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1

Nicole6996
首页 > 医学论文 > 养牛对牛病的防范意义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牛奶荡糕

已采纳

(1)严格消毒

树立预防为主,严格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理念。牛场应建围墙或防疫沟,门口应设消毒池、消毒间。员工的工作服、胶鞋要保持清洁,不能穿出牛场外;车辆、行人不可随意进入牛场内;全场每年最少大消毒2次,于春、秋季进行;兽医器械、输精器械应按规定彻底消毒;尸体、胎衣应深埋;粪便集中堆放,经生物热消毒。总之,要抓住严格消毒这一环节,确保牛场安全。

(2)定期检疫

每年春、秋季各进行一次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及副结核病的检疫,检出阳性或有可疑反应的牛要及时按规定处置。检疫结束后及时对牛舍内外及用具等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每年春、秋各进行一次疥癣等体表寄生虫的检查;6~9月份,焦虫病流行区要定期检查并做好灭蜱工作,10月对牛群进行一次肝片吸虫的预防驱虫。春季需对犊牛群进行球虫的普查和驱虫。新引进的牛必须持有法定单位的检疫证明书,并严格执行隔离检疫制度,确认健康后方可入群。

(3)对饲养人员进行体检

饲养人员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身体检查,如发现患有危害人、牛的传染病者,应及时调离,以防传染。

(4)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制度

每年接种1次炭疽芽孢苗,于12月份至翌年2月间进行;有的牛场为了预防布鲁氏菌病,对5~6月龄的犊牛进行布鲁氏菌19号菌苗(或猪型2号菌苗或羊型5号菌苗)口服或皮下注射;注射疫苗应坚持“三严、二准、一不漏”。即: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制度、严格消毒、严格登记;接种疫苗量要准、注射部位要准;不漏掉一头牛。

(5)加强牛场管理工作

严格控制牛只出入,已外售牛,一律不准再回场;凡外购牛,必须进行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的检疫和隔离观察,确定为阴性者,方可入场。

(6)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

必须进入时应更换工作服及鞋帽,经消毒室消毒后才能进入。生产区不准解剖尸体,不准养狗、猪及其他畜禽,定期灭蚊蝇。

147 评论

爱吃爱喝薅羊毛

1.加强饲养管理按科学的饲喂方法养牛,为牛提供优质的饲草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确保牛只长肉增膘,增强免疫力。做好牛舍的卫生,每日清扫粪污,给牛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持牛舍干燥、通风、透光透气。饮水池、食槽,要刷洗干净,确保牛饮食健康。所以,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牛病的重要基础。2.做好检疫诊断坚决不从疫区引进牛,引进牛前,要在购牛当地做好检疫,合格后,才允许引进。从非疫区引进的牛,运到养牛基地后,一定要进行三周的隔离观察。三周隔离确保安全后,就可以并入牛群进行饲养。对原有的牛群,要分批分期进行检疫,保证牛的健康成长。所以,按期检疫诊断,是预防牛病重要措施之一。3.做好牛免疫接种根据养牛当地的流行病的情况和规律,确定接种时机。定期注射牛的口蹄疫、巴氏杆菌等疫苗。南方天气炎热,可以添加注射流行热疫苗,每年注射2~3次。注射疫苗可有效防止牛传染病的发生。因此,做好牛免疫接种,是预防牛病的关键措施。4.落实好消毒制度定期做好,牛舍、运动场、运动走道、食槽以及饲喂用具的清毒。清毒药可用2%氢氧化钠、的过氧乙酸溶液,二异氰脲酸纳、双链季安盐以及20%漂白粉溶液等,用法用是要按说明进行。落实好消毒制度,认真做好消毒,可以有效阻断细菌的滋生,是预防牛病的最重要举措。5.做好牛体内外驱虫做好每年的驱虫计划,定期做好牛的体内外驱虫,一般每年驱虫3~4次,药物可选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左旋米唑、阿苯达唑、以及美里哒唑等。牛体外寄生虫,可用2%敌百虫溶液进行喷洒驱虫,喷洒时要注意,不能喷进牛眼睛、嘴巴或鼻子,以防药物中毒。做好牛体内外驱虫,可以促进牛的健康成长,有效预防牛病。6.制定好防疫管理制度牛场门口要设有消毒室和清毒池,消毒室要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池要放有4%的氢氧化钠溶液。外来人员一律紫外线消毒5~10分钟,外来车辆车轮一律进行消毒,人员和车辆,按规定消毒后,才允许进入牛场。怀疑传染病的发病牛,一律进行隔离治疗。病死牛的躯体要深埋,做好无害化处理。消除传染谋介(老鼠、苍蝇和蚊子等)。制定好防疫管理制度,也是预防牛病最主要措施之一。

245 评论

meiguihualei

奶牛场日常应采取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防疫、免疫和检疫。防疫主要是做好消毒和灭蚊蝇等工作。1.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消灭病牛及带菌者排出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菌,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蔓延。一般可分为预防消毒、临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三种方法。(1)预防消毒 对牛舍、管理用具、道路等定期消毒,在场门或牛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和消毒室。(2)临时消毒 在发病时,对一切与病牛接触的用具、各种排泄物和牛床进行彻底消毒。(3)终末消毒 病牛离开牛舍后,对病牛周围的一切器具、牛床,甚至痊愈牛的体表进行消毒。2.免疫 主要是通过接种提高牛对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抵抗力,达到防制和消灭疾病的目的。接种可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两种方法。(1)预防接种 如每年进行一次无毒炭疽芽孢苗的预防接种,部分地区进行口蹄疫疫苗、牛出血性败血症氢氧化铝菌苗等接种。(2)紧急接种 用抗血清如抗炭疽血清、抗气肿疽血清、抗出血性败血症血清等治疗病牛。3.检疫 目的是及早发现病牛,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扑灭。例如结核杆菌病检验、布氏杆菌病检验等。

