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关于种族歧视的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种族歧视的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关于种族歧视的论文参考文献

种族歧视在古代即已存在,但其现代形式是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开始的,至今,在世界上若干地区仍存在种族歧视现象。这种现象是由反动统治阶级采取立法、行政和其他措施,鼓吹和散布种族优越和种族仇恨学说等造成的。种族歧视的表现有公开的、合法的,有隐蔽的、实际的。在南非,种族歧视突出地表现为种族隔离,这是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基本国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最近半个多世纪里,白人种族主义当局颁布的种族歧视法令就多达100多项。美洲的黑人、印第安人,大洋洲的土著居民,欧洲的原殖民地移民、少数民族和外国工人,亚洲的“部落民”和种姓集团等,都是今天种族歧视的受害者。 种族歧视是对人类尊严的凌辱,受到了国际舆论和国际组织的一再谴责。1963年11月20日,《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第一次宣告,要迅速消除世界上一切种族歧视。 1966年3月7日,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规定:在政治、经济、社会、 文化或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交通工具、旅馆、餐馆、咖啡馆、戏院、公园等),禁止一切种族歧视。缔约国承担义务,防止、禁止并消除各种种族歧视,特别是种族分离和种族隔离,保证不分种族和民族,人人有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凡传播种族优越或仇恨思想,煽动种族歧视,对任何种族或民族煽动和实施强暴行为,概为犯罪,应依法惩处。1973年11月30日,联合国通过《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再次明确宣布,凡犯有种族隔离行为的组织、机构或个人,即为犯罪,应负国际罪责 种族歧视在英国历来就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1993年4月发生的黑人青年劳伦斯遭种族主义分子谋杀事件更是引发全国上下对英国种族歧视,特别是政府和公务员队伍中种族歧视问题的激烈辩论。劳伦斯是一名18岁的大学预科生,他在伦敦东南部的一个公共汽车站被几名白人青年无端杀害。事后尽管有5名嫌疑人被拘捕,但没有人被定罪。英国政府委托了一个由麦克弗森爵士领导的委员会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认为,大伦敦警察局在调查这个案件的过程中严重失职,并表现出“机构性的种族主义”。后来,大伦敦警察局同意向劳伦斯的父母赔偿32万英镑。 此外,英国人对难民的歧视和骚扰也十分令人忧虑。最近的民意测验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英国接收的移民太多。80%的人认为,难民选择英国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来英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2001年5月,关于袭击难民的报道近来也屡屡见诸报端。仅苏格兰格拉斯哥几个月来就发生近80起此类事件。难民在英国的处境也相当令人担忧。一些人因忍受不了艰苦的生活环境而逃出难民聚居区,靠乞讨甚至抢劫为生。难民问题已成为英国政府的一块烫手山芋。这一点,恐怕是在科索沃战争时慨然许诺的布莱尔政府没有想到的。 种族问题历来都是英国各政党竞选的主要议题之一。反对党保守党领袖黑格更是被舆论指为“好打种族牌”。在英国有较大影响的《星期日独立报》曾发表文章,标题就是“绝望的黑格打种族牌”。2001年5月月29日,在离6月7日的英国大选不到10天的时候,奥尔德姆事件亦成为英国各政党攻击对手的口实。英国第三大党自民党率先发难。其内政事务发言人休斯27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保守党有关难民政策的讲话催生了此次事件的发生。

写作思路:根据题目要求,以“不要种族歧视”作为主题,开头可以描写自己对种族歧视的看法,之后描写相关事件,最后进行总结,正文:

种族之间的歧视,阻碍着各国之间的文明传播,它让数不胜数的人们互相争斗,互相残杀,不能和睦相处,我认为它是一种奇耻大辱。

我在一本关于奥运的书上看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拳王阿里在拳击比赛中表现出色,获得了冠军,他高兴地到酒吧里去喝酒,庆祝自己的成功,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当他正准备进入酒吧时,却被酒吧的老板给拽住了,他用手指了指门口的牌子,上面写着“黑人禁止入内”,阿里对老板说:“可我是冠军!”

老板却说“冠军有什么了不起,快给我滚!”阿里只好无奈地走开了,但他却忍不住心中的怒火,一气之下,他将金牌扔入了水中,并大声喊叫:“可恶的种族歧视!”

看了这个故事,让我马上想起了第16任美国总统——林肯,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在南北战争中,出任美国总统,在他当总统期间,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黑人们得到了人身自由,但在1865年时被人刺杀了。

而就在今年,一个传奇人物创造了一个传奇故事,他就是美国第56任总统——奥ba马,一个真正的黑人总统,他改变了黑人低人一等的说法。

而且你们知道为什么奥运会站在领奖台上的多是黑人吗?因为他们的肌肉里含有较多的红色肌肉,与我们相比,他们的爆发力几乎是我们的两倍,所以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的优势,我们应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是因为每个种族的摩擦,后来其中一个种族胜利了,另一个种族变成奴隶,自然就回有阶级性,有些人自认为自己高尚,不屑去与那些底层次的人交流,还教育自己的儿女不要去和那些玩,等等观念传递…………

歧视--一个刺眼的词语。从有人类开始发展到今天,繁华的世界、多姿的社貌却无法掩饰历史的悲哀,人类的本性。1960年3月21日,南非德兰士瓦省沙佩维尔镇 的非洲人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南非当局推行种族歧视的《通行证法》。通行证法是南非当局颁布的几百项有关种族歧视的法令之一,规定年满16岁以上的非白人必须随身携带通行证,证件不全者随时会遭到逮捕。游行群众遭到南非当局的野蛮镇压,有70多人被枪杀,240多人被打伤,造成了震惊世界的惨案。反对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一直是联合国优先关注的问题之一,联合国已制订并通过一系列反对种族主义、种族隔离的宣言和公约,并连续开展了两个反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的10年活动。每年3月21日,世界各国都将举行各种活动,联合国有关机构将发表公报或举行特别会议,以纪念“沙佩维尔惨案”事件,呼吁国际社会反对种族歧视。人类本来就应和睦相处,种族歧视只会导致战争,古代的中国有如蒙古帝国对汉人的歧视,还有清朝入关后对南明人的屠杀等。种族歧视是对人类尊严的凌辱,受到了国际舆论和国际组织的一再谴责。我们应该相信人人都是平等的,无论肤色种族,都存在于这个社会,同样需要用爱对待他们。

关于种族歧视的论文题目

Racial discrimination, or, the color problem, refers mainly to Negro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y constitute one tenth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The term "Negro" is applied to people descended or partly descended from slaves transported from Africa long ago. It is now avoided by many white Americans for fear of offending their "non-white" brothers. The old term "nigger" is now considered to be insulting, and is altogether avoided in decent usage. In official statistics the term "non-white" is used, and in ordinary situations it is acceptable to call non-white people "black", although this term was once also somewhat insulting. 种族歧视或肤色问题,在美国主要指与黑人有关的问题,因为他们占美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尼格罗(Negro)这一词,是指很久前从非洲运来的黑人奴隶的后裔或混血后裔。现在许多美国白种人避免使用尼格罗这一名称,以免引起"非白种"兄弟们的不快。旧的称呼黑崽(nigger)如今被认为是污蔑黑人的用语,在正规的习惯用语中已完全摒而不用。在官方统计中用的是"非白种"一词,在通常情况下,把非白种人称为黑种人(black)是行得通的,虽然该词一度也带有几分侮辱的意思。 Without some reference to historical back- ground, the Negro position today couldn't be understood. The black population is about 20 million. Their ancestors were brought to America as slaves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Nearly all their descendants were kept in legal slavery in the South until 1865. The southern states were defeated in the Civil War and were forced to abolish slavery and set the slaves free. But the southerners were determined to keep the Negroes from becoming equal in anything but constitutional law. 不掌握些历史背景方面的材料,就无从了解黑人今天的地位问题。目前美国的黑人人口略多于三千万,其中百分九十的人,祖先是在十七和十八世纪被作为奴隶引进美洲的。他们的后裔,直到一八六五年在美国南方还全部处于法定的奴隶地位。在南北战争中。南方诸州战败,被迫废除奴隶制,释放了奴隶。但是南方人决心,除了在宪法上(意思是指仅在一纸虚文上),任何方面都不让黑人得到平等待遇。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as, gradually compelled the white majority in the South to allow Negroes to enjoy civic rights. But legal protection has been slow to develop and has not yet solved the social problem of inequality in voting,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housing. 联邦政府逐渐地迫使在南方占多数的白人允许黑人享有公民权利。但是有关的法律保障进展缓慢,至今未能解决在选举、教育、就业和住房方面不平等的社会问题。 The masses of the unemployed black and the mounting wrath against social injustice constitute an active volcano in society and are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public concern. Those who worry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have been seeking a way to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So in 1954 , the Supreme Court decided that the whole system of separate education in the South was denying the constitutional right of equal treatment to the Negroes. It ordered that the southern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should integrate their schools for the white with the schools for the black. In 1964 President Johnson signed the Civil Rights Acts, banning discrimination in public place based upon race or color. But i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as been making some effort for a program of providing equal education opportunity to all minority people, the progress has been slow and difficult. 黑人失业群众以及社会不公平引起的日益增长的愤慨,构成了隐藏在社会里的一个活火山,愈来愈引起公众密切的关注。担心国家前途的人士一直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于是在一九五四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南方的整个隔离教育制度违反了宪法规定的黑人享受平等待遇的权利。最高法院命令南方教育当局将黑人儿童学校与白人儿童学校合并。一九六四年,约翰逊总统签署了民权法案,禁止在公共场所实行种族或肤色上的歧视。但是即便联邦政府曾进行过一定的努力,来实现向所有少数民族提供教育机会均等的计划,其进展也是缓慢而艰难的。

