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35

LuckyXue521
首页 > 职称论文 > 蒙古族图腾主题纹样设计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可爱谈心

已采纳

图腾是人类史上最古老的一种文化现象,图腾文化产生年代久远。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都存在着图腾崇拜,并世代相传①。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生活状况的不同,它们的图腾文化也有所差异。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居住于广阔的蒙古高原。蒙古族居住的地方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原始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这里的气温年、月较差居各气候之首,昼夜温差大。冬季漫长,寒流频繁,干燥而寒冷;夏季短促,降雨量小,干旱而炎热;一年四季低温冷害不断,多暴雪风沙。这样的生存环境促使蒙古族先民在面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和天灾人祸的时,产生了对自然(天、地、火、云、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的崇拜,对动物(狼、鹿、马、熊、芒牛、鹰、天鹅等)的崇拜,对颜色(红、黄、蓝、白)的崇拜,对祖先的崇拜,对性的崇拜等等。这些图腾崇拜物以其特有的名称、标志、图案、禁忌、仪式等被传承于蒙古族的文化历史中,从而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蒙古族图腾文化。

296 评论

无锡白香香

一、盘肠纹

盘肠纹(图1)是蒙族地区最常见的纹样之一,据当地老师说是代表“吉祥”的意思,其实这也是中国通俗的一个纹样,如中国联通的标志。它可以追溯到蒙古族的民族起源,自成吉思汗从13世纪统一中原,建立元朝后,盘肠纹便融入了汉民族的文化之中。盘肠纹,象征吉祥如意,整个纹样有立体的效果,如果你从边上任何一个起点开始盘,它怎么盘都不走回头路,而且整个纹样比较饱满。在内蒙,这个纹样多出现在蒙族家里的家具、靴子和衣服上。其实盘肠纹在汉族地区用的也很多,“中国结”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可以说是中原文化的一个代表。蒙古族至元以后与汉族的联系比较密切,我们所考察的达茂旗便是一个蒙汉族聚居的地方,一直以来,这个地方和汉族的联系比较密切,其中放牧的多为蒙人,种地的多为汉人。同样是盘肠纹,在整个内蒙古区域,它所表达的内涵是“吉祥”,但在形式上,各个盘肠纹的宽窄、颜色是有所不同的。

二、牛鼻子纹

牛鼻子纹(图2),也叫云纹,汉人也称云勾子。牛鼻子纹,也有很多变体,图2中的牛鼻子纹有点几何化了,最初这个纹样象征“男”,是“男子”的一个符号象征。这个纹样在内蒙地区还有一个典故,传说一天牧人烧柴,烧牛粪羊粪,柴粪烧完后成了一坨堆积的灰,牛就在旁边边吃草边拱那个灰,并把它的鼻子钻在灰堆里,然后牛撒娇了,调皮了,就用鼻子往蒙族人白色的毡包上拱,牛鼻上的灰就印在毡包上来了,牧人看到这个图案就很喜欢,把它称为“牛鼻子纹”。从中可见,纹样的出现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云纹在汉族的意思里也是“吉祥”,“云纹”也是如意头,比如我们现在看到故宫里就陈列了很多玉如意,如意的头就是“云纹”。因此,云纹也可以说是牛鼻子纹的一个变体,是这种纹样的一个发展。

三、万字纹

万字纹(图3),最初的一个纹样是“”是佛的一个纹样,代表太阳的意思,再后来变成了“”这在甲骨文里面就有,然后以年代一次转变成“”、“+”、“”,这些纹样都是太阳的符号,表达了北方游牧民族对太阳的崇拜。在阴山岩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十字纹“”和圈里面加一个十字纹“”。有意思的是希特勒的纳粹也是引用了这个太阳纹,据考证这个最早的“”在阴山岩画中已出现,距今一万多年。这个万字纹“”从北方游牧民族的亚欧板块传向西伯利亚,然后再流传到西亚,非洲和欧洲,主要的流传路线是从内蒙古往西往南流传的,流至阿拉伯,然后这个纹样又开始反流,到印度用这个纹样时,已经是是公元前27年了。而且这个纹样“”有一个方向区别,顺时针方向者为吉,逆时针方者是凶,所以“”,即佛,代表吉,“”,即纳粹,代表凶,这也算是一个巧合吧。万字纹后来变成了“炕围花”,即北方人睡的那个大炕的墙上的一个装饰花边,还有北方游牧民族穿的衣服的那个袖口,还有地毯上都采用这种“万字纹”,并把万字纹连起来,这样又多了一个意思,即万字不断头,代表连绵不断,永世繁昌。万字有的人也叫寿字,在民间寿和万是混用的,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百寿图中,很多寿字其实是万字。万字纹也有很多变体,如在岩画,寺庙的壁画和鄂尔多斯的青铜器中也采用万字纹做装饰,但形式有所变化。“万字不断头”的涵义在拉手娃娃剪纸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很多人说拉手娃娃最早出现在彩陶和画像砖上,其实它在阴山岩画中早就有了,而且年代要比彩陶早好几千多年。在沁科勒草原上的一块岩画中就有这样一个图案,描绘的是一群族人把俘虏圈到一个石头大圈里面,然后在外围手拉手围着跳舞,可以说,这个纹样最早象征着团结必胜的意思。

