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包小白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我国传统的畜牧行业展开了相应的改革,我国的畜牧兽医行业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畜牧兽医本科生毕业论文下载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猪常见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和预防治疗方法
1 猪副伤寒病
本病主要侵害 1~4 月龄仔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阴雨潮湿季节多发。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可从粪、尿、乳汁、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排菌,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在子宫内也可能感染。健康猪带菌相当普遍,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以及抵抗力下降时,常导致内源性感染。主要特征是腹泻、下痢,若不及时准确治疗,很快就脱水死亡,死亡率高,经济损失大。
猪副伤寒病的症状
急性型:多发生于断乳前后的仔猪,常突然死亡。病程稍长,体温高达 41℃~42℃,腹泻,下痢,呼吸困难,耳根、胸前、腹下皮肤有紫斑,多以死亡告终。
亚急性和慢性型:表现体温升高,眼结膜发炎,有脓性分泌物。初便秘后腹泻,排灰白色或黄绿色恶臭粪便。病猪消瘦,皮肤有痂状湿疹。病程可达数周,最终死亡或僵猪。
防治措施
预防:加强防疫注射或投喂副伤寒苗。把好猪源关,自繁自养极佳。改善饲管及卫生条件,消除发病诱因,增强仔猪抵抗力。常洗用具、食槽,保持圈舍清洁、干燥,不留粪尿,以减少感染机会。
哺乳及培育仔猪防止舔食脏物,喂优质、易消化饲料,勿突然更换饲料。
治疗:肌注恩诺沙星、盐酸环丙沙星,服土霉素片;肌注氯霉素、庆大霉素,服土霉素片;肌注氯霉素、磺胺嘧啶钠,服土霉素片;肌注恩诺沙星、氯霉素,服土霉素片;盐酸环丙沙星、氯霉素,服土霉素片。
2 猪肺疫病
猪肺疫是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龄猪均可感染发病,其特征是急性病例呈败血症死亡。本病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猪最易感,季节性不明显,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高温,潮湿,多雨季节多发。营养不良、长途运输、饲养条件不良等因素促进本病发生, 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
猪肺疫的症状
急性病例高热达 41℃~42℃,呼吸困难,犬坐姿势,咳喘,口鼻流泡沫或清液,咽喉部急性肿大、红色、触诊坚硬有热痛感。腹侧、四肢内侧皮肤发红斑,指压褪色,终呼吸困难窒息而死;慢性病例主要呈现慢性肺炎、慢性胃肠炎症状,鼻流脓性分泌物,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食欲不振,伴腹泻消瘦。
防治措施
预防:定期注射猪肺疫苗;把好猪源关;猪舍定期消毒,保持干燥、卫生、通风;发现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治疗:静注磺胺嘧啶钠。肌注长效土霉素、恩诺沙星或卡那霉素,若并发它病要对症治疗。
3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病原是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各龄猪均易感,多发于 6 周龄至6 月龄猪。长途运输、饲管不当、气候骤变等因素可引发本病。病猪和带菌猪为主要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气流感染。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症状
感染猪潜伏期 1~7 天。按病程长短分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最急性型病猪突然死亡,死前无征兆,死猪腹部、耳、四肢发绀,口鼻流带血红色泡沫,死亡率高达 80%~100%。急性型病猪减食或废绝,体温 41℃左右,常站立或呈犬坐姿势不卧,精神沉郁,耳鼻、四肢皮肤呈蓝紫色,张口伸舌,喘,间歇性咳嗽,呼吸困难,表情极痛苦,常于 24 小时内病重窒息死亡,部分转为亚急性或慢性。亚急性型或慢性型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咳喘,食欲减退,消瘦,病程延长或进一步恶化。
防治方法
预防:加强防疫,定期注射胸膜肺炎多价灭活苗;严把猪源关;强化饲养管理;严格消毒制度,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通风;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