The injustices suffered by victims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related intolerance are well known: limite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segregation, and endemic poverty are only a few among these. The disadvantages faced by women in societies around the world are also familiar: lower pay for work of equal value, high illiteracy rates and poor access to health care. While race is one reason for inequality and gender is another, they are not mutually exclusive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Indeed, too often they intersect, giving rise to compounded or double many women factors relating to their social identity such as race, color, ethnicity and national origin become "differences that make a difference." These factors can create problems that are unique to particular groups of women or that disproportionately affect some women relative to others.你自已改通俗易懂不就行了?

关于种族歧视的根源,我想,可能来源于人类的天性。人类诞生之初,解决生存问题的关键—食物问题,使用的方法莫过于采集和捕猎。当食物源充裕时,人类原始种群的竞争少,矛盾小;而当食物源匮乏时,竞争和矛盾就激化了。可以推知当时的多数情况下,食物是匮乏的,出于生存的本能,人类产生了占有欲,从而发展为土地和资源的保护欲。 种族是由种群发展而来的。种族歧视,当然是优势种族对于相对劣势种族的歧视。占有资源的过程本身,分化出了优势种族和劣势种族,而这种分化的形成又深刻地影响着资源的占有。当优势种族渐渐地掌握了占有资源的主动权时,出于保护欲的天性,就开始了对弱势种族的排挤。于是歧视产生了。 那么,国与国之间、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种种争端和矛盾,是否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有没有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如果占有欲和保护欲是每个人类个体的天性,那么这个方法是否客观存在?假如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是否要湮灭人类的天性,也就是通过改变人类现在的营养摄取方式?如果有朝一日,科学家能将叶绿体植入人类皮肤,资源的争夺是否可以告一段落直到光源危机的出现?而那期间的人类世界是否可以称之为"大同世界"呢?

在知网上搜了几篇可能相关的,希望可以帮助到您。[1]谢剑玲. 美国电影中刻板化的华人形象[D].南昌大学,2012. [2]苏滨. 2013~2017年美国警察枪杀黑人事件的媒介呈现研究[D].兰州大学,2018. [3]谢晓霞.媒体视角下的美国种族现状——基于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典型事件[J].新闻传播,2018(02):13-16. [4]来莎莎.从《新闻文化》看媒体对性别问题和种族问题的呈现[J].商,2016(26):231+193. [5]樊云. 论种族主义阴影下黑人媒体地位的演变与美国媒体的实质[D].云南大学,2011.

关于种族歧视的论文文献综述

这个要追溯到欧洲的奴隶贸易时期

生物的本性是扩张与进化.高等物种歧视低等物种这是很正常的. 种族歧视在古代即已存在,但其现代形式是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开始的,至今,在世界上若干地区仍存在种族歧视现象。这种现象是由反动统治阶级采取立法、行政和其他措施,鼓吹和散布种族优越和种族仇恨学说等造成的。种族歧视的表现有公开的、合法的,有隐蔽的、实际的。在南非,种族歧视突出地表现为种族隔离,这是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基本国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最近半个多世纪里,白人种族主义当局颁布的种族歧视法令就多达100多项。美洲的黑人、印第安人,大洋洲的土著居民,欧洲的原殖民地移民、少数民族和外国工人,亚洲的“部落民”和种姓集团等,都是今天种族歧视的受害者。 种族歧视是对人类尊严的凌辱,受到了国际舆论和国际组织的一再谴责。1963年11月20日,《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第一次宣告,要迅速消除世界上一切种族歧视。 1966年3月7日,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规定:在政治、经济、社会、 文化或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交通工具、旅馆、餐馆、咖啡馆、戏院、公园等),禁止一切种族歧视。缔约国承担义务,防止、禁止并消除各种种族歧视,特别是种族分离和种族隔离,保证不分种族和民族,人人有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凡传播种族优越或仇恨思想,煽动种族歧视,对任何种族或民族煽动和实施强暴行为,概为犯罪,应依法惩处。1973年11月30日,联合国通过《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再次明确宣布,凡犯有种族隔离行为的组织、机构或个人,即为犯罪,应负国际罪责。

美国黑人,即美籍非裔人,是美国最大的少数民族,2006年以后人口数量已超越四千万,约占美国人口的。第一批黑人1619年作为奴隶被贩卖到北美洲来,以后的几十年内,大量的黑奴源源不断地被贩卖到北美洲。黑人主要被集中在以农业为主的北美洲南部从事种植棉花和烟草等农业生产。1776年7月,北美大陆正式通过了《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但这里的“人”并不包括黑人。南北战争后,虽然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度,但黑人在很多方面仍受到种族歧视。二战以后,美国黑人开展了大量争取民族权利的斗争,斗争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公民权和政治解放等基本人权。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美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法令:1954年种族隔离政策在学校中被废除;1965年的选举法案使黑人有了完全的选举权;在1973年美国最高法院又宣布废除在美国北部各州学校中事实存在的种族隔离等。[1]可见,通过长期的斗争和努力,美国黑人的人权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美国黑人在美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们积极参与美国独立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同时对美国的经济发展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一直是美国农业的主要力量;在钢铁工业中黑人工人约占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一;特别是在音乐、体育等方面,黑人的贡献更为显著,蓝调、爵士乐、HIP POP等主要音乐形式,都起源于黑人音乐。可见黑人在美国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际社会中,美国一直宣扬自己是“自由者的乐土”,自诩从法律上取缔了种族歧视,对其他国家人权问题指手画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黑人是否具有与白人完全平等的权利,如在就业方面,雇主是否不考虑雇员的种族因素;在居住方面,白人和黑人的种族隔离樊篱是否被真正打破等等。本文试从种族歧视角度对美国黑人的人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一、美国黑人基本人权方面受到的种族歧视1.司法领域中的种族歧视司法中的种族歧视相当严重,种族偏见根深蒂固。在美国,黑人犯罪往往受到比白人更重的刑罚。据美国城市联合会发表的题为《美国黑人状况》的报告,在美国黑人被捕后,被关进监狱的可能性比白人大3倍,黑人被判死刑的可能性比白人大4倍。据马里兰大学2005年12月的一项研究,杀了白人的罪犯比杀了非白人的罪犯被判死刑的可能性大2至3倍,黑人杀了白人被判死刑的可能性是白人杀了白人的倍,是黑人杀了黑人的倍。美国联邦调查局2005年10月发表报告称,2004年美国有9528人成为仇恨犯罪的受害者,其中有与种族偏见有关,是针对黑人的歧视,而犯仇恨罪的人中是白人。据统计,黑人成为仇恨犯罪受害者的可能性是白人的20倍。在洛杉矶市,56%的仇恨犯罪案是针对黑人的。[2]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方面的种族偏见约翰逊总统《选举权法》规定:只要拥有美国国籍并进行选民登记即可参加投票,但“2004美国选举法案”却规定选民登记时必须提供身份、居住地等一系列证明。2004年总统大选期间,经常有人向黑人散发传单称:凡欠付电费、房费等的人将在投票站外遭到逮捕,以此恐吓黑人选民。还有人假扮警察要求选民出示身份证明,但可以拿出身份证明的黑人不及白人的1/5,因此许多黑人选民被拒之门外。另外美国许多州都否定了在服刑和服过刑人员的选举权,从而消减并剥夺了一部分黑人的公民权,也使大量的黑人丧失了投票权、争取福利、就业、教育等一系列机会。[3]在被选举权方面,黑人能否当选不是依靠平等选举,在美国北部城市黑人人口必须占70%以上,黑人才有可能当选市长。在美国82个黑人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县,只有21位黑人县长。政党提名候选人则更不利于黑人,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大多数成员是白人,他们都不愿投票给黑人候选人。另外政党中的白人领袖一般都限制黑人作为该党的候选人。二、美国黑人在社会生活中受到的种族歧视1.黑人居住方面的种族隔离居住上的种族隔离对黑人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在美国,居

