾、肺、肾、三焦参与,任何一个脏腑功能失常都会引起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津液停滞在体内,形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常见有:
1、湿浊困阻:可见胸闷呕恶,脘腹痞满,头身困重,口腻不渴,腹胀便溏,苔腻等症。
2、痰饮凝聚:不同部位有不同表现;痰阻于肺,可见咳喘咯痰;痰迷心窍,可见胸闷心悸,神昏癫狂;痰停于胃,可发作恶心呕吐;痰浊上犯,清窍不利,则眩晕昏冒;痰气凝结于咽喉,则咽中梗阻,称为“梅核气”。若饮邪为病,则可见饮停胸胁,发为“悬饮”;饮留于肺,发为“支饮”等病证。
3、水液贮留:水液贮留于肌肤或体内,发为水肿或腹水等病证。
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常见有:
1、水停气阻;津液代谢失常,水湿痰饮停聚脏腑经络阻滞气机。水停胸胁,可致肺气失于肃降,出现胸胁苦满,咳嗽气喘不得平卧;水气凌心则心悸、气促、头晕,动则喘甚;阻于中焦,脾胃失于健运则口淡、恶心欲吐、纳呆、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水停下焦,则小便不利、下肢浮肿等。
2、气随津脱;汗、吐、下等津液大量亡失,气随津液外泄无所依附,导致阳气大量亡失的病理变化。
3、津枯血燥;津血同源,津液亏损血失濡养,导致血燥生风的病理变化,以血虚和内风为主要表现。
4、津亏血瘀;津液大量消耗,使血液粘稠循行滞涩不畅,导致血瘀的病理变化,常见于高热、烧伤、吐泻、大汗出等;
5、血瘀水停;血脉瘀滞导致水液停聚的病理变化,以血瘀基础上兼有下肢或头面浮肿为主要表现。
MIA喜欢喵
心的病机,即是指心的阴阳气血失调病理状态。 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脏器组织,称为“君主之官”。心由心脏、心系、心脉和心包等所组成,其经脉下络小肠,故与小肠构成表里关系。此外,心与脉、舌等组织器官尚有密切联系。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这是心阴、心阳和心气、心血协同作用的结果。心阳心气主血脉,能温煦和推动血液的循环运行;主神志,则能考,试大网站收集使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正常。并统管其他脏腑,进行协调的生理活动。心阴心血,则主充盈血脉,既能滋养心脏,又能涵敛心阳,使其不致偏亢,且能藏舍心神,使心神得以内敛安藏。故中医学认为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为生命活动的根本。 因此,心的任何病变,均可表现为心主血脉的异常和精神情志的改变等病理反应。这些病理表现的出现,皆是由于心的阴阳或气血失调所致。因此,心的阴阳、气血失调,乃是心脏病变的内在基础。所谓失调,概括起来不外功能的偏亢太过或偏衰不及等两方面,一般来说,功能偏亢太过,多因邪所致;功能偏衰不及,则常是自身的不足。 由于阴和阳、气和血对于心主血脉和主神志等生理功能的作用不同,因而心的阴阳、气血失调等不同病机,即可出现不同的病理表现。
初见521125
基本病机,指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或影响所产生的基本病理反应,是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亦是其他系统病机和病证病机的基础。人体由若干脏腑、组织、器官所组成,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病理变化上则又是相互影响的。临床疾病,多种多样,其病变机理亦是非常复杂,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证候,均有其特殊的病变机理。但是,当我们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剖析时,即会发现许多不同的病证,都有着某些共同的病理发展过程,在许多由于不同的致病因素所引起的千差万别的病理变化中,却存在着某些具有共考试大,网站,收集同性的一般规律。这就说明,患病机体对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的损害作用,都是以邪正盛衰和脏腑组织的阴阳、气血、津液代谢等的失调或障碍为基本病理发生反应的缘故。而进一步研讨这些基本病理反应过程,对于把握疾病或病证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更加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本病机,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以及疮疡、肿瘤等方面。
疾病种类繁多,临床征象各种各样,各种疾病机理变化原理也不同,但总的来说会有一些相同的规律。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原理就是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
中医学起源于汉族,是由汉族人民发展出来的,它本身也是汉族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中医学
你可以分析一下实验是用的药物的作用机制,为什么有抗惊厥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单单是指不生病,而且还包括以积极的态度去认真对待任何事情的精神、肉体和社会适应状态。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人体健康与疾病论文
中医对中暑的分型与防治 夏季酷热难耐,现代生活条件和环境都较好,很多家庭和工作场合都有空调,于是很多人认为“中暑”很少,离我们远了,而“空调病”越来越多。但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