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概况M1整体布局董家寺M1为方形单室仿木藻井式青砖墓,墓向140°。该墓由竖穴土圹墓道、拱形墓门、正方形墓室和八角形叠涩藻井组成。砌墓青砖6种:长形普通砖为墓室主要用材,花纹雕刻砖,模制,图案有奔鹿、海石榴、莲花、牡丹等;转角砖,转角角度°,用于八角形顶部转角处;方砖,素面,用于铺地和顶部斗四部位;大砖,用于制作斗拱、假门和假窗;小砖,用于斗皿下的第一层。墓道,竖穴土圹式,宽米,长米,深5米,竖穴底部辟通道和长方形土洞,墓室砌于土洞之中。墓门,砖砌券顶洞门式,高129厘米,宽62厘米,深55厘米,方砖铺地,距地面144厘米发券砌顶,楔形砖夹紧,六层丁砌砖封闭。M1墓内设计墓室,正方形,边长240厘米,高127厘米。地面分为三阶:墓道内有一砖铺地面,比墓道高出6厘米;其后又高出6厘米,4块方砖平砌;其后又高出12厘米,平砌方砖,形成棺床。四壁(除墓门外)平砌错缝,转角处竖有仿木半圆形立柱。棺床上平砌5层镶嵌花纹砖一周,丁字砌,后壁设假门、假窗。假门为仿木双扇木门,左扇上雕以半侧身侍女像,倚门而立,掩口含笑,环状髻,花巾绕头一周。假窗由桯、棂组成,隔间坐造。四角距榷床厘米处起叠涩,砍出贴角五层,上承墓室上部八角顶。贴角出层后,四角二分成八角,层层叠涩5厘米。墓顶最下部每面置一斗三升平作斗拱1朵。斗拱上砌 檐枋、方形檐椽各1层。中部菱形牙子两层,最上部3层为方砖砌斗四藻井。M2整体布局董家寺M2,位于M1之上偏东40米的一村民窑庄东部崖面内。墓型基本与M1相同,但远不如M1 装饰内容丰富。室里无任何装饰。正壁却有券顶的洞式墓室,高宽均在90厘米左右,深167厘米。高台宋墓简介高台宋墓较高,位于该村北山之上。该墓保存得十分完整。由竖穴土圹墓道、甬道、券顶式墓门和正方形墓室组成。砌墓砖亦有6种,用途与董家寺M1 相同。墓道长1. 61米,宽米,深米。墓门高127厘米,宽61厘米,深55厘米,方砖铺地。墓室正方形,边长251厘米,高129厘米,到顶通高285厘米。地面铺方砖,基本与墓道呈水平状,无台阶突出。除北壁无假门、假窗外,所有结构与董家寺M1相同。雕砖花纹内容亦为海石榴花、莲花、牡丹和奔鹿,均模制。这种简化的仿木藻井式青砖墓的时代应比 M1稍晚,时代在崇宁年间后期。2墓内装饰董家寺 M1 装饰较为讲究,墓室内下层,镶嵌花纹砖18块,图案有缠枝莲和衔草奔鹿。假门砌有搏柱、上额、门砧和地栿。直棂窗砌有边框、横额、搏柱、立颊、子桯、7棂。斗拱为一斗三升托替木,斗上出耍头,替木两端卷杀,上承抹角形燎檐枋,檐枋置椽头。这种墓型与陇西建炎二年(1128年)砖室的大小、形状一致。亦同大山门彩绘墓记录的数据、形状相同。该墓装饰简单,所用花纹砖具有北宋时期的基本特征,即花朵周围缠枝环绕,大面积的花朵和枝叶繁茂之间主次分明,繁而不乱,明显受到宋瓷图案的影响。假门上无门簪圆钉,表现出较早的形制。仿木建筑砖墓从北宋中期,特别是宋神宗以后,在中原十分流行。从简单的一斗三升托替木式把头绞项造,逐渐发展到五铺作的复杂斗拱,是一个较长的时期。可见该墓时代应在北宋中期,即神宗以后到《法式》颁布以前,即崇宁年间所建。 m2无任何装饰,却有1卷顶式洞穴建筑,这种型式要比 m1早,应是神宗以前的墓葬。3彩绘墓葬大山门发现的政和二年彩绘墓虽已被毁,但笔录记载犹存,为研究提供了资料。该墓坐北向南,北偏西15°,由竖穴土圹墓道、券顶墓门和正方形藻井式墓室组成。墓顶为八角形叠涩方砖斗四结构。墓室内通体彩绘,四壁绘制墓主人“宴请图”、“狩猎图”、“出行图”和“居乐图”。四壁下部亦镶嵌花纹砖一周,内容亦为海石榴花、莲花、牡丹和鹿。室内共有人骨架4具,仰身直肢。出土墓志砖、豆绿瓷壶、豆绿暗花瓷碗和灰陶罐各1件。墓志砖墨书楷写:“庆阳合水县大虫谷人户赵文/本门男赵千孙赵得财赵小汉勘莹博士高太/政和二年二月十五日了记”。政和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二年是公元1112年,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说明大山门彩绘墓比董家寺砖墓、高台砖墓时代均晚。
我认为大学里发现的东西,对于考古研究来说具有很多意义,比如说有利于保护我们的文物,有利于我们发现历史的真相,还有利于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播,因此是具有很多好处的,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1.这一发现有利于对于文物的保护。在我们那么多年的历史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因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很多文物都被损坏了,如果这些东西没有被发掘出来,一般都会被损坏,因此我认为这一发现对于考古研究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把这些文物拿出来,从而放到博物馆里进行保护,防止这些文物在自然的状况下损失。毕竟这些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损失了之后就没有了。2.这一发现有利于对历史的研究。很多同学会想考古是为了什么呢?事实上在我们考古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现我们的历史,就像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过很多历史,但是有些历史可能是假的,通过考古能够让我们更清楚的知道这些历史是不是真的,俗话说以史为鉴,当我们知道历史发展的时候,就可以借鉴到我们现在社会中来,让我们现在的社会变得更好,从而有利于我们现在社会的发展,因此具有重大的意义。3.这一发现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在我们的历史上产生了很多的传统文化,有些传统文化得到了流传,比如说我们的美好品德,我们的某些艺术作品等等,但是还有很多的传统文化消失在了历史中,通过对这些文物的挖掘,能够让某些传统文化再现现实,或者是辅助某些传统文化的传播,比如说我们的传统字画,我们的瓷器等等,因此我认为这一发现具有很多重要的意义,不仅仅是钱的价值,更是文化的价值。
