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邹忌讽齐王纳谏论文参考文献

邹忌讽齐王纳谏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邹忌讽齐王纳谏论文参考文献

讽的意思: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 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邹忌(zōu jì):战国时齐人,善鼓琴,有辩才,曾任齐相。

2、讽: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

3、齐王:即齐威王。

4、纳谏:接受规劝。纳,接受,接纳。

5、修:长,这里指身高。

6、八尺:战国时一尺约合今天的七寸左右。

7、昳丽:光艳美丽。

8、朝(zhāo)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穿戴。朝,早晨。

9、窥镜:照镜子。

10、孰:谁,哪一个。

11、与:和……比。

12、及:比得上。

13、旦日:明日,第二天。

14、孰视之:孰,同“熟”,仔细。之,代指城北徐公。

15、弗(fú)如远甚:远远地不如。弗:不。

16、寝:躺,卧。

17、美我者:以我为美。

18、私:偏爱,动词。

19、诚知:确实知道。

20、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以为,认为。于:比。

21、地:土地,疆域。

22、方:方圆纵横。

23、宫妇:宫中的姬妾。

24、左右:国君身边的近臣。

25、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26、之:音节助词,不译。

27、蔽:蒙蔽,这里指受蒙蔽。

28、善:好。

29、乃:于是,就。

30、面刺:当面指责。面,当面。刺,指责,议论。

31、受:给予,付予。

32、谤讥于市朝(cháo):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讽刺。谤讥,指责,议论。市朝,公共场合。

33、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4、时时而间(jiàn)进:有时候有人偶然进谏。间进:偶然有人进谏。间:间或,偶尔,有时候。进:进谏。

35、期(jī)年:满一年。期:满。

36、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

文章以“孰美”的问答开篇,继写邹忌暮寝自思,寻找妻、妾、客人赞美自己的原因,并因小悟大,将生活小事与国大事有机地联系起来。由自己的“敝”,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婉讽“王之敝甚”,充分显示了邹忌巧妙的讽谏艺术与娴熟的从政谋略。邹忌正是以自身的生活体悟,委婉地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改革弊政,整顿吏治,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

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使诸侯采纳,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参考文献: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更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情,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的原因,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比徐公)美的原因,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比徐公)美的原因,是对我有所求。” 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多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一定)很严重了!”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授予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授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授予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官员大臣与百姓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简介: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一部优秀散文集,他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入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古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战国策》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问题答案: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由“邹忌讽齐王纳谏”想到的近日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后产生了想说点什么的冲动。记得读中学时,课本中就有这篇文言文,老师还要求背诵。想到当时自己死记硬背而不解其意的模样,是多么的幼稚。随着时光的流逝,当时自己背得滚瓜烂熟的文字现在也记不得几句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还算个明白人、清醒人。在问遍妻、妾、客,自己和城北的美男子徐公谁美?得到徐公不如自己美,而看到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时,邹忌冷静了下来,用心思考自己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却说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有求于我。近日有一篇报道让人耳目一新。 一位局长直到退休才知道原来自己棋艺平平,所谓“下遍单位无敌手”不过是属下一直让着自己。类似的现象不是孤例,前几年也有一位爱拉二胡的县委书记与省交响乐团一起登台演奏,让网民笑掉大牙的报道。由此联想到,人一旦到了领导岗位,掌握一定的权力,身边就会有许多为了利益而有求于自己、媚迎自己的人,这是权力带来的必然副作用。 这时如果自己不像邹忌那样头脑冷静,鄂鄂然、飘飘然,终究会让自己沦为大众的笑柄。

