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1

阿甘终结者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内科胃痛病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好吃不懒做也

已采纳

胃痛的发生几率很大,民间就有“十人九胃”之说,当您发生胃痛的时候,说明您的胃部可能有病变,若不及时治疗,原发病会逐渐加重。所以,胃痛可不能对其置之不理,应当及时治疗。那么,如何治疗胃痛呢?且看本文分解。

辨证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七类证候。

一、肝气犯胃证

胃脘胀痛,痛窜胁背,嗳气痛轻,怒气痛重,胸脘痞闷,嘈杂吞酸,排便不畅,喜善叹息;舌边红,苔白,脉沉弦。以胃脘胀痛、痛窜胁背、嗳气痛轻、怒气痛重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舒肝和胃,理气止痛。

二、寒邪客胃证

胃凉暴痛,遇冷痛重,食少,喜热饮食,口淡乏味,泛吐清水,痰涎壅盛,胃寒喜暖,口不渴,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弦紧。以胃凉暴痛、遇冷痛重、喜热饮食、口淡乏味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三、饮食伤胃证

暴饮暴食,胃饱胀痛,厌食拒按,嗳腐酸臭,恶心欲吐,呕吐不消化物,吐后痛减,大便不爽,矢气酸臭;舌苔厚腻,脉弦滑。以暴饮暴食、胃饱胀痛、厌食拒按、嗳腐酸臭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消食导滞,调理气机。

四、湿热阻胃证

胃脘热痛,胸脘痞满,心烦,口苦,口黏,头身重着,食少,嘈杂,肛门灼热,大便不爽,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滑数。以胃脘热痛、胸脘痞满、心烦、口苦、粪黏、肛门灼热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五、瘀血停胃证

胃痛如刀割,痛久拒按,痛处不移,或呕血黑便,入夜痛甚,痛伤胸背,食后痛重;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涩。以胃痛如刀割、痛处不移、入夜痛甚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六、脾胃虚寒证

胃凉隐痛,空腹为甚,喜热喜按,饮冷痛重,食少便溏,畏寒肢冷,得食痛减,遇冷痛重,餐后饱胀,口淡流涎;舌淡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迟。以胃凉隐痛、喜热喜按、饮冷痛重、食少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益气健脾,温中止痛。

七、胃阴亏虚证

胃痛隐作,灼热不适,口干舌燥,大便干燥,手足心热,食少干呕,空腹症重,似饥不食,渴不欲饮;舌红少津有裂纹,无苔,脉细数。以胃痛隐作、口干舌燥、大便干燥、手足心热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养阴生津,益胃止痛。

对证选药:

一、肝气犯胃证

【选用成药】

气滞胃痛颗粒;舒肝健胃丸;越鞠保和丸;沉香化气丸;胃苏颗粒;乌贝胶囊;木香分气丸;沉香舒气丸;苏南山肚痛丸;陈香露白露片。

【成药配伍举例】

1.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其症重者,可用沉香化气丸合胃苏颗粒。胃苏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3取汁冲泡,送服沉香化气丸,早晚各服1次,午服胃苏颗粒1次。

2.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若兼泛吐酸水者,可用越鞠保和丸合左金丸。二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5取汁送服,上下午各服1次。或用气滞胃痛颗粒合乌贝胶囊。气滞胃痛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3取汁冲泡,送服乌贝胶囊,早、午、晚各服1次。

【药茶送服】

方1:木蝴蝶10g,玫瑰花10g。

方2:刺蒺藜10g,橘叶10g。

方3:砂仁6g(捶碎),川芎10g(捶碎),香附10g(捶碎)。

方4:绞股蓝15g。

方5:麦芽15g(捣碎)。

二、寒邪客胃证

【选用成药】

十香止痛丸;良附丸;仲景胃灵丸;御制平安丸;复方田七胃痛胶囊;丁桂温胃散(内服、外用);丁桂儿脐贴(外用);舒腹贴膏(外用)。

【成药配伍举例】

1.寒邪客胃所致的胃脘痛,其症重者,可用十香止痛丸合藿香正气颗粒。藿香正气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3取汁冲泡,送服十香止痛丸,上下午各服1次。

