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3

huangxinru7
首页 > 职称论文 > 国外硫同位素研究现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uibianlaidian

已采纳

一、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1.组成

表2-15及图2-28反映了熊耳山—崤山—外方山地区不同类型金矿硫同位素组成。由图2-28可知研究区内金矿床硫同位素组成具如下特征:①产于熊耳群火山岩中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点)(以富碲化物或Te、Se为特征)的代表性矿床(点)如上宫、北岭、前河、庙岭、陈胡子沟、干树凹等,其δ34S值组成为:早期低正值(δ34S=+‰—+‰),晚期以δ34S值出现较大负值为特征,(δ34S=—‰——‰),与国内外火山岩及碱性杂岩中浅成低温热液富碲化物金-银矿床(斐济瓦图科乌拉δ34S=—‰——‰,冀北东坪金矿δ34S=+‰——‰)硫同位素组成相似。显示硫同位素发生了强烈分馏作用。

图2-28熊耳山—崤山—外方山地区不同类型金矿硫同位素组成分布图

除上述熊耳群火山岩中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外,其它类型的金矿床或铅锌金矿床,包括石英脉型、蚀变岩-石英脉复合型、角砾岩型、硫化物伴生金型,以稍富重硫或接近陨石硫的组成为特征。

表2-15熊耳山—崤山—外方山地区矿石硫同位素组成

续表

总体上看,在初始矿化富集阶段,伴随熊耳期火山喷发形成的熊耳群火山岩、火山角砾岩中的金属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为稍富重硫的正值;在晚期矿化阶段,成矿作用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金矿床成矿作用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硫同位素组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馏作用,从而出现了目前测定的硫同位素组成千差万别的现象。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硫同位素经历了强烈的分馏作用,出现了较大的负值,其它则为在弱碱性环境下发生的弱分馏作用,形成偏离陨石硫的低正值。祁雨沟金矿均一化程度高,分馏不明显。

2.物源信息

由于硫同位素的分馏作用,导致研究区内不同类型金矿床,甚至同一类型中的不同矿床硫同位素组成也存在较大差别。要探讨硫源乃至其示踪的物源信息,必须寻求成矿溶液的总硫同位素组成。只有在低pH值、低fo2条件下晶出的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δ34S)才与矿液的总硫同位素组成相似。研究区内大多数金矿床硫同位素都发生了分馏作用,要了解其总硫(δ34S∑s)组成,必须利用共生硫化物矿物对、高温平衡外推法或利用大本分馏模式反推法。

分别产于太华群变质岩系、崤山群碎屑岩系及熊耳群火山岩系中的石英脉型(半宽)金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为偏离陨石硫的正值(δ34S=‰—‰)。利用平衡共生的四对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共生矿物对进行平衡外推,求得δ34S∑s为+‰左右(图2-29)。祁雨沟角砾岩型金矿,硫同位素组成接近陨石硫特征(δ34S=—‰—+‰),用黄铁矿-黄铜矿平衡共生矿物对外推得到的δ34S∑s为+‰(任富根等)。产于熊耳群火山岩中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其硫同位素组成以出现较大负值为特征。黎世美等据黄铁矿-重晶石共生矿物对进行平衡外推,得到的δ34S∑S为—2‰——‰,均显示陨石硫特征,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地幔及其衍生物。

从矿石、围岩硫同位素组成对比情况来看,初始矿化阶段矿石硫同位素分馏较弱,表现为矿石硫与围岩硫组成特征相似。如产于熊耳群火山岩系中的店坊火山角砾岩式金矿床,其初始矿化阶段硫同位素组成δ34S为‰—‰,平均‰,与其直接围岩——火山角砾岩、英安斑岩中黄铁矿的δ34S(‰—‰,平均)相近,也与熊耳群火山岩中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δ34S=‰)相近。构造蚀变岩型北岭、上宫金矿初始矿化阶段δ34S为‰—‰,与熊耳群火山岩杏仁中含金黄铁矿的δ34S(‰)及火山岩中硫化物的δ34S(‰)相近。晚期则向负值演化。

