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剔的嘴
[基金项目] 安徽财经大学青年科研项目(ACKYQ0830)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 姜媛媛,女,山东曲阜人,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阐释○姜媛媛(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摘 要] 习语是使用该语言的整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浓缩,体现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具有承传性。本文介绍了习语的相关定义,并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习语进行了分析,证明了习语的意义的理据性。[关键词] 习语; 认知; 概念隐喻中图分类号: H313.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8610 (2009) 03 - 0085 - 03习语是语言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作为语言艺术的精华沉淀了大量的文化因素,体现着该语言文化的特点,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习语,也有人将其称之为成语或俗语。恰当地使用习语,可以使人们的表达更加精练、生动、形象,往往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习语的掌握水平往往被看做语言习得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习语还是语言信息功能和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因此有必要对习语进行更多的研究。传统上人们认为习语的意义是不可分析的,是“死喻”,强调其意义的任意性。本文将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英汉习语进行分析,并认为习语意义是有理据的,是与人们的认知经验密切相关的。一、习语的内涵及外延习语,英语称为idioms,从广义说来看,习语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形成且久经沿用的特殊固定词组或语句,包括成语、谚语、俗语、箴言、格言、惯用语等语言单位。(一)汉语习语汉语中的习语俯拾皆是,且多半是四字格成语。就本质而言,这种“四字格成语”就是习语,无非是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说法而已[ 1 ]。因此,我们可以将汉语中的习语与成语一词看作同一概念。根据《现代汉语》的解释,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例如: 水深火热、一箭双雕。当然,汉语习语或成语也不止“四字格成语”,还包括像“戴高帽”、“穿小鞋”之类的三字格熟语,歇后语如: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谚语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英语习语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English (1974)把idiom分为两义:( 1 ) language of a peop le or country, specificcharacter of this.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语言,这种语言的特殊之点。(2) ( gram) succession of words whose meaning isnot obvious through knowledge of the individual mean2ings of the constituent words but must be learnt as awhole. [语法]连串之词表示整体意义而不表示各单个意义者。如give way (退让,不能支持) , in order to (为了) , be hard put to (为难,陷入困境)等。以上两义只有第二义相当于成语。二、传统与认知语言学派对习语的观点(一)传统语言学派对习语的观点在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对习语的研究中,习语的可分析性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持不可分析性观点(K·vecses, Szabo称之为“传统观点”[ 2 ] )的人认为习语的语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语义已无法从构成习语的各个词的语义中推测出来,而各个词在组合中也相应丧失了它们原来在语义上的独立性,这类习语被称之为无理据习语。传统观点还认为习语是一种“死喻”( dead metaphor) ,是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由于习语意义的不可分析性使得习语成为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块绊脚石。然而,这种传统观点正逐渐受到挑战。以Carter和McCarthy 为代表的传统观点认为,习语只是一种纯语言现象,主张从词汇、句法及篇章特点等语言层面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传统观倾向于将习语的认知置于纯语言层次,认为习语是独立于人的概念系统及常规只是— 85 —语文学刊 2009年第3期之外的,忽视了习语研究的认知本质。(二)认知视角下的习语认知语言学对语言的任意性提出了疑问,认为语言的共性说明语言不完全是任意的,而是受到认知环境、生活环境、认知能力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理据的。尽管语言符号在基本范畴等级上、在不可分析为更小单位的词素上有一定的任意性,或者有些已经丧失了理据,但是在构成上位或下属范畴的词语或词组及在构成更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和句子的过程中是有动因的、有理据的、可论证的。只是其动因和理据不在于语言形式直接反映外部世界的事物,而是反映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即语言形式相对于人的认知结构来说不是任意的。语言是由人的认知、社会文化及其语用因素促动的符号系统作为语言一个重要部分的习语亦是如此[ 3 ]。鉴于传统观点对习语研究的局限性,认知语言学家对习语从认知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在下文中我们将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介绍。三、习语的隐喻研究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人们学习和掌握习语不能只靠单纯记忆、模仿,还应该尽量理解习语的隐喻概念,注意习语的组成成分与习语整体意义的内在联系,使自己具有创造性活用习语的能力。