纳谏的议论文题目

刘邦任泗水亭长时,曾押送服劳役的犯人到骊山去,一路上开小差的人不少。于是刘邦干脆把犯人的绳子统统解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可见刘邦并没把什么职衔放在眼里,也没把什么王法放在眼里,更不会因为要保住亭长的差使就什么出格的事都不敢干。只要他认为该干的事,就会去干,没那么多小心眼,也没那么多小算盘。这说明刘邦的豁然大度与性格的豪爽。纵观刘邦手下,真是什么人都有: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韩信是平民,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刘邦都能一视同仁,各尽所长,毫不在乎别人说他是杂牌军、草头王。任贤为能的统治才华;悟性极高,善于纳谏的明君刘邦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能够把大批杰出的人才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比如会带兵的韩信,善谋略的张良,会管账的萧何等等。《品三国前传—之汉代风云人物》的作者易中天概括刘邦的用人之道有八大特点:知人善任,不拘一格,招降纳叛,不计前嫌,坦诚相待,用人不疑,论功行赏,暗中控制。刘邦正是运用了这些管理人才的手腕,成就了自己的帝王大业。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刘邦是懂得领导艺术的,具备当领导的素质的。不错,与贵族世家出身的项羽比,刘邦出身贫寒,但要论资质,刘邦确实无愧于领袖的称号,一个领袖人物必须具备的素质他都有,而张良、萧何等人给他出的主意大都是针对现实问题和具体操作性的,谋略和战略性建议都有,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沛公已定关中,项王随后入关,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对沛公先入关心有不悦,便使人去讨好项王,欲以求封。项王大怒,欲攻沛公,项王叔父左尹项伯与留侯张良素善,夜驰沛公军中私见张良,具以实情相告,欲使张良活命。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遂又以实相告知于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这一点就连其后世子孙刘备也与之有非常惊人的相似之处:何其相似乃尔)经张良私下稍一点拨刘邦灵机开窍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因项伯文谕项羽,项羽乃止。一场鸿门兵险就此化解。故刘邦往往是一点就通。这种洞察力、判断力和悟性,简直就是与生俱来的。韩信说他“将将”的才能“此乃天授,非人力也”,这并非完全是在恭维,更不是讽刺。作为一个领袖人物,刘邦最大的优点是“知人”。这里所说的知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尊重人才和善用人才,而是懂得人情人性,既了解人性中的优点,也了解人性中的弱点,这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又能孤立敌人各个击破,终于运天下于股掌之中。得天下,也就是得人,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刘邦很懂这个道理。他似乎天生就会和人打交道。《史记》说他厌恶读书,却天性聪明,胸襟开阔,能采纳最好的谋略,连看门人和最底层的小兵,一见面都能成为老朋友。除因他性格豪爽大度,不拘小节,易与相处外,还因为他懂得一个道理:“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因此他把所有的人都看作宝贵的财富和资源,惟恐其少,不厌其多。刘邦在进入秦都咸阳之后,他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是不杀子婴,优待俘虏。《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详。”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第二件事是约法三章,废除苛法。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中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史记.高祖本纪》)第三件事是刘邦自己不受犒赏。《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从刘邦所做的这三件事,可以看出刘邦之所以能够一步一步走向胜利,并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大一统,正因为他头脑清醒,肯虚心纳谏。具有卓越的领导才华。建国之后,摆在刘邦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困难重重,形势复杂多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安定社会和恢复生产;如何消除来自北方匈奴的侵犯;如何保证刘姓江山能够万世永固。这一系列的现实问题是每一个开国皇帝所必须面对的当务之急,尤其是对于一个出身平民的皇帝来说,问题似乎显得更为复杂。刘邦建国后,总结秦亡的教训,而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楚人辩才陆贾是最早向他提出这个建议的。以“无为” 、“宽舒”、“中和”为理论根据,既否定秦朝“用刑太极”的政策,又要求汉初统治者顺其自然,对人民采取少加干扰以及轻徭、薄赋、节俭、缓刑等政策。刘邦以“无为”和“顺守”为宗旨,继承了秦朝的各项基本制度,又进行了某些变革,这就是所谓的“汉承秦制”。刘邦对社会生产经济的恢复发展,归纳起来有八项措施:劳力归农(增加农业劳动人口)、鼓励生育、减轻徭役、薄敛赋税、节约财用、抑制商人、迁徙大姓豪强和安定环境(移民边境)。另外,他和战匈奴,制订和亲政策。刘邦这些措施,对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休养生息的政策意义深远,开了“文景之治”的先河,从而使汉帝国走向了繁荣昌盛。在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建立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继秦之后的大一统王朝。然而,摆在刘邦面前的现实问题却是困难重重,首先是如何从争霸者转化为统治者;其次是如何处理与那些诸侯、功臣的关系等诸多复杂而又矛盾的问题。显然后者是刘邦最为头痛棘手的事情。和许多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一样。刘邦为巩固刘氏政权,对开国功臣大肆屠杀。刘邦在剪除异姓诸侯王时,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功臣韩信。本文仅以韩信被杀事例为证,作以说明。韩信虽无匹夫之勇,却有妇人之仁。在楚汉战争的最后紧要关头,韩信的地位十分的特殊。用项羽的说客武涉话说,是“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史记.淮阴侯列传》)用齐国辩士蒯通的话说,是“当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为楚则楚胜”。(《史记.淮阴侯列传》)总之,韩信已成为刘、项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完全可以独立称霸于一方,与刘、项二王三分天下。而韩信没有听进这些话,原因是他根本就不懂得“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功高震主”的道理。如果说,妇人之仁使韩信坐失良机,那么,小人之心则使他铸成大错。韩信杀钟离昧以讨好刘邦,至少犯了三个错误。第一,他卖友求荣,在道德上输了一着。第二,他讨好献媚,说明心中有愧,在心理上也输了一着。第三,主动屈膝,说明自己心虚,在战术上又输了一着。其实现在看来,刘邦收拾韩信等异姓诸侯王功臣,那都是迟早的事情,因为刘邦要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刘姓汉家王朝。可以说,刘邦收拾韩信等人,都是一步一步有预谋有计划性的。政治斗争讲究的是“有理、有利、有节”。刘邦深知此理。韩信虽是死于吕后之手,但也是刘邦忍耐已久,暗中允诺的。故当刘邦从平定陈豨叛乱的战场归来,听到韩信被处死的消息后,《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其反应是“且喜且怜之”。好一个“且喜且怜”,实在是刘邦真情的写照,也是他对韩信的欣赏与厌恶、怜爱的复杂感情写照。专制政治的特点,就是不允许任何人有独立人格。也不允许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允许有自己的看法思想,倘有,便是“不臣”,就要剪除。刘邦并非杀人狂,他的诛杀功臣,完全是政治需要,或者说是专制政治的需要。因此,刘邦的一连串屠戮,应该说是专制主义杀了韩信、彭越、臧荼、陈豨、卢绾等人,还差点杀了樊哙。不过是“专制政治必不可免的一项作业”。后人批评刘邦斩杀功臣和异姓王,并非过错。但是忽视了刘邦必须在政治制度的设计上作出很多妥协:郡县制虽然是秦帝国灭亡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完全废除郡县制,那么只能是回到春秋战国时代,那么汉代的统一就会变得没有意义,国家和社会只会重走老路,汉代将不会是一个统一和稳定的政权,如果施行如同周代的分封制,无论同姓异姓皆封王,虽然可以起到暂时安抚各种政治集团利益的目的,但是无疑埋下一大堆的定时炸弹,内战只是迟早的问题。刘邦的选择其实比较精明,他保留了郡县制,因为他需要郡县制保持全国的统一和中央的权威,同时他也列土封王,但那都是封给自己人,也就是同姓王。刘邦实际上在做着和秦始皇同样的事情,就是一统天下,但是刘邦的手段就要高明的多,他既要考虑到未来政治的走向,又要兼顾时下的政治格局。不能不说刘邦的政治哲学其实已经达到了炉火纯清的境界,这种郡国并行的国家政体,看似非常别扭,实则是中国政治的一大创新,而且一直延续到清末,历时两千多年。当然其中的演化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了。

我试着说说吧,邹忌讽齐王纳谏,那总离不开“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一句俗语,最佳的中心论点有很多,十个人写议论文会有十种写法,如果让我拟题,我会写“成功的关键——吸取前车之鉴”或“最佳的‘激历’”——讽刺,冽如“生于。。。死于。。。”同理可证讽刺可以激历一个人,而包容可以。。。(找能写的例子)/其实你可以找老师讨论一下,开拓下思路,拟一个好题就能成功一半,起马很顺手,哦,我也是学生,本着讨论的心情写的,不好还请海涵啊!哦,忘了,材料可以写“鸿门宴”啊,项羽就是反面例子,刘邦是正面的,而最后也的确是刘邦胜利了啊。其他的你自几也出出力吧。

虚心纳谏纵观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真正成功的帝王也不过就那几个,多半是碌碌无为者和暴君。有些不过是酒囊饭袋的庸俗者,凭着出身座上了表示最高权利的宝座。这一点要怪就怪大禹吧,是他改公天下为家天下。虚心纳谏是古代帝王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唐太宗身边有魏征,他得以一展宏图大志,创造了贞观之治;汗朝的汲黯也是个在真理面前用不低头的谏人吧,他多次向汉武帝提出了与从臣不同的建议和做法,曾几何时,他惹得龙颜大怒,被送进天牢,只是因为很多时候他没有很好的给汉武帝一架很好的台阶,搞的汉武帝不好意思吧,最终他还不是汉武帝的得力助手了吗?战国时期的邹忌大家应该不陌生吧,拿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早已妇孺皆知吧。他很巧妙地让齐国国君采纳了“广开言路”的建议,从政治上打了个胜仗。对齐国的发展功不可没啊。本文写齐王纳谏,表现了齐王宽厚的胸怀。反过来,也说明了邹忌的讽谏很得当。别国也有许多能人义士,例如韩国任用申不害,秦国任用卫鞅都实行变法,春秋战国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最得意的时候了。不虚心纳谏的帝王多没有什么亮点,那样只会小人当道,谗言满耳,于国家于人民,甚至于自己的皇位都是不利的,到头来只落得个臭名远扬,被说成为无能,看秦朝和隋朝那铁桶江山为什么只传一世就被灭了,就因为秦二世和杨广身边缺少了能直言不讳的人,让小人得逞罢了。由此可见纳谏真是成事的关键,我们也要多听别人的建议选出最好的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多交诤友。 对待别人的有意吹捧,一要冷静,二要谦虚,三要求实;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样才有力量,才能进步。这样你离成功就近了一步。

论点是邹忌的心理变化素材的话很多 比如管仲临死对齐桓公的劝告 等等

理当劝谏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历史上的经典劝谏故事:

1、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通过自己的妻子、奴仆、有求于己的客人,对自己的赞美之词,领悟到,齐王被人赞美而受到的蒙蔽,于是入宫劝谏。最后,齐王知错就改,成为强国众多小国,闻之臣服

2,魏征直谏唐太宗。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3。触龙说赵太后

赵太后刚刚掌权,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作为人质,才出兵。"赵太后不同意。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对左右侍臣说说:"有再说让长安君为人质的,我老太婆一定朝他脸上吐口水!"