总而言之,我认为这一发现对于考古来说就有很多的意义,首先就是有利于我们对于文物的保护,因为如果我们没有发现的话,这些文物可能慢慢的就损毁了,其次能够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事情的真相,特别是我们历史上一些重大的事件,所以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当然这一发现还有利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我们知道自己的文明是那么的悠久,我们当然会更自信。
墓室,正方形,边长240厘米,高127厘米。地面分为三阶:墓道内有一砖铺地面,比墓道高出6厘米;其后又高出6厘米,4块方砖平砌;其后又高出12厘米,平砌方砖,形成棺床。四壁(除墓门外)平砌错缝,转角处竖有仿木半圆形立柱。棺床上平砌5层镶嵌花纹砖一周,
丁字砌,后壁设假门、假窗。假门为仿木双扇木门,左扇上雕以半侧身侍女像,倚门而立,掩口含笑,环状髻,花巾绕头一周。假窗由桯、棂组成,隔间坐造。四角距榷床厘米处起叠涩,砍出贴角五层,上承墓室上部八角顶。贴角出层后,四角二分成八角,层层叠涩5厘米。
在西充县晋城镇鹿岩山村212国道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发现了一座古墓。施工人员当即联系了西充县文物局管理部门,挖掘工作随即有序展开。
两边墓室的墓门上分别刻有莲花花纹图样,墙体上则分别刻有鹿含仙草、豹子等动物图样。目前,省文物专家已进入墓地进行勘探,初步判断该墓地为宋代古墓。
扩展资料
考古分析
1、神宗以前,即崇宁以前,合水北宋砖墓基本上与吉岘乡沟门前五代砖墓接近,不过造型上已经有了明显进步,出现了仿木构件和八角形叠涩四斗藻井和券顶式洞室,但仍无任何花纹砖出现。
2、北宋神宗时期,即崇宁年间,合水北宋砖墓已经有了明显改变,出现了花纹砖、假门、假窗,结构相对复杂,砖雕工艺日臻完善。
3、神宗以后,即崇宁年间以后,到宋徽宗政和以前,合水北宋的砖墓更为复杂,不但出现了花纹砖、假门、假窗,还出现了须弥座等。
4、宋徽宗政和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彩绘砖室墓,雕砖艺术进一步发展,内容更为丰富。
5、宋代砖室墓内均有四五具人骨架,置于棺床之上。说明这一时期的墓葬,为一家族的合葬墓(寇正勤)。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宋代墓葬
百度百科-南方地区宋代墓葬研究
宋代流行砖壁墓穴,石棺较为少见,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东北地区。宋人视死如生,墓室与生前所住的房屋一定有相同的雕刻与物品,因此宋墓多是仿木式建筑,有精美的花纹、文字雕刻。宋代,流行着一种奇特的葬俗,夫妇同葬一座双室墓,但双室之间用一道隔墙隔开,宋代文人苏东坡称之为“同坟而异葬”。宋墓造型如同房屋结构,窗户、大门、梁柱一应俱全,且墓壁上的花纹是仿木结构雕刻,这是宋代墓室的一大特点。宋墓皆坐北朝南,有竖穴、斜坡和阶梯倾斜墓道三种,墓室多圆角长方形,但尺度何规模不及汉唐。砖墓中习惯用雕砖装饰,墓壁画精致典雅,所表现的也多为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此外,墓穴藻井顶,位于墓穴正上方,也是宋墓的典型特征,墓壁上多还雕刻有朝凤图,菊花和神仙草等图案,但墓壁雕刻在花纹上主要以莲花为主。比较而言,明清墓室结构较简洁,远没宋墓复杂,雕刻也主要以香草为主。 宋代陵前石雕像群的行列顺序一般依下列形式:华表一对,成六棱体,外表饰有浮雕图案;大象与人物一对,似取“吉祥”谐音;朱雀一对,朱雀也是想象中的禽鸟;瑞兽一对,带翼四足动物,以示尊贵;鞍马及人物两对,表示仪仗队伍;虎、羊各两对;番国使臣三对;文武大臣各两对,到此为至。再往下是神门内外的狮一对;镇陵力士以对、官人一对、内侍一对。其造型风格不同于前代,有明显的写实倾向,比较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宋陵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宋太祖永昌陵,是前期制度的典范,其雕像群中的大象为前代所没有;北宋中期的宋仁宗永昭陵,其人物雕刻比较修长,文臣武将都比较纤弱,而后期的作品则有些粗糙。这与当时发达的雕板印刷工艺使得雕刻工艺得以广泛使用有很大关系。在对墓穴位置的选择上,宋墓有异于前朝,以帝王陵墓为例,宋代帝陵在地形选择上与别代迥异。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依山面河,而宋陵则相反,它面嵩山而背洛水,各陵地形南高北低置陵台于地势最低处。原来,在宋代盛行与汉代图宅术有关的“五音姓利”风水术,该风水术把姓氏按五行分归五音,再按音选定吉利方位。宋代皇帝姓赵,属于“角”音,利于壬丙方位,必须“东南地穹,西北地垂”。因此宋代各陵地形皆东南高而西北低。宋墓陪葬品多为当时的瓷器、灯盏等生活用品。从已挖掘的宋墓看,极少有金银手饰之类的贵重物品。
宋代流行砖壁墓穴,石棺较为少见,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东北地区。宋人视死如生,墓室与生前所住的房屋一定有相同的雕刻与物品,因此宋墓多是仿木式建筑,有精美的花纹、文字雕刻。宋代,流行着一种奇特的葬俗,夫妇同葬一座双室墓,但双室之间用一道隔墙隔开,宋代文人苏东坡称之为“同坟而异葬”。宋墓造型如同房屋结构,窗户、大门、梁柱一应俱全,且墓壁上的花纹是仿木结构雕刻,这是宋代墓室的一大特点。宋墓皆坐北朝南,有竖穴、斜坡和阶梯倾斜墓道三种,墓室多圆角长方形,但尺度何规模不及汉唐。砖墓中习惯用雕砖装饰,墓壁画精致典雅,所表现的也多为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此外,墓穴藻井顶,位于墓穴正上方,也是宋墓的典型特征,墓壁上多还雕刻有朝凤图,菊花和神仙草等图案,但墓壁雕刻在花纹上主要以莲花为主。比较而言,明清墓室结构较简洁,远没宋墓复杂,雕刻也主要以香草为主。 宋代陵前石雕像群的行列顺序一般依下列形式:华表一对,成六棱体,外表饰有浮雕图案;大象与人物一对,似取“吉祥”谐音;朱雀一对,朱雀也是想象中的禽鸟;瑞兽一对,带翼四足动物,以示尊贵;鞍马及人物两对,表示仪仗队伍;虎、羊各两对;番国使臣三对;文武大臣各两对,到此为至。再往下是神门内外的狮一对;镇陵力士以对、官人一对、内侍一对。