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函数项级数的性质毕业论文

函数项级数的性质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函数项级数的性质毕业论文

级数 series 将数列un的项 u1,u2,…,un,…依次用加号连接起来的函数。数项级数的简称。如:u1+u2+…+un+…,简写为un称为级数的通项,记称之为级数的部分和。如果当m→∞时 ,数列Sm有极限S,则说级数收敛,并以S为其和,记为否则就说级数发散。级数是研究函数的一个重要工具,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都处于重要地位,这是因为:一方面能借助级数表示许多常用的非初等函数, 微分方程的解就常用级数表示;另一方面又可将函数表为级数,从而借助级数去研究函数,例如用幂级数研究非初等函数,以及进行近似计算等。级数的收敛问题是级数理论的基本问题。从级数的收敛概念可知,级数的敛散性是借助于其部分和数列Sm的敛散性来定义的。因此可从数列收敛的柯西准则得出级数收敛的柯西准则 :收敛任意给定正数ε,必有自然数N,当n>N时 ,对一切自然数 p,有|un+1+un+2+…+un+p|<ε,即充分靠后的任意一段和的绝对值可任意小。 如果每一un≥0(或un≤0),则称为正(或负)项级数,正项级数与负项级数统称为同号级数。正项级数收敛的充要条件是其部分和序列Sm 有上界,例如 收敛,因 为 有无穷多项为正,无穷多项为负的级数称为变号级数,其中最简单的是形如 的级数,称之为交错级数。判别这类级数收敛的基本方法是莱布尼兹判别法 :若un ≥un+1 ,对每一n∈N成立,并且 ,则交错级数收敛。例如 收敛。对于一般的变号级数如果有收敛,则称变号级数绝对收敛。如果只有 收敛,但是发散,则称变号级数条件收敛。例如绝对收敛,而只是条件收敛。 如果级数的每一项依赖于变量 x,x 在某区间I内变化,即un=un(x),x∈I,则称为函数项级数,简称函数级数。若x=x0使数项级数收敛,就称x0为收敛点,由收敛点组成的集合称为收敛域,若对每一x∈I,级数都收敛,就称I为收敛区间。显然,函数级数在其收敛域内定义了一个函数,称之为和函数S(x),即如果满足更强的条件,在收敛域内一致收敛于S(x)。 一类重要的函数级数是形如的级数,称之为幂级数 。它的结构简单 ,收敛域是一个以为中心的区间(不一定包括端点),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类似多项式的性质,在收敛区间内能进行逐项微分和逐项积分等运算。例如幂级数的收敛区间是,幂级数的收敛区间是[1,3],而幂级数在实数轴上收敛。 --------------------------------------------------------------------------- 数学分析(Mathematical Analysis)是数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基本内容是微积分,但是与微积分有很大的差别。 微积分学是微分学(Differential Calculus)和积分学(Integral Caculus)的统称,英语简称Calculus,意为计算。这是因为早期微积分主要用于天文、力学、几何中的计算问题。后来人们也将微积分学称为分析学(Analysis),或称无穷小分析,专指运用无穷小或无穷大等极限过程分析处理计算问题的学问。 早期的微积分,由于无法对无穷小概念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发展。柯西(Cauchy)和后来的魏尔斯特拉斯(weierstrass)为微积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微积分逐渐演变为非常严密的数学学科,被称为“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的基础是实数理论。实数系最重要的特征是连续性,有了实数的连续性,才能讨论极限,连续,微分和积分。正是在讨论函数的各种极限运算的合法性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建立起严密的数学分析理论体系。 ----------------------------------------------------------------------------- 微积分 英文名:Calculus 微积分是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有关概念和应用的数学分支。微积分是建立在实数、函数和极限的基础上的。 极限和微积分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到了十七世纪后半叶,牛顿和莱布尼茨完成了许多数学家都参加过准备的工作,分别独立地建立了微积分学。他们建立微积分的出发点是直观的无穷小量,理论基础是不牢固的。直到十九世纪,柯西和维尔斯特拉斯建立了极限理论,康托尔等建立了严格的实数理论,这门学科才得以严密化。 微积分是与实际应用联系着发展起来的,它在天文学、力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经济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应用科学个分支中,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的发明更有助于这些应用的不断发展。 微积分学是微分学和积分学的总称。 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小至粒子,大至宇宙,始终都在运动和变化着。因此在数学中引入了变量的概念后,就有可能把运动现象用数学来加以描述了。 由于函数概念的产生和运用的加深,也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一门新的数学分支就继解析几何之后产生了,这就是微积分学。微积分学这门学科在数学发展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它是继欧氏几何后,全部数学中的最大的一个创造。 微积分学的建立 从微积分成为一门学科来说,是在十七世纪,但是,微分和积分的思想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在研究解决抛物弓形的面积、球和球冠面积、螺线下面积和旋转双曲体的体积的问题中,就隐含着近代积分学的思想。作为微分学基础的极限理论来说,早在古代以有比较清楚的论述。比如我国的庄周所著的《庄子》一书的“天下篇”中,记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三国时期的刘徽在他的割圆术中提到“割之弥细,所失弥小,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和体而无所失矣。”这些都是朴素的、也是很典型的极限概念。 到了十七世纪,有许多科学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成了促使微积分产生的因素。归结起来,大约有四种主要类型的问题:第一类是研究运动的时候直接出现的,也就是求即时速度的问题。第二类问题是求曲线的切线的问题。第三类问题是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第四类问题是求曲线长、曲线围成的面积、曲面围成的体积、物体的重心、一个体积相当大的物体作用于另一物体上的引力。 十七世纪的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都为解决上述几类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法国的费尔玛、笛卡尔、罗伯瓦、笛沙格;英国的巴罗、瓦里士;德国的开普勒;意大利的卡瓦列利等人都提出许多很有建树的理论。为微积分的创立做出了贡献。 十七世纪下半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英国大科学家ㄈ牛顿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分别在自己的国度里独自研究和完成了微积分的创立工作,虽然这只是十分初步的工作。他们的最大功绩是把两个貌似毫不相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一个是切线问题(微分学的中心问题),一个是求积问题(积分学的中心问题)。 