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6

静静地过
首页 > 职称论文 > 目标与行动议论文素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挑剔的嘴

已采纳

读《学习改变命运》有感——目标与行动只要你有了选择,有了目标,那就立即行动吧!不要什么事情都等到明天去做,那么结果必然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制定了目标,就必须立刻付诸实践。再美好的目标,再容易实现的目标,如果不从现在开始努力,那么它决不可能变成现实。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有过很多伟大的想法,但真正使这些伟大的想法成为现实的人只是少数。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立刻行动,他们一直都在等条件成熟的那一天,或者等自己“有空”的那一天。而那一天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没有时间,要挤出时间。总之,一旦目标确定,马上行动,一刻也不要耽误。行动不一定会成功,但不行动绝对不可能成功。 你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如果你不立刻行动,你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也就无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头再来。 如果有人在上学之前,先打电话问交警从家里到学校之间的交通灯是不是都是绿的,那么你一定会把他当疯子。谁都知道,一个想等路灯全部变绿之后再出门的人注定永远都出不了门。可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却有无数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 你害怕上课回答问题吗?马上就举手,你的恐惧便会一扫而光,万一你仍旧拖拖拉拉,你会愈来愈不想回答了。你害怕去找老师问问题吗?马上就拿起一道题,到办公室去问,你会发现这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如果你现在不能鼓起勇气去提问,那么你可能永远都不会鼓起勇气去了。 总之,我们不要对自己说:“我现在没状态。”或者“我对此缺乏信心。”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鬼话,考试可不会专门挑你“有状态”的那一天举行,我们唯一的办法是让“有状态”成为一种习惯,这就需要学会用行动找到状态,用行动找回信心。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心情的变化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动。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命题的逆命题也同样成立:一个人的行动可以影响他的心情。 最后,请大家记住三句话: 当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后,立刻行动吧,因为它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当你不知道自己的目标的时候,立刻行动吧,因为它能帮助你找到自己的目标。 当你感到悲伤的时候,立刻行动吧,因为它能帮助你摆脱忧伤,重新振作。

107 评论

人参娃娃小辫子

目标,行动,未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行动房盼秀人生活在世上,总要确立一个自己追求的目标,没有了目标,人们就像迷路的小孩找不到回家的路。所以,树立实际的目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实现目标的行动。然而,寓言中的蜗牛是悲哀的,它没有认识到行动对于实现目标是何其重要!它的目标真的很远大,可一想到自己的生命太短而不允许自己去实现这个目标时,它就屈服了,投降了,并采取了无所作为的态度,最终死在草丛中。或许有人会认为蜗牛无所作为的选择是聪明的,与其死在去泰山或长江的途中,还不如安逸地死在草丛中。可是,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如果蜗牛采取行动,向自己的目标进军,虽然它会死在途中,但它至少走出了自己狭隘的空间,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大好风光,那么蜗牛也许就不会悲哀地死去,甚至可以死得壮烈些。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类似于蜗牛的人,尽管他们有着远大的目标,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但是他们却无所作为,认为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去实现它,以致于甘愿平庸地过完一生。这些人到最后也只能无奈地带着遗憾离开人生。这样的人生是悲哀的或说是不充实的。因为他们没有为了自己的目标去付出行动,去体验奋斗过程中的酸甜,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我要成为认识自然和模仿自然的巨匠”。这个目标够远大了吧,有些人看了,会觉得那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伟大的科学家和艺术家达·芬奇却做到了。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付出了行动,把看似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为了研究绘画的动态问题,达·芬奇去学习力学;为了研究绘画的比例问题,他学习数学;为了研究绘画的明暗问题,他去学习光学;为了掌握绘画的色彩调配问题,他甚至到药剂师的实验室去参观学习。正是这些行动成就了达·芬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的辉煌。假如达·芬奇在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后,并没有实际行动,而是像蜗牛一样无所作为,他还会有今天的成就吗?恐怕有的只是蜗牛那样的悲哀,带着遗憾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当我们庆幸自己终于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千万别忘了付诸行动,它才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助推器。

89 评论

candyfloss365

如下:

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到草原上猎杀野兔。在到达目的地,一切准备得当,开始行动之前,父亲向三个儿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呢?”

老大回答道:“我看到了我们手里的猎枪、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老二的回答是:“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际的草原。”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而老三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野兔。”这时父亲才说:“你答对了。”

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为行动指出正确的方向,才会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事实上,漫无目标,或目标过多,都会阻碍我们前进,要实现自己的心中所想,如果不切实际,最终可能是一事无成。

一个心理学家的试验。

某天,一个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他们的情绪就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往前走。

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有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都有一块里程碑,人们便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目标。

112 评论

相关问答

  • 言与行的议论文素材

    反面1.叶公好龙。2.“你不应在那里”英逊王爱德华八世,即温莎公爵,在二战前夕访问纳粹德国,与希特勒并排坐,被记者拍摄到他高举右手行礼。事后,他亦觉不妥,向公众

    天道酬勤1212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找准目标议论文素材

    著名的化学家李比希读小学时,有一天,校长问他:“你将来打算干什么呢?”他响亮地回答说:“我想当化学家.”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然而,就是这个被人取笑的孩子

    朵喵喵ljh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议论文目标话题素材

    孙康映雪夜读 晋人孙康,家贫而酷爱读书。夜晚,虽有时间却买不起灯油,只好默默地回忆,消化白天学过知识。有年冬天,他半夜醒来,感到屋内并非漆黑无光,还能隐约约

    mirandaml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人生目标议论文素材

    人们犹如一只蝴蝶,在茫茫的人生路上,常会因世界的庞大而迷失了方向,正是一个心中的意念,一直领导着我们,它就是理想,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坚实的目标。正是这个人生的目标

    悠游肚肚熊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议论文素材银行

    相关论文资料详见附件,仅供参考

    岁月静好-静静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