四、卷草纹

卷草纹(图4)是一种装饰纹样,在内蒙古,它更像云的翻卷,因为在草原上,云是千变万化的,也是最美的,所以牧人画云的纹样是对云很崇尚。卷草纹的颜色用的非常鲜艳,有白、蓝、红、黄、绿•••而且这些颜色的内涵融合了很多文化。蒙古族人对白色和蓝色是特别崇拜的,其次才是红、黄、绿,而后面三种颜色和藏传佛教有很大的关系。有人认为蒙古人最喜欢蓝白这两个颜色是因为蓝天白云,其实从民族性和地域性看,牧人认为白色就是奶,谁家的奶多,谁就富裕,在萨满教的重大仪式中都有洒奶这个环节,洒奶是对天地的一种崇敬。白色也是纯洁的象征,比如向您献的哈达(哈达有多种颜色),其中白色是最尊贵的。蓝色是因为牧人有从蓝的特性,如蒙族分五旗,有正蓝旗,正白旗•••这是后话,在更早的时候蓝色象征着自然,它代表着“长生天”,“长生天”是一个主宰一切的大天神。牧人在祭敖包的时候,这个敖包代表着是不同的小神,如将军敖包就是将军神,土地敖包就是土地神,主宰他们的就是“长生天”这个大天神。

谈到蓝白顺便提一下元代的青花瓷。在成吉思汗建立元朝前,汉族文化已经深深地沁入了草原,元青花虽然是蓝白两色,但它并不是蒙古族的特定产物,因为一是当时蒙古族并没有技术烧青花瓷,它是马背上的民族;二是元青花前已有唐青花出现,青花瓷的烧制绝大多是在汉地,而并不是在草原上烧制的。所以说元青花是蒙族人对蓝天白云的向往值得商榷。

五、各种纹样的组合

我们看到这个纹样(图5)中间是个十字,外面是个圆圈,这是一个传统纹样的组合,其代表太阳。其中大圆被分成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里面是如意纹样,代表着四季如意。边缘的这个东西呢,是叫交合纹样,我们可以把它解构成一个个“T”,互相咬合,这是阴阳关系,就是说阴阳相合,化生万物,是一个和谐的纹样。这个“T”在元后期,也发展成一个太阳纹,在民间剪纸中,有很多是剪老虎,有些老虎的头上是“王”字,但在内蒙古的一些地方,是剪一个“十”字,在陕西,我们看到有些老虎剪纸上面是剪“T”。在基督教中,有这样一个传说,某天上帝警告人们,说在未来的某一天他要处死地上的人,只有他的信徒才能避免,用什么说明他们的信徒身份呢?就是用羊血在自家门槛上画一个“T”,后来那天到来的时候画了“T”的信徒都得救了,而那些没画“T”的都死了。“T”在西方文化有代表太阳的意思,其实羊就是代表太阳,羊神就是太阳神,可见西方的宗教与中国的纹样是有一定的关系。

六、小结

上述只是粗略地谈了几个蒙族民间民族典型的纹样,证明纹样的真正内涵必须从考古的角度去挖掘,而不能仅从图像的角度去观看。

166 评论

黄小仙128

蒙古语中“阿鲁汗·贺”则具有了穿插交错的意思。蒙古族图案艺术中,最常见的阿鲁汗纹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这两类阿鲁汗纹又有几种不同的变化形式。一类是双勾形阿鲁汗纹(即S形阿鲁汗纹),另一类是丁字形阿鲁汗纹(即T形阿鲁汗纹)。双勾形阿鲁汗纹大致有如下三种变化。第一种是连续的直角四方形阿鲁汗纹,并且回旋中心的线条是断开的。这也是最典型和最常见的阿鲁汗纹;第二种是边角交叉的线形阿鲁汗纹,其回旋中心的线条也是断开的。第三种是边角折叠的阿鲁汗纹,回旋中心的线条同样为断开式。这种边角折叠回纹的形制与绳纹的形制非常接近。丁字形阿鲁汗纹大致也有三种变化。第一种是由连续线条形成的正反相间的丁字形阿鲁汗纹;第二种是由连续线条形成的,两边带角而又正反相间的丁字形阿鲁汗纹;第三种是对角的万字阿鲁汗纹,回旋中心的线条也是由连续线条形成。这一类阿鲁汗纹同样也是丁字形万字纹的一种类型。

