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近视治疗最新研究成果论文

近视治疗最新研究成果论文

发布时间:

近视治疗最新研究成果论文

问题的提出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中学生为%,高中生为%。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 为什么患近视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孩子们的眼睛到底是怎么近视的?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为了解中学生近视情况及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我针对我们学校的部分七年级同学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问卷 为了防止中学生近视,我们为广大中学生出此问卷 1.你是不是近视? A. 是的 B、 不是 2.你是如何近视的?(不近视的可不答) A、看电视过度 B、坐姿不端 C. 其它 3 你近视多少度? A. 100以下 B. 500以下 C. 更高 4.你近视几年了? A. 一年以下 B. 五年以下 C. 其它 5.你身边大部分同学近视吗? A. 是的 B. 不是 三、调查分析:导致眼睛近视的原因: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 1 看电视距离太近 2 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3 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 4 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5 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6 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7 长时间的在电脑前 8 不合理饮食 9 看激光 10 在车厢里看书 11 遗传因素 12 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的中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而中学生们对近视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近视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还对近视无所谓,错上犯错。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五、建议 (一)看书时作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 (三)时常佩带一些滴眼液,如:珍视滴眼液,明目滴眼液,珍珠滴眼液等。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四)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专医作检查,听从仪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六、体会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视力关系着我们的一生,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不让我们将来后悔。面对21世纪视觉危机的挑战,我们要勇于接受挑战,战胜敌人!

眼睛是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有人失去了眼睛,那就等于失去了半条生命,没了眼睛就等于没了生命。因此,注重眼保健,提高生活质量,理应成为人们不可小觑的话题。我们学习活工作累了、可以往远方眺望眺望,调节调节自己的眼睛。让它好好放松放松。多看看绿颜色、这个是对眼睛很有好处的。看书或玩电脑都要注意、注意保护眼睛。爱护我们的眼睛。越来越多的人近视了就是因为我们不懂保护眼睛,长期对着电脑,对着电视,对着手机。造成了眼疲劳。 眼睛肿与睡眠、饮水和睡觉的姿势都有关,建议睡前不要喝太多的水 一般来讲,引起眼睛肿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当的使用化妆品、皮肤病、心、肾功能不全、血管神经性水肿. 按摩可以促进眼周肌肤的血液循环,有效减少肿胀。在冻奶中浸透,取出敷在眼上5分钟,然后再在眼皮上铺两片梨或菠萝,湿眼睛更加明亮。眼睛肿是很常见的事,只要平时多加注意就好了,见意你时常用洁肤水洗眼皮,太阳穴及前额.最好滴养目眼药水,如果就是从事打字,速记,阅读或其它类似工作的女性,可以养成下面4种简单的运动习惯:眨一眨眼睛,然后注视着远处的任何目标。不要转动头部,,让你的眼球转到右眼角,然后再转到左眼角。不要抬头或低头,让你眼睛先看看天花板,再看看地板。把眼睛尽量地睁大,然后尽量地闭紧. 另外有一种指压法,是我自己编的,很有效果,可以促进眼部血液流通,自然眼睛就能如秋水般逗人喜爱.以食指指尖分四点,按压眼部四周,每个点按2-4秒。此种在眼窝处施以的指压法,可促进血液流通,亦可消除眼睛疲劳,对于低度近视患者甚为有效.眼睛营养的补充,眼睛明亮与营养有密切的关系.见意多吃些绿色食品, 睡眠适量充足,精神愉快,身体健康,自然有动态美的表现。睡眠前最好少喝水,尽量不喝水,枕头要低一些,还有哦,见意你这几天在睡前不要在眼部擦东西,最后希望你的眼睛浮肿能得以改善,还你美丽容貌,用冰袋冷敷10分钟就消了。不过你这好象是身体问题,肾脏不好,一喝多点水就会肿,特别是晚上,我也会这样。真的,最好去医院看一下。不是天生的.是身体不好的表现。 为什么会泡泡眼?哭泣、失眠、俯卧、月经来潮前、怀孕、饮食太咸、睡前两小时内喝大量的水,都会造成早上醒来双眼皮浮肿的现象。 保健自助:1.药疗食疗 少吃盐分高的食物与喝酒。2.综合调治 用毛巾包住冷茶袋,敷在双眼上5分钟。茶中所含的单宁酸是一种很好的收剑剂,可有效消肿。但千万不要将茶袋直接放在眼皮上,否则会将你的眼皮染成黄色,且单宁酸会刺激眼睛,引起不适。 别揉它,否则会使双眼更红更肿。冷敷双眼3~4次,可消肿。你可以在头下垫两三个枕头睡觉,使水分不会聚积在眼皮。但此举需数小时方可见效。

一、问题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中学生为%,高中生为%。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被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为什么患近视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孩子们的眼睛到底是怎样近视的?仅仅是不良用习惯所造成的吗? 二、调查分析: 大多数同学都是因为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造成近视的。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则是现代青少年近视眼大增的主要原因。还有一部分青少年的近视原因是营养不良、环境影响等其它因素所造成的。最典型的近视原因是: 1用眼时间太长; 2看电视太近; 3看的电视画面浓度太深、色彩太刺眼; 4 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5 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6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7长时间的用电脑; 8不合理饮食; 9在教颠簸的车子里看书; 10遗传因素; 11不认真地做眼保健操。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的中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而中学生们对近视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近视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还对近视无所谓,错上犯错。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五、建议 (一)看书时作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 (三)时常佩带一些滴眼液,如:珍视滴眼液、明目滴眼液、珍珠滴眼液等。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四)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专医作检查,听从仪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六、体会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视力岂不是窗框吗?视力关系着我们的一生,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坚决不要变成“四眼天鸡”,不让我们的将来为眼睛而后悔。有些职业非常需要用眼睛,特别是那些比较好的工作。我们现在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为的还不是将来?拥有一双美丽而明亮的大眼睛,既美观,又可以找一份好工作,岂不是一举两得吗?为了我们的将来,保护好我们的眼睛吧! 记得采纳加分哦0 0

在人才济济的当今社会,具备健康的体魄是极为重要的。随着大城市的发展,高楼耸立,大街小巷横穿各处,人们接近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人们忙忙碌碌,很少停息一会儿,放松身心。作为中学生,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学生的近视现象日趋严重。在班级上,很多同学都戴着眼镜。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中学生的视力情况,我们开展了一次关于中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活动。 通过对中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使我们认识到中学生患近视的严重性。通过调查报告,向同学们传达近视的危害,从而使广大学生们认识到要更好地保护眼睛。 为了清楚地了解中学生的视力情况,我们从网上查到了不少资料,里面的种种数据都使我们大吃一惊。最新一次全国24省市学生视力监测结果表明:8万多初中生,视力不良率达50.72%,近视率为44.2%;7万多高中生,视力不良率达50.72%,近视率为65.2%。这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中学生都有一副沉重的‘眼镜’架在鼻子上! 而更糟糕的是近年来,一些高校相继要求提高招生体检标准。近视学生在高校录取过程中,将受到极大限制。这些限制意味着每年有84%的高中考生,68%的初中考生被限考专业拒之门外。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多初中生视力下降呢?原因很多,其中环境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因素,眼睛过度疲劳和不合理用眼方式,使得不少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功能逐渐衰退而遭破坏。现在问题比较普遍的是学生课桌椅不规范,未能按年级、个体差异配置,不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教室采光不好也易造成学生近视。此外,长时间接触荧光物体,如电视、电脑等,也是造成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所以说不良的学习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质较差也不可忽视,我们从网上搜查的资料中:体校的学生出现近视率明显小于普通高校,仅为四分之一。这一方面与体育专业学生课业负担较轻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体育专业学生喜爱运动、体质好有关。普通学校女生比男生不爱运动,也存在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的现象。 其次,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近视。大量的临床资料及动物试验说明:近视眼的形成与机体缺乏钙、铬等微量元素有关。甜食为酸性食物,一方面大量消耗体内的钙元素,另一方面升高血糖,改变晶体渗透压,是导致近视眼形成的又一祸根。现在,学生的近视眼已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 51 %的同学是处于近视阶段的,大约占了二分之一 。 此外,我们通过调查了解,知道在休假时间中有24%的学生是在看书的,看书并非一件坏事,但看书也看的合理,这里的合理并非指书的类别,而是指看书时的姿势要正确.要遵循“二要二不要”原则,所谓:“二要”是指眼睛和书本距离要保持一市尺,和连续看书一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向远处眺望一会,而“二不要”是指不要在光线浅暗和阳光下看书和不要躺在床上看。可是根据数据显示,我们学生平时看书离书面较近和躺在床上看书的就占全校学生的64%.虽然力奋是好的,但为了成绩而损害眼睛的话,是很可惜。 有关资料显示,虽然饮食习惯不是近视的直接原因,但也属其中一个原因。比如说如果缺乏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2,就会使眼睛容易疲劳,从而造成近视。所以,我们要多吃维生素A,B2,含胡萝卜素较多的食物,如牛奶,动物肝脏,鸡蛋,花生,胡萝卜,蔬菜等。 从调查中看,有一部分中学生由于姿势不正确和距离近造成了视力下降,说明这些学生对日常行为中保持正确的姿势、适当的距离对保护视力的重要意义还没有正确的理解和重视。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强调,加强学生保护眼睛的意识。我们认为,眼睛的卫生教育应从小学开始,一上学就要进行“三要两不要”的习惯教育,使学生把这些基本要求从小习惯化。 尽管现在的高考、中考、初考的竞争日趋激烈, 如果用延长时间、题海战术来追求升学率,不仅会使学生视力下降,造成永远不能弥补的损失,而且还会使学生的体质下降,严重防碍学习,所以各学科教学都有责任帮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降低学习强度,使学生有时间注意休息。饮食中增加蛋白质,减少碳水化合物供应,可使有遗传背景而发生近视的青少年减少或中止近视度数的增加。因此,为避免发生近视,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中学生为%,高中生为%。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 为什么患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眼睛到底是怎么近视的?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为了解小学生近视情况及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我针对我们学校的部分同学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问卷 1.你是不是近视? A. 是的 B、 不是 2.你是如何近视的?(不近视的可不答) A、看电视过度 B、坐姿不端 C. 其它 3 你近视多少度? A. 100以下 B. 500以下 C. 更高 三、调查分析:导致眼睛近视的原因: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 1 看电视距离太近 2 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3 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 4 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5 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6 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7 长时间的在电脑前 8 不合理饮食 9 看激光 10 在车厢里看书 11 遗传因素 12 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的中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而中学生们对近视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近视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还对近视无所谓,错上犯错。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五、建议 (一)看书时作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 (三)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四)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专医作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六、体会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视力关系着我们的一生,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不让我们将来后悔!

