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is翼寻寻
来自于《神经学期刊》、《高龄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期刊》
文/丁彦伶
要延缓老化有撇步,建议多吃含ω -3 的食物如深海鱼,而积极运动持续 3 个月,感觉体力衰退的中老年人,也可增加体能。
年纪增长后,最让人自觉「我老了」的原因,就是体力变差了,而让人体力变差的主因,就是肌肉萎缩、肌肉强度不足,统计显示,老化后会造成肌肉每年萎缩 %。据英国苏格兰亚伯丁大学针对 14 位 65 岁以上的妇女进行长达 12 周的对照研究,一组女性服用含有ω -3 的鱼油胶囊,另一组食用橄榄油安慰剂,两组妇女都配合每周 2 次做 小时的大腿肌肉运动,结果鱼油组的妇女肌肉强度增加 20 %,在平衡、步行速度,及从椅子起身时间等测试,都有大幅进步,而对照组的肌肉强度则仅增加 11 %。
刊登在《神经学期刊》线上版,由美国哥伦比亚医学中心的研究显示,经常摄取含ω -3 成分食物的人,血液中淀粉样蛋白含量较低。淀粉样蛋白是造成大脑斑块引起阿兹海默症的主因。研究人员指出,吃多脂的鱼类、坚果类以及富含ω -3 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对抗大脑老化,降低罹患阿兹海默症风险。
据加拿大蒙特娄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发现,年长者或身体虚弱者,都能透过规律运动,改善活动能力。研究人员指出,统计上, 65~74 岁有 7 %的人身体虚弱,而 75~841885373
茶虫小豆豆
从古埃及时代,人类就开始追求死后复活的方法。埃及人制作木乃伊,是因为他们相信人死之后可以复活,而复活之后,必须得有一躯体供灵魂回归…..
人一定会经历生老病死等四个生命阶段,因此死而复活是极权帝国的上位者、小说及科学界所关注的议题。英国作家Mary Shelley于1818年创作的小说《科学怪人》,书中的主角-年轻的科学家弗兰肯斯坦 是个热衷于生命起源的生物学家,他认为自己比别人都聪明,从停尸房、墓地中盗出人体器官,拼凑成缝合怪物,并利用雷电让这个怪物拥有了生命。
很多科学家开始研究用脉冲电流来 *** 肌肉的电疗法,而苏格兰化学家Andrew Ure也是其中之一,他受到小说《科学怪人》的影响,相信用电流可以让死人复活,他在刚被吊死的死刑犯身上进行解剖实验,在把死刑犯大卸八块后,他将270伏特的电极棒塞进尸块中,想要用通电的方式让尸体复活,在他进行此实验时,尸体的各部位随着不同电流开始出现活着的动作,例如:胸部开始出现起伏;脸部出现表情。Ure本人对实验的记录为:「这具尸体他通电后好像打了个冷颤,手指非常灵活,好像是小提琴家的手一样。尸体面部的每一块肌肉都在动,愤怒、恐惧、绝望、痛苦、喜悦的表情竟然一起出现在这个尸体的脸上。」有很多教授、学生及民众好奇观看,但因实验的景象恐怖,所以很多人都在中途离开,而最后的实验结果当然是宣告失败。
但早在1780年,义大利的解剖学家Luigi Galvani便发现给死青蛙通上电流后,竟然可以引起肌肉的收缩,便掀起了以动物作为「电击复活」研究的风潮;Galvani的侄子,物理学家Giovanni Aldini,觉得两栖类的青蛙不够看,就从屠宰场捡取牛头,解剖取下牛的大脑和舌头,并用高压电流给这些器官通电,被 *** 的牛头好像「活着」一样,出现了「眨眼」「鼻孔闭合」等动作。在那个没有娱乐及媒体的时代,外科协会(皇家外科医学院的前身)会举办实体解剖秀,并开放民众观赏电击动物尸体的实验。
而在1928年的苏联,科学家谢尔盖(Sergei Sergeevich Brukhonenko)利用被砍断的狗头进行复活实验,并拍成了纪录片(苏联狗头复活纪录片连结)。他把已经死去10分钟的狗头,装上能帮哺乳动物制造人造血液循环的「autojector」的复活装置,然后让狗接受光和声音等反应的 *** ,发现装置启动后,狗会对外来 *** 有所反应,并可以张开嘴巴甚至吞下一块起司,等于「多存活」了数小时。「autojector」的复活装置有一个可以把氧气打进血液并除掉过量的二氧化碳,再把含氧血液输送至脑部运作的系统,后来这个装置技术进化发展成人工心肺装置,并复活了让12只血液已停止流动的实验狗(总实验数目为13只),并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继续存活下去。
人类的头和身体分离了还有机会复活吗?