左帅触龙(对侍臣)说,希望拜见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触龙)走入殿内就用快走的姿势慢慢地走着小步,到(太后面前)谢罪,说:"老臣的脚有毛病,竟不能快跑,不能拜见您有很长时间了。我私下原谅了自己,但是又怕太后的福体有什么毛病,所以还是想来拜见太后。"说:"我(也是脚行毛病)要靠手推车行动。"(触龙)说:"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就靠喝点粥罢了。"(触龙)说:"老臣近来特别不想吃饭,于是强迫自己散步,每天走三四里,稍微增加了喜欢吃的食物,对身体也舒适些了。"太后说:"我不能(像您那样散步)。"太后的脸色稍微和缓了些。

左帅公说:"老臣的犬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器,可是臣已衰老,私心又疼爱他,希望(您)让他补充黑衣卫士的人数,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来求您!"太后说:"答应您!年龄多大了?"(触龙)回答:"十五岁了。虽然还小,但想趁我未死之前来托付给您。"太后说:"男人也疼爱他小儿子吗?"(触龙)回答:"比女人爱得厉害些。"太后笑着说:"女人爱得特别厉害。"(触龙)回答:"老臣认为老太太爱燕后超过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不像爱长安君那样厉害。"左师公说:"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长远些。老太太送燕后(出嫁)时,(她上了车)还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惦念、伤心她的远嫁,这也够伤心的了。送走以后,不是不想念她了;但每逢祭祀您一定为她祈祷,祈祷说:'一定别让她回来啊'这难道不是从长远考虑,(希望她)有子孙相继为王吗?"太后说:"是这样。"

左帅公说:"从现在算起往上推三代,一直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王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继承人还有在侯位的吗?"(太后)说:"没有。"(触龙又)问:"不仅是赵国(没有),其他诸侯国子孙被封候的,其继承人有在侯位的吗?"(太后)说:"我没有听说过。"(触龙)说:"这是这些被封侯的近的灾祸及于自身,远的灾祸及其子孙。难道是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地位高贵却没有功,俸禄优厚却没有劳,而且拥有的贵重宝器多了。现在老太太让长安君的地位高贵,并且把肥沃的土地封给他,还给他很多贵重的宝器,却不趁现在(您健在时)让他有功于国,一旦您驾崩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老臣认为老太太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所以认为您(对长安君)的爱不如燕后。"太后说:"(您说得)对。任凭您怎样支使他吧!"

于是为长安君备车一百乘,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才出兵。

子义听到这事说:"国君的孩子,可算是国君的亲骨肉了,尚且还不能凭靠无功的尊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守住金玉宝器,更何况是人臣呢!"

4、褚遂良还陛下笏劝谏的故事

褚遂良的差使,前者是向皇帝提意见,后者专门记录皇帝的日常言行,以作为后世的史料。太宗有一次问褚遂良:“你记的那些事情,我能不能看一看?”大概他对自己做的一些事情不满意,不想让其流传后世,想亲自把一下关。而褚遂良并不买皇帝的账,他说:“自古以来的史家传统,就是记录下君王的一言一行,或善或恶,作为后世的借鉴。只听说君王努力不犯过失,没有听说过要亲自观史的。”

太宗问:“我要是做了不当的事情,你一定会记下来吗?”

褚遂良说:“那是我的职责,你说什么做什么,我都会如实记录。”

旁边的另一位大臣插话说:“即使遂良不记下来,天下人也会记住的。”

太宗毕竟是个开明的皇帝,也就不在这件事上较真了。从此之后,他对褚遂良更为器重了。

在是否征讨高丽、如何防守高昌、立谁为太子、如何教育太子等国家大事件,褚遂良上书数十次,大多意见被采纳。尤其是关于皇位传承的问题,关乎大唐江山的安危,他抛开太宗的慈父私情,剖析得入情入理,深深打动了太宗,甚至使其泪流满面,涕泗交下。

贞观二十一年,褚遂良被授予中书令的重任。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逝。死前,他召见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唐太宗的内弟)到病床前,当着太子的面说:“你们忠心耿耿,我心里十分清楚。我死之后,就把皇子托付给你们二位了。就像当年汉武帝托付霍光,刘备托付诸葛亮一样。太子心肠软,政事你们可为他做决断,使大唐永保社稷。”他又对太子说:“只要有他们二位在,你就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了。”

5、海瑞上奏疏劝谏嘉靖

海瑞,字汝贤,广东琼山(今属海南省)人,明代著名清官。他先是任地方小吏,后入京做了户部主事。

那时,明世宗朱厚熜整天求神斋醮,不理朝政,许多大臣一味迎合,争着向他禀报吉祥的征兆。

海瑞又了解到,过去,御史杨爵曾上疏,劝谏明世宗不要迷信鬼神,结果被拷打,还做牢八年,几乎送掉性命,自此以后,在没有人敢上疏劝谏了。

海瑞经过考虑,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给明世宗上了一道奏疏,劝他不要再迷信鬼神,要尽心朝政,洗刷数十年积下的错误。

他在奏疏的最后说:“陛下不理朝政,却急于升仙,超脱世俗,耗费精力,劳碌心神,去探求那捕风捉影的事,希望达到茫茫然不可了解的境地,臣认为会一生劳苦,最终也不会有成果。现在朝中的大臣们拿着俸禄,喜好阿谀奉承,小臣们害怕得罪又不敢出声。臣忍不住愤恨,所以冒死上疏,愿意尽微薄的力量,希望陛下听从。”

明世宗接到奏疏,顿时火冒三丈,将奏疏扔到地上,对左右侍从说:“赶快把海瑞抓住,不要让他跑了。”

宦官黄锦在帝边说:“听说他上书的时候,知道触犯君主应该杀头,已经买下了一副棺材,和妻子诀别,让家童仆人也都走了,他在朝中专等发落呢。”