(一)概念隐喻理论基础概念隐喻就是两个认知域—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映现和对应。源域( source category)多为人们熟悉的有形的具体概念和范畴, 而目的域( targetcategory)则多为陌生的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和范畴。例如,概念隐喻TIME IS MONEY中,MONEY是源域, TIME是目的域,源域所具有的特征通过隐喻概念传递给目的域,由此人们可以说“花时间”,“浪费时间”,“节约时间”。值得一提的是,一个隐喻概念也是通过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些表达方式称为“隐喻表达”(meta2phorical exp ression) 。大量的证据表明概念隐喻存在于人们的认知体系之中。据Lakoff & Johnson统计,普通语言中, 70%以上的表达方式是源于概念隐喻。由此,他们提出日常生活中充满隐喻,隐喻“不仅是语言表达思想经济有效的手段,更重要的还是思维和认知的工具”[ 4 ]。Lakoff的概念隐喻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的认知体系首先是一个充满隐喻性思维的体系,而思维过程中所示用的概念隐喻能以已知喻未知,以简单喻复杂,以具体喻抽象。那么,具体说来,概念隐喻是如何为一些习语提供语义理据的呢?(二)基于概念隐喻的习语认知推理The boss is up in arms about the company’s poorsales record in the past few years.该句中, to be up in arms的意义是通过源域概念“人通常会因情绪亢奋而举起双臂,抖动拳头”的实体意义映射到目的域“ANGER IS UP”的概念认识而被理解为to be angry,在这里,“ANGER IS UP”被称为概念隐喻,因而依据这一类似机制,下面各句中习语所体现的概念隐喻分别是:(1)Mrs. Smith sobbed her heart out at the newsof hermother’s HEART IS USED - UP RESOURCE: 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史密斯太太哭得死去活来。(2) Intellectuals have certainly come up since theopen policy reformation. H IGH STATUS IS UP: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无疑有了很大提高。( 3 ) The fire between them finally went IS FIRE:他们之间的爱火最终熄灭了。(4) The house changed hands many times. POS2SESSION IS HOLD ING SOMETH ING IN THE HAND:这幢房屋多次易主。上述例句说明,概念隐喻充当着两个彼此独立且截然不同的概念域之间的媒介,概念意义之间的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因此,解读“sobbed her hear out, come up, fire⋯ went out,changed hands”的意义要远比“used - up resource,high status, possession”等意义复杂。假如我们从概念隐喻所构成的思维体系与习语喻义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析习语,那么,理解这类习语自然以概念隐喻作为基础。另外,Barcelona指出概念结构是语言的心理体现,是词义运用的基础,是把语言和认知对应起来的中间层次[ 5 ]31 - 58。为了进一步揭示概念隐喻的认知表征,我们还可以从概念映射的动态过程着手,即概念结构的实体性对应与认知性对应加以对比分析。实体性对应是指源域和目的域中概念的静态意义对应。例如,习语“to sp it fire”的一般意义是“to be an2gry”,是根据概念隐喻ANGER IS F IRE一般概念结构得来的。认知性对应是人们运用了概念结构认识上的动态意义对应,是从一个认知领域到达另一个知识领域的隐喻思维过程中运用了推导。又如,为何习语“sp itting fire”和“smoke coming out of one’sears”的喻义为“more intense anger”,而不仅仅是“beangry”? 因为人们根据有关特定的概念隐喻知识,即“火变得浓烈而难以控制时是非常危险的”这一认识来解读“sp itting fire”和“smoke coming out ofone’s ears”的喻义。因此,人们很自然地在“fire”的概念结构上运用联想,把“fire”的特殊概念结构与人的情感变化关联起来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当怒气变得强烈且失去控制时同样也是非常危险的,而它的附加意义从“to be angry”到“to be becoming greatly— 86 —说文解字 姜媛媛/ 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阐释angry”程度的不同变化,则是根据源域“fire”和目的域“anger”的认知性对应得出。多数情况下决定一个习语的一般意义,即习语所涉及的概念时习语里所使用的概念隐喻的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认知性对应。所以,在解释习语的认知性隐喻方面,我们发现后者要比前者更为复杂。以上是用概念隐喻分析英语习语的语义理解。汉语习语的语义也可以用概念隐喻解释。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汉语四字格习语“如胶似漆”。在这一习语中,我们只看到“胶”、“漆”这两个源域,而目标域却没有在习语中出现。那么,汉民族是如何将两个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上去的? 我们知道,“胶”和“漆”都具有黏附力,两者结合无疑表示很强的粘固性。但是黏附必然会牵涉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粘与被粘。换言之,有粘的事物就必然具有被粘的事物,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此外,该成语中“如”和“似”均是达至语言隐喻目的的标记词,说“如胶似漆”,肯定隐含着某事和某人“如胶似漆”。其次是依据汉语的共有知识( shared knowledge) ,“如胶似漆”常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对这一隐喻成语的解读首先是将“胶”和“漆”这两个源域整合在一起,再将已经整合的概念映射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一目标域上,这样便得出一个新显结构:某人与某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深厚,难舍难分。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传统观点所认为的英汉习语意义的任意性、不可分析性是不成立的。