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软控股份投资价值研究论文

软控股份投资价值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软控股份投资价值研究论文

中国占据了橡胶机械的生产和消费主要市场,随着工业生产水平的步步升高,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关注橡胶机械行业。软控股份在橡胶机械行业可谓是业界数一数二的企业,下面,我们就来熟悉一下软控股份。

在开始分析软控股份前,我整理好的橡胶机械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橡胶机械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营业务和技术优势集中在橡胶机械领域,同时也涉足节能环保、物联网、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软控作为橡胶机械行业的引领者,业务规模长期位居世界前列,2014年橡胶机械销售收入位居世界第一,2016年荣膺轮胎行业年度全球最佳供应商奖。

简单介绍了软控股份的情况后,下面将通过亮点分析,看看软控股份值不值得投资。

亮点一: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公司在成立之初,生产销售的产品都是很单一的,不断围绕轮胎生产工序进行研发创新,逐渐研发出轮胎各生产工序的主核心装备,并成功被推广到市场上,同时也是可为全球轮胎企业提供交钥匙工程的唯一一家企业,凸显了公司的强大竞争优势,在中国橡胶装备领域里面绝对第一名,持续保持行业内领先地位。

亮点二:技术研究体系的搭建优势

公司先后承建了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省RFID工程技术中心等,力争在行业的技术平台中成为第一。吸引了闻名国内外橡胶轮胎行业的多个专家学者,并将这些专业人才组建成了一个非常有实力的工程技术开发团队。不只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还有院士工作站,早已经涵盖了轮胎生产全线的装备和信息化系统的研发能力,将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一体化已经搭建成功了,搭建起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软控股份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软控股份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中国橡胶机械工业从无到有,就由裸机再到单机自动化最后多机联动化,发展到工段与工段的联动化、智能化,在技术上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这些技术能够给中国企业切入国际市场带来一定的基础。全球轮胎行业对机械装备的需求一直处于上升阶段,这给我国轮胎橡胶机械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面对机遇,智能化、高质量和好品牌成为我国橡胶机械行业目前的聚焦点,同时是我国橡胶机械行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由上,我觉得软控股份本身就属于橡胶机械行业的龙头老大,有希望借助行业变革的机会,迈入发展快车道。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软控股份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软控股份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软控股份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1-2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有很多种,为了更加易于理解“什么是好股”,我归纳了主要的六种,可能互相之间会有点重合或者互为因果。 第一,垄断优势。按照经济学上的“垄断”的含义,是指单一的出卖人或少数几个出卖人控制着某一个行业的生产或销售。我用自己的话说,就是独家生意。或者说得长一点,是独家经营,或者重要产品、服务的最先推出和独家拥有。香港交易所和澳大利亚交易所就是独家生意,在本地区本国独此一家,别无竞争。美国辉瑞药厂的伟哥刚推出来的时候,也是独霸天下。当然,垄断除了独家生意以外,还有一种叫寡头垄断,我们在市场上经常能发现,80%的市场和利润被两至三家最大的生产组织所拥有。银行信用卡大部分必须通过万事达或维萨两家国际组织的网络,世界上的碳酸性饮料的市场基本上就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所垄断。国内牛奶的市场最大的两家是蒙牛和伊利。不过,我更推崇的是独家垄断。 第二,资源优势。资源就是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诸要素。很多公司都拥有各自的资源。资源的关键在于稀缺,按照稀缺的程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比如江西铜业拥有铜矿,但却还不具备独占的优势,因为很多铜业公司也有铜矿,不能算是最高等级。中国石油的等级就要高一些,南非的黄金钻石等级更高一些,而盐湖钾肥所拥有的钾盐矿,则占全国总量的近90%,这种资源的优势就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又比如离开了茅台镇就生产不了茅台酒,那么茅台酒厂资源优势就具有独占性质。我最喜欢的是具有独占性质的资源优势的公司。 第三,品牌优势。有品牌的企业很多,有了品牌并不等于有了独一无二的优势。品牌优势的独一无二简单地说就是要强大,强大到行业第一。茅台号称国酒,同仁堂号称国药,耐克公司那简单的一勾,就是世界最好的体育用品公司和运动产品的标识,已深深为全世界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所喜爱。这种优势也是巴菲特的最爱,他叫做消费独占,我有时把它叫做消费者心理霸占,就是把消费者的魂勾去了。比如同样的产品,人家就要买这个牌子的,哪怕这个牌子贵了一大截。 第四,能力技术优势。也就是大家讲得最多的核心竞争力。能力指的是公司团队在决策、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技能,比如万科公司,它在品牌强大之前,主要是管理团队极为优秀,能力太强,堪称地产界第一。烟台万华的MDI制造技术独家拥有。微软的技术优势简直是世界老大,任何软件产品不适用WENDOWS系统,你就麻烦了。1997年我第一次接触到招商银行的一卡通时,就深为他们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所震动。一张卡片,居然可以活期定期本币外币全包含,而且比存折易带,又不暴露存款数字。这在当时可是全国领先。其后他们还不断推出金融服务创新品种,一直在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这就是能力技术优势最直观的例证。 第五,政策优势。政策优势主要是指政府为加强相关产业的战略位置,制订有利于发展的行业政策与法规,使相关产业形成某种具有限制意义的优势。除了专利保护和减免税优惠政策外,有个原产地域保护政策也很有意思。例如香槟酒。香槟是法国一个地方,只有这个地方生产的气泡酒才能叫香槟,别的地方就不行。政策优势,就是指这种具有限制性质的优势。云南白药,片仔癀,马应龙三个公司的产品被列为国家一类中药保护品种,在很长时间内别人都不能生产,甚至也不能叫这个名字。茅台镇上也有别的酒厂,但只有茅台酒厂的酒才能叫茅台这个名字。 最后,行业优势。行业分析是投资者作出投资抉择很重要的一步,有时甚至是投资成功的先决条件。因为有些行业牛股成群,投资的赢面高;有些行业却牛股稀少,投资获胜的概率低。这是因为基本面确实如此:有些行业就是有先天优势,有些行业注定要吃亏。有些行业就是稳定增长,没有周期性,比如食品饮料业;有些行业就是门槛高,大部分企业进不来,比如航天业;有些行业就是有提价能力,不会你杀价我也杀价,比如奢侈品行业;有些行业的产品就是不怕积压,甚至越积压越值钱,比如白酒葡萄酒;有些行业就是集中度高,它们的优势就是竞争对手少,比如银行业、保险业,更不要说交易所和银行卡国际组织。有专家喜欢用行业利润永远趋向平均化的经济学理论与我辩论,意思是当一个行业拥有暴利的时候必然会引起更多的人和企业进入,从而带来行业利润最后平均化。其实这只是一般而论,很多情况并不如此,因为行业壁垒是客观存在的。 当然,拥有其中一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还不能构成买入这家公司的充分条件。有了其中一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就有了关注的前提。接下来要考虑的是这种优势能不能形成极强的赢利能力?比如自来水、电力、燃气、桥梁、高速公路、铁路等公用事业公司,虽然具有明显的垄断优势,可是价格受管制,没有自主定价权,能赚大钱的不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中,广深铁路表现不佳,11年只涨了一倍多。铁路是高度垄断行业,业务好的不能再好,它不太赚钱就是因为事关民生票价不能乱提。张小泉是著名的剪刀品牌,当没有能干的管理层去经营去继续开发的时候,它根本就赢不了利。很多公司拥有资源优势,但当国际商品资源价格处于低潮时,它也是一筹莫展。我们投资股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有没有良好的收益,所有的优势最终也还得落实在收益上。 那么,极为优秀的公司平均每年的利润增长率至少应该是多少呢?我前面说过要“股不惊人誓不休”。好股票应该具有数十倍的成长潜力和前景,平均每年的利润增长率不能低于20%,当然,能超过30%就更好。茅台,招商银行,万科就超过了30%。蒙牛在前几年甚至达到了惊人的90%。 有了某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又有极强的赢利能力,是不是够条件了呢?还是不够,还要看它的优势和盈利能力能不能长期保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持续竞争优势。这一点难度更高,更有技术含量。买股票就是买未来,长寿的企业价值高。一个公司在某一年赚钱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赚钱。BB机刚出来的时候风光无限,但没几年就不行了。柯达、乐凯等生产胶卷的公司由于数码相机的出现变得非常被动。这就需要我们的眼光更为长远,思想更为深刻。这就需要这个公司“万千宠爱在一身”,也就是多种竞争优势都具有。 可能会有人说,您说的公司近乎完美,好像很难寻觅。其实在我的持股名单中符合的就不止一个,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用条件套一套。要做到“股不惊人誓不休”,当然不会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你发了上等愿,至少能结中等缘吧。