明世宗愣住了。后来下诏把海瑞关进监狱。穆宗继位后海瑞才获释。

因为他自己 也是外国人。。。。。。。主要是威胁到他自身的利益!这样的议论文,主要是借鉴正反对比的方式。

先说下逐客这件事发生的背景和经过:在这之前,秦国发生了一起间谍案,就是韩国派了一个人到秦国做间谍,这人叫郑国,他是个水利专家,韩国的目的就是让秦国大兴农田水利,来耗费秦国财力、物力、人力,使得秦国没有精力来攻打韩国。郑国到了秦国后,说服了秦始皇大修水利。后来秦始皇知道这件事后,就把郑国抓了起来,郑国承认了事实,并做了解释,秦始皇并没有杀郑国,依然让郑国去修水利。秦国旧贵族本来就排斥六国的人,痛恨他们抢了自己的饭碗,于是利用了这件事,上书秦始皇说:六国的人,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才到秦国来,目的是离间我们秦国内部的关系,郑国就是个例子。秦始皇听信了这些谗言,一气之下,就下令驱逐六国的人,于是就发生了逐客事件。李斯是楚国人,当然也在其列。在李斯回楚国的时候,愤愤不平,于是给秦始皇上了一份奏折,这就是著名的《谏逐客书》。2、为什么《谏逐客书》能说动秦始皇,主要是《谏逐客书》主要有三点打动了秦始皇,第一:客卿对秦国有功。他列举了秦穆公时期的百里奚、秦孝公时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时期的张仪、秦昭襄王时期的范雎等等,这些人都不是秦国人,但他们为秦国的崛起和霸业,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其实这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秦始皇是明白人,一听就懂;第二点:逐客是重物轻人。他的意思就是秦国不拒六国珍宝(被大家熟知的是和氏璧),为什么就要拒绝六国的人。大家知道,秦始皇当时一心想统一六国,急需人才,对于财宝来说秦始皇更爱人才,李斯这样说是故意激将秦始皇;第三点:逐客是帮助六国。李斯说,六国的人不能呆在秦国,那他们只有回自己的国家,帮助他们来攻打秦国。其实这点也比较要命的,说到了秦始皇心里,其实秦始皇最担心的就是六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所以有此三点,秦始皇立马就撤销了逐客令,并重用了李斯。当然这也不全是李斯的功劳,主要还是秦始皇本人当时还是一个虚心纳谏的帝王。不然也不会成功。至于借鉴意义当然是有的:第一点,摆事实,讲道理这点我们写议论文通用的手法,但在平时你要记得积累,我以前也经常做笔记的,看到特有道理的小故事,人物、名言,我都会记下来,然后写个小感,就是评论这件事、这个人或是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作文考试前看看,何愁议论文没素材。第二点,切中我们要议论的中心,提供多方的论证,有正有反。我觉得他跟多的是让我们学到如何说服他人,或是领导。比如李斯之所以劝谏成功,主要是他能洞察秦始皇的心思,知道他想要什么,然后顺着他的思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1、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通过自己的妻子、奴仆、有求于己的客人,对自己的赞美之词,领悟到,齐王被人赞美而受到的蒙蔽,于是入宫劝谏。最后,齐王知错就改,成为强国众多小国,闻之臣服。

2,魏征直谏唐太宗: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

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3、触龙说赵太后:

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王位,因为年纪轻,故由太后执政。赵太后即赫赫有名的赵威后。当时的赵国,虽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辅佐,但国势已大不如前。

而秦国看到赵国正在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孝成王又年少无知,认为有机可乘,于是派遣兵将“急攻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太后不得不请求与赵国关系密切的齐国增援。齐王虽然答应出兵,但提出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

她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候君王,致使齐使不悦,说她是“先贱而后尊贵”。赵威后据理以对,道出“苟无岁,何有民?尚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但在这篇文章中,她溺爱少子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简直到了蛮横不讲理的地步,全不像一个开明君主的样子,这才引出了触龙说赵太后的一段故事。

4、褚遂良还陛下笏劝谏:

一日退朝,召长孙无忌、李绩、于志宁、褚遂良入内殿。遂良曰:“今日之召,多为中宫,上意既决,逆之必死。太尉元舅,司空功臣,不可使上有杀元舅及功臣之名。遂良起于草茅,无汗马之劳,致位至此,且受顾托,不以死争之,何以下见先帝!”绩称疾不入。

无忌等至内殿,上顾谓无忌曰:“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今欲立昭仪为后,何如?”遂良对曰:“皇后名家,先帝为陛下所娶。先帝临崩,执陛下手谓臣曰:‘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此陛下所闻,言犹在耳。皇后未闻有过,岂可轻废!臣不敢曲从陛下,上违先帝之命!”

上不悦而罢。明日又言之,遂良曰:“陛下必欲易皇后,伏请妙择天下令族,何必武氏!武氏经事先帝,众所共知,天下耳目,安可蔽也。

万代之后,谓陛下为如何!愿留三思!臣今忤陛下,罪当死!”因置笏于殿阶,解巾叩头流血曰:“还陛下笏,乞放归田里。”上大怒,命引出。昭仪在帘中大言曰:“何不扑杀此獠!”无忌曰:“遂良受先朝顾命,有罪不可加刑!”

5、谏太宗十思疏: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

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

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关于善于纳谏的小议论文素材

进谏,是臣子的本分,纳谏,是君王的风度。------题记 在本册语文课本中有一篇经典的课文,那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学过已经很久了,但是今天想起来,仍旧感慨颇深。 一天,邹忌在穿朝服时随口问自己的夫人:“我和城北的徐公那个漂亮呢?”夫人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当然是你漂亮了。”然后邹忌又问了自己的妾和客人,都得到了相同的答案。但是当邹忌真正看到徐公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远不如徐公漂亮。由此他得到了一些启示并且以自己的这件生活小事为例说理,经过一系列论证,最终得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告诉齐王要善纳忠言。齐王马上采纳了邹忌的建议,广开言路,最终使得齐国“战胜于朝廷”。 从这件事情之中,我得到了一些启示。进谏,固然是臣子的事情,但是纳谏与否,则在于君王的决断。能否纳谏,是考验一个君王风度和智慧的重要途径,另外,善于纳谏也会使国家变得兴盛,而刚愎自用的君主往往会使国力大受损失,甚至亡国。历史上的许多事例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战国末年,秦王准备兼并六国。韩国倍感恐慌,于是派遣“间谍”深入秦国内部取得秦王的信任并为秦国主持修建水渠,旨在浪费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秦王了解到事实真相后大为恼怒,决定驱逐在秦国的所有六国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得知自己被驱逐之后直言进谏,上了流传百世的《谏逐客书》,秦王览表,采纳,李斯重被重用,后来为秦王兼并六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另外,许多六国的人才得以留在秦国施展自己的才能,也为秦王扫六合提供了条件。 但是同一个人的身上却发生了不同的事情。秦始皇去世后二世即位,二世即位后大兴土木,疯狂地搜刮民脂民膏,李斯实在看不下去,于是上书劝谏,二世大怒,在赵高的谗言下,李斯成为了历史上死的最惨的丞相,死无全尸,一代名臣死于自己所忠诚的国王之手,实在令人叹息。但是这也正是说明了二世不能纳谏,李斯死后不久,秦国就夭折在二世的手中。 唐朝时,唐太宗李世民和名臣魏征之间演绎了一段进谏与纳谏的佳话。每当唐太宗犯错误之时,总有一个人挺身而出,直言劝谏,甚至犯颜而谏,这个人就是魏征。唐太宗也以魏征为自己的镜子,为自己纠正过错,使自己少犯错误,终于造就了“贞观之治”。魏征死后,唐太宗大哭:“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死,朕亡一镜矣。” 从上面的事例不难看出,君主和贤臣配合得当,贤臣进谏,明君纳谏,才能使政通人和,国家安定。对于一个君主来说,面子往往是很重要的。但是作为一个君主,能够容忍自己的臣子犯颜直谏,从而纠正自己的过错,这就很难得了,但是这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君主的风度。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应该像古代明君学习,做一个善于采纳别人正确意见的人,这样也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做一个更完美的人。

