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中国供暖杂志

中国供暖杂志

发布时间:

中国供暖杂志

万居隆空气能质量不错。在市场运营很多年了 ,不不过你买什么牌子的空气能都有可能出现问题,不能保证生产的那一台都是好的,所以选购时注意售后服务。

自采暖和集中供暖一直是采暖的两种主要模式,在不同的国家,两种供暖方式占有不同的份额,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各国的供暖状况。 日本的集中供暖(冷)系统始建于1970年大阪的千里中央地区,截止到2000年,就普及率而言只占6%,在发达国家里算比较低的。而集中供暖发展较快的是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到平成30年1月(2018年)日本有83个集中供暖企业。许多企业运营的是电热联产的热电站,为本区域的很多办公楼提供蒸气和热水。另外,在东京包括郊区,多数运营商还提供制冷服务。看得出日本的集中供暖都局限在办公楼一类的建筑,住宅占比比较低。 中国供暖分界线位于北纬33度附近的秦岭和淮河一代(也是南北分界线),所以在中国南方几乎没有集中供暖系统。在中国北方,供暖系统是很常见的,一般最早的是东北地区从九月低开始供暖一直持续到来年3月为止。很多地区的都有专门的供暖系统,而不是使用热电联产系统(南方倒有一部分热电联产供暖给附近的居民区,但大部分都是自采暖)。由于中国在冬季有很重的空气污染,许多城市的供暖已经使用天然气,还有一些使用地热和海水热泵系统。 1877年的美国纽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区域锅炉向附近的14家用户供热。到1882年美国进行了集中供暖的商业化。现在全美共有5800座集中供暖能源系统。美国最早的集中供暖系统为纽约1882建造的地下蒸汽系统,到1963年纽约市的地下蒸汽管道系统已达105公里,拥有六部发电机组,为2500栋建筑提供供暖服务,而在1882年那时只能为62个客户服务。同时在其他各州还有利用各种能源驱动的集中供暖系统。 西班牙最大的集中供热系统位于索里亚,他被称为“环境之城”,将从生物发电中获得41兆瓦的电能。除此之外,西班牙普遍采用独立的中央供暖,由一个锅炉负责几栋楼的供暖。 英国第一次尝试集中供暖是在1742年,做为律师和园艺家的Hugh Plat用管道输送整齐到房间取暖。1745年,William Cook用同样的方式输送蒸汽给家庭采暖。1898年热电联产用于Clydebank的一家烫毛厂。1911年安装于曼彻斯特的Bloom街的热电联产电厂为周围的商店、办公室和工厂提供热气。1920年到1922年Durdee和Stirling分别开始集中供暖。目前英国热电站的发电容量为2000MWe,到2020年英国热电联产发电量要达到全国总发电量的25% 瑞典为城市提供集中供暖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瑞典的集中供暖协会表示,2015年,瑞典约为60%的住宅提供集中供暖,韦克舍市在1993年至2006年期间将矿物燃料消耗量减少了30%,到2010年将减少50%。这主要是使用生物燃料来提供集中供暖实现的。 在塞尔维亚主要城市,特别是首都贝尔格莱德,都采用集中供暖。第一个集中供暖厂于1961年建成,为贝尔格莱德新建的郊区提供供暖。从那以后,建造了许多这样的工厂为城市供暖,他们都是用天然气作为燃料。但离开首都后,很多地区就需要靠自己来取暖,譬如进入十月份的山区需要准备不少的劈柴来应付寒冬。 在俄罗斯的大多数城市,区级联合热电厂产生全国一半以上的电力,同时为临近的城市提供热水。他们大多数使用煤和石油做燃料。现在天然气也被广泛使用。苏联时代使用大型中心站为城市供暖,即使不考虑旧的供暖网络的低效率,由于泄露和缺乏适当的热量隔绝,使得供暖管道中的热量大量流失。 罗马尼亚最大的集中供暖在布加勒斯特。由RADET经营。为57万个家庭提供供暖服务。这相当于布加勒斯特总供热量的68%。但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新闻,截止到2016年,有越来越多的公寓从集中供热系统中断网,采用自采暖,以节省成本。 2009年有40%的波兰家庭采用集中供暖,其中大部分家庭都位于城市地区。热量主要由热电联产的电厂提供,其中大部分的燃料是煤。 在挪威,集中供暖只占供暖系统的2%,与同类国家相比,这个比例是很低的。集中供暖普及率低,是因为挪威又很廉价的水电,80%的私人电力用于供暖。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挪威百分之八十的家庭愿意烧柴火,使用现代化的火炉,即取暖又有格调。 在意大利部分城市提供集中供暖(贝加莫,布雷西亚,克雷莫纳,博尔扎诺,费拉拉,伊莫拉,雷焦艾米利亚,泰尔拉诺,都灵,洛迪,现在的米兰),都令的集中供暖是全国最大的,供应55万人。 都柏林垃圾焚烧发电厂为Poolbeg和周边地区多达5万个家庭提供集中供暖。但大部分地区仍是独立供暖。 在冰岛有95%的住房享受集中供暖的服务,热源来自地热,而使用地热可以追溯到1930年。冰岛是集中供暖普及率最高的国家,连一部分足球场都提供供暖。 最大的供暖系统位于布达佩斯的大都会电力公司,为万家庭和7000家企业提供暖气和热水 古希腊时代就有了先进的供暖系统。希腊的集中供暖专门用于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城市的私人与公共建筑。从1994年至2003年,集中供暖网的供热能力提高了65%。现在的希腊主要在西马其顿、中马其顿和伯罗奔尼撒半岛省提供集中供暖。 在德国,在前民主德国地区,集中供暖占供热系统的30%,但是在前联邦德国地区仅占9%,不过最大的集中供暖位于柏林,城市里有1875公里的供暖管道,供主城区的130万人使用。在鲁尔地区及莱茵河下游,还建立了连接几个城市的城际间供热系统。 在芬兰,集中供暖占供热市场份额的50%,其中80%是由热电联合电厂产生的。东南管道网主要使用天然气,靠近港口的地区使用进口的煤炭。 在赫尔辛基,总统府旁边的一个地下数据中心将多余的热烈输送到附近的住宅,其产生的热量总共为500冻房子供暖。 1903年,丹麦建成了第一座热电联产电站,这是一座垃圾焚烧电站。20世纪20~30年代,人们以当地发电站产生的废热作为热源,集中供暖占丹麦总供暖量的4%。当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后,丹麦觉得不光在大型城市建造热电联产电站,中小城市也要建造,到2007年,供热量中的80%是由热电联合电厂产生。垃圾焚烧的热量占20%。 捷克共和国最大的集中供热系统位于布拉格。由Pražská teplárenská经营,为265,000户家庭提供服务,大部分的供热由处在梅尔尼克30公里远的火力发电站产生。全国范围内有许多娇小的集中供暖系统,使用废热利用、城市垃圾焚烧和热电厂 上世纪70年代,保加利亚建造了核能供热系统,做为集中供暖的热源。保加利亚有12个城镇提供集中供暖。最大的系统位于索菲亚,那里有四个发电厂为城市供暖,可以往前追溯到1949年。 奥地利最大的集中供暖系统位于维也纳,全国范围内也分布着许多小型的供暖系统。现在奥地利政府鼓励民众使用太阳能供暖设备。 参考资料: 日本集中供热(冷)系统的发展现状 维基百科-区域供暖词条 挪威的劈柴 区域供暖技术在希腊国内供热中的有效应用 英国的区域供暖及热电联产 集中供热的发展历史与供热服务