治疗:本病早期治疗效果较好,用药量要大。首选静注磺胺嘧啶钠,肌注长效土霉素、恩诺沙星或(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可同时使用维 C、地米效果会更好。若并发其他病要对症治疗。
4 猪口蹄疫
口蹄疫属于一种急性、烈性的传染病,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均易感染,本病传染性很强,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流涎,跛行,口腔、鼻盘、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
猪口蹄疫的症状
患病猪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流涎,跛行,喜卧,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蹄冠、蹄叉、蹄踵均会产生水疱,疱溃后、流脓血而形成烂斑,重者蹄壳脱落,病仔猪可因停食、肠炎腹泻等死亡。
防治方法
若发现猪患上口蹄疫,一定要上报动物检疫部门,不能隐瞒、出售、私屠乱宰;对病死猪要作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对圈舍、用具、槽子等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以免口蹄疫经空气、污物、病肉等传播,传染给其他家畜甚至人。该病危害极大,无法根治,只能预防。因此预防十分关键,广大养殖户要十分重视,定期注射口蹄疫苗,切勿心存侥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5 猪丹毒病
该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在夏秋和梅雨季节,2 月龄以上猪最易感染。病猪潜伏期短的为 3~5 天,长的达半月之久。主要特征是在耳后、颈部、胸、腹侧等部位,皮肤出现各种形状红斑或疹块,呼吸困难,病死率很高,对养猪业危害很大。
猪丹毒病的症状
该病分为败血型、疹块型和慢性型。患猪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口渴,大便干燥。在耳根、胸、背部、腹部、大腿上均出现形状不一、大小不一、界限明显、扁平肿胀的紫红色疹块,指按褪色。
防治措施
预防:定期预防注射猪丹毒苗。强化消毒制度,搞好圈舍卫生。严把猪源关,新购进的猪应隔离饲养一周,确定正常后再入圈喂养。
治疗:静注磺胺嘧啶钠,用复方氨基比林或安乃近 10~20 毫升稀释青霉素肌注,每天 2 次;中药疗法可用大黄、石膏、玄参、知母、连翘、地龙各 25 克,甘草 15 克,加水煎服 2 剂。
浅谈奶牛乳腺炎治疗新策略研究进展
乳腺炎(mastitis)是奶牛最常见的生产性疾病,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奶牛乳腺炎分临床型和隐性乳腺炎两种,临床型乳腺炎以乳房红肿热痛、乳腺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2],而隐性乳腺炎虽无可见临床症状,但在大部分牛场存在,危害更大。奶牛罹患乳腺炎后,引起乳腺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功能不同程度障碍,乳脂肪、乳蛋白和乳糖等主要乳成分合成量明显减少[3],造成牛奶品质显着下降。研究证实,综合评估各种因素造成的损失,奶产量及奶品质下降造成的损失占总损失的49%[1].
国内常见的奶牛乳腺炎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生素,但由于乳腺炎病原菌种类多,乳腺感染致病机制复杂,其治疗效果不理想。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极易导致耐药菌株增多、乳中抗生素残留等问题,严重威胁乳品及生命安全。因此,开发能快速修复乳腺组织,恢复产奶量、提高奶品质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
研究表明,乳酸链球菌素、Aegis溶菌酶、溶葡萄球菌酶、CpG-DNA、血小板浓缩液新型乳腺炎治疗制剂可用于奶牛乳腺炎临床治疗。另外,激素、调控乳腺细胞信号通路及嗜中性粒细胞数量等新型治疗策略也为快速高效防治乳腺炎提供了良好前景。
1治疗乳腺炎的新制剂
乳酸链球菌素
乳酸链球菌素 (Nisin)又称乳球菌肽或乳链菌肽,是从乳酸链球菌发酵物中提取的一种多肽抗菌类物质,已被证明是一种安全天然生物性食品防腐剂和抗菌剂[4].Nisin最先作为牛乳房乳头的一种消毒剂使用,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且无潜在组织损伤。Nisin作为乳腺炎治疗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其吸附于细胞膜上以后,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引起细胞裂解及细胞内蛋白大量外泄,致病原菌死亡[5].
