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5

青烟缭绕
首页 > 职称论文 > 化工论文热传导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西尔米奥奈

已采纳

传热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转移,又称热传递。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凡是有温度差存在时,热就必然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因此传热是自然界和工程技术领域中极普遍的一种传递现象。无论在能源、宇航、化工、动力、冶金、机械、建筑等工业部门,还是在农业、环境保护等其他部门中都涉及许多有关传热的问题传热是一种复杂现象。从本质上来说,只要一个介质内或者两个介质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一定会发生传热。我们把不同类型的传热过程称为传热模式。物体的传热过程分为三种基本传热模式,即: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基本传热模式热传导热传导,指在物质在无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体内部具有不同温度、或者不同温度的物体直接接触时所发生的热能传递现象。固体中的热传导是源于晶格振动形式的原子活动。非导体中,能量传输只依靠晶格波(声子)进行;在导体中,除了晶格波还有自由电子的平移运动。热传导我们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基本的分子或者原子构成的。只要物体有温度,分子(原子)就处在不停的运动当中。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也就越大,也就是说振动的能量越大。当临近的分子发生碰撞时,能量就会从能量高的分子向能量低的分子传输。从而,当存在温度梯度时,通过导热的能量传输总是向温度降低的方向进行。计算热传导的速率方程就是大家熟悉的傅立叶定律qx(W/m^2)是与传输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热流速率。它与在该方向上的温度梯度成正比,其中的比例系数 k 就是介质的热导率,是物质最基本的物理性质之一。热对流对流传热,又称热对流,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而引起的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对流传热可分为强迫对流和自然对流。强迫对流,是由于外界作用推动下产生的流体循环流动。自然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同密度梯度变化,重力作用引起低温高密度流体自上而下流动,高温低密度流体自下而上流动。对流热流密度计算公式,又称牛顿冷却公式其中q''是热流密度(W/m^2),Ts是固体壁面温度,是壁面接触流体的温度。h为对流换热系数 [ W/m^2*K ]。h与边界层中的条件有关,边界层又取决于表面的几何形状、流体的运动特性及流体的众多热力学性质和输运性质。热辐射热辐射,是一种物体用电磁辐射的形式把热能向外散发的传热方式。它不依赖任何外界条件而进行,是在真空中最为有效的传热方式。不管物质处在何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或者玻璃态),只要物质有温度(所有物质都有温度),就会以电磁波(也就是,光子)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这种能量的发射是由于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中电子排列位置的改变所造成的。实际传热过程一般都不是单一的传热方式,如煮开水过程中,火焰对炉壁的传热,就是辐射、对流和传导的综合,而不同的传热方式则遵循不同的传热规律。为了分析方便,人们在传热研究中把三种传热方式分解开来,然后再加以综合。

233 评论

大旺旺。

传热的三种形式分别是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热传导是由于物质的分子、原子或电子的热运动或振动,使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过程,任何紧密接触的物体,不论其内部有无质点的相对运动,只要存在温度差,就必然会发生热传导。热对流是指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热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中。热辐射是由于物体发出辐射能而使热量传递的过程,是一种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方式。要说以上三者的优缺点,必须要有实例,应为它们的优缺点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应用,它们的优缺点也就不同,比如用电饭煲工作主要是通过热传导和热对流两种方式进行的,而微波炉工作主要是通过热辐射进行,只能说它们各有各的用途。绝对的是:热对流必须要在流体中进行,而不能再真空中传递,而热辐射则可以在真空中传递。