每台暖气片分水器前均装有一个过滤器,当水里杂志过多时,要及时清理过滤器。过滤器中杂志过多时,会出现出水管不热、地热不热等现象,通常应一年清洗一次过滤器。方法是关闭暖气片上的所有阀门,使用活扳手逆时针打开过滤器端盖,取出过滤器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原样装上放回。打开阀门,地热系统就可以正常工作了。若冬季不供暖室内温度低于1℃时,建议用户应将地热盘管内水排出防止冻裂管道。

品牌,既是一家企业对外的识别标志,也是获得消费者信赖的符号;民族品牌,是反映民族企业的整体形象与经济实力,也是行业对外交流,提升国际地位的发展战略。据“2022中国供暖行业民族品牌100强”评选活动结果揭晓,万居隆凭借着高品质产品、贴心精准优服务以及强大的社会责任感,从众多优秀民族品牌中脱颖而出,有幸入围“2022中国供暖行业民族品牌100强”,企业价值备受认可。截图源自《中国供暖》杂志发布榜单据悉,此次“2022中国供暖行业民族品牌100强”评选活动,是通过线上、线下及专家评委共同打分的方式,考量“网络投票,企业实力,品牌影响力”等多维度综合数据,共评选出了100个有魅力、有实力、有责任感的民族品牌。此次活动旨在充分激发业内民族品牌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凝聚力,表彰行业典范,树立行业标杆,彰显民族品牌的强大和力量,从而助推暖通与空调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历程。万居隆作为供暖行业民族品牌百强,自2006年成立,16年来一直专心于研发空气能热泵系统,始终秉持着节能、高效的产业目标以及为人类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的使命,产品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及地区。近年来,万居隆在空气源热泵领域持续领军,于全国各地开展了众多清洁采暖的行业标杆案例。至今已为全国30多万用户提供冬季清洁取暖服务,产品性能满足并领先国家、行业标准,获得了多项政府奖项,凭借着过硬的产品质量性能和优质的售后服务备受当地政府及用户的认可。作为行业领军品牌上榜“2022中国供暖民族品牌百强”,亦反映出了社会各界对万居隆品牌价值的充分肯定。