种族歧视(racial discrimination) 意思为:种族与种族之间的鄙视。 资产阶级根据种族和民族特征,划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限制和侵犯其他种族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现象。在阶级社会里,种族歧视实质上是阶级问题。 种族歧视在古代即已存在,但其现代形式是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开始的,至今,在世界上若干地区仍存在种族歧视现象。这种现象是由反动统治阶级采取立法、行政和其他措施,鼓吹和散布种族优越和种族仇恨学说等造成的。种族歧视的表现有公开的、合法的,有隐蔽的、实际的。在南非,种族歧视突出地表现为种族隔离,这是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基本国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最近半个多世纪里,白人种族主义当局颁布的种族歧视法令就多达100多项。美洲的黑人、印第安人,大洋洲的土著居民,欧洲的原殖民地移民、少数民族和外国工人,亚洲的“部落民”和种姓集团等,都是今天种族歧视的受害者。 种族歧视是对人类尊严的凌辱,受到了国际舆论和国际组织的一再谴责。1963年11月20日,《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第一次宣告,要迅速消除世界上一切种族歧视。 1966年3月7日,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规定:在政治、经济、社会、 文化或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交通工具、旅馆、餐馆、咖啡馆、戏院、公园等),禁止一切种族歧视。缔约国承担义务,防止、禁止并消除各种种族歧视,特别是种族分离和种族隔离,保证不分种族和民族,人人有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凡传播种族优越或仇恨思想,煽动种族歧视,对任何种族或民族煽动和实施强暴行为,概为犯罪,应依法惩处。1973年11月30日,联合国通过《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再次明确宣布,凡犯有种族隔离行为的组织、机构或个人,即为犯罪,应负国际罪责。回答者: zhxr63近报载中国女公民赵燕无端被美国边防人员粗暴殴打一案,告上联邦法庭,但结果败诉,白人陪审团一边倒地判被告无罪。赵燕的人权被侵犯了。评论者列举了赵燕败诉的理由:去了不应该去的地方;不当伸手入包里似拿武器;在法庭痛哭使人反感;坐轮椅上法庭似博人同情等等。这些都不是真正败诉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是败在种族歧视。因为陪审团的白人内心早有定案“你输定了”。 我们生活在美国或多或少都遭受到种族歧视。某年我们全家由洛杉矶度假回来,回程时路经680公路。当时有四五辆汽车在飞驰,忽然警察把我车截停发告票。我说:“警察先生你为什么只选择我的车?还有几辆车很快地飞驰啊?”警察说:“不错,有几辆车在飞驰,可我不能全部都把他们拦截下来啊,其实你的车跑得最快!如你不服气,可上法庭去和法官讲。”但事实是,根据统计,62%拿罚票的都是非裔和墨西哥裔等少数族裔,白人占少数。数字说明了种族歧视。 还有几年前我经营加油站生意时,雇请了一位白人青少年,他只干了3个多月,有一天早上打电话来辞职不干了。我一计算钱箱,他当班的时段短少了 200多元,还有汽车修理间的架上也不见了3箱车油,我就报警。菲蒙警局派了一位白人女警察来查案,我就向她细述情况了,当她一听到雇员的名字是白人的名字时,我意识到她很勉强抄下名字,并冷冷地对我说:“你知道吗?如你告上法庭你都是输定的,而且他的家人也会反控你。”我是原告,可她在警告和阻吓我,这不是很明显的种族歧视吗? 又再看看我们周边发生的案例,中国女人熊晶争儿子案,可法庭判她死去的白人丈夫的妹妹有权领养她的儿子,她是亲生母亲,但不能领养。还有一对中国博士夫妇,当经济有问题时,将女儿托养给一对白人夫妇,后来想要回女儿,白人夫妇拒绝了,结果上法庭,陪审团也判白人夫妇赢了。血缘至亲都不能争回自己的亲生骨肉,真是侵犯人权,不平等。 还有著名的陈果仁案,遭白人杀害,陪审团只轻判被告。还有警员滥用暴力,借自卫杀害了圣何塞越南裔小女人,韩国人女婿和丈人两条命,被告上法庭,陪审团也判他们无罪。华裔科学家李文和案,西点军校出身的华裔余上尉被控间谍被关押,都是由于种族歧视。 无论军中、官员、警员、百姓、陪审团,他们嘴巴不说,但内心普遍有种族歧视现象。黑人民权领袖金博士说:“我有一个梦,所有人都平等。”距今已 40多年了,还没有大进步。要争取改变这现象,不再受歧视和欺压,亚裔人民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形成政治上强有力的力量。(来源/美国《星岛日报》,作者/林曦) 参考资料:回答者: 八亿楼 - 高级魔法师 七级 12-3 18:46