266 评论

Magic侠女

养牛首先要搞好牛舍建设,因地制宜建造冬暖夏凉的牛舍,冬季要做好 保温,使舍内持在5℃以上。每天定时清除粪便,中午通风换气,刷拭牛体,定时牵到舍外晒太阳,增强体质,有利于增膘。在此可以使用自动刮粪板系统,可以实现清粪时间控制、清粪周期控制、刮板行程控制、温度控制、手动控制等。其次务必选养良种牛。选择优良品种的牛进行养殖是获得好效益的关键,因为良种牛不仅肉质 好、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卖相好,发病率也低。要改变多年一贯制搞级进杂交的做法,积极引进利木赞、西门达尔等品种进行三元杂交,不断提高改良效果和经济效益。千万不要以为本地牛已经很优良,而不注重进行品种改良,要不断改良所养品种,牛价贵时要搞品种改良,牛价贱时更应搞品种改良,有条件的要尽量推广冷冻精液配种新技术。尤其应注意,不能用杂种公牛配种,因为杂种公牛虽然体高力大,但遗传性不稳定,极易造成近亲繁殖, 后代退化,经济效益低下。 其三科学饲喂。养牛应尽量让牛吃好吃饱青绿草料,同时补饲其它必需的营养饲料。提 高养牛效益,要从犊牛培育抓起,特别是要搞好第一、二个冬春舍饲期补饲使其在18~24个月龄体重达300公斤左右出栏,也可经短期强度育肥后 体重达500公斤以上出栏。稻草和麦秸通过氨化后粗蛋白含量可提高,不仅能降低饲养成本,也能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因此,要大力推广普及秸杆青贮、 半干贮和氨化等秸秆处理新技术,推广秸秆养牛。 第四,要搞好驱虫和防病。牛在放牧时由于采食牧草和接触地面,体内外常感染多种寄生虫,如牛 消化道内极易出现捻转血矛线虫、仰口线虫和食道口线虫等;牛体外极易感染螨、蜱、虱、蝇、蛆等体外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吸收营养、释放毒素,使 牛生长发育受阻,可使日增重下降35%,饲料转化率下降30%;牛皮蝇蛆使皮价降低一倍多,寄生虫严重时会造成死亡。可见,驱虫是养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农户养牛可在春季3~5月和秋季9~10月进行两次驱虫, 育肥牛在育肥开始时要进行驱虫。目前,驱虫药物种类很多,左旋咪唑、敌百虫等均可应用,但抗虫谱狭窄,效果不尽人意。阿福丁(虫克星)为驱虫 首选药。该药是近年来研制生产的一种广谱、高效、低毒、新型抗寄生虫 兽药,可同时驱除畜禽体内线虫和体外螨、蜱、虱、蝇蛆等寄生虫。剂型有针剂、片剂、胶囊和粉剂四种。其中粉剂价格适中,使用方便。用法用量: 灌服或拌匀于饲料中饲喂。每10公斤体重用1克;驱虫最好安排在下午或 晚上进行,使其在第二天白天排出虫体,便于收集处理。投药前最好停食6~ 12小时,只好给饮水,以提高药效。将牛体内外的各种寄生虫驱尽后,科学饲养、增膘效果显著。 预防牛体疾病也是养牛取得较高效益的关键之一,防病没搞好,种学饲 养将前功尽弃。预防牛病,除了搞好牛舍、牛体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保 证牛饲料及饮水卫生安全、驱虫等工作外,可以使用牛体刷进行清洁工作。如果没有足够的兽医技术,还要与当地兽医保持经常联系,搞好疫病的预防和疾病的治疗。

294 评论

相关问答

  • 养牛对牛病的防范意义论文

    (1)严格消毒 树立预防为主,严格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理念。牛场应建围墙或防疫沟,门口应设消毒池、消毒间。员工的工作服、胶鞋要保持清洁,不能穿出牛场外;车辆、

    Nicole699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养牛布病预防论文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严重侵害人畜健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给畜牧业生产和广大农牧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已经构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从此,党和国家高度

    魔法袋的礼物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牛中毒病的防治论文

    牛是目前广大农村耕作的重要劳动力。如果不小心吃了被农药污染的饲料而中毒,养殖户要掌握一些处理常识,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保证牛的安全。否则一旦中毒死亡,会造成很大的

    闪耀的尾戒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牛的中毒病的防治论文

    食盐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而且在水产养殖业中也经常使用。肯定是在高温炎热期,很多牛羊养殖户会喂盐,防止中暑的症状。然而,在喂养时,牛盐中毒是由于粗

    发呆201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奶牛瘫痪病的防治论文

    奶牛分娩后往往会瘫痪,这种情况称为奶热,是奶牛在分娩过程中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通常为急性低钙血症。让让我们来看看奶牛产后瘫痪的原因和预防方法。1、发病原因主要

    JoJo爱次肉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