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求是杂志二字是谁写的

求是杂志二字是谁写的

发布时间:

求是杂志二字是谁写的

《求是》杂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官方月刊,主要发表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党和国家最新动态,以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杂志以“求是、实事求是”为宗旨,关注党和国家重大政策问题,报道党和国家最新动态,深入分析当前热点话题,反映全国各地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工作,以及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成果展示等。

秋石原名贺金祥。浙江绍兴人。1966年中专毕业。1968年因故被迫赴北大荒务农,后长期从事新闻采编工作。1979年起研究沦陷区文学和现代文学、左翼文学,近十年以鲁迅研究为主。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散文随笔集《白桦无悔》,文学评论集《聚讼纷纭说萧军》、《为鲁迅、茅盾辩护》,长篇传记《萧红与萧军》,长篇评传《两个倔强的灵魂》,编注巴金与黄源通信录《我们都是鲁迅的学生》等,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350万字。

艺术家秋石:

秋石,原名曹实英,号禅乐,1955年11月出生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毕业于西安美院,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因出生在书法艺术的圣殿接受艺术熏陶,自幼酷爱书画并得著名花鸟大师张建时多次指教 ,作品继承了中国画的优良传统。

经常以松、竹、梅、兰、菊、石、荷花、以及雄鹰等等作为题材作画。用自己独到的审美观点与丰富的表现手法,创造出许多形神兼备、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

在看似随意中蕴含着朴拙之气,在自然含蓄中蕴含着阳刚之气,驾驭笔墨的能力,驾驭写意技巧的能力是惊人的。

作品尤其到了晚年,愈加返朴归真,雄健苍劲,笔墨挥洒中已经达到了“笔简意繁”的艺术境界。 并融中西技法于一炉,渗透古法又能独辟蹊径,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发展出了自己独到的特色。

杂志“求是”两个书法字是邓爷爷写的。

秋石原名贺金祥。浙江绍兴人。1966年中专毕业。1968年因故被迫赴北大荒务农,后长期从事新闻采编工作。1979年起研究沦陷区文学和现代文学、左翼文学,近十年以鲁迅研究为主。

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随笔集《白桦无悔》,文学评论集《聚讼纷纭说萧军》、《为鲁迅、茅盾辩护》,长篇传记《萧红与萧军》;

长篇评传《两个倔强的灵魂》,编注巴金与黄源通信录《我们都是鲁迅的学生》等,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文艺报》、《文汇报》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350万字。

扩展资料

人民日报评论员署名也有叫秋石的。

例如中组部的“仲祖文”和“仲组轩”小组、政法委的“钟政轩”小组、中宣部理论局的“钟轩理”小组(主要在其主管的《光明日报》发表文章),以及中央委员会的“秋石”小组(主要在中央委员会主管的《求是》杂志发文)。

同时,少数政府部门也有写作组,例如卫生部的“卫民康”小组。

参考资料来源:中青在线-中国官方“写作组”署名有什么讲究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作家网(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理)-秋石

求是杂志谁的字

《红旗》改为《求是》的主要原因是为适应改革新形式的需要,而以求是为刊名,更符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也更符合理论刊物的性格。

1988年5月30日,中央决定: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委托中共中央党校创办全党的理论刊物《求是》杂志。

是年6月16日,《红旗》在出版最后一期后停刊。7月1日《求是》创刊,邓小平为《求是》杂志题写刊名。

扩展资料

《求是》每期封面都是同一个面孔,白色铜版纸上印着邓小平题写的红色“求是”二字,没有文章目录,各期封面的唯一区别就是出版日期。白底红字象征着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办刊方针:坚持政治家办刊原则,高举旗帜,贴近实际,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办刊理念:党刊为本、思想为王。

办刊宗旨:《求是》担负着深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阐释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总结宣传各地各部门实际工作经验,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任务。