我主要是提供一个严格的思路,在挑选股票方面要精益求精,锦上添花,没有止境。这才是追求卓越,这才是无懈可击。 谈了这么多,一直没有谈到价格,价格不太重要吗?不是的,价格当然重要,“安全空间”这个词简直是价值投资者的口头禅。好公司加上好价格才是好股票。我曾经把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概括为十二个字:好股,好价,长期持有,适当分散。就已经把好价包括在内了。但我们谈的主要问题是优秀公司的问题。同时我认为,相对价格来说,好股是第一位的。先好股,再好价;先定性,再定量。这也是一种投资哲学。 买股要随时 买股要随时,就是主张“随时买”。必须申明,这是针对大多数人尤其是有稳定后续资金的工薪阶层而言的。 经常有人面容严峻地向我提出:“随时买,价格不用管了吗?万一买到高价的怎么办?”其实,提问题的朋友没有深思熟虑过,价格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在实践中甚至是可遇不可求的问题,能力圈之外的问题。你如果有幸常能在入市时遇到“9·11”或者金融危机之后这样的大机会,当然是件美事,然而股市牛熊难测,风云莫辨,不确定性是主流,必须“以不变应万变”来对付。我的经验是,努力捕捉机会也会丧失机会,放弃这样努力也许就逮住了更多机会。多想想方法,而不要动太多的脑筋去想买入时机的问题,也不要成天去盘算市赢率的高低。不同的人参加工作有先后,入市时间有早晚,一旦决定投资,难免会买到高点低点,但有了严格选和不要卖,即使是不那么幸运,最终还是会大获全胜。 有的股友引用巴菲特先生坐拥几百亿现金不出手,并表示愿意一直等下去(等到合适价格)的例子,来反驳我的“随时买”,甚至指责我有背离巴菲特的嫌疑。然而我经过再三思考,坚信这并无大错,尤其是这么多年,眼见很多朋友一再等待贵州茅台、招商银行、港交所等股票的价格跌到他们的心理价位,结果或者是永远无法买到,或者是失去耐心买得更高的事例,更能感受到学习巴菲特不能教条的重要意义。不要忘了,在美国投资界百万富翁和千万富翁组成人员状况的调查中,尽管顶尖的往往是职业投资者,但人数比例最高的恰恰是在二战以后简单买入并且长期持有的普通投资者。 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过一段精辟的话:“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就是“没钱靠体力,钱少靠智力,钱多靠掌握时机”。坐拥几百亿现金的巴菲特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属于世界顶尖“钱多”的那一类。我的这个“随时买”不包括拥有大资金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机构,只是针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大多数人属于“钱少”的工薪阶层,每月有固定的工资奖金收入,“随时买”就是每个月都用工资奖金的剩余部分买,这种固定的买法最终能使买到的股票成本平均化,既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但由于严格挑选,买到的基本上是优秀公司的股票,长期来看,收益率还是极为可观。这是靠智力的买法,只要实施,可以说人人都可以成为亿万富翁。不信的话,看看我给出的这个方法: 深圳的年轻人如果月薪在3000元左右,那么一对情侣如有毅力又有恒心,每月拿出收入的20%,即每个月各拿出600元来进行投资,按月买进那些平均利润递增在20%以上的公司股票,无论如何都不再卖出。40年后,就轻松成为亿万富翁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计算一下。 当然,选到平均每年不低于20%增长的优秀股票有一定难度。但工资奖金是会不断增加的,如果把增加部分中的20%再追加投资,不就好事易成了吗? 持股要耐心 投资的辩证法在于:该复杂的复杂,该简单的简单。“选股要严格”,属于复杂的范围,但“买股要随时”和“持股要耐心”则格外简单,就象风暴之后天空特别碧蓝一样。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很多极具智慧的话语,如“不战而胜”,“无为而无不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等。特别是“大道至简”和“以不变应万变”这两句话。把这些用来指导投资,就成了轻松赚钱的学问。也就是说,精选了好股以后,把好股简单的留起来就行了。我曾经说过:“象集邮一样收藏好公司的股票”,更爱说的是:“做好股收藏家”。 经常有人问我,你是不是一个特别有耐心的人?你的一些股票五年多没动一下,你怎么能守得住?其实我在生活中是个很急躁的人。只是投资股票和其他事情不一样,你不长期持有就很难稳赚不赔,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发财要有耐心,这是千真万确的。赌场和摸彩票能提供一夜暴富的机会,但概率才多少?收藏的发财概率比赌博和摸彩要高一点,但收藏到珍品真迹的不多,大部分是收了假古董赝品什么的;做期货、买权证的发财概率比收藏的又高一点,但长期成功的实在太少;短线炒作股票成功概率又要高一些,但总体而言,失败多于成功。可是你放眼世界,多少人通过长期持有股票和房地产成为亿万富翁。这些认识在前面说过,也是经过惨痛的失败才换来的东西。这个东西叫“定力”,我把它看得很重,仅次于“眼力”。我经常建议朋友,在你的投资字典里删掉那个“卖”字。 没有丰富投资实践的人大多会想,如果结合短线,不是赚得更多吗?这是不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有一定经验的股民往往会问:“难道涨的太高也不卖吗?” 我的回答是不要卖。因为有些东西说说容易,就像低买高卖,实际操作时很难判断什么是高,什么是低。就象无法判断明天是涨还是跌一样。很多短线利润是要放弃的,因为放弃你才能得到更多。有舍才能有得,这就是辩证法。我和很多股友有充分的实践证明,判断高低涨跌这些东西太复杂了,这是自己能力圈之外的东西,也是害人的东西,它让我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拣芝麻不抱西瓜。如贵州茅台、招商银行、万科哪天卖合适?哪天卖都不合适。从长期趋势看,任何卖出好公司的行为都是愚蠢的,逆经济发展潮流的行为。其结果都不理想。最多在一个局部战役中获胜,而在全局上落败。股市上流传着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有些东西的影响还非常之大,比如“高抛低吸”就是一例。我们看到的是绝大多数人恰恰相反,低抛高吸,大盘一向上就追涨,大盘一下跌就斩仓;上证指数跌到1000点时,每日成交量只有几十个亿,可见大多数人没有“低吸”,上证指数涨到5000点时,每日成交量高达两三千亿,可见大多数人没有“高抛”。再说,判断高低也是个技术层面的东西,不是智慧层面的东西。小赚靠技巧,大赚靠智慧。为什么股市中最后总是赚钱的人少呢?这和过度操作有关。许多人基本上每天都盯住股市行情不放,不停地在捕捉所谓的时机,不停地想低吸高抛。但真有几个人成功?还是举大家都知道的刘元生先生长期持有万科公司股票的例子,就是简单持有,买了就不卖。其实这18年中万科股票有无数次下跌,要是他老想着高抛低吸,能从几百万变成几个亿吗?技巧层面的东西,不但把人弄得非常辛苦,而且并没有给很多人带来可观的收益,至少在电脑房里炒得昏天黑地的股民情况大致是这样。人们经常会忽视:最好的往往是最简单的。 谈到这里,或会有股民质疑:“难道公司的基本面严重变坏,你也坚持不卖吗?”我的回答一如既往。即便不能排除这种情况,还是可以坚持不卖。这似乎不太符合巴菲特的思想。但我仍然认为这是对的,而且这是经过认真思考和实践过的。我很喜欢彼得林奇的看法,假如你有十个股票的长期投资组合,中间有一个股票出了问题,由于选的都是极为优秀的公司,那么我们持有的其他九个股票还是在给你赚大钱,几十年后,也就是一个亿和九千万的差别而已。何况那只股票也不会跌到零。就算你在某个优秀公司基本面出问题之后成功卖出,只是在策略上对了,战略上你却错了。你可能失去获得将来长期收益的大好机会,你也可能在心理上由于变得过于关心,由藏家变成了炒家,因小失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一点哲学思维。进一步说,一个优秀公司的基本面出了问题,你可能事后才知道,而这时股价已经下跌了不少,这时卖出很难说是正确的行动。也许,情况又是恰恰相反,你要继续买进了。有几个例子很说明问题。一个是沙特王子阿瓦立德的“花旗之战”。1990年前后,花旗银行因房贷和拉美业务的拖累而陷入困境,当时许多人疯狂出逃,股价掉得一塌糊涂。这个时候阿瓦立德反而不断注资增持。4年之后,花旗银行终于渡过难关,有着坚定信念的阿瓦立德成为最大的单一股东,十几年后又成了最大赢家,一举收获近百亿美元!占他全部身家的一半。阿瓦立德说他总是在寻找同样的东西,那就是国际上知名的公司,它们拥有健康稳固的根基,但却陷入了暂时的困难之中。另一个例子是2004年底伊利股份公司的董事长郑俊怀被抓,基本面出现了问题,股价从14元掉到9元。我身边的一些朋友有些惊慌,我则劝他们在9元时再买进并一直持有,现在听我建议的朋友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深发展也是如此,它在1997年后基本面不佳,但从1990年就开始一直持有的人还是大大的赢家。 可能还有人会问:“如果我需要用钱也不卖吗?”这个严格地说是个投资以外的问题。需要用钱有很多种情况,除非牵涉到极其巨大的家庭或个人的剧变,需要大笔的钱来救急和转危为安,比如家人患病急需用钱,你还坚持不卖,那就失去了投资的意义。投资就是要让自己和家人幸福安乐。一般情况下,要学会坚持不卖,否则我们就很容易找到各种借口把优秀的好股票卖出去。等到赚了大钱之后,就能体会到那种意义了。到那时对资产结构进行一点调整,都是很简单很自然的事。对于投资者来说,首要考虑的是怎么赚,而不是怎么花。而一直持有就是最好的赚钱方法。 还会有人问到:“当我们发现了更好的公司股票,可不可以卖呢?”我的回答是,这种情况不叫卖,叫换股,因为总的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没有变,还是在收藏好公司的股票。只要不是太频繁,这是可以考虑的。对于非职业投资者,我还是倾向于不卖先前的股票,而是用后来的收入再买进。因为深思熟虑的人不多,很容易把换股变成炒来炒去。 在这里,我想再举一个深圳人有亲身感受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要长期持有。大多数深圳人既买房又炒股,这几年房市、股市都是大牛市,按说两个市场的赢输概率应该差不多。然而统计数据表明,买房赚钱的高达98%以上,而在今年五月的统计中,在股市牛气冲天时居然有30%的人亏损。什么原因?买房的人很少频繁地“炒短线”,而炒股的人却不少有“手痒症”或“多动症”。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关心卖的人多,而想当收藏家的不多。其实,卖掉好公司的股票才是最大的风险。“炒”是投机者心中的魔鬼。澳门赌王何鸿燊在回答记者有关什么是赌博赢钱的诀窍时,说的是“不赌”。如果有人问我炒股赚钱的诀窍,我的回答是“不炒”。我们买的是极为优秀的企业,它们是最有活力的公司,有最为宝贵的资源、最有前途的产品,处在最好的行业中,也有最能干的经营管理者,你可以心安理得地坐享其成,一劳永逸。股市其实是一个“乌龟”打败“兔子”、“懒人”战胜“忙人”、“笨人”战胜“聪明人”的地方。