199 评论

stella59444

1、 传热学发展史传热学作为学科形成于19世纪。在热对流方面,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701年在估算烧红铁棒的温度时,提出了被后人称为牛顿冷却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不过它并没有揭示出对流换热的机理。对流换热的真正发展是19世纪末叶以后的事情。1904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特的边界层理论和1915年努塞尔的因次分析,为从理论和实验上正确理解和定量研究对流换热奠定了基础。1929年,施密特指出了传质与传热的类同之处。在热传导方面,法国物理学家毕奥于1804年得出的平壁导热实验结果是导热定律的最早表述。稍后,法国的傅里叶运用数理方法,更准确地把它表述为后来称为傅里叶定律的微分形式。热辐射方面的理论比较复杂。1860年,基尔霍夫通过人造空腔模拟绝对黑体,论证了在相同温度下以黑体的辐射率(黑度)为最大,并指出物体的辐射率与同温度下该物体的吸收率相等,被后人称为基尔霍夫定律。1878年,斯忒藩由实验发现辐射率与绝对温度四次方成正比的事实,1884年又为玻耳兹曼在理论上所证明,称为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俗称四次方定律。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空腔黑体辐射时,得出了普朗克热辐射定律。这个定律不仅描述了黑体辐射与温度、频率的关系,还论证了维恩提出的黑体能量分布的位移定律2、传热的基本方式热传导是指在不涉及物质转移的情况下,热量从物体中温度较高的部位传递给相邻的温度较低的部位,或从高温物体传递给相接触的低温物体的过程,简称导热。热对流是指不同温度的流体各部分由相对运动引起的热量交换。工程上广泛遇到的对流换热,是指流体与其接触的固体壁面之间的换热过程,它是热传导和热对流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换热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对流的运动情况。热辐射是指物体因自身具有温度而辐射出能量的现象。它是波长在~100微米之间的电磁辐射,因此与其他传热方式不同,热量可以在没有中间介质的真空中直接传递。太阳就是以辐射方式向地球传递巨大能量的。每一物体都具有与其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比例的热辐射能力,也能吸收周围环境对它的辐射热。辐射和吸收所综合导致的热量转移称为辐射换热。实际传热过程一般都不是单一的传热方式,如火焰对炉壁的传热,就是辐射、对流和传导的综合,而不同的传热方式则遵循不同的传热规律。为了分析方便,人们在传热研究中把三种传热方式分解开来,然后再加以综合。3、传热学今后的应用20世纪以前,传热学是作为物理热学的一部分而逐步发展起来的。20世纪以后,传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技术学科获得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地与热力学、流体力学、燃烧学、电磁学和机械工程学等一些学科相互渗透,形成多相传热、非牛顿流体传热、燃烧传热、等离子体传热和数值计算传热等许多重要分支。现在,机械工程仍不断地向传热学提出大量新的课题。如浇铸和冷冻技术中的相变导热,切削加工中的接触热阻和喷射冷却,等离子工艺中带电粒子的传热特性,核工程中有限空间的自然对流,动力和化工机械中超临界区换热,小温差换热,两相流换热,复杂几何形状物体的换热,湍流换热等。随着激光等新的实验技术的引入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传热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3、总结热科学的工程领域包括热力学和传热学.传热学的作用是利用可以预测能量传递速率的一些定律去补充热力学分析,因后裔只讨论在平衡状态下的系统.这些附加的定律足以3种基本的传热方式为基础的,即导热、对流和辐射。 传热学是研究不同温度的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传热不仅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而且广泛存在于工程技术领域。例如,提高锅炉的蒸汽产量,防止燃气轮机燃烧室过热、减小内燃机气缸和曲轴的热应力、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和控制热加工时零件的变形等,都是典型的传热问题参考文献:〔1〕 杨世铭,陶文铨 《传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1998〔2〕 章熙民,任泽霈,梅飞鸣《传热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2001

108 评论

相关问答

  • 二维热传导方程毕业论文

    二维稳态热传导方的推导:首先,我们考虑一个二维热传导问题,即某物体内部存在一个温度场,温度场的温度随着物体内部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里,我们假设物体沿着x、y两

    dongdongth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化工导论论文1500字

    化学基本观念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所获得的对化学的总观性的认识,化学基本观念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它是在具体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概括提炼而形成的,它对学生科学素

    我是漂亮小小妞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工程热力学导论结课论文

    同学,我是朱老师,你应该是我教的把。你们不要老是指望在网上找到些文章ctrl+c,然后在ctrl+v,我出这些题目是为了你们能更加了解这个专业,顺便锻炼一下自己

    1230985647abc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热电阻传感器论文

    温控电路:孵化箱。

    kiko小毒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热传导方程论文参考文献

    热传导方程(或称热方程)是一个重要的偏微分方程,它描述一个区域内的温度如何随时间变化。 1、热传导方程的导出: 模型: 给定一空间内物体G,设其上的点(x,y,

    哼哼郭Eva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