文学史上最开心的事就是将《红旗》改为了求是,将那些红色恐怖饿殍遍地的时代还原了真相了

人民日报在文化革命年代,也大量发表批判帝国主义修正主义的文章说,为什么不改人民日报的名字?求是杂志还应该改委红旗,我们应该高举红旗,我们国旗市红的,我们有红旗牌轿车,所以红旗杂志还应恢复。

别的不用,光说这两个字,求的甚么,求的是是,没有一定的理论达不到。 妇女界 回复

求是杂志的社长是谁

1975-1978年,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78-1987年,共青团山西省委办公室干事、调研室副主任、宣传部副部长(其间:挂职任山西省榆社县委副书记)1987-1990年,共青团山西省委调研室主任1990-1992年,山西省委宣传部调研室正处级调研员1992-1995年,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山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1995-1996年,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副局级调研员1996-1997年,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副局长1997-1998年,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局长1998-2001年,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局长(其间: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01-2002年,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局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2002-2003年,中央宣传部副秘书长兼新闻局局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2003-2004年,求是杂志社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2004-2006年,求是杂志社总编辑兼机关党委书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其间: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6-2008年,求是杂志社总编辑兼机关党委书记 2008年06月-2014年04月,求是杂志社社长2014年04月-,人民日报社总编辑

张平 山西省副省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主管科教,中文系82届牛仁亮 山西省副省长、教授、博导,主管经济,生化系77届王中青 曾任山西省副省长景李虎 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文濡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波 山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地理系安焕晓 山西省人大副主任,教育硕士04届马景龙 山西省民政厅厅长、党委书记,中文系76届高国顺 山西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政史系78届秦作栋 山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地理系83届李东福原山西高校工委书记、山西省教育厅长,中文系78届申维辰原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经济研究所99届李悦娥原山西省妇联主席,外语系79届边根棠 山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兼党组书记,中文系80届郭玉才 山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厅级),中文系76届秦良玉 山西省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政史系77届 李宝善 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社社长邓越 中国国家新华书店总经理,中文系69届安洋 《人民日报》山西分社社长,中文系83届杜俊晓 《人民日报》陕西分社社长杨荣 《光明日报》山西分社社长,中文系77届刘建林 《中国青年报》山西分社社长,中文系齐峰 山西出版集团董事长,中文系82届侯小强 盛大文学首席执行官、曾任新浪网副总编、新浪博客之父,文学院98届席玉虎 《英语周报》社社长郝蕴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中心主任编辑,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得主孙金岭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主管,原《焦点访谈》主创团队成员 侯晋川 山西省科技协会主席、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数学系78届冯仲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政史系85届焦海军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张永清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主编,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秘书长安启念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闫世润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廷信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艺术学界》主编冯子标 山西财经大学 学院改制大学后首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政史系黄人昆 《金融管理》杂志编委,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人民银行总行机关党委委员常金仓 周代礼学研究专家,现任辽宁师大教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王光龙 浙江省高师语文教育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杭州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所所长忻东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杨海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政治学研究》编辑部主任 王守义 山西大同大学校长田润华 太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中文系74届冯峰 山西大同大学副校长,化学系85届孙建忠 晋中学院院长,政史系79届李忠康 长治学院院长,教育系张富明 长治学院党委书记郭爱民 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郭建华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郭建华李虎斌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志莲 忻州师范学院副院长霍世平 太原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关永宏 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系主任、教授郑立生 湛江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毅 山西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组织人事部长赵平有 阳泉市教育局局长白荣欣 吕梁教育学院院长郭明思 太原五中教学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数学系82届刘文国 阳泉一中书记李慎行 阳泉二中校长陈永昶 平定师范校长杨万森 北岳中学副校长徐润福 大同二中校长韩雪梅 临汾一中党委书记孟飞 临汾一中副校长杨益民 临汾一中副校长张杨管 临汾三中校长路胜利 运城康杰中学校长张汉语 运城中学校长段宝维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山西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山西省教学专家”称号