我以word形式发you' xiang

股票投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企业投资目的:企业所有的经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赢利,包括股票投资;企业股票投资与普通股票投资的不同:企业股票投资一般价值投资较多,持股时间较长,投资领域多为成长期和成熟期行业,而普通股票投资投机性更高,一般追逐市场热点板块,持股时间较短,以获取买卖差价为主;企业适合投资的股票,这个问题没发回答,因为不同企业选择股票的目的不同,理论上任何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都适合投资;选择股票的技巧,可以从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区位分析,公司分析角度的基本面分析入手,同时配合技术分析(太多了不举例了);参考文献:没有参考文献自己扩充的时候自己找吧要写好这些东西2000字根本不够写,其中任何一条都能长篇叙述,只能帮你这点了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一、货币供应量的传导机制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影响包括股价在内 的金融市场的变化,其作用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货币供应量增加,人们持有更多的货币.货币的边际收益下 降,从而使现时的股票收益低于预期的收益,促使人们购买更多的 股票,引起股价上升。 (2)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利率会随之下降而引发更多的投 资支出。投资的增加会创造更多的家庭收入,引起消费支出的增 加,并通过乘数的作用带来更高的产出和公司利润。公司利润的提 高致使对股票的需求增加,进而抬高股价。 (3)由于股票的价格等于按市场利率贴现的预期收益流量.与 市场利率成反比,市场利率下降也会提高股票预期收益的现值。从 而促进股票价格的上涨。 (4)当中央银行以快于正常速度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公众发现 手中持有的现金多于日常交易的需要,从而会调整资产构成.把多余的一部分货币用来购买包括股票在内的金融资产。由于股票的 供应量在短期内是同定的,需求的增加就会促使股价上涨。货币供 应量减少时.情况恰好相反。 二、调整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从而降低股票价格。再者,对于投资者而言.利率的提高会给靠银行信贷进行股票抵押买卖或实行保证金买卖的 短期股票交易带来较大影响,增大交易成本,引起股票需求下降。 从而使股票价格下降。 (1)利率变动造成的资产组合替代效应。 利率变动通过影响存款收益率,投资者就会对股票和储蓄以 及债券之间做出选择,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通过资产重新组合进 而影响资金流向和流量,最终必然会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资金供求和股票价格。利率上升,一部分资金可能从股市转向银行储蓄和债券,从而会减少市场上的资金供应量,减少股票需求.股票价格下降;反之,利率下降,股市资金供应增加。股票价格将上升。 (2)利率对上市公司经营的影响。进而影响公司未来的估值水平。 贷款利率提高会加重企业利息负担,从而减少企业的盈利,进 而减少企业的股票分红派息.受利率的提高和股票分红派息降低 的双重影响,股票价格必然会下降。相反,贷款利率下调将减轻企业 利息负担。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使企业可以 增加股票的分红派息。受利率的降低和股票分红派息增加的双重 影响。股票价格将大幅h升。 (3)利率变动对股票内在价值的影响。 股票资产的内在价值是由资产在未来时期中所接受的现金流 决定的,股票的内在价值与一定风险下的贴现率呈反比关系.如果将银行间拆借、银行间债券与证券交易所的债券回购利率作为参考的贴现率,则贴现率的上扬必然导致股票内在价值的降低,从而也会使股票价格相应下降。以上的传导途径应该是较长的一个时期才能体现出来的,利率调栏与股价变动之间通常有一个时滞效应,因为利率下调首先引起储蓄分流,增加股市的资金供给,更多的流动资金流向股市。 (1)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股市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股票市场。如果中央银行提高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地减少. 股票行情趋于下跌。同样,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 资金成本增加,市场贴现利率上升,社会信用的收缩,证券市场的 资金供应减少,使股票行情走势趋软: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 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降低再贴现率,通常都会导致股票行情上扬。 (2)公开市场业务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反之就出售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当中央银行大量购进有价证券时,市场_}=货币供给量会增加,从而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 低,企业投资规模扩大和居民消费增加,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 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将下跌。我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运作是直接以国债为操作对象的,这会直接影响到国债市场的供求变动和国债行市的波动。进而影响股票市场的行情变化。 (3)利率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利率是股票市场的一个敏感指标,中央银行的每一次利率调整,甚至投资者对利率走势的预期或市场对利率变动的谣言都极 易造成股票价格的波动。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利率发生变化会使不同投资工具的收益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 当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时。持有债券所得到的收益相对于股票而言 就会降低,那些债券持有者将卖掉债券转而投资股票.从而推动股 票价格上涨,而股票价格的上涨必然会为企业的股票筹资活动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其次,利率的变化会对公司的利润产生影响。当利率提高以后,公司贷款成本提高,公司利润下降,这会影响 资金追逐同样多的股票,才能引起股价上涨刑率下调到股价上涨之间有一个过程。另外,利率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同样需要一个生产和销售的资本运转过程,短时间内,难以体现出来。因此.利率和股票市场的相关性要从长期来把握。 三、结沦 货币政策的传导需要依赖于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作为 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只有当这两个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一体化时,各个市场的资金价格才能及时地引导资金在不同市场之间迅速流动,以达到调节资金供求平衡的目标。只是,目前来看,要达到这一个目标条件还不成熟,措施、机制和手段还远未臻于完善。