另外的研究也证实,Nisin在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模型的治疗中,也起到良好的杀菌作用。从临床型奶牛乳腺炎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和无乳链球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可见,Nisin能够有效抑制这两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4].曹立亭等[6]使用Nisin乳腺灌注治疗临床型乳腺炎,测定治疗前后牛奶中乳脂肪含量、非脂乳固体含量、牛奶蛋白质含量、奶牛泌乳性能等指标,治疗后奶牛所产牛乳的上述指标均显着提高,提示使用Nisin可促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成分的能力增强及乳腺组织修复。Szweda P等[7]分离出37株牛乳腺炎源耐药菌株,药敏结果显示其中21株对Nisin敏感,进一步证明Nisin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Aegis溶菌酶
Aegis溶菌酶是一种有效的抗菌剂,能切断肽聚糖中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l,4糖苷键,破坏肽聚糖支架,在内部渗透压的作用下致细胞胀裂,引起细菌裂解[8].通过对比溶菌酶和头孢唑啉钠治疗临床型乳腺炎的治疗效果试验,溶菌酶组给药24h后乳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着降低,揭示溶菌酶能抑制和清除炎症时产生的氧自由基,从而减少对乳腺细胞的损伤[9].进一步研究证实,鸡蛋清溶菌酶、鸭蛋清溶菌酶、10%溶菌酶制剂、细菌性溶菌酶对引起奶牛乳腺炎的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10],细菌性溶菌酶治疗效果最好,最有希望用来治疗细菌性乳房炎。
沈诚等[11]将人溶菌酶重组质粒pcDNAKLYZ乳腺灌注治疗隐性乳腺炎奶牛,比较灌注前后牛乳中的细菌阴性率,灌注前阴性率为0,灌注后阴性率为,显示重组质粒抑菌效果显着,该重组质粒对奶牛隐性乳腺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溶葡萄球菌酶
溶葡萄球菌酶(lysostaphin)是一种从模仿葡萄球菌()中分离获得的含Zn2+内切肽酶,因能有效的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而达到杀菌作用[12].Aguinaga A等[13]使用溶葡萄球菌酶和不同抗生素单独和联合使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和甲氧西林敏感菌(methicillin-susceptible )的研究报告中显示,溶葡球菌酶跟抗生素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并且致MSSA及MRSA菌株的抗生素使用浓度分别降低了2倍~11倍和2倍~14倍。在另一研究中,用MRSA建立小鼠肺炎模型,分别应用不同剂量的溶葡萄球菌酶、万古霉素和PBS进行感染后治疗,结果显示溶葡萄球菌组具有低病死率、肺组织损伤减少、感 染 部 位 细 菌 数 较 少 特 征,并 成 剂 量 依 赖性[14].
Szweda P等[7]研究同时也指出耐药菌对溶葡球菌酶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μg/mL~μg/mL,远远小于MIC最大值32μg/mL,且所有耐药菌对溶葡萄球菌酶敏感。蒋司嘉等[15]使用低、中、高重组溶葡球菌酶粉治疗85头患乳房炎奶牛的104个乳区,试验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均能有效清除感染乳区的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隐秘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大幅降低牛奶中的白细胞数,提高日产奶量。不同剂量的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治疗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都优于青霉素,治疗效果跟剂量呈正相关。
CpG-DNA
CpG-DNA是一些具有免疫激活功能的以未甲基化的CpG基序为核心的DNA序列,它包括含CpG基序的人工合成的CpG-ODN和自然界中低等生物的基因组DNA[16].在由大肠埃希菌建立的山羊乳腺炎模型中,试验组乳腺组织中大肠埃希菌数显着低于对照组,CpG-ODN对大肠埃希菌诱导山羊乳腺炎的乳腺有保护作用[17].在分别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诱导的大鼠乳腺炎中,使用CpG-DNA的试验组乳腺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e-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和CpG-DNA特 异 性 受 体TLR-9(Toll-like receptor-9)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着提高,同时减轻炎症反应和炎症介质对组织的损伤,提示CpG-DNA具有乳腺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为CpG-DNA与宿主体内天然免疫细胞上的模 式 识 别 受 体 相 结 合,引 起 相 应 的 免 疫 应答[18].