1.李斯纳谏秦王成功战国末期,秦王政发现韩国间谍利用为秦开掘水渠企图耗费秦的国力,遂下逐客之令,驱逐在秦任官的外国人。当时任秦客卿的楚人李斯上书秦王,列举秦国历代任用外国人所取得的业绩,并陈说“逐客”的害处,篇中大量运用铺陈排比手法,辞采华丽,富有说服力。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谏逐客书》。秦王阅罢,幡然醒悟,于是取消逐客令,复李斯官2.邹忌纳谏齐威王成功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3.晏子谏齐景公成功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zhúzōu)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跑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老百姓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这就是晏子用自己的智慧规劝国君的一个故事。4.伍参谏楚王成功即位近三年以来,他整天打猎、喝酒,不理政事,还在宫门口挂起块大牌子,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毋赦!”这一天,大夫伍参(一说申无畏)进见楚王。楚庄王手中端着酒杯,口中嚼着鹿肉,醉醺醺地在观赏歌舞。他眯着眼睛问道:“大夫来此,是想喝酒呢,还是要看歌舞?”伍参话中有话地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特此来向您请教。”楚庄王一面喝酒,一边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你说说。”伍参说:“谜语是‘楚京有大鸟,栖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好难解,到底为哪桩?’您请猜猜,不鸣也不翔。这究竟是只什么鸟?”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参的意思,笑着说:“我猜着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乌。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着瞧吧。”伍参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便高兴地退了出来。5.、范雎纳谏秦昭王成功秦昭王听取了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把进攻的矛头先对准了邻国韩国和魏国,而和较远的赵国联合。