你好我国的股票发行经历了面额发行、竞价发行和上网定价发行的发展过程。目前主要是通过深、沪两家证券交易所计算机网络定价发行。其做法是由主承销商拟定发行价格,并将拟发 行的股份全部输入主承销商在交易所的股票账户,投资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通过与证券交易所联网的证券公司,以固定的发行价格进行申购,而后通过摇号抽签确定股东名单及认购 数量。 上网发行是我国股票发行方式的新创举,既克服了以往限量发行认购表所带来的种种弊 端,也避免了网下发行可能被机构大户垄断认购的局面。这表明,我国股票发行适应了经济 体制改革和股票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标志着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日益成熟。但是随着股票市 场的深入发展,也暴露出上网定价发行所产生的一些问题。(一)发行市盈固定不变,缺乏市场弹性 本来市盈率作为反映股票价格水平和市场供求关系的综合指标可以用来调节股票的发行价格,从而调节股票市场的供求。然而,我国目前采用定价方式确定新股的发行价格的做法,是按发行时未摊薄的每股税后利润计算市盈率,并加以调整后,以之作为一个常量,固定在管理当局认可并选定的水平上。具体做法是,新股的发行价格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得出,其基本计算公式为:股票的发行价格=发行公司每股税后利润×市盈率(其中公式中的两个因子又考虑了一些相关因素,加以调整计算得出,此处不多加论及)。自采用上网定价发行新股以来,通过基本公式计算出来的新股发行市盈率基本被确定在14-15倍左右。从上述基本计算公式不难看出,当管理者将市盈率作为一个常量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上时,发行公司每股税后利润便成了调节股票发行价格的主要因素了。这种做法的主要缺陷在于:新股的发行价格较多考虑了发行公司的自身盈利能力,而忽视了市场因素的作用。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一级市场新股的发行受市场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变化,如新股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政府的发行意愿(管理者更多地用新股发行规模和速度作为调控股市的手段),表现为新股发行数量与发行速度具有可变性;由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和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利息率也经常发生变动,它直接影响投资者对股票收益的心理预期,表现为人们购买新股的意愿和股票一级市场均量资金的可变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不同产业、行业在国民经济和股票市场中的地位也不断调整,致使投资者对不同股票需求具有可变性,此外,股票市场的周期性调整,也使市盈率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如此等等 。市场诸多因素的变化从不同角度都会影响到新股的供求,进而影响新股的发行价格。现行的方法恰恰忽视了上述因素对新股发行价格的决定作用,将新股市盈率固定不变,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延袭了计划定价模式,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悖,导致发行价格缺乏市场弹性,难以发挥发行价格对股票市场的调节作用。针对个股进行价值分析如下:价值分析已经被国外成熟市场证明是最好的股票投资分析方法,其次是技术与心理学,后两者都与博弈有关。目前,主流的价值分析理论方法是股利折现法,通常采用的分析因素是:市盈率、成长曲线、战略要素等。一、市盈率作为一个传统指标,它是投资者对股票进行估值的主要指标之一,在价值分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指标是一种静态指标,投资者应当动态地使用。首先,对于行业不同,静态市盈率的定位是不同的。通俗地说,对于传统行业,市场给予较低的市盈率定位,对于新兴行业,市场给予较高定位。初步统计,现在市场钢铁行业市盈率在5倍左右,石化行业7倍,资源类10倍,药业27倍,水公共事业20倍,旅游20倍,银行15倍,制造10倍,传媒31倍。可见同处于大盘底部,对于不同的行业市盈率定位差别较大(以上数据是不完全统计,存在系统性的对价方案未明朗因素的影响)。其次,根据行业成长性的不同,动态市盈率的变化速率是不同的。高科技行业的动态市盈率变速最大,而公共事业的动态市盈率变速最为稳定,传统制造行业变速较为平缓。据抽样统计,2005年初,医药龙头个股的动态市盈率在25倍左右,现在已经下降到20倍附近;而以水务公司为例,年初其平均市盈率为倍,现在已经降到21倍。可见高成长板块具有较高的市盈率变速,公共事业板块具有稳定的市盈率变速,可以预测,成长性低的传统行业其变速是平缓的。一般来说,面对大众消费的行业具有长久的发展,尤其是消费升级给投资者带来重大的机会。结合我国市场,现在医药、绿色食品、旅游、网络通讯、公共资源、个性服饰已经成为消费升级概念的代表行业。二、成长曲线成长因素是上世纪90年代国际证券市场上最具魅力的投资依据,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及业绩增长的跳跃性。美国NASDAQ市场高科技板快是成长曲线分析法的代表。上市公司的成长曲线分析是最草根的研究方法,也是行业、个股基本面分析的基础。分析过程中要抓住三个要点:(1)成长基数要稍高;(2)成长要可持续,最好是爆炸式成长,兼顾整体行业的成长性,给个股成长提供可靠的行业背景;(3)成长概念包括高成长与复苏成长。结合目前市场,笔者认为绿色、环保类产品、医药具有复苏成长概念;物流行业、公共资源、公共事业类正处于高成长阶段,其中旅游、网络通讯处于爆炸式成长阶段。市场中铁龙物流、丽江旅游、东方明珠都具有各自的独特行业背景。三、战略要素对于一个处于转折期的新市场,战略要素对价值分析意义很大。战略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垄断,(2)资源垄断,(3)品牌,(4)价值重估,(5)重组。资源垄断已经造就了大批的牛股,最有代表性的是油类能源垄断;美国微软、辉瑞制药是典型的技术垄断股代表;品牌也是一种极具垄断意义的无形价值,无形价值重估为巴菲特所推崇。例如海信电器的品牌重估价值。价值重估,目前国内市场最流行的是房地产价值重估,前期商业板块整体活跃就起源于地产重估,同时也包括连锁概念的品牌重估。G综超是其中的代表。当前市场,金融行业最具大并购意向,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个股值得关注,已有外资入股的公司有浦发银行、深发展等。另外零售业也具备了大并购基础,商业板快也值得中线关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当投资者选择了大底部区域的证券投资,就必然存在了技术和心理的博弈。这种博弈,要求投资者需要具有良好的投资心态,以价值分析法介入价值低估的个股后,以中线思路持有,不为技术震荡所迷惑,必将获取由上市公司高成长带来的投资收益。