2..寒邪客胃所致的胃脘痛,若兼见胸闷、嗳气,外见怕冷发热者,可用良附丸合午时茶颗粒。午时茶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2合方3取汁冲泡,送服良附丸,上下午各服1次。

3..寒邪犯胃所致的胃脘痛,若因过食生冷而夹有宿食停滞者,可用丁桂温胃散合加味保和丸。丁桂温胃散用本证“药茶送服”方5取汁冲泡,送服加味保和丸,上下午各服1次。

【药茶送服】

方1:高良姜10g,香附6g(捶碎),红糖适量。

方2:紫苏叶10g,香附6g(捶碎)。

方3:藿香10g,紫苏叶10g,生姜5g(切丝),红枣3枚(切开,去核,切片)。

方4:丁香3g(捶碎),木香3g,厚朴3g(劈丝)。

方5:艾叶6g,神曲10g,陈皮10g(撕碎)。

三、饮食伤胃证

【选用成药】

沉香化滞丸;保和丸;健胃消食片;健胃片;大山楂丸;开胃山楂丸;槟榔四消丸;开胸理气丸;四磨汤口服液;山楂丸。

【成药配伍举例】

饮食伤胃所致的胃痛,其症重者,可用槟榔四消丸合大山楂颗粒。大山楂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3取汁冲泡,送服槟榔四消丸,早、晚各服1次,午服大山楂颗粒1次。

【药茶送服】

方1:神曲6g,麦芽6g(捶碎),焦山楂6g(捶碎)。

方2:山楂肉10g(切碎),陈皮6g(撕碎)。

方3:麦芽15g(捶碎),木香5g(捶碎),槟榔10g(片)。

方4:砂仁6g(捶碎),陈皮6g(撕碎)。

方5:煨生姜30g(捣烂),山楂肉24g(切片)。

四、湿热阻胃证

【选用成药】

三九胃泰胶囊;左金丸;加味左金丸;胃炎康胶囊。

【成药配伍举例】

湿热阻胃所致的胃痛,其症重者,可用加味左金丸合丹栀逍遥丸。二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2合方4取汁送服,上下午各服1次。

【药茶送服】

方1:生栀子10g(捶碎),川芎6g(捶碎)。

方2:绞股蓝15g。

方3:淡竹叶5g,栀子5g(捣碎)。

方4:蒲公英15g,陈皮10g(撕碎),砂仁3g(捶碎)。

方5:合欢花10g,扁豆花10g,厚朴花10g(捶碎)。

五、瘀血停胃证

【选用成药】

胃康胶囊;元胡止痛片;复方元胡止痛片;安胃片;摩罗丹;山楂内消丸。

【成药配伍举例】

1.瘀血停胃所致的胃痛,其症重者,可用胃康胶囊合元胡止痛片合三七片。三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2合方3取汁送服,早、午、晚各服1次。

2.瘀血停胃所致的胃痛,若见呕血及黑便等出血现象者,可用胃康胶囊合摩罗丹合三七片。三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4取汁送服,早、午、晚各服1次。

【药茶送服】

方1:川芎10g(捶碎),红花10g。

方2:丹参15g,玫瑰花10g。

方3:山楂肉15g(切碎),神曲6g。

方4:当归10g(切片),川芎6g(捶碎)。

方5:白芍15g(捶碎),甘草10g(片),延胡索10g(捶碎)。

六、脾胃虚寒证

【选用成药】

虚寒胃痛胶囊;理中丸(党参理中丸);小建中合剂;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香砂理中丸;胃炎宁颗粒。

【成药配伍举例】

1.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其症重者,可用虚寒胃痛颗粒合附子理中丸。虚寒胃痛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1合方2取汁冲泡,送服附子理中丸,早、午、晚各服1次。

2.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若兼见泛吐酸水者,可用丁蔻理中丸合乌贝胶囊。二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3取汁送服,早、晚各服1次,午服乌贝胶囊1次。或用虚寒胃痛颗粒合香砂理中丸。虚寒胃痛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2取汁冲泡,送服香砂理中丸,早、晚各服1次,午服虚寒胃痛颗粒1次。