牛顿和莱布尼茨建立微积分的出发点是直观的无穷小量,因此这门学科早期也称为无穷小分析,这正是现在数学中分析学这一大分支名称的来源。牛顿研究微积分着重于从运动学来考虑,莱布尼茨却是侧重于几何学来考虑的。 牛顿在1671年写了《流数法和无穷级数》,这本书直到1736年才出版,它在这本书里指出,变量是由点、线、面的连续运动产生的,否定了以前自己认为的变量是无穷小元素的静止集合。他把连续变量叫做流动量,把这些流动量的导数叫做流数。牛顿在流数术中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已知连续运动的路径,求给定时刻的速度(微分法);已知运动的速度求给定时间内经过的路程(积分法)。 德国的莱布尼茨是一个博才多学的学者,1684年,他发表了现在世界上认为是最早的微积分文献,这篇文章有一个很长而且很古怪的名字《一种求极大极小和切线的新方法,它也适用于分式和无理量,以及这种新方法的奇妙类型的计算》。就是这样一片说理也颇含糊的文章,却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以含有现代的微分符号和基本微分法则。1686年,莱布尼茨发表了第一篇积分学的文献。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符号学者之一,他所创设的微积分符号,远远优于牛顿的符号,这对微积分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现在我们使用的微积分通用符号就是当时莱布尼茨精心选用的。 微积分学的创立,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过去很多初等数学束手无策的问题,运用微积分,往往迎刃而解,显示出微积分学的非凡威力。 前面已经提到,一门科学的创立决不是某一个人的业绩,他必定是经过多少人的努力后,在积累了大量成果的基础上,最后由某个人或几个人总结完成的。微积分也是这样。 不幸的事,由于人们在欣赏微积分的宏伟功效之余,在提出谁是这门学科的创立者的时候,竟然引起了一场悍然大波,造成了欧洲大陆的数学家和英国数学家的长期对立。英国数学在一个时期里闭关锁国,囿于民族偏见,过于拘泥在牛顿的“流数术”中停步不前,因而数学发展整整落后了一百年。 其实,牛顿和莱布尼茨分别是自己独立研究,在大体上相近的时间里先后完成的。比较特殊的是牛顿创立微积分要比莱布尼词早10年左右,但是整是公开发表微积分这一理论,莱布尼茨却要比牛顿发表早三年。他们的研究各有长处,也都各有短处。那时候,由于民族偏见,关于发明优先权的争论竟从1699年始延续了一百多年。 应该指出,这是和历史上任何一项重大理论的完成都要经历一段时间一样,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工作也都是很不完善的。他们在无穷和无穷小量这个问题上,其说不一,十分含糊。牛顿的无穷小量,有时候是零,有时候不是零而是有限的小量;莱布尼茨的也不能自圆其说。这些基础方面的缺陷,最终导致了第二次数学危机的产生。 直到19世纪初,法国科学学院的科学家以柯西为首,对微积分的理论进行了认真研究,建立了极限理论,后来又经过德国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进一步的严格化,使极限理论成为了微积分的坚定基础。才使微积分进一步的发展开来。 任何新兴的、具有无量前途的科学成就都吸引着广大的科学工作者。在微积分的历史上也闪烁着这样的一些明星:瑞士的雅科布·贝努利和他的兄弟约翰·贝努利、欧拉、法国的拉格朗日、科西…… 欧氏几何也好,上古和中世纪的代数学也好,都是一种常量数学,微积分才是真正的变量数学,是数学中的大革命。微积分是高等数学的主要分支,不只是局限在解决力学中的变速问题,它驰骋在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园地里,建立了数不清的丰功伟绩。 微积分的基本内容 研究函数,从量的方面研究事物运动变化是微积分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叫做数学分析。 本来从广义上说,数学分析包括微积分、函数论等许多分支学科,但是现在一般已习惯于把数学分析和微积分等同起来,数学分析成了微积分的同义词,一提数学分析就知道是指微积分。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包括微分学和积分学。 微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极限理论、导数、微分等。 积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定积分、不定积分等。 微积分是与应用联系着发展起来的,最初牛顿应用微积分学及微分方程为了从万有引力定律导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此后,微积分学极大的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经济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应用科学各个分支中的发展。并在这些学科中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的出现更有助于这些应用的不断发展。 一元微分 定义 设函数y = f(x)在某区间内有定义,x0及x0 + Δx在此区间内。如果函数的增量Δy = f(x0 + Δx) − f(x0)可表示为 Δy = AΔx0 + o(Δx0)(其中A是不依赖于Δx的常数),而o(Δx0)是比Δx高阶的无穷小,那么称函数f(x)在点x0是可微的,且AΔx称作函数在点x0相应于自变量增量Δx的微分,记作dy,即dy = AΔx。 通常把自变量x的增量 Δx称为自变量的微分,记作dx,即dx = Δx。于是函数y = f(x)的微分又可记作dy = f'(x)dx。函数的微分与自变量的微分之商等于该函数的导数。因此,导数也叫做微商。 几何意义 设Δx是曲线y = f(x)上的点M的在横坐标上的增量,Δy是曲线在点M对应Δx在纵坐标上的增量,dy是曲线在点M的切线对应Δx在纵坐标上的增量。当|Δx|很小时,|Δy-dy|比|Δy|要小得多(高阶无穷小),因此在点M附近,我们可以用切线段来近似代替曲线段。 多元微分 同理,当自变量为多个时,可得出多元微分得定义。 积分是微分的逆运算,即知道了函数的导函数,反求原函数。在应用上,积分作用不仅如此,它被大量应用于求和,通俗的说是求曲边三角形的面积,这巧妙的求解方法是积分特殊的性质决定的。 一个函数的不定积分(亦称原函数)指另一族函数,这一族函数的导函数恰为前一函数。 其中:[F(x) + C]' = f(x) 一个实变函数在区间[a,b]上的定积分,是一个实数。它等于该函数的一个原函数在b的值减去在a的值。 ---------------------------------------------------------------------------- 概率论 probability theory 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的数学分支。随机现象是相对于决定性现象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某一结果的现象称为决定性现象。例如在标准大气压下,纯水加热到100℃时水必然会沸腾等。随机现象则是指在基本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系列试验或观察会得到不同结果的现象。每一次试验或观察前,不能肯定会出现哪种结果,呈现出偶然性。例如,掷一硬币,可能出现正面或反面,在同一工艺条件下生产出的灯泡,其寿命长短参差不齐等等。随机现象的实现和对它的观察称为随机试验。随机试验的每一可能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一个或一组基本事件统称随机事件,或简称事件。事件的概率则是衡量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量度。虽然在一次随机试验中某个事件的发生是带有偶然性的,但那些可在相同条件下大量重复的随机试验却往往呈现出明显的数量规律。例如,连续多次掷一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的频率随着投掷次数的增加逐渐趋向于1/2。