上网搜搜就有了

某某股票投资价值分析论文

你好我国的股票发行经历了面额发行、竞价发行和上网定价发行的发展过程。目前主要是通过深、沪两家证券交易所计算机网络定价发行。其做法是由主承销商拟定发行价格,并将拟发 行的股份全部输入主承销商在交易所的股票账户,投资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通过与证券交易所联网的证券公司,以固定的发行价格进行申购,而后通过摇号抽签确定股东名单及认购 数量。 上网发行是我国股票发行方式的新创举,既克服了以往限量发行认购表所带来的种种弊 端,也避免了网下发行可能被机构大户垄断认购的局面。这表明,我国股票发行适应了经济 体制改革和股票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标志着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日益成熟。但是随着股票市 场的深入发展,也暴露出上网定价发行所产生的一些问题。(一)发行市盈固定不变,缺乏市场弹性 本来市盈率作为反映股票价格水平和市场供求关系的综合指标可以用来调节股票的发行价格,从而调节股票市场的供求。然而,我国目前采用定价方式确定新股的发行价格的做法,是按发行时未摊薄的每股税后利润计算市盈率,并加以调整后,以之作为一个常量,固定在管理当局认可并选定的水平上。具体做法是,新股的发行价格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得出,其基本计算公式为:股票的发行价格=发行公司每股税后利润×市盈率(其中公式中的两个因子又考虑了一些相关因素,加以调整计算得出,此处不多加论及)。自采用上网定价发行新股以来,通过基本公式计算出来的新股发行市盈率基本被确定在14-15倍左右。从上述基本计算公式不难看出,当管理者将市盈率作为一个常量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上时,发行公司每股税后利润便成了调节股票发行价格的主要因素了。这种做法的主要缺陷在于:新股的发行价格较多考虑了发行公司的自身盈利能力,而忽视了市场因素的作用。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一级市场新股的发行受市场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变化,如新股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政府的发行意愿(管理者更多地用新股发行规模和速度作为调控股市的手段),表现为新股发行数量与发行速度具有可变性;由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和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利息率也经常发生变动,它直接影响投资者对股票收益的心理预期,表现为人们购买新股的意愿和股票一级市场均量资金的可变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不同产业、行业在国民经济和股票市场中的地位也不断调整,致使投资者对不同股票需求具有可变性,此外,股票市场的周期性调整,也使市盈率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如此等等 。市场诸多因素的变化从不同角度都会影响到新股的供求,进而影响新股的发行价格。现行的方法恰恰忽视了上述因素对新股发行价格的决定作用,将新股市盈率固定不变,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延袭了计划定价模式,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悖,导致发行价格缺乏市场弹性,难以发挥发行价格对股票市场的调节作用。针对个股进行价值分析如下:价值分析已经被国外成熟市场证明是最好的股票投资分析方法,其次是技术与心理学,后两者都与博弈有关。目前,主流的价值分析理论方法是股利折现法,通常采用的分析因素是:市盈率、成长曲线、战略要素等。一、市盈率作为一个传统指标,它是投资者对股票进行估值的主要指标之一,在价值分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指标是一种静态指标,投资者应当动态地使用。首先,对于行业不同,静态市盈率的定位是不同的。通俗地说,对于传统行业,市场给予较低的市盈率定位,对于新兴行业,市场给予较高定位。初步统计,现在市场钢铁行业市盈率在5倍左右,石化行业7倍,资源类10倍,药业27倍,水公共事业20倍,旅游20倍,银行15倍,制造10倍,传媒31倍。可见同处于大盘底部,对于不同的行业市盈率定位差别较大(以上数据是不完全统计,存在系统性的对价方案未明朗因素的影响)。其次,根据行业成长性的不同,动态市盈率的变化速率是不同的。高科技行业的动态市盈率变速最大,而公共事业的动态市盈率变速最为稳定,传统制造行业变速较为平缓。据抽样统计,2005年初,医药龙头个股的动态市盈率在25倍左右,现在已经下降到20倍附近;而以水务公司为例,年初其平均市盈率为倍,现在已经降到21倍。可见高成长板块具有较高的市盈率变速,公共事业板块具有稳定的市盈率变速,可以预测,成长性低的传统行业其变速是平缓的。一般来说,面对大众消费的行业具有长久的发展,尤其是消费升级给投资者带来重大的机会。结合我国市场,现在医药、绿色食品、旅游、网络通讯、公共资源、个性服饰已经成为消费升级概念的代表行业。二、成长曲线成长因素是上世纪90年代国际证券市场上最具魅力的投资依据,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及业绩增长的跳跃性。美国NASDAQ市场高科技板快是成长曲线分析法的代表。上市公司的成长曲线分析是最草根的研究方法,也是行业、个股基本面分析的基础。分析过程中要抓住三个要点:(1)成长基数要稍高;(2)成长要可持续,最好是爆炸式成长,兼顾整体行业的成长性,给个股成长提供可靠的行业背景;(3)成长概念包括高成长与复苏成长。结合目前市场,笔者认为绿色、环保类产品、医药具有复苏成长概念;物流行业、公共资源、公共事业类正处于高成长阶段,其中旅游、网络通讯处于爆炸式成长阶段。市场中铁龙物流、丽江旅游、东方明珠都具有各自的独特行业背景。三、战略要素对于一个处于转折期的新市场,战略要素对价值分析意义很大。战略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垄断,(2)资源垄断,(3)品牌,(4)价值重估,(5)重组。资源垄断已经造就了大批的牛股,最有代表性的是油类能源垄断;美国微软、辉瑞制药是典型的技术垄断股代表;品牌也是一种极具垄断意义的无形价值,无形价值重估为巴菲特所推崇。例如海信电器的品牌重估价值。价值重估,目前国内市场最流行的是房地产价值重估,前期商业板块整体活跃就起源于地产重估,同时也包括连锁概念的品牌重估。G综超是其中的代表。当前市场,金融行业最具大并购意向,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个股值得关注,已有外资入股的公司有浦发银行、深发展等。另外零售业也具备了大并购基础,商业板快也值得中线关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当投资者选择了大底部区域的证券投资,就必然存在了技术和心理的博弈。这种博弈,要求投资者需要具有良好的投资心态,以价值分析法介入价值低估的个股后,以中线思路持有,不为技术震荡所迷惑,必将获取由上市公司高成长带来的投资收益。

网上有很多的股票分析的文章,建议再加上一下软件截图,这样图文并茂。当然中国的经济环境也要说的,最好联系一下全球经济的高点,现在的全球金融危机可是个热点啊,你写了这点,估计老师给你个良好是没有问题的。

投资目的和参考文献很好解决,而其他的则需要自己的投资理念,专业知识和实际操盘经验。千万不可杜撰,杜撰的论文是不会被认可的;因为资金投入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抄袭论文,小心做典型,还是自己思考吧,毕竟对你自己有好处的。

股票价值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抄袭论文,小心做典型,还是自己思考吧,毕竟对你自己有好处的。

配资大家都会关注的资金安全问题,配资一般会有个警戒线和平仓线,这一块也要了解一下..不过,这并不妨碍商家将各种普通食材,包爵呢。至于咱们自己,咱们

有的上市公司还配合庄家,违规炒作自己公司的股票。到了亏损得无法维持下去的本论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逻辑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图表分析进行

投资目的和参考文献很好解决,而其他的则需要自己的投资理念,专业知识和实际操盘经验。千万不可杜撰,杜撰的论文是不会被认可的;因为资金投入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中巴价值投资研究论文