血小板浓缩液
血小板最常见的作用是在血管损伤部位聚集,形成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组成凝血表面从而达到止血作用[19].Pinto J M等[20]通过使用血小板浓缩液治疗一例人慢性皮肤溃疡,观察到肉芽组织增生,提示治疗有效,可能原因是血小板作为生长因子的载体刺激胶原蛋白产生、活化成纤维细胞和诱导细胞外基质重塑达到修复组织损伤作用。
Lange-Con-siglio A等[21]使用血小板浓缩液灌注感染乳腺,通过感染乳腺乳汁体细胞数和细菌数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使用血小板浓缩液能显着降低牛乳中体细胞数和细菌数,血小板浓缩液在促进炎症消散、减少乳腺实质损伤、降低乳腺炎复发率方面有较好作用。进一步研究证实血小板浓缩液不仅对乳腺组织有修复作用,对奶牛乳腺炎病原菌也有抑制作用。
Bi-elecki T M等[22]采用Kirby-Baue纸片扩散法,观察到人富含血小板的血浆的琼脂平板可以显着抑制金黄色 葡 萄 球 菌 及 大 肠 埃 希 菌 的 生 长。
Marian E等[23]从事的另一项研究不仅验证了上述研究结果,而且显示血小板浓缩液对铜绿假单胞菌也有抑制作用。一项乳腺炎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发病率为,大肠埃希菌乳腺炎发病率引起的为[24],因此有望使用血小板浓缩液治疗由条件致病菌引起的乳腺炎。
2乳腺炎治疗新策略研究进展
激素调控乳腺细胞的分泌及修复
激素在生殖生理方面应用广泛,乳腺的生长发育和分泌功能均在大脑皮层和丘脑下部的调节下进行,多种内分泌激素发挥着重要作用[25-26].佟慧丽等[27]建立正常培养的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用催乳素处理体外培养乳腺上皮细胞,测定催乳素处理组乳腺上皮细胞乳糖和总蛋白水平,显示催乳素诱导乳腺上皮细胞乳糖及乳蛋白分泌水平明显升高。
陈建晖等[28]使用催乳素和孕酮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测定处理后细胞中的酪蛋白和乳糖含量,显示催乳素处理组升高趋势显着,提示催乳素可以提高乳腺干细胞的数量。激素已被证实有助于提高乳腺细胞分泌能力,提高牛乳品质,促进乳腺组织恢复,但应用方法及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调控乳腺细胞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研究证实乳腺炎的发生发展与乳腺细胞的凋亡及信号通路关系密切,肖阳[29]使用TUNNEL方法检测奶牛不同发育时期乳腺组织的细胞凋亡,证实泌乳晚期凋亡信号最强。乳腺细胞的分化、更新及凋亡与信号通路的调控联系紧密,与此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26].Wnt信号通路中,β-catenin可以启动Wnt靶基因的表达;抑制β-catenin信号,乳腺细胞分化和增殖被抑制,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能够促进乳腺细胞的自我更新,而Notch的过量表达会抑制细胞的分化。研究表明不同形式的TP63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可促进乳腺细胞的有丝分裂[30].张雯[31]使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原代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模型,检测LPS刺激下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分泌以及常见的两条炎症信号转导通路NF-κB和MAPK的变化,结果显示LPS刺激下,乳腺上皮细胞TRL4、NF-κB和下游细胞因子表达升高,显着抑制了p38、JNK和ERK、MAPKs磷酸化。分析各信号通路在乳腺细胞分化更新及凋亡中的机制,精细调控乳腺细胞凋亡也有望成为治疗乳腺炎的新方向。
调控乳腺组织嗜中性粒细胞数量的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侵入奶牛乳腺后,中性粒细胞向感染乳腺组织集中,发挥吞噬功能清除病原,充当保护机体的第一道防线[32].然而,如果PMN在炎症灶过度激活或延迟清除,大量PMN可以通过释放氧自由基等有害内容物加重炎症反应,使炎症迁延、慢性化或扩散至全身[33].因此适时适度清除PMN对于控制乳腺炎症的发展和转归至关重要。
Wang Y等[34]使用650nm,低强度激光疗法作用LPS诱导的大鼠乳腺炎模型,经低强度激光疗法后,抑制PMN向乳腺腺泡聚集,降低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减轻乳腺炎症反应。另一项研究证实,日粮中硒含量与乳腺中PMN数量直接相关,LPS诱导的小鼠乳腺炎的病理学切片显示,缺硒小鼠乳腺出现较多PMN浸润、乳腺中组织中促炎因子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硒含量组小鼠,因此有望通过调控日粮中硒含量,调节乳腺中PMN数量,进而防治奶牛乳腺炎[32].
