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77

汤糖躺烫湯
首页 > 医学论文 >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时间不等人了

已采纳

《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方药辨治特色摘自2016-4-22中国中医药报□吴茂林山西省平定县中医医院张仲景《金匮要略》是中医杂病辨证论治之典范,其中妇人病三篇是最早对妇人疾病进行专题论述的文献,可谓开中医妇科之先河,特别是其中的方药辨治特色,论述之精妙,效验之非凡,极具临床指导价值。组方治血为主,顾及气水《灵枢·五音五味篇》中云:“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揭示妇人具有血分不足,气偏有余的生理病理特点,基于此,妇人三篇之组方,多以治血为主,同时兼顾血与气、血与水的关系,其所载方中,药用白芍、阿胶、当归等养血之品者占19方之多,足见仲景养血为先的治病思路。如胶艾汤功擅补血和血,调养冲任,用于治疗月经淋漓不净之漏下、半产后下血不止以及妊娠胞阻,是仲景调血之剂的代表方,后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四物汤,即是在胶艾汤的基础上减去阿胶、艾叶、甘草而成,历来被誉为补血之要剂,妇人病之通用效方。气与血同源而异流,互为其根,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仲景论治妇科血证尤重兼顾气血,或益气以养血,或行气以活血。此外,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的病理机制,仲景又立活血利水之法,成为治疗妇人水血并结血室的一个重要原则。如当归芍药散、枳实芍药散、当归生姜羊肉汤、桂枝茯苓丸等都寓有气血水同治之思路。制方轻灵为基,药专力弘《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仲景制方遵其旨意,明确指出“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妇人三篇所用36方中,除温经汤12味和竹叶汤10味外,其他均不超过9味药,更有单味药成方者,皆组方严谨,配伍精当,用药精炼,可谓简便灵验。如治妊娠呕吐不止之干姜人参半夏丸,用干姜、半夏温中降逆止呕,人参扶正补虚,专治胃虚寒饮所致的恶阻,其用药之妙诚如陈修园所言:“半夏得人参不惟不碍胎,且能固胎”。再如治妇人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的枳实芍药散,用枳实破气散结以行气滞,芍药缓急止痛以行血滞,一破一收,破气不伤阴,养阴不碍气,可谓面面俱到。治妇人产后水血俱结血室证的大黄甘遂汤,大黄四两,甘遂、阿胶各二两,甘遂乃逐水峻药,故量亦减半,以防攻逐太过而伤正,又配阿胶养血扶正,使邪去而不伤正,诸般技巧实为后世临床借鉴之源也。看重剂型用量,服法考究方药剂型因病证特点而投,是妇人病三篇的又一治疗特色,包括汤、丸、散、酒、洗、坐药、润导剂七种剂型,尤其用狼牙汤作为洗剂清洗外阴,蛇床子散作为坐药纳阴中,开妇科外治法之先河。至于仲景用药剂量更是奇妙,有大至一斤的,也有用之分毫的,如治妇人妊娠腹痛的当归芍药散,芍药作为君药用至一斤,敛肝、和营、缓急止痛,当归三两为佐;当归贝母苦参丸则是三味等量,体现的是活血润燥与清利湿热并重,诸般技巧实为后世临床借鉴之源也。仲景论述服药亦颇有讲究,有酒煎者,有小麦汁,或大麦粥频饮之者,有用醋浆水者,有炼蜜为丸者,均据病之轻重缓急酌情用之。芎归胶艾汤用酒合煮乃借酒之温散之力,既可暖宫又可行其药力。枳实芍药散用麦粥服之,取保护胃气之义,竹皮丸之制备用“枣肉和丸”也在于“安中益气”,仲景顾护脾胃之理念可见一斑。凡此种种,吾辈自当深究其理,传承其精华,在妇科临床中不断发扬光大。(吴茂林)

219 评论

壹只头俩只脑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云: 妇人新产气血亏虚,多汗出,容易感受风邪,出现发热,汗出,恶风,头疼等中风表虚的症状,若此时妇人热象严重,表现为面正赤,喘息。《伤寒论》48条云: 可知这是由于妇人产后气血阴阳大亏,无力鼓邪外出,致汗出不彻,部分邪气内传阳明之经,故而出现太阳阳明的并病症状。 一般阳明经热兼解太阳表证是用葛根汤清解。但这是妇人产后,气本虚,故不宜用发散力过强的麻黄,所以替之以发散力较缓的竹叶、防风配合桂枝解肌发表,又助之以能宣肺气能力却不耗肺气的桔梗,五药合用去太阳表邪。为更好发挥发散之功,所以去掉了收敛的芍药。 本病标实本虚,主因还是妇人新产,血气大亏,卫阳不足,生姜,大枣,甘草不足补之,所以加人参以大补元气,加附子以温经散寒助气血行。这里葛根的作用是助脾胃行津液,以去阳明燥热。产后身体虚弱复感邪不宜大汗大补大温,所以方中诸药皆轻用,唯多用葛根,生姜,大枣,以建其后天之本,促其气血津液正气自复。服药后,温覆使汗出,亦可看出本方不以发汗驱邪为重,惟促其正气自复。竹叶汤方 葛根(三两) 竹叶(一把) 防风(一两)  桔梗  桂枝 人参 甘草(各一两) 附子(炮,一枚) 大枣(十五枚) 生姜(三两) 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243 评论

相关问答

  • 金匮要略病证论文

    这一篇争议很多,因为里面的条辨散失最多,然而又最重要。 肺在胸阳,胸腔的最上方是肺,肺里面应该有很多的津液。如果里面中风,风一吹会增热,热一增加,嘴巴会干燥

    一17777777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金匮要略治杂病论文

    “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张仲景是中医大家,其《金匮要略》对后世中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金匮要略》的学习

    大铭空调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论文

    《黄帝内经》讲:“三阳结谓之消渴。”三阳结是指胃过热、大肠过热及胃和大肠过热而导致的中焦过热。心中指胃,病在厥明时会出现消渴之症,病人感到胃里又痛又燥热,感觉到

    主君的太阳So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论文

    《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方药辨治特色摘自2016-4-22中国中医药报□吴茂林山西省平定县中医医院张仲景《金匮要略》是中医杂病辨证论治之典范,其中妇人病三篇是最早

    汤糖躺烫湯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浅谈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论文

    金匮著作。十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的体例和编法特点,与《伤寒论浅注》略同。作者选集前人《金匮要略》注本中的精采注文,结合个人见解予以阐发,以求辨

    文姐吉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