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猫214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势下,传统的纯理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的改革方向进行探讨,对于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模式上的缺陷进行侧重讨论。寻找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简单的阐述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在后期改革方面的各项办法,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是重中之重,基于案例教学、任务式教学、项目教学等等,对于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的多元化进行强化,才是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改革深化的基础论调。
【关键词】高职院校;仓储与配送;教学管理;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高等 教育 改革不断的深入,现代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中出现了很多的弊端,特别是关于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中的不完善方面,对于当代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的教学发展起到了的制约。进而,随着改革的大力增加,对于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要不断的深入和优化,才是此专业的发展原则。在实践改革过程中,确立好改革的方向,基于案例教学、任务式教学、项目教学等等,都是深化改革的重点,是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
一、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是物流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在国家推出新课标改革的大势之下,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无论是在目标培养和教学模式以及教学体系之下都有很多的弊端,对于当代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的教学发展起到了的制约。
(一)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不完善。
现代高职院校教育的重点主要是职业性和针对性,特别是依靠定向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现代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课程的设计中,主线的设计是书本知识,没有相对应的课程渗透职业培养的元素,导致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和实践教学产生脱离,致使学生学不到全面的课程体系。学生的学习和练习都是被动的。
(二)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现代的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应该是开展实践教学模式,特别是依靠于完善的实践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在开展教学模式时,大多是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填鸭式的教学导致教师教学非常累,学生学习的非常枯燥,还没有教学效果。缺乏很多的实践教学,学生对于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的理解大都是处于理论知识的粗浅界面,严重限制了学生增强综合能力。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教师主导型较高,学生只是盲目的接受知识,没有实践操作,导致教学效果每况日下。
(三)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非常模糊。
现代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实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以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为主要学习方向,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在设计课程中,实用性不足,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进而,为了培养物流人才,要依赖于市场上的需求,要对所培养的目标进行科学的定位。但是现代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对于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和实际中的市场产生了悖论,特别是市场的变化和培养的方向存在极大的偏差,导致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陷于窘境之中。
二、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教学方向的改革
在国家推出新课标改革的大势之下,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才是顺应国家新课标的科学 措施 。进而,寻找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中所存在的实际教学弊端,采取科学的有效 方法 ,教学模式要多元化,完善课程体系,才是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依靠于改革,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定位好教学的角色,教师起铺助,学生为主导的 教学方法 。
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课程实践性,教学角色的定位明确是其关键之处,过于填鸭式的教学导致教师教学非常累,学生学习的非常枯燥,还没有教学效果。缺乏很多的实践教学,学生对于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的理解大都是处于理论知识的粗浅界面,严重限制了学生增强综合能力。教师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铺助,学生为主导,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将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起到指导性价值,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单调、枯燥的理论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二)培养好教学明确目标。
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关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的指导方向是职业能力,得以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目标。实际的市场需求和教学任务两相结合,将培养职业素养,融入到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去,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才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模式要多元化。
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才是深化教学的改革基础。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多元化演变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主要有案例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也就变的充裕起来。
1.项目教学模式。
老师起指导性作用,学生为独立或者是一个团队的方式,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工作,就是项目式教学,项目教学模式侧重体现学生的实践教学,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以实践性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
2.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提出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任务方式,强调实践教学。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依靠于课程的内容,来设计多元化的任务方式,学生自我进行解决任务,老师起指导作用,强化学习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的实体是实践教学,依靠案列进行实践教学,将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加强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原则。教师将案列和实践教学两相结合,从而达到了科学的教学活动。学生基于真实的案例,可以更加科学的增强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课程实践性,教学角色的定位明确是其关键之处,过于填鸭式的教学导致教师教学非常累,学生学习的非常枯燥,还没有教学效果。缺乏很多的实践教学,学生对于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的理解大都是处于理论知识的粗浅界面,严重限制了学生增强综合能力。教师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铺助,学生为主导,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将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起到指导性价值,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单调、枯燥的理论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三、结语
现代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是物流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是教学发展的基础,更加是为了适应教学需求的实际措施之一。在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确立好教学的目标,完善教学的课程体系,依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于目标培养和教学模式以及教学体系之下存在的弊端,特别是教学体系的极度不完善,进行改革和优化,才可以实现更高的改革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琴.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探讨[J].中国商界,2010,19(5):176-179.