3.物理-化学环境信息

δ34S值偏离陨石硫而出现较大负值的原因不外乎有两种:一是硫同位素发生分馏;二是由于硫为生物来源或细菌还原硫酸盐而使32S富集。综观研究区内不同类型、不同赋矿岩系中的金矿床,发现不同类型的金矿床的δ34S值不同:店坊角砾岩型金矿的δ34S为‰—‰,鸡冠山石英脉型金矿的δ34S为‰—‰,均有别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δ34S(‰——‰)。另外,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中,出现较大负值的主要赋存在熊耳群火山岩系中,而产于太华群中的较少。再者,同一矿床内出现硫同位素组成的规律性变化,如早期为正值,晚期为负值等。这些均是生物成因难以解释的。因此,我们认为本区硫同位素出现较大负值是硫同位素分馏作用的结果。

图2-29半宽金矿δ34S(‰)—1000lnaPy-Cp关系图

1972年,大本(Ohmoto)等学者就详细研究了矿液物理-化学状态对热液矿物硫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并指出:硫化物δ34S值不仅取决于体系总硫同位素组成(δ34S∑s),而且也和周围环境有关,而成矿溶液中晶出的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是温度(t)、成矿溶液pH值和δ34S∑s、氧逸度(fo2)、离子浓度(1)等参数的函数。在此基础上,他编制了一系列图解。这一模式的出台,突破了经典硫同位素研究类比法的局限性,使热液硫同位素分馏机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根据大本分馏模式选择相应温度范围和图解(如t=150℃、t=250℃、t=350℃等),结合利用共生矿物对计算的δ34S∑s及测定的pH值可求得成矿过程的氧逸度(fo2)。已知氧逸度(fo2),可求得pH值;反之,已知氧逸度(fo2)、pH值及δ34S则可反推溶液的δ34S∑s范围。祁雨沟金矿床的早期成矿温度较高(t=324—425℃),选t=350℃分馏模式图解(图2-30);晚期成矿温度降低(t=202—℃),选t=250℃分馏模式(图2-31)。根据其硫同位素组成(δ34S)在图解中的稳定矿物场范围,可知其早期lgfo2为-32—-30(实测lgfo2=,邵克忠等,1992),晚期lgfo2为-39—-37(实测lgfo2=—,邵克忠,1992),均与实测包裹体氧逸度(fo2)相近,也与δ34C为‰—‰的结论相一致(图2-31),显示酸碱度pH范围为—。本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硫同位素出现较大负值,根据其测定温度区间(t=115—360℃),选取t=250℃分馏模式图解,可得到该类型金矿床稳定矿物场(图2-32)。从图中看出,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晚期氧逸度较高,这与黎世美等(1993)测定的上宫金矿早期lgfo2为-37—-40、晚期1gfo2为—35的结果是一致的。由此,可以认为硫同位素组成(δ34S)的差异,是成矿溶液中的硫同位素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经分馏作用形成的。根据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可大致判断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从而为矿床的成因探讨提供某些信息。

4.地质意义

图2-30祁雨沟金矿δ34S-lgfo2-pH值关系图

(据大本,1972)

1—δ34S等值线,括弧内为硫化氢的δ34S值;2—∑S=水时的Fe-S-O矿物界线;3—可溶解/不可溶解的重晶石界线;4—祁雨沟矿区稳定矿物场(I=,δ34SΣs=0‰,t=350℃)

图2-31祁雨沟金矿834S-lgfo2-pH值关系图

(据大本,1972)

1—δ34S等值线;2—∑S=水时的Fe-S-O矿物界线;3—δ13C等值线(δ13C∑c=—5‰);4—稳定矿物场(I=,δ34S∑s=0‰,t=250℃)