英汉习语的意义是与我们的认知经验密切相关的。认识到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今后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英汉习语。【参考文献】[ 1 ]王文斌,姚俊. 汉英隐喻习语ICM和CB 的认知对比考察—以汉语的四字格隐喻习语为基础[ J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5).[ 2 ]K·vecses, Z. & Szabó, P. . Idioms: A view from cogni2tive linguistics[ J ]. App lied L inguistics, 1996 (3).[ 3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 ]Lakoff, G &M. Johnson. MetaphorsWe L ive By[M ]. 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5 ]Barcelona, A. . On the p lausibility of claiming a metonymicmotivation for concep tualmetaphor. InMetaphor andMeton2ymy at the Crossroads, ed[M ]. Mouton de Gruyter, 2000.(上接第68页)《广志》曰:“剥其上皮,色黄白,味似葡萄,甜而脆,亦饱人。”《广志》曰:“似‘鳖卵’,大而酸,以为醢和。”皮如玉色,滑而且美(在这个句子里,“而”字后面加了一个“且”字,但在句型的用法没有什么影响,算是一个变形。)2. (名词)如/似/若(名词) , (主谓短语)而(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所介绍事物的性质或状态。今鹿豆也,叶似大豆,根黄而香,蔓延生菲,似葍,茎粗,叶厚而长,有毛3. (主谓短语)如/似/若(名词) , (形容词)而(形容词) ,两个形容词表示所介绍事物的性质或状态。子大如拇指,长而锐,有似羊角,名’羊角蕉’,味最甘好。实白如肪,甘而多汁。4. 两个“(名词)如/似/若(名词) ”连用。枇杷,叶似栗,子似蒳,十十而丛生。五、句型分析总结“如/似/若”和“而”连用句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在《要术》以后的时代里它的发展状况又是如何,限于本文的篇幅,笔者将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进行更深一层的探讨。因为,笔者在准备本文的过程中,隐约发现,在之前的《山海经》中,这种句式已经大量出现了,说明它的出现的时间上限还应该不晚于那个时代。另外,笔者还从本文分析中发现,这种句式在介绍事物类型的著作中出现的频率可能更高一些,也有待于日后研究。可以肯定的是,《齐民要术》行文和引文中“如/似/若”和“而”连用句式的大量运用,说明这种句式在《齐民要术》的成书时代已经是非常的成熟了。【参考文献】[ 1 ] (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附杂说[M ]. 中华书局, 1985.[ 2 ]汪维辉,试论《齐民要术》的语料价值[ J ]. 古汉语研究,2004 (4).[ 3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98年版) [M ]. 商务印书馆, 2000.— 87 —语文学刊 2009年第3期
人参娃娃小辫子
浅谈汉语典故成语的翻译摘要:本文分析了典故成语的特点和它隐合的比喻意义。同时阐述了它与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由于目的语中存在文化空缺现象,为了使翻译的交际目的成功实现,从跨文化角度翻译典故成语时,归化优于异化。关键词:典故成语 文化翻译文化空缺 归化 异化 引言习语足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它包含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都包含着大量的习语。至今为止,国内外的外语类学刊发表了不少有关英汉习语(idoms)的文章,但就汉语典故成语(idiom with allusion)的英译来说,还没有学者单独地谈论过它的翻译方法。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翻译汉语中的典故成语, 归化和异化孰优孰劣的问题。一、典故成语1.定义和特点典故成语是习语中比较特殊的语言群体, 是固定的四字结构,它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趣味横生、意义深远,如“东施效颦” “名落孙山” “叶公好龙” “邯郸学步”等等,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习惯性地把英语习语(idom)和汉语成语联系起来。成语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它与中图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它是“熟语” 的一种,是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2.隐含的比喻意义典故成语的定义使我们知道,在使用中我们通常注重的足它的比喻意义,而不是从字面上看出的意思。例如:水落石出(苏轼 后赤壁赋》)字面含义是水落F去,水底的 头就露出来了。在具体使用时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于是焉, 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庄子》)现在,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四面楚歌”现在比喻孤立无援, 四面受敌的处境。要想确切地弄清楚典故成语的这种比喻义,译者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知识,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二、文化和翻译1.定义英罔人类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 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集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其在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虽然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有很大不同,在典故成语英译时有很大困难,但不是说中两方人无法互相沟通,翻译架起了跨文化交际的桥梁。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对翻译作了如下定义: “Translation consists in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first in"terms of mean ingand secondly in term s of style.”