《求是》杂志社秘书长刘彦华

李捷,男,汉族,祖籍山东平阴,1955年2月生于北京。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7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2014年4月30日,任求是杂志社社长。 1969年12月入伍;1975年04月——1979年02月,北京第二量具厂组装车间工人、班长;1979年02月——1983年03月,北京师范大学一分校历史系学生;1983年03月——1983年09月,北京师范大学分校历史系教员;1983年09月——1986年08月,中央党校理论部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08月——1987年04月,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历史系教员;1987年04月——1992年09月,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研究人员(期间,1992年8月被评为副研究员);1992年09月——1994年10月,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生平小组副小组长;1994年10月——1995年06月,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毛泽东研究二处副处长;1995年06月——1998年09月,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助理(正处级)(期间,1997年8月被评为研究员);1998年09月——2000年02月,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2000年02月——2000年11月,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兼第一编研部副主任;2000年11月——2004年10月,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兼第一编研部主任;2004年10月——2005年03月,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兼第一编研部主任(期间,2004年3月—2005年1月在中央党校培训部学习);2005年03月——2012年03月,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2012年03月——2012年0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2012年04月——2014年0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党组书记。2014年04月——任求是杂志社社长。 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2015年11月,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还举行了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一次理事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五年工作报告和研究会章程,选举了研究会新一届领导机构。李捷不在担任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 2015年11月,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当选中国史学会会长。

求是杂志创刊人是谁

人民日报在文化革命年代,也大量发表批判帝国主义修正主义的文章说,为什么不改人民日报的名字?求是杂志还应该改委红旗,我们应该高举红旗,我们国旗市红的,我们有红旗牌轿车,所以红旗杂志还应恢复。