各种类型金矿的δ34S∑s接近于零,反映硫的地幔及其衍生物来源,而硫同位素组成的差异是因物理-化学条件改变,引起硫同位素分馏作用而形成的。那么,引起硫同位素分馏的较高氧逸度和导致环境由弱碱性到弱酸性变化的内在因素是什么呢?正常岩浆演化过程中不可能出现氧逸度升高的现象,只有在构造活动地区,由于水和二氧化碳的加入才能导致氧逸度升高。fo2的升高必然引起H2S向H2SO4转化。由H2S氧化而生成的H2SO4的强烈电离使热液中H+大量增加,从而使pH值降低。硅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蚀变作用就是pH值降低的直观表现。结合氢、氧同位素研究显示的有地表水参与的特征及较低的成矿温度和盐度(5—15wt%),可以认为引起物理-化学条件改变的关键因素是地表水。由于构造-岩浆活动,引起富含氧的地表水不断渗透到深部来源的岩浆热液中,使成矿热液的氧逸度升高。上宫金矿早期lgfo2为-39—-40,可能代表了原始岩浆热液的氧逸度;晚期fo2为—35,可能代表地表水加入后的氧逸度。这种由早期氧逸度低、pH值较高向晚期氧逸度高、pH值较低的演化过程,正是δ34S由低正值向较大负值演化的过程,同时在时间上与成矿作用是一致的。这是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标型特征。

稍富重硫(低正值)的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是在弱碱性、还原环境中形成的。接近于熊耳群火山岩中硫化物的δ34S组成,反映硫与熊耳群火山岩有相同的来源或直接来源于熊耳群中。

二、铅同位素组成

越来越多的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地壳中经历了漫长演化历史的铅同位素不可能只在封闭的U-Th-Pb系统内演化。自然界中封闭系统是罕见的,普遍存在的是开放系统。开放系统内铅同位素的混合混杂作用和放射成因铅的干扰都是可能的。因此,铅同位素数据在矿床学中的应用是较为复杂的,从最早的年龄学研究,转向了Pb-Nd-Sr-O同位素体系综合对比研究和同位素在找矿和构造环境示踪研究等方面。通过铅同位素研究可以得到一系列有关源区的数值特征,从而为成矿物质来源研究提供有关信息。表2-16、图2-33分别是熊耳山—崤山—外方山地区金、铅锌金矿床矿石及围岩铅同位素组成和构造模式。从图中可看出,不同类型的金矿床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存在一定差别,表现为206Pb/204Pb、207Pb/204Pb存有差异,反映了地壳铅的混合混染特征。206Pb/204Pb、207Pb/204Pb偏高与地球不同层圈铅同位素组成及Pb、U、Th平均浓度有关(表2-17)。

图2-32蚀变岩型金矿δ34S-fo2-pH值关系图

(据大本,1972)

1—δ34S等值线,括弧内为硫化氢的δ34S值;2—ΣS=水时的Fe-S-O矿物界线;3—可溶解/不可溶解的重晶石界线;4—稳定矿物场

图2-33铅同位素构造模式图

(据Doe,1979;序号同表2-16)

表2-16熊耳山—崤山—外方山地区矿石、围岩铅同位素组成

①1—6—构造蚀变岩型;7—硫化物伴生金型;8—石英脉型;9—10—角砾岩型。

②括弧内为样品数。

③横线上为变化范围,横线下为平均值。

表2-17地球不同层圈铅同位素组成及Pb、U、Th平均浓度(10-6)

上部地壳206Pb/204Pb、207Pb/204Pb较高。当地幔物质受到上部地壳混合混染后可以使206Pb/204Pb、207Pb/204Pb偏高,同时由于地幔Pb、U、Th浓度较地壳低,当有地壳物质混染时还可产生放射成因铅混染,从而导致铅同位素组成发生明显变化。