【药茶送服】

方1:桂枝10g(捶碎),生姜5g(切丝),红枣5枚(切开,去核,切片)。

方2:砂仁6g(捶碎),生姜5g(切丝),红枣5枚(切开,去核,切片)。

方3:吴茱萸5g(捶碎),生姜5g(切丝),红枣5枚(切开,去核,切片)。

方4:甘草10g(片),陈皮6g(撕碎),蜂蜜30g(后下冲泡)。

方5:淫羊藿10g,高良姜6g。

七、胃阴亏虚证

【选用成药】

阴虚胃痛颗粒;胃安胶囊;养胃舒胶囊。

【成药配伍举例】

1.胃阴亏虚所致的胃痛,其症重者,可用阴虚胃痛颗粒合胃安胶囊合枸杞膏。阴虚胃痛颗粒、枸杞膏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1合方2取汁冲化,送服胃安胶囊,早、午、晚各服1次。

2.胃阴亏虚所致的胃痛,若兼胃中嘈杂或有吞酸者,可用阴虚胃痛颗粒合左金丸。阴虚胃痛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4取汁冲泡,送服左金丸,早、晚各服1次,午服阴虚胃痛颗粒1次。

3.胃阴亏虚所致的胃痛,若兼大便秘结者,可用阴虚胃痛颗粒合五仁润肠丸。阴虚胃痛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2取汁冲泡,送服五仁润肠丸,早、晚各服1次,午服阴虚胃痛颗粒1次。

【茶药送服】

方1:枸杞子30g,川楝子10g(捶碎)。

方2:沙参10g,麦冬10g。

方3:麦冬15g,乌梅10g(捶破)。

方4:乌梅10g(捶破),甘草5g(片)。

方5:枸杞子30g。

249 评论

小红粉菲菲

1、《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2、《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夫心痛者,……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之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若五脏内动,汨以七情,则其气痞结,聚于中脘,气与血搏,发为疼痛,属内所因;饮食劳逸,触忤非类,使脏气不平,痞隔于中,食饮遁疰,变乱肠胃,发为疼痛,属不内外因。”3、《景岳全书·心腹痛》:“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皆当以理气为主。” 4、《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初病在经,久痛人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血之当然也,凡气既久阻,血也因病,循行之脉络自痹,而辛香理气,辛柔和血之法,实为对待必然之理。” 5、《顾氏医镜·胃脘痛》:“须知拒按者为实,可按者为虚;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喜寒者多实,爱热者多虚;饱则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少气虚者多虚;新病年壮者多实,久病年老者多虚;补而不效者多实,攻而愈剧者多虚。必以望、闻、问、切四者详辨,则虚实自明。”