1990年5月,李小娟撰写的《浅谈文科学报的校对》被东北地区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论文。同年6月,《求是学刊》主编余式晖退休,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尚鹤翔兼任主编,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衣俊卿调入编辑部任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同时调入编辑部工作的有张晓校、杜桂萍,分别担任史学编辑、文学编辑。同年9月,《求是学刊》在黑龙江省高校文科学报编辑质量评比中,荣获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12月,历史编辑、副编审周众离休。周众于1985年—1988年间,曾担任编辑室主任。1991年1月,《求是学刊》第1期开设了“《求是学刊》公开发行十周年(1980-1990)”专栏,发表熊映梧、孙云、张奎良、吕冀平教授撰写的4篇学术文章,并发表了副主编衣俊卿以“本刊编辑部”的名义撰写的纪念文章《唯实、求是、图新》。3月21日,黑龙江大学举行《求是学刊》和《外语学刊》公开发行十周年纪念会,有关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同志和各界代表130余人参加了会议。9月,为纪念黑龙江大学成立50周年,《求是学刊》第5期发表了由叶伯泉撰写的编辑部文章《追求科学,探索真理》。9月,黑龙江省首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选揭晓,《求是学刊》有4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黑格尔哲学体系新探》(1990年第3期)和赵亚乔编辑的《关于农村实行“两田制”运行模式的构想》(1990年第6期)获一等奖;周众编辑的《英雄与时代》(1990年第3期)和叶伯泉编辑的《审美文化的概念和结构》(1990年第6期)获二等奖。11月,在1991年度职称评定工作中,衣俊卿破格晋升为教授,张晓校、赵亚乔和杜桂萍晋升为编辑,李小娟破格晋升为编辑。《求是学刊》1991年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上被摘发23篇,文摘数量列全国综合性大学第一名(据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会务简报》1992年2期报道)。1992年3月,《求是学刊》第1期开辟“文化哲学:跨世纪的思考”栏目,发表衣俊卿的《人类精神的跨世纪走向》和邴正的《人类自我意识的历史演变》,此后,这一栏目成为《求是学刊》不定期重点栏目;同期,还开辟“史学博士论坛”,发表葛志毅的《玄圣素王考》和冯辉的《唐代社会的开放风气》,该栏目此后亦成为不定期学术专栏;同月,副主编衣俊卿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7月,赵亚乔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2月,衣俊卿当选为新成立的黑龙江省期刊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12月,衣俊卿当选为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并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同年,据有关权威材料调查,《求是学刊》1991年在86条检索途径中被转摘71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二位;《求是学刊》哲学版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入中文核心期刊,并被列入全国45家综合性文科重要期刊行列。《求是学刊》1992年所发文章在各报刊上的被转载数量列全国文科学报第3位(据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会务简报》1993年第9、10期报道)。1993年3月,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尚鹤翔主编退休,衣俊卿任主编。6月,黑龙江省第二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5篇文章入选:张晓校编辑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之争》(1992年第1期)和李小娟编辑的《简论人类精神生活》(1992第4期)获一等奖;叶伯泉编辑的《宋诗发展的美学轨迹》(1991年第1期)、杜桂萍编辑的《两个貌似神乖的诗派》(1991年第4期)和赵亚乔编辑的《论生产力发展的跳跃规律》获二等奖。7月,东北三省文科学报研究会于7月21日-24日举行年会,并进行评奖活动,《求是学刊》获四项奖:叶伯泉和李小娟被评为“优秀编辑”;杜桂萍和张晓校分别获优秀编辑学成果一等奖。7月,李小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8月,张晓校破格晋升为副编审。9月,衣俊卿调任黑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兼任《求是学刊》主编,杨彬调入编辑部任副主编。同年,衣俊卿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求是学刊》1993年共被114条途径转摘文章74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4年统计数字显示)。1994年1月,衣俊卿被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1993年度全国“优秀编辑”。同月出版的第1期(总第98期)开辟“美学在当代”的不定期学术专栏。3月,《求是学刊》被评为1993年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类优秀期刊。5月,《求是学刊》第3期为“百期专号”,刊有百期纪念致贺单位名单、齐世荣等13名学者的百期感言,以及熊映梧、厉以宁等学者撰写的18篇学术论文。8月,李小娟的《论市场经济对学术期刊的双重影响》(刊《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4/5)分别获1994年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青年编辑委员会评选的优秀论文“一等奖”。1994年黑龙江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比的优秀论文“一等奖”;李小娟的《论市场经济与学术期刊的发展繁荣》获1994年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比的优秀论文“一等奖”、杜桂萍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学报编辑意识》获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9月,衣俊卿教授的论文《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获黑龙江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1月,张晓校任副主编。《求是学刊》1994共被105条途径转载77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5统计数字显示)。1995年4月,黑龙江省第3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5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哲学的嬗变:从拟科学到拟价值》、杜桂萍编辑的《优美乐曲中的不和谐音符》、张晓校编辑的《创造性思维与历史认识系统结构》获一等奖;赵亚乔编辑的《中国怎样向市场经济过渡》、杨彬编辑的《关于贪污罪构成的要件及刑事责任原则的探讨》获二等奖。8月,衣俊卿教授的专著《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获金岳霖学术奖。11月,杨晓彬调入编辑部工作。12月,衣俊卿教授的论文《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与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求是学刊》1995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66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7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6年统计数字显示)。