又如,多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其测量结果的平均值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逐渐稳定于一常数,并且诸测量值大都落在此常数的附近,其分布状况呈现中间多,两头少及某程度的对称性。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就是描述和论证这些规律的。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还需要研究某一特定随机现象的演变情况随机过程。例如,微小粒子在液体中受周围分子的随机碰撞而形成不规则的运动(即布朗运动),这就是随机过程。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计算与随机过程有关的某些事件的概率,特别是研究与随机过程样本轨道(即过程的一次实现)有关的问题,是现代概率论的主要课题。概率论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军事和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概率论的起源与赌博问题有关。16世纪,意大利的学者开始研究掷骰子等赌博中的一些简单问题。17世纪中叶,法国数学家B.帕斯卡、费马及荷兰数学家C.惠更斯基于排列组合方法,研究了一些较复杂的赌博问题,他们解决了分赌注问题、赌徒输光问题等。随着18、19世纪科学的发展,人们注意到在某些生物、物理和社会现象与机会游戏之间有某种相似性,从而由机会游戏起源的概率论被应用到这些领域中;同时这也大大推动了概率论本身的发展。使概率论成为数学的一个分支的奠基人是瑞士数学家J.伯努利,他建立了概率论中第一个极限定理,即伯努利大数定律,阐明了事件的频率稳定于它的概率。随后棣莫弗和.拉普拉斯 又导出了第二个基本极限定理(中心极限定理)的原始形式。拉普拉斯在系统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写出了《分析的概率理论》,明确给出了概率的古典定义,并在概率论中引入了更有力的分析工具,将概率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世纪末,俄国数学家.切比雪夫、.马尔可夫、.李亚普诺夫等人用分析方法建立了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的一般形式,科学地解释了为什么实际中遇到的许多随机变量近似服从正态分布。20世纪初受物理学的刺激,人们开始研究随机过程。这方面.柯尔莫哥洛夫、N.维纳、.马尔可夫、辛钦、P.莱维及W.费勒等人作了杰出的贡献。 如何定义概率,如何把概率论建立在严格的逻辑基础上,是概率理论发展的困难所在,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一直持续了3个世纪。20世纪初完成的勒贝格测度与积分理论及随后发展的抽象测度和积分理论,为概率公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这种背景下,苏联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1933年在他的《概率论基础》一书中第一次给出了概率的测度论的定义和一套严密的公理体系。他的公理化方法成为现代概率论的基础,使概率论成为严谨的数学分支,对概率论的迅速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还有三个月就是毕业生们答辩的时间了,但是很多毕业生们目前连选题都还没有选好。时间紧迫,我立马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供毕业生们参考! 1、导数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 2、导数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 3、导数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 4、等价无穷小在求函数极限中的应用及推广 5、迪克斯特拉(Dijkstra)算法及其改进 6、第二积分中值定理“中间点”的性态 7、对均值不等式的探讨 8、对数学教学中开放题的探讨 9、对数学教学中开放题使用的几点思考 10、对现行较普遍的彩票发行方案的讨论 11、对一定理证明过程的感想 12、对一类递推数列收敛性的讨论 13、多扇图和多轮图的生成树计数 14、多维背包问题的扰动修复 15、多项式不可约的判别方法及应用 16、多元函数的极值 17、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应用 18、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应用 19、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 20、多元函数极值问题 21、二次曲线方程的化简 22、二元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应用 23、二元函数的极值存在的判别方法 24、二元函数极限不存在性之研究 25、反对称矩阵与正交矩阵、对角形矩阵的关系 26、反循环矩阵和分块对称反循环矩阵 27、范德蒙行列式的一些应用 28、方阵A的伴随矩阵 29、放缩法及其应用 30、分块矩阵的应用 31、分块矩阵行列式计算的若干方法 32、辅助函数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 33、复合函数的可测性 34、概率方法在其他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35、概率论的发展简介及其在生活中的若干应用 36、概率论在彩票中的应用 37、概率统计在彩票中的应用 38、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9、概率在点名机制中的应用 40、高阶等差数列的通项,前n项和公式的探讨及应用 41、给定点集最小覆盖快速近似算法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应用 42、关联矩阵的一些性质及其应用 43、关于Gauss整数环及其推广 44、关于g-循环矩阵的逆矩阵 45、关于二重极限的若干计算方法 46、关于反函数问题的讨论 47、关于非线性方程问题的求解 48、关于函数一致连续性的几点注记 49、关于矩阵的秩的讨论 _ 50、关于两个特殊不等式的推广及应用 51、关于幂指函数的极限求法 52、关于扫雪问题的数学模型 53、关于实数完备性及其应用 54、关于数列通项公式问题探讨 55、关于椭圆性质及其应用地探究、推广 56、关于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求解 57、关于一类非开非闭的商映射的构造 58、关于一类生态数学模型的几点思考 59、关于圆锥曲线中若干定值问题的求解初探 60、关于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研究 61、关于周期函数的探讨 62、函数的一致连续性及其应用 63、函数定义的发展 64、函数级数在复分析中与在实分析中的关系 65、函数极值的求法 66、函数幂级数的展开和应用 67、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判别法的推广和应用 68、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判别 69、函数最值问题解法的探讨 70、蝴蝶定理的推广及应用 71、化归中的矛盾分析法研究 72、环上矩阵广义逆的若干性质 73、积分中值定理的再讨论 74、积分中值定理正反问题‘中间点’的渐近性 75、基于高中新教材的概率学习 76、基于最优生成树的'海底油气集输管网策略分析 77、级数求和的常用方法与几个特殊级数和 78、级数求和问题的几个转化 79、级数在求极限中的应用 80、极限的求法与技巧 81、极值的分析和运用 82、极值思想在图论中的应用 83、几个广义正定矩阵的内在联系及其区别 84、几个特殊不等式的巧妙证法及其推广应用 85、几个重要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 86、几个重要不等式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87、几种特殊矩阵的逆矩阵求法