总体上看,研究区内矿石铅同位素组成除祁雨沟金矿外,其它类型金矿矿石铅均在地幔铅增长曲线附近,显示幔源为主、壳幔混染特征。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与围岩熊耳群、太华群铅同位素组成相似,显示二者铅来源相同,均为地幔及其与地壳的混合来源,从而证实太华群变质岩系、熊耳群火山岩系为研究区内金矿矿源层,为金矿成矿提供物质来源。花山花岗岩的铅同位素组成与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一样显示地幔及其衍生物来源,表明花山花岗岩是来源于以地幔物质为主和太华群变质岩系的重熔岩浆。但其206Pb/204Pb、207Pb/204Pb较矿石铅及容矿围岩太华群、熊耳群全岩铅同位素组成偏高,指示岩浆在形成过程中可能有稍多的上地壳物质的混染。

铅同位素源区特征值计算表明,研究区铅同位素μ值变化范围为—,平均,显示以地幔铅来源为主,混有部分地壳铅。矿石铅、花岗岩铅及围岩铅模式年龄均不能代表其成矿或成岩年龄。花山花岗岩铅模式年龄偏老,原因是受到了古老铅的影响;围岩铅模式年龄偏新,反映了古老铅中有后期铅的加入。矿石铅模式年龄也出现有偏新现象,指示本区金矿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性。

285 评论

wangeunice

13

在古代的地质记录中,岩崩的描述相对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它们的保存潜力很低。在苏格兰西北部的Clachtoll,有一块与中元古代Stoer群的基底角砾岩相伴生的新太古代刘易斯片麻岩的巨型碎屑岩(100m 60m 15m),估计质量为243kt。与下伏基底片麻岩相比,巨型块体中的片理在次垂直轴上偏离了约90 ,并且被充满Stoer组红色砂岩的裂隙网络切割。巨块体顶部的层状碎屑裂隙填充物符合埋藏期间的被动沉积标准。侧面和底部的沉积物填充裂缝显示出与强力注入相一致的特征。该团队通过数值计算认为与裂谷相关的地震震动导致大块岩石落在未固结湿沉积物上的距离不超过15米。在冲击作用下,基底块体下含水砂层的超压和液化足以导致水压释放并向上注入泥浆。此外,不对称分布的结构记录了块体减速和停止时的内部变形。巨块与年轻的Stac Fada撞击事件无关,它代表了地球上已知的最古老的陆地岩崩特征之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180–184.

译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天奇

14 北美中大陆裂谷内大型德卢斯杂岩的快速侵位

德卢斯杂岩(美国明尼苏达州)是地球上最大的基性侵入杂岩之一。前人认为,约在1109 ~ 1084 Ma期间,劳伦大陆内部中大陆裂谷的岩浆作用和伸展活动使德卢斯杂岩侵位。相比于典型的由上涌的地幔柱减压熔融形成的大火成岩省的持续时间,德卢斯杂岩岩浆活动的持续时间更长,岩浆作用间隔也更长。但德卢斯杂岩的斜长岩和层状岩单元的高精度 206 Pb/ 238 U锆石年龄限制了这些单元在1096 Ma 左右,约1 .(持续时间500 260 .)的时间内快速侵位。岩石单元的古地磁数据与劳伦大陆的视极移路径对比结果也支持了这种观点。年代学确定大火成岩省的活动时间很短,代表快速的侵位过程,支持了岩石圈伸展与异常热上涌的地幔共存的假说。快速的岩浆脉动作用发生在板块纬向运动20 后,晚于最初的岩浆作用至少10万年。该研究提出了这样的可能,即上涌的地幔柱与移动的劳伦大陆岩石圈底部相遇,并通过“upside-down drainage”作用流向中大陆裂谷局部变薄的岩石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185–189.