论点谦虚是高尚的品德。居功自傲最终会导致失败。知识越多的人往往越谦虚。成功的第一个条件便是谦虚。谦虚使人得到尊重。谦虚并不是毫无原则地贬低自己。真正谦虚的人是勇往直前的。正确认识自己是谦虚的前提。谦虚有时能给人带来机遇。 名言 谦受益,满遭损。 ——谚语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谢觉哉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华罗庚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泽东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虚败由奢。——陈毅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过分的严肃就是最大的滑稽,过分的谦逊就是最辛辣的讽刺。 ——马克思伟大不过是谦虚的别名。——洪堡德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孟德斯鸠谦虚不仅是一种装饰品,也是美德的护卫。 ——爱迪生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 ——赫尔岑美丽只有同谦虚结合在一起,才配称为美丽。没有谦虚的美丽,不是美丽,顶多只能是好看。 ——塞万提斯对骄傲的人不要谦虚,对谦虚的人不要骄傲。——杰弗逊真正的科学家不可能不是谦虚的,因为他做出的事情越多,他就看得越清楚:还有更多的事情没有做。——法朗士人应该谦虚,不要让自己的名字像水塘上的气泡那样一闪就过去了。——契诃夫谦虚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奥斯特洛夫斯基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高尔基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富兰克林骄傲是无知的产物。——苏格拉底最大的骄傲和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斯宾诺莎 典型论据寄给爱因斯坦的信——淡然面对显赫声名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后,他的名声震惊了世界。有两个美国大学生拿他的名声打了一个赌:他们写了一封信,信封上只写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收”,看他是否能收到,信果然被送到了爱因斯坦手中。他的朋友为此而赞扬他,说他的名声大到了难以令人相信的程度,爱因斯坦只是笑了一下,说:“这只能说明邮局工作做得好。”世界上很多著名的人物,他们都能像爱因斯坦那样,对自己的显赫声名保持一种淡然的心境。 笛卡尔的圆圈比喻——知识越多的人越谦虚笛卡尔是 17 世纪法国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也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其博学是举世闻名的。但他越学越觉得自己无知,有人不解,问他原因,他说:“先哲芝诺不是解释过吗 ? 他曾画了一个圆圈,圆内是已知的知识,圆外是未知的世界。知识越多圆圈越大,圆周也越长,其边缘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越大,这样,未知的部分就越多。”笛卡尔的话令人折服,也解释了为什么知识越多的人越谦虚。 诺贝尔的自传——怀谦虚之心乃成大业诺贝尔是 19 世纪末的瑞典杰出化学家,一生贡献极大,但十分谦虚。一位瑞典出版商要出一部瑞典名人集,来找诺贝尔。诺贝尔有礼貌地回绝了。他说:“我喜欢订阅这本有价值、有趣味的书,但请您不要将我收入。我不知道我是否应当得到这种名望,不过我厌恶过分的辞藻。”诺贝尔的哥哥想编一部家族史,请他寄一份自传。诺贝尔写道:“阿道尔弗雷德·诺贝尔——他那可怜的生命,在呱呱坠地时,差点断送在一位仁慈的医生手里。主要的美德:保持指甲的干净,从不累及别人;主要的过错:终身不娶,脾气不佳,消化力差;仅有的一个希望:不要被人活埋;最大的罪恶:不敬神灵;生平重要事:无。”哥哥反复劝说,并提出代为整理。诺贝尔执意不从。他说:“我不只是没有时间,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不能写什么自传。在宇宙旋涡中,有恒河沙粒那么多的星球,而无足轻重的我们,有什么值得去写 ? ”诺贝尔一生不愿意宣扬自己。他惊人的业绩与他的谦虚分不开。 彭德怀改歌词——功高而不自恃在朝鲜战争中,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抗击美帝侵略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一天,一位文艺工作者在构思一首歌词:《彭德怀将军之歌》,被彭德怀看见,他要过笔来,在歌词上改动了一下,变成《战士之歌》。他告诉小战士:“真正功勋大的是那些战士们,是他们用枪炮消灭了敌人。当然,我为战斗的胜利也做出了贡献。相比之下,还是战士们的功勋大啊 ! 你去写他们吧 ! 写一首优秀的《战士之歌》 ! ” 李相拜“一字师”——不耻下问是谦虚的表现唐代的李相有一次读《春秋》,中间念错了一个字,站在旁边的小吏皱了一下眉头,李相看到了就问他,小吏委婉地回答:“我的老师教我读这本书时,我读错了一个字,今天听您一念我就明白怎么读了。”李相听出了话外音,就说:“不对。我没有受到老师的指点,如果错了,一定是我不是你。”说完,他就向小吏虚心请教,那个小吏就被李相称为“一字师”。 李自成功业付流水——骄傲使人功亏一篑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起义前期能和官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礼贤下士,因而屡战屡胜。但随着起义队伍的壮大,功绩的显赫,他的骄傲情绪日益滋长,贪图享受不听忠言,居然杀害了向他进谏的忠臣李岩,以致军心涣散,最终被清军打败,辉煌功业付诸流水。 我是人民的勤务员——集体荣誉是个人荣誉的基础1946 年 6 月 8 日,我军在安阳召开了功臣大会,人们把绣有“常胜将军”的横匾送给刘伯承司令员。刘伯承同志说:“常胜将军我不敢当,不会是常胜,多数胜就不错了。是党的功、人民的功,我不贪天之功归己有。我只是人民的勤务员,没有人民给吃、给穿,军队就不能打仗。”把集体荣誉看成是个人荣誉的基础和归宿,这是老一辈革命家的无产阶级荣誉观。 影响好莱坞影帝的一句话——忘掉赞美比忘掉批评更重要一次,查尔顿的剧团在百老汇上演话剧,他与劳伦斯同台演出,第一天就受到了很多批评。当时查尔顿还很年轻,涉世未深,却故意装出超脱的样子,对劳伦斯说:“我想你早已学会了忘掉这些拙劣的批评。”劳伦斯摇了摇头,说:“不,孩子,你要学会的是忘掉那些赞美,这困难得多,也重要得多。”后来,成为好莱坞影帝的查尔顿·赫顿谈起这件事时,说他从劳伦斯那里学到了一句话,这句话成为自己成功的秘诀。 记得时时低头——谦虚是做人的重要美德富兰克林是美国的政治家、科学家、《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在合众国创建时,曾留下许多功绩,故有“美国人之父”之称。有一次,富兰克林到一位前辈家拜访,当他准备从小门进入时,因为小门低了些,他的头被狠狠地撞了一下。出来迎接的前辈告诉富兰克林:“很痛吧 ! 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不要忘了 ! ”从此,富兰克林牢牢记着这句话,并把“谦虚”列入一生的生活方针之中。 把自己的杯子放低些——谦虚才能进步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心满意足的老师。”释圆笑笑问:“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没能找到一个自己的老师吗 ? ”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有的画技甚至不如我呢 ! ”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拿了笔墨砚和一沓宣纸。释圆说:“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 ? ”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 ? ”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释圆:“这幅画您满意吗 ?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释圆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 ? ”释圆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 ! 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 ? 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我不能“起死回生”——身怀绝技,言行谦虚有一次,扁鹊路过虢国(今河南省陕县),听说虢国正为太子办丧事。扁鹊详细地询问太子的侍从人员,得知太子发病的经过,“巫”的误医,昏死的情况,死后的尸体征状等。然后,扁鹊对侍从们说:“太子没有真死,也许还能救活。”侍从把扁鹊的话告诉了国君。国君在半惊半喜之中将扁鹊请入宫中,经过扁鹊仔细地把脉诊断,证明太子没有死,发现太子还有微弱的呼吸,两腿还没有全冷,断定不是真死,而是得了“尸厥病”(也就是休克),还有治好的希望。扁鹊用针灸的方法进行急救,使太子苏醒过来,又经过二十多天的汤药治疗,虢国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后世人们传颂着扁鹊能“起死回生”的故事。扁鹊对于人们的赞扬却很谦虚地说:“不是我有什么本领能够把死人救活,而是病人本来就没有死。”扁鹊这种谦虚的态度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 将军书法家李春廷——谦虚好学使人进步李春廷将军在同人们谈起书法艺术时,总是谦虚地说:“在书坛我是一个新兵。”他虚心好学,不耻下问,每天书耕不辍,对书法家他总是称为自己的老师,他在实践着一代伟人毛泽东“虚心使人进步”的教诲。老将军专事书法研究,虽然因工作繁忙晚了点,但由于他几十年坚持毛笔书写办公,加上他忙里偷闲广临名贴,为他取得今天这样骄人的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离休后,他钻研书法有了时间保证。从此,书坛耕耘如鱼得水,加上他在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敢于大胆探索,大胆创新“不为书奴”,使他的书艺攀上了新的高度,得到了像北京荣宝斋书画艺术馆这样的权威部门的颁奖收藏,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生木造屋——骄傲最终会导致失败宋国大夫高阳应为了兴建一幢房屋,派人在自己的封邑内砍伐了一批木材。这批木材刚一运到宅基地,他就找来工匠,催促其即日动工建房。工匠一看,地上横七竖八堆放的木料还是些连枝杈也没有收拾干净的、带皮的树干。树皮脱落的地方,露出光泽、湿润的白皙木芯;树干的断口处,还散发着一阵阵树脂的清香。用这种木料怎么能马上盖房呢?所以工匠对高阳应说:“我们目前还不能开工。这些刚砍下来的木料含水太多、质地柔韧、抹泥承重以后容易变弯。初看起来,用这种木料盖的房子与用干木料盖的房子相比,差别不大,但是时间一长,还是用湿木料盖的房子容易倒塌。”高阳应听了工匠说的话以后,冷冷一笑。他自作聪明地说:“依你所见,不就是存在一个湿木料承重以后容易弯曲的问题吗?然而你并没有想到湿木料干了会变硬,稀泥巴干了会变轻的道理。等房屋盖好以后,过不了多久,木料和泥土都会变干。那时的房屋是用变硬的木料支撑着变轻的泥土,怎么会倒塌呢?”工匠们只是在实践中懂得用湿木料盖的房屋寿命不长,可是真要说出个详细的道理,他们也感到为难。因此,工匠只好遵照高阳应的吩咐去办。虽然在湿木料上拉锯用斧、下凿推刨很不方便,工匠还是克服种种困难,按尺寸、规格搭好了房屋的骨架。抹上泥以后,一幢新房就落成了。开始那段日子,高阳应对于很快就住上了新房颇感骄傲。他认为这是自己用心智折服工匠的结果。可是时间一长,高阳应的这幢新房越来越往一边倾斜。他的乐观情绪也随之被忧心忡忡取而代之。高阳应一家怕出事故,从这幢房屋搬了出去。没过多久,这幢房子终于倒塌了。 孔子向孩子学习——勇于向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学习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 7 岁!”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 7 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不耻下问的孔文子——谦虚的人得到人们的尊重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孔圉﹐十分谦虚好学。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学习和发扬他的这种好学精神﹐特地赐给他一个“文”字的谥号﹐人们便尊称他为“孔文子”。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子贡﹐也是卫国人。子贡认为孔圉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好﹐不应该得到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卫君为什么要赐给孔圉“文”的谥号呢?孔子回答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子又聪明灵活﹐而且经常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一点儿也不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才赐给他一个‘文'字的谥号。” 经孔子这么一解释﹐子贡方才服气。“不耻下问”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哲理材料谦虚的无花果无花果树的结果方式很奇特,没有一点征兆,仿佛突然间就长满了,而且每个枝丫里都有果实,没有虚空的。果实个个都能成熟,从不脱落。更加奇特的是,它的果实从来不会遭虫蛀,没有一颗果子是坏的。无花果树是最踏实的。不仅如此,它的果实还有一种奇特的药效,用它们熬汤饮用,能医治痢疾,迅速而又经济。但是它又是最谦虚的,不像桃李那样,将艳丽的花朵高高开在枝头向人炫耀,只是默默无闻地奉献。 下士与上将乔治·华盛顿任大陆军总司令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他身穿没膝的大衣,独自一人走出营地。他所遇到的士兵没有一个认出他。在一处,他看到一个下士领手下的士兵筑堡垒。“加把劲 ! ”那个下士对抬着巨大石块的士兵们喊着,但是那下士自己的双手连石块都没碰一下,因为石块很重,士兵们一直没有把它放到位置上。他们的力气几乎用尽,石块就要滚落下来。这时,华盛顿已疾步跑到跟前,用他强劲的臂膀顶住石块。这一援助很及时,石块终于放到位置。“你为什么光喊‘加把劲'却把自己的手放到衣袋里呢 ? ”华盛顿问那下士。“你问我 ? 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 ? ”“哦,这倒是真的 ! ”华盛顿说着,解开大衣纽扣,向这位下士露出他的军服,“按衣服看,我就是上将。不过下次再抬重东西时,你就叫上我!”记住,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往往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小人物总是自视甚高,大人物总是平易近人。 骄傲的猴子吴王乘船顺着长江游览,兴之所至,停船上岸,登上一座猴山。众多猴子见了吴王一行,都十分害怕地逃避,跑到荆棘丛中去了。惟有一只猴子,从容地在树上跳来跳去,在吴王一干人面前显示它的灵巧。吴王操起弓箭来射它,它能敏捷地接住飞来的箭矢。吴王大怒,命令随从们一齐射,那只猴子被射了下来死了。吴王回过头来,对他的友人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呀,自恃它的身手灵巧,行动敏捷,来对我表示藐视,是自己找的,走上死路。你不要对人表现出骄傲的神色来啊。”颜不疑陪吴王旅行归来之后,立即去请教贤人董梧,来改变他的神情气质,远离声色,拒绝荣显,三年之后,得到了京城中人们的普遍赞誉。 一点小小见解在一个教育问题讨论会上,专家们就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争论不休,这时列席的一位家长站起来说:“虽然我不是教育专家,不过想提一点小小的见解。”接着就争论的问题发表了许多见解,结果引起一场心平气和的热烈讨论。其实,她谈的东西并无新意,却不可思议地让教育学者们重视起来,原因主要是那句开场白满足了与会者的“专家”心理。这位家长利用谦逊的心理战术,使自己的发言在专家们心里占有重要位置。 骄傲的下场桌上有一只存钱罐和一张白纸。一天,存钱罐挺了挺装满硬币的肚子,装出一副大款的腔调说:“哎呀,白纸先生,你一无所有,难道不感到空虚吗 ? 瞧我,肚子里有了钱可实在多了。”白纸说:“我并不感到空虚,因为我的未来是会很充实的。”存钱罐听了,露出一丝不屑的笑。一会儿,主人回来了,他很高兴,提起笔在白纸上写下了两行精美的字,然后裱成条幅挂在书房里。来往的客人见了这幅书法作品,无不啧啧称赞。后来这幅书法作品成了传世珍品,成了国家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品。而那只存钱罐却早就被书法家的孙子为了取硬币而给砸碎了。创新论证谈谈“我不行”在赞誉之词面前,你连连说“我不行”,大家会投以敬慕的眼光,因为你谦虚,不居功。当你完全胜任某事,而又需要你承担时,你说“我不行”,大家会认为你缺乏魄力与勇气。我主张在生活中必须有胆量说“我行”!“我不行”作为一种不表现自己的谦虚美德,被世人加以肯定。而这种“不表现”,却恰恰是鲜明的“表现”:表现了自己的品质,表现了自己的美德,表现了绝不止步不前的决心,表现了与他人相处的谦和。而另一种“我不行”是否就欠妥当了?他们有的得过且过,不拉重套;有的远避重任,明哲保身;有的不求有功,只求轻松……这种“我不行”,于国于民于己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改革的今天,社会尤其需要敢想、敢说、敢做的有魄力的人才,而有胆、有识、有实力之人才适应当今改革大潮的需要,那种躲躲闪闪的“我不行”者恐怕难免被淘汰吧。生活需要强者。“我不行”的谦虚美德自然要发扬,“我行”的魄力也要不断发展。多希望我们每个人在千斤重担面前都能踏实、坦然地大呼一声:“我行!”论据有好多的...你任选几个就行