2017年6月义大利都灵高级神经调节小组(Turin Advanced Neuromodulation Group)的主任-卡纳维洛教授。他计画利用这种常在实验室里粘合细胞的聚乙二醇,进行「换头」手术,他先破坏老鼠的脊髓神经,然后用聚乙二醇重新粘合,实验非常成功,所以他认为找到换头手术后,修复脊髓神经的方法。因此,他瞄准「复活之路」。他认为未来的人类,可以利用全身移植延长寿命,甚至可以将大脑移植到复制人的身体上。
而卡纳维洛确认,将在最近完成人类第一起「换头」手术。手术地点定于中国哈尔滨,与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任小平博士及其团队合作进行。接受换头手术的实验者;一个是未透露姓名的中国人,另一个是大脑死亡的身体捐献者。手术将前者的头移植到后者的身体上。这个过程被称为Heaven,是头部吻合移植手术的缩写。实验团队并会在头部移植手术结束后,不晚于 2018 年底,尝试复苏第一个冷冻大脑,植入人体。
超过百年的道德争议
早在1818年苏格兰化学家Andrew Ure进行尸体复活实验时,《苏格兰医学杂志》就对此事件报道评论:「Ure非常想让尸体起死回生,但是没有成功,Ure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死亡不是由于身体上的创伤造成的,那么死人复活是有可能。另外就算是本次实验成功了Ure也不会开心的,因为他将复活的是一个杀人犯。」的确,若复活之路成功的话,那法律上废死及死刑的议题就毫无任何的讨论空间了!
快到腕里来
xī yī yào kān wù
本条简要介绍近代多种西医药报刊在中国的创办、发行过程。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逐渐侵入我国沿海和内地,伴随着外国传教士的宗教活动,西医药知识相继传入我国。到十九世纪末叶,国内开始印行西医药刊物。
早期的西医药刊物,出现在受外国资本主义影响较深的广州、上海两大城市。1880年(清·光绪六年)美国传教医师嘉约翰 ( Kerr)主编的《西医新报》,是我国最早的西医药刊物,由广州博医局发行。因种种原因所限,仅历时两年,出版八期即停。1886年尹端模在广州创办《医学报》,是国人自办最早的西医刊物(国内未见藏本)。此后,西医药定期刊物陆续创办。在早期(1880~1910年)出版的十余种刊物中,有我国留日医学生主办的《医药学报》、《卫生世界》,广州梁慎余的《医学卫生报》,叶菁华等编的《光华医事杂志》,以及上海丁福保主编的《中西医学报》等等,对传播西医药知识都起了较好的作用。
1911年辛亥革命后,随着教会医院、医学校的增多,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西医药刊物如雨后春笋大量出现,据不完全统计,1912~1937年,这二十五年间出版近130种。其中上海几占一半,广州、杭州、北京等地次之。影响较大的有《中华医学杂志》、《广济医报》、《卫生月刊》、《医药评论》等多种。《中华医学杂志》于1915年11月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分中、英文两部,1932~1934年先后与《齐鲁医刊》、《博医会报》合并,是我国历史最长、影响深远的医刊,至今仍继续出版,名闻中外。《广济医报》原为苏格兰教会医师出资,于1914年在杭州创办,1924年由广济医校同学会筹集自办,改名为《广济医刊》,前后历时二十余年。《卫生月刊》是卫生教育的刊物,1924年3月由中华卫生教育会创办,后与上海卫生局联合主办。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刊数年,后曾复刊,历时亦近二十年。《医药评论》于1929年1月创办,以评论专著、译述为重点,提出了改良医学教育制度、社会卫生化、医学科学化等问题,在当时有一定影响。此外,在数十种医药院校校刊中,以《同济医学》历时最久,1918年9月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创办《同济》,后来同济大学医科先后改办《同济杂志》、《同济医学月刊》、《医学及文化》、《同济医学季刊》等刊物,翻译大量西医著述,介绍世界医学知识。以上刊物绝大多数为时不长,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刊者达18种之多。
八年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年),医药书刊的编印出版困难重重,国民党统治区新出版的西医药刊物不足40种,以西南地区重庆、贵阳、桂林、成都稍多,其中除卫生刊物、校刊而外,历时达两年以上者仅有《现代医学》、《西南医学杂志》、《华北医药月报》、《药学季刊》、《新中华医药月刊》等几种。加上沦陷区(如上海、北平、沈阳等地)少量继续出版的刊物,实属屈指可数。
来自于《神经学期刊》、《高龄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期刊》 文/丁彦伶 要延缓老化有撇步,建议多吃含ω -3 的食物如深海鱼,而积极运动持续 3 个月,感觉体力
《华西医学》 《第三军医大》都是核心期刊,你可以去创新医学网看他们的详细信息
1、nejm是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简称。 2、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医学四大期刊名单: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2、柳叶刀( Lancet)。3、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4、英国医学期刊(BMJ)。作为医学界的四大期刊
论文加急发表如何操作?高级职称评审大全搜:高级职称论文热线要我发.先起腰.发我就发腰总结的职称评审经验教训(热线要换成电话号码再搜,搜后翻到百度360搜狗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