近视眼手术最新研究论文

近视激光手术安全问题调查 在做近视激光手术的患者中,约占一成的患者需要“返工”。这个数据与英国《眼科学》杂志公布的10%的失败率基本一致。而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医院,成功率甚至低于70%。那么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安全性到底如何呢? 像魔术一样的手术 5月19日下午2点,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屈光专科。如同往常一样,30平方米的候诊室里挤满了患者。他们并不是普通的眼病患者,而是一群在医学上被称为屈光异常的人,近视、远视或者散光———入眼光线经过角膜和晶体的折射后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 在这里,准分子激光手术将重塑他们眼角膜的曲率。外科医生利用的是波长在紫外光谱内的一种不可见光,它可以非常精确地打断角膜细胞的分子键,使角膜组织汽化,而对其他组织不会产生丝毫热损伤。 手术室从下午1点正式开放,一直做到将近5点结束。记者看到,患者十几人一批,鱼贯而入,鱼贯而出。 尽管手术需要雕磨玉石般的精细技巧,但时间却是难以想象地简短。从眼部麻醉到结束,只需大约5分钟的时间。检查室的一位护士说,这个下午总共做了60例患者,“差不多每天都是这样,少的时候也有20-30人。” 候诊室的墙上,挂满了“患者须知”。一篇《目前广泛开展的准分子激光手术》介绍说,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三种术式中,适用范围最广、迄今被临床证实最为安全有效的是LASIK. 来自河北的近视患者刘晓明排在了这一天的最后一批。两天前,她专门从老家赶到北京同仁医院检查,在排除了各种手术禁忌症后,医生为她选择了LASIK.这次手术花费了她大半年的工资:一只眼4368元,加上手术前后的检查用药,总共在9500元左右。而如果是在老家做,至少可以节省3000元。 “我没敢在小医院做,最近不是说有很多做过这个手术的人都需要返工吗?”刚走出手术室的她说。 第二天,她发现看电视时已经不用戴眼镜了,电话里她欣喜不已,“真是像魔术一样,医生说我的视力能恢复到.”但随即,她又开始对传闻担忧。 返工潮令人担忧 “返工潮”的消息首先来自上海。15年前,针对近视眼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RK)曾经风靡一时。但是几年后,许多接受了这项手术的患者开始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导致视力回退。媒体说,在上海的一些三甲医院眼科,一年内重做手术的数量要超过600人,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在北京,情形同样不容乐观。最近有报道说,在一些医院,“每月来做近视激光手术的人有1000多人,而同时做‘返工’手术的患者就有近百人”,约占患者总数的一成。 由此带来的疑问显而易见:虽然15年前兴起的 RK技术因其自身的缺陷早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安全的PRK、LASEK或者LASIK,但在15年后这些技术会不会步 RK的后尘? 在早些时候,国际上也传来类似警告。去年12月15日,英国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公布题为《关于LASIK手术治疗屈光不正的指引》的报告指出,对广泛的使用来说,目前证据太少,还不足以表明这种手术方法的长期安全性,LASIK不应作为临床常规使用,不应该在不做进一步研究、不经批准的情况下纳入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 在报告中,NICE还统计了四项临床数据,发现术后出现角膜瓣溶解、角膜瓣过薄、角膜瓣位置偏离等有关角膜瓣问题的发生率大约是4%,角膜烧灼感的发生率为5%,角膜组织增生的发生率约为2%。 《星期日泰晤士报》抢在NICE报告发布之前对此进行了报道,它还援引美国新泽西医学院的赫什()博士发表在《眼科学》上的论文数据,称此类手术的二次手术率为1/10,而不是许多广告中所说的1/1000.这篇报道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震惊,被称为“英国叫停准分子激光手术事件”。 随即,英国广播公司也做了跟进报道。NICE的介入医疗咨询委员会主席布鲁斯。坎贝尔教授在接受其采访时说,因为视力矫正可以通过戴眼镜或隐形眼镜这样安全的方式解决,因此任何对眼睛有风险的治疗方法如LASIK都需要特别关注。 坎贝尔教授还警告说,有少数人在接受LASIK手术后视力更差了,眼科专家正在关注这种手术可能的长期副作用。 不过,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显得更为客观,它还采访了多位临床医生,他们对NICE的报告普遍表示失望。 美国的眼科手术界同样反驳了NICE的报告。2004年,美国有120万例眼科激光手术,而英国只有10万例,USAeyes在其网站上讽刺说,如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真有那么高,首先发现的也应该是美国。 新的结论? 国内媒体的报道,再次引发公众对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质疑。从5月20日起,记者先后致电NICE、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医院视力中心以及《眼科学》杂志那篇论文的作者赫什博士。 5月26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医院视力中心主任谢拉兹。达亚(Sheraz Daya)博士以电子邮件回复了本报的提问。 记者:目前LASIK在英国的临床应用如何?公众是否接受这项手术? 达亚: L ASIK在英国不如其他国家流行,原因有几方面,一是英国人天性中的保守倾向和对安全的过度关心,二是LASIK还没有进入NHS(相当于福利医疗———编者注),英国人不习惯于在医疗方面花自己的钱。 记者:这个手术的长期安全性有保障吗? 达亚:只要医疗程序正确,病人没有禁忌症,就没有问题。 记者:但是 NICE已经提出了警告。 达亚: N ICE的报告非常差劲,用的数据很旧。由于没有新数据包括进去,因此关于“英国临床实践经验很少”的推论是不正确的。NICE的报告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英国在这方面的水平和实践经验。据我了解,有关问题正在重新评估之中,我们相信新的结论应该是不同的。 记者:《眼科学》曾经发表文章,说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的患者达到1/10,在你们的治疗中心,这个数字是多少? 达亚:二次治疗或修正并不算是失败,这是以前人们的误解。几年来,我们自己中心的手术二次治疗率为2%,引进飞秒激光角膜板层刀技术后,现在进一步下降到%。我个人认为,如果现在还有10%(的失败率),将感到羞耻,在2005年,不希望在一些好的医疗中心发生这种现象。 记者:你现在对这项技术有什么新的看法? 达亚:这项技术非常好,是代表未来方向的技术,我们能够利用这项技术改变那么多人的生活,是真的令人难忘啊! 赫什博士也否定了人们对其文章中1/10的误解,“我说的10%是二次手术率,它经常用来达到更好的视力效果,现在LASIK发生并发症小于1%。” NICE则表现得极其谨慎。在多次联系中,公共关系经理伍德沃德均表示,坎贝尔教授非常重视,“正在研究你的采访问题,将在稍后给予答复。” 问题依然存在 在NICE的报告公布后,中国的眼科学界在两个月前也组织了一次讨论。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赵家良说,他们的主要观点都发表在今年第5期《大众医学》杂志上,“目前没有新的补充”。 LASIK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安全、有效的屈光手术,这一点,他们并没有异议,但“手术是否能成功,与手术设计、医生技术水平、激光设备好坏等因素密切相关”。我国于1993年引进PRK,随后又开展了LA SIK,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而一些水平低、条件差的医疗机构也在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通过低价竞争,这种现象让人担忧。” 赵家良教授估计,近两年在国内做过这项手术的患者超过100万。他说,其实任何手术都有风险,准分子激光手术也一样,而且它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手术,不是非做不可,患者在选择时一定要慎重。 在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屈光专科的术前知情同意书上,就罗列了21项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如遇严重感染,需要异体角膜替代,以至严重影响视力;存在过矫、欠矫和屈光回退的可能;病理性近视有时术前无法确定,有出现术后发展的度数比原有度数更高的可能;任何屈光程度的患者均有二次手术的可能…… “虽然手术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很低,但是,我们要把这些情况清楚地告诉每一个病人,准分子激光手术也是一种微创伤手术,不能使100%的病人均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个专科的副主任周跃华博士说。 不过,医生本身的技术掌握、设备的可靠性和医疗程序的规范执行,也可以让LASIK这样精细的手术趋于完美。据周跃华提供的数据,同仁医院一次手术达到预期效果的比例占到95%以上,从1993年至今,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二次手术并不等于失败,因为每个病人本身的条件不同,而有些手术本身的设计就是分二次完成,如年龄较大的高度近视患者。”他说。 但一些地区显然在安全性上存在漏洞。5月16日-19日4天的时间里,同仁医院就收治了3例严重的LASIK并发症患者。在他们的病历上,周跃华写下了“角膜瓣破碎”、“角膜瓣溶解”的诊断,而原因他并不愿意过多解释,“因为处在同仁这个位置上,不便评说其他医院。” 像这样的手术失败病例,同仁医院每年都要遇到上百次。《大众医学》披露,“一些医院的成功率在70%以下,情况不容乐观。”一个在业内已经不是秘密的秘密是,一些医院为了降低成本,直接购买了国外的二手设备 ======================== 当您面对大大小小的医院铺天盖地的广告,各家医院都说自家的设备如何新,如何先进,医生如何高明,在选择时着实让您不知所措。 建议在您消费选择时要理智冷静,要警惕市场上叫的最响的鱼贩子,往往是臭鱼!医疗广告常有水分和夸大! 1。选设备要注意误区: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常见误区: A. 激光仪究竟第几代最好? 答:全世界并无统一的“代”来标志激光的先进性!切勿盲目相信广告和媒体的宣传!因为全世界有一二十个厂家生产准分子激光, 每个厂家均有各自的更新换代数,只有同一厂家的第几代才有可比性。 B. 准分子激光的光斑是不是愈小愈好? 答:非也!光斑太小,发射频率一定时,会使手术时间延长而影响手术。 C. 激光设备是不是越新越好? 答:非也,科技更新尤其是医学更新往往需要时间的验证5至10年,新的机器需要医生适应熟悉,就像新汽车要有磨合期一样. D. 如何知道设备的好坏? 答:数据最有说服力! 全世界主要准分子激光设备 : 波长 能量 扫描 时间 德国英博乐 193nm 120-180 高斯 6秒 专利 德国爱丽斯 193 134 飞点 22秒 美国威视 193 140 飞点 25 美国鹰视 193 130 飞点 18 日本尼德克 193 130-150 旋转 30 (其它略)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种激光数据基本一样,但是手术的时间却有差别!由于时间愈短,角膜暴露时间少,减少干燥,手术效果好,病人在手术台上配合好, E.跟着广告走! 2。选医院不如选医生:常言道:“山不在高,有神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拜佛要拜佛祖”,而不盲目拜“大庙”。因为有时“庙小神大”,然而有的“庙大神小”,与其拜“大庙”不如求“真神”。 此外,手术医生的资历,不仅要看学位高低,更要看实际临床经验,该医生在近视领域所处的地位。有多少例近视激光手术经验?有多少年的近视激光手术历史?手术医师是否有足够的经验?是否有过失败的记录?做过近视手术的人效果如何? 您可以直接和手术医生面谈,也可从侧面了解。 3。该手术是否有保险 此外,手术医生的资历,不仅要看学位高低,更要看实际临床经验,该医生在近视领域所处的地位。真所谓:“山不在高,有神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求“佛祖”不求“小神”,拜“大庙”不如求“真神”,因为有时“庙”小“神”大,有时“庙”大“神”小,与其拜大庙不如求真神。

可以。但是,一、并不是所有的近视眼都能做这个手术,在手术前医生会对你做详细的检查。二、您的度数要是不是太深,建议您还是慎重,因为这样的手术是要担一定的风险的,眼睛不比其它器官。三、即使做了这个手术,每人恢复的视力也是不一样的,会因人而异,也跟医生的技术和设备有关,我见过同样的医生做的两个手术,一位恢复到了接近,另一个才。四、手术后仍然存在二次近视的可能性。

原则上18到50周岁,75度到3000度近视,600度以内的散光都可以做手术,但是还要通过术前检查才能知道!