暖通供暖毕业论文

高职院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摘 要:高职高专院校实训基地是培养职业实践能力的核心条件,而实训室是组织实践教学、强化技能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地。建立满足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教学的实训室是必要,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有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提供保证。实训室应具有高新的技术内涵、逼真的实训环境、完备的设备配置、配套的实训教材、科学的组织管理。关键词:高职教育;竞争力;能力;素质由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起步较晚,其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以学科为核心的普通教育模式,强调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研究和设计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培养职业人才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相应的实验室也满足不了培养职业人才的要求。现有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基本上是本科和中专学校的原有实验室,而本科院校的实验室是以理论研究和验证为主,中专学校的实验室是以教学演示为主,两者均缺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功能。如何搞好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建设,使其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满足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要求,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的“供热通风与卫生工程技术”专业为中德联合办学的首批试点专业,省级重点专业。通过与德国专家的全面合作,我们制定了“面向实践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该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的“老三段”式的教学模式,把和专业教学有关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合并成“职业技术课”,所有“职业技术课”按专业特点进行整合,分别在“供热”、“给排水”和“通风空调”三个实验室内组织教学。因此,这三个实验室的建设对课程体系的改革至关重要。下面就这三个实验室的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应以服务课堂教学为建设宗旨原来的课堂教学大多数是在教室内进行,实验室内进行的教学演示实验和验证实验相对很少,即使建设了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对课堂教学来讲,利用率也是极低的,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由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工科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的建设与同类型的本科院校有很大差异,它不需要过多地进行教学演示实验和验证实验,其重点应放在为课堂教学服务上。通过对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我们制定了一个既能适应“面向实践的课程”体系又能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的教学实验室的建设计划,该计划的最大特点是将课堂教学改在实验室内进行,即把实验室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场所,这就要求实验室除满足实验教学外更主要的应满足课堂教学要求。这样的实验室与传统的实验室有很大的不同,实验室的功能、系统的组成、设备的布置等都有较大变化。“供热通风与卫生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讲授“供热”、“给排水”和“通风空调”系统的组成和分类、热力和水力计算、设备选型计算、安装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按三大系统建立三个实验室,分三条教学主线组织教学,所有的专业教学均在三个实验室内进行。三个实验室分别建有各种类型的供热系统、给水排水系统、通风空调系统,教师在实验室内参照各种系统讲授、提出问题并和学生一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与传统的学科教学相比很多优点。第一,教学直观方便,系统中所有的设备、管路、附件、仪表均为实物就地安装,教师按实物讲解它们的构造、工作原理、安装位置等,既方便又直观。第二,系统的整体感较强,系统中所有的设备、管路、附件、仪表均安装在同一实验室内,使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系统的整体结构,不存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首尾分离的现象。第三,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以互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工科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校内学习期间完成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可以有很多途径,除了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外,在校内建立高标准的实验、实训基地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我们的实验室建设从一开始构思就把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问题放在了首位。从实验室整体设计到系统某一局部的细化处理处处都考虑上述问题,贯穿始终。如“供热实验室”设计时,我们首先考虑把系统中的供热热源、泵站、热力分配站、热用户用管道连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实际的供热系统,系统中安装有各种管路附件、热工检测和控制仪表、实验用仪表等。锅炉点火、水泵启动这个系统就可以运行。而过去的这些实验室(台)均是独立的,没有形成整体。学生可以通过锅炉点火、水泵启动、锅炉烟气测定、热工和水力参数检测、维护管理等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由于系统是一个实际运行的整体,各设备、附件、仪表相互关联,可以通过系统运行、参数调节及人为故障设定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过去的课堂上和分散的实验室里是绝对做不到的。 3 应密切结合生产实际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毕业即顶岗、毕业即就业,也就是说学生毕业到工作单位后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对“供热通风与卫生工程技术”专业来讲,毕业生应能独立完成一般的安装工程施工、施工管理及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管理等工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所建设的实验室要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我们实验室内安装的系统应为生产实际中常见的系统,所选的设备应为生产实际中常用的设备,并且尽可能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也就是说实验室内的系统、设备和材料要比生产实际所采用的要更好更新。这就要求教师除正常教学外,要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学术活动,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4 加强厂校合作,保证设备及时更新实验室建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其系统和设备就要落后,如何对落后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更新,是每一个实验室都要面对的问题。与其他专业不同,暖通工程中使用的设备种类繁多且更新较快。为了使我们的实验室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生产,就要求其系统、设备和材料按工程实际不断地进行更新,对于学校来讲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我们的做法是,利用我们的技术优势和生产厂家的设备资源,积极开展厂校合作,互惠互利,及时更新实验设备。比如某厂家生产出了新型的设备,可免费安装在我们的实验室内,生产厂家可以以我们的实验室作为基地,进行产品宣传、组织用户参观、对用户进行安装和运行等方面的培训。我们也可以免费为他们进行性能测试、产品鉴定等。通过这种合作方式使我们和生产厂家都受益,真正实现了互惠互利。目前我们已经和多个生产厂家达成了这样的协议。实践教学是达到教学要求、实现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环节,必须科学合理建立相应的专业实验实训室及其配套管理机制。建设好高职院校专业实验实训室,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提高就业率,是所有高职院校领导和老师的期望,是企业、社会进行市场竞争的需要,需要建设者付出大量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建筑空调制冷系统施工中的管理摘要:如何就对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和生产环境的不断提高的同时,提高制冷系统的性能稳定,笔者就此提出了在施工阶段应注意的一些事项。关键词:空调制冷系统,施工,注意事项,管理要点制冷工程的施工质量好坏对制冷系统调试的成功与否关系极大。施工时支立管,干管甩口不准,支架托架失效,形成倒坡,导致窝风,影响水流循环,从而使水系统内部某些位置水温升高,甚至死水不畅,有时还产生水击声响,造成这些人为的施工缺陷后,调试时费时费力,甚至无法弥补,而改造不仅更麻烦,还会造成新的浪费。其次,在南方热带地区,空调系统的保温工艺问题是许多单位常年来十分头痛的问题,也是影响业主形象的大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和生产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空调系统作为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监控对象,也是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的管理内容之一。一、系统设计及其对调试效果的影响制冷工程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对制冷效果影响极大,设计考虑不周,系统型式选择不当,设备部件本身的缺陷以及施工工序和施工质量的差异,施工材质和施工队伍的把关等都会给制冷系统初调和运行管理带来麻烦。制冷系统目前基本上都采用机械循环系统。这种系统的环路,支立管形成闭合的冷水循环管网。设计者应充分认识这一水力系统的特点,进行精心设计,应正确选择管网型式和系统划分,同时还必须把冷水流量按计算负载分到各用户,或各末端设备中去,这一点最为重要。设计时处理得好,系统运行时就容易调试;处理得不好,将成为系统水力平衡的先天性缺陷。与此同时,设计中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排除系统内的空气,否则也会造成冷热不均的现象。二、空调制冷系统在结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空调专业负责现场施工的技术人员;要同空调专业设计,结构专业设计一起,根据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确定各种设备如制冷机组、各种水泵、冷却塔、膨胀水箱以及其他设备的基础处理方案,向工地的土建专业提供设备基础图,冷却塔要提供预埋件布置图,争取设备基础处理和土建结构同步施工。因制冷机组属大型设备,所以要根据土建专业的建筑和结构图纸,结合结构预留的设备吊装孔洞的位置,确定合理的大型没备运输通道的走向。以书面文字形式通知土建专业,在运输通道所经过路段的隔墙暂时不要砌筑。在垂直吊装子L洞上方的结构梁内。预留一个或几个能满足垂直运输大型设备的吊钩(要画图,并提出具体要求)。根据设备生产厂家和专业设计人员提供的资料,计算出大型设备在运输时,包括设备本身及垫木、滚杆需要占用的空间高度、宽度和长度。然后通知工地总包,由总包出面组织各安装专业的协调会。在运输通道内,凡是设备运输时所占用空间高度范围内的所有管道,包括给排水干管、电气专业的电缆桥架,采暖系统的干管,通风专业的各种风管、空调专业的干管以及其他专业的管道,都要做梯形翻弯处理,无压力的排水管道,要适当调整走向。躲开设备运输所占用的高度,所有管路的调整由土建总包确定方案,经过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和设计人员认可以后。各专业在管道安装时必须严格执行。需要说明的是管路的翻弯调整必须在施工前期处理好。如果要等到工程后朗,各专业管道通水或穿完电线以后再改动,困难很大。如果前朗不安装。等设备运输完成以后,再安装管道,就等于封堵了运输通道,这一方案也不可取,要考虑到日后设备的更换,设备通道的重复利用。结构施工期间,空调专业施工人员要按照专业施工图纸预留空调管道的楼板洞和过墙洞,一次结构施工完成以后,空调专业开始安装主立管和水平干管;如果条件具备,可分层分段分系统进行打压试水和保温,在立管井和吊顶内安装手动或电控阀门时,要考虑阀门的位置,手动开启的方向。要有一定的安装操作空间,要方便口后的维修和操作。三、项目经理如何重点把握管理工作要点了解设计意图、设计内容、建筑构造特点、设备技术性能、工艺流程及建设方的要求等。首先粗审图纸,搞清分部分项工程的数量和大致内容,诸如:风系统、水系统的工艺布局,建筑工程的形式、层数、楼梯和电梯的位置、数量、平面布局状况以及各层的层高,装修工程中墙、顶、地、门窗、击水排水的基本要求,防水工程情况等。细审图纸,掌握设计要求的尺寸。诸如风管各部断面尺寸及长度,水管管径及长度,制冷主机及制冷机房其他设备的相关尺寸;空调末端设备的规格、数量、安装部位及空调机房、新风机房的平面尺寸与高度等;还应了解各方面的技术要求、消防与电的具体布置及与土建工程的关系等;同时核对各专业图纸中所述相同部位、相同内容的统一性,掌握其是否存在矛盾和误差。结合设计情况、学习相应的标准图集、施工验收规范、质量验评标准和有关技术规定,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经理自己对工程施工的总体印象和施工组织设想。这部分工作是创造性的,其中心是要考虑设计和规范要求是否可以得到施工方面的满足;自有的施工力量、施工队伍和技术、装备水平,是否及如何达到要求;设计要求与施工现实差距较大或施工操作困难的,在满足设计意图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可否做出一向有利于施工组织、加快进度的变更;根据上述各项,施:正中应考虑采取哪些主要的技术、组织、供应、质量和安全措施。综合以上工作,对审查出的问题、不明的疑问及施工的合理化建议做出归纳总结,提交技术部门向业主和设计人员反映,尽量把问题解决在开工之前,为工程的施工组织提供尽可能准确、完整的依据。四、多于施工班组及相关人员交底及管理原则项目经理向施工班组及相关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目的是把拟建工程的设计内容、施工计划、进度、技术与质量标准、安全和消防要求等事项详尽地向施工人员说明,以保证严格地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验收规范顺利进行施工。交底的主要内容有:计划交底,技术质量交底,定额交底,安全生产交底和各项管理制度交底。技术交底是指工程开工前,由各级技术负责人将有关工程施工的各项技术要求逐级向下贯彻,直到基层。其目的是使参与施工任务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明确所担负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因此,技术交底是施工技术准备的必要环节。技术交底的注意事项:技术交底必须在该交底对应项目施工前进行,并应为施工留出足够的准备时间。技术交底不得后补;技术交底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辅以口头讲解。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应履行交接签字手续。技术交底及时归档;技术交底应根据施工过程的变化,及时补充新内容。施工方案、方法改变时也要及时进行重新交底;分包单位应负责其分包范围内技术交底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总包单位移交。总包单位负责对各分包单位技术交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总结:在施工管理中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严格科学监理,认真控制每一工序,努力减少或消除施工缺陷。参考文献:[1]陈天豪.探讨空调制冷系统安装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站,2009,(27)[2]邵宗义.空调系统设计与施工解析[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8(04)[3]陈金鹏.空调制冷系统的施工及注意事项[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9(03)[4]王淑敏.空调制冷系统设计与施工[J].暖通空调,2006(05)[5]周成愚.空调系统设计和施工中的几个问题[J].空调制冷系统设计与施工,2003(05)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制冷与空调、城市建筑等等均可