其造型风格不同于前代,有明显的写实倾向,比较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宋陵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宋太祖永昌陵,是前期制度的典范,其雕像群中的大象为前代所没有;北宋中期的宋仁宗永昭陵,其人物雕刻比较修长,文臣武将都比较纤弱,而后期的作品则有些粗糙。这与当时发达的雕板印刷工艺使得雕刻工艺得以广泛使用有很大关系。在对墓穴位置的选择上,宋墓有异于前朝,以帝王陵墓为例,宋代帝陵在地形选择上与别代迥异。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依山面河,而宋陵则相反,它面嵩山而背洛水,各陵地形南高北低置陵台于地势最低处。原来,在宋代盛行与汉代图宅术有关的“五音姓利”风水术,该风水术把姓氏按五行分归五音,再按音选定吉利方位。宋代皇帝姓赵,属于“角”音,利于壬丙方位,必须“东南地穹,西北地垂”。因此宋代各陵地形皆东南高而西北低。宋墓陪葬品多为当时的瓷器、灯盏等生活用品。从已挖掘的宋墓看,极少有金银手饰之类的贵重物品。
新华网重庆频道7月11日电(记者郭立)近日,在渝(重庆)遂(四川遂宁)高速公路潼南段的田家乡罗汉村大坟嘴施工现场发现大量古墓群,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专家初步断定,这个古墓群属于宋代的古墓,距今接近千年历史。 在这个方圆近一平方公里的施工现场,有两处已挖开的用青石垒成的墓穴,这些青石上有条状和圈状花纹,这些墓穴有的是一墓六棺、有的则是夫妻棺。据考古人员介绍,根据墓穴构造和综合分析,可以断定为宋代的古墓,另外还有部分属明代和清代古墓。根据墓穴的分布和数量推断,应该是一处古墓群。 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执行领队曹宽宁介绍,这次发掘是从去年开始的,共发现文物51处,于今年6月正式开始挖掘,主要是宋明清三个时代,有十三个墓,具有规模大,时代跨度大的特点,对我们研究宋明清三代的墓藏结构非常有意义。作为潼南县来说,像这种考古发掘的机会不多,对进一步了解潼南古代藏俗是很有研究价值。(
不好说 瓷罐里有宋代的铜钱 是多还是少?要知道宋代的铜钱与唐朝的通宝 用得时间比较久使用面大 收藏价值大 历代都有收藏的 给清楚的提问
宋元明时代的陵墓帝陵的布局及其变化宋代帝陵的布局基本上仍沿袭唐代的制度,只是陵园的规模较小。北宋八陵皆在巩县,帝陵墓室上建方形陵丘,陵丘四周筑平面正方形的夯土神墙,每面正中各开一神门,四角建角阙,南神门外立石象生、石望柱、乳台、鹊台,陵丘前南神门内为献殿,即所谓“上宫”。后陵在帝陵之北,布局与帝陵相同,规模比帝陵缩小一倍。北宋帝陵亦有“下宫”(即唐代之寝宫),在帝陵西北、后陵之前,与唐陵下宫在帝陵之西南的方位不同(见巩县宋陵)。南宋六陵攒宫(即暂时安厝的葬身地)皆在绍兴,元灭南宋后被破坏,现在地面上已无痕迹,从文献记载中看亦有“上宫”、“下宫”。辽陵多依山为陵,陵前有享殿(献殿),置奉陵邑和守陵户(见辽庆陵)。金陵被明人破坏,布局不清。元人无陵~
中原和北方地区的北宋墓﹐最富有特色的是一种仿木结构建筑的砖室墓。北宋初年﹐墓室内的仿木结构还很简单。到北宋中期﹐才达到成熟的程度﹐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砖室墓。从这以後﹐墓室的平面又从方形或圆形演变为等边多角形﹐仿木结构则从简单的“一斗三升”托替木或“把头绞项造”演变为五铺作重栱﹐从版门直棂窗演变为雕花格子门。一般多为单室墓﹐後期较大的墓则分前後两室。墓内多用壁画或雕砖作装饰﹐其内容主要是表现墓主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墓主夫妻举行 “开芳宴”的场面(见彩图 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宴饮图 显示图片)﹐有时也有孝子故事图等。在有些北宋末年的墓中﹐还出现了杂剧雕砖。墓室的後壁﹐则往往有“妇女掩门”雕砖。随葬品寥寥无几﹐这可能是由於各种器具什物已充分地绘刻在壁画和雕砖上的缘故。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宋墓﹐与同地区的唐墓相似﹐除了竖穴土坑墓以外﹐主要是简单的长方形砖室墓﹐後者往往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随葬品除陶瓷器外﹐颇有漆器和铜镜﹐偶尔也有银器。江西﹑福建省境内的宋墓﹐有用陶瓷俑随葬的﹐其中包括十二时辰俑和神煞俑。四川省境内的宋墓﹐除砖室墓外﹐还流行石室墓﹐後者多有雕刻﹐其题材为墓主人夫妇“开芳宴”﹐有的则为孝子故事。 北宋帝陵在河南省巩县﹐其地点的选定严格按堪舆术的要求。诸陵形制相同﹐都是以土筑的坟丘为中心﹐用墙垣围成方形的陵域﹐坟丘之前设献殿。四面各开一神门 ﹐门前置石狮。南面较远处设两重土阙﹐各称鹊台与乳台。自乳台至南面神门﹐神道两侧依次列象﹑獬豸﹑鞍马﹑虎﹑羊﹑蕃使﹑文官﹑武士等石雕像。帝陵後面别筑後陵﹐这与汉陵有相似之处﹐却为自唐以来历代帝陵中所仅有(见巩县宋陵)。南宋的帝陵在浙江省绍兴附近。因为算是权殡﹐所以营造较简﹐名为“攒宫”。虽然大体上是沿袭北宋的陵制﹐但没有乳台﹑象生﹐也没有陵垣及四门。献殿之後作玄宫﹐屍体放置在严密坚固的“石藏子”中。 分布在华北﹑内蒙古和东北各地的辽代墓葬﹐具有契丹族的特色。墓室除方形的以外﹐还流行圆形的。一般多为单室墓﹐但身份较高的贵族墓也有设前後两室的。赤峰的辽驸马墓和北京的齐王赵德钧墓﹐都有前﹑中﹑後3室﹐并多设耳室﹐显示了“多室”的特点。墓室内有时有简单的仿木建筑的结构﹐并施彩画。葬具除木棺外﹐盛行石棺。有的墓在石棺内绘毡帐住地和放牧的情形﹐反映了契丹族的游牧生活。辽代晚期开始出现平面呈八角形或六角形的墓室。这个时期受北宋墓的影响较多。特别是汉人的墓﹐有的在仿木结构的砖室中饰砖雕的桌椅﹐有的则在壁画中绘“开芳宴”和孝悌故事图等﹐与北宋墓相似。 董家寺M1为方形单室仿木藻井式青砖墓,墓向140°。该墓由竖穴土圹墓道、拱形墓门、正方形墓室和八角形叠涩藻井组成。砌墓青砖6种:长形普通砖为墓室主要用材,花纹雕刻砖,模制,图案有奔鹿、海石榴、莲花、牡丹等;转角砖,转角角度°,用于八角形顶部转角处;方砖,素面,用于铺地和顶部斗四部位;大砖,用于制作斗拱、假门和假窗;小砖,用于斗皿下的第一层。墓道,竖穴土圹式,宽米,长米,深5米,竖穴底部辟通道和长方形土洞,墓室砌于土洞之中。墓门,砖砌券顶洞门式,高129厘米,宽62厘米,深55厘米,方砖铺地,距地面144厘米发券砌顶,楔形砖夹紧,六层丁砌砖封闭。 