译者

南京大学@陈博洋

15 大陆根的形成

来自地震层析成像的新证据发现了一种独特的矿物结构,其仅限于古老大陆克拉通下的厚地幔岩石圈内,为形成地球地质 历史 中这些突出而有影响的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橄榄石是地球上地幔的主要矿物,其弹性特性沿其三个晶体轴各不相同,并且塑性变形过程中单个橄榄石颗粒的优先排列会影响地震波传播的整体性质。面波层析成像显示,在地球的大部分区域,地幔岩石圈的变形使橄榄石晶体定向,其快轴位于水平面,但在克拉通大陆岩石圈根部约150 km处的深度居中,快速晶体学轴优先垂直对齐。由于克拉通根部的粘度很高,这种结构很可能是克拉通形成时的痕迹。上地幔石榴石-橄榄岩的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研究表明,克拉通地幔根因密度降低而趋于稳定,密度的降低是因为熔体的抽离发生在比抓取地幔橄榄岩捕虏体更浅的深度。从面波层析成像推断的矿物结构表明,融化-亏损事件后的水平缩短使亏损带向下形成较厚的大陆根,通过纯剪切在垂直方向拉伸了亏损物质,并使橄榄石快速结晶学轴成为垂向排列。地震学手段发现的这种在约150 km深度处的矿物结构是形成克拉通根的缩短事件的证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190-194.

译者

CUGB@唐演

16 论克拉通的破坏趋势

该研究表明,由于沿克拉通边缘的地幔流的作用,俯冲板块可能导致岩石圈移动。这个过程会雕刻和重塑克拉通,影响岩石圈整体稳定性。该研究利用三维地球动力学模拟探究了俯冲驱动的定向流与不同形状的克拉通岩石圈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边缘形状不仅控制着克拉通周围流动通道的形成,而且控制着克拉通的破坏潜力。模拟结果表明,所有克拉通形态都有助于形成流动通道,但平直边缘的克拉通抗变形能力最强,边缘逐渐加厚的克拉通抗变形能力较弱。边缘形状的控制下,克拉通岩石圈沿着其边缘逐步消解,直到形成更稳定的平直边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195–200.

译者

南京大学@陈博洋

17

高压矿物记录了通常难以保存在地壳的地质过程。莱氏石是锆石的一种可淬火的多型矿物,其形成在冲击压力大于20GPa的条件下。然而,不管是经验的、实验的还是理论上对其形成形成的具体机制均存在争议。该文作者研究了35Ma前的切萨皮克湾撞击事件的远端溅射毯中一颗锆石中锆石—莱氏石的相变过程,发现莱氏石经历了多阶段的生长并且大约89%的锆石相变为莱氏石。该颗粒中存在两类莱氏石:(1)呈面状平行排列,且在阴极发光图像中呈暗黑色,及(2)在阴极发光图像中呈树枝状生长的莱氏石。前人文献中对前者已有过报道,而还未见有报道过树枝状莱氏石。作者进一步地提出了在大于40GPa的条件下莱氏石的两阶段生长模型:首先,在冲击压缩阶段,剪切应力导致层状莱氏石的形成,之后在高压下通过重结晶作用形成树枝状莱氏石。在淬火之前,树枝状的莱氏石从片理面开始生长,并替换临近的被破坏的而呈非晶态或中间态的锆石。该文研究结果为陨石撞击过程中微秒尺度下的高压多型转变所伴随的微结构演化对莱氏石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见解。此外,作者基于莱氏石的形成条件提出树枝状的莱氏或许可以作为远端溅射毯的标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49(2),201-205.

.