[2]谢翠梅.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32(5):117-12O.
[3]乔麓.高职《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设计[J].中国东盟博览,2012:11(05)235-240.
[4]江成城.高职仓储与配送管理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5 (1 2):172-174.
[5]杨燕玲.案例教学法在《仓储与配送管理务实》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40(2O):149-152.
【摘 要】本文以物流仓储管理作为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物流仓储管理的重要性、仓储管理的作用、仓储管理的功能及成本分析等,重点介绍了物流配送体制下的仓储管理,同时介绍了仓储的实际运作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物流配送;仓储管理
一、现代物流的概念和仓储意义
现代物流是在广泛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物流技术基础上,实现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运用系统观念,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客户服务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而配送作为流通领域的一种新形式,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事实证明已经构筑了一条更为畅通的流通 渠道 。配送不仅是一种“门到门”的服务,更是一种现代化送货方式,是大生产、专业化分工在流通领域的反映,它完善了整个物流系统,将支线运输和搬运统一起来,使运输得以优化,提高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同时,配送中心使分散库存得以集中,加强调控能力,实现企业低库存或零库存,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生产或商品流通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零库存(JIT)、联盟及物流供应链理论的出现,使仓库扮演的战略角色转变为以较短周转时间、较低存活率、较低的成本和较好的顾客为内容的物流目标。如今的仓库不再是长期储存货物的设施,其主要体现了“蓄水池”作用,调节供需,即销售一头与生产一头的连通协调;二是起保管养护作用,防止损耗,提高储存效益;三是起检验作用,有利于保证商品在品种、规格、质量、数量、包装等方面符合要求。仓库的运作大大加快了,人们把注意力放到了产品在企业内流动的速度上。
二、仓储库存管理在物流成本中的重要性
仓储作为物流的重要环节,其成本占物流成本的比重仅次于运输成本,从成本构成看,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是相互矛盾的,库存越多,持有成本越大,缺货风险越小;库存越少,持有成本越小,缺货风险越大。另外库存周转速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它涉及到资金的时间价值。仓储成本涉及因素较多,库存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因此,仓储成本也是降低物流成本潜力最大的部分。从物流发达国家的资料分析也可以证实这一点;美国物流的运输成本近20年来在GDP中的比例大体保持不变,而库存费用则由过去接近5%下降到不足4%。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生产企业成品库存约15天,原材料库存约30天,商业销售库存约35天,而国外一些企业的产品库存的时间不超过10天。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在物流运营过程中的平均货损率略高于2%,货损率带来的成本仍然是物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每年因包装问题造成的损失达150亿元,保管不善的损失达30亿元。因此对库存良好的管理,严格掌握库存物品的数量、品种、进出情况可以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库存成本;严格的保管制度,可以减少物品的损耗、丢失、霉变等,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减少废品、次品的回收和退货费用,从而降低物流成本。仅以一煤矿为例,2009年该矿1-11月份办理物资入库元,较2008年1-11月份元多入元;累计消耗元,与去年同期元相比多出库元;1-11月份储备资金平均占用万元,与2008年1-11月份平均占用元相比降低元,使库存资金平均周转率达到了,与去年同期相比加快了。物资周转率的提高不仅及时的保障了矿井生产,而且降低了库存资金的占用。
三、物流配送模式下仓储的功能
由于物流的概念与实践的不断发展,现代仓储的功能与传统仓储的功能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仓储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搞好仓储管理,对于降低物流成本、确保货物质量完好、数量准确,提高服务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仓储活动除以商品入库验收、储存保管和出库供应为主外,另外还包括包装、流通加工、分拣、配送和发运等。在顾客需求个性化和企业批量客户化生产的条件下,仓储部门面临着销售计划的多变、产品品种数量的增加和批量的减少及仓储条件的有限性等方面的挑战。如何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搞好仓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不断降低运作成本,是仓储工作者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四、现代仓储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1.仓储是现代物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从供应链的角度看,物流过程是由一系列的”供给”和”需求”组成,当供给和需求节奏不一致,也就是两个过程不能够很好的衔接,出现生产的产品不能即时消费或者存在需求却没有产品满足,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建立产品的储备,将不能即时消费的产品储存起来以备满足后来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之间既存在实物的”流动”,同时也存在实物的”静止”,静止状态即是将实物进行储存,实物处于静止是为了更好的衔接供给和需求这两个动态的过程。