1.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解数学竞赛题的整体策略 3、谈数学解题中发掘隐含条件的若干途径4、论数学教育中性别差异的影响 5、逆向思维在数学论证中的作用及培养6、谈小学、初中数学的衔接 7、容斥原理及其应用8、从高中课程改革看大学课程改革 9、信息化教育问题10、数学素质教育中的教师素质问题 11. 浅析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12、谈设疑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3、计算机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索 14、谈一类重要的数学方法--分类讨论法15、小学数学竞赛题的教育价值16、在解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 17. 反思教学中的一题多解18. 初探影响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因素 19、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20、关于探索性命题的若干问题 21、数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究22、论小学数学竞赛题的解题方法 23、奥林匹克数学的解题策略24、三角形面积在竞赛中的应用 25. 数学教育中的科学人文精神 26. 数学几种课型的问题设计 27. 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8. 把握发现式教学实质,优化课堂教学 29. 如何评价小学学生的数学素质 30. 阅读材料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31. 数学中的判断之我见 32. 关于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几点设想 33. 反例在数学中的作用 34. 谈谈类比法 35. 数学教学设计随笔 36. 数学CAI应遵循的原则 37. 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若干问题 38. 当代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39. “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40. 数学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 4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案例简析 42. 数学训练,贵在科学 43. 教学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44. 培养数学能力的重要性和基本途径 45. 初探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46. 浅谈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47. 如何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变得更方便 48. 精心设计习题,提高教学质量 49. 我对概念教学的的再认识 50. 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51. 结合数学教学实际开展教研教改 52. 为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环境 53. 利用习题变换,培养思维能力 54.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尝试 55. 观察法及其在数学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56. 直觉思维在解题中的运用 57. 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学—案例三则 58. 概念课是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59. 对概念导入和问题设计的思考 60. 把握概念本质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61. 将研究性学习引入数学课堂教学 62. 数学教学的现代研究 63. 数学探究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教学设计 64. 注重创新性试题的设计 以上为参考论文选题,学生写论文时可选用,也可按选题提供的范围和方向,根据自己教学过程中体会最深的某方面自定论文选题1.关于数学教学目的问题; 2.关于数学思维问题; 3.关于数学教学方法问题; 4.关于学习的迁移问题; 5.关于数学教学的评价问题; 6.关于熟练技能与深刻理解的关系问题; 7.数学的实用功能与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相关关系的研究; 8.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研究; 9.班级授课制中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0.数学发现法(探究式)教学可实施的基本内容、对象和范围; 11.对数学教学中“可接受性原则”的认识及其具体做法的实验研究; 12.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调查分析; 13.诊断和鉴别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方法探析; 14.数学智力因素与数学非智力因素的界定及其对学生学习成绩交互作用的研究; 15.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因素的研究; 16.教法与学法的双向作用研究; 17.学生“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机制以及培养途径的实验研究; 18.数学新课程实施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途径; 19.学生数学观念或数学意识的形成机制和培养途径的实验研究; 20.创设良好的数学教学心理氛围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相关关系 的研究。 21.中学数学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22.形象思维与数学教学。 23.直观思维与数学教学。 24.非智力因素与数学学习。 25.数学美与数学教学。 26.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27.数学作图及图形的教学。 28.数学解题错误的探讨。 29.怎样配备数学习题。 30.数学解题常用的一些思维方法。 31.怎样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2.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参考题 1.有关概率论发展的历史。 2.随机性与必然的数学基础与认识。 3.随机变量的直观认识与数学描述。 4.古典概率型的计算技巧。 5.几何概率型的分析处理。 6.有关概率论之介绍。 7.概率论中数学期望概念。 8.利用期望概率统一引人矩阵概率。 9.期望概率在概率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0.特征函数与因数在概率论中的作用及其含义。 11.关于独立性。 12.大数定律与中心定律之含义。 13.大数定律与概率的统计定义。 14.有关概率不等式。 15.条件概率与条件期望。 16.Bayes公式的扩展。 17.概率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 18.其它数学分支在概率论中的应用。 19.概率题目计算的多解性。 20.数理统计概念。 21.数理统计的过去与现在。 22.数理统计在客观现实中的作用。 23.假设检验的实质与作用。 24.参数估计的作用与处理方法。 25.数理统计在你自己工作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26.学习概率统计的实践与体会。 27.概率统计中的错题分析。 28.如果我讲概率统计的话,我将这样讲(要求具体详细,资料充实,结构新颖)。 29.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处理问题。 30.回归分析理论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设想。三、《微分几何》参考题 1.空间曲线的基本公式及其在曲线论中的作用。 2.渐近线与渐缩线。 3.空间曲线弯曲性的研究。 4.曲率与挠率。 5.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在曲面论中的作用。 6.等矩映象与曲面的内在几何。 7.曲面的第二基本形式在曲面论中的作用。 8.曲面上的曲率线,渐近曲线,测地线。 9.曲面的内在几何与外在几何的相依性。 10.曲面内的基本定理与曲线论的基本定理的比较(相仿之处与不同之处)。 11.高斯曲率的意义与作用。 12.等矩映射与等角映射及等积映射的关系。 13.高斯与波涅公式的意义与作用。 14.伪球面与罗氏几何。四、《复变函数》参考题 1.复变函数在一点解析的等价定义。 2.幅角多值性所导出的问题汇集。 3.小结复变函数的积分。 4.解析与调和函数的关系。 5.漫谈复数∞。 6.0,∞与函数 7.多值函数单值分支的表达与计算。 8.分式线性函数全体对乘法——函数复合——构成群。 9.∞和∞邻域的引进使扩充复平面的为紧空间。 lo.等比级数 ,在函数的泰勒展开式和罗朗展开式中的作用。 11.谈复数的比较大小问题。 五、《实变函数》参考题, 1.关于积分号下取极限(积分与极限交换次序问题)。 ①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积分号下取极限,是积分的一个重要性质,例 如关系到微积分基本定理成立的条件,函数项级数和的性质等等。 ②列举勒贝格积分和黎曼积分在几个问题上的基本结论,分析其 中最基本的要求和相互关系(书上P146第6题可供参考),可以发现勒贝格积分在这方面比黎曼积分好得多,而且是用勒贝格积分的主要好处之一。 ③给出上述基本结论的简单推论,新的证明方法应用例题,并说明它们的意义。 2.关于微积分基本定理(牛顿一菜布尼兹公式) ①什么是微积分基本定理,它的重要意义在哪里? ②黎曼积分情形,相应定理的条件是什么?有什么不足之处? ③勒贝格积分情形,相应的定理的结论和条件又是怎样的?条件减弱在哪里?还有什么问题? ④应用例题。 3.关于绝对连续函数。 ①绝对连续的定义是什么?有些什么等价说法或充分必要条件,并证明之。绝对连续与连续、一致连续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关系。 ②证明绝对连续函数列一致收敛的极限,可微函数与绝对连续函 数复合,仍为绝对连续的。 ③绝对连续函数几乎处处可微,能否做到处处可微?举例!绝对连续函数与它的导致关系如何,与微积分基本定理有什么关系。 ④绝对连续函数全体组成线性空间。 4.关于勒贝格积分。 ①试将关于勒贝格积分的定义综合起来,做出一个统一,一般的勒贝格积分定义,并说明勒贝格积分仍然是“分割、求积、取极限”的结果,勒贝格积分的“分割”与黎曼积分又有何根本不同之处? ②说明勒贝格积分在几何上仍是“曲边梯形的面积”。 ③证明对于勒贝格积分,也和黎曼积分一样,无界函数的积分(广 义积分)和无界区域上的积分(无穷积分),都是有界函数在有界域上的积分的极限。 ④勒贝格积分有哪些黎曼积分所没有的重要性质。从积分的定义看,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类积分有许多重大差别。 ⑤勒贝格积分有许多重要性质,带来一些什么好处? 5.关于测度。 ①总结定义点集的勒贝格测度的过程,并与数学分析中定义区域的面积的过程(重积分前面部分)作比较,分析其中不同之处,以及为什么因为这些不同,导致黎曼积分和勒贝格积分在性质上有许多重大差别。 ②说明勒贝格测度长度、面积、体积概念的推广,当平面区域可求面积时,它的面积和勒贝格测度相等。 ③列举勒贝格测度的重要性质,说明它们与勒贝格积分性质的关 系(例如测度的可数可加性与积分的可数可加性有什么关系,单调集列极限的测度(定理3、2、6~3、2、10)与勒维定理(定理5、4、2的关系)。 6.关于可测函数。 ①可测函数与连续函数,可积函数从定义上、性质上看有什么关系和差别。 ②全体可测函数构成线性空间,构成环。 ③试说明鲁金定理的意义,以及它与黎斯定理、叶果洛夫定理的关系。你如何理解“可测函数近于连续函数”及其理由。 7.关于可测函数列的各种收敛概念。 ①试述实变函数论中及数学分析中讲过的各种收敛概念的定义和性质、互相之间的关系。以及引进这些概念的意义和用处。 ②从黎斯定理和叶果洛夫定理出发说明,你怎么理解“几乎处处收敛,近乎一致收敛”。 8.关于点集上的连续函数。 ①定义,性质。 ②与数学分析中讲的连续的关系。 9.集合论和点集论的方法在实变函数论中的意义。 从一些具体例子出发说明,为了解决数学分析中一些结果不够完善的问题,如推广它们的结论,有必要用这种方法去研究函数,用它也确实有好的效果。说明集合论是测度论和积分论的基础。 以上问题,除参考.所用教材外,还可参考程其襄等编《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基础》。朱玉楷编《实变函数简编》等有关书籍资料。