译者

小爪爪

18

地幔柱和洋脊相互作用形成岩浆持续喷发时间最长的大火成岩省

大火成岩省(Large igneous provinces, LIPs)通常由一次或多次持续1-5 Ma的短时岩浆脉冲(火山活动)形成。该团队对Kerguelen(凯尔盖朗)大火成岩省主要建造期的火山岩(白垩纪Kerguelen的南部和中部,Elan Bank和Broken Ridge)开展Ar-Ar定年分析,获得25组 40 Ar/ 39 Ar坪年龄。定年结果显示Kerguelen大火成岩省的火山活动大约从 Ma持续至90 Ma,活动时间超过32 Ma,表明Kerguelen大火成岩省记录了持续时间最长的高岩浆通量的侵位事件,并且Kerguelen大火成岩省是火山活动持续最长的大火成岩省。该研究认为Kerguelen大火成岩省与其他火山活动持续时间短或经历多次喷发事件的大火成岩省不同,Kerguelen大火成岩省是通过地幔柱和洋中脊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通过洋中脊的跳跃,慢速扩张及迁移,将岩浆产物从喷发中心转移出去,并导致长期持续的岩浆活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2021)49(2),206-210.

https:// .

译者

NJU@哈哈宇

19

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Ubehebe火山口干火成碎屑沉积物的软沉积变形

软沉积变形构造在细粒火成碎屑沉积物中较为常见,并且经常伴随其他特征一起指示沉积物处在潮湿和具有粘性的状态下。Ubehebe爆发火山锥的火山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死亡谷)的沉积物是通过多次火山爆发形成的。这些爆发有的直接来自火山碎屑涌动,也有作为局部颗粒流从陡坡上再活化的新鲜、富含细灰的沉积物。除了软沉积变形构造本身外,没有其他湿沉积的现象。该团对的结论是,变形是孔隙-气体压力和干内聚力的升高情况下新鲜的细粒沉积物失稳的结果。仅软沉积变形不足以确定是否母源火山碎屑岩流含有液态水并导致地层湿沉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2020)49(2), 211-215.

译者

中国地质大学@徐睿

20 东加利福尼亚剪切带的焦糖奶油流变结构

自从美国加利福尼亚莫哈维沙漠(Mojave Desert)1992年里氏震级级Landers地震和1999年里氏震级级Hector矿地震发生至今,两次地震的震后变形得到广泛研究,硬地壳上覆在低速的地幔软流圈的模型受到了公认。然而,该团队新近发现,这两次地震后的近场地震后瞬变比之前认为的持续时间更长,这需要对震后模型进行修正。该团队基于修正后的震后瞬变的新模拟结果表明:(1)莫哈维地区下地壳的有效黏度在年际尺度上约为2 10 20 Pa·s,(瞬态粘度约为2 10 19 Pa·s),也就是说仅仅只是下覆地幔软流圈的5倍;(2)上地幔的瞬态黏度随时间而增加,这为频率相关的流变学(如Andrade或拓展的Burgers流变学)提供了新的大地测量学证据。第一年的瞬态流变学推断与2019年7月两次莫哈维地震事件以北180公里的Ridgecrest里氏震级级和级地震的瞬态流变学非常一致。该建模结果支持东加利福尼亚剪切带(太平洋-北美板块边界的一部分)的焦糖奶油流变结构模型,其中下地壳和上地幔在年际尺度均表现出延展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2021)49(2),216-221.

译者

南京大学@吉姆·雷诺

21 微生物硫酸盐还原在海底硫化物矿化初期的重要作用

当热液流体与周缘海水混合时便会形成海底热液矿床,通常我们认为其中的硫化物矿物沉淀是非生物成因的。基于在冲绳海槽中部(中国东海)的Izena Hole和Iheya North Knoll的大洋钻探,Tatsuo Nozaki等使用二次离子质谱法(SIMS)测定黄铁矿颗粒中的δ 34 S,结果表明海底硫化物矿化初期与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关系密切。在硫化物形成过程中,黄铁矿结构依次从草莓状变化到胶状最后发展为自形结构。草莓状黄铁矿中δ 34 S具有很高的负值(低至–‰),而在胶状和自形结构黄铁矿中δ 34 S却向正值有规律的递增。硫同位素在海水硫酸盐(+ ‰)和草莓状黄铁矿(–‰)之间的分馏程度高达–60‰,这在开放系统中只能通过微生物硫酸盐还原来实现。由于草莓状黄铁矿通常被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所代替,因此草莓状黄铁矿可能是形成其他硫化物矿物的原始物质(核)。该研究得出结论,含有微生物还原硫的草莓状黄铁矿在海底硫化物矿化初期起着重要作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49(2), 222–227.