综上所述,乳腺炎是一种严重危害奶牛业的疾病,抗生素治疗乳腺炎由于其天然局限性,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乳腺炎防治新制剂乳酸链球菌素、Aegis溶菌酶、溶葡萄球菌酶、CpG-DNA、血小板浓缩液有望替代传统治疗药物;激素疗法、调控信号通路及PMN数量有望作为预防治疗乳腺炎的新策略。积极开展牛乳腺炎治疗新制剂及新策略的研究,为高效防控奶牛乳腺炎提供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Sinha M K,Thombare N N,Mondal mastitis indairy animals:incidence,economics,and predisposing factors[J].Sci World J,2014:.
[2]宋亚攀,杨利国。中国奶牛乳腺炎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奶牛,2010(12):48-54.
[3]张勇,杨永新,赵兴绪。临床型奶牛乳腺炎乳腺组织的比较蛋白质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4):1442-1446.
欧罗百利
牛是农村地区非常常见的一种家禽。虽然牛的身体那么大,自身抵抗力很弱,在禽类中最容易得病。今天,校易搜带给你一些最常见的牛疾病。1、牛流行热牛热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流行病,发病非常突然。牛会突然大哭,身体发烫,流鼻涕。呼吸和喘气的声音会很大,他们的四肢会很痛,所以不愿意走路。这种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一些吸血昆虫。现在没有特效药治疗,只能提前预防。牛棚喷农药,经常给牛棚消毒,减少虫子数量,降低传播率。还可以提前打疫苗,控制病毒的流通!2、瘤胃积食瘤胃积食是由于牛体内积累了大量的不消化食物胃,导致瘤胃大量积食,胃壁严重积压,运动神经麻痹。主要特征是胃变得很硬,拉肚子,又臭又黑,更严重的是粪便中有血和不明液体,呼吸加快,心跳加快。不是平时温顺,而是变得很狂躁!喂牛的时候要放容易消化不膨胀的食物。如果出现瘤胃堆积,停止喂食,多喝水,说,不不要让牛躺下,让瘤胃运动。严重的时候只能切开瘤胃把堆积的食物拿出来。3、瘤胃胀气瘤胃胀气是因为牛吃了大量容易产气的食物。这些食物进入瘤胃会很快发酵,胃里会充满气体。主要特点是牛不会吃东西,肚子会变得很胀很软,呼吸会变得很困难。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立即仰卧在斜坡上,用手摸摸肚子,慢慢排出气体,或者用套管针穿刺瘤胃放气,剪去凸起处的毛,然后消毒,把皮肤剪成小口,把针插入。如果没有,只能用药物治疗。4、牛炭疽病牛炭疽和牛流行性热一样,也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发病初期,牛的体温会迅速升高,没有食欲,呼吸困难。皮肤上会出现血斑。刚开始会便秘。严重时会引起拉稀、腹泻,有的病例会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死亡。发病初期可以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后期治疗没用。该病应每年给牛注射一次,且无毒性。以上四种是牛的常见病。对于种牛来说,要注意几次疫情的流行时间和牛的饲料喂养。了解更多牛的其他症状,请关注亲农网!
