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81

飞云纵览
首页 > 医学论文 > 伤寒论中病的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p73242962

已采纳

[1]陈亦人.论《伤寒论》的特色与优势[J].国医论坛,1996(01).[2]陈亦人.疑难病证的诊治思路与方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01).[3]陈亦人.《伤寒论》疑难病辨治方法探讨[J].江苏中医,1997(05).[4]陈亦人.《伤寒论》非外感专著[J].国医论坛,1991(02).[5]陈亦人.《伤寒论》与“坏病”[J].中国医药学报,1993(05).[6]陈亦人.略论“六经钤百病”[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6(04).[7]陈亦人.阳明病篇首条刍议[J].国医论坛,1987(04).[8]陈亦人.《伤寒论》存废之我见[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7(03).[9]陈亦人.对《伤寒论》论脉的几点体会[J].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07).[10]陈亦人.对学习《伤寒论》的一些认识[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2(01).[11]陈亦人.试论《伤寒例》对外感时病理论的贡献[J].新中医,1983(04).[12]陈亦人.浅谈《伤寒论》方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1983(03).[13]陈亦人.厥阴病篇析疑[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3(03).[14]陈亦人.略论《伤寒论》阳明府证辨治理论的实践意义[J].河北中医,1983(03).

179 评论

烧仙草AO

文/慕瑭         目前,临床上对2型糖尿病的中医诊疗标准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教材所列的“三消”辨证标准,二是有学者根据糖尿病演变过程提出的“郁、热、虚、损”四大阶段的分期诊疗标准,而事实上这些标准很难真正与临床实际接轨。中医治病讲求理法方药一线贯穿,最终落实在具体的诊疗措施上,药物治疗方面即使给出有效的处方。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两大基本特点之一,而辨证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论治,纵使理论上的框架有多完善精美,牢不可破,如果在实践中难以应用,也会沦为纸上谈兵的文字,并无真正的临床价值。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学者强调要中医紧扣临床,讲求实效。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有经方派、火神派、温病学派等等,诸多学派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并不断延续下来,也是因为其学术能解决实际问题。 经方学派推崇《伤寒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并把张仲景流传下来的方子称为狭义上的“经方”。事实上,《伤寒论》中不仅记载有极高效验的经方,而且以六经统率方证,堪称临床教科书。 “六经铃百病”(柯韵伯语)——中医里虽无“糖尿病”的病名,而现在所称的“消渴”也未必能与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划上等号,尽管两者有很多重叠的部分,但也有各自的特点。以下试从六经辨证结合《伤寒论》探讨糖尿病的诊治。 1.太阳病 太阳病为表阳证,是疾病作用于人体后反应在体表的证型。现代医学发现糖尿病患者有伴发皮肤及肺部感染的倾向性。据此,当患者出现表阳证病机时,可按照太阳病论治。如以桂枝汤调和营卫,或用麻黄汤、葛根汤疏解表邪。 2.阳明病 阳明病以“胃家实”为特点,常分为两种情形。其一是无形之热充斥三焦,患者可出现以“大热、大渴、大汗出、脉洪大”为主要表现的症状,临床上可见部分糖尿病患者出现此证型,可用白虎汤;其二是有形热结抟聚于胃肠,出现以“痞满燥实”四大证为主要表现的症状,可用承气类汤方治疗。 3.少阳病 少阳为枢,是人体元气、水火运行之通路,其证候复杂,病机多变。故临床上需要抓主证,有时“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如患者出现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症状时,可考虑从少阳论治,可用柴胡类方治疗。 4.太阴病 太阴当责之中焦脾胃虚寒,这也是许多糖尿病患者的一个根本病机。口渴多饮往往是表象,实质上是中焦阳气浮越于上的表现,而许多患者有大便溏泄,甚至完谷不化的症状,这些都是中焦阳气虚馁的表现,治疗可用四逆辈,如理中汤、附子理中汤等。 5.少阴病 少阴病分寒化和热化两大类。前一类是指全身性的功能衰减表现,尤以心肾为著,临床上可出现“脉微细,但欲寐”的表现,甚至出现阴盛格阳的危象,可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治疗可以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为主治疗。后一类是指出现虚烦不得眠的症状,可用黄连阿胶汤等治疗。 6.厥阴病 厥阴病历来被称为千古疑案,争论不休。从《伤寒论》看,厥阴病的第一个代表症状即为消渴,又说“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可见阴阳气不相顺接为厥阴病的一个内在病机,其表现常常为寒热相间,虚实错杂的证候,治疗当寒热并用,虚实同调,治疗以乌梅丸加减。 综上,运用《伤寒论》可对临床上糖尿病的诊治起到一定的帮助,借助六经辨证,有助于我们认清糖尿病的中医病理本质,正确分析病机,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143 评论

相关问答

  • 伤寒论中太阳病论文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 (1条)太阳病提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浮:卫气驱表抗邪,脉气鼓动。 *头项强痛:太阳经气不

    嗯哼,嗯哼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伤寒论中病的论文

    [1]陈亦人.论《伤寒论》的特色与优势[J].国医论坛,1996(01).[2]陈亦人.疑难病证的诊治思路与方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01).[

    飞云纵览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伤寒杂病的论文

    学习伤寒杂病论要明白伤寒的意义,杂病的意义,论的意义,伤寒是使寒伤的意思,寒就是被封藏的阳气,阳气是靠水来封藏的,虽在言阳,阴寓阳中,当人体的阳气不按一年节气或

    潘潘大小J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温病伤寒论文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伤寒论》的温病经文解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对于伤寒论经文也有独特的见解,通过圆运动的系统解释,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文。 首先太阳病的意思就是外感

    秋刀鱼与禹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文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坚持学习。他在序文中说:“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张仲景引用孔子语录,在于说明自

    菜菜~小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