2.仓储能对货物进入下一个环节前的质量起保证作用
在货物仓储环节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能够有效的防止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产厂家的信誉。通过仓储来保证产品质量主要要进行两个环节:一是在货物入库时进行质量检验看货物是否符合仓储要求,严禁不合格产品混入库场,二是在货物的储存期间内,要尽量使产品不发生物理以及化学变化,尽量减少库存货物的损失。
3.仓储是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货物的仓储过程不仅是商品流通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也是社会在生产过程得以进行的保证。
4.仓储是加快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的重要手段
虽然货物在仓库中进行储存时,是处于静止的状态,会带来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的增加,但事实上从整体上而言,它不仅不会带来时间的损耗和财务成本的增加,相反它能够帮助加快流通,并且节约运营成本,从而带来总成本的降低。
5.仓储能够为货物进入市场作好准备
仓储能够在货物进入市场前完成整理、包装、质检、分拣等程序,这样就可以缩短后续环节的工作时间,加快货物的流通速度。
五、现代仓储管理与传统仓储管理有较大的区别
传统的仓储管理以管好库存商品为目标,是静态的管理活动,现代仓储管理作为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降低成本和高质量的服务为宗旨,是动态的管理活动。现代仓储与传统仓储相比,在管理范围、理念和手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总之,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下的仓储管理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模式下的仓储管理还没有引起重视; 传统储运企业在向现代物流转型时,现在的仓储、运输、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业务都是物流服务的组成部分,而且现有的业务优势同样是开展物流服务时依托的特色;在物流各个部门即物流系统的物流结点中,不管是传统的仓库,还是现代流行的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流能中心,仓库的信息化与流程重组是重中之重。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因为除了运输之外,在物流作业过程之中,有70%的作业任务是在仓库里完成的,如理货、盘点、流通加工、配货等。所以一个企业物流作业水平的提高仓储管理和信息是关键。
浅谈仓储与配送管理论文相关 文章 :
1. 有关仓储与配送管理论文
2. 仓储和配送管理论文
3. 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文章
4. 浅谈仓储管理相关论文
5. 有关仓储管理论文范文
6. 仓储管理论文
蓝晶灵儿
智能化物流仓储信息管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接到了要做毕业设计的任务,而我们做毕业设计之前要先写好开题报告,那么问题来了,开题报告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智能化物流仓储信息管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具有智能货位管理功能的物流仓储信息管理系统
设计(研究)内容和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物流仓储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结合物流企业食品仓库管理实际,设计具有远程维护、智能货位管理功能的物流仓储信息管理系统。最后完成毕业论文。
物流仓储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的内容涉及库存管理的全过程,包括收货、入库、库存、拣货、出库、结算、客户管理、报表、库存统计查询等等。
(1、卸货管理
卸货管理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对卡车、火车、船舶等运输工具运来的货物进行卸货作业和将卸下的货物进行搬运移动,并进行初步的分类。
(2、入库管理
入库管理是指对已经卸货的货物按品种、品名、材质、客户单位等标准进行详细理货整理。并将货物按照一定顺序放置到仓库的指定位置,进行堆垛作业。
(3、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是指对堆放在仓库的货物进行管理,包括理货(整理需要堆放的货物)、码放(按照一定顺序将物品堆放在货垛上)、移库(改变原有货物的推放货垛)。
(4、出库管理
出库管理使指按照客户提货要求对将待提货物从仓库搬运并装货到卡车、火车、船舶等运输工具运出仓库。包括搬运和装车作业。
(5、计费管理
按照提货货物的重量和存储时间收取库存费用以及其他费用,包括入库费、出库费、置压费、转库费等费用。
(6、出门查验管理
对装上运输工具上的货物进行核查,若核对正确则放行。包括对货物的数量、重量和出库手续是否完备的检查。
结合对物流公司仓储系统流程的分析(见图),该仓储物流管理系统的具体内容如下:
仓储物流系统流程结构图
本系统完全基于Web,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集成环境下开发,以Access数据库系统作为后台数据管理工具,并结合运用了XML实现,其中的ASP(Active Server Page)技术在对数据库进行动态查询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除了简单灵活外,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使用Jscript,Vbscript等简单易懂的脚本语言,结合HTML代码,即可快速创建网站的应用程序。
2、无须Compile编译,容易编写,可在服务器端直接执行。
3、与浏览器无关,用户端只要使用可执行HTML码的浏览器,即可浏览ASP所设计的网页。
4、ASP能与任何Active X Scripting语言相兼容。除了Jscript或VBscript语言来设计外,还可通过Plug-in的方式,使用由第三方所提供的其他脚本语言,譬如Perl,Tel等。脚本引擎是处理程序的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物件。