研究善谏进谏的论文

相信自己是一种信念,它不是繁花如梦似锦,却如青松雪压不倒。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我们才会坚持到底,自信永远。听取意见是一种气度,它不是高天辽阔无际,却如大海容纳百川。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气度,我们才会集思广益,从善如流。不是吗?相信自己不意味固执己见;听取意见也不代表亦步亦趋。唐太宗自由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他不怀疑自己的才能,但同时也接纳了魏征的“十思”,而不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齐王也有管四方,理朝政的能耐,他也不会怀疑自己的才能,但他同时也接受了邹忌的“纳谏”,而使“燕、赵、韩、魏皆朝于齐”。谁都不会轻易怀疑自己,可谁又能像前人那样善于纳谏,听取别人的意见呢?总以为“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势不两立,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或总以为别人无往而不胜,何必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在相信自己,满怀自信的同时打开那一个个布满友爱之心的劝烟箱呢?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明天大地飞歌,相信未来有我们开拓。相信别人,尊重别人,相信别人为你着想,尊重别人理想的选择。

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发展自有其道理.探寻这些道理,既是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为了满足其与生俱来的理智好奇心的需要.所以,学问就具有了这样两层价值:功利的价值和智慧的价值.关于这一点,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早就注意到了,他指出:“获得任何一种东西有两项价值,作为知识的价值和作为训练的价值.获得每一种事实的知识,除了用以指导行动外,也可以用来练习心智;应该从这两方面来考虑它在为完满生活作准备时的效果.”今天人类衣食住行的文明和便捷,均得益于学问的进步.人类掌握了动物皮毛的加工制作,使自己能享有华美的服饰;人类摸索出植物的生长规律,成倍地提高了其产量,使得自己的膳食品种丰富多样;人类发明并制作了新的建筑材料,从而建造出高档舒适的居所;人类探索发现机械运动的原理,发明出汽车、飞机和轮船,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使人们的生活舞台变得十分宽广.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健康和长寿.这当然只是一种概率统计优势.我想,可能的解释有如下几点:首先,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可能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比较高,个人成就感和幸福感比较强,生活条件,包括衣食住行的条件会比较优裕,特别是医疗卫生、保健条件会比较好,因而会健康和长寿.其次,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智力活动会更多,所进行的智力体操就多,而智力活动有利于健康和长寿.第三,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有更强的获取资讯的能力,有比较合理的生活方式,有丰富、科学、合理的养生保健知识和措施,从而更加健康和长寿.第四,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有对自我更负责任的态度,会更加珍爱自我、善待自我,会更少地放纵自我、透支生命,因而会健康长寿.当然,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从事高危职业的可能性比较小,受到意外伤亡的可能性就比较小.通过上述分析,学问也是具有社会功利价值的.“学问”二字,须作两个层次的理“学”,即获取更多的资讯.你需要懂得更多,需要去了解事情的缘由,去分享和掌握人类世世代代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问”,就是不要轻信,不要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凡事需要去问“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电话能听到遥远的另一个人的声音?为什么飞机如此庞然大物能够承载着几百人升上天空并准确着陆?电视上清晰的图像是如何生成的?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怎样的政府是一个合法的、好的政府?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需要我们去思考、探索的问题更是无穷无尽.尽管我们不可能什么问题都去关注,或者有兴趣去关注,但探索的兴趣和思考的习