墓室,正方形,边长240厘米,高127厘米。地面分为三阶:墓道内有一砖铺地面,比墓道高出6厘米;其后又高出6厘米,4块方砖平砌;其后又高出12厘米,平砌方砖,形成棺床。四壁(除墓门外)平砌错缝,转角处竖有仿木半圆形立柱。棺床上平砌5层镶嵌花纹砖一周,丁字砌,后壁设假门、假窗。假门为仿木双扇木门,左扇上雕以半侧身侍女像,倚门而立,掩口含笑,环状髻,花巾绕头一周。假窗由桯、棂组成,隔间坐造。四角距榷床厘米处起叠涩,砍出贴角五层,上承墓室上部八角顶。贴角出层后,四角二分成八角,层层叠涩5厘米。墓顶最下部每面置一斗三升平作斗拱1朵。斗拱上砌 檐枋、方形檐椽各1层。中部菱形牙子两层,最上部3层为方砖砌斗四藻井。 董家寺M2,位于M1之上偏东40米的一村民窑庄东部崖面内。墓型基本与M1相同,但远不如M1 装饰内容丰富。室里无任何装饰。正壁却有券顶的洞式墓室,高宽均在90厘米左右,深167厘米。 高台宋墓较高,位于该村北山之上。该墓保存得十分完整。由竖穴土圹墓道、甬道、券顶式墓门和正方形墓室组成。砌墓砖亦有6种,用途与董家寺M1 相同。墓道长1. 61米,宽米,深米。墓门高127厘米,宽61厘米,深55厘米,方砖铺地。墓室正方形,边长251厘米,高129厘米,到顶通高285厘米。地面铺方砖,基本与墓道呈水平状,无台阶突出。除北壁无假门、假窗外,所有结构与董家寺M1相同。雕砖花纹内容亦为海石榴花、莲花、牡丹和奔鹿,均模制。这种简化的仿木藻井式青砖墓的时代应比 M1稍晚,时代在崇宁年间后期。 董家寺 M1 装饰较为讲究,墓室内下层,镶嵌花纹砖18块,图案有缠枝莲和衔草奔鹿。假门砌有搏柱、上额、门砧和地栿。直棂窗砌有边框、横额、搏柱、立颊、子桯、7棂。斗拱为一斗三升托替木,斗上出耍头,替木两端卷杀,上承抹角形燎檐枋,檐枋置椽头。这种墓型与陇西建炎二年(1128年)砖室的大小、形状一致。亦同大山门彩绘墓记录的数据、形状相同。该墓装饰简单,所用花纹砖具有北宋时期的基本特征,即花朵周围缠枝环绕,大面积的花朵和枝叶繁茂之间主次分明,繁而不乱,明显受到宋瓷图案的影响。假门上无门簪圆钉,表现出较早的形制。仿木建筑砖墓从北宋中期,特别是宋神宗以后,在中原十分流行。从简单的一斗三升托替木式把头绞项造,逐渐发展到五铺作的复杂斗拱,是一个较长的时期。可见该墓时代应在北宋中期,即神宗以后到《法式》颁布以前,即崇宁年间所建。 m2无任何装饰,却有1卷顶式洞穴建筑,这种型式要比 m1早,应是神宗以前的墓葬。 大山门发现的政和二年彩绘墓虽已被毁,但笔录记载犹存,为研究提供了资料。该墓坐北向南,北偏西15°,由竖穴土圹墓道、券顶墓门和正方形藻井式墓室组成。墓顶为八角形叠涩方砖斗四结构。墓室内通体彩绘,四壁绘制墓主人“宴请图”、“狩猎图”、“出行图”和“居乐图”。四壁下部亦镶嵌花纹砖一周,内容亦为海石榴花、莲花、牡丹和鹿。室内共有人骨架4具,仰身直肢。出土墓志砖、豆绿瓷壶、豆绿暗花瓷碗和灰陶罐各1件。 墓志砖墨书楷写:“庆阳合水县大虫谷人户赵文/本门男赵千孙赵得财赵小汉勘莹博士高太/政和二年二月十五日了记”。政和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二年是公元1112年,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说明大山门彩绘墓比董家寺砖墓、高台砖墓时代均晚。 镶嵌砖为正方形,边长29厘米,单面剔地起突,浮雕神仙对弈图。古柏之下,二神仙穿着随和,面对面地正在聚精会神地下棋。左下方一青年躬身观阵,足下放着绳斧。相传很久以前,一个青年樵夫到山上砍柴,见二老正在对弈,不由得在旁观阵。这个樵夫自幼爱好下棋,见二老棋艺高超,看得入了神,不觉太阳已经偏西,离落日时间不远,二老起身笑道:“小伙有缘啊!”说罢飘然而去。小伙见二仙已去,便拿着绳斧回家。到了山下,越看越不对劲,往日茅草房变成了大瓦房。他想问问,却找不到一个熟人,正在纳闷,迎面来了一个70来岁的老汉,连忙问自己的家在哪儿?老汉一听,楞在那儿,原来这个老汉就是他的儿子。回到家里,妻子已经白发苍苍,见他回来,放声大哭。樵夫连忙安慰妻儿,讲说了他观看神仙对弈的经过,原来天上一日,人间百年,难怪有如此变化,悲喜交加,感叹万分。 墓砖21件,分条砖和方砖两种。方砖图案有乳钉纹铺首假门、9棂直棱窗、双交四碗菱花窗、缠枝牡丹、缠枝旱莲、交叉双莲等。条砖4件,图案有衔草奔鹿、缠枝牡丹和缠枝莲花。这些墓室内使用的花纹砖,画面疏密有致,构图严谨,刀法娴熟。保存得也相当完整。综合上述得出如下结论: 1、神宗以前,即崇宁以前,合水北宋砖墓基本上与吉岘乡沟门前五代砖墓接近,不过造型上已经有了明显进步,出现了仿木构件和八角形叠涩四斗藻井和券顶式洞室,但仍无任何花纹砖出现。 2、北宋神宗时期,即崇宁年间,合水北宋砖墓已经有了明显改变,出现了花纹砖、假门、假窗,结构相对复杂,砖雕工艺日臻完善。 3、神宗以后,即崇宁年间以后,到宋徽宗政和以前,合水北宋的砖墓更为复杂,不但出现了花纹砖、假门、假窗,还出现了须弥座等。 4、宋徽宗政和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彩绘砖室墓,雕砖艺术进一步发展,内容更为丰富。 5、宋代砖室墓内均有四五具人骨架,置于棺床之上。说明这一时期的墓葬,为一家族的合葬墓。
宋元明时代的陵墓帝陵的布局及其变化宋代帝陵的布局基本上仍沿袭唐代的制度,只是陵园的规模较小。北宋八陵皆在巩县,帝陵墓室上建方形陵丘,陵丘四周筑平面正方形的夯土神墙,每面正中各开一神门,四角建角阙,南神门外立石象生、石望柱、乳台、鹊台,陵丘前南神门内为献殿,即所谓“上宫”。后陵在帝陵之北,布局与帝陵相同,规模比帝陵缩小一倍。北宋帝陵亦有“下宫”(即唐代之寝宫),在帝陵西北、后陵之前,与唐陵下宫在帝陵之西南的方位不同(见巩县宋陵)。南宋六陵攒宫(即暂时安厝的葬身地)皆在绍兴,元灭南宋后被破坏,现在地面上已无痕迹,从文献记载中看亦有“上宫”、“下宫”。辽陵多依山为陵,陵前有享殿(献殿),置奉陵邑和守陵户(见辽庆陵)。金陵被明人破坏,布局不清。元人无陵。明初营建的朱元璋父母的凤阳皇陵是继承宋陵的,但废止了上下宫之制,扩大了方形陵丘前的献殿,陵园的内城改为平面长方形的砖墙,陵丘在内城后部。同时,改变了秦汉以来帝后不同陵之制,改为帝后合葬。到营建明孝陵时,将秦汉以来的平面方形的陵丘,改为平面圆形前建方城明楼的宝城式陵丘,陵丘前建恩殿及平面长方形的砖砌神墙。这在帝陵布局上是一次很大的改变。北京昌平的明代诸陵皆遵此制。清代帝陵陵丘宝城与方城明楼之间增加了月牙城,又恢复了帝后不同陵的制度。宋墓的分区和分期根据目前的研究,宋墓可以分为五区:①中原北方地区,指黄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北宋疆域内的地区。