(Eugene A Nida,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1969)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 而且涉及到两种文化, 它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目的语文化(Target Culture)和源本语文化(Source Culture)的桥梁, 足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互相交际的媒介。他 时强调“翻译中,意义是最重要的, 形式次之,对应的形式会丢失源文本(the source text)的文化意义,这是源文本的交际特点, 这样会阻碍跨文化交流”(Nida,The Sociolinguistics of InterlingualCommunication,1996)。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为了使人们互相沟通,源文本的意义应该被清楚地传达,翻译主要是释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典故成语时,归化应是最主要的策略。2.异化、归化所谓异化、归化是就翻译中所涉及的文化转化而言,前者以源文化为归宿(source language cultureoriented,i.e.culture oriented),后者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target language culture oriented,i.e.culture oriented)。即“异化”提倡泽文 。1尽量去适 、照顾源语的文化及原作者的遣训用字习惯,而“归化”则恰恰相反,主张译文应尽量适应、照顾日的语的文化习惯,为读者着想,替读者扫除语言文化障碍。3.文化空缺“语言词汇足最 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训’『L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许多方血存在着不对 现缘。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来说,它的产生是 为每一种语吉都仃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和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_I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 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两种语言之问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一种语 中的训 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对应或契合的浏,所以 英洋典故成语时必须改变它的结构形式。4.举例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具体分析典故成语英泽时,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洋方法孰优孰劣。(1)东施效颦(((红楼梦 第3 4章)译文.“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Yang)洋文 Zhungzi’S story of the beatutiful Xi—Shi’S uglyneighbour,whose endeavours to imitate the hideous that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David Hawkes)译文.山EJ《红楼梦》,在处理含有文化特色的 故成语时,杨宪益先生采用了异化的洋法,把“东施”译成了“Tung Shih”,一个两方文化中 缺的人物形象,因此这样的泽文对J:曲方读者来说足毫无意义的。 霍克斯采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法, 外 读者看来町是妙不可苦。(2)愚公移山(《A 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inEnglish)),Northern Art Printing Company)泽文.“The Foolish Old Man who removed themountains.”(异化)译文 “the determination to win victory and the couragrto surmount every dificulty”(归化)(3)请君入瓮(《A 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inEnglish)),Northern Art Printing Company)译文l"Will you kindly step into the jar?”(异化)译文2“Make a person suffer from his own scheme.”(归化)在例(2)中, 洋文采用l芹化的译法把“愚公” 洋成了“The Foolish Old Man”这样一个贬义的短语,严重误解了成语本身的内涵。例(3)的徉文同样用异化译法无法传达出成语本身所表达的J下确意思。而 例中的译文 都用归化译法翻洋山“愚公移山”和“请君入瓮”这两个成语的比喻意义。使口的语读 理解了原语意义,实现了翻泽的口的。三、结束语翻译的本质目的是沟通,足让译语读者理解懂得原文的意思。这就好比把一个人说的话翻译成哑语,再怎么“说”都没有用, 只有把蜕的话转换或日“归化”成用手势表示的哑语,才能让聋哑人明白。因此,翻译的本质目的决定了翻译典故成语时,归化是更好的方法。但同时, 归化法也并不排斥异化法, 而是两者互为补充。总之,在翻译时, 采取归化占主导,异化从属的方法,使两者相得益彰。参考文献:[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O01.[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3]刘玉杰,钱莲生.汉语成语英译词典[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 999.[4] 其昌.汉英翻译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5]工襦祥.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OO0.[6]许建平[M].“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J].中 翻译,2002, (5).[7] 治奄.人学汉英翻洋教程[M].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8]许 钧. 代美 翻译理论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9]夏征农.