5、ASP的源程序,不会被传到客户浏览器,因而可以避免所写源程序被他人剽窃,也提高了程序的安全性。
6、可使用服务器端的脚本来生成客户端的脚本。
7、ActiveXServer Components(ActiveX服务器元件)具有无限可扩充性。可以使用Visual Basic,Java,Visual C++等编程语言来编写所需要的ActiveX服务器元件。
实现ASP动态数据库操作主要有以下几步:
1、设置数据库源名(DSN)。在Windows9X 或Windows2000系统中,运行“控制面板”//“ODBC数据源管理器”,按提示添加“系统DSN”。
2、创建数据库连接(Connection)。
Set Conn=(“”)。
3、调用Open方法打开数据库。如:“数据源名称”。
4、创建数据对象(数据集)。如:Set rs=(“SQL语句”)
5、对数据库进行各种操作。
6、关闭数据库对象和连接。
具有智能货位管理的物流仓储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是:建立内外部的信息通信平台,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实现文档管理等。
就目前社会处信息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言,加强物流仓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具体地说,主要有:
1、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2、节省运营成本:包括时间和纸张。
3、规范单位管理:把一些不够规范的工作流程变得井然有序。
4、提高企业竞争力:它能够提高贸易伙伴的合作效率,优化供应渠道。
信息已成为继劳动力、土地、资本之后的又一大资源。谁控制的信息越多,谁利用信息资源的效率越高,谁就会在各方面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谁就会有更多的.优势。
物资供应部门是企业与生产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是企业正常生产的物资保障部门。正因为供应部门是关键的中转环节,建立一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如何有效的把本单位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及时、保质保量的供应上去,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微观上讲,建立一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加快物资的周转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加强了管理的信息化手段,提高了本单位的经济效益。从宏观上讲,顺应了社会的信息化、社会化潮流,缩短了整个社会化大生产的周期。
设计(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
3月12号——3月15号,讨论系统要实现的总目标和总框架,划分具体工作,安排工作进度。写开题报告,任务书。
3月16号——3月22号,查找资料,根据自己的不同功能部分找到相关文献。选择安装和熟悉开发环境,安装好开发软件和数据库软件,编写系统分析报告,熟悉系统基本流程。
3月23号——4月20号,继续查找相关资料,画数据流程图,分析各个功能模块,修改和完善功能模块和数据流程图,进行数据库设计,进行输入输出设计及代码设计。完善数据库和统一数据库及代码格式。写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
4月21号——5月30号,查找资料编写程序,在制作过程中调试运行,查看各个功能模块,改进不够完备的地方。分析各模块的情况,进一步改善,等待程序验收。根据程序撰写论文,确定论文的书写规范。
5月30号——6月5号,后期进一步完善论文,等待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周南,马云龙.基于B/S模式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68-71.
[2]张铎.物流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电子数据交换.物流技术与应用.(4):17-21.
[3]钟嘉鸣.基于ASP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现代计算机.:96-97.
[4]Janak Singh.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Flow with in the Supply Chain.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4):28-30.
[5]梅晓勇,孙建平,肖政宏.基于动态规则构造的系统设计与实现[J].微机发展.2002.(6):12214.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高效率的完成,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势下,传统的纯理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仓储与配送管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的质量直接影响仓储物理管理论文的质量水平。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仓储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曾永长.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选题好写的是生鲜物流、农村物流、物流应用技术、绿色物流、电商物流、物流配送、物流仓储。 1、生鲜物流 生鲜电商正成为互联网中的“拥挤”赛道。在企
提供一些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供参考。1. 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 2. 网络时代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研究 3. 供应链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4. 构建我国企业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