你好,你的近视程度完全可以通过手术矫正。把我的经历告诉你,或许对你有帮助: 1.要先检查合格才能手术。 2.我03年在天津总医院做的双眼4200元,现在的价位不清楚,但没听说有失败患者. 3.戴隐形要先摘半个月并点一星期消炎眼药(氧氟沙星)一星期确保没有炎症才能做。 4.术后第二天复查可以摘眼罩了,电视3天以后可以看,电脑建议一个月. 5.眼药我用的是弗美瞳和氧氟沙星(医院开的)连用了3礼拜. 个月内用眼不要过度疲劳,多做远眺,避免强光源刺激. 7.一月以后彻底恢复直至现在没有任何不适,视力也没有回落. 8.现在这种手术在大的医院(三甲)很成熟,唯一可以参考的只是价格问题了。 9.祝你好运!

针灸治疗最新研究进展论文

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论文【1】

摘要:筋骨并重、气血并重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通过对颈椎病患者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的推拿,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不适症状。

本文就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针灸 推拿 治疗 颈椎病 应用

1 前言

颈椎病是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致使神经、血管、骨髓等受损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中老年人。

筋骨并重、气血并重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通过对颈椎病患者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的推拿,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不适症状。

本文就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2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颈型颈椎病。

仅以颈部轻微疼痛不能较持久地看报、书写,颈部活动基本正常,无上肢放射痛。

神经根型颈椎病。

除颈部疼痛外,可出现明显上肢放射痛,呈阵发性加剧。

颈部活动度受限或僵硬感。

患肢乏力,握力减弱,手指麻木等。

脊髓型颈椎病。

颈痛伴四肢麻木、僵硬、力量减弱;手不能持物和自如活动;行走笨拙,甚至不能站立与行走,直至瘫痪。

部分患者胸、腹部有明显束带感,异常不舒服。

大便失禁,排尿困难或尿急、尿频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痛、眩晕、头痛、视觉症状(复视、幻视、视力下降),甚至猝倒,但意识无障碍。

这些症状的出现常与头颈转动有关。

交感型颈椎病。

颈痛伴偏头痛、头晕、头胀、视物模糊、耳鸣、耳聋。

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或有疼痛。

肢体发凉,皮温降低,手指麻木、肿胀或痛觉过敏等。

3 针灸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

颈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天柱、肩井、后溪。

神经根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肩井、曲池、外关、合谷。

脊髓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

椎动脉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百会。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风池、百会、内关、合谷、大椎。

颈部夹脊穴主治相关症状:颈4-5适应症——上臂外侧疼痛或麻木;颈5-6适应症——上臂外侧,前臂桡侧疼痛、麻木,拇指、食指麻木;颈6-7适应症——上臂外侧,前臂桡侧疼痛、麻木,食指、中指麻木;颈7-胸1适应症——上臂、前臂尺侧、小指、无名指麻木。

颈部夹脊取穴法:根据X线或CT提示的颈椎病变及症状进行颈夹脊针刺,强调针感至患侧肩背、前臂、手指为佳。

平补平泻手法,施以温针治疗,每日1次。

以上穴位辨证加减,针刺得气之后施以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10次一疗程,连续2-3个疗程。

治疗可配合刺络放血:根据病变的相应夹脊穴寻找压痛点,阳性反应点局部放血,三棱针散刺,立即拔罐吸出瘀血5毫升左右。

4 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

患者取正坐位,头部稍前屈,充分暴露施术部位。

术者立于患者身后,先以拇指揉拔理筋,解痉通络止痛,在风府至大椎段进行揉拔,在压痛点上反复施术,然后用拇指或掌根揉第一椎至第七椎两侧,使肌肉温热松驰,最后用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低头,术后用一肘关节托住患者下颌向前上牵引。

术者另一手大拇指固定偏歪棘突处,在牵引颈椎状态下,当患者关节旋到绞索处,于紧张状态时,猛用力旋转侧搬,常听到弹响声,小关节复位,左右各一次,手法完毕。

脊髓型颈椎病,有骨折,年老体弱者,不宜使用定点旋转复位法。

基本操作法。

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其后,先以轻柔的滚法施于健侧斜方肌的中、上部位,逐步过渡到患侧斜方肌,同样以中、上部位为主,约1~2分钟,这属于适应性治疗阶段。

其次以指揉法施于风池、肩井、阿是诸穴每穴约1分钟,并适当配合颈部屈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的被动运动。

再继以上法于患侧施用滚法,仍以斜方肌、冈上肌部位为主,并配合颈部六个方向的被动运动,约5分钟左右。

最后在痛点做按压、弹拨法,拿肩井,按揉列缺、曲池穴,搓肩背结束治疗。

此法适用于颈型颈椎病的操作治疗;同时也可作为其他各类型颈椎病的基础治疗。

辨证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在基本操作基础上。

第一加定点按压旋颈法,即一手以拇指指腹固定按压在颈椎棘旁压痛点;另一手屈肘以肘窝夹住患者下颌作轻轻上提再缓缓旋动颈椎l~2次。

第二加颈部端提牵伸法,医生以双手紧挟患者双侧下颌作缓慢向上的端提牵伸动作3~5次。

第三加根据脊神经所分布的患肢区域作上肢推拿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基本操作完成后,加背部(俯卧位)膀胱经的滚法和督脉经的按压法,约5~8分钟。

继而沿膀胱经从臀、股后、小腿后至眼跟用滚法;辅以按压环跳,指揉委中,拿承山,拿跟腱约3~5分钟。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施滚法于股前经小腿前外侧至足背约3~5分钟;并辅以下肢屈伸的被动运动和按揉足三里、阳陵、解溪诸穴。

最后再取坐位,作双上肢的推拿治疗,以手部为重点约3~5分钟。

椎动脉型颈椎病。

在基本操作完成后。

第一加强颈项部两侧的指揉法,3~5分钟。

第二加头部推拿法(前额分法、抹法、按法、五指拿法、扫散法等约3~5分钟)。

交感型颈椎病。

在基本操作完成后。

加其中的头部推拿法和按揉百会穴。

再加指揉膻中、内关、三阴交约3~5分钟。

5 总结语

综上所述,颈椎病致病因素复杂,一般认为颈椎退变、慢性劳损、颈部外伤为主要因素,体位姿势不当、工作职业习惯、情绪紧张、疲劳、潮湿受凉是发病主因。

中医属痹证、痿证、头痛、眩晕、项强、颈筋急、颈肩痛等病证范畴。

颈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颈部疼痛、僵硬、酸胀。

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督脉空虚、筋肉失养、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头部及上肢多种症状。

颈椎病主要与督脉和手、足太阳经密切相关。

因此,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更要注重自我保健调理,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

避免颈部保持单一姿势时间过长,在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工作之余,可以多做颈部保健操,加强颈部功能活动锻炼:前俯后仰,左右环顾等颈部动作,活动范围由小逐渐加大,活动量亦应由弱到强,逐渐适应;做顺时针、逆时针的环绕动作,反复运动,切忌急剧大幅度地猛烈活动,感觉头晕时,应立即停止。

经常活动颈椎能够缓解肌肉紧张,达到预防缓解颈椎病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学双.颈椎病的诊断与针灸治疗[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2】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

方法: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确诊后进行针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95%治疗后比较理想,治疗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5%)(P<);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为(±天),并发症为(1(2%))优于对照组(P<);实验组96%对我院满意度较高,高于对照组(P<)。

结论:颈椎病发病率较高,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推拿;临床效果

颈椎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这种疾病机制复杂,患者发病时主要是由于机体供血不足造成,患者发病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活动不便、疼痛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目前,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如: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但是,这些方法治疗后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且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

近年来,针灸推拿在颈椎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1]。

为了探讨颈椎病患者中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

对近年来在我院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

调研中,男57例,女43例,其年龄在39-84岁,平均年龄为±岁。

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均得到确诊,符合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

两组入院时间、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具体见表1。

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主穴取颈夹脊和风池穴。

(2)配穴根据临床不良症状取穴。

有上肢酸痛麻木症状患者,取肩井穴、肩外俞、天宗、曲池和外关穴;有下肢酸痛麻木症状患者,取殷门穴、环跳穴、昆仑穴、委中穴、阳陵泉和足三里,根据受累神经部位和程度辩证加取相应的经脉穴位。

(3)主穴针刺手法:针尖向主穴斜刺,刺入深度约为寸,患者有强烈针感和放射感为宜[2]。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治疗过程中让患者保持坐位姿势,并让患者头部向前倾,使得颈部充分暴露,先以拇指揉拔理筋,解痉通络止痛,然后在患者风府至大椎段进行推拿,用拇指或掌根揉第1椎至第7椎两侧,最后用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推拿过程中患者低头,推拿过程中托住患者下颌向前上牵引。

另一手大拇指固定偏歪棘突处,在牵引颈椎状态下,当患者关节旋到绞索处,于紧张状态时,猛用力旋转侧搬,小关节复位,左右各1次[3]。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颈椎功能恢复,患者生活能够自理。

显效:患者疼痛等症状得到改善,患者能够简单运动。

有效:患者疼痛、活动不便等得到缓解,患者需卧床休息。

无效:患者症状没有变化甚至有加重迹象。

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 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3 讨论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中老年人中发病率高),患者发病时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目前,对于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临床上还不是很清楚。

但是,医学界普遍认为这种疾病与压迫和椎动脉交感神经丛受到刺激有关。

从中医角度来看,颈椎病属于“眩晕”范畴。

而眩晕主要是由于痰浊中阻、气血不足、肝肾阴虚之分,但是这种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髓海不足。

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至关重要[5]。

而针刺近年来在颈椎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这种方法能够使得毫针和患者颈椎组织紧密联系,患者治疗时能够放松周围组织,畅通患者筋骨,改善颈部血运,并且采用针灸治疗只有针头和患者颈椎组织相连,不会对其他组织产生损伤,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能增强患者针感,扩大感传范围,从而改善患者症状。

本次调研中,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为(±天),并发症为(1(2%))优于对照组(P<);实验组96%对我院满意度较高,高于对照组(P<),这个结果和罗宇等人[4]实验结果相同。

此外,推拿是我国中医传统的一种较为常见和有效的外治手段,主要采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肌肉及穴位的按摩,帮助患者颈椎部分气血运行,具有扶伤止痛,调和阴阳等作用,并且推拿还能够缓解患者肌肉,改善椎间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患者全身血液循环。

临床上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治疗效果更好,这种治疗方法能够使相邻的椎体短暂性分开,同时增大了椎间隙和椎间孔,能够减轻颈椎退变对血管的机械压迫和对颈神经根的刺激。

本次调研中,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高于对照组(85%)(P<),这个结果和王玉胜等人[5]实验结果相同,由此看出:针灸推拿在颈椎病中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颈椎病发病率较高,机制比较复杂,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效果理想,治疗后并发症较少,愈合时间段,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冬娣,李有武.针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0,(08):79-81.

[2] 王立新,李秀彬,等.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42-43.

[3] 刘仿林,赖流番.手法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6例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0,(14):22-23.

[4] 罗宇,傅求真,陈小余,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与颈椎不稳[J].中国临床康复,2012,2(7):4265.

[5] 王玉胜.腹针配合艾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1,4(2):243-244.