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只是需要题目吗?论文呢?

复变函数项级数毕业论文

4.1.3复变函数项级数定义4.3设{fn(z)}(n=1,2,…)为一复变函数列,其中各项均在复数域D上有定义,称表达式∑∞〖〗n=1fn(z)=f1(z)+f2(z)+…+fn(z)+…(4.2)为复变函数项级数.该级数的前n项和Sn(z)=f1(z)+f2(z)+…+fn(z)为级数的部分和.若z0为D上的固定点,limn→∞Sn(z)=S(z0),则称复变函数项级数()在z0点收敛,z0称为级数∑∞〖〗n=1fn(z)的一个收敛点,收敛点的集合称为级数∑∞〖〗n=1fn(z)的收敛域.若级数∑∞〖〗n=1fn(z)在z0点发散,则称z0为级数∑∞〖〗n=1fn(z)的发散点,发散点的集合称为级数∑∞〖〗n=1fn(z)的发散域.若对D内的任意点z,都有limn→∞Sn(z)=S(z),则称级数∑∞〖〗n=1fn(z)在D内处处收敛.并称S(z)为级数的和函数.下面我们重点讨论一类特别的解析函数项级数——幂级数,它是复变函数项级数中最简单的情形.4.2幂级数〖〗在复变函数项级数的定义中,若取fn(z)=an(z-z0)n或fn(z)=anzn(n=1,2,…),就得到函数项级数的特殊情形∑∞〖〗n=0an(z-z0)n=a0+a1(z-z0)+a2(z-z0)2+…+an(z-z0)n+…(4.3)或∑∞〖〗n=0anzn=a0+a1z+a2z2+…+anzn+…(4.4)形如()或()的级数称为幂级数,其中,a0,a1,…,an,…和z0均为复常数.在级数(4.3)中,令z-z0=ξ,则化为式(4.4)的形式,称级数(4.4)为幂级数的标准形式,式(4.3)称为幂级数的一般形式.为方便,今后我们以幂级数的标准形式(4.4)为主来讨论,相关结论可平行推广到幂级数的一般形式(4.3).4.2.1幂级数的收敛性关于幂级数收敛问题,我们先介绍下面的定理.定理4.5(Abel定理)若幂级数∑∞〖〗n=0anzn在z=z0(≠0)处收敛,则此级数在|z|<|z0|内绝对收敛(即∑∞〖〗n=0|anzn|收敛);若在z=z0处发散,则在|z|>|z0|内级数发散.证若∑∞〖〗n=0anzn在z=z0(≠0)处收敛,即级数∑∞〖〗n=0anzn0收敛,所以limn→∞anzn0=0因而,存在常数M>0使得对所有的n,有|anzn0|<M当|z|<|z0|时,|anzn|=|anz0|z〖〗z0n<Mz〖〗z0n,而级数∑∞〖〗n=0z〖〗z0n收敛,所以,∑∞〖〗n=0anzn绝对收敛.若∑∞〖〗n=0anzn在z=z0(≠0)发散,假设存在一点z1,使得当|z1|>|z0|时,∑∞〖〗n=0anzn1收敛.则由上面讨论可知,∑∞〖〗n=0anzn0收敛,与已知∑∞〖〗n=0anzn0发散矛盾!因此,∑∞〖〗n=0anzn在|z|>|z0|发散.由Abel定理,我们可以确定幂级数的收敛范围,对于一个幂级数来说,它的收敛情况有以下三种情形:(1)对所有正实数z=x,∑∞〖〗n=0anxn都收敛,由Abel定理,∑∞〖〗n=0anzn在复平面上处处绝对收敛;(2)对所有的正实数x,∑∞〖〗n=0anxn(x≠0)发散,由Abel定理,∑∞〖〗n=0anzn在复平面内除原点z=0外处处发散;(3)既存在使级数收敛的正实数x1>0,也存在使级数发散的正实数x2>0,即z=x1时级数∑∞〖〗n=0anxn1收敛,z=x2时级数∑∞〖〗n=0anxn2发散.由Abel定理,∑∞〖〗n=0anzn在|z|≤x1内,级数绝对收敛,在|z|≥x2内级数发散.在情形(3)中,可以证明,一定存在一个有限的正数R,使得幂级数∑∞〖〗n=0anzn在圆|z|<R内绝对收敛,在|z|>R时发散,则称R为幂级数的收敛半径,称|z|<R为幂级数的收敛圆.约定在第一种情形,R=∞;第二种情形,R=0.而对于幂级数∑∞〖〗n=0an(z-z0)n,收敛圆是以z0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z-z0|<R.至于在收敛圆的圆周|z|=R(或|z-z0|=R)上,∑∞〖〗n=0anzn或∑∞〖〗n=0an(z-z0)n的收敛性较难判断,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关于幂级数收敛半径的求法,同实函数的幂级数类似,可以用比值法和根植法.定理4.6(幂级数收敛半径的求法)设幂级数∑∞〖〗n=0anzn,若下列条件之一成立:(1)(比值法)limn→∞an+1〖〗an=L;(2)(根值法)limn→∞n〖〗|an|=L.则幂级数∑∞〖〗n=0anzn的收敛半径R=1〖〗L.证明从略.当L=0时,R=∞;当L=∞时,R=0.例4.4求下列幂级数的收敛半径:(1)∑∞〖〗n=1zn〖〗n3(讨论圆周上情形);(2)∑∞〖〗n=1(z-1)n〖〗n(讨论z=0,2的情形);(3)∑∞〖〗n=0(cosin)zn.解(1)因为limn→∞an+1〖〗an=limn→∞1〖〗(n+1)3〖〗1〖〗n3=limn→∞n〖〗n+13=1或者limn→∞n〖〗|an|=limn→∞n〖〗1〖〗n3=limn→∞1〖〗n〖〗n3=1所以,收敛半径R=1,从而级数的收敛圆为|z|<1.由于在圆周|z|=1,级数∑∞〖〗n=1zn〖〗n3=∑∞〖〗n=11〖〗n3收敛(p级数,p=3>1),所以,级数在圆周|z|=1上也收敛.因此,所给级数的收敛范围为|z|≤1.(2)由于limn→∞an+1〖〗an=limn→∞1〖〗(n+1)〖〗1〖〗n=limn→∞n〖〗n+1=1,故收敛半径R=1,从而它的收敛圆为|z-1|<1.在圆周|z-1|=1上,当z=0时,原级数成为∑∞〖〗n=1(-1)n1〖〗n(交错级数),所以收敛;当z=2时,原级数为∑∞〖〗n=11〖〗n,发散.表明在收敛圆周上,既有收敛点又有发散点.(3)由于an=cosin=1〖〗2(en-e-n),所以limn→∞an+1〖〗an=limn→∞en+1-e-(n+1)〖〗en-e-n=limn→∞en(e-e-2n-1)〖〗en(1-e-2n)=e故收敛半径为R=1〖〗e.例4.5求幂级数∑∞〖〗n=1(-1)n1+sin1〖〗n-n2zn的收敛半径.解因为limn→∞n〖〗(-1)n1+sin1〖〗n-n2=limn→∞1+sin1〖〗n-n=limn→∞1+sin1〖〗n1〖〗sin1〖〗n-sin1〖〗n〖〗1〖〗n=e-1故所求收敛半径为R=e.例4.6求幂级数∑∞〖〗n=1(-i)n-1(2n-1)〖〗2nz2n-1的收敛半径.解记fn(z)=(-i)n-1(2n-1)〖〗2nz2n-1,则limn→∞fn+1(z)〖〗fn(z)=limn→∞(2n+1)2n|z|2n+1〖〗(2n-1)2n+1|z|2n-1=1〖〗2|z|2当1〖〗2|z|2<1时,即|z|<2时,幂级数绝对收敛;当1〖〗2|z|2>1时,即|z|>2时,幂级数发散.所以,该幂级数的收敛半径为R=2.4.2.2幂级数的运算和性质和实函数的幂级数类似,复变函数的幂级数也可以进行加、减、乘等运算.设幂级数∑∞〖〗n=0anzn=S1(z),∑∞〖〗n=0bnzn=S2(z),收敛半径分别为R1、R2,则∑∞〖〗n=1anzn±∑∞〖〗n=1bnzn=∑∞〖〗n=0(an±bn)zn=S1(z)±S2(z),|z|<R(4.5)∑∞〖〗n=1anzn∑∞〖〗n=1bnzn=∑∞〖〗n=0(anb0+an-1b1+…+a0bn)zn=S1(z)S2(z),|z|<R(4.6)其中,R=min(R1,R2).复变函数的幂级数还可以进行复合运算.设h(z)在D内解析,且|h(z)|<R,z∈D,则f(h(z))在D内解析,且f(h(z))=∑∞〖〗n=0anhn(z),z∈D.在f(z)的幂级数展开中,可以用z的一个函数h(z)去代换展开式中的z,这在后面解析函数的级数展开中经常用到.幂级数∑∞〖〗n=oanzn在其收敛圆|z|<R内,还具有如下性质:(1)它的和函数S(z)=∑∞〖〗n=0anzn在|z|<R内解析;(2)在收敛圆内幂级数可逐项求导,即S′(z)=∑∞〖〗n=1nanzn-1,|z|<R;(4.7)(3)在收敛圆内幂级数可逐项积分,即∫CS(z)dz=∑∞〖〗n=0∫Canzndz=∑∞〖〗n=0an〖〗n+1zn+1,(4.8)|z|<R,C为|z|<R内的简单曲线.