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有很多种,为了更加易于理解“什么是好股”,我归纳了主要的六种,可能互相之间会有点重合或者互为因果。 第一,垄断优势。按照经济学上的“垄断”的含义,是指单一的出卖人或少数几个出卖人控制着某一个行业的生产或销售。我用自己的话说,就是独家生意。或者说得长一点,是独家经营,或者重要产品、服务的最先推出和独家拥有。香港交易所和澳大利亚交易所就是独家生意,在本地区本国独此一家,别无竞争。美国辉瑞药厂的伟哥刚推出来的时候,也是独霸天下。当然,垄断除了独家生意以外,还有一种叫寡头垄断,我们在市场上经常能发现,80%的市场和利润被两至三家最大的生产组织所拥有。银行信用卡大部分必须通过万事达或维萨两家国际组织的网络,世界上的碳酸性饮料的市场基本上就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所垄断。国内牛奶的市场最大的两家是蒙牛和伊利。不过,我更推崇的是独家垄断。 第二,资源优势。资源就是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诸要素。很多公司都拥有各自的资源。资源的关键在于稀缺,按照稀缺的程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比如江西铜业拥有铜矿,但却还不具备独占的优势,因为很多铜业公司也有铜矿,不能算是最高等级。中国石油的等级就要高一些,南非的黄金钻石等级更高一些,而盐湖钾肥所拥有的钾盐矿,则占全国总量的近90%,这种资源的优势就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又比如离开了茅台镇就生产不了茅台酒,那么茅台酒厂资源优势就具有独占性质。我最喜欢的是具有独占性质的资源优势的公司。 第三,品牌优势。有品牌的企业很多,有了品牌并不等于有了独一无二的优势。品牌优势的独一无二简单地说就是要强大,强大到行业第一。茅台号称国酒,同仁堂号称国药,耐克公司那简单的一勾,就是世界最好的体育用品公司和运动产品的标识,已深深为全世界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所喜爱。这种优势也是巴菲特的最爱,他叫做消费独占,我有时把它叫做消费者心理霸占,就是把消费者的魂勾去了。比如同样的产品,人家就要买这个牌子的,哪怕这个牌子贵了一大截。 第四,能力技术优势。也就是大家讲得最多的核心竞争力。能力指的是公司团队在决策、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技能,比如万科公司,它在品牌强大之前,主要是管理团队极为优秀,能力太强,堪称地产界第一。烟台万华的MDI制造技术独家拥有。微软的技术优势简直是世界老大,任何软件产品不适用WENDOWS系统,你就麻烦了。1997年我第一次接触到招商银行的一卡通时,就深为他们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所震动。一张卡片,居然可以活期定期本币外币全包含,而且比存折易带,又不暴露存款数字。这在当时可是全国领先。其后他们还不断推出金融服务创新品种,一直在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这就是能力技术优势最直观的例证。 第五,政策优势。政策优势主要是指政府为加强相关产业的战略位置,制订有利于发展的行业政策与法规,使相关产业形成某种具有限制意义的优势。除了专利保护和减免税优惠政策外,有个原产地域保护政策也很有意思。例如香槟酒。香槟是法国一个地方,只有这个地方生产的气泡酒才能叫香槟,别的地方就不行。政策优势,就是指这种具有限制性质的优势。云南白药,片仔癀,马应龙三个公司的产品被列为国家一类中药保护品种,在很长时间内别人都不能生产,甚至也不能叫这个名字。茅台镇上也有别的酒厂,但只有茅台酒厂的酒才能叫茅台这个名字。 最后,行业优势。行业分析是投资者作出投资抉择很重要的一步,有时甚至是投资成功的先决条件。因为有些行业牛股成群,投资的赢面高;有些行业却牛股稀少,投资获胜的概率低。这是因为基本面确实如此:有些行业就是有先天优势,有些行业注定要吃亏。有些行业就是稳定增长,没有周期性,比如食品饮料业;有些行业就是门槛高,大部分企业进不来,比如航天业;有些行业就是有提价能力,不会你杀价我也杀价,比如奢侈品行业;有些行业的产品就是不怕积压,甚至越积压越值钱,比如白酒葡萄酒;有些行业就是集中度高,它们的优势就是竞争对手少,比如银行业、保险业,更不要说交易所和银行卡国际组织。有专家喜欢用行业利润永远趋向平均化的经济学理论与我辩论,意思是当一个行业拥有暴利的时候必然会引起更多的人和企业进入,从而带来行业利润最后平均化。其实这只是一般而论,很多情况并不如此,因为行业壁垒是客观存在的。 当然,拥有其中一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还不能构成买入这家公司的充分条件。有了其中一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就有了关注的前提。接下来要考虑的是这种优势能不能形成极强的赢利能力?比如自来水、电力、燃气、桥梁、高速公路、铁路等公用事业公司,虽然具有明显的垄断优势,可是价格受管制,没有自主定价权,能赚大钱的不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中,广深铁路表现不佳,11年只涨了一倍多。铁路是高度垄断行业,业务好的不能再好,它不太赚钱就是因为事关民生票价不能乱提。张小泉是著名的剪刀品牌,当没有能干的管理层去经营去继续开发的时候,它根本就赢不了利。很多公司拥有资源优势,但当国际商品资源价格处于低潮时,它也是一筹莫展。我们投资股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有没有良好的收益,所有的优势最终也还得落实在收益上。 那么,极为优秀的公司平均每年的利润增长率至少应该是多少呢?我前面说过要“股不惊人誓不休”。好股票应该具有数十倍的成长潜力和前景,平均每年的利润增长率不能低于20%,当然,能超过30%就更好。茅台,招商银行,万科就超过了30%。蒙牛在前几年甚至达到了惊人的90%。 有了某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又有极强的赢利能力,是不是够条件了呢?还是不够,还要看它的优势和盈利能力能不能长期保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持续竞争优势。这一点难度更高,更有技术含量。买股票就是买未来,长寿的企业价值高。一个公司在某一年赚钱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赚钱。BB机刚出来的时候风光无限,但没几年就不行了。柯达、乐凯等生产胶卷的公司由于数码相机的出现变得非常被动。这就需要我们的眼光更为长远,思想更为深刻。这就需要这个公司“万千宠爱在一身”,也就是多种竞争优势都具有。 可能会有人说,您说的公司近乎完美,好像很难寻觅。其实在我的持股名单中符合的就不止一个,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用条件套一套。要做到“股不惊人誓不休”,当然不会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你发了上等愿,至少能结中等缘吧。我主要是提供一个严格的思路,在挑选股票方面要精益求精,锦上添花,没有止境。这才是追求卓越,这才是无懈可击。 谈了这么多,一直没有谈到价格,价格不太重要吗?不是的,价格当然重要,“安全空间”这个词简直是价值投资者的口头禅。好公司加上好价格才是好股票。我曾经把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概括为十二个字:好股,好价,长期持有,适当分散。就已经把好价包括在内了。但我们谈的主要问题是优秀公司的问题。同时我认为,相对价格来说,好股是第一位的。先好股,再好价;先定性,再定量。这也是一种投资哲学。 买股要随时 买股要随时,就是主张“随时买”。必须申明,这是针对大多数人尤其是有稳定后续资金的工薪阶层而言的。 经常有人面容严峻地向我提出:“随时买,价格不用管了吗?万一买到高价的怎么办?”其实,提问题的朋友没有深思熟虑过,价格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在实践中甚至是可遇不可求的问题,能力圈之外的问题。你如果有幸常能在入市时遇到“9·11”或者金融危机之后这样的大机会,当然是件美事,然而股市牛熊难测,风云莫辨,不确定性是主流,必须“以不变应万变”来对付。我的经验是,努力捕捉机会也会丧失机会,放弃这样努力也许就逮住了更多机会。多想想方法,而不要动太多的脑筋去想买入时机的问题,也不要成天去盘算市赢率的高低。不同的人参加工作有先后,入市时间有早晚,一旦决定投资,难免会买到高点低点,但有了严格选和不要卖,即使是不那么幸运,最终还是会大获全胜。 有的股友引用巴菲特先生坐拥几百亿现金不出手,并表示愿意一直等下去(等到合适价格)的例子,来反驳我的“随时买”,甚至指责我有背离巴菲特的嫌疑。然而我经过再三思考,坚信这并无大错,尤其是这么多年,眼见很多朋友一再等待贵州茅台、招商银行、港交所等股票的价格跌到他们的心理价位,结果或者是永远无法买到,或者是失去耐心买得更高的事例,更能感受到学习巴菲特不能教条的重要意义。不要忘了,在美国投资界百万富翁和千万富翁组成人员状况的调查中,尽管顶尖的往往是职业投资者,但人数比例最高的恰恰是在二战以后简单买入并且长期持有的普通投资者。 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过一段精辟的话:“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就是“没钱靠体力,钱少靠智力,钱多靠掌握时机”。坐拥几百亿现金的巴菲特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属于世界顶尖“钱多”的那一类。我的这个“随时买”不包括拥有大资金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机构,只是针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大多数人属于“钱少”的工薪阶层,每月有固定的工资奖金收入,“随时买”就是每个月都用工资奖金的剩余部分买,这种固定的买法最终能使买到的股票成本平均化,既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但由于严格挑选,买到的基本上是优秀公司的股票,长期来看,收益率还是极为可观。这是靠智力的买法,只要实施,可以说人人都可以成为亿万富翁。不信的话,看看我给出的这个方法: 深圳的年轻人如果月薪在3000元左右,那么一对情侣如有毅力又有恒心,每月拿出收入的20%,即每个月各拿出600元来进行投资,按月买进那些平均利润递增在20%以上的公司股票,无论如何都不再卖出。40年后,就轻松成为亿万富翁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计算一下。 当然,选到平均每年不低于20%增长的优秀股票有一定难度。但工资奖金是会不断增加的,如果把增加部分中的20%再追加投资,不就好事易成了吗? 持股要耐心 投资的辩证法在于:该复杂的复杂,该简单的简单。“选股要严格”,属于复杂的范围,但“买股要随时”和“持股要耐心”则格外简单,就象风暴之后天空特别碧蓝一样。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很多极具智慧的话语,如“不战而胜”,“无为而无不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等。特别是“大道至简”和“以不变应万变”这两句话。把这些用来指导投资,就成了轻松赚钱的学问。也就是说,精选了好股以后,把好股简单的留起来就行了。我曾经说过:“象集邮一样收藏好公司的股票”,更爱说的是:“做好股收藏家”。 经常有人问我,你是不是一个特别有耐心的人?你的一些股票五年多没动一下,你怎么能守得住?其实我在生活中是个很急躁的人。只是投资股票和其他事情不一样,你不长期持有就很难稳赚不赔,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发财要有耐心,这是千真万确的。赌场和摸彩票能提供一夜暴富的机会,但概率才多少?收藏的发财概率比赌博和摸彩要高一点,但收藏到珍品真迹的不多,大部分是收了假古董赝品什么的;做期货、买权证的发财概率比收藏的又高一点,但长期成功的实在太少;短线炒作股票成功概率又要高一些,但总体而言,失败多于成功。可是你放眼世界,多少人通过长期持有股票和房地产成为亿万富翁。这些认识在前面说过,也是经过惨痛的失败才换来的东西。这个东西叫“定力”,我把它看得很重,仅次于“眼力”。我经常建议朋友,在你的投资字典里删掉那个“卖”字。 没有丰富投资实践的人大多会想,如果结合短线,不是赚得更多吗?这是不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有一定经验的股民往往会问:“难道涨的太高也不卖吗?” 我的回答是不要卖。因为有些东西说说容易,就像低买高卖,实际操作时很难判断什么是高,什么是低。就象无法判断明天是涨还是跌一样。很多短线利润是要放弃的,因为放弃你才能得到更多。有舍才能有得,这就是辩证法。我和很多股友有充分的实践证明,判断高低涨跌这些东西太复杂了,这是自己能力圈之外的东西,也是害人的东西,它让我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拣芝麻不抱西瓜。如贵州茅台、招商银行、万科哪天卖合适?哪天卖都不合适。从长期趋势看,任何卖出好公司的行为都是愚蠢的,逆经济发展潮流的行为。其结果都不理想。最多在一个局部战役中获胜,而在全局上落败。股市上流传着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有些东西的影响还非常之大,比如“高抛低吸”就是一例。我们看到的是绝大多数人恰恰相反,低抛高吸,大盘一向上就追涨,大盘一下跌就斩仓;上证指数跌到1000点时,每日成交量只有几十个亿,可见大多数人没有“低吸”,上证指数涨到5000点时,每日成交量高达两三千亿,可见大多数人没有“高抛”。再说,判断高低也是个技术层面的东西,不是智慧层面的东西。小赚靠技巧,大赚靠智慧。为什么股市中最后总是赚钱的人少呢?这和过度操作有关。许多人基本上每天都盯住股市行情不放,不停地在捕捉所谓的时机,不停地想低吸高抛。但真有几个人成功?还是举大家都知道的刘元生先生长期持有万科公司股票的例子,就是简单持有,买了就不卖。其实这18年中万科股票有无数次下跌,要是他老想着高抛低吸,能从几百万变成几个亿吗?技巧层面的东西,不但把人弄得非常辛苦,而且并没有给很多人带来可观的收益,至少在电脑房里炒得昏天黑地的股民情况大致是这样。人们经常会忽视:最好的往往是最简单的。 谈到这里,或会有股民质疑:“难道公司的基本面严重变坏,你也坚持不卖吗?”我的回答一如既往。即便不能排除这种情况,还是可以坚持不卖。这似乎不太符合巴菲特的思想。但我仍然认为这是对的,而且这是经过认真思考和实践过的。我很喜欢彼得林奇的看法,假如你有十个股票的长期投资组合,中间有一个股票出了问题,由于选的都是极为优秀的公司,那么我们持有的其他九个股票还是在给你赚大钱,几十年后,也就是一个亿和九千万的差别而已。何况那只股票也不会跌到零。就算你在某个优秀公司基本面出问题之后成功卖出,只是在策略上对了,战略上你却错了。你可能失去获得将来长期收益的大好机会,你也可能在心理上由于变得过于关心,由藏家变成了炒家,因小失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一点哲学思维。进一步说,一个优秀公司的基本面出了问题,你可能事后才知道,而这时股价已经下跌了不少,这时卖出很难说是正确的行动。也许,情况又是恰恰相反,你要继续买进了。有几个例子很说明问题。一个是沙特王子阿瓦立德的“花旗之战”。1990年前后,花旗银行因房贷和拉美业务的拖累而陷入困境,当时许多人疯狂出逃,股价掉得一塌糊涂。这个时候阿瓦立德反而不断注资增持。4年之后,花旗银行终于渡过难关,有着坚定信念的阿瓦立德成为最大的单一股东,十几年后又成了最大赢家,一举收获近百亿美元!占他全部身家的一半。阿瓦立德说他总是在寻找同样的东西,那就是国际上知名的公司,它们拥有健康稳固的根基,但却陷入了暂时的困难之中。另一个例子是2004年底伊利股份公司的董事长郑俊怀被抓,基本面出现了问题,股价从14元掉到9元。我身边的一些朋友有些惊慌,我则劝他们在9元时再买进并一直持有,现在听我建议的朋友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深发展也是如此,它在1997年后基本面不佳,但从1990年就开始一直持有的人还是大大的赢家。 可能还有人会问:“如果我需要用钱也不卖吗?”这个严格地说是个投资以外的问题。需要用钱有很多种情况,除非牵涉到极其巨大的家庭或个人的剧变,需要大笔的钱来救急和转危为安,比如家人患病急需用钱,你还坚持不卖,那就失去了投资的意义。投资就是要让自己和家人幸福安乐。一般情况下,要学会坚持不卖,否则我们就很容易找到各种借口把优秀的好股票卖出去。等到赚了大钱之后,就能体会到那种意义了。到那时对资产结构进行一点调整,都是很简单很自然的事。对于投资者来说,首要考虑的是怎么赚,而不是怎么花。而一直持有就是最好的赚钱方法。 还会有人问到:“当我们发现了更好的公司股票,可不可以卖呢?”我的回答是,这种情况不叫卖,叫换股,因为总的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没有变,还是在收藏好公司的股票。只要不是太频繁,这是可以考虑的。对于非职业投资者,我还是倾向于不卖先前的股票,而是用后来的收入再买进。因为深思熟虑的人不多,很容易把换股变成炒来炒去。 在这里,我想再举一个深圳人有亲身感受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要长期持有。大多数深圳人既买房又炒股,这几年房市、股市都是大牛市,按说两个市场的赢输概率应该差不多。然而统计数据表明,买房赚钱的高达98%以上,而在今年五月的统计中,在股市牛气冲天时居然有30%的人亏损。什么原因?买房的人很少频繁地“炒短线”,而炒股的人却不少有“手痒症”或“多动症”。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关心卖的人多,而想当收藏家的不多。其实,卖掉好公司的股票才是最大的风险。“炒”是投机者心中的魔鬼。澳门赌王何鸿燊在回答记者有关什么是赌博赢钱的诀窍时,说的是“不赌”。如果有人问我炒股赚钱的诀窍,我的回答是“不炒”。我们买的是极为优秀的企业,它们是最有活力的公司,有最为宝贵的资源、最有前途的产品,处在最好的行业中,也有最能干的经营管理者,你可以心安理得地坐享其成,一劳永逸。股市其实是一个“乌龟”打败“兔子”、“懒人”战胜“忙人”、“笨人”战胜“聪明人”的地方。