这个地区的北宋墓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大体上以神宗熙宁元年(1068)为两期的分界。前期以土坑墓为多,也有砖室墓,砖室墓中有简单的仿木建筑,随葬品以瓷碗、罐为主,有时也有较精美的瓷器。后期仿木建筑雕砖壁画墓流行,河南禹县白沙宋墓是已发现的此类墓中仿木建筑最复杂的,壁画以表现墓主人夫妇家居“开芳宴”为主要题材(见彩图[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宴饮图])。墓中随葬品稀少。砖室墓中也有平面长方形券顶的,夫妇合葬的还有双室并列的券顶砖室墓,这类墓葬中有较多的日用器皿随葬。河南方城盐店宣和元年(1119)氏墓中发现了100余件石雕的家具、 生活用品模型和男女仆侍俑,则是中原宋墓中所罕见的特例。②长江中下游浙江、江苏、安徽、湖北地区。这个地区的北宋墓以竖穴土坑墓为主,也有平面长方形的砖室墓,随葬品较中原北方地区的墓为多,都以实用器皿随葬,有瓷器、漆器和铜镜等装饰品,瓷器以影青瓷器为主。南宋时期长方形砖室墓数量增多,且多两室并列的夫妇合葬墓,即所谓“同坟而异葬”。随葬品中出现龙泉青瓷器,时代愈晚,数量愈多。③湖广地区,指湖南、广东和广西。墓葬形制基本上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相同。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特别是形制特殊的多角罐和堆塑陶坛是这个地区宋墓中特有的明器,两广宋墓中出土的堆塑陶坛尤其复杂,有蟠龙龟蛇、楼阁亭塔、乐舞人物,有的还贴塑佛像。④赣闽地区,指江西和福建。江西宋墓除砖室墓外还有石椁墓,随葬品以陶俑为主,包括四神十二辰俑和神煞俑,福建宋墓中还有石俑,江西景德镇附近的南宋墓中多瓷俑。江西宋墓中流行随葬龙虎瓶,特别在南宋墓中,龙虎瓶是必备的明器福建西北部的宋墓除随葬龙虎瓶外,还流行随葬多角罐。⑤川贵地区,指四川和贵州省乌江北岸地区。四川宋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长方形砖室墓,集中发现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平原地区,多双室或三室并列。北宋时多随葬陶器,很少发现陶俑;南宋时多火葬,墓室缩小,出现上下层之间铺以石板的双层墓,随葬品以陶俑为主,淳熙(1174)以后俑上施釉,嘉定(1208)以后流行三彩俑,陶器中以双耳罐、三足炉和蟠龙提梁罐最具特色。另一种是带雕刻的石室墓,分布于近山区的地带,也多是双室并列,有的有前后两室,室内刻简单的仿木建筑,近门处刻武士,四壁刻四神,后壁刻妇人启门状,也有刻孝子故事的。在贵州省乌江北岸也发现此类宋墓,遵义宋墓的后壁上刻墓主人坐像。
俺不是盗墓的~~
我能 我可以帮忙
宋元明时代的陵墓帝陵的布局及其变化宋代帝陵的布局基本上仍沿袭唐代的制度,只是陵园的规模较小。北宋八陵皆在巩县,帝陵墓室上建方形陵丘,陵丘四周筑平面正方形的夯土神墙,每面正中各开一神门,四角建角阙,南神门外立石象生、石望柱、乳台、鹊台,陵丘前南神门内为献殿,即所谓“上宫”。后陵在帝陵之北,布局与帝陵相同,规模比帝陵缩小一倍。北宋帝陵亦有“下宫”(即唐代之寝宫),在帝陵西北、后陵之前,与唐陵下宫在帝陵之西南的方位不同(见巩县宋陵)。南宋六陵攒宫(即暂时安厝的葬身地)皆在绍兴,元灭南宋后被破坏,现在地面上已无痕迹,从文献记载中看亦有“上宫”、“下宫”。辽陵多依山为陵,陵前有享殿(献殿),置奉陵邑和守陵户(见辽庆陵)。金陵被明人破坏,布局不清。元人无陵。明初营建的朱元璋父母的凤阳皇陵是继承宋陵的,但废止了上下宫之制,扩大了方形陵丘前的献殿,陵园的内城改为平面长方形的砖墙,陵丘在内城后部。同时,改变了秦汉以来帝后不同陵之制,改为帝后合葬。到营建明孝陵时,将秦汉以来的平面方形的陵丘,改为平面圆形前建方城明楼的宝城式陵丘,陵丘前建恩殿及平面长方形的砖砌神墙。这在帝陵布局上是一次很大的改变。北京昌平的明代诸陵皆遵此制。清代帝陵陵丘宝城与方城明楼之间增加了月牙城,又恢复了帝后不同陵的制度。宋墓的分区和分期根据目前的研究,宋墓可以分为五区:①中原北方地区,指黄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北宋疆域内的地区。这个地区的北宋墓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大体上以神宗熙宁元年(1068)为两期的分界。前期以土坑墓为多,也有砖室墓,砖室墓中有简单的仿木建筑,随葬品以瓷碗、罐为主,有时也有较精美的瓷器。后期仿木建筑雕砖壁画墓流行,河南禹县白沙宋墓是已发现的此类墓中仿木建筑最复杂的,壁画以表现墓主人夫妇家居“开芳宴”为主要题材(见彩图[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宴饮图])。墓中随葬品稀少。砖室墓中也有平面长方形券顶的,夫妇合葬的还有双室并列的券顶砖室墓,这类墓葬中有较多的日用器皿随葬。河南方城盐店宣和元年(1119)氏墓中发现了100余件石雕的家具、 生活用品模型和男女仆侍俑,则是中原宋墓中所罕见的特例。②长江中下游浙江、江苏、安徽、湖北地区。这个地区的北宋墓以竖穴土坑墓为主,也有平面长方形的砖室墓,随葬品较中原北方地区的墓为多,都以实用器皿随葬,有瓷器、漆器和铜镜等装饰品,瓷器以影青瓷器为主。南宋时期长方形砖室墓数量增多,且多两室并列的夫妇合葬墓,即所谓“同坟而异葬”。随葬品中出现龙泉青瓷器,时代愈晚,数量愈多。③湖广地区,指湖南、广东和广西。墓葬形制基本上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相同。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特别是形制特殊的多角罐和堆塑陶坛是这个地区宋墓中特有的明器,两广宋墓中出土的堆塑陶坛尤其复杂,有蟠龙龟蛇、楼阁亭塔、乐舞人物,有的还贴塑佛像。④赣闽地区,指江西和福建。江西宋墓除砖室墓外还有石椁墓,随葬品以陶俑为主,包括四神十二辰俑和神煞俑,福建宋墓中还有石俑,江西景德镇附近的南宋墓中多瓷俑。江西宋墓中流行随葬龙虎瓶,特别在南宋墓中,龙虎瓶是必备的明器福建西北部的宋墓除随葬龙虎瓶外,还流行随葬多角罐。⑤川贵地区,指四川和贵州省乌江北岸地区。四川宋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长方形砖室墓,集中发现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平原地区,多双室或三室并列。北宋时多随葬陶器,很少发现陶俑;南宋时多火葬,墓室缩小,出现上下层之间铺以石板的双层墓,随葬品以陶俑为主,淳熙(1174)以后俑上施釉,嘉定(1208)以后流行三彩俑,陶器中以双耳罐、三足炉和蟠龙提梁罐最具特色。另一种是带雕刻的石室墓,分布于近山区的地带,也多是双室并列,有的有前后两室,室内刻简单的仿木建筑,近门处刻武士,四壁刻四神,后壁刻妇人启门状,也有刻孝子故事的。在贵州省乌江北岸也发现此类宋墓,遵义宋墓的后壁上刻墓主人坐像。