273 评论

花花only

狼概况: 狼图腾是中国游牧民族几千年来从未中断的民族图腾。狼图腾是中国游牧民族的精神力量之源,历史上曾攻占欧洲、打通了东西方通道、对世界震撼最强的东方人,都是崇拜狼图腾的民族。他们大都认为狼是自己民族的兽祖,狼是草原的保护神、是草原民族的宗师、战神、楷模。地球上没有一种动物,能像狼一样,对人的行为产生如此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并改写了世界和中国的历史,促进了民族的大交流和大融合。 狼一旦上升到民族图腾的崇高地位,狼便处于被保护的位置上。历史上,草原民族既打狼又护狼,建立了人与动物互相依存的循环关系。狼图腾文化是人对动物、对自然生态的自觉敬畏与崇仰。狼这种智性勇锐的动物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游牧地区,始终受到尊敬,野生狼群的存在使得草原的原始风貌被基本保留,所以中国在游牧势力强盛时期,一直没有呈现出沙进人退的荒漠化趋势。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狼图腾崇拜不断受到农耕文化的冲击和挤压,草原狼的逐渐消失与草原退化呈同步态势。中国的荒漠化、沙尘暴问题,主要是草原退化造成的恶果。草原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中国华北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一票否决”的地位和作用。在草原上千百年的狼图腾崇拜时期,草原从未受到墓葬的破坏。草原民族认为狼会将人的灵魂带上腾格里(天),所以将尸体送往天葬场由狼处理,施行天葬,这种“吃肉还肉”的风俗,体现了万物循环的朴素唯物主义观念,尊重大地母亲,肉身化在天地之中,死后也绝不破一块草皮。这种做法在历史上曾有效地保护了草原的自然生态。

238 评论

后知后觉付

蒙古族图腾艺术的渊源:1、蒙古图腾的艺术形象图腾神话是世界上所有民族或部落在一定历史阶段上普遍存在过的文化现象,蒙古原始人群也是如此。蒙古族图腾文化丛遗存虽然不像世界上有的民族那样五光十色,遍及各地,但也不是绝无仅有,岩画、古籍、史诗、游记,特别是代代相传的民间口头作品中留有不少图腾文化的遗迹。如前所述,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有狼、鹿、熊、芒牛、鹰、天鹅、树木等等。2、蒙古族图腾艺术的渊源蒙古古老而生动的狼、鹿图腾神话虽然难以寻觅,但从北方民族史、蒙古历史典籍中的有关记载,从蒙古萨满的神祗观念表现中仍可推定蒙古先民确实存在过狼图腾、鹿图腾崇拜。狼图腾崇拜现象几乎为生息在北方草原上的先民所共有,不仅匈奴、突厥存在狼图腾崇拜,回鹘人也有过生动的狼神故事。说明在那蛮荒的北方草原,对于原始人群来说是非常可怕的野兽,它们往往集合成群,无论捕食或对付进犯之敌,都协同搏斗,凶猛而富有灵性。于是人们由恐惧而敬奉,把它们视作自己的亲属和同类,这就是狼图腾崇拜的萌生。按照与泰勒理论相联“平行论”的文化发展论观点看,任何两个不同的部族所处的生活环境大体相似时,他们的文化必然表现出同样的适应性。那么,同处于北方草原或森林地带的蒙古先民有过狼图腾崇拜便不值得奇怪了。此点有历史典籍和口传作品可证。《蒙古源流》卷四记载:“岁次丁亥三月十八日,兵行唐古诗之便,于杭爱之地方设围,汗以神机降旨云:‘今围中有一郭斡玛喇勒,有一布尔特克沁绰诺出此,二者毋杀。’”郭斡玛喇勒意为“草黄母鹿”,布尔特克沁绰诺意为“苍色狼”。成吉思汗在围猎中特降旨对这两种野兽要放生,可见是作为神兽加以爱护的。还有将帝王的生死与狼的命运相联系的传说。《多桑蒙古史》记云:“有蒙古人告离阔台言:前夜伊斯兰教力士捕一狼,而此狼尽害其畜群。窝阔台以干巴里失购此狼,以羊一群赏来告之蒙古人,人以狼至,命释之,曰:‘俾其以所经危险往告同辈,离此他适。’狼甫被释,猎犬群起啮杀之。窝阔台见之忧甚,入帐默久之,然后语左右曰:‘我疾日甚,欲放此狼生,冀天或增我寿。孰知其难逃定命,此事于我非吉兆也。’其后末久,此汗果死。”从这段故事分析,放狼生,天可增寿,说明狼是吉祥物,吉祥物被毁,必是凶兆,自己的生命也难于久留人世。从这种把帝王的休数与狼的生死联系起来的看法,可窥视出远古崇拜狼的心理积淀虽已流逝久远,则还保留在后世人的观念之中。

273 评论

相关问答

  • 彝族虎纹样毕业论文

    待客习俗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先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

    mercury211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蒙古族舞蹈论文

    注重在 民族和舞蹈两个方面了,民族嘛,自己搜内容,特别是作为传统的面临的现代的各种冲击,急需保护研究,特别是以前研究很少。舞蹈么,重在与其他的舞蹈的异同,重在区

    飞天小懒猫er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古文

    刊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

    爱思晴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蒙古族图腾主题纹样设计论文

    图腾是人类史上最古老的一种文化现象,图腾文化产生年代久远。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都存在着图腾崇拜,并世代相传①。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生活状况的不同,它们的图腾文

    LuckyXue52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纹样设计毕业论文范文

    试论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传统纹样 论文要害词:中国传统纹样 现代室内装饰设计 关系 论文摘要:跟着社会的不时提高和人类生涯质量的日渐进步,人们对室内空间的物

    角落里的镜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