消毒供应中心杂志

延长的压力蒸汽灭菌循环,简称延长循环,是指蒸汽灭菌暴露时间比灭菌器企业常规验证的循环时间要长。如美国常规灭菌温度为132度和135度,最短灭菌时间分别为4分钟和3分钟(预真空);欧洲常规灭菌温度为134度,最短灭菌时间为分钟(预真空);我国常规灭菌温度为132度或134度,最短灭菌时间为4分钟(预真空)。特定的灭菌循环是指阮毒体灭菌程序(预真空134度,18分钟),延长灭菌循环不应等同于特定的灭菌循环。延长灭菌循环的原因包括:器械设计复杂,导致蒸汽穿透变难;器械密集摆放、超大超重,导致蒸汽穿透变难;灭菌盒设计缺陷,如内部盒垫与盒底的孔不匹配、盒孔数量不够;灭菌抽真空不彻底、脉动次数不够;人为因素,如错误验证和有意延长灭菌循环。一般物品是按照标准循环程序设计,不主张随意延长循环,可能导致医疗器械受损,如材料破损或变形、镀层脱离等;包装材料受损。延长循环可导致灭菌产出降低和成本增加;管理难度增加,容易引起灭菌失败;增加质量控制难度。应根据器械产品说明书选择灭菌循环参数,不应随意设定或延长。CSSD几乎无法解决多个灭菌循环,大多数外来医疗器械并不需要延长循环,多数管腔类器械只要抽真空深度达到规定要求也不需要延长循环。美国FDA原则上只批准标准循环处理的医疗器械。区分验证和验收概念,验证由生产商、第三方或专业机构完成,医疗机构无法进行产品验证,应进行产品验收。指出“灭菌外来医疗器械、植入物、硬质容器、超大超重包,应遵循厂家提供的灭菌参数,首次使用时对灭菌参数和有效性进行测试,并进行湿包检查”,且常规和延长循环均必须验收,具体包括:运行适当的循环:基于厂商提供的IFU;确定灭菌器在常规使用前是否能有效灭菌,运行状态是否良好;确定BI和CI的常规放置位置:最难灭菌部位;记录所有监测产品的放置位置、测试过程和结果;满载,将器械放置在灭菌器最难灭菌的位置,对测试的器械进行标记,避免使用;连续测试三次,检查BI& CI结果,应全部通过;记录测试过程及结果;检查是否存在湿包。关于日常的灭菌监测,除朊毒体外,不管包裹大小、致密程度、重量大小、复杂程度等,只要包内卡能放置在最难灭菌部位,延长循环同常规循环相同,使用4类卡或5类卡,医疗机构中4类卡和5类卡使用比较普遍。6类卡应根据循环参数,选择相匹配的指示物,但6类卡并非专用于延长循环;朊毒体必须选择专门的包内卡进行监测。应关注器械处理过程中的生物膜,医院供水管路是生物膜高发区,注意漂洗水中内毒素的残留,植入物清洗时不应使用润滑油,漂洗时应将清洗剂冲洗彻底。尤其是眼科器械漂洗时应将清洗剂彻底去除。关注灭菌质量的监测,植入物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放行。对于外来器械,由于大多数外来器械主要用于植入物相关的手术,因此国外对于外来器械也会进行生物监测。