辞海[z].北京:中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10]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H]曹雪芹,高鄂.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2]Baker,Mona,In Other Words:Translat/onCours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13]Hawkes,David,The StOng of the Stone[Z].Penguin Books, 1980.[14]Yang,Xianyi&Gladys,A Dream of Mansions[Z].Bei 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4.[I5]Nida Eugene A.&Taber CharlesR,The Theory817d Prac 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II,I969.[16]Nida EugeneA.。Language, , 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candyfloss365
简析成语的哲学意蕴
论文关键词:成语意蕴
论文摘要: 成语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成语原内容反映了人们的认识,蕴含了隽永的哲学道理。本文运用哲学观,从七个方面阐述了成语的哲学意蕴。(1)物质与意识;(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3)运动观;(4)联系发展观;(5)质量互变规律;(6)对立统一规律;(7)认识与实践观。 成语是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定型语,是经过人们一再推敲、反复锤炼而成的精华,是人们认识的结晶,它概括了人们在探知客观世界奥秘中的实际体验与思维成果,包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 一、物质与意识 1.物质是在意识之外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随物赋形”。它说的虽是作画之理,即画画要针对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态,给予形象生动的描绘。但同时也说明了物质是可以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的。 “掩耳盗铃”。偷铃的人怕别人听到钟声而捂住自己的耳朵,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做法。“在人之外,不以人为转移。”声音是客观存在的。决定它的也是客观性的东西,不论你怎样捂住耳朵,它都不会因此而消失。此类成语还有:画蛇添足;凭空捏造;杞人忧天;无中生有……。 2.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要发生作用必须以物质为基础。因而,过分地强调意识的作用都是错误的。如:“画饼充饥”。“画饼”只是人们头脑中饼子观念的表现,就如房屋设计图案只是关于房子观念的表现一样,实质上还是思想形态的东西。企图以画饼来充饥,无异于用精神代替物质,用幻想代替现实,其结果是陷入唯心主义的空想。此类成语还有:望梅止渴;白日做梦;描鬼画神……。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1.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如“触类旁通”。接触过某方面的事物能了解同类的另一些事物。这说明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促使认识的深化。 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表示这一含义的成语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定胜天;愚公移山……。 然而,有时人们会忽略意识的能动作用。如:“因噎废食”,就是一种消极悲观的态度。 2.物质都有其客观的规律性。·物质的规律性是客观的,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如:“揠苗助长”本来是想庄稼长得快,但因违背了庄稼的生长规律,其结果是“揠苗助桔”。受到了客观规律的惩罚。 3.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主观符合客观,主客观相统一。在成语中,有些内容反映的却是主观脱离客观的思想。这类成语有:钻冰求火;竹篮打水;救火投薪……。 三、运动观 1.物质的运动是多样的、复杂的。反映哲学这一意义的成语有:千变万化;变幻莫测;瞬息万变……动是运动的一般形式,而静是运动的特殊形式。成语“百动不如一静”,反映的就是动与静的对立统一关系。而有些成语反映的却是否认了物质的运动。如: “刻舟求剑”。剑掉在水里,人却不立刻下水找剑,而只是在船上刻下掉剑的地方,等船停了再找剑。这样自然是找不到剑了。船是运动的,水是运动的,掉剑的地方肯定就会变了。 2.物质运动总是同时间、空间相联系的。如:“光阴似箭”。形容时间过得快。这种快是与人的一生或一段长时间相比较而言的。体现了时间、空间的运动。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时间与空间是不可分割的。如:“远水救不得近火”。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这个成语一“远”一“近”有着鲜明的空间特征;一“缓”一“急”又有着鲜明的时间特征。用空间特征借喻时间特征,表示空间与时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四、联系发展观 1.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反映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的成语如:“础润而雨”。意思是柱下石湿润,预示天将下雨。人们根据生活经验,从某些自然现象的联系中推论出各种事物之间有普遍联系。 “唇亡齿寒”。这个成语说明了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唇”与“齿”相互依存,生死与共。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现实的。 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的特点。如:“洛阳纸贵”。“洛阳”与“纸贵”本来是不相干的两个事物。但由于左思的《三都赋》风行洛阳,从而使纸价上涨。把“洛阳”与“纸贵”联系了起来。这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有直接联系,也有间接联系。 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对待问题、看待事情。而有些成语反映的是一种孤立的观点。