译者

CAGS@张瑜

22 罗迪尼亚-冈瓦纳转变中华南地块从印度地块破碎分离

印度西北部和华南的拉伸纪晚期至寒武纪沉积地层为其古地理关联建模提供了重要证据,包括它们在罗迪尼亚超大陆转化为冈瓦那超大陆过程中的斜接及随后的分离。这两个地区拉伸纪晚期的沉积单元岩石地层和碎屑锆石U-Pb-Hf-O同位素特征的相似性都指出了(有着)共同的物源。800-700 Ma华南和印度西北部的锆石δ 18 O同位素值在从上地幔成分转变为亚地幔成分时的大幅下降以及锆石ε Hf(t) 值同时期的增加,表明了共同经历了新元古代拉伸岩浆事件,与罗迪尼亚超大陆解体的时间一致。沉积物源在成冰纪发生了显著变化。印度西北部边缘新元古代剩余的沉积物包括大量以古老锆石年龄为主、来自印度克拉通内部的碎屑。反而,华南扬子地区同时期的沉积单元以新元古代锆石为主。碎屑锆石年龄数据强调了罗迪尼亚超大陆构型中印度西北部和华南(扬子和华夏地区)之间密切的古地理关联,并验证了它们在成冰纪通过大陆裂谷而分离。印度西北部发育被动大陆边缘,而华南地块则沿冈瓦那边缘部分裂解、旋转并向印度东北部和西澳大利亚右行迁移,以至于华夏地块仍然在接受来自冈瓦纳大陆的碎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2021)49(2),228–232.

译者

袁梦

23 劳亚大陆东缘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碎屑锆石组成

沿劳亚大陆东部边缘,从纽芬兰(加拿大)到阿拉巴马(美国)八个地区的最新碎屑锆石U-Pb数据汇编显示,其沿走向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仅存在微小的局部变化。这些样品来自亲劳亚大陆的沉积岩和变沉积岩,时代跨度从新元古代-二叠纪。前寒武纪的碎屑锆石以约 Ga的次要种群和约 Ga的主要种群(峰值约为 Ga)为特征。其碎屑锆石来自劳亚大陆太古宙地壳(约 Ga)、古元古代造山带(约 Ga)、Granite-Rhyolite省(约 Ga),以及Elzevir地体和Grenville省(约 Ga)。中元古代锆石种群的多寡取决于与不同物源区的距离,包括约 Ga的Granite-Rhyolite省、约1245-1225 Ma的Elzevir地体和约 Ga的Grenville省。中奥陶世锆石的数量沿走向而变化,其取决于Taconic造山带的输入,但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北部最多。由于碎屑锆石年龄沿走向的一致性, 7534个协和的碎屑锆石U-Pb数据的汇编可用于未来的U-Pb碎屑锆石研究,作为劳亚大陆东缘的物源指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233–237

译者

哥斯达黎加的61

编辑&校对:覃华清

284 评论

相关问答

  • 土壤硫素循环研究现状论文

    meiyou

    zhenghan116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区位优势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记得以前有个学生写过的中国固网电信业应对开放市场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 SWOT分析方法,是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

    应该勇敢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国外硫同位素研究现状论文

    一、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1.组成 表2-15及图2-28反映了熊耳山—崤山—外方山地区不同类型金矿硫同位素组成。由图2-28可知研究区内金矿床硫同位素组成

    huangxinru7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元素在国外的研究现状论文

    对“中国元素在动画片中的运用”研究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自本世纪伊始,对中国元素在动画中的研究人数逐渐增加,研究学者的身份构成渐趋多元化。中国元素在动画片中的运

    许多多000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国外大学生法律素养研究现状论文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当

    AstrophelandStella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