宋代墓葬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形制、装饰和随葬品上都有较大的区别,大体可以分为南方和北方两大区域。 北方地区是指宋朝版图内长江流域以北的地区。北方地区宋墓的面貌整体上较为一致,墓葬类型主要有石室墓、土洞墓、砖室墓、土坑墓等几种类型。 1、石室墓用石材构筑的墓室称之为石室墓。宋代官方明令禁止使用石室墓,北方地区因位于政治、文化的中心区域,墓葬的营建大体能遵朝廷规定的礼度,因此,北方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北宋石室墓不多。 2、土洞墓和土坑墓 土洞墓中最具特色的是一种靴形土洞墓(它的剖面像一只靴子)。北宋早期使用土洞墓的墓主有低级品官、城镇富商、农村乡绅等,身份相对不低,而进入北宋中期以后,稍有一些身份和地位的人,死后不再使用土洞墓,转而营建砖室墓,并逐步发展到使用建筑和装饰都十分考究的仿木建筑砖雕壁画墓。 3、仿木建筑砖雕壁画墓 这类墓葬最初出现于唐末,北宋中期以后开始流行,金代达到鼎盛,元代开始趋于简化,进入明朝以后急剧减少直至消失。北宋中期,大型的品官墓葬不再使用仿木建筑的装饰,反而逐渐趋于朴素,墓壁变得毫无装饰,而富裕平民,开始大量使用仿木建筑砖雕壁画墓。 4、土坑墓 宋代的土坑墓——“漏泽园”墓葬非常引人注目。所谓“漏泽园”,是指由北宋政府官方出面集资埋葬客死他乡的贫民、士兵及无主骸骨的公共墓地。这些墓葬一般有火葬和土葬两种形式。 南方地区墓葬 1.长江下游地区长江下游地区是两宋时期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这一地区的宋墓材料十分丰富,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几种形制: (1)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这种形制应该是最常见的,遍布全国,南方各地也不例外。 (2)长方形砖室券顶墓。其中又可分为单室和并列双室两种。 (3)砖框石盖顶墓或砖石混筑墓。这是这一地区最为流行的墓葬形制,同样也可分为单室和并列双室甚至三室等多种类型。 (4)石室墓。数量不是很多,多分布在山区。 (5)三合土浇浆墓。这是这一地区宋代出现的新型墓葬,对明清墓葬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宋元明时代的陵墓帝陵的布局及其变化宋代帝陵的布局基本上仍沿袭唐代的制度,只是陵园的规模较小。北宋八陵皆在巩县,帝陵墓室上建方形陵丘,陵丘四周筑平面正方形的夯土神墙,每面正中各开一神门,四角建角阙,南神门外立石象生、石望柱、乳台、鹊台,陵丘前南神门内为献殿,即所谓“上宫”。后陵在帝陵之北,布局与帝陵相同,规模比帝陵缩小一倍。北宋帝陵亦有“下宫”(即唐代之寝宫),在帝陵西北、后陵之前,与唐陵下宫在帝陵之西南的方位不同(见巩县宋陵)。南宋六陵攒宫(即暂时安厝的葬身地)皆在绍兴,元灭南宋后被破坏,现在地面上已无痕迹,从文献记载中看亦有“上宫”、“下宫”。辽陵多依山为陵,陵前有享殿(献殿),置奉陵邑和守陵户(见辽庆陵)。金陵被明人破坏,布局不清。元人无陵~
汉朝完整的葬玉制度不仅体现了当时玉文化的繁荣,也昭示了当时厚葬风气的鼎盛,是一种独特的墓葬文化
汉代墓葬结构 先秦两汉文献讨论墓葬制度时通常有二方面的重点,一是有关墓葬制度发展,一是墓葬制度的等级问题。前者可以藉由墓葬的建筑形制讨论社会对死后世界的观念,而后者则是说明墓葬可以反映出社会阶级为基础的丧葬礼仪。 曾子曾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不但是他个人的期望,也可以反映丧葬之礼在当时社会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中国史上重视丧葬的情况,至少从那些商王大墓的存在已经可以窥知端倪。到了春秋,大墓及丧礼制度的出现都可作为那个社会中人们对於葬礼重视的象徵。到了战国,虽然也有一些薄葬的言论出现,但这些主张却恰好说明厚葬是整个社会的大势所趋。这并非说所有考古发掘得到的墓葬均为厚葬。而是说,一般人即使实际没有能力实行厚葬,仍然会有一种要求厚葬的企望,这正说明战国以来,普通墓葬会高级身分所使用的陶礼器陪葬品的重要原因。 竖穴墓与砖室墓基本结构与辨识方式 在整个汉帝国或汉文化圈之内,墓葬形制大约可分为主流与旁支两类。主流墓葬形制,是继承先秦以来的竖穴木椁墓、土洞墓、以及由此二者发展出来的横穴砖室墓,是汉代墓葬普遍形制。支流方面,则如四川的崖墓、山东的石板墓、东北地区的贝墓等,属於具有地方特色的墓葬形制,因此其特殊性高,较不普及。因此,为了帮助读者对汉代墓葬基本结构有所认识,以下我们将挑取主流墓葬形制中的竖穴木椁墓及砖室墓作详细介绍。竖穴木椁墓 汉代竖穴木椁墓的基本结构与先秦木椁墓相同,即由地面垂直向下开掘一长方形土圹,作为放置棺椁的墓室。椁室之构造一般均为长方箱形,椁板结合方式以凹槽榫卯为主。椁内可再分隔出不同大小之空间,以放置棺木及随葬品。棺木之形状,仍以长方箱形为主,亦有头部较宽之例,至於现代普遍使用的弧形棺盖则极为少见。棺板之结合以榫卯或棺钉为之。椁室之外,填土亦有各种类型,大抵为防潮而设者有白膏泥及木炭,少数墓底有排水设施。而在挖掘墓室时为方便,其墓坑口通常呈斗形。另外在楚文化影响区内,墓道为相当普遍的墓葬设置之一,可能是为施工方便而设,与墓主身分之高低并无绝对之关系。 砖室墓之型制与起源典型砖室墓的建造,基本上乃先由地面向下掘一竖坑,在竖坑底部横开一穴,再在此横穴中以块砌成墓室,置棺其中。有些砖室墓筑有斜坡墓道,也有的砖室即筑於竖穴之底部,不再开横穴由於使用砖块砌法的不同,砖室墓的墓可以发展成相当复杂的形式。 值得说明的是砖室墓的墓葬形式并非突然出现於西汉中期,其源头也许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山西、陕西地区所使用的土洞墓习俗。