这样的成语有:管中窥豹;盲人摸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唯物辩证法中的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具有上升性和前进性的特点。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全句强调青“胜于”蓝,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后来居上,新事物高于旧事物。事物的发展是上升前进的。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说明旧事物内部虽已衰亡,但表面上依然很强大,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世界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映这一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成语中反映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也有很多。如:蹈规循矩;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五、质量互变规律 1.质是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律性。如:“非驴非马”。它所蕴含的哲理是说:事物都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不能混淆不同事物的'不同质的界限。在认识事物时,既要看到不同事物的区别,驴是驴,马是马,不应当驴马不分,同时又要看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承认中间状态的存在。 2.质与量的统一就是度。只有在一定的度内才会做好事情。成语如:“哀而不伤;过犹不及;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反映的就是这种思想。 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或者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度,那么正确的行动也变成了错误的了。这类成语如: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功亏一 篑 ……。 3.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或两种状态。量变转变为质变,首先要有量的积累。反映量积累的成语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量的积累引起量变,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同时又是新的量变的开始。反映这一思想的成语有:滴水穿石;积土成山;绳锯木断……另外如成语“五十步笑百步”,所表达的哲学含义是质相同的事物,量可能不相同。 六、对立统一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的内容。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之间存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这一哲学含义的成语有:并行不悖;不是冤家不聚头;刚柔相济……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这样的成语有:冰炭不同炉;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一 此外,成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然也含有矛盾的斗
争性,但只是反映了矛盾双方的激烈斗争的形式和一方战胜另一方的结局,反映的对立性不全面。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因。内部矛盾是内因,外部矛盾是外因。反映内因这一哲学含义的成语有:祸起萧墙;物腐虫生……反映外因这一哲学含义的成语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内因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内外因是相互联系的。反映这一关系的成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泥而不滓;自力更生……矛盾的同一和斗争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反映这一哲学含义的成语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月满则亏;泰来否极。 3.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反映了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而成语“讳疾忌医”、“模棱两可”却否认了矛盾的客观性。 对待问题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反映这一哲学思想的成语有:打蛇打七寸;釜底抽薪……。 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分析客观事物时,要把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相结合。对待具体问题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反映这一哲学思想的成语有:对症下;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在分析矛盾时,要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下面这些成语反映的内容正好脱离了这种方法。如:截长补短;拆东墙补西墙;割肉补疮……。 七、认识论与实践观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论就是一种反映论。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可知论,如成语“格物致知”。唯心主义的反映论却是不可知的,如成语“蝶化庄周”。既然认识论是一种反映论,那么这种反映有时难免会片面化、表面化。反映这—哲学思想的成语有:不求甚解;井底之蛙;浅尝辄止……。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动力,反映实践对认识的影响的成语有:多见广识;孤陋寡闻;熟能生巧;百闻不如一见;识途老马;……我们强调“知行合一”,有理论就要靠实践来证明,认识的目的是实践。反映认识对实践的影响的成语有:开卷有益;运筹帷幄;必躬必亲;游刃有余……。 3.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因而看问题处理事情要理论联系实际,反映这一哲学观点的成语有:兵无常势;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在认识论中,还存在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思想。成语如:生搬硬套;依葫芦画瓢;纸上谈兵……。 综上所述,成语所表现的人们的主观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进行细致观察、周密思考、深入辩析、反复验证而形成的,它的哲学含蕴是广泛而深刻的。 参考文献: [1]汉大成语大词典[K],北京:大词典出版社,1996 [2]成语概说[X],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密果儿小YO