刘邦任泗水亭长时,曾押送服劳役的犯人到骊山去,一路上开小差的人不少。于是刘邦干脆把犯人的绳子统统解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可见刘邦并没把什么职衔放在眼里,也没把什么王法放在眼里,更不会因为要保住亭长的差使就什么出格的事都不敢干。只要他认为该干的事,就会去干,没那么多小心眼,也没那么多小算盘。这说明刘邦的豁然大度与性格的豪爽。纵观刘邦手下,真是什么人都有: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韩信是平民,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刘邦都能一视同仁,各尽所长,毫不在乎别人说他是杂牌军、草头王。任贤为能的统治才华;悟性极高,善于纳谏的明君刘邦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能够把大批杰出的人才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比如会带兵的韩信,善谋略的张良,会管账的萧何等等。《品三国前传—之汉代风云人物》的作者易中天概括刘邦的用人之道有八大特点:知人善任,不拘一格,招降纳叛,不计前嫌,坦诚相待,用人不疑,论功行赏,暗中控制。刘邦正是运用了这些管理人才的手腕,成就了自己的帝王大业。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刘邦是懂得领导艺术的,具备当领导的素质的。不错,与贵族世家出身的项羽比,刘邦出身贫寒,但要论资质,刘邦确实无愧于领袖的称号,一个领袖人物必须具备的素质他都有,而张良、萧何等人给他出的主意大都是针对现实问题和具体操作性的,谋略和战略性建议都有,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沛公已定关中,项王随后入关,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对沛公先入关心有不悦,便使人去讨好项王,欲以求封。项王大怒,欲攻沛公,项王叔父左尹项伯与留侯张良素善,夜驰沛公军中私见张良,具以实情相告,欲使张良活命。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遂又以实相告知于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这一点就连其后世子孙刘备也与之有非常惊人的相似之处:何其相似乃尔)经张良私下稍一点拨刘邦灵机开窍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因项伯文谕项羽,项羽乃止。一场鸿门兵险就此化解。故刘邦往往是一点就通。这种洞察力、判断力和悟性,简直就是与生俱来的。韩信说他“将将”的才能“此乃天授,非人力也”,这并非完全是在恭维,更不是讽刺。作为一个领袖人物,刘邦最大的优点是“知人”。这里所说的知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尊重人才和善用人才,而是懂得人情人性,既了解人性中的优点,也了解人性中的弱点,这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又能孤立敌人各个击破,终于运天下于股掌之中。得天下,也就是得人,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刘邦很懂这个道理。他似乎天生就会和人打交道。《史记》说他厌恶读书,却天性聪明,胸襟开阔,能采纳最好的谋略,连看门人和最底层的小兵,一见面都能成为老朋友。除因他性格豪爽大度,不拘小节,易与相处外,还因为他懂得一个道理:“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因此他把所有的人都看作宝贵的财富和资源,惟恐其少,不厌其多。刘邦在进入秦都咸阳之后,他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是不杀子婴,优待俘虏。《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详。”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第二件事是约法三章,废除苛法。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中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史记.高祖本纪》)第三件事是刘邦自己不受犒赏。《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从刘邦所做的这三件事,可以看出刘邦之所以能够一步一步走向胜利,并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大一统,正因为他头脑清醒,肯虚心纳谏。具有卓越的领导才华。建国之后,摆在刘邦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困难重重,形势复杂多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安定社会和恢复生产;如何消除来自北方匈奴的侵犯;如何保证刘姓江山能够万世永固。这一系列的现实问题是每一个开国皇帝所必须面对的当务之急,尤其是对于一个出身平民的皇帝来说,问题似乎显得更为复杂。刘邦建国后,总结秦亡的教训,而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楚人辩才陆贾是最早向他提出这个建议的。以“无为” 、“宽舒”、“中和”为理论根据,既否定秦朝“用刑太极”的政策,又要求汉初统治者顺其自然,对人民采取少加干扰以及轻徭、薄赋、节俭、缓刑等政策。刘邦以“无为”和“顺守”为宗旨,继承了秦朝的各项基本制度,又进行了某些变革,这就是所谓的“汉承秦制”。刘邦对社会生产经济的恢复发展,归纳起来有八项措施:劳力归农(增加农业劳动人口)、鼓励生育、减轻徭役、薄敛赋税、节约财用、抑制商人、迁徙大姓豪强和安定环境(移民边境)。另外,他和战匈奴,制订和亲政策。刘邦这些措施,对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休养生息的政策意义深远,开了“文景之治”的先河,从而使汉帝国走向了繁荣昌盛。在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建立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继秦之后的大一统王朝。然而,摆在刘邦面前的现实问题却是困难重重,首先是如何从争霸者转化为统治者;其次是如何处理与那些诸侯、功臣的关系等诸多复杂而又矛盾的问题。显然后者是刘邦最为头痛棘手的事情。和许多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一样。刘邦为巩固刘氏政权,对开国功臣大肆屠杀。刘邦在剪除异姓诸侯王时,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功臣韩信。本文仅以韩信被杀事例为证,作以说明。韩信虽无匹夫之勇,却有妇人之仁。在楚汉战争的最后紧要关头,韩信的地位十分的特殊。用项羽的说客武涉话说,是“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史记.淮阴侯列传》)用齐国辩士蒯通的话说,是“当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为楚则楚胜”。(《史记.淮阴侯列传》)总之,韩信已成为刘、项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完全可以独立称霸于一方,与刘、项二王三分天下。而韩信没有听进这些话,原因是他根本就不懂得“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功高震主”的道理。如果说,妇人之仁使韩信坐失良机,那么,小人之心则使他铸成大错。韩信杀钟离昧以讨好刘邦,至少犯了三个错误。第一,他卖友求荣,在道德上输了一着。第二,他讨好献媚,说明心中有愧,在心理上也输了一着。第三,主动屈膝,说明自己心虚,在战术上又输了一着。其实现在看来,刘邦收拾韩信等异姓诸侯王功臣,那都是迟早的事情,因为刘邦要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刘姓汉家王朝。可以说,刘邦收拾韩信等人,都是一步一步有预谋有计划性的。政治斗争讲究的是“有理、有利、有节”。刘邦深知此理。韩信虽是死于吕后之手,但也是刘邦忍耐已久,暗中允诺的。故当刘邦从平定陈豨叛乱的战场归来,听到韩信被处死的消息后,《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其反应是“且喜且怜之”。好一个“且喜且怜”,实在是刘邦真情的写照,也是他对韩信的欣赏与厌恶、怜爱的复杂感情写照。专制政治的特点,就是不允许任何人有独立人格。也不允许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允许有自己的看法思想,倘有,便是“不臣”,就要剪除。刘邦并非杀人狂,他的诛杀功臣,完全是政治需要,或者说是专制政治的需要。因此,刘邦的一连串屠戮,应该说是专制主义杀了韩信、彭越、臧荼、陈豨、卢绾等人,还差点杀了樊哙。不过是“专制政治必不可免的一项作业”。后人批评刘邦斩杀功臣和异姓王,并非过错。但是忽视了刘邦必须在政治制度的设计上作出很多妥协:郡县制虽然是秦帝国灭亡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完全废除郡县制,那么只能是回到春秋战国时代,那么汉代的统一就会变得没有意义,国家和社会只会重走老路,汉代将不会是一个统一和稳定的政权,如果施行如同周代的分封制,无论同姓异姓皆封王,虽然可以起到暂时安抚各种政治集团利益的目的,但是无疑埋下一大堆的定时炸弹,内战只是迟早的问题。刘邦的选择其实比较精明,他保留了郡县制,因为他需要郡县制保持全国的统一和中央的权威,同时他也列土封王,但那都是封给自己人,也就是同姓王。刘邦实际上在做着和秦始皇同样的事情,就是一统天下,但是刘邦的手段就要高明的多,他既要考虑到未来政治的走向,又要兼顾时下的政治格局。不能不说刘邦的政治哲学其实已经达到了炉火纯清的境界,这种郡国并行的国家政体,看似非常别扭,实则是中国政治的一大创新,而且一直延续到清末,历时两千多年。当然其中的演化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了。

  • 索引序列
  • 邹忌讽齐王纳谏论文参考文献
  • 纳谏的议论文题目
  • 理当劝谏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关于善于纳谏的小议论文素材
  • 研究善谏进谏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