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只是需要题目吗?论文呢?

就是看使分母为零的数,这道题0就是他的极点再比如,sinz/z的4次幂o是分母的4阶极点,但是同时也是分子的1阶,所以0是分式的3阶极点~

1、选题尽量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一是便于收集数据,二是通过论文写作,对考生今后工作也有帮助,一举两得。反之,选一个与工作毫不相干的题目,从头开始,只能落得个事倍功半的结果。2、选择感兴趣的题目做论文是原创性的工作,因此,考生对某个方面感兴趣,会促使自己积极主动地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强烈的成就动机将是做一篇优秀论文的基础。3、学术类文献综述类题目尽量不要选对所有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来讲,做学术论文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绝不是想象中那样轻松。自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强化复习通过考试,但做研究是完全不同的过程。只有在考生花费精力查阅大量文献后,才能知道可以做什么课题,还需要考生自己去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报告。综述性论文需要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从选题到提交论文,一般仅有3个月时间,真正码字可能就一两个星期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查阅到写综述的参考文献,难度相当大。时间短难度大,很少考生能将这些类型的论文写得好和有一定深度。不过,如果你实力很强,那也是可以的。当然,每次没能通过论文答辩的考生,绝大部分都是选择了这些雷区类型题目,希望大家吸取教训。

凸函数的性质与应用毕业论文

(1)文献研究法根据所要研究内容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获得充足的资料,从而全面地了解所研究课题的背景、历史、现状以及前景。(2)研究项目分析法在进行理论的搜集与分析之后,根据现有的研究项目对宠物进化模型,宠物行为模型模型的整体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使理论有理有据,设计更合理。

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调查法

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3、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和控制性。

4、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5、实证研究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论文的研究方法一般从较宽泛的领域看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从取材方面来看有实证研究(实际调查案例为分析基础)与文献归纳法等;如从分析手法上来看有归纳法、演绎法与比较分析法等等。不过要看你是什么专业,专业不一样运用的研究方法是不一样的。

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3)大致的进度安排;(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6)经费概算;(7)预期研究结果;(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 论文提纲 前言、 一、1、2、3、··· ···二、1、2、3、··· ···三、1、2、3、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五、预期的结果六、进度安排

数项级数毕业论文

大概方向能在稍微具体点么?数学教学这方面的话省级的《教育界》可以考虑,性价比不错,同类期刊也算比较不错的,白杜输入壹品优,我发过教育界的稿子的,有编辑邮箱的。

具体内容不限?