摘要探讨风险管理理念、方法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目的探讨外来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及对策防控,杜绝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应用消毒供应中心的外来医疗器械的接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监测及发放整个管理流程,评估外来医疗器械潜在风险。提高相关人员对风险隐患的认识,加强对预防措施的学习。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及标准流程,主动学习,积极讨论。使得消毒供应中心相关人员及医疗器械供应商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交接,外来医疗器械使用后,送到消毒供应中心无害化处理后取走,有效地保障了器械消毒的质量与持续供应。结果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及监测等每个环节质量得到保障,保障患者安全,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的风险。消毒供应中心相关人员及医疗器械供应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交接,外来医疗器械使用后,送到消毒供应中心无害化处理后取走,防止院外传染发生。关键词:外来器械;风险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 6411(2018)14 - 0181- 03外来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医院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植入物;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体腔中,留存时间≥30d的可植入物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体骨骼的维持、支持、和修补的一些高尖、复杂的外科手术需要一些特殊器械,而这些特殊手术器械非常昂贵。医院从效益和临床需求角度出发,一般均委任厂商以租借形式提供手术器械,这样既解决了这类特殊手术器械需求,又减少了购买这类昂贵器械的成本问题。由于外来医疗器械种类多,结构复杂且昂贵,处理存在很大风险和安全隐患,如何杜绝和降低风险,是目前消毒供应中心的新难题。1 外来器械风险管理外来器械风险 由于外来医疗器械价格昂贵,数量繁多,同一器械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频繁流动,临床使用率高,器械公司时常不能在规定时间把手术器械送到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结束后有时又直接取走器械,这种使用后未经规范处理的器械即在多家医院来回传递,而不是按“—2016”新标准执行消毒处理,因此存在很大的感染风险。还有一些器械由于螺钉数量多,出现反复重新清洗、消毒、灭菌的情况,也有磨损螺钉及器械的风险。医疗机构招标并投入使用的医疗器械,在接收器械时常无法看到供应商提供的说明书、包装标识、标签、合格证等原始资料,器械信息的可追溯。因此手术使用这类医疗器械的合法性、安全性难以保障。器械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流程不规范,外来器械清洗处理未设专人专岗,清洗工作缺乏固定人员监督,工勤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清洗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风险意识欠缺;器械公司又不能按规定时间将手术器械送达消毒供应中心,造成没有足够的清洗处理时间,使得清洗工作匆匆完成;外来器械品种繁多、结构复杂,多纹路沟槽、清洗工勤人员缺乏正确的装卸知识,导致污染残留;同时由于外来器械品种过多、过大、过重,包装时常存在超大超重的情况,导致灭菌时装载不规范,影响灭菌效果,还有湿包风险。外来器械管理 人员的管理制定严格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和在岗人员培训计划,在接收外来医疗器械前,组织在岗人员学习培训,使其认识风险管理意义,掌握医疗器械正确的处理流程,学习相关医疗器械的名称、用途、特性及维护保养等知识。器械公司管理所有外来器械公司必须经医院审核准入,并且需符合《医疗器械监督条例》第26条规定: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医疗器械,并注明产品合格证、进口注册证、准销证等卫生权威机构认可证明。不得使用未经注册、过期或淘汰的医疗器械。严格按《外来器械的管理制度》接收外来器械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认真清点器械,当班人员与租赁公司业务员当面清点器械,检查功能是否完好、结构是否完整、动力工具是否充电良好、配件是否齐全;并认真填写各种交接清单,包括器械的名称、器械种类及数量、植入物的种类及数量、检查质量、租赁公司名称、交接时间等等;注明患者姓名、科室、手术医生、手术时间、双方签名;器械清洗有无特殊要求,新器械必须提供说明书,根据器械说明书选择合适的清洗处理方法。2对策 加强风险意识教育 在科室,加强人员风险意识培训学习,学习相关制度、强制性行业规范、标准化流程、法律法规,并严格按照行业标准依法执业,提高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医院应严格制定外来器械准入制度外来器械厂家相对固定,应提前24~ 36h送到消毒供应中心。厂家提供规范、无锈、无腐蚀、性能正常的器械,必须保持清洁干燥,不能有血迹与污迹,器械盒应符合灭菌要求,并提供植入物及植入眭手术器械清单。同时厂家还必须提供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处理的说明书,医院消毒中心则应严格按说明书参数清洗消毒检查包装,严格按卫生部“ - ”、“ - ”修订新标准执行。严格规范消毒清洗流程2. 加强器械清洗人员的培训,设立专人专岗清洗外来器械;器械清洗时拆卸到小化,置于专用容器装载清洗,拆卸器械时应注意相关注意事项,特殊复杂器械请厂家培训指导;在器械拆卸前进行清点,已拆卸的器械,装配好后再清点,清点完毕再拆卸清洗,避免器械零件遗失。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做好外来医疗器械的回收工作,根据手术安排,所有外来医疗器械必须提前26—36h送到医院,以保证足够清洗消毒时间。采取正确清洗方法,根据器械污染程度、材质、形状,选择不同清洗方法。检查包装清洗完毕进入检查包装区,由检查包装区护士检查、整理、装配,核对无误后在外来器械接收单上签字;包装时,必须先由1人检查,在经另1人核对无误方可包装,并注明外来器械供应商名称、外来器械包名称、使用科室、病人患者住院号、医生、核查者、包装者、灭菌锅号、灭菌锅程序号、灭菌时间、失效时间等等。灭菌监测根据外来手术器械的性能和耐高温情况,选择灭菌方法。耐高温、耐湿器械首选高压蒸汽灭菌,不耐高温、耐湿选择低温灭菌。外来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对灭菌参数要求高,首次应进行灭菌参数检测。金属器械重量不超过7kg,体积灭菌≤30×30×50cm,灭菌物品之间应留有空隙疏松放置,重的器械放在下层,对于细小的或特殊器械采用专用的小盒子单独包装,严禁受压。适当延长自然干燥时间,冷却时间,避免湿包。建立植入物及植人性手术器械灭菌循环、监测记录及发放登记薄,记录操作人员签名,包括清洗消毒者、检查包装者、消毒者、监测者、放行时间及放行者等信息。粘贴监测记录:包括物理监测该灭菌锅次的灭菌打印记录单,化学监测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及第5类化学指示物,生物监测指示管的阳性对照管和阴性对照管上的标签,分别注明并记录监测结果,必须选择同批号的生物指示剂。发放使用建立外来器械发放登记本,包括器械公司名称、业务员、患者科室、医生、清洗者、检查包装者、灭菌时间、失效时间、灭菌锅号及灭菌锅程序等。遵循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规范,确认使用科室申请单,检查器械包外标识,指示胶带变色情况和有无湿包。再次查对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生物监测结果,确认测试结果合格后方可发放。紧急情况下使用植入物及植人性手术器械,第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提前放行,生物监测结果出来后应及时通知相关使用科室。3体会外来器械管理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工作中找出潜在风险,加强人员对规章制度、强制性行业规范、标准化流程的培训。制定风险控制方法,落实管理标准,对于可能引起感染风险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将风险管理理念及方法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的接收、认知、清洗、消毒、包装检查、灭菌、监测、发放每一环节,各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外来器械的使用安全。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6. 12, - , - .[2] 李晓予,朱勤,闰翠英,等.外来医疗器械存在的风险与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11,(1):89 -90.[3] 蒋碧菊.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医药卫生,2017,(8):102 -103.[4] 杨研,卢琰嘉.外来器械处置风险防范与管理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10,( 31):146 - 147.[5] 黄伟坚.外来医疗器械清洗灭菌的难点及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19):82 - 83.[6]李淑玲,黄自珍,楼丽琼,等.外来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浅议[ Jl.当代医学,2016,22( 36):18 - 19.[7]陈肖连.外来手术器械存的在风险及应对措施[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 2z):105 - 105.