针刺手法研究进展重庆市中医研究所王毅刚 针刺手法,是指以毫针为针具,施行针刺治疗的操作方法。属于针灸疗法的重要内容。针刺手法的过程包括:辨证——配穴——针刺——疗效。针刺方法是影响疗效的三个主要因素之一。在假定辨证配穴都准确无误的前提下,手法便成为了决定的因素。这可能是历代手法繁多的主要原因。 一、不同针刺手法的基本目的 (一)减少疼痛:古代的爪切进针法,快速进针法,随咳下针法都且为了减少疼痛。这些方法都是有实用价值的。特别是对初次受针刺的患者。现代针法中,如挟持进针法,撮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特别是近年来创造的针管进针法更是为减少疼痛而设计的。 (二)准确进针、由于腧穴所在部位不同,肌肤有厚薄,病邪有深浅,患部经络气血流行汇聚层次也不同,都要求采取不同的针刺。《素问·刺要论》中指出:“病有沉浮、刺有深浅,各至其理,无过其道”。具体的手法有属于进针的直刺、横刺、斜刺,属于治疗方法的“五刺”中半刺、合谷刺、关刺、输刺,“九刺”中毛刺、分刺、络刺等(《灵枢·官针片》),浅刺的方法还能避免刺伤重要器官。 (三)获得气感,维持气感:《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难经集注》云:“行针者,贵在得神取气”。临床实践表明:针刺后取得显著感传比不显著感传、疗效有显著差异(P<或P<),针后得气确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大部分行针(行气)、(运针)手法都具有此目的。包括留针的候气法。维持得气称催气手法。或催针手法。 基本的催气手法的弹法、刮法、飞法、摇法、震颤法、按法、搓法。催气要使针刺感向一定部位扩散传导,如《针灸大成》所说:“有病远道者必先使气汇集病处”。为达此 目 的 的手法有循法、摇法及飞经走气诸法,如青龙摆尾,赤凤摇头通关交经等。 (四)补泻。调整机体寒热虚实各种机能状态。补泻手法一般都是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施行的。以补泻为 目的 的手法很多。单式补泻手法一般是由1~2个操作因素构成,如徐疾补泻、提插补泻、捻转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九六补泻、平补平泻等。复式补泻手法常由2个以上的操作因素构成。如烧山火、透天凉、阳中影阴、阴中隐阳等。 针刺手法基本都是围绕者这四个基本目的在发生、发展。其中得气,乃是所有手法的核心问题。补泻虽然也是基本目的之一,但它必须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 必须指出,尚有许多古典手法,主要是复式手法,它即不单为行气,也不单为补泻,而直接以治疗某种疾患为目的。如龙虎交战手法治疗痛症,子午捣臼以治水蛊,龙虎升降以调和营卫,它如流气、运气、提气、纳气等等。 二、针刺手法的发展 《内经》时代,针刺手法比较简单,多数是单式手法,易于操作。大多记载于《灵枢·官针篇》、《九针十二原篇》、《官能篇》、《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素问·针解篇》、《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基于补泻手法如开阖补泻、徐疾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大多源于此时。提出了针刺得气是针刺的基本原则。如“刺之气不至者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同前》)。在刺法上的特点是: 1.针刺与配穴相结合。如输刺、远道刺、巨刺、偶刺等。 2.针刺与主治疾病相结合。如五刺中的半刺九刺中的毛刺、十三刺中的皮针刺、它如合谷刺、分刺、浮刺等。 3.属于针刺具体操作,如多针刺的齐刺、杨刺、榜针刺;单针刺的挟刺、五刺中的输刺。 金元时代,针刺手法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与经络理论的成熟是分不开的,其发展规律也是围绕进针、得气、行气,补泻的几个基本目的展开的。手法简单到复杂,迎来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著名的针刺大家及其代表作有: 金·何若愚及其《流注指微论》。 金元·窦汉卿及其《针经指南》,著名的标幽赋即出于此。 明·刘瑾及其《神应经》。 明·徐凤及其《针灸大全》。著名的《金针赋》即出于此。 明·高武及其《针灸聚英》。 明·汪机及其《针灸问对》。其学术见解与高氏相同。 明·杨继卅及其《针灸大成》、《针灸大成》是中国针灸学历史上第三次总结。在手法方面亦继承和发扬了先前诸家的特色。杨氏集了诸家之大成,而针刺术方面却又更加的发杂化起来。 清代的针灸是萎缩的。针刺手法也未取得多大进展。 三、近代针刺手法的应用和研究 近代以来,针刺手法的应用和研究随着针灸医学的发展而发展。临床应用方面,人们通过综合分析各种古典手法的文献,认为手法的本质是刺激量的问题。主张从针刺者主观感受反应刺激量的大小。把病人有较强烈的感应向四周或远端扩散的手法,如大幅度的捻转提插为强刺激,小幅度则为弱刺激,其他感应也轻微。界于二者之间则为中等刺激(上海中医学院《针灸学》一九七四年版)。这种将病人感受和手法刺激量相结合,用以指导各种手法的应用,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手法度与量的观点还是朴素的。在此基础上,一些人直接将强刺激作为泻法,弱刺激作为补法,中等刺激作为平补平泻运用。 由于现代科学仪器的作用,针刺手法的研究取得了进展。 1.对针感的研究。上海生理研究所对针刺穴位肌电研究表明,针刺肌肉组织较丰富的合谷、曲池、手三里、外关、足三里时,医生出现手下得气感,大多引出肌电幅度增高。手下得气感与患者得气感成平行关系。认为医者手下得气感主要来源于穴区肌肉痉挛。 2.对针感产生基础的研究。上海中医研究所的研究表明:针感点分布在穴区皮下至骨膜各层组织中,以深层为主。认为刺激神经干引起针感,刺激肌醇、骨膜引起针感,刺激肌肉引起胀、酸感,刺激血管引起针感。也有人认为针刺下的各种针感可能是不同刺激方法不同刺激量兴奋不同数目、不同类型神经纤维或感觉末梢或血管,从而形成不同空间构成的针感信息。 3.古典手法的研究。九七年以来,国内一些单位有目的地观察了一些古典手法的生理效应,如烧山火、透天凉、凤展翅,徐疾补泻、捻转补泻、平补平泻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针刺手法,能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 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河北新医大学董承统等氏在健康人和病人身上进行了800余次的实验观察,表明补法针下出现温热感,同时伴有肢体容积曲线上升,脉搏传播速度减慢,提示血管舒张反应。泻法则相反。实验中,同一过程先不后泻或先泻后补,结果也与前相符。实验表明补泻效应出现与机体状况有关,显著虚症效应不明显,显著实证则泻法也引起血管舒张反应。 武汉市三医院刘绍安氏以测温液晶膜对烧山火——透天凉手法行皮肤温度观察。实验56例发热效应达,凉效应,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明显差异(P<)。 甘肃郑魁山氏等对41例受试者观察,针刺合谷、测南阳,少商皮肤温度,发现热补升高度(摄氏),凉泻下降度。针刺对侧无名指端血容积波上升53~73%,下降达。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极差异(<)。 徐疾补泻。北京中医研究院陈克彦氏用WX——75型微循环显微镜直接观察微循环改变,补法有一定扩张作用,泻法使肢端毛细血管收缩。对111例发热病人观察,发现泻法和补法均有退热作用,泻法优于补法。对30例化疗后乳癌病人观察补泻均有治疗作用,改善造血功能,但补法优于泻法。 平补平泻,南京中医学院盛灿若氏以中等度刺激提插捻转观察105人,585穴,发现升温308穴,降温163穴,无变化114穴,升降温幅度均在1℃,其出现时间大多在留针20分钟时出现,以四肢特定穴为明显。 凤凰展翅,广西中医学院陈乃明氏作凤凰展翅手法,发现降温效应℃间,平均降温℃。降温效应以金针最佳℃、银针℃,不锈钢针℃,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在针刺手法理论方面。天津张存生氏等提出捻转手法量学概念。作用力方向,大小,持续时间、疗效作用等。认为捻转方向不以拇指向前为补,应以任督脉为中心,向心为补,泻法反之。江西黄其波氏提出九六补泻应以针身旋转的角度大小而定,同时也包括运气的速率。西安郭命三氏提出应随补泻,迎是乘刚来之经气,随为已失之经气。 总之,近代关于手法的研究已经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其特点,一是重视针感客观指标,一是注重其引起的生理效应,从上所述资料,表明不同手法确有不同效应。古典手法值得进一步发掘和研究。

摘要: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在50年代后期就受到了较大的重视,有针灸治疗小儿早期视神经萎缩的报告。也有百例大样本的临床观察。在60年代,有的还以经络测定仪测定的数据为依据,选穴配方和运用补泻手法治疗本病。自七十年代后期起,则主要从不同方面寻求提高疗效的途径。如在穴位选择上,除用传统穴位外,还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新穴;在手法上,则强调在补法的基础上使感应到达眼区;在穴位刺激方法上,以针刺为主,亦运用头针、穴位注射、电针及耳针等法。针灸治疗本病的效果,由于各地评判标准不一,刺灸方法各异,有所差别,有效率在55~90%之间。

关键词: 针灸治疗 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是视神经纤维受各种病因损害而发生变性和传导功能障碍的退行性病变。其特征为视力下降、视野缩小和眼底的视神经乳头苍白。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多发生于视神经外伤、中毒症,或原发于进行性麻痹等;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多发生于眼底疾患之后,如继发于视神经视网膜炎、视乳头水肿、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网膜变性等。

诊断要点

根据症状及眼底检查,结合外伤、中毒、颅内炎症、肿瘤、血管性疾病及眼底疾病病史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有原发性眼病的表现或其他病史。

2.视力逐渐或突然下降,甚至仅存光感,但少有完全黑蒙。

3.视野检查:视野有不同程度及特征的损害,如偏盲、周边视野缩小等。

4.眼底检查: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可见视乳头颜色变淡或苍白,边缘清晰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可见视乳头颜色变淡呈灰白或蜡黄色,边缘模糊,视网膜血管变细。

二、辅助检查

1.视神经诱发电位P波潜伏期延长。

2.其他辅助检查头颅X线片、CT等,有助于查明病因。

治 疗

一、体针疗法

1.处方:取穴分为四组,第一组取头部的穴位,如鱼腰、太阳、阳白;第二组取百会、风池等;第三组取远隔部位的穴位,如紫宫、玉堂、膻中、内关、神门等;第四组取远隔部位的穴位,如T1~T5夹脊穴、大 杼 、风门、肺俞。第一组、第三组穴位同时取用,第二组、第四组穴位同时取用。两种处方交替使用。

还可根据病因加取穴位。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向下平刺阳白±寸,向后平刺太阳±寸;横向平刺鱼腰±寸。向前平刺百会±寸;向鼻尖方向斜刺风池±寸。向脊柱方向45°角斜刺T1~T2夹脊穴、大 杼 、风门、肺俞±寸。向下平刺膻中、玉堂、紫宫±寸;直刺内关±寸;直刺神门±寸。

每天针刺1~2次,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3~5次。均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捻转的幅度为2~3圈,捻转的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

3.按语:头部血管分布着来自T1~T5的自主神经,所以还选了T1~T5节段区内的穴位。

通过调节相应节段的自主神经的功能来调节病变部位的血液供应,选用第二组、第四组穴位的目的'就在于此。取用第一组、第二组穴位既可调节高位中枢的功能,也可调节视神经的功能。