《学习巴菲特》(刘建位)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学习巴菲特

作者:刘建位

豆瓣评分: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8-1-1

页数:241

内容简介:

巴菲特投资一生,成为拥有500多亿美元资产的世界第二大富翁,他管理的伯克希尔公司净资产规模全球第一,是当代最成功的投资大师。

古人云,大道至简。巴菲特告诉我们。真正伟大的投资成功之道。只需要很少的几个基本原则就可以概括,非常简单,却非常有效,不需高智商,不需高学历,不需高等数学,任何一个小学毕业的普通投资者都能掌握,都能应用。

巴菲特一生都在实践价值投资,传播价值投资,他把伯克希尔公司变成了一个价值投资学校,过去30年每年年报中他写给股东的信成了最好的价值投资教科书。

国内著名巴菲特研究专家刘建位把巴菲特的投资成功之道归纳总结为十大原则。在中央电视台《理财教室》讲了十堂“学习巴菲特”的投资课,在本书中他更详细、更深入地为你解读世界股神的十大价值投资成功之道。

成功的捷径是向成功者学习。投资成功的关键是学习大师的投资之道,思考大师的投资之道,实践大师的投资之道。

作者简介:

刘健位,1969年出生于河南滑县,华南农业大学经常学学士,复旦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硕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在南方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总部工作七年多,主持和参与过众多改制重组、发行上市、财务顾问等项目,在股票发行上市、资本运作、竞争战略、价值评估等方面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丰富体验。自1999年开始专注于研究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博士论文《巴菲特长期价值投资策略研究》获评为优秀论文。