[8] 刘玉村,梁铭会,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岗位培训教程[M].2013摘要探讨风险管理理念、方法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目的探讨外来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及对策防控,杜绝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应用消毒供应中心的外来医疗器械的接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监测及发放整个管理流程,评估外来医疗器械潜在风险。提高相关人员对风险隐患的认识,加强对预防措施的学习。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及标准流程,主动学习,积极讨论。使得消毒供应中心相关人员及医疗器械供应商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交接,外来医疗器械使用后,送到消毒供应中心无害化处理后取走,有效地保障了器械消毒的质量与持续供应。结果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及监测等每个环节质量得到保障,保障患者安全,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的风险。消毒供应中心相关人员及医疗器械供应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交接,外来医疗器械使用后,送到消毒供应中心无害化处理后取走,防止院外传染发生。关键词:外来器械;风险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 6411(2018)14 - 0181- 03外来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医院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植入物;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体腔中,留存时间≥30d的可植入物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体骨骼的维持、支持、和修补的一些高尖、复杂的外科手术需要一些特殊器械,而这些特殊手术器械非常昂贵。医院从效益和临床需求角度出发,一般均委任厂商以租借形式提供手术器械,这样既解决了这类特殊手术器械需求,又减少了购买这类昂贵器械的成本问题。由于外来医疗器械种类多,结构复杂且昂贵,处理存在很大风险和安全隐患,如何杜绝和降低风险,是目前消毒供应中心的新难题。1 外来器械风险管理外来器械风险 由于外来医疗器械价格昂贵,数量繁多,同一器械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频繁流动,临床使用率高,器械公司时常不能在规定时间把手术器械送到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结束后有时又直接取走器械,这种使用后未经规范处理的器械即在多家医院来回传递,而不是按“—2016”新标准执行消毒处理,因此存在很大的感染风险。还有一些器械由于螺钉数量多,出现反复重新清洗、消毒、灭菌的情况,也有磨损螺钉及器械的风险。医疗机构招标并投入使用的医疗器械,在接收器械时常无法看到供应商提供的说明书、包装标识、标签、合格证等原始资料,器械信息的可追溯。因此手术使用这类医疗器械的合法性、安全性难以保障。器械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流程不规范,外来器械清洗处理未设专人专岗,清洗工作缺乏固定人员监督,工勤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清洗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风险意识欠缺;器械公司又不能按规定时间将手术器械送达消毒供应中心,造成没有足够的清洗处理时间,使得清洗工作匆匆完成;外来器械品种繁多、结构复杂,多纹路沟槽、清洗工勤人员缺乏正确的装卸知识,导致污染残留;同时由于外来器械品种过多、过大、过重,包装时常存在超大超重的情况,导致灭菌时装载不规范,影响灭菌效果,还有湿包风险。外来器械管理 人员的管理制定严格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和在岗人员培训计划,在接收外来医疗器械前,组织在岗人员学习培训,使其认识风险管理意义,掌握医疗器械正确的处理流程,学习相关医疗器械的名称、用途、特性及维护保养等知识。器械公司管理所有外来器械公司必须经医院审核准入,并且需符合《医疗器械监督条例》第26条规定: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医疗器械,并注明产品合格证、进口注册证、准销证等卫生权威机构认可证明。不得使用未经注册、过期或淘汰的医疗器械。严格按《外来器械的管理制度》接收外来器械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认真清点器械,当班人员与租赁公司业务员当面清点器械,检查功能是否完好、结构是否完整、动力工具是否充电良好、配件是否齐全;并认真填写各种交接清单,包括器械的名称、器械种类及数量、植入物的种类及数量、检查质量、租赁公司名称、交接时间等等;注明患者姓名、科室、手术医生、手术时间、双方签名;器械清洗有无特殊要求,新器械必须提供说明书,根据器械说明书选择合适的清洗处理方法。2对策 加强风险意识教育 在科室,加强人员风险意识培训学习,学习相关制度、强制性行业规范、标准化流程、法律法规,并严格按照行业标准依法执业,提高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医院应严格制定外来器械准入制度外来器械厂家相对固定,应提前24~ 36h送到消毒供应中心。厂家提供规范、无锈、无腐蚀、性能正常的器械,必须保持清洁干燥,不能有血迹与污迹,器械盒应符合灭菌要求,并提供植入物及植入眭手术器械清单。同时厂家还必须提供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处理的说明书,医院消毒中心则应严格按说明书参数清洗消毒检查包装,严格按卫生部“ - ”、“ - ”修订新标准执行。严格规范消毒清洗流程2. 加强器械清洗人员的培训,设立专人专岗清洗外来器械;器械清洗时拆卸到小化,置于专用容器装载清洗,拆卸器械时应注意相关注意事项,特殊复杂器械请厂家培训指导;在器械拆卸前进行清点,已拆卸的器械,装配好后再清点,清点完毕再拆卸清洗,避免器械零件遗失。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做好外来医疗器械的回收工作,根据手术安排,所有外来医疗器械必须提前26—36h送到医院,以保证足够清洗消毒时间。采取正确清洗方法,根据器械污染程度、材质、形状,选择不同清洗方法。检查包装清洗完毕进入检查包装区,由检查包装区护士检查、整理、装配,核对无误后在外来器械接收单上签字;包装时,必须先由1人检查,在经另1人核对无误方可包装,并注明外来器械供应商名称、外来器械包名称、使用科室、病人患者住院号、医生、核查者、包装者、灭菌锅号、灭菌锅程序号、灭菌时间、失效时间等等。灭菌监测根据外来手术器械的性能和耐高温情况,选择灭菌方法。耐高温、耐湿器械首选高压蒸汽灭菌,不耐高温、耐湿选择低温灭菌。外来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对灭菌参数要求高,首次应进行灭菌参数检测。金属器械重量不超过7kg,体积灭菌≤30×30×50cm,灭菌物品之间应留有空隙疏松放置,重的器械放在下层,对于细小的或特殊器械采用专用的小盒子单独包装,严禁受压。适当延长自然干燥时间,冷却时间,避免湿包。建立植入物及植人性手术器械灭菌循环、监测记录及发放登记薄,记录操作人员签名,包括清洗消毒者、检查包装者、消毒者、监测者、放行时间及放行者等信息。粘贴监测记录:包括物理监测该灭菌锅次的灭菌打印记录单,化学监测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及第5类化学指示物,生物监测指示管的阳性对照管和阴性对照管上的标签,分别注明并记录监测结果,必须选择同批号的生物指示剂。发放使用建立外来器械发放登记本,包括器械公司名称、业务员、患者科室、医生、清洗者、检查包装者、灭菌时间、失效时间、灭菌锅号及灭菌锅程序等。遵循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规范,确认使用科室申请单,检查器械包外标识,指示胶带变色情况和有无湿包。再次查对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生物监测结果,确认测试结果合格后方可发放。紧急情况下使用植入物及植人性手术器械,第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提前放行,生物监测结果出来后应及时通知相关使用科室。3体会外来器械管理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工作中找出潜在风险,加强人员对规章制度、强制性行业规范、标准化流程的培训。制定风险控制方法,落实管理标准,对于可能引起感染风险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将风险管理理念及方法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的接收、认知、清洗、消毒、包装检查、灭菌、监测、发放每一环节,各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外来器械的使用安全。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6. 12, - , - .[2] 李晓予,朱勤,闰翠英,等.外来医疗器械存在的风险与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11,(1):89 -90.[3] 蒋碧菊.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医药卫生,2017,(8):102 -103.[4] 杨研,卢琰嘉.外来器械处置风险防范与管理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10,( 31):146 - 147.[5] 黄伟坚.外来医疗器械清洗灭菌的难点及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19):82 - 83.[6]李淑玲,黄自珍,楼丽琼,等.外来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浅议[ Jl.当代医学,2016,22( 36):18 - 19.[7]陈肖连.外来手术器械存的在风险及应对措施[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 2z):105 - 105.[8] 刘玉村,梁铭会,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岗位培训教程[M].2013