二、电针体穴疗法

1.处方:与体针疗法的选穴相同。取穴分为四组,第一组取头部的穴位,如鱼腰、太阳、阳白;第二组取百会、风池等;第三组取远隔部位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宫、内关、神门等;第四组取远隔部位的穴位,如T1~T5夹脊穴、大 杼 、风门、肺俞。第一组、第三组穴位同时取用;第二组、第四组穴位同时取用。两种处方交替使用。 2.操作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进针操作与体针疗法一样,第二步为电针疗法操作方法。第一步操作完毕后,在第一组(头部的穴位)与第三组穴位之间,在第二组(头部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之间,分别连接电针治疗仪的两极导线,采用疏密波,刺激量的大小以出现明显的局部肌肉颤动或患者能够耐受为宜。每次电针治疗20分钟,每天治疗1~2次。每次电针6~8个穴位即可。没有接电疗仪的穴位,按普通体针疗法进行操作。

三、耳针疗法

1.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眼、目1、目2。

(2)配穴:取另一侧的脑点(缘中)、脑干。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28号~寸毫针斜刺或平刺耳穴。每天针刺1~2次,每次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均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捻转的幅度为2~3圈,捻转的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

四、电针耳穴疗法

1.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眼、目1、目2。

(2)配穴:取另一侧的脑点(缘中)、脑干。

在上述耳针疗法处方的基础上,选取单侧的体穴内关、后溪、中渚(双侧交替使用)。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28号~寸毫针斜刺或平刺耳穴。用28~30号毫针,直刺内关±寸,直刺后溪±寸,直刺中渚±寸。然后在耳穴与内关、后溪、中渚之间分别连接电针治疗仪的两极导线,采用疏密波,刺激量的大小以出现明显的局部肌肉颤动或患者能够耐受为宜。每次电针6个穴位(主穴、配穴交替使用),每次电针20分钟。每天治疗1~2次。没有接电疗仪的耳穴,按普通耳针疗法进行操作。

古代成方举例

1.肝虚自不明:灸肝俞二百壮。小儿斟酌可灸二七壮。(《千金方》)

2.目昏:头维、攒竹、睛明、目窗、百会、风府、风池、合谷、肝俞、肾俞、丝竹空。(《神应经》)

3.眼目昏花,视物不明:上星、心俞、肝俞、肾俞、二间、足三里、光明。(《杨敬斋针灸全书》)

参考文献

1.张雅林 视神经萎缩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期刊论文] -光明中医2009(4)

2.于慧.危立飞.王锐 睛明穴的临床应用探讨 [期刊论文] -针灸临床杂志2008(12)

3.徐红.刘坚.徐斯伟.宗蕾.张仁 针灸治疗难治性眼病的文献分析 [期刊论文] -中国针灸2008(8)

4.林碧珠 视神经萎缩的中医治疗近况 [期刊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 医药月刊2008(7)

基因治疗最新研究焦点论文

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基因的生物科技论文 范文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基因研究

引起人们大惊小怪的,就是让父母能够有意识选择孩子遗传特性的技术。在可预见的未来,除了用基因方式医治少数遗传疾病,如囊肿性纤维化外,改变基因的成人还不可能出现。改变成人的基因还不是人们敢于轻易尝试的技术,要恢复或加强成人的功能,还有许多更简单、更安全、也更有效的 方法 。

胚胎选择技术是指父母在怀孕时影响孩子基因组合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最简单的干预方法就是修改基因。这不是一种大刀阔斧的变更,因为它要获得的效果就像筛选各种胚胎、选择具有所需基因的胚胎的效果一样。事实上,这种胚胎筛选程序已经在胚胎植入前的基因诊断中 应用了。这种技术已经用了十几年,但还在试验,在未来5到10年将臻于成熟。随着这些技术的成熟,可供父母选择的方案会大大增多。

再进一步将出现对生殖系统的干预――即选择卵子、精子、或更可能的是选择胚胎的第一细胞。这些程序已经在动物身上应用,不过使用的方式对于人类还缺乏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人类比较可靠的一种方法也许是使用人造染色体。这项技术听起来像是不可置信的科幻电影,但已经用在动物身上了。人造染色体植入老鼠身上,连续几代被传了下去。人造染色体也用在人体细胞培养中,在数百次细胞分裂中都能保持稳定。因此,它们可以充当插入基因模块的稳定“平台”。这些被插入的基因模块包括在适当时候让基因兴奋或休息的必要控制机制,就像在我们46个染色体中的正常基因的激活或休息,取决于它们所处的生理 组织类型,或取决于它们遇到的 环境状况一样。

当然,为安全起见,需要早期介入才能使焦点集中。你不能去修改一个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生理组织不断变化时被激活的基因,因为我们对这一过程所知甚少,有可能发生不想要的或灾难性的副作用。所以,在人体内使用人造染色体的首次尝试,多半要让被植入的基因处在“休息”状态,到成人阶段才在适当的生理组织中被“激活”。

执行这种控制的机制已经用在动物实验中,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特定基因在发育成熟的有机体中的作用。当然,在体内存在着始终控制基因的机制。不同类的基因在不同的生理组织内的不同地点和时间被激活或休息,这对未来的基因工程师来说是幸运的,因为与我们现有的基因相 联系的已证实的调节结构可以复制下来,用以执行对植入基因的控制。胚胎选择的目标

预防疾病可能是胚胎选择的最初目标。这类可能性也许不久就会远远超出纠正异常基因的范围。例如,最近的研究显示,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孩子,癌症的发病率降低了近90%。很可能是三体性21(即染色体21的第三个复制品,具有增强基因表达水平的作用,导致智力迟钝和其他唐氏综合症的症状)对癌症有预防作用。假如我们能鉴别出染色体上的哪些基因对癌症有预防作用,会怎么样呢?基因学家也许会把这类基因放在人造染色体上,然后植入胚胎,使癌症发病率降低到唐氏综合症患者的水平,又可以避免复制染色体21上其他基因所引起的所有问题。许多其他类似的可能性无疑都会出现,有些可能性几乎肯定是有好处的。

人造染色体的使用可能会进行得很顺利,尤其因为染色体本身在用于人体前可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试验。它们可以在动物身上试验,成功后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用于人体。如今,每一种基因疗法都是重新开始的,所以不可能获得绝对的可靠性。

如果有明确的基因修改案例显示这样做是有意义的,似乎是安全的,不可能更简便更安全了,那么人们就会对它们表示欢迎。尽管如此,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值得这样做。未来基因治疗专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他们会进行试验,观察这种疗法是否可行。如果可行的话,我们就不应该拒绝。例如,降低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病率,延缓衰老,是每个人都非常需要的增进健康的手段。

用基因延长寿命

防止衰老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科研领域,因为这件事似乎很有可能做到,而且是绝大多数人所强烈需要的。如果能通过揭开衰老过程的基本程序,发现某种手段能使我们开发药物或其他对成人有效的干预手段,那么人人都会需要。

胚胎工程可能比对成人的基因疗法更简单,更有成效。因为胚胎中的基因会被复制进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能获得具体组织的控制机制。所以很可能对胚胎的干预 措施 对成人是行不通的。这样一来,父母很可能把怀孕看作赋予孩子健康条件的机会――一次不可错失的机会。

如对衰老生物学的研究投入资金,会极大地加速“衰老治疗”。如今,这个领域资金非常缺乏。许多资金都用于研究治疗老年病的方法上,没有用来搞清楚衰老的基本过程,而许多老年性疾病(如癌症、心脏病、早老性痴呆症、关节炎和糖尿病)都是由这一过程引起的。能加速衰老防止研究进程的另一件事,就是提高这个领域的形象。这个 工作已经开始了,但非常缓慢。吸引年轻的科研人员和严肃的科学家进入这个领域是至关重要的。抗衰老(即延长孩子的寿命)可能将是生殖干预的重要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为孩子谋最大福利是人类的天职。事实上,全球民意测验已经显示,在被测的每一个

国家都有可观的人数对增强孩子的身体和脑力健康感兴趣。他们考虑的不是如何避免某些疾病,而是用干预手段改善孩子的容貌、智力、力量、助人为乐精神和其他品质的状况。一旦技术达到可靠程度,许多人都需要这类干预手段。甚至那些没有这方面压力的人也会这么做,目的是不让孩子处于劣势。当然,人们会很小心,因为他们并不想伤害孩子。总之,如果干预手段失败,他们就得忍受其结果,承受犯罪的感觉。是一个不受欢迎的选择吗?

社会也许并不欢迎某些父母的选择。在美国性别选择是合法的,但在英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就是非法的。不少人认为,尽管西方国家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性别失衡,很难说父母的选择伤害了谁,但这个程序在美国也应该是非法的。另一个即将来临的决定是父母是否因为大量基因疾病而进行筛选。父母们不久就能够选择孩子的身高和智商,或选择性情气质的其他特点――容易患病的机制也许不久就会在基因解读中表现得清清楚楚。

胚胎选择技术的第一批希望所在是基因测试和筛选,即选择某种胚胎而不是另一种。一开始,让许多人接受这个技术是困难的,但要控制它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胚胎本来就可能是完全自然形成的。这样选择也许是令人苦恼的,但不会发生危险,我猜想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比问题多。有些人担心这样一来会失去多样性,但我认为更大的问题在于父母所选择的胚胎可能会产生一个有严重健康问题的婴儿。那么是否应该允许父母做这样的选择呢?例如,失聪群体掀起了一个极力反对耳蜗移植的运动,因为耳蜗移植伤害了聋哑 文化 ,把聋哑视作残疾。大多数非聋哑人正是这样看待他们的。有的聋哑父母表示,他们要使用胚胎选择技术来确保他们的孩子继续聋哑。这并不是说他们拿出一个胚胎来毁坏它,而是选择一个能造成一个聋哑婴儿的胚胎。

这造成了真正的社会问题,因为社会必须承担这类健康问题所需的医疗费用。如果认为父母的确有权作这样的选择,我们根本没有理由去重视健康儿的出生而轻视有严重疾患的婴儿,那么我们将无法控制这类选择。但如果我们认为存在问题,并极力想与之进行斗争的话,我们会发现这种斗争是很有前途的。

放开手脚,取消禁令

关于由人体克隆产生的第一例怀孕事件见报后不久,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就表示支持参议院的一份提案,该提案宣布所有形式的人体克隆皆为非法,包括旨在创造移植时不会被排斥的胚胎干细胞,即治疗性克隆。我认为这种禁令下得为时过早,也不会有效果,而且会产生严重的误导。就是说,这个禁令无疑是错误的。它根本无法实质性推延再生性克隆的问世,我认为这种类型的克隆将在10年内出现。这个禁令把 政治、宗教和 哲学因素注入了基础研究,这将是个危险的案例。这个禁令的立法理念把更多的关注赋予了微乎其微的小小细胞,而对那些身患疾病、惨遭折磨的人却视而不顾。这个禁令用严厉的刑事惩罚(10年监禁)来威胁胚胎科研人员,这在一个妇女在妊娠头三个月不管什么理由都有权堕胎的国家里,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美国对胚胎研究的限制,已经对旨在创建再生 医学的生物技术的 发展产生了影响。这些限制延缓了美国在这个领域的前进步伐,而美国在生物医学的科研力量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如今这类科研已转移到英国和其他国家去了,例如新加坡,正在为一项研究胚胎干细胞的庞大 计划提供资金。这种延误之所以非常不幸,是因为本应发生的好事如今却没有发生。对多数人来说,10年或20年的延误不是个大问题,但对于演员迈克尔?J?福克斯(Michael )以及其他帕金森氏病和早老性痴呆症患者来说,却是生与死的问题。

对各种再生可能性的无知,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恐惧。但这种无知却不能成为公众政策的基础,因为公众的态度会迅速改变。25年前,体外受精着实让人们猛吃一惊,体外受精的孩子被称作试管婴儿。现在我们看到这些孩子与他小孩没什么区别,这个方法也已成为许多没有孩子的父母的明确选择。

不管是出于意识形态还是宗教原因,把新技术加以神秘化,把它当作某种象征来加以反对,都不会有效推迟即使是最有争议的 应用。这种反对态度只会扼杀本可以转化为人人支持的生物医学新成果的主流科研。

人类克隆会在某个国家实现:很可能是以暧昧隐秘的方式实现,而且甚至在确认安全之前就实现。抗议和禁止也许会稍稍推迟第一个克隆人的诞生,但这是否值得花费严肃的人类立法成本呢?