土洞墓的洞穴形制其实与砖室墓的横穴概念相似,即由地面向下开掘一竖穴墓道,到底部之后,再向旁边横挖一洞穴,最初做为放置随葬品之用的龛室,后来逐渐扩大,成为放置棺木之墓室。不过战国时期的洞穴为宽浅洞,到后来才转变为深长洞。 另外,在战国晚期河南地区还出现一种竖穴空心砖椁墓。这种墓穴的构造基本与竖穴木椁墓相同,唯木椁的部分转由大型长方空心砖砌成的椁室所代替,砖椁内仍置木棺。由此类墓的规模和随葬品看来,墓主的身分不可能太高,可能为低级官吏或士人。 结构转变的社会文化基础 汉代为我国古代墓葬方式发生大转变的时代。以来为墓葬主流的竖穴木椁土坑墓,在汉代转变为砖室墓。若我们相信一个汉人处理死者的方式基本上乃是根据一套固定的习俗,而这习俗也反映出社会中所普遍流行的价值观与宗教观,因此这习俗的变动也代表人们在某些信仰的想法上,以及其他社会、经济方面的情况有了改变。 对於砖室墓的出现,我们可以从由砖块筑成之椁室要比木椁耐久这点讨论,使用砖筑墓是否来自於一种想要使墓室永远不朽的希望?但此种希望又为何起始於中较低阶层呢?有人主张这是由於当地缺乏木材,因而经济力量较差的人就用的砖来代替。 不论事实是否如此,至少我们从墓葬结构的转变推测,汉代的砖室墓很可能就是将竖穴砖椁墓的砖椁移置到洞室墓的。就如郑州出土的一批战国初年至初年墓葬中,依年代早晚顺序排列,最早为竖穴土坑,次为竖穴空心砖椁墓�9�6其次为土洞墓,再而为土洞空心砖椁墓,也就是横穴砖室墓,最后有狭长土洞,证明墓葬形制的发展是有其传承及脉络可循的。 考古网站: 中国考古网
1、西汉自宣帝以后,历任统治者都懦弱无能,政治腐败.社会矛盾逐渐激化.尤其是在成帝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大量的农民失去了土地,有的成为豪强地主家的奴婢,更多的则走向社会成为流民.自古以来,流民都是国家政权的一个巨大威胁.我们历史上课本上所谓的农民起义,其实并不确切,准确的说应当是流民造反.流民主要来源于农民,但并不能与农民划等号.王莽执政时,对社会上的矛盾并没有觉察,所以他的很多政策都是脱胎换骨离当时社会实际的,效果反而是加重当时的社会矛盾.当他代汉自立时,又进行了复古改制,更是弄得民不聊生.王莽中后期,大规模的流民到处流窜,进行所谓的乞食.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极大破坏.绿林赤眉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流民.当不满王莽篡汉自立的豪强地主加入到这些流民队伍中时,这些流民的到处乞食的流窜变成了有目的政治造反.转变成功的是绿林兵.而赤眉军虽然在后期也想改变,但为时已晚.他的失败也在于此.绿林兵成功转型以后,发展很快,不久就推翻了王莽的伪新政权.绿林兵的领袖们之间也发生了矛盾,他们害怕能力较强的刘伯升兄弟,所以推举能力弱的刘玄作为领袖以便控制.刘玄就是西汉最后一位皇帝—更始帝,并以公元23年为更始元年。但是更始帝没有能力控制局势,也没有采取措施安抚造反的民众,缓和社会矛盾。所以赤眉军拥立了城阳景王刘章的后裔刘盆子,公元25年(汉更始三年)攻入了长安,刘玄投降,西汉到此结束。同年,刘玄的族弟,也就是被他杀掉的那个刘伯升的弟弟刘秀在河北即位,改元建武,东汉开始,刘秀是为光武帝。西汉自公元前206年开始,到公元25年结束,中间有自公元8年到公元23年王莽政权2、东汉最终一定灭亡。太守、牧、左将军啥的不过是虚衔,名分而已。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封地官职可以不要,兵权不能丢。也就是说决定地位的是实力而不是官职。所以皇帝也不过是高级傀儡。1.经济上。宦官专权不过是表面现象,是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作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的小自耕农的数量日益减少,税收主要集中到地主军阀的手中。2军事上。东汉末期各地军阀已是帝国的实际统治者,皇帝手中没有实际的兵权。3.人才。东汉的“举孝廉”制度使得属吏只对主官负责而不对皇帝负责,导致皇帝身边没有有头脑和能力的亲信。综上所述,明君再世也不能阻挡汉朝灭亡而只能推倒重建。
在大连地区发现的汉代墓多用砖垒筑,特别是东汉时期,兴起用花纹砖筑墓,在墓室内壁用绚丽多彩花纹砖进行装饰。筑墓砖的花纹有圆球、连环纹、叶脉纹、菱纹等花纹砖砌成,有的上面还涂有红、黄、白彩,给墓室装饰得富丽堂皇。营城子发掘的汉代墓葬,大量的墓葬形制中就有花纹砖砌筑的。出土的花纹砖在大连地区分布得相当广泛,除庄河市和长海县以外,其他地区均有发现。如旅顺口区铁山街道尹家村、刁家村,北海镇李家沟、三涧堡镇土城子,甘井子区营城子镇营城子村、沙岗子村、前牧城驿村,金州区登沙河镇老亮台和瓦房店市李官镇李官村、长兴岛镇蚊子嘴西岗等的东汉古墓中,都发现了许多灰色花纹砖。这些花纹砖都是用来装饰墓内的花纹。在东汉初期建筑的砖墓,砖都是在一面印有绳纹。到东汉末期许多砖墓都是用花纹砖,使墓内装饰变得十分讲究。花纹砖的使用,反应了东汉时期大连地区人口分布已经相当广泛,经济比较发达,文化也高度发展。筑墓使用花纹砖的多少与墓室的多少和大小,与墓主人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多少有关。花纹砖种类很多,规格也不一样。由于用途不一样,分别筑门、门上券和墓壁,所以砖有方砖、长方砖、长方楔形砖、子母口砖等。砖上花纹组合也有一定艺术性,根据筑墓需要有的在正面,有的在砖头一端,也有在砖的侧面,但花纹都是朝向墓内,构成墓内墙壁装饰花纹图案,使墓室华丽美观。按花纹砖图案的不同,分为六种类型。1.圆圈纹砖,有单圆圈、双圆圈、三圆圈、四圆圈与十字、三角、菱形、点纹、网格、人字纹等组合的花纹图案。2.钱纹和文字砖。有钱纹与网格纹、菱形纹、同心圆、斜对角线等组合纹。钱文有五铢、大泉五十和无文等。文字砖在瓦房店市李官镇李官村灰砖上刻有“戊”、“寅”、“卯”、“北”等干支文字。旅顺口区铁山街道刁家村五室花纹砖墓中的一块墓志砖上刻有“吾从四月三日来,七日世辰有疾,至十日,伯辰入换,一月来二日启完为事七日,世辰归”等,记载死者情况。3.方菱线几何纹砖,有单、双排或多菱形纹与三角、矩尺、半圆、斜格、田字格等组合纹。叶脉纹(亦称羽状纹)、斜线三角纹、斜十字纹、网格纹等。4.动物纹砖有双鱼、三鱼、羊、龟、鸟、螃蟹、鹿、龙等,有的是几种动物图象在一起组合。5.