浅谈汉语典故成语的翻译 代写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典故成语的特点和它隐合的比喻意义。同时阐述了它与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由于目的语中存在文化空缺现象,为了使翻译的交际目的成功实现,从跨文化角度翻译典故成语时,归化优于异化。关键词:典故成语 文化翻译文化空缺 归化 异化 引言习语足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它包含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都包含着大量的习语。至今为止,国内外的外语类学刊发表了不少有关英汉习语(idoms)的文章,但就汉语典故成语(idiom with allusion)的英译来说,还没有学者单独地谈论过它的翻译方法。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翻译汉语中的典故成语, 归化和异化孰优孰劣的问题。一、典故成语1.定义和特点典故成语是习语中比较特殊的语言群体, 是固定的四字结构,它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趣味横生、意义深远,如“东施效颦” “名落孙山” “叶公好龙” “邯郸学步”等等,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习惯性地把英语习语(idom)和汉语成语联系起来。成语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它与中图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它是“熟语” 的一种,是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2.隐含的比喻意义典故成语的定义使我们知道,在使用中我们通常注重的足它的比喻意义,而不是从字面上看出的意思。例如:水落石出(苏轼 后赤壁赋》)字面含义是水落F去,水底的 头就露出来了。在具体使用时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于是焉, 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庄子》)现在,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四面楚歌”现在比喻孤立无援, 四面受敌的处境。要想确切地弄清楚典故成语的这种比喻义,译者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知识,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二、文化和翻译1.定义英罔人类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 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集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其在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虽然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有很大不同,在典故成语英译时有很大困难,但不是说中两方人无法互相沟通,翻译架起了跨文化交际的桥梁。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对翻译作了如下定义: “Translation consists in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first in"terms of mean ingand secondly in term s of style.”(Eugene A Nida,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1969)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 而且涉及到两种文化, 它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目的语文化(Target Culture)和源本语文化(Source Culture)的桥梁, 足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互相交际的媒介。他 时强调“翻译中,意义是最重要的, 形式次之,对应的形式会丢失源文本(the source text)的文化意义,这是源文本的交际特点, 这样会阻碍跨文化交流”(Nida,The Sociolinguistics of InterlingualCommunication,1996)。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为了使人们互相沟通,源文本的意义应该被清楚地传达,翻译主要是释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典故成语时,归化应是最主要的策略。2.异化、归化所谓异化、归化是就翻译中所涉及的文化转化而言,前者以源文化为归宿(source language cultureoriented,i.e.culture oriented),后者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target language culture oriented,i.e.culture oriented)。即“异化”提倡泽文 。1尽量去适 、照顾源语的文化及原作者的遣训用字习惯,而“归化”则恰恰相反,主张译文应尽量适应、照顾日的语的文化习惯,为读者着想,替读者扫除语言文化障碍。3.文化空缺“语言词汇足最 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训’『L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许多方血存在着不对 现缘。