Luck丶美人蕉
一、口蹄疫又称:“五号病。这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一)症状:口腔粘膜(即内壁)、蹄部发生水泡、烂斑,严重时蹄壳脱落。病牛体温升高时泡未破裂,而水泡破裂后体温便降至常温。(二)防治:每南是此病的常发地区,为此应用口蹄疫病毒灭活菌进行免疫注射,免疫期半年。发现病牛时,应即采取隔离及其栏圈消毒措施。对病死牛尸体要进行深埋处理。对病牛要加强护理,喂给易消化的粥料和嫩的牧草,多饮水。并用0.1%高锰酸钾或1%-5%硼酸部洗口及蹄壳。二、炭疽病这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多发生在夏季。(一)症状:发病初期,病牛体温升高到42度,食欲和反刍停止,呼吸极度困难,粘膜发紫,有出血点。初期便秘,后期腹泻带血,有的发病数小时即死亡。亚急性型的病情缓和,症状在体表各部,如喉部、颈部、胸前、腹下、肩甲等部皮肤,以及直肠、口腔粘等处出现肿胀、甚至坏死。死后瘤胃胀气,口、鼻、耳、眼、肛门等孔窍有色泡沫流出,粘膜、皮下有出血点。(二)防治:每年要给牛注射一次无毒炭疽芽孢苗或二号炭疽芽孢苗进行预防。对于病牛,早期用抗菌素以及磺胺类有效。成年牛每次可肌肉注射青霉素100-300万单位,每日4次,后期治疗效果不大。三、新生犊牛病毒性腹泻这种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新生牛犊急性腹泻综合症。它常感染一周左右的初生牛犊。它可通过病牛的粪便及呼吸道传播。本病一旦流行,常成群暴发,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初乳不足、气候寒冷、卫生不良等因素可诱了该病,并增高病死率,此病多发生于冬季。(一)症状:病犊牛精神不振,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厌食。排黄色或淡黄色液状稀粪,有时带有粘液或血液,严重时,呈喷射状排出水样粪便,有轻度腹泻。腹泻时间长了,会造成严重脱水和酸中毒而导致死亡。(二)防治:1、治疗:内服高锰酸钾水即可收到较好的效果,每次4-8克,配成0.5%的水溶液灌服,每天2-3次,或者内服磺胺咪(每次10-20克,每天2-3次)、痢特灵95-10毫克/公斤体重,分2-3次内服)等药物。下痢不止时,应内服次硝酸铋(5-10克)或活性物。(10-20克),以保护肠粘膜,减少毒素吸收。有条件的,最好同时进行静脉内补液、强心等对症治疗。2、预防:于母牛临产前喂足优质的饲料,让犊牛吃足初乳,同时可内服促苗生或乳康生,并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和保暖防寒。四、牛出血性改血病牛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牛出败),亦称牛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特点是突然发病,发生高热和肺炎、咽喉高度水肿,有时出现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广泛性性出血。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本病是海南省主要的牛传染病之一。流行环节:健牛带菌是本病的特点。在气候突变、长途运输,过度劳役等紧迫因素影响下,机体抵抗力降低,机体内常在菌毒力增强,并侵入血流,迅速繁殖,生产毒素,使牛发病,形成内源性感染。此外,病牛机体组分泌物和排泄物都存在病原菌。此处理不当,便造成环境污染,促使本病传播蔓延。 临床特点:本病常表现为急性败血型、肺炎型、水肿型。1.急性败血型:体温高达40度左右,呼吸急迫,不食,反刍停止,下痢,粪便有时混有血液。常于24小时内死亡。本型常出现在疫情初期。2.肺炎型:呈现胸膜肺炎症状,体温升高,呼吸急迫,咳嗽干而痛,流粘性鼻液,呼吸声响亮,喘鸣。眼结膜潮红,流泪。本病型最为常见,病程3-4天。3.水肿型:特征症状是颌下,喉部肿胀,本地称为“箭喉”、“蟾蜍痣”。有时水肿蔓延到垂肉、胸腹部、四肢等处。眼有急情结膜炎。皮肤和粘膜发绀、呈紫色至青紫色。本病型常在水牛病例中出现。防治:1、预防为主,每年要进行防疫注射。