不管我们多么为之担心,人类胚胎选择是无法避免的。胚胎选择已经存在,克隆也正在进行,甚至直接的人类生殖工程也将出现。这样的技术是阻挡不了的,因为许多人认为它能造福于人类,因为它将在全球数以千计的实验室里切实进行,最重要的是,因为它只是解除生物学的主流生物医学科研的一个副产品。

对于迅速发展的技术,我们要做的重要的事,不是预先为它设立条条框框。务必要牢记,同原子武器相比,这样的技术是没有危险性的。在原子武器中,稍有不慎,众多的无辜旁观者即刻就会灰心烟灭。这些技术仅对那些决定挺身而出使用

他们的人才具有危险性。如果我们把关于这些技术的现在的希望和恐惧带进将来,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预先控制,从而扼杀它们的潜力的话,我们就只能制定出非常拙劣的法律。今天,我们并没有足够的知识来预测这些技术未来会出现什么问题。

比较明智的方法是让这项技术进入早期 应用,并从中学些东西。性别选择就是现实世界的 经验 能告诉我们一些事情的极好例子。许多人想要控制性别选择,但与不发达国家不同,在发达国家,自由选择性别并没有导致性别的巨大不平衡。在美国,父母的选择基本上男女平衡的,女孩占微弱优势。以前有人认为,如果给了父母这种选择权,会出现严重问题,因为男孩会过剩。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危险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有些人认为,父母不应该对孩子拥有这种权力,但他们究竟担心什么,往往非常模糊。在我看来,如果父母由于某种原因的的确确需要一个女孩或男孩,让他们了却心愿怎么会伤害孩子呢?相反的情况倒的确值得担心的:如果父母极想要一个男孩,结果却生了个女孩,这个“性别错误”的孩子可能就不会过上好日子。我相信,让父母拥有这种选择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我们还可以想象出有关性别选择的各种麻烦事件,编出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危险 故事 。但如果将来事情发生了变化,性别不平衡现象真的出现了,我们再制定政策处理这类特殊问题也不迟。这要比现在就对模糊的恐惧感和认为是在戏弄上帝的思想观念作出反应,无疑要明智得多。这是民主化的技术吗?

阻止再生技术的行为使这些技术造成 社会的极端分裂,因为阻止行为仅仅使这些技术为那些富裕的人所用,他们可以非常容易地绕过种种限制,或者到国外去,或者花大钱寻求黑市服务。

其核心是胚胎选择技术,如果处理恰当,它可以成为非常民主化的技术,因为早期采取的各项治疗措施可以面向各种残缺者。把智商在70到100(群体平均数值)的人向上提高,要比把智商从150(群体百分比最高值)提高到160容易得多。要让本已才智卓绝的人再上一层楼,那非常困难,因为这必须改善无数微小因素的复杂的混合配备状况,正是这些因素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一个超人来。而改善退化的功能则要容易得多。我们并无超人的案例,但我们却有无数普通人为佐证,他们可以充当范例,引导我们如何去修改一个系统,使之至少达到正常的功能。

我觉得,人们以为我们是平等的创造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于是就认为我们大家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基因抽奖可能是非常非常残酷的。你去问问行动迟钝的人,或问问有这样那样基因疾病的人,他们是不会相信什么基因抽奖是多么美妙公平这种抽象言论的。他们就希望自己能更健康些,或者获得某些方面的能力。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就在许多方面创造了一个平等的竞技场,因为那些本来由于基因原因处于劣势的人也有了竞争的机会。

另一个问题是,这些技术就像其他技术一样, 发展很快。在同代人之间,富人和穷人的应用差距不会很大,而在两代人之间的应用差距却会很大。如今,甚至比尔?盖茨也无法为他的孩子获得某种在25年后中产阶级也认为是很原始的基因增强技术。

所谓明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懂得什么我们有权控制,什么无权控制。我们务必不要自欺欺人,以为我们有权对是否让这些技术进入我们的生活进行选择。它肯定会进入我们的生活。形势的发展必然要求我们去使用这些技术。

但在我们如何应用它们、它们会如何分裂我们的社会,以及它们对我们的价值观会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上,我们的确有某种选择余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讨论。我本人对这些技术是满怀希望的。它们可能产生的好处会大大超过可能出现的问题,我想,未来的人类在回顾这些技术时,会觉得奇怪:我们在这么原始的时代是如何生活的,我们只活到75就死了,这么年轻,而且死得这么痛苦难过。

政府和决策者不应该对这些研究领域横加阻挠,因为由于误用或意外所造成的伤害,并不是仅有的风险。能够挽救许多人的技术因为延误而使他们继续遭受痛苦,也是一种风险。

当务之急是倾全力获得足够的安全性,防止意外的发生,而要做到这点,协调者看来要牺牲许多间受影响的人的安全。疫苗的例子就是这样。疫苗有许多年没有进展,因为引起诉讼的可能性很大。如果那个孩子受了伤害,会产生巨大的后果。然而很明显,对接受疫苗接种的全体人而言,是非常安全的。

我认为人们对于克隆也是同样的问题。它在近期可能会影响最多一小部份人。在我看来,拒绝会改变数以百万患者命运的非常有可能的 医学进步,振振有词地宣称这是对人类生命的尊重,这是一种奇怪的逻辑。

失去人性还是控制人性?

另一种祁人之忧,认为任意篡改生物机制有可能使我们失去人性。但是,“人性”究竟是与某些非常狭隘的生物结构有关,还是与我们接触世界的整个过程、与我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呢?例如,假如我们的寿命增加一倍,会不会使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人性”呢?寿命延长必然会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改变我们的互动方式,改变我们的 组织制度、家庭观和对 教育 的态度。但我们还是人类,我敢断言我们会迅速适应这些变化,并会对以往没有这些变化的生活觉得不解。

如果原始的狩猎者想象自己生活在纽约城,他们会说在那样的地方他们可能不再是人了,他们认为那不是人的生活方式。可是今天我们大多数人不仅把纽约的生活看作是人的生活,而且是大大优于狩猎生活。我想,我们改变生物机制所发生的变化也是如此。

目前人类还处在进化的早期阶段,至多是青少年期。几千年后,未来的人类来看我们这个时代,会认为是原始的、艰难的同时充满希望的时代。他们也会把我们这个时代看作是人类发展的特殊的光荣的时刻,因为我们为他们的生活打下了基础。我们很难想象即使一千年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但我猜想我们现在的生物重组会大大影响未来的人类。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基因的生物科技论文范文

生物可降解阳离子高分子基因载体研究卓仁禧,章雪晴,黄世文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关键词:基因传递,聚阳离子,树形高分子,聚磷酸酯,聚磷酰胺基因传递载体将治疗基因运送到目标部位,是基因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基因治疗研究的瓶颈。在现有的载体中,病毒载体的效率高,但是有安全隐患;非病毒载体安全、易于制备,将来人们更乐于选择非病毒载体。阳离子高分子基因载体作为一类新型非病毒载体,在过去十多年发展迅速,已成为生物医用高分子的前沿领域和研究热点。我们在过去的工作基础上,研究了聚酰胺胺树形高分子和含磷聚阳离子两类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基因载体。合成的树形聚酰胺胺和阳离子聚磷酸酯、聚磷酰胺载体的体外转染效率接近目前效率最高的聚乙烯亚胺(PEI),但比聚乙烯亚胺的毒性低得多。结合肝靶向基团的聚阳离子与荧光素酶基因(pRE Luc)形成的复合物通过受体介导胞吞作用对肝系细胞(HepG2细胞)进行靶向基因传递,大大提高了转染效率。研究了聚阳离子基因载体的分子结构与基因传递效率之间的关系,为设计新的阳离子高分子基因载体提供实验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设计、合成了分别以季戊四醇、肌醇、间苯三甲酸、1,4,7,10-四氮杂十二烷为核的聚酰胺胺树形大分子;研究了各代树形分子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了各代树形大分子与质粒DNA的复合及组装;详细考察了树形分子介导pRE Luc基因体外转染各种细胞系,考察了树形聚酰胺胺的高缓冲能力(buffer capacity)与转染效率之间的关系。合成了树形分子分别与半乳糖(galactose)、N-乙酰半乳糖胺(N-Acyl galactosamine)、枝化N-乙酰半乳糖胺(cluster N-Acyl galactosamine)的结合体;研究了结合体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了结合体与质粒DNA的复合能力;结合体与荧光素酶基因(pRE Luc)的复合物通过受体介导胞吞作用靶向基因传递到肝系细胞(HepG2细胞系)。所合成的聚酰胺胺树形高分子载体的体外转染效率接近目前效率最高的聚乙烯亚胺(PEI),但比聚乙烯亚胺的毒性低得多。2设计、合成了系列水溶性、阳离子聚磷酸酯(PPE)和聚磷酰胺(PPA)。PPE和PPA都是高效低毒的基因载体,可以有效介导基因转染COS7,HeLa等多种细胞。采用两种给药途径进行体内转染实验。肌肉注射结果表明,N/P=的PPA/DNA复合物在小鼠肌肉中介导的荧光素酶表达比裸DNA高16倍。胆管注射是一种肝靶向给药途径,用来评估PPA载体介导质粒DNA在大鼠肝脏中的转染效率。胆管注射后第3天的结果表明,PPA-DEA在大鼠肝脏中介导的荧光素酶表达水平比直接注射裸DNA高225倍。3 合成了不同取代度的半乳糖-PPA结合体(Gal-PPA),它们的细胞毒性随半乳糖取代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Gal-PPA/DNA复合物显示了与RCA120(一种特异性识别半乳糖基的植物凝集素)的可逆的亲和能力,并随半乳糖取代度的增加而提高。但是PPA载体结合半乳糖后并没有增强基因在HepG2细胞中的转染效率。采用未修饰的PPA与DNA首先复合成N/P比为的纳米粒子,然后在带负电的纳米粒子表面覆盖带正电的Gal-PPA,得到表面带有半乳糖的Gal-PPA/PPA/DNA三元复合物。与传统的二元复合物相比,三元复合物粒径减小,能增加基因在富含ASGPR的细胞(如HepG2和大鼠元代肝细胞)中的转染效率。HepG2细胞摄取Gal-PPA/PPA/DNA三元复合物高于PPA/DNA,转染介质中游离半乳糖能够抑制Gal-PPA/PPA/DNA三元复合物在HepG2细胞中的转染效率,说明Gal-PPA/PPA/DNA三元复合物的细胞摄取是通过ASGPR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进行的。采用门静脉注射进行Gal-PPA/PPA/DNA三元复合物体内转染实验,发现4%Gal-PPA-DEA三元复合物在小鼠肝脏中荧光素酶表达效率高于未修饰的PPA-DEA30倍,比直接注射裸DNA高35倍。半乳糖的引入改变了PPA-DEA在小鼠主要器官中基因表达结果。4将末端连接半乳糖的PEG接枝到PPA-DEA的侧链上,考察所得到的Gal-PEG-PPA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转染活性,并与Gal-PPA和未修饰的PPA-DEA进行比较。MTT分析和急性组织响应实验显示了Gal-PEG-PPA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和更好的组织相容性。Gal-PEG-PPA/PPA/ DNA三元复合物能够可逆地与RCA120相互作用,增强质粒DNA在HepG2细胞中的摄取量。门静脉注射结果表明,Gal-PEG-PPA和Gal-PPA三元复合物在小鼠肝脏中介导的荧光素酶表达效率都比PPA-DEA要高,还提高了小鼠脾、肺、肾、心中的荧光素酶表达效率。胆管注射后第3天的结果表明,使用相同的载体,老鼠肝脏中的荧光素酶表达效率比通过门静脉注射途径普遍高上10倍。Gal-PEG-PPA三元复合物在大鼠肝脏中的转染效率最高,比PPA-DEA高33倍,比Gal-PPA高4倍。致谢:感谢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 G19990647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4009,20474045)资助。参考文献1. Huang S W, Zhuo R X. Chin Sci Bul, 2003, 48(13): . Huang S W, Fu L Z, Zhang X Q, Liu H, Li W X, Zhuo R X. Sci Chin B, 2003, 46(3): . Zhang XQ, Wang XL, Huang SW, Zhuo RX, Liu ZL, Mao HQ, Leong KW. Biomacromolecules, 2005,6 (1): . Wang J, Mao H Q, Leong K W. J Am Chem Soc 2001, 123(38): . Zhang XQ, Wang XL, Zhang PC, Liu ZL, Zhuo RX, Mao HQ, Leong KW. J Controlled Release, 2005,102 (3): cationic polymer gene delivery vectorsZhuo Renxi,Zhang Xueqing, Huang ShiwenKey Laboratory of Biomedical Polymers ,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Scienc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Abstract: Gene delivery system is one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a gene medicine, which controls the delivery of the plasmid to specific location of the body. Among the current gene delivery vectors, viral vectors are still the most widely investigated and clinically applied because of their high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However, nonviral vector offer advantages over viral system of safety, ease of manufacturing, etc. As important nonviral gene carriers, cationic polymer gene delivery vectors have g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and have begun to show increasing promise. In this work, we report novel polyamidoamine dendrimer, polyphosphoester and polyphosphoramide as cationic polymer gene Words: Gene delivery, polycation, polyamidoamine dendrimer, polyphosphoester, polyphosphoramide