关于种族歧视论文的开题报告

国内外公益广告的发展和现状 公益广告在国外起源较早。现在在欧美发达国家,公益广告已相当普及,尤其是电视公益广告。电视公益广告最早见于美国、法国等全国性大电视网,如美国ABC和法国CANAL+。之后欧美一些跨国企业和机构也纷纷加入公益广告的制作和发布。现在欧美电视台播出的公益广告大多是由一些国际性或全国性组织、机构发布的,如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全国健康协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就发布过大量公益广告。而一些大公司更是在发布商业广告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制作公益广告。如IBM的“四海一家”,通用电气的“照亮人生”等。这些大公司敏锐地看到公益广告虽然不直接宣传自身产品,但可以突出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心,树立企业良好高尚的社会形象,并通过频繁的播出强化了企业的商标印象,所以实际上也起到了宣传自身的作用。这些公司将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完美结合,双管齐下,牢牢占据着世界广告的领先位置,可谓物质精神双丰收。 在我国,公益广告事业近年来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各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道路、显示屏、公共场所的公益广告已十分常见。媒体上的公益广告也迅速增加。尤以电视为最,中央电视台的《广而告之》栏目开了中国电视台公益广告的先河。现在,几乎所有市级以上的电视台,都有公益广告时段。 三、公益广告创作的原则和特征 公益广告的创作,既要遵循一般广告的创作原则,又要体现公益广告的个性原则。公益广告创作的个性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1、思想政治性原则 公益广告推销的是观念。观念属上层建筑,思想政治性原则是第一要旨。 思想政治性原则还要求公益广告的品位高雅。就是说要把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起来,融思想性于艺术性之中。第43届戛纳国际广告节上,有一个反种族歧视的广告,画面是四个大脑,前三个大小相同,最后一个明显小于前三个,文字说明依次是非洲人、欧洲人、亚洲人和种族主义者的(均标在相应大脑下)。让受众自己去思考、去体会。独特创意令人叫绝。 2、倡导性原则 公益广告向公众推销观念或行为准则,应以倡导方式进行。传受双方应是平等的交流。摆出教育者的架势,居高临下,以教训人的口气说话,是万万要不得的。 这并不是说公益广告不能对不良行为和不良风气发言。公益广告的倡导性原则要求我们采取以正面宣传为主,提醒规劝为辅的方式,与公众进行平等的交流。这方面成功的例子是很多的,如“珍惜暑假时光”、“您的家人盼望您安全归来”、“保护水资源”、“孩子,不要加入烟民的行列”等。 3、情感性原则 人的态度,是扎根于情感之中的。如能让观念依附在较易被感知的情感成分上,就会引起人的共鸣,更何况东方民族尤重感情。 如福建电视台播出的一则“两岸情依依,骨肉盼团圆”的广告,成功地将祖国统一的观念诉之于情。 四、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 如何让公众感到有趣、好奇、轻松、耐看,从而巧妙地使公众发自内心地接受,是制作者的首要课题。比如“节约用电,出门关灯”,我们来看看俄罗斯广告人是如何做的。一组动画画面,一对夫妇吵得天翻地覆,丈夫不堪忍受,收拾衣物离家出走。妻子如梦方醒,抱着几个孩子失声痛哭。不一会儿房门突然开了,丈夫出现在门口。丈夫回来了!妻儿正欲破涕为笑,哪知丈夫手一伸,啪地把墙上的开关关掉,摔门扬长而去。房内顿时一片漆黑。出现字幕:节约用电,人走灯灭。这就是创意,一个出乎所有人预料的结局。 比起商业广告,公益广告在创意上相对自由一些,因为商业广告必受到广告主的制约。而公益广告只需符合本国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受制约较小,创作者有更大发挥余地。 一个好的电视公益广告创意,大致应具备以下特点: 1、深刻揭示本质,透彻剖析事理 中央电视台曾播过一条警告吸烟危害生命的公益广告。电视画面中,在醒目的位置上显出“吸烟”两个大字,背景上是吸烟危及健康的组合画面,“烟”字半边的“火”将一支香烟点燃后熊熊地燃烧着,烧出了一连串惊人的数字: 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所引起的死亡人数达300万人,占全年死亡人数的5%;世界上每10秒就有1人因吸烟而丧命; 我国15岁以上男性吸烟率平均为61%;…… 深沉的画外音进一步作了本质的揭示: 吸烟是继战争、饥饿和瘟疫之后,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一组惊人的数字,一句振聋发聩的警告,从本质上道出了吸烟的危害,让人们看后胆战心惊,利害自明,从而收到了良好的宣传警示效果。 一个好广告创意是智慧的结晶,它会使公益广告的警示教化效果倍增。 2、高度艺术浓缩,巧妙含蓄比喻 电视公益广告必须紧凑简短,不容拖泥带水。而对其宣传效果却要求虽短犹精,情真味浓。这就要求把告诉人们的东西高度浓缩于耀眼的一瞬间。 山东省1997年度的一条获奖公益广告就堪称令人难忘的佳作。广告一开始,一枝苹果花充满屏幕,繁花凋谢后,绿叶枝头结出一个苹果,越长越大,长成一个硕大鲜美的苹果。果实隐去,又结出两只小苹果,果实再隐去,又结出四个小苹果……,几经隐显,果实累累的枝头上全是瘦小的残次果。这时,不堪重负的苹果枝“咔嚓”一声被压断——画面定格。远处传来一声意蕴深厚的画外音:人类也要控制自己。 艺术的浓缩,比喻的精巧,可以十倍地缩短时间和篇幅,可以百倍地增加感染力与说服力。 3、适度地夸张,精辟地警策 好的广告创意离不开精妙的比喻,更离不开适度而准确的夸张。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珍惜水资源的公益广告,在直言相告国民“中国是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后,接着不无夸张地警告人们:如果肆无忌惮的破坏水资源,我们最后看到的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画面上,一滴晶莹的泪水从一只美丽的大眼睛中滴落。让人闻言慑服,触目惊心,实在是警世箴言,点睛妙笔。 常看电视公益广告,总感到创意风格各异,各有各的妙处:有直言相告,启迪心智的;有妙喻惊人,针贬时弊的;有措辞警策,发人深思的;还有画龙点睛,让人茅塞顿开的……总之,一条创意绝妙的电视公益广告,总会通过声、像、字幕、音响等电视手段充分体现其创意效果,以求产生最好社会效益,达到警世和教化的目的。看创意好的公益广告是一种艺术享受。 公益广告事业,不仅仅是政府行为,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如果更多的企业家能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地参与,我国未来的公益广告事业定会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和更加美好的前景。

家安全,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1. 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信息将被删除;2. 危害国家统一、分裂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信息将被删除;3. 泄漏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信息;4. 宣扬邪教、迷信活动的信息;5. 动乱事件或破坏社会稳定事件的提问或回答信息;6. 散布谣言,扰乱公众秩序的信息;7. 新闻办或公安局通知不做报道,宣传的内容;8.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信息;9. 用户ID或签名含有种族歧视、影射领袖、诋毁他人名誉、低级趣味、诽谤等内容或含义;10.