前言: 当今,在社会环境对从业人员要求具有更高学历的激励下,在各类专业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的进程中,广泛地存在着要求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的愿望.特别对于原来只学过普通微积分课程的人来说,他们在补习各自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时,因缺乏牢固的数学基础,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困难.本论文就是在为他们讲授数学分析理论基础课的讲义的基础上写成的.考虑到在职人员投入业余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要他们系统地学完一门数学分析这样的大课程几乎是不可能的.一种可行而有效的做法或许是这样的--选择几个起主导作用的专题,讲授其中那些具有原则意义的概念和思想,通过举例讨论一些典型问题的解法. 序言: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步伐日益加快.实行5天工作制,使教学总时数减少,而新的专业课程却不断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传统的专业课程应该如何处置,这样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而这时,教育部师范司启动了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计划.在我们进行"数学专业培养方案"项目的研究中,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一是简单化的做法,或者削减必修课的数量,将一些传统的数学课程从必修课的名单中去掉,变为选修课,或者少讲内容减少课时;二是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建立一些理论平台,减少一些繁琐的论证和计算,以达到削减课时,同时又能保证基本教学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实数理论 建立实数的原则与完备有序域 * 戴德金分划说简介 无限小数与实数 实数完备性的等价命题 * 上极限与下极限 第二章 连续性 n维欧氏空间 函数概念的演进 函数极限和连续的一般定义 连续函数的整体性质 不动点与压缩映射原理简介 第三章 微分学 可微性的统一定义 可微函数的性质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函数的性质 凸函数 例题续编 第四章 积分学 定积分概念与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可积条件 定积分的性质 变限积分 反常积分 第五章 级数 数项级数综述 一致收敛概念的提出 一致收敛判别 一致收敛函数列(或级数)的性质 1、小学数学论文的组成 小学数学论文具有类型多样、形式活泼等特点,有的侧重于经验的总结,实验结果的阐述,包括实验过程、手段、方法和结果的记录;有的侧重于理论性的研究,包括对研究课题的提出,对研究成果的分析、推导、论证和应用等。但不论哪类论文,主要由标题、摘要、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标题就是论文的总题目,是文章基本内容的缩影,古人云:“立片言以居要,乃全篇之警策。”所以拟定标题应该力求简短、明确、质朴、醒目,既要防止太冗长,又要避免太概括,使人不明了;既要防止文不对题或过于陈旧,又要避免追求新颖、空泛而没有实际的内容。 摘要一般包括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成果或价值等,便于读者迅速了解全文的概貌。所以摘要应简明扼要,引人入胜,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且能独立使用。 前言也称引言或绪言,一般包括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或起点,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手段,研究的意义或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对研究的意义或价值应力求实事求是,既不可拔高,也不可贬低或过分谦虚。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作为表达作者个人研究成果的部分,所占篇幅较大,有时还必须辅以必要的小标题,应力求概念清晰,论点明确,论证严密,论据充分,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创新性,同时条理要清楚,文字应通俗简明。 结论是对正文中所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出基本点,这是课题解决的答案。结论作为理论分析和实验的逻辑发展,是论述的概括集中和升华,由局部到一般,由具体事实、经验,上升到理论概括,是整篇论文的归宿,所以应力求完整、准确、鲜明,还应如实指出本理论的使用范围和成果的意义,以及本文尚未解决的问题和继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是反映作者严肃的科学态度和研究工作的依据,其中包括撰写该论文所参考的书籍(作者姓名、书名、版次、页数、出版者、出版年份)或期刊(作者姓名、标题、刊物名称、卷或期、页数、年份)。 2、小学数学论文的撰写过程 第一步,选题、选材。 要想写什么内容的文章,无论是理论探讨方面,还是教材教法方面和解题方法技巧方面,以及教学经验总结方面,对阐述问题的深度、广度等,要心中有数,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主题性。 无论选择哪方面的内容与具体题材,都必须力求具有先进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根据文献检索方法,尽可能多地查阅资料,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其次,深入钻研这些文献资料,看看能否得到进一步启发,有无新的见解。尽管选题可能重复,类似的题材较多,但也可以从不同侧面结合不同实例,根据不同对象写出一定的新意来,使观点更明确,方法更有效,使其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更强。第三,选题要从实际出发,题目大小、题材的深度和广度要恰当。 第二步,拟纲、执笔。 论文选题确定后,就要注意写好提纲,这是写好文章的基础。首先,要将内容、结构布局好,要拟定一个写作提纲,准备分几个部分,各个部分集中讲几个问题,这些部分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如何,都需要进一步精心设计,使其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其次,要注意各种文章的特点。写理论性的文章,最好能再确定大小标题,叙述上力求论点明确,可信度强,便于别人借鉴;写教材分析方面的文章,应进行比较,提出改进意见或提示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等。 第三步,修改、定稿。 修改是文章初稿完成后的一个加工过程,它包括对论文文字的修饰,以及科学性的推敲等。论文初稿形成后,应从头至尾反复地阅读,逐句逐段推敲,审核一下文中的论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合理,结构是否严谨,计算是否正确等。一篇好的小学数学论文,应该是数文并茂。就是说,既要有好的数学内容,又要有好的文字表达。所以,文字的工夫对数学论文来说很为重要。数学论文,贵在朴实,少用浮词,免得冲淡文章的中心,文字应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用词应准确简炼,表达完整,特别是中心内容一定要阐述透彻清楚。此外,书写要规范,题号、图号、标点也要正确。修改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只有对文稿反复推敲、修改,才能消除不应有的错误。只有经过反复修改加工,文章的质量才会不断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据初步研究,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辨证思维。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例如,通用教材第一册出现,可以使学生初步地直观地知道第二个加数变化了,得数也随着变化了。到中年级课本中还出现一些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被乘数(或被除数)变化,积(或商)是怎样跟着变化的。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三)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2+3)+5=2+(3+5),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与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57+28+12)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至于解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三 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举个具体例子:“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里面有没有一个数,它的约数只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断定上面的判断是错误的。

有关函数项级数的论文开题报告

数学与应用数学幂函数论文,行咯,多少字的,姐给.