精神病治疗最新研究进展论文

别的地方也没到过,这里光是每天络绎不绝咨询的人就能证明很多。

问题一:精神病人如何护理? 据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调查显示,由神经精神疾病所致的经济负担已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第一位(),其中在中国就有1600万精神病患者。由于经济条件 有限,许多精神病患者往往只是在急性发作期住院治疗,当病情缓解或稳定,就会回家康复。但由于家庭护理不当,致使精神病复发率较高,形成住院―罚解―回家―复发―住院的恶性循环。 如何尽量减少精神病复发、做好患者病后的康复工作,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然而在预防精神病复发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及护理精神症状不容忽视,现就患者康复中可能会出现的幻觉、妄想、兴奋、抑郁等症状护理介绍如下: 如何护理有幻觉的患者 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其中以幻听、幻视为最多见。幻听又以言语性幻听最常见,如有的患者当听到斥责、侮辱、命令性的声音或看到可怕的幻视时,可出现相应的情感或行为的反应。患者可表现恐惧、紧张或愤怒,可发生突然的冲动行为,此时要加强护理,确保患者安全,注意密切观察患者言语、情绪和行为的表现,以掌握幻觉出现的次数、内容及时间,来防范或阻止幻觉的出现的伤已、伤人行为的发生。 对有幻触、幻味的患者,可改变环境,分散患者注意力,如幻触的患者感到床上有电,身上有虫爬时,可适当换床单或更衣。对因幻视拒绝进食时,可让其集体进膳或注意选食,以减轻疑虑和缓和症状。 接触妄想状态患者的技巧 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临床常见的有被害妄想、影响妄想、关系妄想、夸大妄想、嫉妒妄想、疑病妄想、钟情妄想等等。 妄想患者多数意识清晰,否认有病。在妄想下可支配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所以家人或工作人员为了掌握患者的妄想的内容,要以谈心的方式接近患者,注意态度和蔼、关心患者生活,使患者逐步解除顾虑,取得合作。 在症状活跃期,切不可贸然触及患者的妄想内容,若患者回避不谈,不必勉强。当患者主动叙述病情时,不要与其争辩或过早批判,可根据患者的特长和爱好,鼓励病人参加工娱活动,转移其注意力。 不要在患者面前议论他人的事情或低声耳语,以避免引起患者的猜疑,而强化其妄想内容。当同室患者被涉及为怀疑对象时,应及时分开住室。 患者在妄想支配外,有时可发生自杀、自伤、伤人、毁物或逃避行为,要提高警惕,严防意外。抑郁状态患者的护理 抑郁症患者 以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为最典型表现。患者可表现终日忡忡,兴趣索然,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家庭生活及自己的前途丧失信心。 护理抑郁患者要保持患者居室环境尽量阳光充足,色彩比较明朗、协调。注意不要让患者独处,随时有人陪伴,防止病人自杀、自伤。 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不要让患者蒙头睡觉,对难以入眠的或易早醒的患者要及时处置,以保证其足够睡眠。抑郁患者常表现入睡困难,而且多梦、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入睡等,所以,要设法诱导病人睡觉,排除影响睡眠的各种因素;若患者不能入睡,可予以相应药物如安定、速可眠、多美康等。 抑郁状态患者思想包袱重,因此要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其思想,注意其情绪变化及异常言行,以诚恳的态度去做解释、劝慰和说服工作,针对病情及患者的特点,鼓励其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和家务劳动,以阻断患者负性心理,减轻内心痛苦的体验。 抑郁症状严重的病人,有强烈的自杀企图,可以出现在症状活跃期,也可以出现在好转期,因此要加强危险物品如药品、刀具、绳索、玻璃制品的管理,减少造成自杀的条件。 正确护理兴奋躁动患者 首先,应正确认识兴奋症状是疾病的表现,对于在家庭中护理的躁动患者,家属应......>> 问题二: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要注意什么 日常生活上应遵守下列几点,有助于睡眠的改善:生活作息要规律,养成每天同一时间上床睡觉;每天有规律的运动,每周至少四次,每次三十分以上;避免在吵闹环境中睡觉,对一个睡眠障碍的人,禁不起噪音的考验,噪音会夺深眠的机会;太冷、太热的环境会影响入睡;睡前勿喝酒、咖啡、茶、大餐等。 问题三:精神病人出院后怎样护理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专家的详细介绍。 精神病(psychosis)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有的间歇发作,有的持续进展,并且逐渐趋于慢性化,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但是,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也可以完全痊愈疾病,正常地生活、学习与工作。 专家指出,精神病其实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根据统计资料,平均每十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患有或轻或重的精神病。 那么该病患者在出院之后,需要注意哪些护理事项呢? 1、坚持药物巩固治疗:坚持服药,巩固治疗,是预防精神病复发的关键。在病人出院时,病人及其家属或病人单位应了解疾病的性质和维持治疗的重要性,认识精神病复发的早期症状,了解预防复发的一些具体措施。 有些家属认为长期服用西药,会使病人变傻,而出现表情呆板,行为迟缓、流涎等反应,所以病情稍有好转就为病人停药,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些反应只不过是暂时出现的副作用,随着病情好转与抗精神病药物的逐渐减量,这些反应也会随之消失,如果随便停药,易导致复发。 2、定期复查:病人出院后,家属应定期带病人来医院复查,以使医生及时掌握病人的服药情况,病情恢复程度及心理状态,适时调整用药与剂量,指导病人的日常生活,及时发现病情波动的早期征兆,采取相应措施,以免因复发而再次住院治疗,这样既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又减轻了病人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 精神病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将逐渐加重,后果不堪设想。而如果及时治疗,加上自身调养,多半是能治愈的。 问题四:精神病人的饮食起居怎样护理 饮食护理在家庭康复治疗中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一般恢复期病人可以吃普通的家常饭,不需要给病人单独做“特殊饮食“,主要是保证病人足够的摄入量,注意营养搭配就可以了。有些慢性精神病人生活懒散,不主动进食,在进餐时要督促病人,最好让病人与家人一同进餐,以便观察病人的进食量。一些精神症状活跃、兴奋躁动的病人,家属可以诱导病人在其稍安静的时候单独让病人进食。这类病人体力消耗大,要注意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以防病人脱水。拒食病人多数是受各种精神症状的支配,比如说有被害妄想的病人,认为有人在他的饭里放了毒药而拒绝进食;自罪妄想的病人自认为罪大恶极对不起人民而不敢享受;有幻觉的病人“嗅”到或“尝”到饭中有异味儿不敢进食,对这些病人要针对其不同的症状进行诱导,尽量说服、劝解,达到帮助病人进餐的目的。例如有被害妄想的病人可以让病人自己做饭吃,也可以在家人吃饭时,让病人自选一份,或让其他人先吃一口再让病人吃,以消除病人的顾虑。对有自罪妄想的病人,可以将饭菜拌在一起,告诉病人这是剩饭,使病人能够接受,如果各种措施均无效,应及时将拒食的病人送到医院治疗。对于老年病人或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有药物副作用如吞咽困难的病人,要在家人的照顾下进食,要求病人细嚼慢咽,不要大口吞咽。必要时给病人吃软饭或半流食。对有暴饮暴食或抢食的病人要限制其进食量。对于有异食症状的病人,如吃土、墙皮、树根等,应注意不给病人接触这些“异食”的机会,以防意外。 问题五:如何正确对待精神病人 精神病是一种复发率较高的疾病,治疗过程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护理方法稍微不正确,就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再次发作,所以,作为精神病患者的家属要最好护理方法,正确对待精神病患者。帮助病人维持用药:药物的维持治疗在康复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病人拒绝服药时,家属应该进行劝导,做到按时服药。另外,长期的药物治疗可能会对病人发生副作用,有些家属可能有所顾忌,不愿让患者继续服药或者减少用量,这是不正确的,应该遵医嘱。避免言语 *** 患者:由于精神病人的心理比较脆弱,家属要避免患者受到任何 *** 。即使病情复杂,给生活带来了很大压力,也不要恶语相加。他们比常人更需要受到尊重,更需要得到家人、亲朋好友的帮助、理解和同情。多和患者沟通:精神病患者在治疗时与社会脱轨,很少与人交流,作为家属要经常与之沟通,这样不仅能起到一定康复训练作用,一旦病情稳定后,还能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 问题六:精神病患者情绪不正常该如何护理? 您好,根据表述,平时要从生活作息上进行防护,可以远离 *** 源,不要激动,要防止环境对病人的影响,避免噪音的 *** ,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平和的心态,多锻炼但是注意扭伤,祝早日康复 问题七:如何做好精神病人的安全护理? 在精神病的护理工作中经常可以出现各种各类事故,这个工作不同于其它的工作是因为你所面对的是个精神病的群体,他们已经失去了正常的思维能力,所以出现事故往往是在你的意料之外,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的特征。悲观一点的观点认为这类事故是不可以避免的,没有出事就是幸运,这种观点恰恰埋下了下一次更大事故的不幸种子。安全预防工作不能靠一次一次的血的教训来警示,而且不能仅仅靠“幸运”来支撑我们对患者和家属的承诺,不能靠“幸运”来支撑我们神圣的事业哗 唯物辩证法认为,偶然性中有必然性,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人们要认识必然性就要透过偶然认识必然。所谓必然性它是指客观事物变化发展中不可避免的 一定要发生的 确定不移的趋向。必然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的地位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必然性的特点是确定性。而所谓偶然性它是指事物发展中并非不可避免地必定发生的,而是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向。必然与偶然是统一的,在偶然中隐藏着必然性,而任何偶然性又总是服从于必然性。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了解了偶然和必然的哲学关系我们就知道在我们精神病的护理工作中,我们的精神病人必然会出现我们想不到的意外,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的护理工作中有“五防”内容的缘故,以防自杀为例,多年以来大约也有数十例病人死于自杀,自杀的形式无非是自缢或过量服药。这种形式是可以重复或者是可逆的,这就告诉我们精神病人的自杀企图是必然会出现的,自杀成功是偶然的,而我们能够完全预防的也是偶然的。