《紫色》象征意义的女性主义解读作者:王冬梅摘要:《紫色》是一部优秀的黑人女权主义代表作。艾丽丝·沃克在这部小说中,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创作视角出发,充分描述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政治状况及生活境遇, 展现了其对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对完整自我及完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本文试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角度出发,全面解读与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力求深入理解《紫色》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与思想内涵。关键词:《紫色》;象征;女性主义;解读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883(2004)01-0116-05艾丽丝·沃克是当今美国文坛上最杰出的黑人女作家之一,1944年出生于美国南方乔治亚州伊坦顿的一个黑人家庭。社会的偏见、家庭的贫困,使她深深体会到身为黑人的艰难与困苦。198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紫色》是她最为成功的一部。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即刻引起美国评论界广泛关注,评论家彼德·普罗斯科特曾称其为“一部具有永久重要性的美国小说,是一部罕见的作品”〔1〕(67),并于1984年获美国文学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此书在随后的几年内不断再版,畅销全美。《紫色》是一部优秀的黑人女权主义代表作。艾丽丝·沃克在这部小说中,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创作视角出发,充分描述和展现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政治及生活状况,以女主人公茜丽由麻木到觉醒、由反抗到独立、由自主到获得与男子平等的地位的人生奋斗经历为主要线索,突出体现了黑人女性对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对完整自我及完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为了凸现这一主题,艾丽丝·沃克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富有深意、极具女性文学色彩的象征意象,使整部小说充满了奇丽的色彩和发人深省的哲理,突出体现了作者的黑人女权主义思想和主张。本文试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角度出发,观照小说中的象征意象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力求全面解读和深度理解《紫色》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与思想内涵。《紫色》中的象征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一间自己的屋子的象征艾丽丝女权主义思想的形成受到了许多女权主义先驱者的影响。在这些人当中,弗吉尼亚·沃尔夫对她的影响尤其深远。因此,在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中,能够看到沃尔夫的一些女权主义主张。沃尔夫在自己的论文《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写道:“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2〕(2)这里,沃尔夫所指的“一间屋子”不仅仅是它本身,而且是一种象征。在她看来,“一间屋子”不仅象征一种自由的生存空间,而且象征一种自由的精神空间。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就说明女性有了安身立命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而这正是妇女解放的关键所在;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妇女就有了一片展示自我和体现自己思想、才能和价值的天空,而不必受任何外物的羁绊。因此,小说中的三个女主人公茜丽、莎格和聂蒂,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最终都拥有了自己喜爱的一间屋子:聂蒂有个用屋顶大叶子树叶铺成的圆顶的茅屋;莎格为自己设计的是一幢又大又圆的粉红色房子;茜丽将自己的房间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装扮一新——一切都是紫色的和红色的,只有地板漆成了鲜黄色。对自己房间的不同装饰和布置,象征女性色彩缤纷的内心世界和各自不同的追求目标,但无论多么不同,在本质上都象征一种生存与精神的自由空间。二、圆形房屋的象征一般来说,方形代表法律和规矩,而圆形则象征自然、完满与平和。非洲的黑人喜欢将自己的房子建成圆形,聂蒂在给茜丽的信中写道:“我希望你能够来看我的茅屋,茜丽,我爱它,还有个用屋顶大叶子树叶铺成的圆顶”〔3〕(149)。同时,在美国的黑人妇女也对圆形情有独钟。莎格将自己的床选择为圆的,并且梦想给自己造一座圆形房子,“一幢又大又圆的粉红色房子,有点像某种水果的形状。它有门和窗,四周有许多树……”〔3〕(194)茜丽和莎格所设想建造的房子是圆形的,这象征了她们对和平与自然的热爱和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追寻,体现了黑人妇女对于圆满、和谐人生的追寻和渴望。黑人妇女对黑人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的接受与传承,增强了她们对自我的认识与肯定,增强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三、裤子的象征传统意义上讲,裤子只是男人的专利。在小说中,非洲黑人不论男女都穿漂亮的裙衫。而美国的黑人男性效仿白人,穿起了长裤,却让黑人女性继续穿裙子。茜丽的先生就曾直言不讳地告诉茜丽说,男人和女人不可以穿同样的衣服,裤子是男人穿的。可是,茜丽告诉他,她做的裤子最大特点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穿。妇女穿裤子实际上是男女平等的一种表现,让女人穿上原本属于男人的裤子,有着消解两性的界限的寓意〔4〕(183)。在小说中,茜丽离开压迫深重的父权制家庭之后,一方面,通过做裤子这项工作在经济上得到独立,并发挥出自己无穷的创造力,甚至创办了自己的“大众裤业有限公司”;另一方面,她为周围的女同胞做了许多裤子,让她们穿,实际上是在为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而工作。这贯穿了艾丽丝·沃克一贯的男女平等的思想主张。四、缝制百衲被的象征缝制百衲被是一种源于非洲和英国的美国黑人妇女的实践活动,就是将许多废旧的衣物、布料裁剪成几何形状的小块儿,然后将它们按照一定的方式缝合成一个整体的图案作为被子的面料。缝制百衲被不仅是妇女生活中的一种实践活动,而且是妇女文化传统和女性美学的象征。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中,“缝合”成为妇女文本消解了中心结构的隐喻。对于艾丽丝·沃克缝合百衲被,既代表了美国黑人妇女的美学传统,也代表了她的妇女主义(Womanism)的范例。在她的《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她认为百衲被是美国南方黑人妇女创造性表达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她的短篇小说《为日常生活所用》中,她将百衲被视为黑人的不可放弃的文化传统的象征。在《紫色》中,她采用了缝合百衲被的技巧,并将它视为妇女团结的象征。通过捐出黄色的连衣裙,莎格把自己的欢乐传给了茜丽和索非亚,在妇女中传播了温馨、和睦的感情。茜丽和索非亚在被子上缝的图案取名为“姐妹的选择”,这个突然由茜丽想出来的名字,象征着在黑人妇女之间传递的爱与理解。一片片废弃的布料竟能被用来制出如此崭新又美丽的被子,这预示着黑人女性也必将从旧的生活的阴影里走出来,而创造一个崭新的生活。五、旅行的象征黑人女权主义者苏珊·威利斯(Suan Willis)认为:“对于黑人妇女小说中所写的旅行,不能仅视作作者为便于串联情节事件而使用的结构技巧,应该联系过去,整体地理解穿越空间的概念,把它与历史的展现与个人意识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这样,在一个地理空间中旅行就有了深广的含义,它就是一个女人走向认识自我的过程。当然,这个自我并非作为个人,而是作为一个集美国黑人的群体经验于一身的主体被认识的;正是通过叙述那种经验,这个主体才体现了历史的自我。”〔5〕(357)因此,在地理空间中的旅行,实际象征着一个走向认识自我的过程。《紫色》中聂蒂的非洲之行便象征着黑人妇女认识自我的过程,“每一次旅行,无论有多艰难,都会提升人的自我意识。每一次旅行,无论有多险恶,都会提供一种定义自我的方式”〔6〕(220)。当聂蒂第一次看到非洲的海岸线,一种强烈的激情油然而生,她对茜丽这样表达她的心情:“我提到过我初次见到非洲海岸时的情景吗?我有点感受到,我的灵魂,茜丽,像个大钟,而我只是摆动着。柯琳和桑莫尔也有同感。我们就在甲板上跪下,感谢上帝让我们看到这片土地——我们的父母曾为它哭泣过。我们的祖辈就在那儿生与死。我们又见到它了!”〔3〕(133)就是在这艰难的非洲之旅中,聂蒂开始了解黑人的文化传统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对于自身有了一个更为深切的认识。这种认识包含她对于自己黑皮肤所建立的骄傲与自信,对黑人文化传统的追寻、认同与继承,对于自身的能力与价值的肯定和对自己的宗教观及文化观的重构。因此,旅行对于黑人妇女来说象征一个走向内心的过程,一个认识自我与成长的过程。六、开窗户的象征窗户通常象征一种与外界交流的通道,打开窗户能够给人带来光明以及清新的空气,能够观看到窗外的风景。小说中聂蒂很喜欢她在非洲奥林卡村所住的茅屋,但是茅屋没有窗子。在信中她对茜丽这样写道:“我现在唯一的希望是开个窗子。村里的茅屋都没有窗子。我对女人提起窗子的事时,她们会心地笑了。雨季使人们认为开窗子虽然是荒唐的,但我决心要开这个窗子,即使洪水天天涌进我的地板,我也不在乎。”〔3〕(149)聂蒂不顾别人的讥笑,决心要在茅屋开的这扇窗户,象征着她立志要与当地黑人进行交流与沟通,也象征她心灵之窗的开启。一方面,通过这扇窗户,她开始用自己的智慧、知识和男女平等的新观念,来教育和影响学校里的女孩子及周围还处于麻木状态的黑人女性,给予她们一种全新的理念。这种沟通的确卓有成效,妇女们开始送自己的女孩子上学。因此聂蒂所开的窗户是一扇智慧之窗、知识之窗与心灵之窗;另一方面,聂蒂也利用这扇窗户,增进了对黑人文化传统及女性文化传统的了解以及对自身的认识。七、颜色的象征《紫色》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颜色的象征。颜色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情绪、心情甚至性格,可以用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路易斯·温伯格认为:“最漫不经心的想法也会告诉我们,颜色是我们某些最敏锐感觉的中介,它与我们的各种情绪有密切的联系。”〔7〕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常常会引发作家与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艾丽丝·沃克也不例外,她热爱五彩缤纷的生活,就像她喜欢五颜六色的花朵,对于色彩的强烈感受和敏锐的洞察,促使她借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来表达《紫色》中的主人公茜丽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心态和情绪。蓝色(blue)象征忧郁与悲伤。美国南部黑人之中流传的抑郁难忘的爵士曲调Blues就源于此词。在《紫色》中,初为人妻的茜丽,在第一次被赋予买一块属于自己的衣服布料的权利时,被告诫不能选择她所喜欢的红色,因为“它显得太快乐了”〔3〕(22),因而只好选择了蓝色,这种体现低落情绪的颜色,充分暗示了茜丽当时所处的不幸的生活境况和抑郁悲哀的心情。一个从十二岁起就连遭继父强奸,十四五岁就嫁给一个有五个孩子的鳏夫,整日作牛作马、挨打挨骂的女孩,有什么快乐可言呢?鲜亮的红色和高贵的紫色都是不适合她的。所以蓝色的运用象征了黑人妇女在重重压迫下的沉闷沮丧与苦难悲郁的生活状况。红色(red)标志着热情、活跃和激动,表现人的快乐与幸福。这一颜色在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莎格身上得以充分运用和体现。莎格虽是茜丽丈夫的情人,但她心地善良、热情奔放、独立自主、开朗乐观,敢于和女性的传统保守观念及偏见作斗争。她在文中始终以红色出现,茜丽第一眼看见她,就注意到她“穿着红色的线衫”,涂着“红色的口红”〔3〕(46)。在小说中,是她一直在暗中帮助茜丽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冲破父权制家庭的牢笼,走向新生。她以自己的歌声与舞蹈赢得报酬、获得尊严,展示了自己的个性与价值。在艾丽丝·沃克看来,这才是黑人女性的完美形象,这样的生活才是黑人妇女追求的至高的理想的生活境界。这一红色的亮点,点燃了所有黑人妇女追求理想新生活的信念与决心,似一面旗帜,又是一种热烈的呼唤。黑色(black)在其他民族尤其是白人文化传统观念中,被赋予的象征含义是“邪恶”、“恐怖”、“死亡”和“神秘”。正因为黑色被认为是丑陋的颜色,所以有着黑皮肤的黑人也是天生劣等的种族。受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些黑人甚至也为自己的黑皮肤而感到耻辱并甘心忍受压迫;这种意识形态还导致了黑人内部的种族歧视,即黑人中肤色稍浅的人对肤色更黑的人的歧视。小说中茜丽的公公因为自己是黑人与白人的后裔,肤色较浅,所以痛恨自己儿子身上的黑色,更极力诋毁皮肤黝黑的儿子的情人莎格,认为她“黑得像柏油”〔3〕(55)。然而,艾丽丝在这部小说中却彻底推翻了白人对黑色内涵的传统观念和偏见,将“黑色”视为一种高贵美丽的颜色。茜丽的妹妹聂蒂的非洲之旅,使人们对于黑色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她告诉茜丽,看到非洲的黑人,“仿佛是初次见到黑人”,而且“黑人这么黑,眼睛有点炫耀的神采,而那亮光好象真的是来自月光,实在太令人眼花缭乱了,他们的皮肤在阳光下闪闪发亮”〔3〕(132)。聂蒂对黑色皮肤的描述充满了羡慕与骄傲,她对于“黑色”中蕴藏的美的发现,建立起了黑人妇女对自己黑人血统的信心,通过了解自己的种族,她们获得了一种对自我的认识和对“成为自己”的权利的理解。因此艾丽丝在这部小说中重新打造的黑色的象征意义,展示了黑人妇女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寻求和对完整自我的寻求,也展示了黑人妇女为自己是黑人所具有的独特性而产生的自信与自我欣赏,这正是艾丽丝妇女主义(Womanism)思想的集中体现。紫色(purple)向来被视为一种高贵的颜色,是帝王才能穿戴的颜色,它象征着主权和尊贵的地位。在小说刚开始,茜丽想扯自己喜欢的紫色的布料做衣服却找不到,这表明她还没有获得尊严的合适时机。而到小说的结尾,茜丽在独立自主之后,把自己的屋子全部用紫色和红色来装饰,展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象征着她作为奴隶的社会地位的改变和提高以及她美丽完整人生的开始。因此,艾丽丝大胆借用“紫色”为书名,“把跪着的黑人妇女拉起来,把她们提到了王权的高度”〔8〕(478),让黑人妇女也享有帝王般的尊严和社会地位,的确是气魄不凡,匠心独具。艾丽丝·沃克曾经说:“我会致力于我的人民的精神的存在和生存完美的事业,但除此之外,我还致力于揭示探索黑人妇女所受的压迫,她们的疯狂、忠诚和胜利。”〔9〕(80) 在这部小说中,艾丽丝充分体现了希望黑人妇女获得“生存完美”(Survival Whole)的女权主义思想。综上:艾丽丝·沃克继承和发展了美国黑人文学的优秀传统,吸取了现代美国小说创作的多种表现手法,使《紫色》集美国南方文学、黑人文学和妇女文学所长,在内容上有所突破,在艺术上有所创新。《紫色》这部小说处处充满寓意深刻的象征意象,通过对这些象征意象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每一处都折射着作者艾丽丝·沃克主张男女平等、实现女性生存完美的黑人女权主义思想内涵。对于这些饱含女性主义哲学思想的象征意象的解读,必将大大加深读者对这部小说的主题理解和对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认识。参考文献:〔1〕 Peter S�Prescott. A Long Road to Liberation 〔J〕�News Week, 1982, Vol� XCIX, No� 25�〔2〕〔英〕弗吉尼亚·沃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M〕�王还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3〕〔美〕艾丽丝·沃克�紫色〔M〕�杨敬仁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4〕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Gayle Greene & Coppelia Kahn. Changing Subjects: The Making of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M〕� London: Routlege, 1993�〔7〕王逢鑫�论色彩词〔J〕�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1(2)�〔8〕Bettye J�Parker Smith. "Alice Walkerdanyinghaos women: In Search of some Peace of Mind" in Black Women Writers (1950-1980): A Critical Education, ed� 〔M〕�Mari Evans, Anchou Press/Doubledy, 1984�〔9〕Olga Kenyon. Writing Women: Contemporary Women Novelist〔M〕� London: Plato Press, 1991好难找啊,楼主是不是应该提高悬赏分呢,这么学术的问题。还有啊,紫色是不是要加书名号啊,明明是一本书么~