浅谈酶类清洗剂在消毒供应室的防护 【摘要】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是院内感染的高危险人群,在特殊的环境中存在各种危害因素,其中包括容易被忽视的酶类清洗剂的危害。为了降低职业危害,本文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出防护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员安全。 【关键词】 酶类清洗剂 不良影响 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是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工作的特殊人群负责临床用过的各种检查、治疗的器械及敷料包的回收、分类、清理、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等各项工作,在此一系列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职业损伤的不安全因素,威胁着工作人员的健康[1]。医疗器械清洗中使用的酶类清洗剂,在国内外应用多年,多酶清洗剂对于结构复杂、表面不光滑、带有孔隙的医疗器械的有机物的清洗非常重要,但酶类清洗液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宜和造成的危害不曾被重视。 1 酶类清洗剂的作用 作用原理就是将大分子脂肪、蛋白质、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 多酶清洗剂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粘多糖、碳水化合物的水解酶,对物品上的脓、血及其他分泌物特别是干燥在表面的污物有很强的溶解清除能力。 酶类清洗剂可增加清洗时去除物品表面微生物的能力,可进入管腔深部,渗透至管腔的所有表面,并分解有机物,降低物体表面生物负荷3~5对数级水平。 2 酶类清洗剂的分类 主要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各种酶制剂。单酶和多酶[1]:清洗时使用的酶类清洗剂中至少含1种酶(单酶清洗剂),使用在医疗器械清洗的酶类清洗剂,必须使用多酶清洗剂,多酶清洗剂至少要含有4种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与淀粉酶。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的酶类。淀粉酶:一般作用于可溶性淀粉、直链淀粉、糖元等α-1,4-葡聚糖,水解α-1,4-糖苷键的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分解纤维素时起生物催化作用的酶。脂肪酶:催化天然底物油脂水解,生成脂肪酸、甘油和甘油单酯或二酯。 粉状酶和液体酶 粉状态的酶清洗剂工业技术低,大多数是单酶,容易有残渣,活性比较低,稀释时易引起溶解不均、不彻底、溶度难控制,容易溅到人体皮肤、黏膜引起损伤。 3 酶类清洗剂的不良影响 多酶清洗剂在配置过程中易形成气溶胶,对人体呼吸道、皮肤有刺激,甚至出现化学性气管炎或肺炎症状。酶类浸泡消毒后清洗,长期接触对人体的皮肤、神经系统、胃肠道都存在不良影响[3]。 目前医用酶类清洗剂种类繁多,质量要求、企业生产标准和产品规格均不一致。多酶清洗剂一般还含有稳定剂、防腐剂和漂洁剂。稳定剂和防腐剂可防止酶之间的相互破坏和保持酶液的稳定;漂洁剂可去除和防止污物的再积聚。部分国内的.酶清洗剂采用有剧毒性的乙二醇作为稳定剂。乙二醇主要用来作为防冻剂与稳定剂使用,无色无臭,有甜味不易挥发,无腐蚀性,吸入人体会引起慢性中毒,对孕妇及腹中胎儿有严重影响,甚至会造成畸形儿,男性则会降低精子数量间接影响生育能力。 4 防护措施 加强健康教育培训,提高职业防护认识,建立职业暴露的防护体系,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学习。 在使用酶类清洗剂时,应规范操作。首先选择多酶清洗剂时,应选择液态的、清澈透明、无泡或少泡、均匀无杂质、具有漂洁功能、最适水温的要求、对水质无限制的多酶洗涤剂。掌握正确配置方法,酶清洗剂不能喷雾,在接触时,应戴圆帽、口罩、橡胶手套、防护面罩、胶鞋。同时在使用浸泡、超声器械时,因其具有挥发性,暴露在空气中易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所以应加盖密封,若不慎溅入眼内,应立即用流动水冲洗。 加强手卫生,工作完应尽快脱去被污染的手套,立即规范化洗手。 定时开窗通风,定时开排风扇。以降低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 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保护,并建立健康档案。 合理排班,每月班次进行调整,避免长时间接触酶类清洗剂,减少职业损伤,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充分休息,增强体质。 5 体会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获得医院感染的可能性很大,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随时存在着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等多种职业暴露因素,我们不仅要注重常见危害因素,还要全面了解平时被忽视的危害因素如清洗剂和消毒剂的因素,针对这些,职业防护尤为重要。供应室人员的职业防护首先应从预防入手,加强职业安全技术操作培训,特别要加强对新护士、护工的培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强化安全防护意识,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完善必需的防护器具和设备。 参 考 文 献 [1]张春斐,吴俊玲,应永芳. 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6):687~688. [2]韦丽鹤.医疗器械酶洗的相关问题[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0(7):5726~5727. [3]郑忠立,郭凯.危害供应室护士的有害因素及预防措施[J].第六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2010,8:897~898. ;