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来说,它的产生是 为每一种语吉都仃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和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_I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 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两种语言之问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一种语 中的训 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对应或契合的浏,所以 英洋典故成语时必须改变它的结构形式。4.举例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具体分析典故成语英泽时,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洋方法孰优孰劣。(1)东施效颦(((红楼梦 第3 4章)译文.“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Yang)洋文 Zhungzi’S story of the beatutiful Xi—Shi’S uglyneighbour,whose endeavours to imitate the hideous that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David Hawkes)译文.山EJ《红楼梦》,在处理含有文化特色的 故成语时,杨宪益先生采用了异化的洋法,把“东施”译成了“Tung Shih”,一个两方文化中 缺的人物形象,因此这样的泽文对J:曲方读者来说足毫无意义的。 霍克斯采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法, 外 读者看来町是妙不可苦。(2)愚公移山(《A 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inEnglish)),Northern Art Printing Company)泽文.“The Foolish Old Man who removed themountains.”(异化)译文 “the determination to win victory and the couragrto surmount every dificulty”(归化)(3)请君入瓮(《A 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inEnglish)),Northern Art Printing Company)译文l"Will you kindly step into the jar?”(异化)译文2“Make a person suffer from his own scheme.”(归化)在例(2)中, 洋文采用l芹化的译法把“愚公” 洋成了“The Foolish Old Man”这样一个贬义的短语,严重误解了成语本身的内涵。例(3)的徉文同样用异化译法无法传达出成语本身所表达的J下确意思。而 例中的译文 都用归化译法翻洋山“愚公移山”和“请君入瓮”这两个成语的比喻意义。使口的语读 理解了原语意义,实现了翻泽的口的。三、结束语翻译的本质目的是沟通,足让译语读者理解懂得原文的意思。这就好比把一个人说的话翻译成哑语,再怎么“说”都没有用, 只有把蜕的话转换或日“归化”成用手势表示的哑语,才能让聋哑人明白。因此,翻译的本质目的决定了翻译典故成语时,归化是更好的方法。但同时, 归化法也并不排斥异化法, 而是两者互为补充。总之,在翻译时, 采取归化占主导,异化从属的方法,使两者相得益彰。参考文献:[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O01.[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3]刘玉杰,钱莲生.汉语成语英译词典[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 999.[4] 其昌.汉英翻译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5]工襦祥.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OO0.[6]许建平[M].“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J].中 翻译,2002, (5).[7] 治奄.人学汉英翻洋教程[M].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8]许 钧. 代美 翻译理论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9]夏征农.辞海[z].北京:中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10]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H]曹雪芹,高鄂.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2]Baker,Mona,In Other Words:Translat/onCours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13]Hawkes,David,The StOng of the Stone[Z].Penguin Books, 1980.[14]Yang,Xianyi&Gladys,A Dream of Mansions[Z].Bei 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4.[I5]Nida Eugene A.&Taber CharlesR,The Theory817d Prac 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II,I969.[16]Nida EugeneA.。Language, , 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语言哲学的隐喻观,下面带来的语言哲学的隐喻观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语言哲学的隐喻观【1】 摘要: 隐喻是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 大多数理论家认为隐喻是以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英文版!
英汉动物象征意义对比关系离不开其内涵比较,文化意义是指社会所赋予词语的引申义、隐喻义、借代义、联想义、象征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特有的含义,在浩瀚的词汇海洋
论文摘要:生态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话语和批评 方法 正日趋成熟。本文旨在采用生态批评视角,重新审视D.H.劳伦斯的《蛇》中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
论文是一种学术观点的体现,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别人得到一些启示,同时扩展他人的理解和见识。自己也可以看他人的论文,学到不同的知识,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