1996年 2月,李小娟同志被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和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1995度全国优秀编辑。 4月,赵亚乔同志被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评为1994-1995年度优秀编辑。8月,李小娟编辑晋升为副编审。9月,衣俊卿主编当选为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兼任《求是学刊》主编。衣俊卿的专著《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李小娟的论文《论精神现象的内涵与形态》获第七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1月,《求是学刊》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期刊。《求是学刊》1996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文章92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7年统计数字显示)。1997年3月,副主编杨彬调离《求是学刊》,任马列部主任。 4月,黑龙江省第4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4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中国哲学的失落与重建》、张晓校编辑的《中观史学与科举制研究》获一等奖;杜桂萍编辑的《论文学史家》、赵亚乔编辑的《论市场经济建构中的集体谈判》获二等奖。 5月,杨晓彬调离《求是学刊》。 8月,杜桂萍、赵亚乔晋升副编审。《求是学刊》1997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文章84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4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8年统计数字显示)。1998年4月,康敬奎调入《求是学刊》任法学编辑。 8月,副主编张晓校晋升编审。 9月,衣俊卿主编当选校长,兼《求是学刊》主编。 11月,《求是学刊》被评为1997年度黑龙江省“一级期刊”。12月,衣俊卿辞去主编职务,哲学与行政管理系主任丁立群兼任《求是学刊》主编。张晓校在1997年度学校技术考核中获得优秀。《求是学刊》1998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文章65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6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年9统计数字显示)。1999年1月20日,李小娟被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政府授予“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3月,徐松巍调入《求是学刊》任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4月,黑龙江省第5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4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社会思维场论》、杜桂萍编辑的《当代中国美学的走向:辩证和谐的美学》、张晓校编辑的《唐代政治开放述论》、赵亚乔编辑的《当前经济学应该研究的一些问题》均获一等奖。1999年5月18日黑龙江日报发表介绍《求是学刊》文章,题为:“《求是学刊》追求学术高品位” 。6月,《求是学刊》作为黑龙江省5个候选单位之一,参评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期刊和首届中国期刊奖,这是中国期刊界最高奖项。 8月,张晓校调离《求是学刊》。 9月,康敬奎考入黑龙江大学法学院读在职硕士研究生;同月,《求是学刊》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10月,《求是学刊》被评为1998年度黑龙江省一级期刊;李小娟的《论精神现象的内涵与形态》获黑龙江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青年一等奖”。11月,《求是学刊》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新开辟了“世纪之交的哲学自我批判”、“法制现代化研究”、“20世纪中国美学批评”等栏目。同年,《求是学刊》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确定为1999年度的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赵亚乔在1998年度学校技术考核中获得优秀。《求是学刊》1999年共被122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57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7位。2000年第1期,《求是学刊》又开辟了“行政法新理念”、“世纪之交话史学”等不定期栏目。2月,丁立群主编去北京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习3 个月。3月,徐松巍副主编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读博士后。李小娟主持学报工作。《求是学刊》第2期又在“世纪之交的哲学自我批判”栏目基础上开设了“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对“实践哲学”、“交往理论”、“文化哲学”、“发展理论”、“人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重新检视。5月,《求是学刊》被确定为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并被编入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第3版)。 6月,杜桂萍的《形式主义美学及其困惑》文章分别获2000年黑龙江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黑龙江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李小娟的《90年代日常生活批判研究述评》分别获2000年黑龙江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黑龙江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李小娟被评为1998-2000年度黑龙江大学优秀党员。7月,李小娟、康敬奎被评为东北地区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1998-2000年度优秀编辑;李小娟的论文《学术期刊的风格与编辑的品位》、康敬奎的论文《对学报现代化的几点思考》在东北地区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11届学术研讨会上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9月,在佳木斯召开的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上,李小娟的论文《学术期刊的风格》、康敬奎的论文《对学报现代化的几点思考》荣获优秀编辑学论文“一等奖”;李小娟、赵亚乔、杜桂萍、康敬奎被评为1997-1999年度黑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学报优秀编辑。