人物纹砖,多为人头像,在金州区华家屯镇老亮台出土的人物是圆头上有五条放射线双眼,两只胳膊向两边下垂,双腿直立;普兰店市汉墓中出土的是椭圆形头像,头上带三山冠,耳鼻眼嘴齐全,嘴上衔环,下面有一只羊头,羊头下面有双鱼纹。6.狩猎纹砖,在金州区华家屯镇老亮台汉墓中出一块砖,正面印有中间有一手持弓箭人,猎人前面有一只卧地鹿,猎人后面立一只鹿。上述花纹砖内容,都寄寓一种含意,圆圈纹,寓意“富贵”、叶脉等纹含有“长青”、“千秋”之意,鱼表示有余,富裕,龟表示“延年益寿”,鹿表示“禄食有余”,羊表示“吉祥”。还有狩猎场面,也反映了一种消遣游玩享乐之意。大连汉代花纹砖受中原画像砖和空心砖花纹图案影响,多是寓意花纹,除个别狩猎纹砖外,很少反映生产活动以写实为特点的内容。汉代是相对稳定繁荣的封建大帝国,为强化封建统治,统治者借助经济基础和宗法意识形态,掀起厚葬之风,使汉代的葬制、葬礼、墓园、墓室及随葬品都超出历朝历代。辽南汉墓深受内陆影响,但因地方性的诸多因素,又出现极为突出的特点。辽南汉代墓葬有两个极为突出的特点,一个是用贝壳作墓室材料而形成的贝墓,仅在辽南集中出现(接近辽南的山东长山岛少量存在)。二是反映氏族宗法制度的“族坟墓’,亦为内陆所少见。贝墓存在于辽南的沿海地区,已发掘的有100余座。贝墓是以海蛎、海螺、蛤蜊、鲍鱼壳、海帽等为主要材料建成的墓室。做法是先掘好土圹,在墓底铺一层贝壳,四周竖立木板为椁,入墓后盖上木板,空隙处塞实贝类,然后封土。据文献记载,最早的贝墓出现于春秋时期,《左传》记载:“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这里说的“蜃”,便是贝类,《辞海》解读是大蛤。郑玄解释:“蚌蛤之蜃,犹塞也,将井椁塞下以蜃,御湿也。”所以用贝壳筑墓,是因为贝壳坚硬不朽,又防御潮湿,保护尸体不易腐坏(《周礼·地官》)。辽南贝墓最早由日本人于1931年发掘数座。新中国成立至今,辽宁考古工作者于1954年发掘大连市营城子41座;1957年发掘旅顺口李家沟26座;1975年至1978年发掘普兰店市花儿山乡30余座。此外,还在瓦房店市、金州区、旅顺口区,大连湾等沿海地区分别发掘数十座。辽南贝墓绝大多数出现在西汉时期,东汉初期仅有少部分。其墓葬形制与内陆一致。西汉前期多为单室墓,中期多为夫妻分室合葬墓,后期多为夫妻同室合葬墓,后期至东汉初期为贝石墓(即以贝壳与卵石或石椁合筑)和贝砖墓(以贝壳与长方形素砖合筑)为主。辽南的贝墓之多、之集中,为我国各地区的墓葬所仅见。其原因是辽南地区近海,人们养成喜爱贝类的食俗,因长期经验,发现贝壳坚硬而又隔绝潮湿,所以取来作为墓葬的材料。再是辽南沿海的贝类丰富,30多年前,海水落潮时潮出的贝类蛤蜊遍布、锥螺成堆,汉代自当更为丰富。从发掘的贝墓分析,许多贝类,尤其是锥螺内脏完好,说明是在筑墓时现从海水中取来的。但是,随着砖石结构的墓葬产生与发展,贝墓逐渐消失。因为贝壳筑墓毕竟没有砖石使用方便,砖石可以砌出宽大整齐的墓室,贝壳零散,作为墓葬材料,要借助木板。当人们的生活居室的主要建筑材料以砖和石为主后,墓室自然也就要改用砖石。所以,西汉后期以前为贝墓,后期至东汉初期为贝石,贝砖配合使用,到东汉中期已不再有贝墓。贝墓起源并集中在辽南,山东长海县受辽南的影响也出现少量贝墓,而内陆地区不见贝墓, 内陆省的沿海也少有发现。第二个特点是“族坟墓”异常突出,是先秦“同族相葬”制度的延续。宗族是以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构成的社会关系形态,是上古氏族公社的基本社会结构。进入阶级社会后,奴隶主进一步强化宗族、宗法,以此统治人民。与当时的土地国有制相适应,与严密的宗法制度相配合,死者也按宗法制度“同族相葬”,这就是历史典籍中说的“族坟墓”。这种墓葬制度,在西周和战国时期极为盛行。然而,战国末年各国变法导致土地私有制逐渐合法化。西汉时土地自由买卖,使墓地也逐步成为一家一户所有的私有财产,“族坟墓”制度遂被破坏。代之而起的是家族墓地,不同的家族根据其地位选择墓地,强宗豪族的墓地连绵多代,但一般家族世代族人增多,各房各支,各家都可以自择墓地,这就造成了”族坟墓”的瓦解。然而西汉王朝建立后,为强化集团统治,仍以种种方法使奴隶社会的宗族关系继续存在下去。其中一法是让每个宗族成员固定在一个地缘土地上,世代聚族而居,同时以丧葬形式强化这种血缘与地缘关系。使每个成员都视祖茔神圣不可动摇,生是亲属,死必同茔,即使远离故乡而生活,死后也要“叶落归根”,葬入祖茔。东汉的郑玄为之诠解说:“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一宗一祖“生相亲爱,死相哀痛”。由于汉代统治者的提倡、宣传,使同地而居,同族而葬的观念代代相传,影响深远。这种影响在辽南地区格外突出,每每发掘汉代墓葬,皆是排列整齐有序,密集相接的墓群,分散或孤立的汉墓甚少。1953年春,在鞍山市沙河东的窑场建设工程中,一次清理400多座密集相连的汉墓。同年,在海城大屯清理一个80余座墓葬的汉墓群。1954年,在辽阳太子河筑堤清理200多座墓室的汉墓群,1955年又在辽阳三道壕清理数群东汉墓,其中一个童棺墓地,一次掘出368个排列十分密集的儿童瓦棺墓。大连地区的汉墓更是成群发掘出现,例如:1954年在营城子一次清理40多座西汉贝墓、十几座砖室墓,共计52座汉墓同属一族。旅顺铁山地区、江西区、北海区、大连湾、金州董家沟、普兰店花儿山乡及庄河、瓦房店等地区皆发掘几十座密集相接的汉墓群。例如大连市营城子汉墓,一个墓地数百座汉墓,有贝墓、贝石墓、贝砖墓、砖室墓、石板墓。这个墓群跨越年代达四五百年之久,属于同类型墓葬集中在一起,越是外围时代越晚。由此可知,这些墓主都是按宗族内各直系宗亲的血缘关系及世系辈份,依次埋入墓地的。这就是贾谊所说的:“六亲有次,不可相逾,相逾则宗族扰乱,不能相亲。”(贾谊:《新书》)。1953 年发掘的鞍山沙河东的一个汉墓群400多座。而据调查估计这个墓地原有汉墓在千座以上(孙守道:《论辽南汉魏晋墓葬制之发展演变》、《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1期)。根据发掘的400多座墓葬,其排列方位、形制、随葬特点、墓葬材料、墓室结构,都说明这个墓群是一个宗族墓地,而因入墓时代不同,排列有序,并体现了绵延相接的特点。辽南地区的汉墓群正是先秦“族坟墓”的延续,说明宗法关系在墓葬制度中体现强烈。这一情况在内陆地区虽有反映,但没有辽南地区反映集中。从汉代的这种突出的墓葬制度,又反映了汉代时期,辽南地区的社会宗法制度、宗法关系、宗法观念较内陆强烈、稳固。从而为我们研究辽南的历史文化、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