既然是可逆的事件那我们就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消除了那些造成偶然的因素我们就可以成功地预防此类事故。这里说几个假如你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假如我当时正在巡视病房,假如提前我曾经和病人进行过言语交流,假如我发现了病人可以利用的工具,假如我发现了病人私自藏匿的药物,假如我发现了病人某一危险症状,假如我们知道了病人最近家庭或个人的变故。有太多太多的假如正是我们预防的切入点。假如我们没有了假如那我们也就成功了,没有了假如也就没有了偶然的成因,那么病人的安全就成为必然。实际上任何事故事事后都有很多的假如,不能寄希望于幸运而是要遵规守距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惯性思维、习惯性操作都是造成偶然事故的主要原因,这和醉驾也是一样的,你可能一生这个事做了一辈子什么事都没有,但是总有一天偶然的因素凑齐了事情也就发生了,发生了之后又去找是那些偶然的因素,又是后悔莫及。所以规范操作兢兢业业这才是主动出击,主动防御才是最好的预防,至少不要重复某一事故让遗憾重演。事实上我们重复出现的事故太多太多,主要的原因还是一个责任心的问题,每一次都有明显的人的因素痕迹,而人的因素总归到底是个管理问题,如何把竟业精神和规范操作纳入到长效轨制,那就是管理者的问题我们不加讨论。 在分析所有的偶然因素时我们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们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不高。首先是竟业精神,这是很主要的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没有了这个张力的保障一切的一切都要免谈。你能不能和病人进行交流能不能发现病人的一些症状,什么是抑郁、什么是焦虑、什么是妄想、什么是幻觉等等,这就决定了你的业务素质。如果你及时的发现了问题也就能及时的解决问题,你也就能和医生及时的沟通及时的控制症状,消事故于无形。 在目前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类似的所谓事故是一定要避免的。必然的事情没有人不可以解释,偶然的事故是一定会承担责任的。为了我们的事业、为了信任我们的病人、为了大家的平安和谐我们共勉吧!(我不是......>> 问题八:如何护理精神病人论文 你选择一种护理方法,然后研究这种护理方法,在对精神病病人的效果就可以了 问题九:长时间哭泣精神病患者该如何护理 这个是精神疾病的患者,“有人”在他的头里说话诱发患者哭的,这个时候就要吃药。 下面未改动。 购买一本我们家可以吃的心理学或者是精神疾病的书+配一点药物,帮助你更好的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祝早日成才! 去下面我说的我们家开的超市直接找超市的经理(超市经理就是我们家自家亲人), 配药! 祝早日康复! 可以参加私有制的军队,在下面我说的地方报名参加。 私有制的军队,是考试制,多考一个级别多呆2年,复员军人,优秀的安排就业。 你可以看下面的, 可以治愈(包括不会影响生孩子等,是疫苗【可以防御26次左右】),注意力不集中、发脾气等,是强迫症、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的前兆,你可以在网上搜搜(什么是强迫症、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等精神问题的疾病),对照一下: 我给你说个地方 你看看你住的城市有没有沃尔玛或者是家乐福超市,或者大润发、永辉、卜蜂莲(Lotus)、华润万家、世纪联华、物美、永旺、欧尚,农工商、联盛、家家乐、亿百家、spar等超市,这些超市都是一家人开的超市,是自产自销(就是我们家开的,比如说飘柔等洗发水,香皂,牙膏等不管是国内生产的还是国外生产的都是一家人自己生产,自己建个超市的品牌销售,都是私营的,这个没有上市,上市的是另外一家公司,我们家持有一定份额上市公司的股票),你去超市购物的时候带个银行卡,有一种可以吃的书(售价是2000元人民币起【现在国家补助了一部分钱,所以这么便宜,原价8000元人民币起售】,分为专业类的(按大学里的专业分;教科书分等),非专业类(小说等),各种语言),可以快速提高成绩(生命一号也是这家人生产的,一盒大约35元,一个小小的计算,2000元/35元=约57盒生命一号,一个月喝10盒生命一号,可以喝约5个月,可以吃的书可以迅速达到这个水平。这个不仅有改善记忆力,还有改善睡眠,迅速提高成绩等),到了超市直接找超市的经理(这个就是自己家人管理的,和生产和超市的品牌是一家人,这个可以吃的书就是他们制造的),如果你带了银行卡,而且有足够的钱,他就会在你找他的时候出现。我给你说,可以吃的书里面含有免费赠送3代有预防和完全治愈常见精神问题(如,强迫症、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精神分裂,青春期( *** 【这个会上瘾】等,这个可以帮助戒断 *** 等)一些问题等)的药物(是疫苗),这个药物可以帮助是大脑正常,自然成绩提高了。这个可以吃的书呢特别,由他们家自己生产,自己销售,还要看到购买者吃到肚里。.......看看你周围有没有这样的超市,请就近购买。 如果单独治疗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精神分裂、青春期一些问题等,可以 去超市找经理购买那个预防和完全治愈常见精神问题的药物(如强迫症、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精神分裂、青春期一些问题等),这个是200元人民币起售(不要怀疑这个价格【现在国家补助了一部分钱,所以这么便宜,原价800元人民币起售】,这个药物是疫苗【可以防御26次左右】),可以单独销售(带足够的钱,你去他们家超市找他们的时候会出现你的面前)。 如果你在读书,可以选择购买那个可以吃的书,这个可以帮助考学、考职称等。 注: 如果你那个病不是普通的强迫症、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等,你就多带点钱,带个银行卡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去我说的上面的超市直接找超市的经理,如果不是普通的精神问题(如贪污等),这个治疗光这个药物售价都在2000元人民币起售【现在国家补助了一部分钱,所以这么便宜,原价是8000元人民币起售】。精神问题疾病不同,预防和治愈的药物起售价不同(消费在什么价位以上包括可以吃的书,我们家另外免费赠送家里独有的其他......>> 问题十:16.如何做好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 精神病患者只在症状活跃时住院治疗。大部分康复生活是在院外、家庭中度过,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家庭护理呢?由于精神病的表现各异,家庭护理也要分别对待。 (1)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要督促和协助他们料理生活,如定时为他们洗澡、理发、剪指甲,做好个人卫生,气候变化时督促他们增减衣服等,防止因行动不便而致摔伤。这类病人往往是那些已有明显精神衰退的精神分裂症与脑器质性痴呆患者。 (2)对兴奋躁动的病人:这种病人吵吵闹闹,行为紊乱,易造成对周围的影响,要尽量做到隔离在家,不让外出,以免遭到别人围观与挑逗,引起自伤或他伤等意外事故。病人居室内的器具要简单,以免患者随手捡起乱掷乱摔,造成经济损失或伤害现象,必要时可用宽布条将病人四肢约束起来,或束缚于床上,松紧要适当,经常查看束缚部位,以免肢体受伤。有时把病人带到宽广的地方走一走,温和而耐心地与病人交谈,都能使病人安静下来。有时可鼓励病人做些简单的劳动和文体活动,也能使他们情绪趋向稳定。不要同病人争辩、对骂,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可使患者在用药后尽快入睡或镇静下来。 (3)对有自杀企图的病人: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责自罪、自认不配活在世上,常会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寻短见。也有的患者是在幻听的支配下,听到有人叫他死或病态的被害妄想支配下,认为与其被害死,不如自己死了干脆。常见的消级方式有上吊、离家投河跳井、跳楼、用锐器割血管、服药、服毒以及放煤气等。这类病人的住房以平房和一楼为宜,家中绳子、刀剪、药品等一切可以作为自杀的工具要收藏妥当,电源尽可能使病人接触不到。有的病人在出现自杀行为前,往往会流露出消极言语。也有的病人为了达到自杀目的,伪装病情好转,或以种种借口,差使家人外出,而自己却趁机自尽,凡此种种,必须经常观察其动态,严加防范,尤其是夜间更要小心。 (4)对有些受妄想、幻觉支配而拒食的病人:先要了解拒食的原因,然后,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劝精神病人进食。不论何种疾病与症状表现如何,在家庭护理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按时提醒病人服药。 (2)吃药期间,以不饮酒、少抽烟或不抽烟为好。 (3)不肯吃药的患者,尽量做说服工作或采用肌肉注射途径给药。 (4)服药剂量较大的患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5)关心并保证患者的进食,保持大小便通畅。

精神病是可以治疗的。

一个脑立体定向手术,能让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变得正常,手术治疗精神病的技术已十分成熟,能够精确毁损疾病相关部位,手术后一般能改善精神病人的冲动行为。

脑立定定向手术的原理是利用三维的坐标准确找到病灶,就好像发射导弹一样,先要找到发射目标的位置;它能够更加精准的对病灶或肿瘤进行精确的治疗、毁损或切除。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精神疾病的患者需要做手术,也不是所有的精神疾病患者可以做手术,必须对患者仔细的评估和分析,手术前须通过精神科医生,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和心理科医生讨论:能不能手术;要不要手术,选择什么靶点,术后如何康复,手术是最后的选择!

/"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esrc=""/>

扩展资料:

人类精神活动是有机的、协调的、统一的。从接受外界刺激,一直到做出反应,是一系列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活动。

精神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注意、意志、智能、人格、意识等,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变化均可表现为精神活动障碍,即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互不协调或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均可表现为精神异常。

最常见的精神活动障碍为焦虑、恐怖、幻觉、妄想、兴奋、抑郁、智力低下,品行障碍及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等。

参考资料来源:/心理障碍/1702626?fromtitle=精神病&fromid=920&fr=aladdin#5"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精神病">百度百科—精神病

参考资料来源:/"target="_blank"title="凤凰网—你知道吗?难治性精神疾病原来可手术治疗">凤凰网—你知道吗?难治性精神疾病原来可手术治疗

  • 索引序列
  • 近视治疗最新研究成果论文
  • 近视眼手术最新研究论文
  • 针灸治疗最新研究进展论文
  • 基因治疗最新研究焦点论文
  • 精神病治疗最新研究进展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