杜桂萍考取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11月27日—12月16日,赵亚乔、杜桂萍、李小娟、康敬奎在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培训中心参加全省第一、二期社科类期刊编辑岗位培训班,均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李小娟、康敬奎在1999年度学校技术考核中获得优秀。据中南财经大学统计,《求是学刊》2000年共被全国15种文摘报刊121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90篇,在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在全国2588种期刊中排列17位。2001年1月,李小娟被任命为《求是学刊》副主编。据《光明日报》2001年3月11日发布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1998): 高校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报被引次数排序前20名》(南京大学统计),《求是学刊》名列第12位。4月,《求是学刊》李小娟、赵亚乔、康敬奎、杜桂萍等编辑人员整理自1974年创刊以来在本刊发表的全部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期刊简介(期刊发展历程、获奖情况、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栏目主题介绍、各时期纪念活动的题字词、贺词);编辑部介绍(编辑部组成、历届主编的简介、编委会简介)等,为完成“世纪光盘”的制作而做准备。截止2001年第5期,《求是学刊》共发表10组“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笔谈)”:实践哲学、交往理论、文化哲学、发展哲学、价值哲学、人学研究、新儒学、后现代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时代的哲学理念。2001年8月,《求是学刊》“世纪光盘”由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出版。2001年9月,《求是学刊》截止2001年第5期共发表10组“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笔谈)”。9月,李小娟晋升为编审。9月,杜桂萍被聘为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生导师。9月,在黑龙江省第六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活动中,杜桂萍编辑的《百年美学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李小娟编辑的《文化哲学的主题及中国文化哲学的定位》获一等奖;赵亚乔编辑的《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和康敬奎编辑的《依法治国必须弘扬正义法精神》获二等奖。9月,《求是学刊》邀请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会员、西雅图美中人民友好协会主席费劳德前来黑龙江大学讲学,其演讲稿“怀特海过程哲学及其当代意义”发表在《求是学刊》2002第1期。10月,徐松巍获黑龙江大学教师特聘岗位津贴。10月,《求是学刊》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选用为来源期刊。11月,《求是学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12月,赵亚乔在2000年度学校业务考核中获得优秀。2001年,共被全国15种文摘报刊121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73篇,在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5位(据中南财经大学统计)。2002年1月,《求是学刊》改版为国际标准大刊,页码增加到120页,定价8元。3月,杜桂萍获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李小娟获2001年校优秀编辑。4月,黑龙江省高校学报研究会2002年常务理事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5月,《求是学刊》开设“海外来稿”专栏,促进了《求是学刊》面向国际的步伐.6月,李小娟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和美国过程哲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价值哲学与过程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特约美国过程研究中心创会主任、世界著名过程思想家小约翰·科布、世界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大卫·格里芬等为本刊撰文;邀请美国生态纪学会主席赫尔曼·格林前来黑龙江大学讲学,其文章“托马斯·柏励和他的生态纪”发表在《求是学刊》2002年第3期。6月,李小娟获黑龙江大学“模范党务工作者”称号。7月,《求是学刊》在“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的评比活动中被评为“双十佳社科学报”;李小娟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主编”;杜桂萍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编辑”。7月,《求是学刊》协办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第五届青年编辑研讨会,23日在黑龙江大学举行学术报告会,衣俊卿校长做学术报告。8月,丁立群当选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李小娟当选黑龙江省哲学学会理事。从1990年-2002年,《求是学刊》在衣俊卿主编、丁力群主编的领导下,本着唯实、求是、图新的办刊宗旨,把追求高品位视作刊物的生存之本,突出学术前沿,确立主题意识,实现编辑学者化以提高刊物的高品位,建立一支开放型的、富有现代思维的作者群体。因此,《求是学刊》无论在编辑队伍建设方面还是在刊物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编辑部有正高级职称的2人、副高级职称的3人,博士(包括研究生)3人,硕士3人。他们的科研成果和获得的奖励丰硕;1991年~2001年,《求是学刊》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地位一直名列前茅,无论在学界,还是在社会上都有很好的口碑,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根据国内权威机构所公布的咨询报告,《求是学刊》自1991年以来,被转载文章的数量排名一直保持在全国高等学校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前7名:1991年—第2名、1993年—第3名、1994年—第3名、1995年—第7名、1996年—第3名、1997年—第4名、1998年—第6名、1999年—第7名、2000年—第3名,2001年-第5名。据中南财经大学2000年检索报告,《求是学刊》通过15种文摘报刊121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90篇,在全国2588种期刊中排列第17位。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专题从147种期刊上转载文章363篇,《求是学刊》被转29篇,名列第1位。高校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报被引次数排序前20名》,《求是学刊》名列第12位。1999年在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评比中获得第15名的好成绩;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统计,2000年《求是学刊》在高校学报转摘率排名中,列第7位,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四大权威刊物转摘81篇。2000年《求是学刊》再次被列为全国核心期刊,并被列入全国45家综合性文科重要期刊行列。2002年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