2、一旦出现疫情,一般都对疫点的其他健牛进行紧急预防注射,可有效地控制疫情。3、病牛可采用抗菌药物和对症疗法,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一)牛出败(又称牛肺疫)。症状:在临床上有三种类型。 1、急性败血型:体温突然升高到40℃以上,肺博加快,食欲减退,被毛粗乱,鼻镜干燥,呼吸困难,反刍停止,有时还流鼻液和眼泪、腹泻等,粪中可能混有纤维蛋白或血液,有时尿中可能带血,一般在24小时内死亡。 2、肺炎型:病初表现为虚弱、结膜充血,心跳加快、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胸膜肺炎症状逐渐明显,鼻液带血红色,干咳,胸膜叩诊有浊音。 3、水肿型:病牛胸前及头颈部有水肿,重者可波及到下腹,舌咽肿胀,眼红肿、流泪、流涎、呼吸困难、粘膜发绀,常因窒息或下痢虚脱而死。治疗:发现此病应及早隔离治疗,大牛用青霉素100一300万单位,小牛减半,进行肌肉注射。也可用10%磺胺噻唑钠溶液每头100一150毫升进行肌肉注射,一天2次。中药治疗为:黄连、黄苓、知母、白术、白芍、厚朴、白莶各40克、五味子、贝母、阿胶、泽泻、云苓各25克,火麻仁13克为引、研未温开水灌服,每天一剂,连服3剂。预防:加强饲养管理,避免使役过度,疫区每年给牛注射牛出败病氢氧化铝菌苗1一2 次,连续3年。 (二)流行性感冒。症状:牛眼发红肿胀,呼吸困难,关节发炎、眼角、鼻孔流出浆液,发抖、咳嗽、不吃、不倒嚼,体温有时高达41℃以上。治疗:鲜毛茛全草20克、苎麻根20克、加盐少许捣烂,敷跛脚悬蹄方,6小时除去。另外可用紫苏全草0.5公斤,葱一大把、共煎浓汁灌服,每天一次,连服3天。预防:注意牛圈保温,加强饲养管理,冷天多饮温水,病牛及时治疗。 (三)瘤胃积食主要是饲料调配不当,引起消化不良,或吃下过多的发霉变质草料,误食有毒植物或霉菌也能引起本病。症状:患牛拱背摆尾,起卧不安、精神紧张,有肝疼现象,食欲减退,停止反刍,瘤胃的蠕动音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呼吸迫促,心脏衰弱,粘膜发绀,四肢战栗,步态蹒跚,躺卧昏迷。治疗:停食而让饮,施行瘤胃按摩,牵牛散步不让倒卧。用硫酸镁(钠)500克,鱼石脂15克,水600一800毫升一次灌服,并用毛果姜香碱0.2克及下注射。中药治疗为大黄100克,芒硝250克,厚朴100克,枳实、枝子各50克,黄苓40克,当归、山楂、郁李仁、火麻仁、莱菔子、二丑各100克、广木香40克,香油250克为引,煎水内服,预防:合理配治饲料,不喂发霉饲料和变质的青草料。 (四)牛膨胀(又称胀气病)。发病原因是春夏季节,牛吃了大量的豆科鲜草,在瘤胃中发酵产生大量气体,致使牛发生膨胀病。症状:食欲不进,反刍停止,背拱头低,腹部迅速膨大,呼吸困难,以至出现张口伸舌状态,眼结膜充血,急性的有发汗、惊恐不安等症状,重者走路摇晃或很快倒地死亡。治疗: 1、使病牛站在斜坡上,前高后低,用力按摩左侧穴位,排除胃内气体。 2、烟叶30一50克,植物油400克,将植物油烧热炸烟叶5分钟后,待温给牛一次灌服。 3、植物油500克、食醋250克,大蒜倒汁混合一次灌服。 4、往牛的两眼角抹点烟袋油,膨胀肚子会逐渐消失。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5000字天、成、论、文1、真实性原则毕业论文内容应是自己在实习过程中亲自做的,如: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牛与牛病防治、饲料兽药生产
(1)严格消毒 树立预防为主,严格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理念。牛场应建围墙或防疫沟,门口应设消毒池、消毒间。员工的工作服、胶鞋要保持清洁,不能穿出牛场外;车辆、
畜牧兽医我知道怎么做我来帮你
有吗?好像没有吧?
1、 [动物医学]猪场免疫程序的建立和正确使用疫苗 摘要:猪群的健康是经营猪场成败的重要关键。近几年来,养猪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由于畜禽及其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