85 评论

甜心派儿596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指上腹部发生疼痛的病证。古代文献中常称“心痛”“心腹痛”“心口痛”“心下痛”等多指胃脘痛而言。正如《医学正传》指出“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至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痛,古人早已有明确认识,称之为“真心痛”。另外对于邻近脏腑发生病患以及某些下腹部或心肺疾患所反射引起的疼痛,经仔细诊查,均可发现与胃脘痛有明显不合,临症时应注意详细鉴别。 现代医学中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及胃粘膜脱垂等疾患均可参照本章内容辩证施治。 病因病机 胃脘痛发生的原因,有病邪犯胃、肝胃不和,脾胃虚寒等几个方面。 1)病邪犯胃:外感寒邪,邪犯于胃,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皆使胃寒而痛。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易感受寒邪而痛发;又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内生湿热,或食滞不化,可以发生热痛或食痛。 2)肝胃不和:忧郁恼怒伤肝,肝气失于疏泄,横逆犯胃而致胃脘疼痛。肝气郁结,进而可以化火。火邪又可伤阴,均可使疼痛加重,或病程缠绵。 3)脾胃虚寒:素体虚弱,劳倦过度,饥饱失常,久病不愈,均可损伤脾胃阳气,使中气虚寒而痛。 胃脘痛的病因,虽有上述的不同,但其发病均有一共同途径,即所谓“不通则痛”。病邪阻滞,肝气郁结,均使气机不利,气滞而作痛;脾胃阳虚,脉络失于温养,或胃阴不足,脉络失于濡润,致使脉络拘急而作痛。气滞日久不愈,可致血脉凝涩,瘀血内结,则疼痛更为顽固难愈。 胃脘痛的辨证论治 胃脘痛的辩证,主要辩别是病邪(寒、热、食滞等)阻滞引起的,还是脏腑失调(肝气郁结、脾胃虚弱)引起的;病在肝,还是病在脾胃;是实证(病邪阻滞、肝郁,肝火),还是虚证(脾胃阳虚或胃阴不足);尚属气滞,还是已成血瘀等几个方面。对本病的治疗,以“理气止痛”为临床上通用之法,但是,还需进一步审证求因,属于病邪阻滞者,当辩其邪而去之;由于肝气郁滞者,当疏泄肝气;因于脾胃虚寒者,当温中散寒;疼痛日久不愈者,往往由于化火,伤阴,血瘀所致,当分别病情采用清火,养阴,化瘀等法。 1)病邪阻滞: 主证: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暧,局部热敷痛减,口不渴或喜热饮,苔白,脉紧。 辩证:寒邪犯胃,或食生冷,寒积于中,阳气被寒邪所遏而不能舒展,以致疼痛。舌苔白腻,脉紧属寒,胃痛暴作时,多见紧脉。 治法:散寒止痛 2)食滞胃脘: 主证:胃脘胀闷,甚则疼痛,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 辩证:饮食过多,停积于中,故见脘腹胀闷而痛,嗳腐吞酸;呕吐之后,积滞得去,脘痛得减。舌苔厚腻为食积停留之征。 治法:消食导滞 3)肝气犯胃: 主证:胃脘胀满,功撑作痛,连及两胁,嗳气,大便不畅,脉弦。 辩证:肝主疏泄,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作痛;胁为肝之分野,气病多游走,故其痛攻撑而连及两胁;气机不利,胃失通降,因而胀满,嗳气,大便不畅,肝气犯胃,可见弦脉。 治法:疏肝理气 4)脾胃虚寒: 主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嗳喜按,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 辩证:脾胃虚寒,阳气不足,水饮停聚,故痛不甚而泛吐清水。脾阳虚而寒盛者,则畏寒喜暧,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均为中虚有寒阳气不能输布之象。 治法:温中散寒 5)瘀血凝滞: 主证:胃脘疼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或刀割,或见吐血紫黑。便血如墨,舌质紫暗,脉细涩。 辩证:疼痛日久难愈,因血瘀为气滞和虚寒之进一步发展,病根更深,。瘀血有形,故痛有定处,久痛入络,脉络损伤,所以吐血、黑便。舌色紫黑,脉细涩,为血行不畅之征。 治法:化瘀通络 以上胃脘疼痛诸证,病邪阻滞者多为急性疼痛;肝气郁滞、脾胃虚弱者多为慢性疼痛。病邪阻滞、气滞火郁或脾胃虚寒,均可形成瘀血内停。因此,上述诸证,往往不是单纯不变的,牙实并见、寒热错杂的并不少见,临证时必须灵活掌握。

187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医内科胃痛结业论文

    胃痛,中医病证名。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胃是主要病变脏腑,常与肝脾等脏有密切关系。 【概说】 一、 概念:胃痛,又称胃脘痛,是

    周小米jia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医胃脘痛病综述论文

    1、《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2、《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夫心痛者,……以其痛

    josephine38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医内科脾胃病综述论文

    你好,四诊摘要;1,便秘,面部粉刺,小便黄,胃脘胀,食欲不佳3年。2现病体征,舌暗红,苔腻,胃脘纳差。3冬季易手脚冰凉。、、、综合分析;1首因肾阳虚至脾胃虚寒,

    呵呵呵达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胃脘疼痛病论文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指上腹部发生疼痛的病证。古代文献中常称“心痛”“心腹痛”“心口痛”“心下痛”等多指胃脘痛而言。正如《医学正传》指出“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

    食品监督所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医内科胃痛病论文

    胃痛的发生几率很大,民间就有“十人九胃”之说,当您发生胃痛的时候,说明您的胃部可能有病变,若不及时治疗,原发病会逐渐加重。所以,胃痛可不能对其置之不理,应当及时

    阿甘终结者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