开题报告包括总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写清楚。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栏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3)大致的进度安排;(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6)经费概算;(7)预期研究结果;(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格式如下: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2 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3 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4 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1、2、3、··· ···二、1、2、3、··· ···三、1、2、3、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五、预期的结果六、进度安排 关于夏洛克的悲剧性,可以就种族歧视问题来进行讨论。夏洛克是犹太人,而作者莎士比亚本身就对这个人物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关于种族歧视的论文的开题报告

家安全,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1. 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信息将被删除;2. 危害国家统一、分裂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信息将被删除;3. 泄漏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信息;4. 宣扬邪教、迷信活动的信息;5. 动乱事件或破坏社会稳定事件的提问或回答信息;6. 散布谣言,扰乱公众秩序的信息;7. 新闻办或公安局通知不做报道,宣传的内容;8.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信息;9. 用户ID或签名含有种族歧视、影射领袖、诋毁他人名誉、低级趣味、诽谤等内容或含义;10.

如何提高自己写作论文的水平,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选准题目; 二是要在这个题目下搭出几个比较新颖的论据作为框架; 三是要积累一些平时教学中一些鲜活的例子; 四是要提高文字的流畅性、可读性。 这其中,选准题目是相当关键的一步。名不正则言不顺,题目决定方向,方向影响质量。 选题时要注意四新: 一要时间新,指问题应具有时代感,能反映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如“沐浴“一米阳光”,静待“万丈光芒”——“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随感”。公民教育是去年从美国引进的一个合作研究项目,我校也受教研室委托参与其中,这是一个新问题,而出现这样的一篇论文,起到填补空白的效果。同样的还有“学校转型期团队精神的培养”等。 二是内容新,指所研究的问题是以前没有提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是在教育实践或教育理论中提出新的矛盾点、新的因素,反映新时期的新经验和新理论;如“小课题研究——师生成长的异度空间”和“课堂教学公平问题探究”等。 三是方法新,指研究的角度、思路要有新意,但也不能盲目赶热点、追时髦,要注意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方法去研究;如“走进童心——对低年级儿童“人来疯”现象的分析”、“从鲁迅对周海婴的教育看其儿童教育观”等。 四是理论应用上的创新,科学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高度综合化和精细化的特点,某一学科领域里的问题可以运用或借鉴到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如“让“菜单”理念走进学生生活”,“菜单”多用于计算机教学,强调了一种“交互性”,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猜想其可能强调了学生对于学习生活的“自主性”和“多元性”。还有“语文教学机智的伦理学省察”也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二、如何搭出论文的框架所谓论文的框架,就是指论文中支撑论文的几个提纲或是论据,也就是你从哪几个方面来达成目标的。 论文的提纲同样要注意几点: 一是新, 创新是第一要素,比如《改善课堂提问行为的策略》,关于课堂提问其实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了,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大家备课、议课、评课的主要方面,相关的论文也很多。这篇论文架构了这样几个提纲: 课堂提问应提“以人为中心”的问题; 课堂提问应增加“等待时间”; 课堂提问应力求技巧性。 从新的角度去诠释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二是全, 论文的提纲应力求周全,比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法很多,如果你仅从一、两个方面去论述,就显得说服力不够。 三是奇, 提纲的表述不妨奇一些。如有位教师在谈当前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时,采用了这样几个提纲: 1、“丢了西瓜捡芝麻”——为了探究而探究 2、“大事化小小化了”——探究教学的形式化 3、“野渡无人舟自横”——探究教学的随意化 虽然所阐述的内容比较普通,但提纲却起到了吸引人眼球的效果