1 北方民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开 题 报 告 书 题目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指导教师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2 北方民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开 题 报 告 书 2014年 3月 12 日 姓 名 院(部) 数信学院 课题性质 学 号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课题来源 老师提供 题 目 探索“积分学”所蕴含的数学美 一、 选题的目的、意义(含国内外相同领域、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选题的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3 二、本题的基本内容: 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方法及进度计划 4 三、推荐使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四、 指导教师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五、院(部)审查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还有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姓名性别学号学院专业年级论文题目 函数极值的探究与应用 □教师推荐题目 □自拟题目 题目来源题目类别指导教师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选题目的: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函数极值在不同的情况下的求值问题,特别是当函数是一元、二元或者多元时的极值求解。为学习函数极值问题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从而给学者在函数极值的求解提供充足的知识。理论意义:整合函数极值的有关求解问题,有助于函数极值的更进一步研究。现实意义:为初学函数极值问题提供有关的资料,也为考研及掌握函数极值提供较全面的知识准备。选题的研究现状(理论渊源及演化、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内相关研究综述):函数极值是有关函数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它对于掌握函数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有关的研究中都有关于函数极值的讨论,并在不少的学报及学术性论文中都有关于函数极值问题的有关见解,同时这些学者都研究的比较透彻、全面。论文(设计)主要内容(提纲):本文重点介绍了有关函数极值的求解问题及其运用。比较系统的介绍当函数是一元、二元及多元时函数极值的不同求解方法,及有关函数极值的定理及证明。 在介绍各元函数求解方法时给出了相应的函数极值求解的例题,有助于理解求函数极值的有关定理,并对函数极值求解的掌握。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研究的主要问题:不同元函数的极值求解的相关定理及其证明。重难点是这些定理的证明及应用问题。研究目标:给出有关不同元函数的极值的求解定理。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法:分析和综合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技术路线:理论研究; 实验方案:参照书本的相关知识,及相关文章; 可行性分析:综合各种函数极值的求解问题,从而得出自己的研究。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综合不同元的函数,给出不同元的函数极值的相关定理与证明,总结出比较系统的有关函数极值的求解问题。进度安排及预期结果: 第七学期第十五周之前:开题报告; 2010年寒假期间:搜集、整理资料,构思、细化研究路线; 第八学期第一至六周:撰写论文,完成“研究路线”中的前四个阶段; 第八学期第七、八周:撰写论文,给出简化阶梯形矩阵在向量空间中的若干重要应用; 第八学期第九周:按照琼州学院教务处制定的《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排印论文; 第八学期第十周:做好答辩前的准备工作。参考文献: [1]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数学分析(第三版)(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方保镕等.矩阵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 [3]吉艳霞.求函数极值问题的方法探究[J].运城学院学报.2006, [4] 李关民,王娜.函数极值高阶导数判别法的简单证明[J].沈阳工程学报.2009. [5] 李文宇.求多元函数极值的一种新方法[J].鸡西大学学报.2006. 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 答辩小组意见:组长签名:年 月 日 备注:1、题目来源栏应填:教师科研、社会实践、实验教学、教育教学等;2、题目类别栏应填:应用研究、理论研究、艺术设计、程序软件开发等。

数学系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数学系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课题名称: 实积分与复积分的比较研究

一、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通过对《数学分析》和《复变函数》的学习,我了解到《复变函数论》中的许多知识都是在《数学分析》基础上延伸、拓展的,而复积分在很大程度上说,它就是把实积分的变量范围拓宽了,即在复数域中进行积分。积分学是在古代东西方微积分思想萌发和微积分创立前夕欧洲的思想社会背景的基础上,经过多代数学家研究、探索最终形成完整的数学理论。实积分与复积分的比较研究是值得我思考和研究的一个课题。

积分学是函数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无论是实积分还是复积分,都是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而且在几何、物理和工程技术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复积分是复变函数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在研究复变函数,特别是解析函数时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实积分在研究实变函数时所起的作用。无论是在研究复变函数、微分、级数,还是它们的各方面应用,都用到复变函数的积分理论。复积分是实积分的推广,而实积分的计算又用到复积分,因此,比较研复积分和实积分性质和应用对于深刻理解复变函数的理论,并用利用这些理论来解决数学及其他学科中的各种实际问题,都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及研究背景

国内许多数学家对积分学进行分析和研究,而且许多大学教师也对复积分和实积分进行研究。陇东学院数学的完巧玲就对“利用复积分计算实积分”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而且还发表过相关的论文;陕西教育学院的王仲建也发表过“实积分与复积分的联系与区别”的相关论文。国外对积分学的研究要比国内的研究更广泛和深远。实积分和复积分是积分学的具体内容,现代的积分与以前的积分有着一定的区别,但它却是在以前的基础上,经过多代数学家的完善而形成的。积分学最初起源于微积分(微积分起源于牛顿、莱布尼兹),微积分的核心概念是----极限,这个理论的`完善得力于19世纪柯西和魏尔斯特拉斯的工作。17世纪利用积分学求面积、曲线长始于开普勒,他发表了《测量酒桶体积的新科学》。托里拆利、费马、帕斯卡等数学家对以前的积分进行了缺点修补和完善使得积分更接近现代的积分。积分不仅是研究函数的工具,而且在其他方面如几何、物理和工程技术上也有广泛的应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通过对实积分与复积分的比较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熟悉和掌握实积分和复积分的概念和类型,并对其进行分类、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了解复积分和实积分的相关应用。

(1)实积分和复积分比较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该课题目前国内外展的状况以及该课题研究的意义等。

(2)实积分和复积分的相关概念(定积分、曲线积分)及它们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3)对实积分与复积分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应用方面进行比较;实积分与复积分的联系(应用复积分来计算实积分,结合例题进行分析、说明)。

四、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将通过分析、对比、综合等方法对实积分与复积分进行比较研究,最后通过例证说明利用复积分可以解决一些实积分问题。

五、课题的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搜集资料,确定选题范围,联系指导老师(20XX秋1--7周)

第二阶段:选定题目、填写开题报告,准备开题 (20XX秋8--12周)

第三阶段:指导教师指导调研、收集资料、准备撰写初稿 (20XX秋13周--20XX春6周)

第四阶段:撰写初稿、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修改论文 (20XX春7--14周)

第五阶段:提交论文,准备答辩,论文总结 (20XX春15--16周)

六、参考文献

[1] 钟玉泉. 复变函数论[M]. 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数学分析[M].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四川大学数学系. 高等数学(第4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严子谦, 等. 数学分析(第一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孙清华, 赵德修. 新编复变函数题解[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6] 王仲建. 实积分与复积分的联系与区别[N].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25:73-79

[7] 完巧玲. 利用复积分计算实积分[N]. 菏泽学院学报,2010,32(2):1673—2103

[8] 李敏,王昭海. 巧用复变函数积分证明实积分[J]. 数学教学与研究考试周刊,2009,41

[9] 金云娟. 解析函数唯一性定理在复积分上的应用[N]. 丽水学院学报,2009,31(5)

[10] 崔冬玲. 复积分的计算方法[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3:6-9

  • 索引序列
  • 函数项级数的性质毕业论文
  • 复变函数项级数毕业论文
  • 凸函数的性质与应用毕业论文
  • 数项级数毕业论文
  • 有关函数项级数的论文开题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