《红旗》改为《求是》的主要原因是为适应改革新形式的需要,而以求是为刊名,更符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也更符合理论刊物的性格。

1988年5月30日,中央决定: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委托中共中央党校创办全党的理论刊物《求是》杂志。

是年6月16日,《红旗》在出版最后一期后停刊。7月1日《求是》创刊,邓小平为《求是》杂志题写刊名。

扩展资料

《求是》每期封面都是同一个面孔,白色铜版纸上印着邓小平题写的红色“求是”二字,没有文章目录,各期封面的唯一区别就是出版日期。白底红字象征着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办刊方针:坚持政治家办刊原则,高举旗帜,贴近实际,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办刊理念:党刊为本、思想为王。

办刊宗旨:《求是》担负着深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阐释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总结宣传各地各部门实际工作经验,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任务。

别的不用,光说这两个字,求的甚么,求的是是,没有一定的理论达不到。 妇女界 回复

收获杂志刊物名是谁写的

你好。估计会让你失望了,我投过一次,你知道自动回复是什么?是叫你打印然后邮寄到编辑部去!所以算是白投了。虽然上面有邮箱(),但我估计是给通过审核的作家作者发送稿件的电子版用的。如果一定要投,那就只能打印了,打印的时候最好是小三或者四号,字体太大你花费的成本太高,字体太小编辑看得太吃力,他一旦没有耐心就不好办啦。 联系方式包括:邮编、地址、姓名、发表笔名(有的话---要注明),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可能的话还要个人简介。 可以平邮,如果你怕丢失也可以挂号,快递就没有必要了。地址:200040上海市巨鹿路675号编辑部收(不要寄给个人)祝你好运!

这个杂志据说投稿极难上,难上的原因你先要弄清楚这个杂志的性质。这个杂志是上海办的。上面主要发表一些三伪文学,发表一些愚民谎言的小说、散文等,一般以小说为主。如果你写的东西是纯文学,在这上面是发表不了的(三伪文学成分去干净的才是纯文学,纯文学一般都不会含有愚民谎言和商业、道德谎言等;纯文学绝不受御用;纯文学绝不搞玩技巧式的文字游戏),因此也不适合他们刊物。这个杂志是专供一些御用文人给百姓洗脑用的,当然如果你的小说有足够丰厚的愚民谎言,能够很隐蔽地藏在小说当中,让读者读起来像是真的(这就是他们说的现实主义),或者只玩玩写作技巧,当一下文学乞丐,从外国文学要点新颖的技术神马的,那么这样的文章刊物也会考虑发表。所以在投稿之前你先要把你小说中的愚民谎言搞丰厚一点,搞隐蔽一点,有趣一点,一般都能发表。

富有文学韵味的刊名有:

1、《收获》:

《收获》是1957年7月创办于的一份大型文学双月刊,创办人为巴金和靳以。该杂志以刊登中长篇小说为主,2018年3月,获“2017年百强社科期刊”荣誉。

2、《雨花》:

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月刊,创刊于1957年。《雨花》的宗旨是:“写实传统,现代精神,文学文化,人本人文。”《雨花》的口号是:“短些短些再短些。”散文、随笔、杂文以丰富、活泼、率真、犀利为特色。鼓吹社会良知,反映人民心声。

其他班刊名字如下:

1、青春的梦想。

2、最好的我们。

3、雨后的彩虹。

4、温暖的阳光。

5、花落知多少。

6、花开的声音。

7、天使的翅膀。

1.吴佩孚,时间是1924年9月8日,杂志为何选择他作为封面,可能是为了关注当时的直奉军阀大战吧.。 2.蒋介石,期刊时间是1927年4月4日.封面小字说明:总司令蒋石。"General Chang kai-shek"。 3.末代皇帝溥仪

  • 索引序列
  • 求是杂志二字是谁写的
  • 求是杂志谁的字
  • 求是杂志的社长是谁
  • 求是杂志创刊人是谁
  • 收获杂志刊物名是谁写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