《紫色》象征意义的女性主义解读作者:王冬梅摘要:《紫色》是一部优秀的黑人女权主义代表作。艾丽丝·沃克在这部小说中,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创作视角出发,充分描述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政治状况及生活境遇, 展现了其对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对完整自我及完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本文试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角度出发,全面解读与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力求深入理解《紫色》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与思想内涵。关键词:《紫色》;象征;女性主义;解读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883(2004)01-0116-05艾丽丝·沃克是当今美国文坛上最杰出的黑人女作家之一,1944年出生于美国南方乔治亚州伊坦顿的一个黑人家庭。社会的偏见、家庭的贫困,使她深深体会到身为黑人的艰难与困苦。198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紫色》是她最为成功的一部。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即刻引起美国评论界广泛关注,评论家彼德·普罗斯科特曾称其为“一部具有永久重要性的美国小说,是一部罕见的作品”〔1〕(67),并于1984年获美国文学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此书在随后的几年内不断再版,畅销全美。《紫色》是一部优秀的黑人女权主义代表作。艾丽丝·沃克在这部小说中,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创作视角出发,充分描述和展现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政治及生活状况,以女主人公茜丽由麻木到觉醒、由反抗到独立、由自主到获得与男子平等的地位的人生奋斗经历为主要线索,突出体现了黑人女性对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对完整自我及完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为了凸现这一主题,艾丽丝·沃克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富有深意、极具女性文学色彩的象征意象,使整部小说充满了奇丽的色彩和发人深省的哲理,突出体现了作者的黑人女权主义思想和主张。本文试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角度出发,观照小说中的象征意象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力求全面解读和深度理解《紫色》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与思想内涵。《紫色》中的象征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一间自己的屋子的象征艾丽丝女权主义思想的形成受到了许多女权主义先驱者的影响。在这些人当中,弗吉尼亚·沃尔夫对她的影响尤其深远。因此,在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中,能够看到沃尔夫的一些女权主义主张。沃尔夫在自己的论文《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写道:“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2〕(2)这里,沃尔夫所指的“一间屋子”不仅仅是它本身,而且是一种象征。在她看来,“一间屋子”不仅象征一种自由的生存空间,而且象征一种自由的精神空间。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就说明女性有了安身立命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而这正是妇女解放的关键所在;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妇女就有了一片展示自我和体现自己思想、才能和价值的天空,而不必受任何外物的羁绊。因此,小说中的三个女主人公茜丽、莎格和聂蒂,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最终都拥有了自己喜爱的一间屋子:聂蒂有个用屋顶大叶子树叶铺成的圆顶的茅屋;莎格为自己设计的是一幢又大又圆的粉红色房子;茜丽将自己的房间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装扮一新——一切都是紫色的和红色的,只有地板漆成了鲜黄色。对自己房间的不同装饰和布置,象征女性色彩缤纷的内心世界和各自不同的追求目标,但无论多么不同,在本质上都象征一种生存与精神的自由空间。二、圆形房屋的象征一般来说,方形代表法律和规矩,而圆形则象征自然、完满与平和。非洲的黑人喜欢将自己的房子建成圆形,聂蒂在给茜丽的信中写道:“我希望你能够来看我的茅屋,茜丽,我爱它,还有个用屋顶大叶子树叶铺成的圆顶”〔3〕(149)。同时,在美国的黑人妇女也对圆形情有独钟。莎格将自己的床选择为圆的,并且梦想给自己造一座圆形房子,“一幢又大又圆的粉红色房子,有点像某种水果的形状。它有门和窗,四周有许多树……”〔3〕(194)茜丽和莎格所设想建造的房子是圆形的,这象征了她们对和平与自然的热爱和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追寻,体现了黑人妇女对于圆满、和谐人生的追寻和渴望。黑人妇女对黑人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的接受与传承,增强了她们对自我的认识与肯定,增强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三、裤子的象征传统意义上讲,裤子只是男人的专利。在小说中,非洲黑人不论男女都穿漂亮的裙衫。而美国的黑人男性效仿白人,穿起了长裤,却让黑人女性继续穿裙子。茜丽的先生就曾直言不讳地告诉茜丽说,男人和女人不可以穿同样的衣服,裤子是男人穿的。可是,茜丽告诉他,她做的裤子最大特点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穿。妇女穿裤子实际上是男女平等的一种表现,让女人穿上原本属于男人的裤子,有着消解两性的界限的寓意〔4〕(183)。在小说中,茜丽离开压迫深重的父权制家庭之后,一方面,通过做裤子这项工作在经济上得到独立,并发挥出自己无穷的创造力,甚至创办了自己的“大众裤业有限公司”;另一方面,她为周围的女同胞做了许多裤子,让她们穿,实际上是在为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而工作。这贯穿了艾丽丝·沃克一贯的男女平等的思想主张。四、缝制百衲被的象征缝制百衲被是一种源于非洲和英国的美国黑人妇女的实践活动,就是将许多废旧的衣物、布料裁剪成几何形状的小块儿,然后将它们按照一定的方式缝合成一个整体的图案作为被子的面料。缝制百衲被不仅是妇女生活中的一种实践活动,而且是妇女文化传统和女性美学的象征。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中,“缝合”成为妇女文本消解了中心结构的隐喻。对于艾丽丝·沃克缝合百衲被,既代表了美国黑人妇女的美学传统,也代表了她的妇女主义(Womanism)的范例。在她的《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她认为百衲被是美国南方黑人妇女创造性表达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她的短篇小说《为日常生活所用》中,她将百衲被视为黑人的不可放弃的文化传统的象征。在《紫色》中,她采用了缝合百衲被的技巧,并将它视为妇女团结的象征。通过捐出黄色的连衣裙,莎格把自己的欢乐传给了茜丽和索非亚,在妇女中传播了温馨、和睦的感情。茜丽和索非亚在被子上缝的图案取名为“姐妹的选择”,这个突然由茜丽想出来的名字,象征着在黑人妇女之间传递的爱与理解。一片片废弃的布料竟能被用来制出如此崭新又美丽的被子,这预示着黑人女性也必将从旧的生活的阴影里走出来,而创造一个崭新的生活。五、旅行的象征黑人女权主义者苏珊·威利斯(Suan Willis)认为:“对于黑人妇女小说中所写的旅行,不能仅视作作者为便于串联情节事件而使用的结构技巧,应该联系过去,整体地理解穿越空间的概念,把它与历史的展现与个人意识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这样,在一个地理空间中旅行就有了深广的含义,它就是一个女人走向认识自我的过程。当然,这个自我并非作为个人,而是作为一个集美国黑人的群体经验于一身的主体被认识的;正是通过叙述那种经验,这个主体才体现了历史的自我。”〔5〕(357)因此,在地理空间中的旅行,实际象征着一个走向认识自我的过程。《紫色》中聂蒂的非洲之行便象征着黑人妇女认识自我的过程,“每一次旅行,无论有多艰难,都会提升人的自我意识。每一次旅行,无论有多险恶,都会提供一种定义自我的方式”〔6〕(220)。当聂蒂第一次看到非洲的海岸线,一种强烈的激情油然而生,她对茜丽这样表达她的心情:“我提到过我初次见到非洲海岸时的情景吗?我有点感受到,我的灵魂,茜丽,像个大钟,而我只是摆动着。柯琳和桑莫尔也有同感。我们就在甲板上跪下,感谢上帝让我们看到这片土地——我们的父母曾为它哭泣过。我们的祖辈就在那儿生与死。我们又见到它了!”〔3〕(133)就是在这艰难的非洲之旅中,聂蒂开始了解黑人的文化传统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对于自身有了一个更为深切的认识。这种认识包含她对于自己黑皮肤所建立的骄傲与自信,对黑人文化传统的追寻、认同与继承,对于自身的能力与价值的肯定和对自己的宗教观及文化观的重构。因此,旅行对于黑人妇女来说象征一个走向内心的过程,一个认识自我与成长的过程。六、开窗户的象征窗户通常象征一种与外界交流的通道,打开窗户能够给人带来光明以及清新的空气,能够观看到窗外的风景。小说中聂蒂很喜欢她在非洲奥林卡村所住的茅屋,但是茅屋没有窗子。