第一章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性质与任务第一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性质第二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任务第二章 消毒供应中心(室)分类第一节 分散式消毒供应中心(室)第二节 集中式消素供应中心(室)第三章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设计及布局要求第一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地理位置第二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面积指标第三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区域划分及流程第四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其他建筑要求第四章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设备配置第一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基本设备配置第二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标准设置配转第五章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组织管理与业务要求第一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组织管理第二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人员业务管理要求第六章 消毒供应中心(室)规章制度与人员职责第一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规章制度第二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人员职责第七章 消毒供应中心(室)岗位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第一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岗位操作规程第二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质量标准第八章 消毒供应中心(室)管理业务知识及相关指标第一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有关术语第二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建筑面积计算公式第三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压力蒸气灭菌设备配置估算方法第四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常用设备操作规程第五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无菌包内容物一览表第六节 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第七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灭菌效果监测方法附录附录一 江苏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验收标准(试行)附录二 消毒管理办法附录三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附录四 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附录五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附录六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附录七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附录八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暖通空调杂志

一般杂志投稿将Word电子文档发给杂志社就可以了,对格式没有太多要求,杂志社自己会排版的。

1. 去暖通空调的官网,. 点击左侧杂志订阅3. 按需选择购买

要给你个电话么 我们单位定着呢

《暖通空调》创刊于 1971 年,是中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 国家期刊奖最高奖项获奖期刊, 中国暖通空调行业惟一的中央级科技期刊,由建设部主管,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本刊以实用技术为主,兼具学术性和信息性,在行业中最具影响力,被誉为权威刊物,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发行量在国内同行业刊物中遥遥领先。 《暖通空调》始终以 “ 新颖、实用、准确、精练 ” 为办刊方针,以提高全行业素质、推动全行业技术交流与发展为宗旨,及时报道国家有关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技术政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供暖、通风、空调、制冷及洁净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先进技术、工程总结、设计经验、设备开发与运行管理以及行业学术活动与设备市场信息。 《暖通空调》是世界最著名的建筑专业数据库 —— 国际建筑文献数据库 ICONDA 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统计分析数据源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暖通空调》栏目设置:专题研讨、科技综述、标准规范、专业论坛、专题讲座、设备开发、设计参考、工程实例、技术交流、运行管理。 《暖通空调》发行对象: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供暖、通风、空调、制冷、洁净等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科研教学、施工安装、设备制造、运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院校师生、房地产开发商和业主,以及对暖通空调制冷技术感兴趣的各界朋友。 编辑单位:《暖通空调资讯》编辑部总编:王曙明执行总编:潘晓福执行主编:刘昊编辑部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黄山路99-5号4楼

暖通杂志期刊

《暖通空调》创刊于 1971 年,是中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 国家期刊奖最高奖项获奖期刊, 中国暖通空调行业惟一的中央级科技期刊,由建设部主管,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本刊以实用技术为主,兼具学术性和信息性,在行业中最具影响力,被誉为权威刊物,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发行量在国内同行业刊物中遥遥领先。 《暖通空调》始终以 “ 新颖、实用、准确、精练 ” 为办刊方针,以提高全行业素质、推动全行业技术交流与发展为宗旨,及时报道国家有关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技术政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供暖、通风、空调、制冷及洁净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先进技术、工程总结、设计经验、设备开发与运行管理以及行业学术活动与设备市场信息。 《暖通空调》是世界最著名的建筑专业数据库 —— 国际建筑文献数据库 ICONDA 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统计分析数据源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暖通空调》栏目设置:专题研讨、科技综述、标准规范、专业论坛、专题讲座、设备开发、设计参考、工程实例、技术交流、运行管理。 《暖通空调》发行对象: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供暖、通风、空调、制冷、洁净等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科研教学、施工安装、设备制造、运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院校师生、房地产开发商和业主,以及对暖通空调制冷技术感兴趣的各界朋友。 编辑单位:《暖通空调资讯》编辑部总编:王曙明执行总编:潘晓福执行主编:刘昊编辑部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黄山路99-5号4楼

暖通空调 [1002-8501] 本刊收录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7年版) 提示: 《引证报告》2007年版影响因子: 本刊收录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8年版) 提示: 《引证报告》2008年版影响因子: 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 提示: 排序:建筑科学 - 第20位 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提示: 排序:建筑科学 - 第20位 主题分类: Engineering: General and Others Engineering: Energy Engineering 土木建筑工程类: 土木建筑工程类 建筑科学: 建筑科学 A类期刊凡被SSCI、A&HCI收录及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学校认定为A类一级按CSSCI的学科分类(以国标分类为基础)即: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语言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含国际问题、台港澳问题)、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教育学、体育学、统计学、心理学、综合性社科、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人文、经济地理、环境科学、港台澳地区及海外等26个文科学科,并根据学校现有学科设置,拟选定所属一级学科的全国性、权威性综合性期刊23种,认定为A类二级当然,不同学校有不同规定但sci ei 一定是A类 暖通空调为sci附网址一个:

这位学长,我只知道国内最好的核心期刊是《暖通空调》,国外的就不清楚了,呵呵。要是太阳能相关的,可以发到《太阳能学报》。

暖通空调 就是一个杂志啊或者其他自然学科的杂志

  • 索引序列
  • 中国供暖杂志
  • 暖通供暖毕业论文
  • 消毒供应中心杂志
  • 暖通空调杂志
  • 暖通杂志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