当前,中巴经济走廊已经进入充实拓展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组组长应雄表示:“面对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作为走廊重点领域的能源合作责无旁贷,应该在此前取得重大成就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一要充实,进一步发展清洁能源,以实现更多种类、更加环保的绿色发展。二要拓展,进一步开拓上下游产业,实现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综合开发。”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MEC)是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的重要参与单位,在传统能源合作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在未来能源项目综合开发和新能源开发等方面也有比较成熟的考虑和谋划。 契机与成绩 中国经济导报: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贵公司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参与到中巴经济走廊具体项目建设中去的? 方彦水: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样板工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在增强地区互联互通、提升中巴两国的经济发展空间、推动双边多领域深入合作、促进两国人民共享繁荣成果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MEC)成立于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也是中巴友谊的建设者和见证人。早在1983年,CMEC就承建了巴基斯坦古杜火电站项目,开创了中国企业以出口卖方信贷的方式承揽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先河。此后,我们通过贾姆肖罗、木札发戈等多项能源工程建设,持续为巴基斯坦人民送去光明。 2013年,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正式启动时,中巴双方的能源管理部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部门都主动与CMEC接洽,积极探讨将CMEC开发项目列入走廊清单的可行性。 2014年,经充分评估,CMEC参股并承建的巴基斯坦信德省塔尔煤田Ⅱ区块年产380万吨露天煤矿及安格鲁塔尔II区块2x330MW燃煤电站项目入选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项目”清单,也为公司持续深入参与走廊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国经济导报: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期间,取得了哪些具体项目进展和落地成果?项目建成投用对改善当地民生、促进经济 社会 发展方面有何成效?可否举例说明? 方彦水:因为CMEC承建的工程项目较多,我想主要举两个最有特点的例子,来回答你的问题:一个是塔尔煤电一体化项目群,另一个是尼鲁姆杰鲁姆(NJ)水电站项目。 塔尔煤电一体化项目群是CMEC投资参股并承建的走廊项目群。目前包括的主要项目有:一期2x330MW燃煤电站项目、一期年产380万吨露天矿项目、TEL 1x330MW坑口电站项目、ThalNova 1x330MW坑口电站项目和二期年产380万吨至年产760万吨的煤矿扩建项目。项目群的总投资超过32亿美元。CMEC既是上述项目的EPC总承包商和股东,也是其中部分项目的运营商,还全程参与了项目群的融资过程。 塔尔煤电一体化项目群在多个层面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当地经济发展层面。项目群整合了当地煤矿资源和电力需求,设计出以电带煤的可行性方案和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方案、融资方案,避免了不同项目执行过程中推诿扯皮的可能,为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既快又稳地落实巴基斯坦经济 社会 发展目标夯实了基础。塔尔一期煤矿及电站项目提前计划工期投入商业运营以来,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并因其较低的可变成本,在提升巴基斯坦资源利用率、满足 社会 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减少了外汇支付压力,受到当地政府的首肯和赞赏。 其次是当地社区和人民层面。CMEC在重视工程质量的同时,更着眼于如何通过践行 社会 责任给当地百姓带来更多福祉。截至目前,塔尔一期及二期项目累计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工作岗位约5000个,很多当地曾经的放羊娃被培养成为拥有熟练技能的产业工人,成为社区的富裕户。CMEC安排 30位学生在电厂接受为期3年培训;邀请12名巴基斯坦青年来华深造;建设20多所小学、中学,其中部分已投入使用;为当地捐赠的医院及移动医疗大巴车,正在持续为塔尔地区居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第三是国内经济发展层面。我们说“一带一路”是双向互通的桥梁和纽带,就是说“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内外共享利益的。在提升了当地经济 社会 发展的同时,通过塔尔项目群,CMEC持续带动中国机械设备、中国技术标准“走出去”。 第四是公司自身层面。塔尔项目群是CMEC推进“投融建营”一体化、向国际工程价值链高端发展的重要拓展。投融建营一体化模式扩展和延长了传统工程承包项目的业务链条,将项目运作的范围向前扩展到项目的开发和投融资环节,向后扩展到项目的运营维护环节,对资源整合能力、开拓创新能力、风险控制能力都提出了更加完整、更加严谨、更加精细的要求,带动了公司业务的多层次发展和转型升级,也进一步提升了CMEC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挑战与抗疫 中国经济导报:中巴经济走廊相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是如何应对和解决的?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贵公司在具体防疫和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过程中作出了哪些努力? 方彦水:截至目前中巴经济走廊相关项目建设总体进展顺利的,当然也存在一些现场安防以及营商环境、汇率波动等问题,但上述问题在海外工程建设过程中比较常见。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走出去”的国家队成员,经过近40年在海外市场的摸爬滚打,CMEC在预案准备、统筹应对、及时跟进处理每一项具体问题方面,都拥有丰富和成熟的经验。 因此可以说,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和挑战,就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严重冲击。虽然如此,在我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的指挥和帮助下,在业主方的积极配合下,公司通过周全缜密的安排部署、细致有效的落地执行,全力确保了项目现场安全、协助维护了社区安全,并在此前提下,全力维持了项目建设和运营按计划稳步推进。 我们在项目现场推动的严格防疫和复工复产工作的做法主要包括这样几项: 一是强化了施工人员的安全调配。受疫情影响,往返两国的航班次数减少,且进场前需进行必要隔离。为此,我们提前做好规划,采取分批隔离、分批到场的模式,确保施工人员及时、安全抵达现场。除依靠商业航班外,公司还积极协调包机来满足现场施工进度需求。 二是强化了出口设备的安全运输。随着国内疫情逐步缓解,各设备厂商生产能力已得到完全恢复并开始大规模交货。为此,公司通过海运、空运等多种运输模式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施工建设所需关键设备、材料按时到场。 三是强化了进场人员的安全防护。为确保防控安全,我们采取了“双14天”的严密措施,就是说从国内进入现场的人员需要先在公司外派代表处完成隔离14天且身体状态无异常,到现场后再行隔离14天且无任何异常症状后,方可解禁上岗。对现场的大量外籍劳工,我们也根据他们的工作性质,提出了分级防疫要求。 四是强化了项目现场的日常防控。在施工现场,项目组还在公司总部的支持和帮助下加强心理疏导,严格执行佩戴口罩、定时测温、餐饮管理、办公场所消毒、会议管理等多种形式的防控措施,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全力确保现场全体人员的 健康 安全。 我们一直认为,人员 健康 安全是项目建设的最大动力,也是不容出差错的根本性问题。CMEC之所以能够在全球疫情持续肆虐的情况下做到这样的安全坚守、职责坚守,除了公司层面的重视和公司各级组织强大的执行能力之外,也要感谢我们顽强乐观、无私奉献的“海外坚守者”。他们有的放弃了个人休假,已经在海外坚守了1年多;有的无惧风险,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奔赴项目现场,成为最美逆行者;有的以一当多,在特殊的情况和条件下,扛起多个岗位的责任,一切只为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走出去”与远景 中国经济导报:在参建中巴经济走廊过程中,有没有一些海外项目建设实施经验分享给更多“走出去”或将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目前,由于疫情等因素叠加,国际外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您认为作为中国企业未来应如何应对“一带一路”包括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将会面临的不可预期的外部环境变化? 方彦水: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商务环境都在深刻变化中,产业和市场竞争格局也在持续调整中,中国的“走出去”企业可能已经没有什么“经验主义”可以原封不动地拿来使用了。但结合我们对趋势的判断和对自身优势的理解,的确也有一些中国“走出去”企业,特别是在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工笔画”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明确定位。“走出去”企业一定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立足企业自身资源禀赋和能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依托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今年以来,CMEC提出的“稳外耕内”工作目标,就是在这样一个宏观、中观、微观紧密贯通结合的定位下,对公司夯实发展基础、厚植发展潜力的布局安排。 其次是深耕在地。“走出去”企业的根和魂在国内,但“心”一定要和项目所在地的政府和人民紧密相通。这也正是“一带一路”建设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核心工程。我们要真正了解和挖掘项目所在国人民的真实诉求,围绕这个中心思路,发挥优势、规划设计、寻求机遇、创造项目,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是强化风控。做海外工程项目,对企业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的要求非常高。我们对待每个项目,从前期策划到运作落地,再到后期实施乃至运营维护,都秉持着谨慎负责的态度,一切为了提高履约能力、保障实施质量。特别是,在“走出去”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国别调研、尽职调查,对项目所在国安全、经济、法律、税收、外汇等方面有一个全面充分地了解,才能明确目标、做好预案,以规避风险。 第四是协同合作。海外工程建设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自给自足的项目,它的背后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资金链条、技术标准的服务链条。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充分的内外协同,不仅要就一个项目的落地与国内外的供货企业、行业企业、金融机构紧密协同合作,还要积极推进中国、投资所在国和发达经济体及其他经济体企业之间的第三方合作,以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第五是树立品牌。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间还不算长、积累还不算多,尤其是我们的品牌还不够响不够亮。因此,建设国际知名的高端工程建设品牌,应当是中国企业构建“走出去”软实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把品牌建设与工程质量建设相融合、与海外市场开发相融合、与企业合规工作相融合、与 社会 责任工作相融合、与跨文化管理相融合,使品牌建设更好地与企业中心工作无缝对接。 当然,就每家企业自身来说,一定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和创新为抓手,紧密结合自身建设需求,牢固树立市场经济理念、不断调动和激发微观活力、不断升级自身的专业能力,这样才能在越来越复杂且不可预期的外部环境变化中,打造并持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经济导报:未来在中巴经济走廊具体项目推进和布局海外相关业务方面有哪些规划和预期? 方彦水:未来,我们要继续通过积极、认真、创新、有效的工作,把“老朋友”的关系维护好,和更多的“新朋友”建立并巩固联系,让CMEC的中巴情谊更上层楼。 为此,我们要着力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高质量。我们不仅要维持多年来CMEC在巴基斯坦创造的高质量工程标准,还要在更高层次上推动“高质量”合作,包括更加通畅的供应链建设、更多合作的产业链建设、更高级别的价值链建设。 二是双循环。我们要以CMEC的项目为桥梁、机构为平台,通过强化与外方业主、相关机构组织和国内地方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技术前沿企业的合作,打造适应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是多层次。在电力能源方面,我们将积极匹配巴基斯坦本国的实际电力发展需要,积极参与巴方各类电站及新能源电站的开发工作。同时在农业、环保、房建、供水、电网和配电等民生领域和工业领域深化开发力度,加大创新力度,为当地市场带来更新更好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四是重创新。我们要积极跟进中巴经济走廊的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根据巴基斯坦的技术水平和发展程度,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电商网络、智能电网、智能工厂的建设以及数字技术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为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贡献力量。

  • 索引序列
  • 软控股份投资价值研究论文
  • 股票投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 某某股票投资价值分析论文
  • 股票价值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 中巴价值投资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