在信中她对茜丽这样写道:“我现在唯一的希望是开个窗子。村里的茅屋都没有窗子。我对女人提起窗子的事时,她们会心地笑了。雨季使人们认为开窗子虽然是荒唐的,但我决心要开这个窗子,即使洪水天天涌进我的地板,我也不在乎。”〔3〕(149)聂蒂不顾别人的讥笑,决心要在茅屋开的这扇窗户,象征着她立志要与当地黑人进行交流与沟通,也象征她心灵之窗的开启。一方面,通过这扇窗户,她开始用自己的智慧、知识和男女平等的新观念,来教育和影响学校里的女孩子及周围还处于麻木状态的黑人女性,给予她们一种全新的理念。这种沟通的确卓有成效,妇女们开始送自己的女孩子上学。因此聂蒂所开的窗户是一扇智慧之窗、知识之窗与心灵之窗;另一方面,聂蒂也利用这扇窗户,增进了对黑人文化传统及女性文化传统的了解以及对自身的认识。七、颜色的象征《紫色》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颜色的象征。颜色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情绪、心情甚至性格,可以用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路易斯·温伯格认为:“最漫不经心的想法也会告诉我们,颜色是我们某些最敏锐感觉的中介,它与我们的各种情绪有密切的联系。”〔7〕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常常会引发作家与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艾丽丝·沃克也不例外,她热爱五彩缤纷的生活,就像她喜欢五颜六色的花朵,对于色彩的强烈感受和敏锐的洞察,促使她借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来表达《紫色》中的主人公茜丽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心态和情绪。蓝色(blue)象征忧郁与悲伤。美国南部黑人之中流传的抑郁难忘的爵士曲调Blues就源于此词。在《紫色》中,初为人妻的茜丽,在第一次被赋予买一块属于自己的衣服布料的权利时,被告诫不能选择她所喜欢的红色,因为“它显得太快乐了”〔3〕(22),因而只好选择了蓝色,这种体现低落情绪的颜色,充分暗示了茜丽当时所处的不幸的生活境况和抑郁悲哀的心情。一个从十二岁起就连遭继父强奸,十四五岁就嫁给一个有五个孩子的鳏夫,整日作牛作马、挨打挨骂的女孩,有什么快乐可言呢?鲜亮的红色和高贵的紫色都是不适合她的。所以蓝色的运用象征了黑人妇女在重重压迫下的沉闷沮丧与苦难悲郁的生活状况。红色(red)标志着热情、活跃和激动,表现人的快乐与幸福。这一颜色在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莎格身上得以充分运用和体现。莎格虽是茜丽丈夫的情人,但她心地善良、热情奔放、独立自主、开朗乐观,敢于和女性的传统保守观念及偏见作斗争。她在文中始终以红色出现,茜丽第一眼看见她,就注意到她“穿着红色的线衫”,涂着“红色的口红”〔3〕(46)。在小说中,是她一直在暗中帮助茜丽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冲破父权制家庭的牢笼,走向新生。她以自己的歌声与舞蹈赢得报酬、获得尊严,展示了自己的个性与价值。在艾丽丝·沃克看来,这才是黑人女性的完美形象,这样的生活才是黑人妇女追求的至高的理想的生活境界。这一红色的亮点,点燃了所有黑人妇女追求理想新生活的信念与决心,似一面旗帜,又是一种热烈的呼唤。黑色(black)在其他民族尤其是白人文化传统观念中,被赋予的象征含义是“邪恶”、“恐怖”、“死亡”和“神秘”。正因为黑色被认为是丑陋的颜色,所以有着黑皮肤的黑人也是天生劣等的种族。受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些黑人甚至也为自己的黑皮肤而感到耻辱并甘心忍受压迫;这种意识形态还导致了黑人内部的种族歧视,即黑人中肤色稍浅的人对肤色更黑的人的歧视。小说中茜丽的公公因为自己是黑人与白人的后裔,肤色较浅,所以痛恨自己儿子身上的黑色,更极力诋毁皮肤黝黑的儿子的情人莎格,认为她“黑得像柏油”〔3〕(55)。然而,艾丽丝在这部小说中却彻底推翻了白人对黑色内涵的传统观念和偏见,将“黑色”视为一种高贵美丽的颜色。茜丽的妹妹聂蒂的非洲之旅,使人们对于黑色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她告诉茜丽,看到非洲的黑人,“仿佛是初次见到黑人”,而且“黑人这么黑,眼睛有点炫耀的神采,而那亮光好象真的是来自月光,实在太令人眼花缭乱了,他们的皮肤在阳光下闪闪发亮”〔3〕(132)。聂蒂对黑色皮肤的描述充满了羡慕与骄傲,她对于“黑色”中蕴藏的美的发现,建立起了黑人妇女对自己黑人血统的信心,通过了解自己的种族,她们获得了一种对自我的认识和对“成为自己”的权利的理解。因此艾丽丝在这部小说中重新打造的黑色的象征意义,展示了黑人妇女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寻求和对完整自我的寻求,也展示了黑人妇女为自己是黑人所具有的独特性而产生的自信与自我欣赏,这正是艾丽丝妇女主义(Womanism)思想的集中体现。紫色(purple)向来被视为一种高贵的颜色,是帝王才能穿戴的颜色,它象征着主权和尊贵的地位。在小说刚开始,茜丽想扯自己喜欢的紫色的布料做衣服却找不到,这表明她还没有获得尊严的合适时机。而到小说的结尾,茜丽在独立自主之后,把自己的屋子全部用紫色和红色来装饰,展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象征着她作为奴隶的社会地位的改变和提高以及她美丽完整人生的开始。因此,艾丽丝大胆借用“紫色”为书名,“把跪着的黑人妇女拉起来,把她们提到了王权的高度”〔8〕(478),让黑人妇女也享有帝王般的尊严和社会地位,的确是气魄不凡,匠心独具。艾丽丝·沃克曾经说:“我会致力于我的人民的精神的存在和生存完美的事业,但除此之外,我还致力于揭示探索黑人妇女所受的压迫,她们的疯狂、忠诚和胜利。”〔9〕(80) 在这部小说中,艾丽丝充分体现了希望黑人妇女获得“生存完美”(Survival Whole)的女权主义思想。综上:艾丽丝·沃克继承和发展了美国黑人文学的优秀传统,吸取了现代美国小说创作的多种表现手法,使《紫色》集美国南方文学、黑人文学和妇女文学所长,在内容上有所突破,在艺术上有所创新。《紫色》这部小说处处充满寓意深刻的象征意象,通过对这些象征意象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每一处都折射着作者艾丽丝·沃克主张男女平等、实现女性生存完美的黑人女权主义思想内涵。对于这些饱含女性主义哲学思想的象征意象的解读,必将大大加深读者对这部小说的主题理解和对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认识。参考文献:〔1〕 Peter S�Prescott. A Long Road to Liberation 〔J〕�News Week, 1982, Vol� XCIX, No� 25�〔2〕〔英〕弗吉尼亚·沃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M〕�王还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3〕〔美〕艾丽丝·沃克�紫色〔M〕�杨敬仁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4〕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Gayle Greene & Coppelia Kahn. Changing Subjects: The Making of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M〕� London: Routlege, 1993�〔7〕王逢鑫�论色彩词〔J〕�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1(2)�〔8〕Bettye J�Parker Smith. "Alice Walkerdanyinghaos women: In Search of some Peace of Mind" in Black Women Writers (1950-1980): A Critical Education, ed� 〔M〕�Mari Evans, Anchou Press/Doubledy, 1984�〔9〕Olga Kenyon. Writing Women: Contemporary Women Novelist〔M〕� London: Plato Press, 1991好难找啊,楼主是不是应该提高悬赏分呢,这么学术的问题。还有啊,紫色是不是要加书名号啊,明明是一本书么~

开题报告包括总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写清楚。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栏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3)大致的进度安排;(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6)经费概算;(7)预期研究结果;(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格式如下: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2 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3 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4 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1、2、3、··· ···二、1、2、3、··· ···三、1、2、3、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五、预期的结果六、进度安排 关于夏洛克的悲剧性,可以就种族歧视问题来进行讨论。夏洛克是犹太人,而作者莎士比亚本身就对这个人物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 索引序列
  • 关于种族歧视的论文参考文献
  • 关于种族歧视的论文题目
  • 关于种族歧视的论文文献综述
  • 关于种族歧视论文的开题报告
  • 关于种族歧视的论文的开题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